❶ 「三層」議程設置、網路議程設置、議程融合…這些命題重點,要學會!
「三層」議程設置、網路議程設置、議程融合的重點如下:
「三層」議程設置: 基礎議程設置:主要關注議題顯著度,即媒體通過反復報道某些議題,使這些議題在公眾心目中變得重要。例如,在政治競選期間,媒體對候選人的報道頻率和深度會影響公眾對候選人的認知和關注度。 屬性議程設置:強調議題屬性的重要性,即媒體如何塑造我們對事物本質的認知。媒體在報道議題時,會突出某些屬性,從而影響公眾對這些屬性的看法和評價。 網路議程設置:網路連接了議題和屬性,構建了我們理解和關聯世界的方式。在網路議程設置中,媒體不僅報道議題和屬性,還通過超鏈接、社交媒體等方式將這些議題和屬性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復雜的信息網路。這有助於公眾更全面地理解議題,但也可能導致信息過載和認知偏差。
網路議程設置: 主體多元:網路時代的議程設置主體不僅包括傳統媒體,還包括網民、社交媒體平台等。這些主體在議程設置中的作用和影響力各不相同,共同構成了多元化的議程網路。 議題放大與重塑:網路不僅放大傳統媒體的議題,還能創造和重塑議題。例如,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往往能迅速引發公眾關注,成為新的議程焦點。 挑戰與問題:網路議程設置面臨著輿論引導失焦、議題失真、信息真實性和社會議題偏向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媒體、政府和公眾共同努力來解決。
議程融合: 概念:議程融合是指公眾個人議程與媒體議程、社會議程相互融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公眾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和價值觀選擇性地接受媒體信息,形成自己的議程。同時,公眾也會通過社交媒體等平台與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進一步影響社會議程的形成和發展。 意義:議程融合有助於增強公眾對媒體信息的認知和理解,促進公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它也有助於媒體更好地了解公眾需求和反饋,從而優化議程設置和內容生產。然而,議程融合也可能導致信息繭房、群體極化等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