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一個醫院網路設計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a、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流程的網路化管理;實時的運營狀態監控;無邊界的信息傳遞
b、信息共享,提高醫療水平:遠程醫療,信息共享;電子化醫學教育
c、醫療服務水平提升: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國民健康監控和管理
d、業務創新:嶄新的醫療服務種類;便利的醫療服務過程;不斷提升的醫療業務水平。
系統的總目標是:以科學、規范的醫院內部管理體系為基礎,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網路通信及資料庫等現代信息技術,全面實現業務信息處理和管理的現代化,為醫院宏觀管理提供高效支持、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服務。
1.2 網路設計原則
高安全性
能有效防止網路的非法訪問,保護關鍵的數據不被非法竊取、篡改或泄漏,使數據具有極高的安全性;並制訂統一的網路安全策略,整體考慮網路平台的安全性。
高可靠性
網路系統的穩定可靠是應用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保證,在網路設計中選用高可靠性網路產品,合理設計網路架構,制訂可靠的網路備份策略,保證網路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行。
整個網路系統應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必須滿足7×24×365小時連續運行的要求。在通信故障發生時,網路設備可以快速自動地切換到備份鏈路或設備上;
靈活性及可擴展性
支持國際上通用標準的網路協議、國際標準的大型的動態路由協議等開放協議,有利於保證與其它網路(如公共數據網、金融網路、行內其它網路)之間的平滑連接互通,以及將來網路的擴展。
根據未來業務的增長和變化,網路可以平滑地擴充和升級,減少最大程度的減少對網路架構和設備的調整。
網路要具有面向未來的良好的伸縮性能,既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又能支持未來業務網點、業務量、業務種類的擴展和與其它機構或部門的連接等對網路的擴充性要求;
高性能
承載網路性能是網路通訊系統良好運行的基礎,設計中必須保障網路及設備的高吞吐能力,保證各種信息(數據、語音、圖象)的高質量傳輸,才能使網路不成為公司各項業務開展的瓶頸。
技術先進性和實用性
解決方案將先進的技術與現有的成熟技術和標准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到金融業務網路應用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在保證金融系統業務的同時,又體現出網路系統的先進性。
整個網路系統要按照實用、好用的原則,使網路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可管理性
對網路實行集中監測、分權管理,並統一分配帶寬資源。選用先進的網路管理平台,具有對設備、埠等的管理、流量統計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動報警。
成熟性
本網路系統需要整合包括TCP/IP,SNA,語音和圖象等多種網路技術,只有成熟的平台和解決方案並在國內成功使用才可以保證關鍵業務系統有一個可靠的運行,以有利於業務發展。
效益性
網路的投資應隨網路的伸縮能夠持續發揮作用,保護網路的投資,充分發揮網路投資的最大效益。
可實施性
整個網路解決方案的實施要便於實際的實施,並在實施過程中要保證現有網路和切換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確保實施工作的正常、順利。
『貳』 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
《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的政策解讀
隨著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全國衛生健康領域迎來重要機遇期,信息化發揮著關鍵的支撐作用,在此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健康數據不僅是重要的生產要素,更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因此網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發布,進一步規范了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和數據安全管理、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加快推動衛生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進程。 《辦法》明確了各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及數據安全管理基本原則、管理分工、執行標准、監督及處罰要求,體現了統籌安全與發展的總體平衡,與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一脈相承,為醫療衛生機構指明了網路安全管理的總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強調一個周期。《辦法》全文貫穿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導思想。在網路安全方面,圍繞信息系統全生命周期,提出落實等級保護制度、監測預警、應急實戰、安全整改、人員管理、新技術應用、密碼安全、醫療設備、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數據安全方面,以保障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為目標,要求採取數據加密、數據備份、數據脫敏等技術,加強數據收集、傳輸、存儲、使用、交換、銷毀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在實際運用中,應基於網路和數據的全生命周期視角,梳理安全策略架構,識別具體業務場景,有針對性的設計薯旁安全措施,實現安全防護。 二、突出兩個要點。《辦法》強調醫療衛生機構安全管理應圍繞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兩個要點著力推進。頂層設計方面,在整體網路安全體系的基礎上,依據數據的特性建構網路和數據安全頂層設計,落實安全責任分工,明確數據管理部門、業務部門、信息化部門在網路和數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權責。制度保障方面,《辦法》明確醫療衛生機構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及技術規范。在執行過程中,應密切結合自身業務模式的變更,及時修訂完善制度數哪橡要求,保持網路和數據安全制度的有效執行力及充分協同。 三、融合三位一體。《辦法》要求建立網路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加強網路安全防護,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保障數據安全和數據應用的有效平衡。在實際運用中,應將總體安全策略拆解到具體安全管理要求,並通過安全技術實現管理要求,最終融入對應到安全運營體系中,形成融合管理、技術、運營三位一體的立體化網路安全管理模式。 四、構建四個體系。《辦法》指出要建立防護、監測、處置、保障四個體系協同的綜合防控格局。在安全防護方面,要求建立「實戰化、體系化、常態化」的安全防護體系,形成「動態防禦、主動防禦、縱深防禦、精準防禦、整體防控、聯防聯控」的安全防護態勢;在安全監測層面,鼓勵三級醫院探索態勢感知平台建設,及時收集、匯總緩數、分析各方網路安全信息,並與國家及行業平台對接;在安全處置方面,要形成監督管理、安全檢查、應急預案、聯防聯控協同體系;在安全保障方面,通過統籌領導和規劃設計,在人才培養、安全培訓、經費支持等方面實現全方位保障。 總體而言,《辦法》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的基本原則,其頒布為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築牢了醫療衛生機構安全屏障,奠定了衛生健康行業網路安全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