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大賽又叫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競賽,是重點考察計算機安全與網路攻防知識與技能的競賽。以下是關於網路安全大賽的詳細介紹:
目的與宗旨:旨在提升信息安全意識,普及信息安全知識,實踐信息安全技術,共創信息安全環境,並發現信息安全人才。
歷史與發展:始於2004年,由羅森林教授提出並成功開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屆,競賽形式和內容不斷完善,影響力逐漸擴大。2008年起,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增設了信息安全技術專題邀請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為全國大學生提供了更多展示和實踐的機會。
競賽模式:競賽分為線上個人挑戰賽和線下分組對抗賽兩個環節。個人挑戰賽以典型的信息系統計算機信息網路為考察重點,分為多個關卡,涉及WEB知識、腳本攻擊技術、逆向破解技術、軟體漏洞挖掘與利用技術等信息安全知識。線下分組對抗賽則邀請全國各地優秀學生到北京理工大學參加,在封閉的真實對抗環境中展開攻防角逐,展示個人水平和小組協同合作能力。
影響與意義:網路安全大賽對於普及和推廣信息安全技術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於發現和培養更多網路安全方面的優秀人才。通過競賽,參賽者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安全技能和實戰經驗,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競賽還促進了高校與企業在技術層面和資源方面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動信息安全領域的發展。
Ⅱ 網路安全大賽是什麼
網路安全大賽又叫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競賽,是一項重點考察計算機安全與網路攻防知識與技能的競賽。以下是關於網路安全大賽的詳細介紹:
起源與宗旨:
- 始於2004年,由羅森林教授提出並成功開展。
- 宗旨是提升信息安全意識,普及信息安全知識,實踐信息安全技術,共創信息安全環境,並發現信息安全人才。
發展與認可:
- 每年舉辦一屆,直到2007年8月,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司的肯定。
- 2008年起,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增設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信息安全技術專題邀請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為全國大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
- ISCC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多屆,吸引了廣大在校學生、畢業生及從事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士的廣泛參與和關注。
競賽模式:
- 競賽分為線上個人挑戰賽和線下分組對抗賽兩個環節。
- 個人挑戰賽以典型的信息系統計算機信息網路為考察重點,分為BASIC、WEB、REVERSE、PWN、MISC和REALITY六個關卡,考察內容涉及WEB知識、ASP/PHP腳本、緩沖區溢出、軟體脫殼破解、系統漏洞利用、社會工程學等信息安全知識。
- 分組對抗賽則從個人挑戰賽中選擇並邀請全國各地優秀學生及個人到北京理工大學參加線下分組對抗賽,在封閉的真實對抗環境中展開攻防角逐。
競賽意義:
- 網路安全大賽不僅提升了參賽者的信息安全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還促進了信息安全技術的普及和發展。
- 通過競賽,發現了大量優秀的網路安全人才,為信息安全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網路安全大賽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的競賽活動,對於提升信息安全意識、普及信息安全知識、實踐信息安全技術以及發現和培養信息安全人才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