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大練兵網路安全總體形勢與任務

大練兵網路安全總體形勢與任務

發布時間: 2025-10-06 14:16:04

㈠ 新時期中國國防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 軍事理論

中國堅持自衛防禦核戰略,目的是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確保國家戰略安全。

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

進入新時代,中國軍隊依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要求,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1、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中國擁有2.2萬多千米陸地邊界、1.8萬多千米大陸海岸線,是世界上鄰國最多、陸地邊界最長、海上安全環境十分復雜的國家之一,維護領土主權、海洋權益和國家統一的任務艱巨繁重。

中國軍隊嚴密防範各類蠶食、滲透、破壞和襲擾活動,維護邊防安全穩定。中國同周邊9個國家簽訂邊防合作協議,同12個國家建立邊防會談會晤機制,構建起國防部、戰區、邊防部隊三級對外交往機制,常態化開展友好互訪、工作會談和聯合巡邏執勤、聯合打擊跨境犯罪演練等活動。

同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開展邊境裁軍履約工作。加強中印方向穩邊固防,採取有力措施為和平解決洞朗對峙事件創造有利條件。強化中阿邊境管控,嚴防暴恐分子滲透。加強中緬方向安全管控,維護邊境地區安寧和人民安全。

2012年以來,中國邊防部隊同鄰國軍隊共進行3300餘次聯合巡邏,舉行8100餘次邊防會晤,在中越、中緬方向開展邊境掃雷約58平方千米,封圍雷場約25平方千米,排除地雷等爆炸物約17萬枚。

組織東海、南海、黃海等重要海區和島礁警戒防衛,掌握周邊海上態勢,組織海上聯合維權執法,妥善處置海空情況,堅決應對海上安全威脅和侵權挑釁行為。2012年以來,組織艦艇警戒巡邏4600餘次和維權執法7.2萬余次,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和良好秩序。

組織空防和對空偵察預警,監視國家領空及周邊地區空中動態,組織空中警巡、戰鬥起飛,有效處置各種空中安全威脅和突發情況,維護空中秩序,維護空防安全。

著眼捍衛國家統一,加強以海上方向為重點的軍事斗爭准備,組織艦機「繞島巡航」,對「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正警告。

2、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

軍隊保持戰備狀態,是有效應對安全威脅、履行使命任務的重要保證。中央軍委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嚴格落實戰備值班制度,常態組織戰備檢查、戰備拉動,保持隨時能戰狀態,不斷提高聯合作戰指揮能力,穩妥高效指揮處置各類突發情況,有效遂行各種急難險重任務。

2018年,中央軍委組織全軍戰備突擊檢查和部隊整建制拉動,行動范圍覆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東海、南海部分海域。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強化戰備觀念,嚴格戰備制度,加強戰備值班執勤,扎實開展戰備演練,建立正規戰備秩序,保持良好戰備狀態,有效遂行戰備(戰斗)值班、巡邏執勤等任務。

3、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

軍事訓練是和平時期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中國軍隊堅持把軍事訓練擺在重要位置,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完善軍事訓練法規和標准體系,建立健全訓練監察體系,組織全軍應急應戰軍事訓練監察,落實練兵備戰工作責任制,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不斷提高實戰化訓練水平。

全軍興起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的熱潮。2012年以來,全軍部隊廣泛開展各戰略方向使命課題針對性訓練和各軍兵種演訓,師旅規模以上聯合實兵演習80餘場。

各戰區強化聯合訓練主體責任,扎實開展聯合訓練,結合各戰略方向使命任務,組織「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系列聯合實兵演習,努力提高聯合作戰能力。

陸軍廣泛開展軍事訓練大比武,實施「跨越」「火力」等實兵實裝實彈演習。海軍拓展遠海訓練,航母編隊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作戰演練,在南海海域和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海上閱兵,組織「機動」系列實兵對抗演習和成體系全要素演習。

空軍加強體系化實案化全疆域訓練,組織南海戰巡、東海警巡、前出西太,常態化開展「紅劍」等系列體系對抗演習。火箭軍組織對抗性檢驗性訓練、整旅整團實案化訓練,強化聯合火力打擊訓練,常態化開展「天劍」系列演習。

戰略支援部隊積極融入聯合作戰體系,扎實開展新型領域對抗演練和應急應戰訓練。聯勤保障部隊推進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組織「聯勤使命-2018」等系列演習演練。武警部隊按照覆蓋全國、高效聯動、全域響應、多能一體的要求,實施「衛士」等系列演習。

4、維護重大安全領域利益

核力量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戰略基石。中國軍隊嚴格核武器及相關設施安全管理,保持適度戒備狀態,提高戰略威懾能力,確保國家戰略安全,維護國際戰略穩定。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太空安全是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保障。著眼和平利用太空,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太空合作,加快發展相應的技術和力量,統籌管理天基信息資源,跟蹤掌握太空態勢,保衛太空資產安全,提高安全進出、開放利用太空能力。

網路空間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網路安全是全球性挑戰,也是中國面臨的嚴峻安全威脅。中國軍隊加快網路空間力量建設,大力發展網路安全防禦手段,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網路強國相適應的網路空間防護力量,築牢國家網路邊防,及時發現和抵禦網路入侵,保障信息網路安全,堅決捍衛國家網路主權、信息安全和社會穩定。

5、遂行反恐維穩

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中國武裝力量依法參加維護社會秩序行動,防範和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武警部隊執行重要目標守衛警戒、現場警衛、要道設卡和城市武裝巡邏等任務,協同國家機關依法參加執法行動,打擊違法犯罪團伙和恐怖主義活動,積極參與社會面防控,著力防範和處置各類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社會秩序的隱患,為「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2012年以來,每年均動用大量兵力擔負執勤安保、反恐處突、海上維權執法等任務,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等警衛安保任務近萬起。

參與處置劫持人質事件和嚴重暴力恐怖事件671起。2014年以來,協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打掉暴力恐怖團伙1588個,抓獲暴力恐怖人員12995人。

解放軍依法協助地方政府維護社會穩定,參加重大安保行動及處置其他各類突發事件,主要承擔防範恐怖活動、核生化檢測、醫療救援、運輸保障、排除水域安全隱患、保衛重大活動舉辦地和周邊地區空中安全等任務。

6、維護海外利益

海外利益是中國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維護海外中國公民、組織和機構的安全和正當權益,是中國軍隊擔負的任務。

中國軍隊積極推動國際安全和軍事合作,完善海外利益保護機制。著眼彌補海外行動和保障能力差距,發展遠洋力量,建設海外補給點,增強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實施海上護航,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遂行海外撤僑、海上維權等行動。

2017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自開營以來,已為4批次護航編隊保障維修器材,為百餘名護航官兵提供醫療保障服務,同外軍開展聯合醫療救援演練等活動,並向當地學校捐贈600餘件教學器材。

2015年3月,葉門安全局勢嚴重惡化,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赴葉門亞丁灣海域,首次直接靠泊交戰區域港口,安全撤離621名中國公民和279名來自巴基斯坦、衣索比亞、新加坡、義大利、波蘭、德國、加拿大、英國、印度、日本等15個國家的公民。

7、參加搶險救災

參加國家建設事業、保衛人民和平勞動,是憲法賦予中國武裝力量的使命任務。依據《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中國武裝力量主要擔負解救、轉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員,保護重要目標安全,搶救、運送重要物資,參加道路(橋梁、隧道)搶修、海上搜救、核生化救援、疫情控制、醫療救護等專業搶險,排除或者控制其他危重險情、災情,協助地方人民政府開展災後重建工作等任務。

2012年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出動95萬人次、組織民兵141萬人次,動用車輛及工程機械19萬台次、船艇2.6萬艘次、飛機(直升機)820架次參加搶險救災。

先後參加雲南魯甸地震救災、長江中下游暴雨洪澇災害抗洪搶險、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排險等救災救援行動,協助地方政府解救、轉移安置群眾500餘萬人,巡診救治病員21萬餘人次,搶運物資36萬余噸,加固堤壩3600餘千米。

2017年,駐澳門部隊出動兵力2631人次,車輛160餘台次,協助特別行政區政府開展強台風「天鴿」災後救援。

(1)大練兵網路安全總體形勢與任務擴展閱讀

白皮書指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但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世界並不太平。

白皮書說,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根本目標;堅持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鮮明特徵;貫徹落實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戰略指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發展路徑;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

「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首次構建形成了中國國防政策體系,清晰地向世界表明了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指向、基本遵循和世界意義,有助於國際社會理解中國軍力發展、化解所謂『中國威脅論』。這是新版國防白皮書的最大亮點。」曹延中說。

白皮書說,進入新時代,中國軍隊依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要求,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白皮書首次全景式展現中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白皮書說,進入新時代,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中國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著力解決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邁出了強軍興軍歷史性步伐。

白皮書詳細闡述了中國合理適度的國防開支,介紹中國國防費規模結構,在分析比較國防費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後說,總體上看,中國國防費是公開透明的,開支水平是合理適度的,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國防費是偏低的。

中國國防開支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保障需求相比,與履行大國國際責任義務的保障需求相比,與自身建設發展的保障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國防開支將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

白皮書還專門辟出章節,介紹中國在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推動構建新型安全夥伴關系、推動構建地區安全合作架構、妥善處理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爭端、積極提供國際公共安全產品等方面的具體實踐。

白皮書說,中國軍隊忠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軍隊國際責任,全面推進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努力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貢獻。

與以往相比,白皮書在附件中列出了多達10個表格,詳細介紹了軍委機關部門基本情況、2010年至2017年中國年度國防費構成、2012年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對外開展的主要聯演聯訓活動以及中國軍隊參加的主要聯合國維和行動等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新時代的中國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