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市信息網路安全協會的主管部門是誰
廣州市信息網路安全協會是由廣州市內信息網路安全領域的關鍵力量組成,包括管理機關、科研教育機構、媒體、技術服務企業、重點保護和使用單位,以及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以及網路安全愛好者,旨在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的形式下開展工作。
其宗旨在於嚴格遵守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維護社會道德,作為計算機安全管理部門和用戶之間的橋梁,協助規范並強化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保護,保障廣州市信息網路的安全。協會致力於推動網路安全技術進步,提升網路用戶的安全意識,保障信息社會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協會的主管部門是廣州市公安局,受公安局網監分局直接指導和監督,享有法人資格。協會顧問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擔任主任,名譽會長包括原廣州市委副書記鄔夢兆、市人大主任曾慶申等重量級人物,會長郭向陽曾任廣州市市長,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麗玲負責籌委會工作。
目前,協會承擔構建信息安全聯動機制、產品測評、信息發布、體系評估、等級保護實施及安全人員培訓等工作,是政府與社會各界之間溝通的關鍵紐帶,擁有權威地位。已經設立會員部、技術服務部等機構,並設有培訓中心、華南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等下屬單位,還在籌備信息安全社會聯動應急響應體系的構建。
業務涵蓋廣泛的網路安全服務,如咨詢研討、培訓、檢測評估、工程監理、數據恢復鑒定、公眾服務、安全技術成果評審、產品推廣及展覽等,全方位保障信息網路安全。
2.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
在2018年3月,隨著中共中央發布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原有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進行了一項重要的結構調整。根據方案,這一機構被改為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旨在強化黨中央對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域的集中統一領導,提升決策和統籌協調的效率。
改革方案旨在強化對關乎國家全局重大事項的領導,通過設立新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和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這些關鍵領域的頂層規劃、整體布局、協調推進以及監督執行。其中,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其目標是確保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
這次改革旨在優化機構設置,提升工作效能,以更好地服務於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
3.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屬於行政單位嗎
網信辦一般指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屬於政府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律漸顯示信辦一般指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屬於政府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在廣義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機關。狹義的政府機構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官僚機關,即依照國家法律設立並享有行政權力、擔負行政管理職能的部分國家機構,在我國,亦稱為「國家行政機關」。
組織統籌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職能部門。網信辦是指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屬於政府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其職責是:1、協調涉及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2、研究制定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等,其是屬於組織統籌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職能部門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
設立背景
為加強黨中央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決策和統籌協調職責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折疊發展歷程
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設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將國家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調整為由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管理。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為加強黨中央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決策和統籌協調職責,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轉載新聞信息,應當轉載國家規定范圍內的單位發布的新聞信息,註明新聞信息來源、原作者、原標題、編輯真實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並保證新聞信息來源可追溯。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采編、發布、轉載、刪除新聞信息,干預新聞信息呈現或搜索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