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導致個人隱私賬號密碼等被盜取是否斷開並移除連接
「分析」
- 可能為開放式熱點
- 加密等級太低(如WPS、非WPA/WPA2 PSK)
- 存在釣魚/木馬等(即欺詐性偽熱點)
如果是蹭網需要慎重
Ⅱ 為什麼瀏覽器必須提供更大的安全和隱私保護嗎
你有一千萬,還想要一億。人本來就是不易滿足的,QQ不斷開拓業務是沒錯的,360真的很陰險,它早點不出所謂的隱私保護器,為什麼要到QQ出了QQ管家後威脅到它利益時才出。再說所謂的「隱私」,定位也是有問題的,什麼是隱私,QQ到底有沒有上傳所謂的隱私這都是不為人知的。就算QQ真的掃描所謂的「隱私」,那你360你怎麼知道,你就沒有掃描,這不對吧,不掃描你怎麼知道QQ在掃描。緊接著360出了個扣扣保鏢,這就從根本上影響到了QQ的利益,先不說QQ的利益,這款軟體截取QQ用戶的信息,用以以後它自己的IM,真是陰險至極,它還阻止QQ升級,可以後台操作QQ的啟動,要是時間長了,所有的用戶都用扣扣保鏢,那麼360很容易控制所有QQ用戶,改密碼,讓QQ從此淡出我們的視野。再說扣扣保鏢也不是一天倆天就可以研究出來的,由些可見360已經算計QQ好久了。QQ不強迫二選一,那麼以後QQ就不能生存,因此QQ雖然強迫用戶,可從本質上還是沒錯的,360一直都是「流氓軟體」,招惹完這個招惹那個,還想獨霸網路,不信你們看著360一定會很快也IM工具的。QQ也要給我們選擇權,廣告我們想看就看,你也要讓我們有辦法屏蔽。每次玩游戲都是卡下來,也很煩人,而扣扣保鏢卻不解決了這個問題。
綜合看來這起紛爭沒有誰是正義的,應該冷靜的來看,大家不要沖動。360QQ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過我覺得360太陰險,我挺QQ.
Ⅲ 請問侵犯個人網路安全及隱私犯不犯法
私下傳播,這個"私下傳播"需要准確定義,在什麼范圍內傳播,用來干什麼?
一個網站的管理者是能夠查看你在那個網路的所有活動記錄的,而且在一定范圍內(比如說幾個網管間)是有可能共同享有這種資源的,只要他們的行為,沒有公開散播你的上網記錄等資料,或者利用你的上網記錄等資料獲取不當利益,很難說他們是侵犯你的隱私權.
如果他們把你的上網記錄等資料在你沒有授權或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公開散播,或者藉由此獲取不當利益,涉及你的隱私,那麼可以說他們侵犯了你的隱私權.
但是前提是你的上網記錄等資料是你不願為他人知曉的個人秘密.
Ⅳ 美國關於網路方面的法律全文,像《電子通信隱私法》,《聯邦互聯網隱私保護法》等,全部的20分都給了,謝謝
http://www.justice.gov/jmd/ls/legislative_histories/pl99-508/pl99-508.html
這上面有全文,可以直接下載~
Ⅳ 任正非為什麼說中國需要出台隱私法呢
關於數據隱私保護的問題,任正非表示,不同國家對數據隱私保護是不同的。中國過去是落後的,現在變得更開放,每天把任何事情放在網上,這就是中國年輕人與我們的區別,什麼都不需要保護。
我們始終還是支持GDPR的歐洲體系,我們的設備要堅決實現這一點,我也支持我們國家不斷在信息管理上一步步進步,我認為這兩年有不少進步,前兩年混亂得很,這兩年好像已經有一點管制了,我認為應該逐步改變中國的隱私保護,讓大家生活在一種又方便又安全的環境中,是人民最渴望的幸福。
Ⅵ 負責華為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管理的能力中心組織是什麼
摘要 親,麻煩您稍等2分鍾噢打字需要時間呢~
Ⅶ 華為要實名認證蘋果為什麼不要
l 實名認證的安全性
實名認證是安全性非常高的一種認證方式,身份證實名信息是受國家認可的用來識別與記錄公民身份信息的ID,其信息數據受到國家立法保護;與此同時華為非常注重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堅持將網路安全與隱私保護作為最高綱領,獲得多項隱私認證,始終致力於構建全球消費者信任的隱私保護品牌,並堅決杜絕售賣用戶隱私的行為。
l 實名認證的必要性
2016年國家六部委下發了《防範和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通告》,同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手機實名認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實名認證有利於打擊通信信息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出台《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企業不得為未實名注冊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要求所有游戲帳號要嚴格實行實名管理,如果帳號不實名,用戶最多隻能通過游戲公司提供的遊客體驗模式玩一小時,並且15天內同一設備僅能體驗一次。
網路游戲實名制不僅增加了玩家的帳號安全系數,保護虛擬物品不再輕易讓人盜取,還有效防止了利用網路進行帳號詐騙和網路游戲裝備詐騙的案件,更便於維護玩家的權益。同時,網路游戲要求玩家實名認證,可以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過度消費等行為,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
實名認證是輔助我們在華為帳號中進行找回密碼、申訴驗證等操作中級別較高的認證方式之一,相比於其他的找回密碼方式,實名認證無疑是更加便捷,安全性更高的一種方式。其認證級別高主要體現在身份證實名信息是受國家認可的用來識別與記錄公民身份信息的ID,其信息數據受到國家立法保護。
Ⅷ 網路時代的個人信息與隱私誰來保護
支付寶、微博、微信上的痕跡,早已把每個人的互聯網肖像完全勾勒出來,這是互聯網生存下無法避免的。但很多人不清楚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的區別,尤其是對於在生活中不斷展示自己的各種信息和隱私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影響,並不一定清楚。
也有觀點認為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地址等等信息,事實上不應該成為個人隱私,而應該是信息時代每一個人的公開信息,它更多是互聯網生存下一個人的基本描述,相當於在現實生活中你的體貌特徵,在互聯網上你的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其實構成互聯網上的你,所以這些信息不應該被限定為隱私,而應該屬於公共信息。大部分網路行為,比如購物、買票等都要實名認證,要提交這些數據。
從這個角度理解的話,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互聯網信息時代,每個人都是「透明人」,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的保護陷入了一種困境,因為在互聯網時代,很難做到絕對的個人信息的自我封閉使用,除非完全不上網,不使用各種互聯網工具。
有利也有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