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嵌入式網路中控設置
擴展閱讀
怎麼切換無線wifi網路 2025-07-05 00:49:08
影偵探手機軟體免費版 2025-07-05 00:48:15

嵌入式網路中控設置

發布時間: 2022-04-11 04:20:38

㈠ 嵌入式系統的發展及應用

縱觀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無操作系統階段

嵌入式系統最初的應用是基於單片機的,大多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形式出現,具有監測、伺服、設備指示等功能,通常應用於各類工業控制和飛機、導彈等武器裝備中,一般沒有操作系統的支持,只能通過匯編語言對系統進行直接控制,運行結束後再清除內存。這些裝置雖然已經初步具備了嵌入式的應用特點,但僅僅只是使用8位的CPU晶元來執行一些單線程的程序,因此嚴格地說還談不上"系統"的概念。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系統結構和功能相對單一,處理效率較低,存儲容量較小,幾乎沒有用戶介面。由於這種嵌入式系統使用簡便、價格低廉,因而曾經在工業控制領域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但卻無法滿足現今對執行效率、存儲容量都有較高要求的信息家電等場合的需要。

簡單操作系統階段

20世紀80年代,隨著微電子工藝水平的提高,IC製造商開始把嵌入式應用中所需要的微處理器、I/O介面、串列介面以及RAM、ROM等部件統統集成到一片VLSI中,製造出面向I/O設計的微控制器,並一舉成為嵌入式系統領域中異軍突起的新秀。與此同時,嵌入式系統的程序員也開始基於一些簡單的"操作系統"開發嵌入式應用軟體,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提高了開發效率。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出現了大量高可靠、低功耗的嵌入式CPU(如Power PC等),各種簡單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開始出現並得到迅速發展。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已經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內核精巧且效率高,主要用來控制系統負載以及監控應用程序的運行。

實時操作系統階段

20世紀90年代,在分布控制、柔性製造、數字化通信和信息家電等巨大需求的牽引下,嵌入式系統進一步飛速發展,而面向實時信號處理演算法的DSP產品則向著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的方向發展。隨著硬體實時性要求的提高,嵌入式系統的軟體規模也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並開始成為嵌入式系統的主流。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操作系統的實時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已經能夠運行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微處理器上,具有高度的模塊化和擴展性。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已經具備了文件和目錄管理、設備管理、多任務、網路、圖形用戶界面(GUI)等功能,並提供了大量的應用程序介面(API),從而使得應用軟體的開發變得更加簡單。

面向Internet階段

21世紀無疑將是一個網路的時代,將嵌入式系統應用到各種網路環境中去的呼聲自然也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嵌入式系統還孤立於Internet之外,隨著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以及Internet技術與信息家電、工業控制技術等的結合日益緊密,嵌入式設備與Internet的結合才是嵌入式技術的真正未來。

信息時代和數字時代的到來,為嵌入式系統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對嵌入式系統廠商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嵌入式技術與Internet技術的結合正在推動著嵌入式技術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系統的研究和應用產生了如下新的顯著變化:

新的微處理器層出不窮,嵌入式操作系統自身結構的設計更加便於移植,能夠在短時間內支持更多的微處理器。
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成了一項系統工程,開發廠商不僅要提供嵌入式軟硬體系統本身,同時還要提供強大的硬體開發工具和軟體支持包。
通用計算機上使用的新技術、新觀念開始逐步移植到嵌入式系統中,如嵌入式資料庫、移動代理、實時CORBA等,嵌入式軟體平台得到進一步完善。
各類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迅速發展,由於具有源代碼開放、系統內核小、執行效率高、網路結構完整等特點,很適合信息家電等嵌入式系統的需要,目前已經形成了能與Windows CE、Palm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統進行有力競爭的局面。
網路化、信息化的要求隨著Internet技術的成熟和帶寬的提高而日益突出,以往功能單一的設備如電話、手機、冰箱、微波爐等功能不再單一,結構變得更加復雜,網路互聯成為必然趨勢。
精簡系統內核,優化關鍵演算法,降低功耗和軟硬體成本。
提供更加友好的多媒體人機交互界面。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你是不是還在為嵌入式的前景擔憂?
如果你是電子或者計算機專業的,學好嵌入式系統,絕對有前途

㈡ 誰能告訴我PC中控主機和嵌入式主機的差別,和中控主機比嵌入式主機的優點。

編輯詞條嵌入式
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並且軟硬體可定製,適用於各種應用場合,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體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用於實現對其他設備的控制、監視或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系統幾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電器設備,如掌上 PDA 、移動計算設備、電視機頂盒、手機上網、數字電視、多媒體、汽車、微波爐、數字相機、家庭自動化系統、電梯、空調、安全系統、自動售貨機、蜂窩式電話、消費電子設備、工業自動化儀表與醫療儀器等。
嵌入式系統一般指非PC系統,它包括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硬體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存儲器及外設器件和I/O埠、圖形控制器等。軟體部分包括操作系統軟體(OS)(要求實時和多任務操作)和應用程序編程。有時設計人員把這兩種軟體組合在一起。應用程序控制著系統的運作和行為;而操作系統控制著應用程序編程與硬體的交互作用。
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一般就具備以下4個特點:
1)對實時多任務有很強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務並且有較短的中斷響應時間,從而使內部的代碼和實時內核心的執行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
2)具有功能很強的存儲區保護功能。這是由於嵌入式系統的軟體結構已模塊化,而為了避免在軟體模塊之間出現錯誤的交叉作用,需要設計強大的存儲區保護功能,同時也有利於軟體診斷。
3)可擴展的處理器結構,以能最迅速地開展出滿足應用的最高性能的嵌入式微處理器。
4)嵌入式微處理器必須功耗很低,尤其是用於攜帶型的無線及移動的計算和通信設備中靠電池供電的嵌入式系統更是如此,如需要功耗只有mW甚至μW級。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同通用型計算機系統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嵌入式系統通常是面向特定應用的嵌入式CPU與通用型的最大不同就是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設計的系統中,它通常都具有低功耗、體積小、集成度高等特點,能夠把通用CPU中許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務集成在晶元內部,從而有利於嵌入式系統設計趨於小型化,移動能力大大增強,跟網路的耦合也越來越緊密。
2.嵌入式系統是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與各個行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後的產物。這一點就決定了它必然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斷創新的知識集成系統。
3.嵌入式系統的硬體和軟體都必須高效率地設計,量體裁衣、去除冗餘,力爭在同樣的矽片面積上實現更高的性能,這樣才能在具體應用中對處理器的選擇更具有競爭力。
4.嵌入式系統和具體應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它的升級換代也是和具體產品同步進行,因此嵌入式系統產品一旦進入市場,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
5.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嵌入式系統中的軟體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晶元或單片機本身中,而不是存貯於磁碟等載體中。
6.嵌入式系統本身不具備自舉開發能力,即使設計完成以後用戶通常也是不能對其中的程序功能進行修改的,必須有一套開發工具和環境才能進行開發。

大家一起學習,我也剛接觸這個兩年左右

1,首先你要大致清楚潛嵌入式是個什麼東西。通俗點兒說就是類似手機,PDA,PSP等等一些專用設備。官方定義是軟硬體集成在一起的一個系統。但是我們平時用的電腦卻不包含在該定義內,PC是通用系統,你可以在上面裝系統,軟體等等,可以做N多事情。雖然現在很多智能手機,功能也越來越多,但是那也還是一個嵌入式的小型智能系統。

2,現簡單給你說一下嵌入式的分類(個人總結,不見得很對啊,哈哈)。雖然嵌入式是一個集成軟硬體的整體,但是具體做項目的時候仍然需要分開來做,有負責軟體的,有負責硬體的。
嵌入式軟體:包括系統,boot,驅動,應用
嵌入式硬體:微處理器,外接存儲器等等
但是這里的分工不是清清楚楚的,就是說做軟體的需要懂一些硬體只是,而同樣,做硬體的需要一定的軟體知識。

3,如何學習。我是因為公司有項目,所以接觸到這些東西。而開發環境也都是公司提供的。學習嵌入式最好的方法就是有項目,如果沒有,那麼你可以自己買一塊開發板。http://www.study-kit.com/list.asp?ProdId=0138
類似這樣的開發板,還有更便宜的。買回來之後按照它的說明書熟悉一下操作流程。
>>>硬體連接
>>>啟動
>>>下載測試程序並運行
>>>根據你的愛好或者需要深入學習某一方面,其他方面也要了解一下。比如你是做軟體的,那你就要深入了解嵌入式軟體的開發方法,也可以自己去找一些開源的東西移植過來。如果你是做系統的,可以深入了解linux內核,boot等,自己裁減linux。如果你是硬體愛好者,你就深入研究各個處理器的特性。當然硬體不是通用的,但是軟體基本通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學習了這個微處理器,但是你的項目不見得用這個,到時候還要重新了解另一款處理器。而軟體就只有那麼幾種,無非是Linux或者wince等。哪裡都一樣

4,書籍
《構建嵌入式Linux系統》 中國電力出版社(o'reilly的一系列都不錯的)
《Linux設備驅動程序》 中國電力出版社
多看一些Linux相關書籍

5,如果有什麼其他問題,發消息給我。或者給我郵件,[email protected](我不上QQ的,很多人跟我要QQ )
差不多就是這些了,呵呵,希望有用o(∩_∩)o...

㈢ 嵌入式控制器在物聯網控制系統中的作用

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體、感測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術為一體的復雜技術。經過幾十年的演變,以嵌入式系統為特徵的智能終端產品隨處可見;小到人們身邊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衛星系統。嵌入式系統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推動著工業生產以及國防工業的發展。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個簡單比喻,感測器相當於人的眼睛、鼻子、皮膚等感官,網路就是神經系統用來傳遞信息,嵌入式系統則是人的大腦,在接收到信息後要進行分類處理。這個例子形象的描述了嵌入式系統在物聯網行業應用中的位置與作用。

㈣ 嵌入式設備的遠程操控的技術原理

物理上的是網路傳輸,聯絡層的是網路協議,最後遠程操控的是用戶協議,前兩個是網路,最後那個協議很簡單,比如約定'f'為向前跑,你發出一個'f',嵌入式接受到後,按照約定按向前跑。

㈤ 網路中控的作用

1、集成100M/1000M RJ45 4口交換機。
2、集成60w+60w數字智能功放板。
3、集成4*2VGA/audio同步/非同步可切換矩陣(方便預監),一路video輸入和輸出。
4、一體化模壓鍵盤。
5、外置智能4路電源可編程強電控制器。方便工程安裝。
6、一路數字IO控制介面,可連接外接電源箱及IC卡等設備。
7、採用高速400MHZ知名品牌的arm9嵌入式系統。Linux操作系統內核。
8、設備上電後直接在IP網路上可實現教室終端的可視化管理。
9、自定義後台軟體自動統計教室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狀況及狀態,如:投影燈泡的使用時間,維修紀錄,使用頻度等。
10、遠程式控制制及管理教室投影機,展台,電動屏幕等。
11、通過軟體可遠程安裝所有投影機控制碼,可詳細紀錄設備使用日誌,資產評估等,可實現教室中控遠程軟體升級,教室中控的狀態控制,鍵盤鎖定等許可權操作。並可通過軟體升級可依賴本平台實現音視頻的廣播

㈥ 如何在嵌入式LINUX中增加自己的設備驅動程序

Linux驅動程序的使用可以按照兩種方式編譯,一種是靜態編譯進內核,另一種是編譯成模塊以供動態載入。由於uClinux不支持模塊動態載入,而且嵌入式LINUX不能夠象桌面LINUX那樣靈活的使用insmod/rmmod載入卸載設備驅動程序,因而這里只介紹將設備驅動程序靜態編譯進uClinux內核的方法。
下面以UCLINUX為例,介紹在一個以模塊方式出現的驅動程序test.c基礎之上,將其編譯進內核的一系列步驟:
(1)
改動test.c源帶代碼
第一步,將原來的:
#include
#include
char
kernel_version[]=UTS_RELEASE;
改動為:
#ifdef
MODULE
#include
#include
char
kernel_version[]=UTS_RELEASE;
#else
#define
MOD_INC_USE_COUNT
#define
MOD_DEC_USE_COUNT
#endif
第二步,新建函數int
init_test(void)
將設備注冊寫在此處:
result=register_chrdev(254,"test",&test_fops);
(2)將test.c復制到/uclinux/linux/drivers/char目錄下,並且在/uclinux/linux/drivers/char目錄下mem.c中,int
chr_dev_init(
)函數中增加如下代碼:
#ifdef
CONFIG_TESTDRIVE
init_test();
#endif
(3)在/uclinux/linux/drivers/char目錄下Makefile中增加如下代碼:
ifeq($(CONFIG_TESTDRIVE),y)
L_OBJS+=test.o
Endif
(4)在/uclinux/linux/arch/m68knommu目錄下config.in中字元設備段里增加如下代碼:
bool
'support
for
testdrive'
CONFIG_TESTDRIVE
y
(5)
運行make
menuconfig(在menuconfig的字元設備選項里你可以看見我們剛剛添加的'support
for
testdrive'選項,並且已經被選中);make
dep;make
linux;make
linux.text;make
linux.data;cat
linux.text
linux.data
>
linux.bin。
(6)

/uclinux/romdisk/romdisk/dev/目錄下創建設備:
mknod
test
c
254
0
並且在/uclinux/appsrc/下運行make,生成新的Romdisk.s19文件。
到這里,在UCLINUX中增加設備驅動程序的工作可以說是完成了,只要將新的linux.bin與Romdisk

㈦ 什麼是智能家居的,請各位同胞幫忙解釋一下

「智能家居」這個詞目前已經被廣泛引用,很多的安防廠商、樓宇對講廠商都聲稱自己是智能家居廠商。那麼到底什麼是智能家居?我認為智能家居就是通過綜合採用先進的計算機、通信和控制技術(3C),建立一個由家庭安全防護系統、網路服務系統和家庭自動化系統組成的家庭綜合服務與管理集成系統,從而實現全面的安全防護、便利的通訊網路以及舒適的居住環境的家庭住宅。智能家居是IT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控制技術向傳統家電產業滲透發展的必然結果。由社會背景之層面來看,近年來信息化的高度發展,通信的自由 化與高層次化,業務量的急速增加與人類對工作環境的安全性、舒適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為增加,在科學技術方面,由於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發展與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的成長,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誕生。
在智能家居系統規劃中,智能家居系統遵循的總體規劃原則應該是"以人為本",也可以說是以管理和服務為本,這是貫穿整個系統規劃的中心思想。智能家居的集成設計絕不是圍繞著各式各樣的設備展開,這樣會變成「以設備為本」,但人不是設備的奴隸,設備是為人服務的。智能家居的智能化設計應該始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進行設計,智能家居的實際使用者和服務對象可分成以下3類:

住戶——智能家居中的「上帝」,最終服務對象,他們的服務費用支出是智能家居服務者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時也是智能家居系統的直接用戶;

社區管理人員——以社區的物業管理者為主,包括保安管理人員和信息服務管理人員,是智能家居的管理者和服務提供者,他們的素質高低和對智能家居系統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影響智能家居系統的實際使用效果;

?社會資源部門——包括社區周邊商戶、社區網路提供運營商、公安消防和醫療部門以及其他與社區生活密切相關的可以通過數字城市網路與智能家居系統相連的部門。該類用戶可能牽涉到所有與住戶生活相關的部門,在未來數字城市中,他們對智能家居的貢獻更大程度上依靠整個社會環境的建設,包括相關的管理服務體系和發達完善的社會網路。

值得強調的是,在智能家居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實際規劃設計中必須緊扣這三類用戶的實際需求去展開規劃和設計,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總體規劃原則。
1、 小區智能化的核心是家庭智能化

小區的智能化,涉及小區的周邊、小區內以及住戶家庭的智能化:在智能化住宅小區的周邊及內部設置安全防範系統,並在家庭內設置可視對講、防盜報警控測器、緊急求助和報警按鈕、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等家庭安全防範系統,設置三表(或四表)出戶計量系統,家電控制以及電視、電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為住戶需求的高速通信提供可能。家庭智能化部分與信戶生活息息相關,不但滿足了住戶生活的舒適性、便利性,改善住戶居住環境,提高住戶生活水平,改變住戶生活方式,是小區智能化的核心。

家庭內大多數的子系統和設備都以通過智能家庭網路聯網實現自動化。相信不久的將來,甚至日常器具也可以通過增加其內在智能,在網路上發送信息。統一的網路結構和控制平台,靈活的接入方式,高可靠性和兼容性,低成本,提供舒適、安全和高效的家庭環境,是研究智能家庭網路的目標。

2、智能家居集成平台系統

2.1、家庭智能終端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路通信技術、綜合布線技術,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名種子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統籌管理,讓家居生活更加舒適、安全、有效。與普通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適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空話生活空間;還由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為具有能動智慧的工具,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為各種能源支出節約資金。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標是:將家庭中各種與信息相關的通信設備,家用電器和家庭保安裝置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連接到一個家庭智能化系統上進行集中的或者異地的監視、控制和家庭事務性管理,交保持這些家庭設施與住宅環境的和諧與協調。

2.1.1 家庭智能終端的主要功能

作為小區智能化系統的核心,智能家居平台系統通過其核心設備――家庭智能終端來實現家庭智能化的功能。家庭智能終端是智能家成的心臟,通過它實現系統信息的採集、信息輸入、信息輸出、集中控制、遠程式控制制、聯動控制等功能。

家庭智能終端的功能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家庭安防:安全是居民對智能家居的首要要求,家庭安防由此成為智能家居的首要組成部分。家庭安防報警、門窗磁報警、緊急求助報警、燃氣泄漏報警、火災報警等。當家庭智能張端處於布防狀態時,紅外探頭探測到家中有人走動,就會自動報警,通過蜂鳴器和語音實現本地報警;同時,報警信息報到物業管理中心,還可以自動撥號到主人的手機或電話上。

(2) 可視對講:通過集成與顯示技術,家庭智能終端上集成了可視對講功能,無需另外設置室內分機即可實現可視對講的功能。

(3) 遠程抄表:水、電、氣表的遠程自動抄收計費是物業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的實現解決了入戶抄表的低效率、干擾性和不安全因素。

(4) 家電控制:家電控制是智能家居集成系統的重要組成和支持部分,代表著家庭智能化的發展方向。通過有線或無線的聯網介面,將家電、燈光與家庭智能終端相連,組成網路家電系統,實現家用電器的遠程式控制制。

(5) 家庭信息服務:物業管理中心與家庭智能終端聯網,對住戶發布信息,住戶可通過家庭智能終端的交互界面選擇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各種服務

(6) 增值服務:通過家庭智能終端可以實現網上購物,視頻點播等增值服務。

2.1.2智能家居平台系統的技術特點

智能家庭網路隨著集成技術、通信技術、互操作能力和布線標準的實現而不斷改進,它涉及到對家庭網路內所有的智能器具、設備和系統的操作、管理,以及集成技術的應用。

(1) 通過家庭網關――家庭智能終端及其系統軟體建立家居智能平台系統。
家庭網關是智能家庭區域網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家庭內部網路各種不同通信協議之間的轉換和信息共享,以及同外部通信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功能,同時網關一般還負責家庭智能設備的管理和控制。

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家庭智能終端(家庭網關)將家庭智能化的幾乎所有功能集成起來,使智能家居建立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之上。首先,實現家庭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的數據交互;其次,還要保證能夠識別通過網路傳輸的指令是合法的指令不是「黑客」的非法入侵。因此,家庭智能終端既是家庭信息的交通樞紐,又是信息化家庭的保護神。

(2) 通過外部擴展模塊實現與家電的互聯

為實現家用電器的集中控制和遠程式控制制功能,家庭智能網關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按照特定的通訊協議藉助外部擴展模塊控制家電或照明設備。

(3) 嵌入式系統的應用

以往的家庭智能中斷絕大多數是由單片機控制,隨著新功能的不斷增加和性能
的不斷提升,將處理能力大大增強的具有網路功能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單片機的控制軟體程序作了相應的調整,使之有機地結合成完整的嵌入式系統。

2.1.3智能家居平台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

(1) 硬體平台的處理能力日益增強

早期的智能中控器採用8位單片機作為核心處理單元,功能比較簡單、純粹。
往往只具備安防、三表採集、簡單文字信息發布和簡單的家電控制功能。這個時期的產品操作界面比較簡陋,家電控制等高級功能還只限於展示概念。比較典型產品是交大的NDT100、NDT200、新加坡寶路的8XE。

近幾年很多廠家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功能更全面、顯示更美觀,採用了處理能力更強的單片機或使用多顆單片機協同工作。這個時期的產品操作界面有比較大的改善,往往採用彩色LCD,大多帶有觸摸功能,集成了樓宇對講的功能,家電控制功能也相對豐富。

比較典型產品是交大的NDT300、正星特的智能王、科瑞的未來之家。

目前有一些國內外廠家採用32位的處理器結合先進的嵌入式開發平台開發出了更為先進的產品。基於該技術的產品處理能力顯著提升,以往無法處理的多媒體信息和增值服務都可以得以實現,由於採用專門的顯示引擎所以界面更加豐富、美觀,家電控制功能也趨於完善。比較典型產品是波創的BC2-D50L、三星的8170。
和電腦、手機等絕大多數電子產品一樣硬體性能的不斷提升將是一個永遠的趨勢。這一總的趨勢也必將不斷推動智能家居平台系統產品日益豐富。

(2) 智能家居平台逐步整合安防、對講等子系統日益成為一個綜合平台

最初的智能中控器往往獨立於傳統的安防和對講系統,用戶的家中需要安裝幾套彼此獨立的子系統,增加了安裝和使用的復雜性。行業間的技術整合促使智能家居平台成為包括安防、對講、信息、家電控制、家庭數字影音為一體的智能化家居平台。

(3) 由模擬向數字化逐步轉變

如同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模擬手機象數字手機的逐步轉變一樣,智能家居平台也正在經歷著一場由模擬到數字的變革。現在是數字化的時代,數字信號比模擬信號所傳輸的信息量要大很多,而且不象模擬信號那樣因為信號容易受到干擾或者衰減而導致信號缺失。數字化技術正在日益廣泛的應用到智能家居的系統中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在電路設計上採用越來越多的數字集成電路。現在的智能家居產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數字晶元,集成度和可靠性比之從前的模擬電路有了很大提高。

B、 顯示數字化大大了提升了顯示效果。數字化顯示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都相對比較高,所以目前除了極少數廠商採用這種顯示技術(如三星的8170,波創的BC2-D50L),隨著顯示技術的日益成熟,它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廠家所採用。

C、 傳輸方式逐步走向多網合一,安防、對講、門禁、抄表逐步走向統一的乙太網聯結。多網合一大大減少了施工和維護的復雜度,而且提高了傳輸可靠性。

(4) 從有線走向無線

無線傳輸的盛行是基於人們對於靈活、便攜、無所不在的訴求。無線傳輸特點就是靈活,移動性和可擴展性是有線傳輸方式所無法具備的,同時無線技術所需要解決的難題也多的多。

A、 如何使傳輸的距離盡可能的遠,而又盡可能的避免對人的損害。

B、 如何盡量避免信號受到干擾。

C、 如何提高傳輸的帶寬,以便能夠傳輸更為復雜的數據。

盡管上面的問題需要技術研發人員不斷的去鑽研創新,相信從有線走向無線的總趨勢無法逆轉。

2.2智能模塊

智能模塊是智能家居平台的執行單元和控制末端,它和智能中控系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同大腦和神經末梢的關系一樣,協調動作才能完成整個控制過程。智能中控器象是一個大腦指揮整個家居智能化系統並發出各種指令,但是發出的指令依賴外圍的智能模塊來執行,缺少了這些模塊智能中控器就如同失去了手腳的殘疾人而變得寸步難行。

2.2.1智能模塊的種類

智能模塊按照功能可以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1) 紅外控制模塊:

此類模塊主要用於控制電視、空調等具備紅外遙控功能的普通家用電器,它最主要的特點是具備紅外學習功能不需要改造原來的家用電器。

(2) 照明控制模塊:

家中的照明是使用比較多的,開關從最初的拉線開關到目前普遍使用的機械開關雖然外觀形態發生了比較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沒擺脫手動操作的范疇。在家居智能化中照明的智能化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 遠程式控制制模塊

遠程式控制制模擴展了智能家居的空間限制,大大豐富了控制載體,藉助電話、網路、簡訊息使您即使和家遠隔千里也能夠章控自如。
(4) 手持遙控器

遙控器做為便攜的遙控設備成為智能中控器的輔助設備。它往往可以脫離中心控制系統獨立承擔最基本的功能。
本信息來個智能家居網: http://www.e-smarthome.com

㈧ 電腦顯示器黑屏,教學用,需要用投影儀,所以將顯示器的那個很多針的插頭先通過一個叫嵌入式網路中控的箱

直接把投影儀的線接到你的電腦的插顯示器的那個接頭上就可以了。

㈨ 中控系統的注意事項

是否提供功能強大的編程平台, 並且快速學會,不需專職人員,不需培訓,這樣大大節約施工成本和時間,維護更容易,提高售後客戶響應速度(不需廠家派人支持) 想怎樣設計就怎樣設計,時間效率,不受限於廠家。
功能方面要達到無所不控,可操控拼接牆、液晶牆、投影、攝像機、燈光、窗簾、幕布、電視、機頂盒、空調等等。可控一切串口設備、紅外遙控設備、開關類設備等。
界面方面要支持3D按鈕、圖片按鈕等,支持自鎖、互鎖、連續發碼、通訊反饋、一鍵(按鈕)執行多動作,控制多個設備。
等級:必須是工業級。工業級的觸摸屏,高速數字射頻通訊,通電即可使用,不需任何設置,這樣方便、直接,而且不受網路或網路病毒影響,即非採用WiFi的消費品平板電腦(民用級);
系統:是否為嵌入式。嵌入式系統,工業級別,穩定可靠性高,而要謹慎選擇採用安卓系統的消費類電子設備或windows系統的普通電腦(消費類電子和工業級專業產品在穩定性、客戶形象等方面有很大差別);
整體外觀:是否超薄、輕便、時尚、科技,方便移動。
底座:是否小巧、簡約、潮流、不佔空間。
接收器:RF 433MHZ
數據通訊:雙向。觸摸屏和接收器都在硬體上支持數據雙向傳輸,即當主機接收不到操控指令時,觸摸屏會給用戶作出提示;
用戶界面:提供強大的界面設計軟體(編程平台),這點非常重要。
尺寸:5.7或7寸/8寸比較合適,7寸解析度要達到800*480。
程序下載:專業3.5mm介面。
其它:高速處理器,關閉待機時間大於3個月,可真正完全關機,不是假關機,即關機三個月後,不需重新充電也能開機工作。
1、設計級別:要按照智能會議中控主機要求設計,非電教中控主機改裝,不集成信號切換系統(矩陣),以降低整個系統崩潰的風險,信號系統與控制系統分開;
2、處理器:最好達到32位,能快速處理各種復雜的控制指令;
3、紅外口:最好達到8路,紅外數據有保存到電腦上成為紅外庫文件。
4、紅外學習器:內置,要大於64位,因為很多空調等設備紅外數據是大於64位的。
5、繼電器:8路或以上,用於窗簾、電動幕布等控制;
6、RS232串口:8路或16路,可編程。RS-232 串口,和RS-485互不關聯,可同時使用
7、RS485/422串口:8路,可編程。RS-485 串口,和RS-232互不關聯,可同時使用;
8、攝像跟蹤:要支持;
1、通訊方式:RF 433MHZ
2、通訊距離:不小於80M視距
3、支持中繼
4,可以多個連接

㈩ 聯想伺服器SR590的嵌入式網路控制器是什麼

進入陣列卡配置界面並查看硬碟狀態

ThinkSystem系列伺服器進入陣列配置界面操作請參考《如何進入ThinkSystem系列伺服器SAS RAID陣列配置界面》(知識庫編號:167409)。

System x M4、M5、M6及X6系列伺服器進入陣列配置界面操作請參考《如何進入System x系列伺服器SAS RAID陣列配置界面》(知識庫編號:167408)。

ThinkServer RD650、RD550、RD450、RD350、TD350系列伺服器進入陣列配置界面操作請參考《如何進入ThinkServer RD/TD_50系列伺服器SAS RAID陣列配置界面》(知識庫編號:167404)。

ThinkServer RQ940型伺服器進入陣列配置界面操作請參考《如何進入ThinkServer RQ940系列伺服器SAS RAID陣列配置界面》(知識庫編號:167411)。

聯想各系列伺服器的UEFI HII SAS RAID陣列配置界面有所不同,但操作步驟一致。有少數操作方式略有區別,詳見以上聯想知識庫文檔中有關硬碟選擇操作及確認操作的說明。

本文以ThinkSystem系列伺服器文字界面及System x系列伺服器UEFI HII陣列配置界面為例。

進入SAS RAID陣列配置界面後,首先是Dashboard界面,其中會顯示:

「Status」,即SAS RAID卡狀態,正常情況下是」Optimal」;

「BBU」,即備份單元狀態,如陣列卡配備有電池(BBU)或者超級電容(CVM)的即會顯示」Yes」,否則是」No」;

「Dri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