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絲網印刷怎麼設置網路
擴展閱讀
校園網路由器沒信號 2025-07-02 19:23:10
酷派手機字型檔修復軟體 2025-07-02 19:18:18

絲網印刷怎麼設置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4-13 11:21:52

① 絲網印刷曬網的程序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絲網印刷網版製作程序詳解

網版外理(磨網、脫脂)

為使版膜與絲網良好萊塢結合,新絲網須用磨網膏進行磨網處理,每塊網版都用脫脂劑徹底脫脂,操作是用水淋濕絲網面,塗上磨網膏或脫脂劑,(亦可選用TPO網版基礎處理劑)用尼龍刷刷塗均勻並靜置半分鍾,最後用水沖洗乾燥。

塗膠與乾燥

將感光膠倒入上漿器中,約占上漿器一半左右,網版真立傾斜70度,穩固放置。上漿器刃與網版下端接觸,讓乳膠流到絲網表面上,上漿器慢慢提向網版頂端沿絲網均勻塗布。先在面塗布3-4次(以型270目滌綸網為例,放入烘箱乾燥10-15分鍾,待完全乾燥後取出,在面和刮印面各塗布3-4次,進行第二次烘乾10-15分鍾。徹底乾燥後即可曝光,乾燥溫度控制在40攝氏度正負2。

曝光

該感光膠吸收波長范圍為2。8-450mm,最大吸收峰值380mm,採用光源及曝光時間可參考下表--參數:

光源 功率(W) 距離(M) 曝光時間(秒)
金屬鹵表燈(碘鎵燈) 300 0.8 40-90
重氮燈管 200 0.2-0.3 120-240
普通日光燈 400-800 0.2-0.3 300-480

參數
以上參數是以120T白色絲網為准,若使用其它種類絲網便要計算以下百分率:

·染色絲網(黃色絲網)+30%

·比130T更細的絲網-(10-25%)

·比100T更粗的絲網+(10-50%)

確定曝光時間時,一定考慮光源使用時間性的長短。光源的性能對曝光時間性長短影響很大,如實際使用時間已超過有效壽命,則相應地延長曝光時間吏新光源。

顯影

顯影前先用水淋濕網版兩面,等待約30秒左右(注意避光),待未曝光部分吸水澎漲後用強水壓沖洗即可顯影。如果網版上的圖像不能完全顯示,則說明烘箱溫度過高、網版已過度曝光或沖洗前已不慎曝光。

修版

可用感光膠或封網膠補砂眼胸及其它不應有的透漏部位(水性網版亦可選用TPO封邊膠封網)。

硬化處理

為了使版膜充分固化,提高耐印率,可用陽光直曬1-2小時或用曬板機再次曝光10分鍾,進行硬化處理。使用塗料印花按上述處理即可。

如使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印花,建議使用護網水(硬化劑)或A+B硬化處理。用刷子或海綿在網版式的兩面塗護網水,然後靜置幾分鍾,最長不超過10分鍾,用真空泵吸取多餘部分護網水(圖案部分)避免堵住網孔。把網版式放在烘箱內,(溫度不低於40攝氏度),徹底乾燥即可。

脫膜

將使用過的印版應用適當的溶劑除去殘余油墨,然後用紗面或海綿蘸取脫膜液,在印版的兩面均勻塗抹,待其反應1-2分鍾左右,再用紗布或海綿塗擦,即可脫膜。

封網

1、在同一張網版上將暫時不印的圖形或字元用封網膠封堵,烘乾後即可使用。
2、當需要遮蓋過的圖形或字元時,須把印料洗凈後,用水沖洗圖形或字元即可復原,再將網版烘乾即可使用。

感光膠的本配製

方法如下「取光敏劑3-10克(進口3克,國產10克)用50毫升或清水完全溶解,加入950克膠液中攪拌均勻即完成配膠,配膠工作台至少使用前兩小時進行,最好提前一晚配膠第二天使用。不要使用金屬製品攪拌,以免影響穩定性,光敏劑應低溫避光存放,膠液儲存不應低於5攝氏度。

絲網印刷網版製作程序詳解

網版外理(磨網、脫脂)

為使版膜與絲網良好萊塢結合,新絲網須用磨網膏進行磨網處理,每塊網版都用脫脂劑徹底脫脂,操作是用水淋濕絲網面,塗上磨網膏或脫脂劑,(亦可選用TPO網版基礎處理劑)用尼龍刷刷塗均勻並靜置半分鍾,最後用水沖洗乾燥。

塗膠與乾燥

將感光膠倒入上漿器中,約占上漿器一半左右,網版真立傾斜70度,穩固放置。上漿器刃與網版下端接觸,讓乳膠流到絲網表面上,上漿器慢慢提向網版頂端沿絲網均勻塗布。先在面塗布3-4次(以型270目滌綸網為例,放入烘箱乾燥10-15分鍾,待完全乾燥後取出,在面和刮印面各塗布3-4次,進行第二次烘乾10-15分鍾。徹底乾燥後即可曝光,乾燥溫度控制在40攝氏度正負2。

曝光

該感光膠吸收波長范圍為2。8-450mm,最大吸收峰值380mm,採用光源及曝光時間可參考下表--參數:

光源 功率(W) 距離(M) 曝光時間(秒)
金屬鹵表燈(碘鎵燈) 300 0.8 40-90
重氮燈管 200 0.2-0.3 120-240
普通日光燈 400-800 0.2-0.3 300-480

參數
以上參數是以120T白色絲網為准,若使用其它種類絲網便要計算以下百分率:

·染色絲網(黃色絲網)+30%

·比130T更細的絲網-(10-25%)

·比100T更粗的絲網+(10-50%)

確定曝光時間時,一定考慮光源使用時間性的長短。光源的性能對曝光時間性長短影響很大,如實際使用時間已超過有效壽命,則相應地延長曝光時間吏新光源。

顯影

顯影前先用水淋濕網版兩面,等待約30秒左右(注意避光),待未曝光部分吸水澎漲後用強水壓沖洗即可顯影。如果網版上的圖像不能完全顯示,則說明烘箱溫度過高、網版已過度曝光或沖洗前已不慎曝光。

修版

可用感光膠或封網膠補砂眼胸及其它不應有的透漏部位(水性網版亦可選用TPO封邊膠封網)。

硬化處理

為了使版膜充分固化,提高耐印率,可用陽光直曬1-2小時或用曬板機再次曝光10分鍾,進行硬化處理。使用塗料印花按上述處理即可。

如使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印花,建議使用護網水(硬化劑)或A+B硬化處理。用刷子或海綿在網版式的兩面塗護網水,然後靜置幾分鍾,最長不超過10分鍾,用真空泵吸取多餘部分護網水(圖案部分)避免堵住網孔。把網版式放在烘箱內,(溫度不低於40攝氏度),徹底乾燥即可。

脫膜

將使用過的印版應用適當的溶劑除去殘余油墨,然後用紗面或海綿蘸取脫膜液,在印版的兩面均勻塗抹,待其反應1-2分鍾左右,再用紗布或海綿塗擦,即可脫膜。

封網

1、在同一張網版上將暫時不印的圖形或字元用封網膠封堵,烘乾後即可使用。
2、當需要遮蓋過的圖形或字元時,須把印料洗凈後,用水沖洗圖形或字元即可復原,再將網版烘乾即可使用。

感光膠的本配製

方法如下「取光敏劑3-10克(進口3克,國產10克)用50毫升或清水完全溶解,加入950克膠液中攪拌均勻即完成配膠,配膠工作台至少使用前兩小時進行,最好提前一晚配膠第二天使用。不要使用金屬製品攪拌,以免影響穩定性,光敏劑應低溫避光存放,膠液儲存不應低於5攝氏度。

② 絲網印刷工藝的流程是什麼

以下資料來自網路,供參考:

絲網印刷是以原稿為基礎,選擇製版方法和印刷工序及確定應使用什麼印刷材料的。如前所述,由於絲網印刷的用途非常廣泛,與此相應的工藝種類也很多,選擇哪一種工藝,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絲網印刷流程介紹

1、製版膠片的選擇

要得到層次豐富的絲網印刷品,首先要像膠印製版一樣製作膠片,選用100~133 線/英寸的網點輸出,太高線數不利於中低調層次的再現。如果選用圓形網點,由於絲網印刷網點復制曲線在20%以下有縮小,70%的網點處有增大的現象,出片前要先對圖像做階調曲線調整。一般出片的加網角度為:品紅版15°、青版75°、黃版90°、黑版45°,實踐證明,極少有套印龜紋發生。另外,為了保證後期套印准確,即使是線條稿網印,也盡可能不使用硫酸紙底片。如果自己沒有印前製作部門,也不要委託廣告條幅製作公司製作曬版膠片,因為他們出的膠片線數較低,層次丟失,會影響印刷清晰度。

2、絲網的選擇

高目數黃色平織聚酯絲網,是高精度網印製版的必要條件。黃色是為了減少曬版時曝光光線的漫反射;平織網能形成較薄的網版,便於高調、低調的層次再現。同一目數的絲網又有多種絲徑可供選擇,應以不易破網為宜。絲網的目數與膠片加網線數的比例為3.5:1,如加網線數為120線/英寸,則應選420目的絲網。

3、綳網

使用大幅面機械式綳網機可獲得較大的張力,防止印刷過程中張力鬆弛,網版變形;同一套網版的張力要一致;斜綳網,網布經緯線與網框呈22.5°夾角,有利於減少網點殘缺,使細小文字、線條完美。綳網時,初始拉力應較大,以後每隔1小時拉網一次,12小時後用張力計測量網版張力,要求各部分張力差異不大於1N/cm(粘網印刷後張力為24~25N/cm)。另外,應選用鋁合金或鋼質網框,木質框浸水後容易變形。
4、網版製作

以直接法製版為例。絲網經過前處理後,使用高解析力感光劑,刮墨面塗布2次,印刷面塗布1次,印刷面朝下平放(應在無塵的環境);隨後,在適宜的溫度(一般35~45℃)內完成乾燥,測得的張力不小於18 N/cm;感光膠層厚度控制在10~18μm,印刷面乳劑層厚度大約為絲網厚度的10%,Rz值(版面粗糙度)小於乳劑層的厚度。塗布過程中,控制網版的厚度是非常必要的,過厚時暗調層次分不開,高亮調印不出;網版粗糙不平,會造成網點非正常增大,色調變化。這些數據通過儀器測量可進行控制。

網版的製作質量是套印准確、網點穩定再現和良好的階調層次復制的基礎。如果客戶提供的是膠印版圖像文件、膠印打樣或彩噴樣張,網印的色彩印刷再現將依賴於操作者對絲網印刷的認識程度。曬版前,要檢查陽圖膠片的乳劑面與網版印刷面的貼合情況,並通過旋轉角度,使膠片與網版無龜紋,之後用膠帶固定。

精良設備—印刷

精良的設備能夠保證我們獲得好的印刷質量。要保證套印准確,就要選擇高精密網印機,以版架升降式網印機為好,印刷幅面不宜太大,綜合考慮,以A3幅面為宜。承印材料可選轉印紙或低伸縮性的轉印膜,印刷前以熱風預收縮。一天內沒有印完的承印材料應用塑料薄膜包好,防止受潮。膠刮的硬度選擇HS80~90,在不影響色調的前提下,盡量使用硬膠刮,以形成較薄的墨層,利於階調層次再現。

上機印刷的色序為品紅、青、黃、黑。之所以將品紅色放在第一色序,是因為品紅版版面分布較大,便於後幾色的對版套印;黑版階調較短,適於放在最後。印刷油墨一般採用品紅、天藍、中黃、黑四色墨,與膠印紙張油墨一樣,如果出現較大色偏,可用大紅、普藍、檸檬黃或透明黃代之。

網距是影響網印過程與質量的重要因素,平面彩色網印的網距多為5mm。網距太大不利套印,且容易破版;網距太小則易粘網。印刷壓力分為水平方向對油墨的剪切力和垂直向下的壓力,後者是保證網版與承印物接觸,油墨良好轉移的前提。實際印刷壓力的掌握,是以保證階調基本完整,重點位置色彩如實還原為原則。

目前,我國的平面彩色網印還處在探索階段,在彩色復制管理方面還沒有相應的標准數據化管理系統。

③ 絲網印刷工藝的流程是什麼

在印製電路工藝中,我們常見的網印工藝流程為:基板前處理→網印→預烘→曝光→顯影→烘烤→蝕刻或電鍍→去膜,接下來由如笙帶大家走進PCB工廠感受一下PCB行業網印工藝流程

PCB行業如笙。

烘烤

為了使薄膜具有優異的抗蝕劑和電鍍能力,薄膜顯影後應進行固化。烘烤條件為100攝氏度,持續1到2分鍾。烘烤後薄膜硬度可達2h。

去膜

採用4-8%氫氧化鈉溶液,溫度50-60℃,噴霧壓力2-3kg/cm_,可有效提高去除速度、溫度比和濃度。

以上基板前處理→網印→預烘→曝光→顯影→烘烤→蝕刻或電鍍→去膜你是否已經了解了呢,如需有更多幫助或者補充請留言板下方留言聯系!【PCB行業如笙】為您解答

④ 什麼是電路板絲印

電路板絲印是用絲網印刷技術來製作印刷電路板。絲印值得是絲印層,畫pcb的時候是分層的,其中包含文字的那一層,用來標注元件或者添加其他信息,這一層叫絲印層。

通過絲網印刷方式將元件外形、序號以及其他說明性文字印製在元件面或焊錫面上,以方便電路板生產過程的插件(包括表面封裝元件的貼片)以及日後產品的維修操作。

絲印層一般放在頂層(Top),但 Overlayer對於故障率較高、需要經常維修的電子產品,如電視機、計算機顯示器、列印機等的主機板,在元件面和焊錫面內均可設置絲印層。

(4)絲網印刷怎麼設置網路擴展閱讀:

線路板按層數來分的話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線路板三個大的分類。

首先是單面板,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導線則集中在另一面上。因為導線只出現在其中一面,所以就稱這種PCB叫作單面線路板。單面板通常製作簡單,造價低,但是缺點是無法應用於太復雜的產品上。

雙面板是單面板的延伸,當單層布線不能滿足電子產品的需要時,就要使用雙面板了。雙面都有覆銅有走線,並且可以通過過孔來導通兩層之間的線路,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網路連接


多層板是指具有三層以上的導電圖形層與其間的絕緣材料以相隔層壓而成,且其間導電圖形按要求互連的印製板。多層線路板是電子信息技術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體積、薄型化、輕量化方向發展的產物。線路板按特性來分的話分為軟板(FPC),硬板(PCB),軟硬結合板(FPCB)。

⑤ 絲網印刷網距重要嗎、

非常重要。網距設置不合適,在印刷過程中,刮刀壓力要增大或減小,這樣會影響印刷的質量,會造成復制精度差、模糊、氣泡、重影、網點丟失、邊緣清晰度差、龜紋、圖案不完全等問題。網距沒置過大,還會造成其它問題。例如,刮刀需要加大刮墨壓力,以使網版能夠接觸到承印物,但在網版與承印物接觸之前,油墨就已被擠壓到網版的印刷面,這種情況如果嚴重,勢必會蹭臟承印物或承印物上的印刷圖案。刮墨壓力過大,還會損壞印刷圖像,導致網點變形或網點擴大。刮刀壓力越大,網版在印後的回彈速度就越快,油墨無法完全地被轉移到承印物上,隨之會導致出現龜紋、圖案不完整、拉絲、氣泡、邊緣清晰度差等印刷疵病。造成印刷質量差的另一個原因是網版張力低,網距過小。在此種情況下,在刮刀刮墨過程中網版會起皺,在印刷品上形成波紋,最終造成圖像嚴重變形和重影。 油墨附著厚度不均勻可能由以下幾個因素所致:(l)網版與承印物不平行;(2)網距、刮刀和網版張力變化不定;(3)網距過大導致刮刀變形。這些因素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造成油墨附著不勻,最終的印刷品顏色深淺不一。網距小能夠保證油墨附著均勻一致,網距過大,容易造成油墨附著不均勻,特別是在刮刀的兩端處,油墨附著更不均勻。

⑥ 絲網印刷操作教程

將感光好的文字圖文版進行乾燥修補處理,然後摘下,按尺寸剪好。並在網版兩端用木片或者鋁片等作為骨架用粘膠帶緊緊粘固,也可用粘膠直接粘固,這樣即可製成所需的活面絲網版。

根據承印物選用不同印料進行調配:選用平板和盤子,將所油墨進行調配,一人雙手持著活面絲網版,將所印部位緊緊貼於承印物面上,另一人用刮刀在調墨板上均勻地將油墨蘸在刮刀上口面上,然後,將刮刀在調墨板上均勻放置在版面上進行均勻地刮印。

若印製的圖形面積過大,可根據情況將油墨倒在版面上,但不要讓油墨流出承印物。注意調配的油墨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干,干濕適中為好。小面積印字、印畫,可一人操作,方法是將活面版的一端用包裝膠帶貼於承印物機所需位置上,用另一隻手拉緊印版緊貼承印物上,即可進行印刷。

一定按貼好膠帶一端的方向較輕起版,若兩人操作起版廣告也是如此,採用此種方法印刷,具有操作方便,對承印物的要求靈活,能大能小,數量可多可少,具有成本低廉節約能源的優點。



(6)絲網印刷怎麼設置網路擴展閱讀

絲網印刷應用的范圍

紙類印刷:美術印刷(廣告、畫刊,日歷、燈籠紙)、商標印刷、轉印印刷、包裝印刷、建材印刷(糊牆紙):

塑料印刷:塑料膠片(乙烯玩具、書包、塑料袋)、塑料標盤(假金屬復合材料及各種標盤)、生產零件(儀器件);

木製品印刷:工藝品(漆器、木製工藝品、玩具)、加工半製成品(體育用品、木板、天花板、路標、招牌、假金屬板、廣告牌);

金屬製品印刷:金屬簡、金屬器皿、金屬製品;

玻璃、陶瓷製品印刷:玻璃(鏡子、玻璃板、杯子,瓶子)、陶瓷(器皿、工藝品);

標牌:文字說明板、刻度盤、成形物品;

線路板印刷:印刷線路板、民用或工業用基板、厚膜集成線路板:

印染:印染(旗幟、布匹、毛巾、手帕、襯衫、背心、針織品)、其他印刷(口袋、鞋、號碼布以及各種箱包、背包、提包、書包);

皮革製品印刷:服裝(衣服、鞋、皮帶、書包、錢包)。

⑦ 絲網印刷 加網和網點放大

你直接在輸出的時候加多少線的網點就好了,一般絲印的用110線的很容易曬出版的

⑧ 全自動絲網印刷機的印刷方式

自中國發明木刻活字印刷技術至今,印刷方式日新月異,包羅萬象。當今最常用的工業印刷方法有: 絲網印刷作為一種利用范疇很廣的印刷,按照承印質料的分歧可以分為:織物印刷,塑料印刷,金屬印刷,陶瓷印刷,玻璃印刷,電子產物印刷,彩票絲印,電飾告白板絲印,金屬告白板絲印,不銹鋼成品絲印,光反射體絲印,絲網轉印電化鋁,絲印版畫和漆器絲印等等.
孔版印刷技術之一,印刷油墨特別濃厚,最宜製作特殊效果的印件。數量不大而墨色需要濃度的尤為適宜。又可以在立體面上施印,如方形盒、箱、圓形瓶、罐等。除紙張外也可以印布、塑膠面料、夾板、膠片、金屬片、玻璃等。常見新產品有橫幅、錦旗、T恤、瓦棱紙箱、汽水瓶及電路板等。絲網印刷的靈活性特點是其他印刷方法所不能比擬。 適合印製高品質及價值昂貴的印刷品,不論是彩色或是黑白圖片,凹版印刷效果都能與攝影照片相媲美。由於製版費昂貴,印量必須大,故也是在普遍方法中較少採用的一種。適用於印製有價證券、股票、禮券、商業性信譽之憑證或文具等。
科技發展迅速,今天我們可通過計算機採用某些上述的印刷方法直接在媒體上輸出。而靜電成象及激光技術的成熟使小批量高素質要求的按需印刷可以實現。其他印刷方式
1.轉移印刷:印色先印在一種媒介物上,再由媒介物轉移至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
2.木刻水印:也稱木版水印。將制圖分刻成若干塊印版,然後用水溶性圖畫色料印刷的一種傳統工藝。
3.石版印刷:簡稱石印。用石頭作印版的平版直接印刷工藝。
4.珂羅版印刷:又稱玻璃版印刷。用厚玻璃塗布感光層,用陰圖曝光形成不同的吸水性。利用油水互斥原理印刷。
5.謄寫版印刷:手抄臘紙油印。
6.銅鋅版印刷:又稱凸版圖版印刷。用銅版或鋅版作印版的印刷方法。
7.樹脂版印刷:用樹脂、尼龍等作印版的印刷方法。
8.紙基版印刷:用紙作版材的小型平版印刷。
9.輕印刷:又稱辦公印刷系統。用照排、小型膠印機,小型裝訂機械的印刷系統。
10.網路印刷:網路印刷這一概念於2005年引入中國,是應用網路提供印刷服務的解決方案,客戶使用個人計算機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印刷品。 所謂特種印刷,就是通過特種設備、特種技術來印刷那些常規設備和技術不能印刷的產品和介質。能進行這種印刷的設備主要有:絲網印機,凹印機,平版UV列印機,UV膠印機。
除普通紙張印刷外,其他承印材料的印刷幾乎都可劃歸特種印刷范圍,如金屬薄板印刷(印鐵)、貼花印刷、軟管印刷、玻璃容器印刷、集成電路板印刷。
除常規的印刷方式(膠印、凸印、凹印、絲網印刷)外,其他印刷方式也都可以劃歸特種印刷的范圍:如靜電印刷、熱轉印、噴墨印刷、電磁印刷、立體印刷(含全息印刷)和盲文印刷等。
除使用常規油墨外,使用其他特殊油墨(如防偽油墨)的印刷方式幾乎都可以劃歸特種印刷的范圍。如使用玻璃、陶瓷、搪瓷印刷油墨,金屬印刷油墨,防偽油墨,熱轉印及水轉印油墨,導電油墨進行印刷的印刷方式。

⑨ L805列印機列印絲網印刷怎麼設置

1、確定紙張大小,在驅動中選擇;
2、選擇正確的紙張,例如高質量光澤照片紙等;
3、選擇解析度,照片或者優質照片;
4、選擇色彩管理選項,在驅動中高級選項設置裡面,有色彩控制、愛普生自帶的PhotoEhance等,建議選擇色彩控制;
5、列印輸出即可完成。

⑩ 絲網印刷圖案不清晰是什麼原因

絲網印刷中對網距不適的調整方法

newmaker

眾所周知,網版印刷的質量受到眾多可變因素的影響,其中網距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多數情況下,印刷的質量和套准問題大都歸咎於網距不合適或者為了補償網距不適而做的一些調整。

網距,即網印版印刷面與承印物表面之間的距離(見圖1)。在網印中,為了避免網版粘到承印物上,網印版與承印物之間必須保持一定距離。網版一旦粘到承印物上,就會嚴重影響印刷質量,網距的作用就是有效地克服這一問題,使網版只在刮刀刮印時接觸承印物,一旦刮刀刮過,網版回彈,網版與承印物瞬間脫離,避免發生拖墨和蹭臟等現象。

圖1平台印刷的網距

另外,還必須正確理解「回彈距離」這個概念,在網版印刷中它與網距密切相關,但不同於網距。

「回彈距離」是指刮刀刮墨過後網版緩慢向上彈回的距離,它發生於印刷的起點,並且只在刮刀刮印過程中出現,它保證網版能夠迅速地彈回,脫離承印物。

網印中一般的網距為9.5—12.7mm,但比較合理而且用得較多的是1.5-3.0mm。網距過大會給印刷質量和套准帶來很多問題,所以,網距應盡可能地小。當印刷一些精度較高的產品時,網版變形的容許量直接決定網距的大小。在電子產品印刷中,不銹鋼網版的網距往往更小,約0.1-0.2mm。

因此,不管是印刷圖形還是紡織品,網距都是一個值得特別注意的參數。一旦網距不合適或不一致,都會給印刷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需要認真加以控制。

一、與定位套准關系重大

在多色和四色加網印刷中,必須很好地處理顏色套准問題,而網距對套准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嚴格意義上講,存在網距就不可能使印刷品與原稿完全一致,這是由於網版在印刷過程中的伸縮變形所致。網距越大,刮刀壓力就會越大,絲網被拉伸得越大,從而造成承印物上的圖案偏移。網距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這種情況。所以,為了減小圖像偏移,要求選用盡可能小的網距。對一些套准精度要求較高的印刷品,建議網距為1.5mm,最大也不要超過3mm。

隨著網距的增大,會出現許多問題。首先,為保證網版與承印物接觸,實現油墨轉移,刮刀的壓力必然增大,施加在刮刀兩端上的力勢必更大。相對網框來說,刮刀越長,這一現象越突出。這樣,不但增大了圖案的變形程度,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印刷質量。

此外,有時所印的圖案被拉斜和拉長,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網距問題,但也與圖案的位置、刮刀的長度以及刮刀運行的方向有關。

在網印中保持網距的均勻一致是相當重要的。如果網版的前後左右四處的網距不一致,在相應位置上的圖像會出現偏移。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操作人員如何努力,第二個顏色決不會與第一個顏色相套准。很顯然,如果印刷中各種顏色無法套准,整個活件就會報廢。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子線路印刷中,一些圖案變形可在沒計圖案時通過計算進行預先補償。另外,一些生產商推出的設備已具備克服這些問題的功能。

二、對圖象質量至關重要

網距設置不合適,在印刷過程中,刮刀壓力要增大或減小,這樣會影響印刷的質量,會造成復制精度差、模糊、氣泡、重影、網點丟失、邊緣清晰度差、龜紋、圖案不完全等問題。

網距沒置過大,還會造成其它問題。例如,刮刀需要加大刮墨壓力,以使網版能夠接觸到承印物,但在網版與承印物接觸之前,油墨就已被擠壓到網版的印刷面,這種情況如果嚴重,勢必會蹭臟承印物或承印物上的印刷圖案。刮墨壓力過大,還會損壞印刷圖像,導致網點變形或網點擴大。

刮刀壓力越大,網版在印後的回彈速度就越快,油墨無法完全地被轉移到承印物上,隨之會導致出現龜紋、圖案不完整、拉絲、氣泡、邊緣清晰度差等印刷疵病。

造成印刷質量差的另一個原因是網版張力低,網距過小。在此種情況下,在刮刀刮墨過程中網版會起皺,在印刷品上形成波紋,最終造成圖像嚴重變形和重影。

三、決定油墨附著的厚度和顏色

油墨附著厚度不均勻可能由以下幾個因素所致:(l)網版與承印物不平行;(2)網距、刮刀和網版張力變化不定;(3)網距過大導致刮刀變形。這些因素其中任何一個都可能造成油墨附著不勻,最終的印刷品顏色深淺不一。

網距小能夠保證油墨附著均勻一致,網距過大,容易造成油墨附著不均勻,特別是在刮刀的兩端處,油墨附著更不均勻。

四、影響網版和刮刀的耐用性能

印刷過程中使用的絲網、網版和刮月都具有彈性,在反復使用的過程中,如果受力過大,會導致它們的彈性衰減以至消失。網距大,刮墨壓力必然會增大,在這種條件下,網版和刮刀的耐用性會大大削弱。

五、關繫到生產速度和勞動強度

網距過大,會降低生產速度。這是因為在印刷過程中,刮刀在擠壓油墨促使其穿過網孔到達承印物之前,還要擠壓網版,使其與承印物表面接觸。在這個過程中,舌可刀的壓力被消耗和轉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速度。在手工印刷中、印刷工必須耗用更大的力進行印刷,這樣會特別勞累,有時還容易受傷。

六、如何減少網距

要減小網距,首光需要提高網版張力。網版張力高,可以減小網距,提高印刷速度。然而,網版張力提高的程度又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但最低要滿足印刷的需要。

需要記住的是,網版越大,網版越不容易達到高張力,所以,在考慮網版的網距時,需要同時考慮網版的尺寸和網版的張力。一般來說,張力應在18-25N/cm范圍內,所以,一味地提高網版張力也是不可取的。另外,每套網版中的各個網版張力要一致。事實上,網版張力的一致比張力本身更重要,這樣,不但保證了色與色之間的套印准確,還能確保刮刀壓力的一致。

除了網版的張力外,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油墨。油墨的粘性與油墨的流變性、油墨的成分、油墨顆粒的大小、表面張力和存放時間有關,如果油墨的粘性大,可以往油墨里添加一些助劑或者改用其它的油墨。在網版張力不變的前提下,降低油墨的粘性,可以使網距更小。

絲網的技術規格也是影響油墨轉移的一個重要因素。絲網的網絲面積越小(如直徑27-31μm的網絲),與油墨和承印物表面剝離所需要的力就越小。所需的力越小,網距就可以越小。

承印物的表面也是影響油墨轉移及離版的因素。網版與油墨吸收性強的承印物表面比較容易脫離。紡織品表面的吸收能力強,所以網版很容易與承印物脫離,這也是紡織品印刷的網距要比其它圖文印刷的網距小的原因。承印物表面的張力會影響到油墨的表面能,所以對印後離版也有一定的影響。

決定網距的其它因素還有網版大小、刮刀長度(相對於網版)、印刷圖案大小(相對於網版)以及圖案的類型(實地圖案和需要較大網距的非實地圖案)等。

這些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改變的,有些則不能改變。每次印刷都有其特定的印刷條件,我們必須明白,在不同的印刷條件下需對網距做出相應的調整,這一點很重要。通過規范操作程序和檢測新買進的材料,確保能夠以最快速度成功地完成上版和調試。

七、網距的測定方法

有兩種途徑可以規范和確定網距。許多全自動印刷機和一些手動的網印機具備相應的網距調節功能,問題是多數只能進行粗略的調節,只有少數高檔設備配有可讀表盤,能數字顯示網距。因此,在多數情況下還得靠操作人員自己調節。

在實踐中,操作人員已摸索出一些測量和控制網距的方法和技巧,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藉助墊圈,將墊圈放在印刷台的四個角上,然後將網版平放在四個墊圈上,不同的網距則選用不同的墊圈。為此,還可以製作一些厚薄不同的墊片,以適應各種不同網距的需要,確保網距設定的准確性。另一種較為簡易的方法是用直尺或楔尺測量網版的底面到工作台或真空檯面的距離(見圖2)。

圖2網距測試楔

如果您有一台帶有可讀表盤的印刷機,能直接讀出網距的數值,當然這是最方便的了。然而,如前所述,大多情況下要靠人工調節,如果網距調置不當,麻煩就比較大。網印操作人員最後的一種選擇就是使用機械網距側量儀。將測量儀放在網版表面上,將表調零,然後緩慢用力下壓,直到網版接觸到承印物表面,將測量儀所示數值減去網版的厚度值,得出的差即為該處的網距。用網距測量儀測量,只要方法正確,結果是比較准確的。使用這種測量儀,要求每一次測定前都必須進行重新設置,同時,它在網版上移動的范圍有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一些印刷機上使用這種測量儀還不是很方便。然而,到目前為止,網印行業還只有這一種測量工具。

據悉,美國的網版印刷技術基金會(SYTF)最新推出了一種更有效的網距測量工具——電子測量儀,能夠更快、更准確地測出網版上任何一處的網距。該測量儀使用方便,能夠隨時顯示網距數值,便於操作人員快速完成上版調試工作。

就紡織品印刷的網距有幾點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紡織品是一種吸收性特強的承印物,所以網距通常要比其它圖文印刷的網距小。

較為理想的網距應該是0.8-1.6mm。但具體的設定須根據網版張力、網版大小以及所使用的油墨等因素綜合而定。網距小,還可以減少附在網版印刷機的油墨量。

由於紡織品印刷是在多個印刷台上使用多個印刷頭完成的,因而,各個印刷台的網距的一致性顯得尤為重要,以確保各個顏色的套准以及油墨厚度色調的一致。此外,如果要在幾種服裝上印同一個圖案,隨著服裝厚度的變化,網距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