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安全法的五個重要元素
這五個重要元素如下:
1、明確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進行保護。網路安全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2、個人信息被冒用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刪除。網路安全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個人發現網路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
3、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進行舉報。網路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
4、網路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網路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未成年人上網有特殊保護。網路安全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支持研發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路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 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 健康的網路環境。
2.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有哪些
網路安全可以從狹義及廣義兩個定位進行分析。狹義方面,網路安全主要可以分為軟硬體安全及數據安全,網路安全指的是網路信息安全,需對其中數據進行保護,保證相關程序不會被惡意攻擊,以免出現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廣義方面,會直接涉及到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及安全完整性,會隨重視角度變化而變化。
1、計算機技術方面
網路設備及系統安全是網路系統中安全問題的潛在問題,計算機系統實際運行中會因為自身設備因素,導致相應安全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網路信息技術相關優勢一般會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及資源開放上,所以更容易被侵襲,計算機網路協議在整體安全方面也存在潛在問題。
2、由於病毒引起的安全風險
計算機網路安全中最常出現的問題為病毒,病毒是由黑客進行編寫的計算機代碼或計算機指令,可以對計算機中相關數據造成嚴重破壞。按照數據實際摧毀力度分析,可以分為良性及惡性,這兩種病毒都能夠進行迅速傳播,具有較強的摧毀性能力,病毒可進行自行復制。現代社會計算機網路逐漸普及,病毒在網路上的傳播也更加迅速,通過網頁瀏覽或郵件傳播等,都可以受到病毒影響,使得計算機系統內部收到計算機病毒攻擊而癱瘓。
3、用戶問題
目前我國網路用戶對安全問題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及正確的態度,使用非法網站、下載安全風險較大的文件、不經常清除病毒、為設置安全保護軟體及防火牆等問題,用戶的不重視很容易讓黑客對網路安全進行攻擊。互聯網用戶使用網路時,並不能看到病毒,所以對病毒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也缺乏相關防範意識。用戶一般情況下只能看到網路帶來的便利,忽視安全問題,部分用戶不注重隱私保護,隨意泄露隱私,所以近年來網路欺詐事件層出不窮。
3. 網路安全有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
網路安全有五大要素:
1、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
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
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4、可控性
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審查性
出現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在計算機上處理的業務也由基於單機的數學運算、文件處理,基於簡單連接的內部網路的內部業務處理、辦公自動化等發展到基於復雜的內部網(Intranet)、企業外部網(Extranet)、全球互聯網(Internet)的企業級計算機處理系統和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處理。
在系統處理能力提高的同時,系統的連接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但在連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時,基於網路連接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整體的網路安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的物理安全;
2、網路拓撲結構安全;
3、網路系統安全;
4、應用系統安全;
5、網路管理的安全等。
(3)網路安全五大紅線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安全
4. 你認為應該依據哪些原則或標准來確定和調控人為干擾強度
摘要 備預不虞,為國常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每一步,離不開國家安全;推動改革發展的每一步,同樣離不開國家安全。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今年的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本版推出特別策劃,從自然資源管理視角話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網路安全。
5. 網路安全三條紅線四個必須
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安全紅線劃分為劃定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安全紅線「是什麼?安全紅線就是安全生產的監督底線,絕對不能超越。
一、「安全紅線「是領導的關注點。各級負責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上、始終把安全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對本單位風險隱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督導有力、整改有效。
二、「安全紅線」是員工頭腦中的警鍾。員工要提高思想認識、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及遵章守紀意識,並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行業安規及運規,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同時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強化安全意識、安全技能,才能做到人人知安全、人人關注安全、人人保安全。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只有各級負責人、每一位員工都能扎扎實實地遵守和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制度規定要求,站在敬畏生命、守護生命的高度,捍衛我們的保命法則,共同堅守「紅線」,絕不逾越「紅線」,才能把安全生產的願望變成美好的現實。
6. 信息安全體系的安全紅線包括哪4條
1、未經客戶書面授權,訪問客戶系統,收集、持有、處理、修改客戶網路中的任何數據和信息。
2、未經客戶書面許可,使用個人便攜設備、存儲介質接入客戶網路。3、進行超出客戶審批范圍內的任何操作。4、使用他人賬號或非授權賬號登錄設備進行操作。
7.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應包括:企業安全制度、數據安全、傳輸安全、伺服器安全、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防病毒安全。
8. 網路安全有哪五大原則
我國在維護網路安全方面確立了五個方面的基本原則:
第一,實名制原則。
第二,互聯互通原則。
第三,關鍵數據評估管理原則。
第四,保護個人隱私的原則。
第五,防火牆原則。
9. 下列觸及數據安全紅線的行為是
摘要 1.以下屬於互聯網使用安全紅線的是 *
10. 國家網路安全標准方面有何規定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15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 安全標准體系。國家標准 化管理委員會應會同其他機構建立網路安全標准體系, 制定並修改完善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 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網路安全設備製造企業、網路安全技術和政策研究 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具有技術和人才優 勢,應積極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對此,國家持鼓勵態度,並應出台相關政策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