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os系統是否安全
黑客們對於智能手機安全性的理解遠比普通手機用戶要深刻的多。賽門鐵克報告曾深入分析了安卓和iOS系統中存在的固有問題,並重點強調:
「如今手機設備的操作系統大環境是雜亂的無安全性的,大部分手機在連接企業網路時並沒有受到企業網路的安全控制,很多手機與缺乏監管的第三方雲服務進行數據同步,有些人則將手機與安全性未知的公用電腦相連,然後又與企業網路相連。」
不要看到企業這兩個字就覺得跟自己沒有關系,實際上手機安全問題是每個手機用戶都在面對的問題。
支柱
首先引用Nachenberg 在報告中的一段話:
「開發團隊在這兩款手機操作系統的最新版本設計時已經考慮到了安全問題,並試圖將安全性融入操作系統,從而減少來自外部的安全攻擊。」
接下來 Nachenberg測試了安卓和iOS在以下幾方面的安全防範情況:
· 傳統訪問控制: 傳統的訪問控制技術包括密碼以及屏幕保護鎖。
· 基於許可的訪問控制: 基於許可的訪問控制是為每個程序添加訪問控制能力。
· 程序起源: 每一個程序都會擁有一個郵戳,表示該程序的作者,通過數字簽名方式來防止程序被非法修改。
· 加密: 對便攜設備上的數據進行加密隱藏。
· 隔離: 隔離技術用於限制應用程序訪問特定敏感數據或系統的能力。
操作系統的表現
TechRepublic 專欄作家 Francis首先會對安卓和iOS操作系統針對每個支柱的表現給出評論,然後作者根據Nachenberg的報告進行總結。
支柱一:傳統訪問控制
Francis: 在傳統訪問控制方面,根據我的經驗,iPhone或安卓系統都有很好的表現。
不過,如果觸摸屏上的指紋印記太清晰,可能會有助於黑客破解手機密碼。在我看來,大部分手機程序開發人員沒有為程序添加通過操作系統加鎖解鎖屏幕實現程序鎖定的功能。
在安卓系統上,我使用過一款由Carrot App 開發的軟體 App Protector Pro 。這個軟體可以讓我為每個程序添加額外的密碼保護,如Gmail, Exchange, 以及Facebook。有了這個程序,如果我的手機丟失,並且對方破解了鎖屏密碼,那麼我還能有額外的一些時間來修改這些程序所涉及的賬號密碼。
根據我的記憶,好像在iPhone里沒有類似的安全軟體。我懷疑這是因為iOS有更具有約束力的沙箱模型。
Kassner: Nachenberg認為iOS提供的訪問控制功能可以在手機丟失後起到一定的安全防範作用。在這方面Nachenberg認為iOS與Windows桌面系統的安全性類似。
報告中Nachenberg 對於安卓系統就沒那麼客氣了。他認為雖然安卓系統也能幹防止偶爾發生的攻擊,但是安卓系統不支持對SD卡中的數據進行加密存放,因此如果手機被盜,通過物理方式直接讀取SD卡中的數據,就使得安卓的密碼防範功能毫無用處了。
支柱二:基於許可的訪問控制
Francis: 根據我的經驗,iOS上的許可機制很少,比安卓系統上的許可機制少很多。而唯一一個肯定存在的許可機制是當用戶訪問其它受保護的子系統時,iOS會提示用戶需要相應的資源,並要求用戶同意。
相反,在安卓系統上這樣的許可機制很多。我認為理論上這樣做很成功,但是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許可系統起不到什麼作用,因為這種許可理論上需要依賴於用戶對於科技的了解。
目前5個黑客里有4個都在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安卓手機也逐漸成為了主流智能手機,但是一般用戶並不清楚針對某個程序,到底是應該允許其運行,還是不允許。
實際上我覺得用戶也不該承擔這種判斷責任。就好像我去牙科診所補牙,我可不希望醫生在進行必要的操作時,還徵求我的意見該使用哪個儀器。畢竟我是付費享受服務的,我依賴於診室的資源和牙醫的經驗技術。
Kassner: 我曾經聽過很多人說iOS平台中的許可系統問題。Nachenberg在報告中闡述了這個問題:
「iOS系統中有四類系統資源是必須經過用戶許可確認後,程序才可以訪問這些資源的。而其它系統資源,要麼是明確的允許用戶使用軟體訪問,要麼就是明確的禁止用戶訪問,這是iOS內置的隔離策略。而出現以下情況時,程序可能會向用戶提出確認請求:
· 手機的全球定位系統需要方位本地數據時
· 接收到來自互聯網的通知警告信息
· 向外撥打電話時
· 向外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信息時
如果有任何程序試圖使用以上四類功能,那麼用戶首先會看到一個許可提示,當用戶許可後,該程序才可以實施該功能。如果用戶允許了GPS系統或通知警告系統的功能,程序會被永久允許使用該系統。而對於向外撥打電話或發送簡訊和電郵的功能,則需要用戶每次點擊確認。」
而安卓平台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案。它是基於「全部或沒有」的概念,我引用Nachenberg在報告中的一段話來解釋這個概念:
「每個安卓程序內部都集成了一個許可列表,記載了能夠讓該程序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統功能。這個列表會採用普通手機用戶能夠看的懂的方式,在軟體安裝過程中提示用戶,而用戶會根據這個軟體的安全風險來決定是否要繼續安裝該軟體。
如果用戶仍然選擇安裝軟體,那麼程序將獲得訪問相應系統資源的許可權。而如果用戶放棄安裝軟體,程序就完全被禁止運行了。安卓系統上沒有所謂的中間地帶。」
支柱三:程序起源
Francis: 在安卓和iSO系統中,身份起源和判斷真實性的機制是明顯不同的。人們對這兩種機制的優劣一直都沒有結論,但目前來看,針對安卓系統的惡意軟體要多於iSO。
我不認為Google的安卓系統在安全性上是失敗的,但是一系列薄弱的安全點,使得安卓系統在面對安全威脅時顯得更脆弱。對於黑客來說,在安卓系統上開發和散步惡意軟體沒有太大的阻礙,尤其是將軟體歸為免費或共享時,傳播速度更快。
Google對於之前提交的應用程序沒有審查機制。不需要開發者證明自己就是擁有該程序開發和修改許可權的人。也沒有集中化的開發者授權。目前有多種渠道都可以發布和傳播安卓系統上的軟體,而且渠道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而整個過程中存在的最大漏洞就是,黑客可以毫不費力的獲取軟體店裡的軟體,通過逆向工程還原成源代碼,經過修改加入惡意代碼並打包後,再將其以正常軟體的名義發布出來。
雖然iPhone的應用軟體也可以通過這一系列工作進行篡改,但是iPhone的編程語言並不公開,這種非公開的編程語言比Google平台的Java語言反匯編要難的多。
Kassner: 在這方面, Nachenberg的觀點和 Francis 是一致的。iOS在這部分做的比安卓系統強。
支柱四:加密
Francis: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跨平台的手機軟體項目,該項目有明確的隱私保護要求,並且在最後還會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工程師團隊對源代碼進行審核。
在這個項目初期我就發現,iSO的用戶設置數據默認狀況下會被加密存儲在某個位置,而安卓系統則是將用戶設置數據直接放在相應的程序所在位置。
這並不表示安卓系統上的敏感數據都沒有被加密,或者安卓系統使用的加密技術不如iphone。這只是說明安卓系統會把更多的加密工作留給應用程序自己,而不是通過操作系統來實現。這么做有好處也有不足。
如果你是安卓平台上的軟體開發者,那麼你的軟體數據安全性可能不如iSO上的軟體。但是如果你自己為自己的軟體設定了特殊的加密方式,那麼你的軟體數據安全性可能會高於iSO系統,因為黑客不得不破解程序的加密演算法。
但是作為手機用戶,你並不知道所下載的軟體是否帶有加密機制。而如果軟體沒有加密機制,那麼由於大多數用戶的應用程序都安裝在SD卡上,而SD卡又是很容易被取出(比如插入電腦傳輸數據),因而其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
Kassner: 在加密方面Francis 的觀點與Nachenberg一致。不過我還是要說一下我對這兩個平台的看法。
首先,iOS使用了加密機制,但是這是有局限的。很多程序在後台運行(就算用戶沒有登錄)需要訪問存儲數據。為了正常運行, iOS需要在本地復制一份非加密的密鑰。這意味著對於越獄的手機,黑客不需要用戶密碼就可以訪問存儲數據。
正如Francis所說,所有版本的安卓,除了3.0版以外,都不支持加密數據。這意味著通過越獄技術或者任何取得管理級訪問許可權的用戶都可以瀏覽手機中的任何數據。
支柱五:隔離
Francis: 我個人認為,不論是蘋果還是Google的隔離沙箱模型都是安全可靠的。二者相比,安卓系統的隔離機制稍微有些復雜,但也更具有靈活性。與iOS系統相比,安卓能夠真正應對多任務工作模式。
作為手機程序開發人員,我能看到這種機制帶來的優勢。這使得我們在程序開發過程中就要考慮到安全問題,並且一直貫穿整個開發過程,而桌面系統軟體的開發,可以在最後環節再考慮安全性問題。
Kassner: Nachenberg和Francis 的觀點又是一致的。隔離機制可以讓不同的程序分開工作,不會由於某個程序被黑客利用而影響到其它正在運行的程序。
兩者的弱點
對於 iOS和安卓平台的安全性能,我有深刻的印象。但是不得不說二者都還存在「弱點」。不論你是否相信,反正我是信了。
Nachenberg 曾跟我提到, iOS 目前只發現了幾個嚴重的漏洞,其中大部分都是與越獄技術有關。不過還沒聽說惡意軟體入侵事件。
安卓系統同樣只有很少幾個嚴重的漏洞。但是Nachenberg表示其中一個漏洞可以讓第三方程序獲得手機的控制權。而且這個漏洞已經被很多黑客知曉了,其中一個惡意軟體名為Android.Rootcager。
Android.Rootcager是一個讓Google難堪的惡意軟體。Nachenberg解釋說:
「更有趣也更具爭議的是,Google針對該惡意軟體推出的修復工具也是利用相同的系統漏洞來繞過安卓的隔離系統,刪除對設備造成威脅的惡意軟體部分。」
總結
可以這樣總結:兩個重量級選手,兩種不同的安全防護哲學,本文的任務就是闡述這兩種安全防護機制的差異。
⑵ iPhone安全漏洞會被間諜軟體入侵,重啟是否可以修復
iPhone安全漏洞會被間諜軟體入侵,重啟是可以進行修復的。不得不說,蘋果手機會被“飛馬項目”肆意妄為的監控,也算是給了蘋果當頭一棒了。蘋果一向非常的自傲,認為研發的手機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先進的手機。然而,此次蘋果手機爆出被一些監控軟體監控,並且這些監控軟體可以掃描個人信息,甚至可以錄音等等,全世界一片嘩然。
對此蘋果手機的發聲卻是這些“飛馬項目”的研發者簡直是荒唐,蘋果手機對此進行了譴責,但是好像針對這種“飛馬項目”蘋果手機好像無能為力!由此這般,蘋果手機存在安全漏洞被公開,很多蘋果手機的忠實用戶表示考慮更換掉蘋果手機。畢竟,隨時隨地接受他人的監控簡直是太糟糕了。蘋果手機的不作為,無疑讓蘋果手機再也不是蘋果粉當中的”神“,蘋果手機終究也“落寞”了。
iPhone安全漏洞會被間諜軟體入侵,重啟可以修復?!
⑶ 檢測蘋果IOS系統的漏洞有哪些辦法
1、iOS 9微博界面語言變英文 驚呆網友
按道理說,正式版iOS 9應該比此前測試版穩定得多,但仍有果粉反應在使用中發現不少問題。除部分用戶反應卡頓現象外,還有人表示部分APP在系統升級後自動變成英文,尤其是社交類APP如微博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網友聲稱,自己英語不好只能靠感覺使用軟體。不過很快,微博客服便公布了應對此問題的方法,通過簡單操作就可恢復顯示中文。
2、蘋果AirDrop傳輸曝嚴重漏洞 iOS 9已修復
此前,iOS8內置的AirDrop功能存在一個嚴重安全漏洞,能讓黑客遠端監控及植入惡意程式破壞用戶系統及竊取個人資料。這個漏洞能讓黑客繞過「同意/拒絕」接收文件的步驟,令受攻擊者直接接收文件。或是讓黑客植入的文件覆蓋於任何文件上,令受攻擊者打開該文件時,就會受到遠程監控,危害相當嚴重。而在此前發布的iOS 9中,這個漏洞得到修復,也成為升級iOS 9的一大優勢。
3、iCloud流出明星艷照 蘋果拒擔責任
好萊塢艷照門事件的發生與iCloud 服務漏洞脫不開關系。國外黑客藉助密碼破解漏洞攻擊了iCloud雲端,造成美國好萊塢數十位當紅女星捲入艷照外泄事件。事件發生之後,蘋果單方面撇清了自己的責任。但為了保險起見,蘋果採取兩部認證的方法來加強iCloud服務的安全性。除了用戶密碼之外,用戶還需要輸入驗證碼,兩步認證讓大量的自動破解工具無功而返。
4、iOS 7大漏洞 「找到我的iPhone」找不到了
用於幫用戶丟失手機後找回的「找到我的iPhone」功能,在iOS 7的漏洞面前徹底失靈。利用這項安全漏洞,可以繞開密碼關閉「找到我的iPhone」選項,同時還能刪除設備上的iCloud賬戶。只要在iCloud設置面中同時按下「刪除帳號」以及關閉Finde My iPhone功能的開關,然後只需要在系統彈出密碼輸入框時按住電源鍵關閉手機然後再開機,便可以繞過密碼驗證程序。
5、iOS 6被刪簡訊死而復生 網友稱斗小三新武器
iOS 6曾出現過刪除簡訊死而復生的烏龍事件,遭到網友一片調侃。據了解,iPhone簡訊在被用戶刪除後,通過手機自帶的搜索功能,輸入關鍵字竟能讓原本已刪的簡訊「死而復生」。有網友調侃,在男友的iPhone里搜『我愛你』,如果蹦出的不是你,只能祝你……不少網友都把這個功能當成了斗小三、起底枕邊人的新武器。
6、iOS 5現重大Bug:WiFi連接成擺設
iOS 5發布後也曾出現許多問題,除電池消耗過快之外,最大的BUG就是WiFi無法實現正常功能。在升級iOS 5.0以後,就出現了Wifi信號衰弱,甚至間歇性丟失Wifi的情況。有不少用戶表示,經常會無法連接到Wifi,即使連接成功信號強度也非常微弱。而系統刷回到iOS 4.3之後,連接同一個Wifi信號,信號強度顯示很好,可以正常使用Wifi功能。
7、iOS 4.1解鎖 繞過鎖屏密碼獲取信息
iOS 4.1出現過一個嚴重漏洞,那就是iPhone在處理緊急呼叫時再次出現可繞過鎖屏PIN的問題,讓iPhone用戶驚愕不已。用戶只需在密碼鎖屏界面下,直接點擊右下角的緊急通話選項。在撥號盤上隨意撥出一些字元,在撥出後立刻按電源鍵,就可進入iPhone的電話功能,查看聯系人信息、通話記錄甚至撥出電話,但是沒法從聯系人詳細信息中發出簡訊。此後手機就只能停留在電話功能內,除非關閉再打開或長按HOME鍵和電源鍵重啟iPhone。
⑷ 誰能告訴我網路安全和網路安全漏洞這2個詞有什麼區別
個人意思。
網路安全:對於網路這個領域,與之相關的與網路的安全有關系的統稱。
網路安全漏洞:是網路安全的一個小部分罷了。
就比如網路是水果,網路安全漏洞是蘋果。
蘋果是水果,水果可不是指蘋果一種哦。
⑸ 網路安全漏洞含義
來源:趨勢科技認證信息安全專員(TCSP)教材
網路安全漏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系統存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現在的操作系統都存在種種安全隱患,從Unix到Windows,五一例外。每一種操作系統都存在已被發現的和潛在的各種安全漏洞。
b. 非法用戶得以獲得訪問權。
c. 合法用戶未經授權提高訪問許可權。
d. 系統易受來自各方面的攻擊。
漏洞分類
常見的漏洞主要有以下幾類:
a. 網路協議的安全漏洞。
b. 操作系統的安全漏洞。
c. 用用程序的安全漏洞。
漏洞等級
按對目標主機的危害程度,漏洞可分為:
a. A級漏洞:允許惡意入侵者訪問並可能會破壞整個目標系統的漏洞
b. B級漏洞:允許本地用戶提高訪問許可權,並可能使其獲得系統控制的漏洞
c. C級漏洞:允許用戶終端、降低或阻礙系統操作的漏洞
安全漏洞產生的原因
安全漏洞產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a. 系統和軟體的設計存在缺陷,通信協議不完備。如TCP/CP協議既有很多漏洞。
b. 技術實現不充分。如很多緩存一處方面的漏洞就是在實現時缺少必要的檢查。
c. 配置管理和使用不當也能產生安全漏洞。如口令過於簡單,很容易被黑客猜中。
Internet服務的安全漏洞
網路應用服務,指的事在網路上所開放的一些服務,通常能見到如WEB、MAIL、FTP、DNS、TESLNET等。當然,也有一些非通用的服務,如在某些領域、行業中自主開發的網路應用程序。常見的Internet服務中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安全漏洞。比如:
a. 電子郵件中的:冒名的郵件:匿名信:大量湧入的信件。
b. FTP中的:病毒威脅;地下站點。
FTP安全性分析
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協議,它使得我們能夠在網路上方便地傳輸文件。早期FTP並沒有設計安全問題,隨著互聯網應用的快速增長,人們對安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早期對FTP的定義指出,FTP是一個ARPA計算機網路上主機間文件傳輸的用戶級協議。其主要功能是方便主機間的文件傳輸,並且允許在其他主機上方便的進行存儲和文件處理;而現在FTP的應用范圍則是Internet。根據FTP STD 9定義,FTP的目標包括:
a.促進文件(程序或數據)的共享。
b.支持間接或隱式地試用遠程計算機。
c.幫助用戶避開主機上不同的協議和防火牆。
d.可靠並有效地傳輸數據。
關於FTP的一些其他性質包括:FTP可以被用戶在終端使用,但通常是給程序試用的。FTP中主要採用了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以及Telnet協議。
防範反彈攻擊(The Bounce Attack)
1.漏洞
FTP規范[PR85]定義了「代理FTP」機制,即伺服器間交互模型。支持客戶建立一個FTP控制連接,然後在兩個伺服器間傳送文件,同時FTP規范中對試用TCPd埠號沒有任何限制,從0~1023的TCP埠號保留用於各種各樣的網路服務。所以,通過「代理FTP」,客戶可以名利FTP伺服器攻擊任何一台機器上的網路服務。
2.反彈攻擊
客戶發送一個包含被攻擊的機器和服務的網路地址和埠號的FTP「POST」命令。這時客戶要求FTP伺服器向被攻擊的伺服器發送一個文件,該文件應包含與被攻擊的服務相關的命令(如SMTP,NNTP)。由於是命令第三方去連接服務,而不是直接連接,這樣不僅使追蹤攻擊者變得困難,還能避開給予網路地址的訪問限制。
3.防範措施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封住漏洞。首先,伺服器最好不要建立TCP埠號在1024以下的連接。如果伺服器收到一個包含TCP埠號在1024以下的POST命令,伺服器可以返回消息504中定義為「對這種參數命令不能實現」)。其次,禁止試用POST命令,也是一個可選的防範反彈攻擊的方案。大多數的文件傳輸只需要PASV命令。這樣做的缺點事失去了試用「代理FTP」的可能性,但是在某些環境中並不需要「代理FTP」。
4.遺留問題
僅僅是控制1024以下的連接,仍會使用戶定義的服務(TCP埠號在1024以上)遭受反彈攻擊。
未完,待續……
⑹ 蘋果iOS系統漏洞匯總一覽 iOS系統有哪些漏洞
iOS10為什麼會有漏洞?iOS10漏洞危害嚴重嗎?再安全的系統也是漏洞難免,iOS 並不例外。黑客團隊不久前發現 iOS 10 的 iTunes 備份機制存在著漏洞,新的驗證方法讓它變得更容易被破解。而後蘋果承認了該漏洞的存在。那麼,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iOS10為什麼會有漏洞? Elcomsoft 團隊通過自家的破解工具去解析 iOS 10 的時候,他們發現 iOS 10 的備份文件中存在著另一種新的密碼認證機制。讓人驚訝的是,這個新的機制省略掉了某些安全檢查,讓黑客可以輕松又快速地獲取關鍵信息。 這樣的暴力破解攻擊僅僅針對 iOS 10 設備所產生的,設置密碼保護的本地備份文件,對舊式的備份文件效率不高。有趣的是,在 iOS 10 系統中,新的密碼認證機制和舊有機制是並存的。這種破解手段僅和系統版本有關,無關機型,只要更新至 iOS 10,漏洞就會存在。 在 Elcomsoft 公開了這個漏洞之後,一位資深的安全顧問佩爾·索爾塞姆(Per Thorsheim)揭示了更加深層的問題所在。 對於保存在 PC 上的 iPhone 備份,蘋果不知何故採用了一種安全性更弱的哈希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將明文密碼轉化為所謂的「哈希」,或者說「散列」,簡單來說就是由數字和字母組合成的一串字元。任何大小的數據都可以被轉化為固定長度的哈希值,而且即使數據只有一點點改動,哈希的結果都會完全不同。可想而知,如果演算法越復雜,用戶設置的密碼也越復雜,那麼黑客就越難找到和這條「天書」對應起來的密碼明文。暴力破解雖然是個辦法,但效率太低。 從 iOS 4 到 iOS 9,蘋果都採用的是 PBKDF2 演算法。PBKDF2 基於迭代復雜度來增加密碼安全性,而過去版本的 iOS 會讓明文密碼反復執行該演算法 10000 次。如果黑客想要破解,那他就必須要先猜測可能的密碼,然後同樣反復執行該演算法 10000 次。如果最終得到的哈希值不符合,還得重復上述流程,非常繁瑣耗時。然而在 iOS 10 中,蘋果採用了新的 SHA256 演算法,而且僅經過一次轉化而已。這樣一來,破解者當然就輕松太多了。 索爾塞姆同樣注意到了 iOS 10 中兩種安全機制並存的現象,他完全不清楚蘋果的意圖。如果說兩個演算法中有一個明顯要弱得多,那攻擊者當然會去走這條路了。 iOS10漏洞危害嚴重嗎? 既然是安全漏洞,我們作為用戶自然關心的是它造成的危害究竟嚴不嚴重。根據 Elcomsoft 的說法,這個問題相當嚴重。為什麼呢?我們用干貨來說話。 根據這個團隊的測試結果,在暴力破解 iOS 9 的時候,如果是用英特爾 i5 處理器進行 CPU 運算,只能做到每秒鍾嘗試 2400 個密碼而已。即使利用 Nvidia GTX 1080 這么強大的硬體進行 GPU 破解,也不過是每秒試驗 15 萬個密碼。然而到了 iOS 10 上,還是用原來那塊 i5 處理器,處理速度迅速暴漲到了每秒 600 萬個密碼。這樣一來,找到正解的耗時就將被大幅縮短。 更可怕的是,Elcomsoft 表示自家的軟體在更新後已經支持該攻擊手段了。因為更新倉促,團隊還沒有為其加入相應的 GPU 加速。即便如此,它的破解速度和過去的版本相比已經快得嚇人,Elcomsoft 暗示說效率其實還可以繼續提高。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需要因此恐慌得不敢再用 iOS 10,因為黑客想要破解你的備份文件,大前提是他手頭上要有你的備份文件。如果他好不容易終於訪問到了你的電腦,突然發現你更習慣用 iCloud 來備份,那就白費勁了。 即使發現了這樣一個漏洞,Elcomsoft 的 CEO 弗拉迪米爾·卡塔洛夫(Vladimir Katalov)仍然認為 iOS 是安全的。他在文章中說,破解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在 iOS 10 還沒有越獄的眼下,物理手段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舊機型上,即使你知道密鑰。Cloud 破解只有在你知道用戶的 Apple ID 和密碼,或是訪問他的電腦獲取 iCloud 認證令牌後才能夠實現。「蘋果智能手機是安全的,iOS 也是安全的。」卡塔洛夫寫道。 還好,蘋果已經承認了這個漏洞的存在。「我們已經獲知了關於 iOS 10 設備通過 Mac 或 PC 進行 iTunes 備份時,因漏洞而導致加密強度受到影響的問題。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安全更新中修復這個漏洞。這並不會影響到 iCloud 的備份。」蘋果發言人說,「我們建議用戶們確保自己的 Mac 或 PC 擁有強力的密碼保護,而且只能被授權用戶訪問。FileVault 全硬碟加密可以提供額外的安全性。」 蘋果已經承認漏洞,未來還將會發布更新修復,那麼我們要做的就只有靜等它來臨了。只要我們在這段時間里小心謹慎,只要有基本的網路安全意識,就不會在這個漏洞上著了黑客們的道。
⑺ 針對iOS系統存在安全漏洞怎麼處理
蘋果公司發布了最新的iOS版本(版本號為9.3.5),可封堵安全漏洞,建議通過iPhone手機的「設置-通用-軟體更新」盡快升級的系統,避免個人隱私泄漏等安全問題的發生。貴州地區用戶關注中國電信貴州客服公眾號可微信繳費,一鍵查話費充值,流量、積分、賬單、詳單均可自助操作,方便快捷。客服33為你解答。
⑻ 網路設備的安全漏洞主要有哪些
世界網路設備巨人思科公司日前發出警告,在其路由器和交換機中使用的IOS軟體中存在三個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它們來在受感染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上運行任意惡意代碼,或者發起拒絕服務攻擊。
思科公司目前已經發布了解決的辦法,並發布了一個更新版的IOS軟體。
三個安全漏洞分別是:
1、TCP數據包問題:在特定版本的IOS中,存在內存泄漏漏洞,可導致DOS工具,美國CERT的一份安全警報如此寫道。
2、IPv6路由數據幀頭缺陷:IOS可能不能正確的處理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數據包的特定格式的路由數據頭,可能導致一個DOS攻擊或者運行任何惡意代碼。IPv6是一套可以讓我們在互聯網上獲得更多IP地址一套規范。
3、欺騙性的IP選項漏洞:這是一個IOS在處理具有特定的欺騙性的IP選項的IPv4數據包的時候存在的安全漏洞,據CERT說,它也可以導致DOS攻擊或運行任意惡毒代碼。
CERT表示,所有三個漏洞都可能導致設備重新載入它的操作系統。這情況下,一種間接的持續性的DOS情況就有可能發生,因為數據包已經不能通過該設備了。
據CERT表示,由於運行IOS的設備可能要針對許多其他的網路來轉發數據,因此這種拒絕服務攻擊的間接影響所帶來的後果可能是 非常嚴重的。
據思科公司在其安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經發布了針對這些漏洞的補丁軟體。據思科公司補充道:它目前還不未得知有利用這些漏洞的攻擊出現。不過,據IBM公司互聯網安全系統的安全戰略主管奧爾曼表示,由於這些漏洞的嚴重性,用戶需要盡快安裝補丁軟體。據他表示,從他們的監測來看,有許多黑客正在試圖利用這些漏洞。
⑼ 聽說蘋果iOS系統出了個漏洞,在APP Store下載應用可能會中病毒!這個要怎麼防禦呢
最近好多科技新聞都在報道這個事兒,說是iOS7和iOS8的用戶都存在這個漏洞。防禦的話就是你自己平時下載應用的時候要認清是不是山寨的,打開那個APP的時候萬一提示「不受信任的程序開發者」的時候,就取消運行然後卸載了這個應用。平時的時候也要警惕手機中病毒,最好給手機裝上安全軟體,像趨勢科技這樣的安全廠商更新病毒碼超級快,想中病毒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