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安全問題和解決答案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簡稱「網路安全專業」,主要以信息構建的各種空間領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網路空間的組成、形態、安全、管理等。該專業致力於培養「互聯網+」時代能夠支撐和引領國家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系統掌握網路空間安全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能夠在網路空間安全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空間相關的軟硬體開發、系統設計與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規劃管理等工作,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寬廣的國際視野、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高級工程人才。
零基礎也可以學習的
❷ 網路空間安全比賽第二階段怎麼搭建環境
網路空間安全比賽第二階段怎麼搭建網路環境,這個是一個比較專業性的問題,你可以詢問一些個網路安全軟體的工程師,通過他們了解一下相應環境該如何搭建更有針對性
❸ 網路安全該學習哪些技術
網路空間已經逐步發展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戰略空間,是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的核心、關鍵和基礎。網路空間具有開放性、異構性、移動性、動態性、安全性等特性,不斷演化出下一代互聯網、5G移動通信網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網路形式,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社交網路等眾多新型的服務模式。
網路安全已經成為世界熱門研究課題之一,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網路安全是個系統工程,已經成為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首要任務。網路安全技術涉及法律法規、政策、策略、規范、標准、機制、措施、管理和技術等方面,是網路安全的重要保障。
網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數學、密碼技術和資訊理論等多學科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是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需要綜合信息安全、網路技術與管理、分布式計算、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知識和研究成果,其概念、理論和技術正在不斷發展完善之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網路安全的內涵在不斷的擴展,從最初的信息保密性發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進而又發展為「攻(攻擊)、防(防範)、測(檢測)、控(控制)、管(管理)、評(評估)」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實施技術。
法律常識告知不可以身試法,且攻防黑客只是網路安全技術其中一部分,還包括測(檢測)、控(控制)、管(管理)、評(評估)等技術方法和應用,請參考:
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00153690.html
❹ 網路安全問題的處理方法
設置密碼。
❺ 網路安全大賽真的有嗎
1、什麼是網路安全大賽
網路安全大賽,又叫CTF(Capture The Flag),中文一般譯作奪旗賽,在網路安全領域中指的是網路安全技術人員之間進行技術競技的一種比賽形式。網路安全大賽有許多比賽形式,比如解題模式、攻防模式、混合模式。
2、網路安全大賽的起源發展
CTF起源於1996年DEFCON全們通過互相發起真實攻擊進行技術比拼的方式。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全球范圍網路安全圈流行的競賽形式,2013年全球舉辦了超過五十場國際性CTF賽事。而DEFCON作為CTF賽制的發源地,DEFCON CTF也成為了目前全球最高技術水平和影響力的CTF競賽,類似於CTF賽場中的「世界盃」,通過這個比賽可以進行較量 。
3、重要級網路安全賽事
下面就列舉一些重要國際CTF賽事:
DEFCON CTF:CTF賽事中的「世界盃」,這也是CTF比賽體系得發源地。
UCSB iCTF:來自UCSB的面向世界高校的CTF。
Codegate CTF:韓國首爾「大獎賽」,冠軍獎金3000萬韓元。
XXC3 CTF:歐洲歷史最悠久CCC黑客大會舉辦的CTF。
EBCTF:荷蘭老牌強隊Eindbazen組織的在線解題賽。
RwthCTF:由德國0ldEur0pe組織的在線攻防賽
RuCTF:由俄羅斯Hackerdom組織,解題模式資格賽面向全球參賽,解題攻防混合模式的決賽面向俄羅斯隊伍的國家級競賽 。
4、外知名戰隊
PPP – 來自美國的超神明星戰隊,隊員有Geohot神奇小子和Ricky兩位國際最高水平黑客作為雙子領軍,2014年PPP包攬了GitS和CodeGate冠軍,CTFTIME全球排名僅次於Dragon Sector排名第二,Geohot神奇小子的單人隊tomcr00se(沒錯,他就自稱網路空間的湯姆克魯斯)在大滿貫賽Boston Key Party和大獎賽Secuinside,擊敗其他多人戰隊拔得頭籌。由Geohot神奇小子加盟2013年DEFCON CTF總決賽冠軍陣容,PPP戰隊再度衛冕2014年總決賽冠軍。
Blue-Lotus –的安全寶·藍蓮花戰隊。2013年歷史性地作為華人世界首次入圍DEFCON CTF總決賽的隊伍,並在決賽獲得第11名。
❻ 從網路安全形度出發,談談如何建設好中國網路空間
為了國家的網路安全,必須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網路空間是億萬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必須履行好加強網上輿論工作的責任,把加強網路內容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推動優秀精神文化產品上網,讓主流思想文化的陽光灑滿網路。
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善於通過網路了解民情民意,主動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凝聚共識,更好地構築網上網下同心圓。要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創新改進網上宣傳方式,讓網民聽得懂、聽得進。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
堅持依法依規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對各種有害信息和網路謠言的管控,推進網路依法有序規范運行,用法治的力量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具體如下:
核心觀點是我們需要探索建立一個使網路信息的片面、不健康、違法因素被網路環境隨時隨地、自動給予篩選和甄別的機制,才能使網路信息更好地服務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網路空間的清朗才能長治久安。
1、還網路一個清朗空間
互聯網在中國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網民人數進一步增加,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互聯網以更加迅猛的勢頭融入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互聯網在信息獲取、文化生活、電子商務、交流溝通等方面的應用穩步增長,新產品加快普及的同時。
互聯網的媒體屬性也越來越強。網路傳遞信息具有即時性、個性化、互動化的優點,但是也有碎片化、自我強化、劇場效應等特徵。如何發揮網路傳播信息的優點,避免網路成為片面信息的放大器、社會戾氣的集散地、違法信息的藏身地。
還網路一個清朗空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簡單地看,網路信息分為正面的信息、正能量的信息、陽光的信息和負面的信息、負能量的信息、陰暗的信息。對網路信息的社會影響作出正與負的區分,是必要的。因為,正向的信息令人振作、有信心。
負向的信息使人沮喪、打擊信心。中國社會處於轉型期,更需要全體中國人民撥開社會發展的迷霧,聚合正能量,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可是面對自媒體時代的海量信息,什麼機制能夠依照簡便易行的標准,獨立作出正向與負向的標簽管理呢。
網路信息的生產是即時的、海量的,網路信息的標簽管理也必須是即時的、海量的,否則網路信息的篩選、甄別、監管就會具有遲滯性,網路空間總會積存一些標簽管理的「漏網之魚」,翻出片面、虛假、違法的「負面信息之浪」。
我們需要探索建立一個使網路信息的片面、不健康、違法因素被網路環境隨時隨地、自動給予篩選和甄別的機制,才能使網路信息更好地服務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網路空間的清朗才能長治久安。
2、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
探索這種讓網路空間清朗起來的機制,需要從三個層面同時著手。
一是建設好政府管理的基本面。網路信息是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再加工、再反映。近十年來網路信息在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增強政府管理的透明性、回應性方面已經有很大進展。目前中國97%以上的中央政府部門、100%的省級政府和98%以上的地市級政府部門開通了政府門戶網站。
政務微博賬號數量超過17萬個。政府通過網路載體,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社會監督,征詢網民對重大政策措施的意見,進而改進工作。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路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只要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方面。
既有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的高層推動又有時不我待、鍥而不舍的基層行動,圍繞著公權力的行使的社會生態就會得到純潔和凈化來源於公權力的負面消息就會減少,網路空間放大這類信息的基礎就會被消解。
二是建設好網路空間法律環境的基礎面。法治是網路媒體管理的基本原則。通過法治的方式,保障人民群眾通過網路媒體的方式,實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是網路信息管理的基礎工程。特別是要根據新媒體技術的特點和需求,探索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新媒體管理模式。
新媒體是區別於傳統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的新興數字化媒體。它以社交媒體如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為代表。這類即時通訊工具的大量使用,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方式,使網路成為兼具信息發布功能輿論傳播功能、社會動員功能的聚合器。
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網路的快速發展,更多的網民參與網上內容創造。據對中國最有影響的10家網站統計,網民每天發表的論壇帖文和新聞評論達300多萬條,每天發布和轉發的微博客信息超過2億條。互聯網為人們傳遞和獲取信息、增進彼此交流、表達意見建議搭建了新的更大平台。
但是也放大了網路的媒體屬性,產生出遊離於事實真相與法律責任之外的眾多「原創信息」與「轉發評論」。這類社交媒體信息具有信息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傳播者合一的特點,卻不具有報刊、電台、電視台等傳統媒體的專業性品質和公信力約束,容易讓虛假信息、違法信息藏身其中。
因此,加快完善網路法律法規,形成對自媒體環境中網路信息生產的法律責任約束,加強網站自律和網民自律,堅決打擊網路犯罪,讓網路管理、網路運用、網路服務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我們才能為新媒體網路信息生產與傳播的健康有序,提供堅實的法治基礎。
三是建設好網路輿論環境的引導面。網上輿論引導工作是我們黨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網上輿論工作的核心目標,是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牢牢把握我們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在政府管理的基本面、網路空間法律環境基礎面的建設效率都大大提升之後,網路輿論生態已然大大優化。做好網上輿論引導工作的目標更加單一確定,難度系數大大降低,輿論引導的資源也能得以有效整合,輿論引導的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更有說服力地進行社會轉型期的思想討論,更有針對性、更理直氣壯地防止西方社會思潮在思想領域的演化和侵蝕,更有針對性、更大張旗鼓地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不斷放大網上正面宣傳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