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設置一個網路系統實現燈塔通信
擴展閱讀
中國移動網路最近很卡 2025-05-14 21:32:36

設置一個網路系統實現燈塔通信

發布時間: 2022-05-03 05:18:55

Ⅰ 遠古時代 古代 近代 當代的信息傳遞方式是什麼有什麼感受

烽火傳遞信息
(驛傳制度)西周時期,為了適應周王同諸侯之間聯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設一個驛站,備良馬周車,專門負責傳遞官府文書,接待來往官吏和運送貨物等。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另外還有鍾鼓、煙火、鴿子、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信息

特點: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信息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靠驛差長途跋涉
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形式單一。

現代和近代差不多

現代社會傳遞信息有:
快速投遞,網上傳遞,手機,電話,小靈通,書信,快報,廣告
發郵件
發簡訊
打電話
發傳真
視頻會議
衛星定位
郵遞

Ⅱ 《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的結論怎麼

人類正以驚人的速度走出工業文明,步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來臨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信息技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它不僅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而且對社會總體結構和生活方式有全方位的影響,引發了史無前例的革命,使我們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溝通更加便捷,人類進入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社會的步伐也因此而加快了。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信息、知識已經成為社會中的基本資源,信息產業成為社會中的核心產業,信息素養已成為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選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與傳統的聽、說、讀、寫、算等方面的知識技能同樣重要,這些能力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才培養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最快地獲取信息,有效地分析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形成決策是現代管理活動的核心,在商業活動中及時獲得信息,有效利用信息更是企業生存的大事。因此,信息技術在改變我們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同時,它也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工作在大學校園的教師們和學習、生活在校園中的同學們來說,我們正親身經歷、親自創造著信息技術引起的教育模式的變化。
信息時代知識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異,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應用型人才,如書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學習型、創造型人才培養成為今後教育工作的核心,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術,應該說是培養新型人才的第一步。
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能幫助我們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收獲,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多的教育和學習效果。因此,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信息觀念,能夠靈活應用得到的信息處理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是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對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給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的同時,也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對於轉變陳舊教育思想和觀念,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對於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更具深遠的意義。
由此不難看出:開展信息化教育,培養學生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中應該著重加強的方面。

Ⅲ 五年級問題

2,能增加知識網路帶給人類的好處可謂數不勝數,網路的出現是現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標志。現代意義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電腦脫離信息時代的人。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曾幻想要足不出戶,就曉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將此幻想變為了現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難道還能只讀聖賢書,而不聞天下事嗎?我方認為上網的好處有許許多多,上網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給我們提供了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玩游戲的成功,讓我們知道了要不斷的求新,贏了我們就會有一種成就感。
其一,小學生上網,有助於早期智力開發。十指與電腦的配合聯動,孩子對計算機網路多種功能的運用,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體現人的素質的三大要素。因此,中小學生上網本身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導和控製得當,確實大有好處。
其次,上網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知識領域,通過網路獲取廣泛的新的知識。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專門人才的培養,而忽視各種知識的整合,因此,素質教育戰略很難完善,在許多領域,缺少復合型新人文學者,直接影響各行業的發展。因此,從小培養我們對多種知識的復合,不僅有助於素質教育的提升,而且對21世紀的人才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還有,上網人口比例提高,有助於加快社會信息化進程,而這個進程,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上網發E—mail,使我們從小樹立電子信函、電子商務、電子寫作的意識,可節省大量木漿紙,提高環保水平;作為祖國的未來的我們,能樹立電子商務意識,利用電子貨幣的意識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有助於推進貨幣電子化進程,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學好電腦,還有助於激發我們的創造性。
其三,小學生上網可以知道很多的豐富資源和信息。網路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會越來越先進,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它的出現給我們帶來許多變化,人們可以用電腦運算書寫精確書寫。這些都是上網的好處。

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陳述辯論
正方一辯: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人類將步入信息時代,網路越來越強烈地介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我們小學生。小學生上網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呢?我方堅信: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我將從4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 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爺爺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嗎?
2. 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網路得到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可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哦!另外,網路上以英語的使用率和內容為最多,分別為84%和90%,這將會促使我們更積極地去學習英語,這難道不好嗎?
3. 現實性。每所中小學建立電腦教室,普及網路知識,推動小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我們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已成為勢在必行了。再看看我們身邊,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王老師不也建議大家多多去學校的網站看一看嗎?班級的網站不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嗎?如果上網不好,為什麼要建這些網站呢?
的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我們相信,網路存在著一些弊端,但小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之下、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指點下,必能使我們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應用網路這種工具。21世紀將是信息時代,我們將會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會獲得回報。所以,我再一次陳述我方觀點: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正方二辯: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網路帶給人類的好處可謂數不勝數,網路的出現是現代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標志。現代意義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電腦脫離信息時代的人。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曾幻想要足不出戶,就曉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將此幻想變為了現實。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難道還能只讀聖賢書,而不聞天下事嗎?
對方辯友舉出了種種例子來證明網路對我們小學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說任何事物在新生階段總會產生一些不適應弊端,如果我們只因為它一點小小的瑕疵而扼殺它,那我們豈不是少了很多現在必不可少的東西?
網路的快捷同樣也有它的優勢,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及時地知道一些最新的新聞;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小時內訪遍全國各地的小學,在網路圖書館里查詢我們所需資料,藉助網上的資料,從容地完成學業,考試後可以馬上知道成績,有了問題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請求老師指導。就拿大家印象最深的非典來說吧,非典時期,廣州、北京一些學校不得不停課,為了實行同步教學,人們發明了網校,每周網校教學內容全部和學校課程進度保持一致,我們在全國各地通過上網都可身臨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這難道不好嗎?因為上述的種種觀點,我方堅信:上網利大於弊!

自由辯論
我方可問問題:
問1:現在學校里裝了「班班通」,如果上網不好的話,學校為什麼要裝「班班通」呢?
問2:既然對方辯友覺得上網是不好的,那麼請問對方辯友有哪一位沒有上過網?既然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要帶頭!如果對方辯友認為上網不好的話,那為什麼你們要上網呢?
問3:如果上網不好的話,那麼當初為什麼要發明網路呢?
問4:我們小學生僅僅是針對找資料、學習這方面來上網,難道這也有錯嗎?
對方可能會問的問題:
問1:現在因為上網過度而引發的疾病並不少,像「上網綜合征」等等,對方辯友對此又如何解釋呢?
答辯:諸如「上網綜合征」等等疾病的確是有一些,但是,對方辯友,你們難道沒有上過網?你們上過網,又為什麼沒有得「上網綜合征」呢?我們小學生還是有一點自製力的,不會上網過度,因此,這類的疾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問2:請問對方辯友,你們口口聲聲說上網是為了查資料,那麼你們在網上用來查資料的時間究竟占總時間的百分之幾呢?!
答辯:誠然,我們上網並不一定是去查一些資料,但是難道游戲就沒有好處了嗎?不知對方辯友是否玩過一款名為《牧場物語》的游戲,在這款游戲里,你需要自己經營一個牧場。這樣從小培養我們的責任感,難道有弊處嗎?
問3:請問對方辯友,你們上網究竟是為了干什麼?難道僅僅是查資料,從來沒有去BBS上灌水、去泡泡堂玩過嗎?
答辯:我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對方,我們在查資料,有時也玩玩游戲。但請對方辯友明確今天的辯題: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上網利大還是弊大,而不是玩游戲好不好!游戲可以寓教於樂,在玩游戲的同時,我們依舊可以得到許多啟示。游戲就像一個童話故事,請問對方辯友究竟是喜歡三字經呢還是喜歡聽童話?
總結辯論
正方四辯:謝謝主席!對方辯友、老師、同學大家好!首先,我想針對對方辯詞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認,對方辯詞精彩絕倫,但真理不是修飾而成的,對方辯詞中的漏洞依舊清晰可見:今天,對方辯友羅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誇大其詞地說小學生上網如何壞,如何壞!可對小學生上網帶來的一系列利處輕描淡寫,甚至像蜘蛛網一樣輕輕的抹去!這種不尊重事實,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說一葉障目的態度,的確無法令人恭維!其次,我想針對此次辯題做如下分析:
一、我們將成為明天的建設者,我們肩上擔負的是托起未來的重任。我們的任務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及時掌握科學技術。我們的年齡也使我們對新生事物既充滿好奇,又缺乏自製力。因此,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領導,他們的世界時時處處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保護。
二、網路有著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優勢:它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使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處理更系統,全面。使信息流通更及時、便捷,所以教育選擇了上網,世界選擇上網。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競爭成為世界競爭的主流,教育面臨改革。而網路的出現,無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幫手。面對網路這個五彩繽紛的空間,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聽名師講座,可以身臨其境地暢游奇妙太空,我們學習不再僅限於書本,我們也逐漸擁有了更高的科學素質。
當然,我方也不否認網路存在弊端。因為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辯友所證明的,如果人們更廣泛接觸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們又怎能說是弊大於利呢?這就像吃魚一樣,我們有時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但我們就不吃魚了嗎?不會。因為魚刺卡喉嚨只是偶爾,如果小心,可以避免這些情況。小學生上網也一樣;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說: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謝謝!

Ⅳ 誰能幫忙解一下電腦題目

這可是我辛辛苦苦整理的,都給你了,但你的問題也太多了吧,而且很多相信你自己應該都會
%%%信息
information

關於事物運動的狀態和規律的表徵,也是關於事物運動的知識。信息就是用符號、信號或消息所包含的內容,來消除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確定性。由於信息是事物的運動狀態和規律的表徵,因此信息的存在是普遍的;又由於信息具有知識的秉性,因此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信息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之中。信息的概念是人類社會實踐的深刻概括,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1948年資訊理論的創始人C.E.香農(xiangnong.jpg)在研究廣義通信系統理論時把信息定義為信源的不定度。1950年控制論創始人N.維納(weina.jpg)認為,信息是人們在適應客觀世界,並使這種適應被客觀世界感受的過程中與客觀世界進行交換的內容的名稱。1964年R.卡納普提出語義信息。語義不僅與所用的語法和語句結構有關,而且與信宿對於所用符號的主觀感知有關。所以語義信息是一種主觀信息。80年代哲學家們提出廣義信息,認為信息是直接或間接描述客觀世界的,把信息作為與物質並列的范疇納入哲學體系。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在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對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質客體,也包括主觀世界的精神現象;「運動」泛指一切意義上的變化,包括機械運動、化學運動、思維運動和社會運動;「運動方式」是指事物運動在時間上所呈現的過程和規律;「運動狀態」則是事物運動在空間上所展示的形狀與態勢。鍾義信(zhongyx.jpg)還指出,信息不同於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殼,信息則是消息的內核;信息不同於信號,信號是信息的載體,信息則是信號所載荷的內容;信息不同於數據,數據是記錄信息的一種形式,同樣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圖像來表述。信息還不同於情報和知識。總之,「信息即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這個定義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僅能涵蓋所有其它的信息定義,還可以通過引入約束條件轉換為所有其它的信息定義。例如,引入認識主體這一約束條件,可以轉化為認識論意義上的信息定義,即信息是認識主體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換一個約束條件,以主體的認識能力和觀察過程為依據,則可將認識論意義上的信息進一步分為先驗信息(認識主體具有的記憶能力)、實得信息(認識主體具有的學習能力)和實在信息(在理想觀察條件下認識主體所獲得的關於事物的全部信息)。 層層引入的約束條件越多,信息的內涵就越豐富,適用范圍也越小,由此構成相互間有一定聯系的信息概念體系。

1、信息就是消息、情報、數據、信號中所包含的內容。
2、信息傳遞
%%%%% 古代通信
【概述】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並。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燈塔】

燈塔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義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旗語】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數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

%%% 時代
信息傳遞的方式
評 價

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信息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形式單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信息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電話
速度快、信息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3、信息獲取和存儲技術
信息存儲的重要性

剛剛老師用電腦給同學們展示了一些圖片,如果老師現在把電腦關了,這些圖片我們還能再看一遍嗎?

*信息的特點
%%%

信息具有不滅性。信息不像物體和能量,物質是不滅的,能量也是不滅的,其形式可以轉化,但信息的不滅性同它們不一樣。一個杯子被打碎了,構成杯子的陶瓷其原子、分子沒有變,但已不成為一個杯子。又如能量,我們可以把電能變成熱能,但變成熱能後電能已經沒有了。而信息的不滅性是一條信息產生後,其載體可以變換,可以被毀掉如一本書、一張光碟,但信息本身並沒有被消滅,所以,信息的不滅性是信息的一個很大的特點。

信息可以廉價復制,可以廣泛傳播。信息的復制不像物體的復制,一條信息復製成 100萬條信息費用十分低廉。盡管信息的創造可能需要很大的投入,但復制只需要載體的成本,可以大量地復制,廣泛地傳播。

某些信息的價值有很強烈的時效性。一條信息在某一時刻價值非常高,但過了這一時刻,可能一點價值也沒有。現在的金融信息,在需要知道的時候,會非常有價值,但過了這一時刻,這一信息就會毫無價值。又如戰爭時的信息,敵方的信息在某一時刻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可以決定戰爭或戰役的勝負,但過了這一時刻,這一信息就變得毫無用處。所以說,相當部分信息有非常強的時效性

*信息社會及其特點
*信息處理的概念及特點
*信息技術的概念及組成:計算機技術 通信技術 微電子技術 感測技術等。
%%%信息技術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傳輸和處理的技術,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結合而成,有時也叫做「現代信息技術」。也就是說,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利用現代電子通信技術從事信息採集、存儲、加工、利用以及相關產品製造、技術開發、信息服務的新學科
%%%凡是能擴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術,都是信息技術。可以說,這就是信息技術的基本定義。它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
具體來講,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技術:
1.感測與識別技術 它的作用是擴展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識別、信息提取、信息檢測等技術。這類技術的總稱是「感測技術」。它幾乎可以擴展人類所有感覺器官的感測功能。感測技術、測量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遙感技術,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信息識別包括文字識別、語音識別和圖形識別等。通常是採用一種叫做「模式識別」的方法。
2.信息傳遞技術 它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轉移。各種通信技術都屬於這個范疇。廣播技術也是一種傳遞信息的技術。由於存儲、記錄可以看成是從「現在」向「未來」或從「過去」向「現在」傳遞信息的一種活動,因而也可將它看作是信息傳遞技術的一種。
3.信息處理與再生技術 信息處理包括對信息的編碼、壓縮、加密等。在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基礎上,還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層次的決策信息,這稱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處理與再生都有賴於現代電子計算機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術 是信息過程的最後環節。它包括控制技術、顯示技術等。
由上可見,感測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四大基本技術,其中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兩大支柱。
%%%信息技術的內涵與外延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在信息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導下擴展人類信息功能的技術。一般說,信息技術是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為主要手段實現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和利用等功能的技術總和。人的信息功能包括:感覺器官承擔的信息獲取功能,神經網路承擔的信息傳遞功能,思維器官承擔的信息認知功能和信息再生功能,效應器官承擔的信息執行功能。按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分類,信息技術可分為以下幾方面技術:
⑴ 感測技術——信息的採集技術,對應於人的感覺器官。
感測技術它的作用是擴展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識別、信息提取、信息檢測等技術。它幾乎可以擴展人類所有感覺器官的感測功能。信息識別包括文字識別、語音識別和圖形識別等。通常是採用一種叫做「模式識別」的方法。感測技術、測量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遙感技術,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⑵ 通信技術——信息的傳遞技術,對應於人的神經系統的功能。
通信技術它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轉移。各種通信技術都屬於這個范疇。廣播技術也是一種傳遞信息的技術。由於存儲、記錄可以看成是從「現在」向「未來」或從「過去」向「現在」傳遞信息的一種活動,因而也可將它看作是信息傳遞技術的一種。
⑶ 計算機技術——信息的處理和存儲技術,對應於人的思維器官。
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對信息的編碼、壓縮、加密和再生等技術。計算機存儲技術主要包括著眼於計算機存儲器的讀寫速度、存儲容量及穩定性的內存儲技術和外存儲技術。
⑷ 控制技術——信息的使用技術,對應於人的效應器官。
控制技術即信息施用技術是信息過程的最後環節。它包括調控技術、顯示技術等。
由上可見,感測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四大基本技術,
其主要支柱是通訊(Communication)技術、計算機(Computer)技術和控制(Control)技術,即「3C」技術。信息技術是實現信息化的核心手段。信息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綜合的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將形成以智能多媒體信息服務為特徵的時空的大規模信息網。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一起構成了當代三種前沿科學,信息技術是當代世界范圍內新的技術革命的核心。信息科學和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先導,是人類進行高效率、高效益、高速度社會活動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是國家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1、信息技術就是傳遞信息、獲取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時所使用的技術(工具)的總稱

*信息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技術對自己和社會發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信息處理的方式方法
*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
*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則從信息文化的角度來描述信息技術的大眾化和人性化,將技術的發展寓於信息文化的發展之中
*甄別有效信息的能力
*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Ⅳ 手機怎麼連著wifi同時開熱點

不可以。

手機的無線網卡為內置無線網卡,是接收無線WiFi信號的唯一網關部件。

而無線網卡裡面的分類為全雙工、半雙工、和單工三種數據傳輸方式的類別。

1、單工只能單獨的發信號或者收信號,通信都是單向的。如同燈塔與船的關系,燈塔只能發送信號。

2、半雙工則是指A能發送信號給B,B也能發送信號給A,但是不能同時進行的,如同對講機,只能一人講完之後再讓另一人講。

3、全雙工則是雙方可以同時接收和發送信號,請參考打電話。

手機的無線網卡很多的基本上都是半雙工類型的(少數例外),也就導致了手機的WiFi與熱點不能同時開啟的原因。

(5)設置一個網路系統實現燈塔通信擴展閱讀:

手機不使用全雙工的網卡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1、手機不是電腦,手機連接WiFi後再共享出去,需要用到這個功能的人少之又少。

2、手機處理器的處理能力有限。一邊接收WiFi一邊發射WiFi很耗系統資源的。

3、最後就是系統限制了,即使個別手機配備了全雙工網卡,系統也可能是半雙工的工作模式。這也可以參考市面上的Win8/安卓雙系統平板,在Windows系統下,可以邊接收WiFi邊發射WiFi,而切換到了原生安卓系統下就不行了,手機也是同理。

Ⅵ 無線上網卡上寫支持gsm,gprs,edge,後面兩個是數據傳輸方式我懂,gsm在這里代表什麼,還能通話

GSM全名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為全球移動通訊系統,俗稱"全球通",是一種起源於歐洲的移動通信技術標准,是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其開發目的是讓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個行動電話網路標准,讓用戶使用一部手機就能行遍全球。我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引進採用此項技術標准,此前一直是採用蜂窩模擬移動技術,即第一代GSM技術(2001年12月31日我國關閉了模擬移動網路)。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各擁有一個GSM網,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網路。GSM系統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幾個頻段 。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數字行動電話系統。GSM使用的是時分多址的變體,並且它是目前三種數字無線電話技術(TDMA、GSM和CDMA)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GSM將資料數字化,並將數據進行壓縮,然後與其它的兩個用戶數據流一起從信道發送出去,另外的兩個用戶數據流都有各自的時隙。。GSM實際上是歐洲的無線電話標准,據GSM MoU聯合委員會報道,GSM在全球有12億的用戶,並且用戶遍布120多個國家。因為許多GSM網路操作員與其他國外操作員有漫遊協議,因此當用戶到其他國家之後,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他們的行動電話。
美國著名通信公司Sprint的一個輔助部門,美國個人通信正在使用GSM作為一種寬頻個人通信服務的技術。這種個人通信服務將最終為愛立信、摩托羅拉以及諾基亞現在正在生產的手持機建立400多個基站。手持機包括電話、簡訊尋呼機和對講機。
GSM及其他技術是無線移動通信的演進,無線移動通信包括高速電路交換數據、通用無線分組系統、基於GSM網路的數據增強型移動通信技術以及通用移動通信服務
[編輯本段]二.GSM歷史:
1998年,目標為制訂接替GSM的第三代行動電話(3G)規范的3GPP啟動。3GPP也接受了維護和繼續開發GSM規范的工作。ETSI是3GPP的成員之一。
在發展的過程中,GSM系統的功能不斷得到豐富,從而能夠提供更多樣的服務。由GSM系統首先引入的簡訊息服務(SMS)提供了一種新穎、便捷、廉價的通訊方式。
1994年,GSM實現了基於電路交換的數據業務和傳真服務。1999年,WAP協議使得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訪問互聯網。
2000年後開始商用的通用分組無線服務(GPRS)使得GSM系統能夠以效率更高的分組方式提供數據通訊。
2003年, EDGE技術開始商用,提供了接近3G的數據通訊能力。
目前,3GPP組織還在發展GSM標准,以便利用已經大量部署的GSM基礎設施,平滑地向3G[2]技術演進。
[編輯本段]三.GSM特點
1.GSM使用上直觀的特點:
GSM系統有幾項重要特點:防盜拷能力佳、網路容量大、手機號碼資源豐富、通話清晰、穩定性強不易受干擾、信息靈敏、通話死角少、手機耗電量低。
2.GSM的技術特點:
1.頻譜效率。由於採用了高效調制器、信道編碼、交織、均衡和語音編碼技術,使系統具有高頻譜效率。
2.容量。由於每個信道傳輸帶寬增加,使同頻復用栽干比要求降低至9dB,故GSM系統的同頻復用模式可以縮小到4/12或3/9甚至更小(模擬系統為7/21);加上半速率話音編碼的引入和自動話務分配以減少越區切換的次數,使GSM系統的容量效率(每兆赫每小區的信道數)比TACS系統高3~5倍。
3.話音質量。鑒於數字傳輸技術的特點以及GSM規范中有關空中介面和話音編碼的定義,在門限值以上時,話音質量總是達到相同的水平而與無線傳輸質量無關。
4.開放的介面。GSM標准所提供的開放性介面,不僅限於空中介面,而且報刊網路直接以及網路中個設備實體之間,例如A介面和Abis介面。
5. 安全性。通過鑒權、加密和TMSI號碼的使用,達到安全的目的。鑒權用來驗證用戶的入網權利。加密用於空中介面,由SIM卡和網路AUC的密鑰決定。TMSI是一個由業務網路給用戶指定的臨時識別號,以防止有人跟蹤而泄漏其地理位置。
6.與ISDN、PSTN等的互連。與其他網路的互連通常利用現有的介面,如ISUP或TUP等。
7.在SIM卡基礎上實現漫遊。漫遊是移動通信的重要特徵,它標志著用戶可以從一個網路自動進入另一個網路。GSM系統可以提供全球漫遊,當然也需要網路運營者之間的某些協議,例如計費。
GSM原理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縮寫。意思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分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個頻段,一般的所謂的雙頻手機就是在GSM900和DCS1800頻段切換的手機。PCS1900(PCS1900 -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operating in the 1,900MHz band.)則是別的一些國家使用的頻段(如美國)。 GSM900/1800分別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頻段的。GSM900的手機最大功率是8W(實際中移動台沒這么大的功率,一般的手機最大功率是2W,車載台功能大), 而DCS1800的手機的最大功率是1W。
GSM900/DCS1800/PCS1900的區別: GSM900是初始的GSM 系統, MOBILE 的功率從輸出1W-8W, GSM900的通道從1 ~124, DCS1800的通道從512~885; DCS1800是低功率的, 最高是1W;
GSM的頻段:GSM900 小區半徑35km 上行880~915MHZ 下行將925~960MHZ
PHASE2: 890~925MHZ 和935~960MHZ; 通道號1---124.
GSM1800小區半徑2km(由於1800mhz手機的低功率) 上行1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
PHASE2: SAME; 通道號 :512—885. 為高密度的用戶.
GSM1900: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上行和下行組成一頻率對, 上行就是手機發射、機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機。 例如935-960 和890-915 相差45MHZ, 第二個通道上, 上行落後下行三個時系.
 網路組成:
1. BTS 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首要是收發器,收發器的多少決定小區的容量,一個收發器能支持8個用戶。一個小區由3個天線,一個發射,兩個接收(分級接收)。(收發器和天線的關系)???
a) 每個BTS都會有一套收發器。
b) 一個BTS覆蓋一個小區,BTS發送BCH信號在RF信道的0時隙。BCH幫助Mobile識別/尋找網路。
c) 小區的手機用戶容量依靠信道數
d) GSM空中介面的數據傳輸速率是13Kbps, 即BTS收發語音數據速率是13KB/S.
e) 有BTS命令手機設置其發射功率、遷時、切換。
2.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a) 幾個BTS基站連接一個BSC, 基站安排信道配置、切換、和BTS連接BSC; 所有的BSC連接至MSC,
b) 每個BTS連結BSC用abis 介面,是2Mbps的連接。使用microwave link、optical fiber、 co-axial line等方式連接.
c) Microwave link 經常是最好的連接方式選擇。
d) BSC連結MSC使用的是A口
e) 在BSC可提供小區廣播等服務。
3. 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是網路的核心,呼叫建立、保持、和釋放;鏈接BSC和PSTN、 認證、呼叫轉接、簡訊息、收費等。當用戶增加到一定數量時,可增加MSC;MSC與MSC之間使用GMSC連結(GATEWAY)
a) 當呼叫建立時,MSC起到保持通話和斷開通話的功能。
b) 存儲所有的用戶數據和它們的相關特徵。
c) 介於MS和PSTN之間,交換通信數據.
d) MSC是GSM 網路的心臟。是與別的GSM 網路、非GSM網路的連介面。
e) MSC主要功能:認證、位置更新、連接、收費、呼叫轉接、SMS。
f) 當用戶增加時,超過一個MSC的容量, 就需要多一個MSC, 就增加一倍的用戶
4. TRAN------Trans coding/rate adapter unit 速率適配器。
a) TRAN轉換13KB/S的GSM速率為標準的64KB/S; TRAN作為一MSC 的一部分。
b) Trans coding 也使用在下行時,將64kbps轉換成16kbps.
c) Trans coding在MSC\BSC\BTS中。
5.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歸屬位置寄存器。
a) 在MSC中有所有的用戶資料庫存在於HLR。HLR中有永久用戶資料庫。
b) 用戶發出呼叫時,MSC從HLR之中獲得用戶數據。是用戶核心資料庫,大部分在SIM卡中的數據都可以在HLR中獲得。
6. VLR 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 訪問位置寄存器。
a) 在VLR中有被激活的所有的用戶號碼。
b) 當別的MSC中的用戶漫遊到新的MSC時,MSC和HLR之間通信,新的MSC就將漫遊的用戶注冊到它的VLR中。
c) 當手機漫遊時,用戶訪問區被別的網路覆蓋,而且歸屬位置網路批准它使用被訪問的網路,它的用戶信息將從HLR被拷貝到VLR(訪問位置寄存器)中暫存。
7. 鑒權中心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a) 是SIM 卡的驗證過程。
b) 每個SIM卡有一個IMSI, 在IMSI有加密碼
c) 在HLR中有IMSI和密碼
d) 手機通信時,首先驗證SIM 卡的合法性,由AUC 進行驗證。
8. 裝備身份注冊:EIR----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a) 包含了IMEI信息。所有的手機IMEI都存儲在EIR中,是手機的資料庫。
b) 在GSM中有助於驗證當手機遺失時,運營商可以禁止已經報失手機的使用。
c) EIR分類:Permitted list\evaluation list\stolen list\unknown
9. 收費中心BC---Billing center
a) BC產生每一個用戶的費用狀況.
b) 直接連到MSC, 由MSC發送收費信息給BC(通話時)
c) BC處理按單位計費。
10. 操作運營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a) 每個GSM網路超過100 個BTS組成,每一個實體需要操作和維護。
b) 一些遠程操縱是必要的,檢測和遠程進入。
c) 有時有兩種OMC(不同的供應商),OMC-S: Deal with switch; OMC-R :deal with radio network。
11. 簡訊中心:SMSC信息通過簡訊息中心發到指定的手機。
a) 信息通過SMSC傳輸
b) 信息可通過人工終端(連到SMSC)發送。
c) 簡訊中心SMS CENTER---MSC/VLR----BSC----BTS.----MS
12. 語音服務中心:
a) 它擁有所有語音用戶的資料庫;
b) 它也存儲了語音信息。
13. 設備報警:
a) BTS, BSC, Trans coder failure.
b) Link failure
c) Mole failure(transceiver, processor)
 小區身份,網路中每個小區都由唯一的識別號,CI: Cell Identity. 一個小區由56個用戶可同時通話
 調制方式: GSM 採用的是0.3GMSK調制 高斯最小頻移鍵控,0.3是描述濾波器帶寬和比特率的關系,不是相位調制,是一種典型的數字調頻調制,實際上是調頻。0和1代表的是載波加減不同的頻率+67.708KHZ 和-67.708KHZ,1被看作是相位增加90度,0被看作是相位在相反方向改變,兩個頻率表示頻移鍵控; 語音編碼速率時13kbps. 數據速率(調制速率)BIT傳送速率是270.833Kbps。剛好是四倍於射頻頻移。這樣一來就有效的減少調制頻譜和提高了通道利用率. 高斯濾波: 劇烈的頻率變化會導致頻譜擴散, 所以用濾波器進行濾波平滑後, 減少頻譜擴散; RF載頻加67.708和減67.708KHZ; 靠頻率轉移.
 GSM網路系統:手機和機站的介面是空中介面, 基站(BS)和基站控制台BSC是靠abis介面2Mbps的連接。(是光纖或者常用微波連接, DCS1800 Abis介面經常使用微波連接), 一個BSC控制20~30個BTS;基站控制台BSC到交換局是A口連接。 手機和基站的最大距離是34.9km。
 手機開機後的步驟:
1. 首先搜索124個信道,即所有的BCH通道, 決定收到的廣播信道BCH強度, (BCH 的承載的信息是距Mobile最近的BTS; 呼叫信息);
2. 跟網路同步時間和頻率, 由FCH/SCH調整頻率和時間
3. 解碼BCH的子通道BCCH.
4. 網路檢查SIM 卡的合法身份.是否是網路允許的SIM 卡。
5. 手機的位置更新.
6. 網路鑒權
 手機主叫(MOC)過程:
1. 手機給基站發送通道需求,即手機發送一個短的隨即接入突發脈沖.(RACH Burst)
2. 由BCH 指定傳輸信道. SDCCH
3. 手機和基站在獨立專用信道(SDCCH)上通信.
4. 許可權認證
5. 指定手機在一個業務信道(TCH)上通信.
6. 在TCH上進行語音通信.
 手機被叫
1. BTS在PCH呼叫通道上使用SIM中的IMSI號碼來呼叫用戶。
2. 由手機發送RACH
3. 通道指定在BCH.
4. 手機和基站在SDCCH 上通信
5. 手機用戶被鑒權
6. 手機被指定TCH通道。
7. 在TCH通道上進行語音和數據通信。
 緊急呼叫:
1. GSM規格定義了112 為緊急呼叫號碼
2. 112在手機有無SIM卡的情況下均可呼叫。
3. 在RACH 上, 手機112 建立緊急呼叫。
 Authentication 鑒權:
1. 目的:驗證用戶身份(IMSI /SIM); 提供手機新的加密鍵。
2. 鑒權是在什麼情況下:每一次注冊、每次呼叫或被叫企圖、執行一些增值服務、漫遊時的位置更新。
 切換handover: 切換是手機通信從一個小區/信道到另外一個小區/信道。
1. 上行和下行的接收質量報告
2. 上行和下行的接收信號強度
3. 距離,遷時
4. 干擾層。
5. 功率預算。
6. 切換包括:同一小區內部信道/時隙之間的切換。小區於小區之間。
 加密ciphering: 語音和數據的保密、信號信息的保密;
 手機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e:
1. MSC應知道呼叫手機的位置。
2. 手機連續的改變位置,手機在改變位置時通知MSC關於新位置。由MSC處理位置更新。
3. 手機位置更新過程:(location area identity LAI)
a) 手機改變位置區
b) 手機從BCCH 上讀新的位置區
c) 發送RACH, 為通道需求。
d) 在AGCH上獲得一個SDCCH.
e) 在SDCCH發送IMSI和新舊LAI位置更新需求給MSC
f) MSC開始認證
g) 如果認證成功,更新手機位置在VLR上
h) 發送確認信息給手機
i) 手機離開SDCCH, 進入空閑模式。
 上行和下行:上行是手機通過上行頻率發信息給基站,下行是相反。上行和下行組成一對頻率對(45MHZ分割),上行滯後下行3個時隙;上行和下行使用相同的時隙號;上行和下行使用相同的通道號;上行和下行使用不同的波段。(間隔45MHZ)。
 功率等級:
由於手機在小區內移動,它的發射功率要隨著移動,當他靠近基站時,防止干擾別的用戶功率要減小,當他遠離基站是為防止衰減要增大發射功率。總共有19個功率等級, 功率等級存於手機的EEPROM中. 功率控制的好處是:手機可以省電、基站減少干擾。
1. 由基站在SACCH上發送命令手機改變發射功率
2. 改變功率是和路徑的衰減成比例。TX Level 5 –33dbm ,19---5dbm。
3. 每個等級之間是間隔2dbm.
4. BTS需要在上行開始的Rxlev、Rxqual
5. 每480ms 發送報告給BSC 關於Rxlev、Rxqual。
6. 每一定時間跟初始的進行比較。
 動態基站功率控制:
1. 目標是減少平均干擾
2. 基於MS發送的測量報告計算
3. 是否和BCH載波
4. 非強制性的
 DTX 不連續發射:
1. 當語音中斷的大部分時間里,允許無線發射器關掉。
2. 有DTX Handler處理器: 在發射端有語音激活檢測、在發射端有背景聲噪音、在切斷時產生舒適噪音。
3. 不連續發射在上行和下行都有執行。不連續發射、不連續接收;
4. 在手機上執行不連續發射和不連續接收。
5. 在BTS接收時有不連續接收
 時遷(定時提前):
Timing advance 就是為了保證信號能在准確的時間內到達BS, 當MS移動時, 隨著MS距離BS 的遠近, 上行傳遞的時延的可變,基站命令移動台提前發送。 由BS在SACCH信道上命令MS來改變它的遷時的大小. 手機在空閑模式時接收機站和解碼BCH,在BCH中的SCH允許手機調整它的內部時間,當手機接收到SCH時不知道距離基站多遠,通過SACH特殊的 短突發。當手機在下行的SACCH上獲得遷時信息,才發送正常的突發,30KM 手機設置遲延100US.
 信道介紹:
1. BCH 廣播信道:
BCH就象燈塔, 在每一小區的任何時候, 都有BCH在ARFCN上,使手機能發現網路, 並使手機同步於網路,並且BCH信號的強度告訴手機那個是距它最近的GSM網路; 手機幾乎每30秒會報告相鄰小區的BCH 功率, 以便於由基站決定是否切換.?? 每一小區使用的BCH頻率通道都不同, 通道被遠距離的小區重復使用; 小區中的所有的手機接收BCH. 在ARFCN上有BCH信道. BCH的信息在下行的通道0時系, 其他時系用於業務信息TCH; 使MS 同步, 運載控制信息和呼叫信息. 和網路身份信息。所有手機的呼叫信息都在BCH上。BCH由FCH、SCH、BCCH、CCCH、SDCCH、SACCH組成。基站產生的BCH在零時隙,
a) FCH: 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 在BCH上重復使用特別的BURST, 讓手機開機時調整它的頻率.
b) 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在FCH後, 調整時間.
c) BCCH: 廣播控制信道, 帶有網路身份.
d) CCCH: 共用控制信道, 它的子通道PCH(PAGING CHANNEL)在CCCH上. 手機能認出並用一個RACH作出反應.; 還有子通道AGCH 訪問認可通道, 命令手機進入SDCCH或TCH.
2. CCCH共用控制信道: 是雙向控制信道, CCCH和BCH在多幀上分享0時隙;CCCH包括RACH; PCH; AGCH; CBCH; PCH呼叫通道 用於運載IMSI報知手機有呼叫、PCH是下行通道,
3. DCCH專用控制信道: 雙向控制信道, 由三個子通道組成:SDCCH,FACCH,SACCH.。
 SDCCH獨立專用控制信道:指定TCH之前的過渡信道,話務建立和用戶驗證. SDCCH 獨立專用控制信道: 在呼叫建立時, 於BCH 和TCH之間起連接作用.
 SACCH 慢速相關控制信道:
上行: 接收信號質量報告、接收信號RX LEVEL 報告、相鄰小區的BCH 功率報告。通道功率;手機的狀態.
下行:命令MS的TX 功率控制的命令、小區信道配置、遷時、跳頻。
 FACCH 快速相關控制信道:由BTS用作命令手機切換,
上行: 中斷TCH信號、切換時快速信息交換。
下行: 中斷TCH. 控制BITS
 SACCH和FACCH的區別: SACCH報告基站說有另外的小區可提供給手機更好的信號質量, 切換是必要的.在段時間內, 由於SACCH 沒有足夠的帶寬, 所以在短時間內由FACCH取代TCH; 切換就發生了. FACCH象一個TCH. 當聽到語音有小的中斷時, 可能發生了切換.
4. TCH業務信道: 通話時使用的信道. 運載語音信息、是雙向的用於手機和基站交換語音信息 ,TCH full rate 26 frames是 120ms。包含24carry speech, 1個idle , 1個sacch。TCH half rate 26 frames 是120ms ; 包含24carry speech , 2個sacch.
5. RACH隨機接入信道:
由手機發送短的突發給基站,即呼叫需求;由MS使用來從基站獲取注意; 手機並不知道路經的遲延, 所以手機發短的BURST, 當手機在下行的RACH上獲得遷時時, 手機才發正常的BURST.
6. 手機測量報告:
SACCH的測量報告提供給GSM系統。每個手機測量服務小區的功率,也測量相鄰小區的BCH功率;手機也測量在TCH上接收的信號的強度和質量。通過SACCH將接收RxLev(dbm)和RXQuaL(be mapped directly to bit error ratio)報告給所在服務小區。
7. 接收表現:GSM接收器要在復雜的無限環境中有效的操作。接收器要適應多徑和多普勒衰減,低信號、高信號、以及別的收發射器或別的用戶的干擾。要能以最小的比特誤碼率解調0.3GMSK 信號。GSM的語音通道的語音信息編碼為Ia和Ib帶有錯誤糾正,而Ⅱbits沒有錯誤糾正。互調測試手機在GSM波段的對兩個干擾的選擇,
 IMEI 是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國際移動設備識別號就是手機串號,每一個手機都有一唯一的不同於別的手機的串號。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國際移動用戶識別號 是手機用戶進入網路的正確身份。15位IMSI存於SIM卡中.
 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le : 由4-8位的PIN碼,3次錯誤的輸入卡就停止工作;8位的PUK碼,10次錯誤的輸入SIM卡就被永久的鎖住。SIM卡包含有:串號、IMSI、鑒權演算法 加密、網路代碼、PIN PUK、充電信息。SIM 卡: 保持有所有的用戶信息,(IMSI\ 允許的網路單); 存有最後的位置信息. 撥打信 息和存儲信息.存儲電話號碼等。
 Dual band & al mode:
1. al band : 雙帶,手機有頻率開關,可工作在兩個頻率段
2. al mode 雙重模式 在手機中,mode 是所使用發射技術的類型, 數字模式和模擬模式。手機支持AMPS和TDMA, 能按需要的模式轉換。AMPS是模擬的。
 Mobile Station ISDN number: (MSISDN): 也就是手機號碼。
 小區接入技術:
1.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每個通話放在一個單獨的頻率上。
2. 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在指定的頻率上,通話在固定的時間段上。
3.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每個通話都有唯一的代碼。
 時分多址接入技術:
1. GSM 使用了TDMA 和FDMA多路傳輸:124 Frequency channels for GSM900; 100khz channel; mobile share ARFCN by TDMA. 0.3GMSK Molation 270.833kbits/sec.
2. 在GSM系統中有124個頻道, 頻道間隔是200khz; 每個頻道由8個用戶共享, 在時間上進行時分復用。就是說信號的發送是突發的不是連續的發送的。上行和下行規定使用相同的信道號(ARFCN)和時系號,而且基站和移動台相差三個時系,即上行電路落後於下行電路三個時系時間。
 物理通道和邏輯通道:
物理通道: 被描述在時域和頻域; 是實際的頻率和時域, 由頻道或絕對射頻信道號和時系共同決定的。TS number 和ARFCN的組合就是物理信道。
邏輯通道; 是在物理通道上,在任何頻率和時系可能是業務信道或是控制信道.
 1 timeslot period=576.92us, 1frame =8timeslots. Frame period=4.615ms, voice coder bit rate=13kbps,
 在Timeslot/normal burst 中,有26bits的慢或是Training bits。

Ⅶ 如何才能打造一個高端高效的網路運營系統

1、銷售流程的不斷優化
銷售流程的不斷優化是企業打造高效的網路運營系統的開始,作為企業的**,企業開展網路營銷,需要關注的幾個數據是流量、詢盤率及有效咨詢率、成交額。如何讓這些數據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呢?
首先,在流量提升方面,付費推廣、圖片和視頻的收集、原創軟文的發布、社會化營銷和郵件營銷的開展、網站的優化、各類平台信息的更新和發布等都是流量提升的方式,這些方式企業都可以去嘗試,重點在於企業要不斷的去做,把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做下去,比如企業要做到每天都堅持更新網站上的信息。(主要推廣人員和編輯人員負責)
其次,在詢盤轉化提升方面,企業需要做的有用戶登陸頁面的策劃、網站探頭和常見問題(FAQ)的設置、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其中常見問題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是最重要的。(登錄頁、網站探頭是SEM、美工、程序相互配合)
FAQ的設置需要企業把用戶常遇到的問題歸類並總結好放到網站上去,在網路營銷中,FAQ被認為是一種常用的在線顧客服務手段,一個好的FAQ系統,至少可以回答用戶80%的問題,這樣不僅方便了用戶,也**減輕了網站工作人員的壓力,節省了大量的顧客服務成本,並且增加了顧客的滿意度,提高用戶的體驗。因此,企業應該重視FAQ的設計。(主要客服人員負責,因為他們是直接與客戶交流,更懂客戶問題)
對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來說,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它的實施基礎。CRM能夠幫助客服人員了解和提煉用戶的真正所需,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尋找有價值的目標用戶以及挖掘用戶的潛在價值,更重要的是幫助客服人員做追銷,把每一次的詢盤都做好記錄,這樣能夠幫助企業把更多的用戶拉回來,實現達成的機會。(主要客服人員負責,記錄與客戶交流中的相關數據)
最後,業務成交率的提升方面,找對人說對話,是企業開展網路營銷的話術設計原則,企業要懂得分析用戶的需求,對用戶進行分類、分配以及管理,企業不要讓客服一個人來做,而是把所有的業務夥伴都加入進來,客服人員在與用戶進行有效的溝通之後,把用戶的聯系方式和名字交給業務夥伴去進行跟蹤,再由客服人員對業務夥伴進行跟進。這樣每個人的工作才更加清晰,分工合作,能夠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追銷人員負責,有些公司可能就是客服,有些公司是網路追銷員)
2、網路營銷團隊架構的搭建目標是成功的燈塔,而企業網路營銷團隊的架構則是目標的階梯,讓他們朝著共同的目標一步步的往上爬,一步步的去實現。那麼企業網路營銷團隊應該由哪些人員去組成呢?運營總監、推廣人員、SEO專員、網路編輯、美工以及客服,網路營銷沒有執行,一切就等於零。
在緊張的階段中,如果企業沒有這么多人才怎麼辦?小編告訴你,作為企業的**必須要重視和你一起打江山,闖世界的夥伴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你,他們可以與企業同生共死,對企業的了解,最清楚的莫過於他們,企業可以先從他們開始分配,再去解決招人才的困難。網路營銷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立刻、馬上去做出來的,企業的網路營銷要有三流的策略加上一流的執行,而這一流的執行靠的就是你的網路營銷團隊!
3、檢查工具的使用網路營銷,離不開數據的檢查,這里所說的數據,包含有銷售流程優化過程中需要的數據、定位的准確性、網站轉化率提升所需的數據、企業日常的決策需要的數據、分析用戶需求的數據以及投入回報的數據,企業如何獲得這些數據呢?小編推薦免費的CNZZ站長統計工具和網路統計工具。
除了以上這些數據,企業需要做的還有員工的績效考核,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標准和流程,通過對過程的管理去實現每個崗位目標的達成,通過績效考核的設置,可以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今天的生活是昨天創造的,要想明天繼續美好,企業還需要對員工進行不斷的勉勵,對員工持有一顆關懷和鼓勵的心,支持他們的工作,關心他們的工作進度,共同討論如何解決當天遇到的問題,有表現優秀的員工需要分享,讓大家一起互相學**,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