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意識第44條
擴展閱讀
2021網路安全知識答題 2025-05-14 07:12:25
怎麼使wifi網路好 2025-05-14 06:48:03

網路安全意識第44條

發布時間: 2022-05-05 09:19:48

A. 網路安全法認為網路運營者的主要義務是什麼

網路安全法認為網路運營者的主要義務是網路安全保護。

《網路安全法》是我國網路空間第一部基本大法,它強化了我國網路空間主權的戰略意義與監管的范疇,其中第9條總括性地規定了網路運營者的網路安全義務。

同時,《網路安全法》第21條、第24條、第40—44條、第47條、48條、第49條,以及《刑法》第286條均對網路運營者的網路信息安全義務進行了規定。未來,網路網路運營者責任重大。

(1)網路安全意識第44條擴展閱讀:

網路運營者,特別是大型互聯網企業,擁有海量的用戶,是網路社會最重要的節點,也是實施網路治理的關鍵主體。我國在網路政策上主張「誰接入,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一直強調網路運營者的「主體責任」,要求網路運營者對其運營的網站和提供的網路產品和服務承擔安全義務。

《網路安全法》則在法律層面將網路運營者的網路信息安全義務和責任法定化

B. 網上有人冒充自己發布侵犯別人信息怎麼報案

報案方法如下:
一、要求信息侵權者刪除侵權信息或對侵權信息做隱名處理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43條的規定,「個人發現網路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發現網路運營者收集、存儲的其個人信息有錯誤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予以更正。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9條的規定,「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據此,如行為人非法收集他人個人信息或收集他人信息後未盡保護義務,甚至非法處理收集的他人個人信息的,被侵權人可要求行為人刪除或者更正。
二、可向公安部門控告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64條的規定,「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註:《網路安全法》第44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同時,《刑法》第253條之一便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具體規定如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網路安全法》第64條規定的是行政處罰,《刑法》第253條之一規定的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屬於刑事犯罪。但不論是行政處罰或者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都屬於公安機關的管轄范圍。因此,如遇個人信息侵權,受害人還可向公安機關控告。
三、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如行為人侵犯他人個人信息權,被侵權人要求其刪除,但行為人拒不刪除的,被侵權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行為人侵犯他人個人信息,造成嚴重後果;在向公安機關報案後,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受害人可向檢察院提出立案監督或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C. 網路安全法在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有哪些特點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網路是一柄「雙刃劍」,在帶給人們生活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造成了極大威脅,導致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面臨嚴峻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以下簡稱《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必將為我國個人信息安全提供更好的法律保護,對於完善我國個人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__【關鍵詞】:網路安全法;信息安全;個人信息
__一、個人信息與個人信息權的概念
__對於什麼是個人信息,目前我國法律上還沒有明確的界定。在我國,個人信息作為一個法律概念首次出現於 2009 年的《刑法修正案(七)》,該法第七條增加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但並未對個人信息作出法律上的定義。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中有這樣的規定:「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這裡面提到了個人電子信息,但對於什麼是個人信息也沒有很明確的說明。一般認為,公民個人信息是指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身份證號碼、職業、職務、學歷、民族情況、婚姻狀況、專業資格及特長、工作經歷、家庭背景及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教育、醫療、經濟活動等的記錄,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和密碼等。從理論上來說,個人信息就是指與特定個人相關聯的、反映個體特徵的具有可識別性的符號系統,包括個人身份、工作、家庭、財產、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
__個人信息權主要是指公民對自己個人信息的支配和自主決定的權利。中國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認為,個人信息權的內容包括個人對信息被收集、利用等的知情權,以及自己利用或者授權他人利用的決定權等內容。即便對於可以公開且必須公開的個人信息,個人應當也有一定的控制權。例如,權利人有權知曉在多大程度上公開、向誰公開該信息以及他人會基於何種目的利用信息等等,但隱私權制度的重心在於防範個人秘密不被非法披露,而並不在於保護這種秘密的控制與利用,這顯然並不屬於個人信息自決的問題。
__二、當前個人信息安全面臨的挑戰
__1. 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
__近日,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與封面智庫聯合發布的《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報告》揭示了當前我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面臨嚴峻形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份《報告》顯示,超過70%的參與調研者認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26%的人每天收到2至3條甚至更多的垃圾簡訊;20%的人每天收到2至3個甚至更多的騷擾電話;多達81%的參與調研者經歷過對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單位等個人信息的陌生來電;53%的人因網頁搜索、瀏覽後泄漏個人信息,被某類廣告持續騷擾;租房、購房、購車、車險、升學等信息泄漏後被營銷騷擾或詐騙高達36%。
__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嚴重,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防範個人信息侵害,在使用個人信息載體時疏忽大意或不知如何採取防範行動。日常生活中,證件復印件、快遞單和手機是泄露個人信息重要載體。很多人將證件復印給相關機構時,從不註明用途;一些人將寫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單直接扔掉而不加處理,給信息被泄露造成了隱患。個人信息的泄露是網路詐騙泛濫的重要原因,今年以來輿論特別關注的山東徐玉玉遭電信詐騙死亡案、清華大學教授遭電信詐騙案,皆因個人信息泄露之後的精準詐騙造成。
__2.個人信息被販賣、被濫用現象嚴重
__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不法分子大肆販賣個人信息。目前,個人信息被販賣的范圍日益擴大,從傳統的工商、銀行、電信、醫療等部門向教育、快遞、電商等各行各業迅速蔓延,涉及社會公眾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龐大的「灰色」產業鏈。被販賣的公民個人信息的內容可以說是無所不有,對社會和公民生活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個人信息的非法販賣行為給廣大群眾在經濟、名譽等方面造成了巨大損失。同時,大規模的信息泄露和信息非法買賣助長了簡訊騷擾、電話詐騙等惡意違法行為,我國的個人信息被濫用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顯示,84%的網民曾親身感受到由於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37%的網民因網路詐騙而遭受經濟損失。從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間,我國網民因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915億元,人均損失133元。個人信息被濫用已嚴重侵犯和損害了公民的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__三、《網路安全法》對於加強個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護
__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以下簡稱《網路安全法》),該法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必將對加強和完善個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護起到重要作用。該法共分七章七十九條,對於個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護作了較為完備的規定。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__1.強化了用戶的知情權,降低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__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數據的控制權和其他合法權益都是建立在用戶知情權的基礎之上的。《網路安全法》規定了網路服務提供者發現存在安全漏洞或隱患時負有「及時告知用戶」的法定義務。該法第22條規定:「網路產品、服務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路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這一規定主要是針對近年來多發的「漏洞門」和「黑客門」事件作出的,是對消費者知情權在網路權益上的發展和進化。盡管網路漏洞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但用戶有權在第一時間知曉漏洞的存在,網站有義務第一時間向用戶進行告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盡量避免用戶損失的擴大,減少因網路漏洞和黑客攻擊可能帶來的損害。《網路安全法》第42條也作出了相應規定,在強化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基礎上,強調了對「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等情況下,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的義務。「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網路安全法》中首次明確個人信息數據泄露通知制度,使當前個人信息泄露無法徹底杜絕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告知可能受到影響的用戶,增強用戶對相關詐騙行為的警惕性,及時作出防範措施,有助於降低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__2.規范了個人信息收集制度,切斷網路詐騙源頭
__《網路安全法》第40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第41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__網路詐騙的源頭是因為一些不法者收集個人信息的門檻很低。網上購物、發郵件、買房、求學等行為會不經意「出賣」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網路詐騙的發生,一般會經歷個人信息被收集、遭泄露、被買賣、最後被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等環節。《網路安全法》規定了網路運營者對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的義務。同時,強調了收集個人信息的邊界,「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比如地圖導航軟體需要用戶的物理位置,這是功能性要求,可以滿足;但如果要用戶提供姓名和身份證號,就屬於不必要的。
__3.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明確了個人信息保護的主體責任
【拓展資料】
__《網路安全法》第42條規定:「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第44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__《網路安全法》對個人信息加大了保護力度。對於通過各種渠道販賣個人信息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作出了諸多禁止性的規定,切斷了個人信息倒賣的渠道,有助於更好地打擊各種販賣個人信息的現象。
__《網路安全法》第64條規定:「網路運營者、網路產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
__《網路安全法》對哪些網路行為應當受到處罰進行了規范,尤其是強調了網路運營者等維護個人信息安全的「主體責任」,承擔法律責任的方式也多樣化,有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等。
__個人信息保護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整個社會的通力合作。一方面需要廣大公民不斷增強個人信息保護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國家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法》的出台有利於加強對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但人們也期待一部更為全面的保護個人信息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問世。

D. 網路安全法第五章規定責任主體為網路運營者的是什麼

網路安全法認為網路運營者的主要義務是網路安全保護。

《網路安全法》是我國網路空間第一部基本大法,它強化了我國網路空間主權的戰略意義與監管的范疇,其中第9條總括性地規定了網路運營者的網路安全義務。

同時,《網路安全法》第21條、第24條、第40—44條、第47條、48條、第49條,以及《刑法》第286條均對網路運營者的網路信息安全義務進行了規定。未來,網路網路運營者責任重大。

(4)網路安全意識第44條擴展閱讀:

網路運營商,特別是大型互聯網企業,用戶眾多,是網路社會最重要的節點,也是實施網路治理的關鍵主體。在網路政策方面,中國倡導「誰訪問,誰負責」和「誰操作,誰負責」。它一直強調網路運營商的「主體責任」,要求網路運營商對其運營的網站和提供的網路產品和服務承擔安全義務。

《網路安全法》從法律層面對網路經營者的網路信息安全義務和責任進行了法律規范

E. 網路安全

衛士通(002268):作為市場公認的網路安全龍頭股,公司提供全系列的密碼產品、安全產品及安全系統,包括核心的加密模塊和安全平台、密碼產品和安全設備整機以及具備多種安全防護功能的安全系統,是目前國內以密碼為核心的信息安全產品和系統的最大供應商。公司具備提供信息安全的整體解決方案,且還具備提供安全集成和工程實施服務的能力,能為用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對信息安全的全方位需求。
立思辰(300010):公司從事與軍方信息安全相關業務。其全資子公司北京立思辰新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國家保密局頒發的「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證書」,在為政府、軍隊、軍工及某些國有特大企業提供服務時具有較強優勢。
北信源(300352):公司產品也廣泛被應用於政府部門、軍隊軍工企業、能源、金融等重要領域的大型國有企事業單位,目前其客戶端的用戶數量已超過千萬,管理的網路達數千個,涉及各行業上千家用戶。
啟明星辰(002439):公司專注於信息安全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安全產品和安全服務兩條業務主線,可以較為完備地覆蓋客戶的網路安全需求,信息安全產品及服務國內領先。
任子行(300311):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網路安全審計和監管解決方案提供廠商。公司全資子公司任網游開發的網吧計費產品「龍管家」已在全國1.77萬家網吧安裝使用,是目前市場同類企業中擁有客戶數量最多最廣的公司。
梅泰諾(300038):互聯網安全檢測。由一支自動控制、結構工程等領域歸國博士領銜的研發團隊負責,該系統對通信塔的關鍵節點,通過感測器監控,保障通信塔安全
海康威視(002415):安防產業龍頭,控股股東為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52所重點發展數字音視頻、數字存儲記錄、外設加固、稅務電子化、智能監控等技術及各類電子產品、節能照明產品等,其中數字音視頻技術目前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其板卡和設備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均高居國內第一,數字存儲記錄技術和外設加固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先後組建了海康集團、海康股份、www.southmoney.com海康威視等十多家控、參股公司。海康威視是國內視頻監控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視頻監控系統核心設備-DVR和板卡領域,連續數年國內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是全球主流的DVR和板卡生產廠家之一。目前總市值規模已達336億,作為行業龍頭已開始影響整個行業的估值定位。
四創電子(600990):不斷拓展民品應用。控股股東為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38所重點從事防空雷達,電子系統工程及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主要拳頭產品包括氣象雷達,安全防範電子工程,微波通訊設備,衛星電視接收高頻頭,R型變壓器,LED大屏幕顯示系統,計算機網路及系統集成,ASIC晶元設計,醫療及金融電子設備等。公司的行業技術壁壘較高,多個型號雷達新產品已進入投產階段。目前正不斷拓展民品應用領域。目前總市值規模為44億,如有進一步的資產注入,潛力將不小。
華東電腦(600850):期待產業整合。控股股東為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32所在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資料庫分布式計算技術、嵌入式軟體開發環境和系統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開發。下屬有IT公司十數家,提供通用信息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應用服務以及以軟體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集成,並已在相關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相對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作為一家上市較早的公司,公司正從毛利率低的低端產品生產及代理向高端產品代理與集成轉型,已形成高端產品分銷於集成、智能建築、軟體開發三大業務領域。成立華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營高端伺服器類產品,推出「唐舟」國產OFFICE軟體。目前總市值規模26億,投資彈性來自於可能的產業整合或資產注入。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F. 網路安全法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義務

網路運營者通常是通過公司章程、用戶協議、網路管理制度等對網路平台、用戶進行管理。網路運營者要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內部安全管理制度。《網路安全法》第21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2、用戶身份信息審核義務

建立用戶身份信息制度有助於構建誠信的網路空間。《網路安全法》第24條規定,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3、用戶發布信息管理義務

網路運營者對其平台上的信息負有管理義務。《網路安全法》第47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手段包括對網上公共信息進行巡查。工信部《通信簡訊息服務管理規定》、公安部《互聯網危險物品信息發布管理規定》、國信辦《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管理規定》等規定均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對公共信息進行實時巡查。

4、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義務

網路運營者在運營中會收集大量的個人信息,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是網路運營者的基本義務。《網路安全法》第40—44條對網路運營者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做了較為具體的規定。

5、違法信息處置義務

網路運營者發現其用戶發布的違法信息,應當立即進行處置。《網路安全法》第47條規定,網路運營者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G. 違反《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侵害個人

1、違反網路安全法第23條第3款第41條至第43條規定,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0倍以下罰款。
2、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處100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拓展資料
一、網路安全法的意義
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國家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網路安全就需要充分發揮法律的強制性規范作用,但長期以來,我國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滯後,突出表現在我們甚至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路安全法。全國人大通過網路安全法的重要意義在於,從此我國網路安全工作有了基礎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網路安全的「基本法」。
二、作為「」基本法」其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了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規定了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重大指導思想、理念。將成熟的政策規定和措施上升為法律,為政府部門都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體現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國要求。
2、建立了國家網路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制度,這些基本制度具有全局性,基礎性特點是推動工作,夯實能力,防範重大風險所必需。
3、違反網路安全法的處罰是根據案情的輕重進行處罰的,首先有關部門會對其進行警告,之後如果沒有改正甚至變本加厲地危害網路的公共安全,那麼為處以5萬以上15萬以下的罰款。如果情節惡劣的會追究其他責任。

H. 各類校園安全常識

一、上學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識
每位同學必須牢記如下行走安全常識:
指揮燈信號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黃燈閃爍時,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人行橫道信號燈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行人必須遵守的規定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靠右邊行走;穿越馬路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信號的規定;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顧右盼,注意車輛來往,不準追逐,奔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不準爬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隔離欄,不準在道路上推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危險呢?
(1)橫穿馬路很容易出危險。
(2)三五成群橫著走在非人行道上,這樣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過後,馬路上車輛稀少,因為路中車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於危險。
(4)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天,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2.騎車安全
(1)不滿12周歲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騎車。這是交通規則規定的。
(2)不打傘騎車。
(3)不脫手騎車。
(4)不騎車帶人。
(5)不騎"病"車。
(6)不騎快車。
(7)不與機動車搶道。
(8)不平行騎車。
最後還要注意,在惡劣的天氣如雷雨、台風、下雪、或積雪未化、道路結冰等情況下,也不要騎車。
3.乘車安全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台,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後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於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後不要擠在車門邊,往裡邊走,見空處站穩,並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及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二 、課余時間玩耍要注意安全
課余時間主要是休息好,並做好上課的准備工作。下課時,千萬不要在走郎里推推攘攘,在校園里追追趕趕。以免互相碰撞,造成傷害。
三 、同學間不要做危險游戲
做游戲可以起到增長知識、鍛煉身體的作用。但一些游戲非常危險,輕則傷人,重則危及生命。哪些游戲不能做呢?
第一、「拔蘿卜」:一個人用雙手夾住另一個人的頭往上拔。這種游戲容易造成頸椎脫臼或骨折。
第二、「擠夯」:大家把一個人推在角落裡用力擠。這種游戲容易造成窒息、胸腔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砸夯」:四個人各拉住一個人的一隻胳膊、一隻腿,用力往地下墩屁股。這種游戲往往造成尾骨骨折。
第四、在游戲時不用玻璃製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彈弓、弓箭、發射子彈的玩具槍)、含有化學性質的玩具。
第五、游戲時不搞「突然襲擊」玩笑,如突然在同學背後大喝一聲或猛拍對方的頭等。
四 、體育活動中的自我防護
經常要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但要注意安全:
第一、要在運動之前換上膠底運動鞋。運動鞋彈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適宜運動時穿。
第二、要認真做好全身准備活動,否則肌肉拉傷、扭傷、骨折等都可能發生。
第三、運動前,女孩子摘下發卡、塑料或玻璃飾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褲內裝小刀等鋒利物品。
第四、要在教師或同伴的保護下做器械運動;如單桿、雙桿運動時,嚴格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投擲標槍、鉛球時,不能擅自投出或撿回,否則有可能被擊中受傷,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一旦摔傷,不要急於起來,也不要亂搬動胺傷同學,等校醫或教師來處理。
第六、夏天運動後不要喝涼水,可以喝些淡鹽水,防止中暑;運動後及時擦凈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沖涼,以防感冒。飯前飯後及睡覺前不要做劇烈運動。
五 、寢室里不能點蚊香與蠟燭
寢室是休息的場所。有的同學學習非常用功,往往在熄燈後打手電筒看一會書,有的甚至在用蠟燭照明,其實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因為,這影響了他人的休息,也不能確保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並且這存在著安全隱患。另外,在夏天,有的同學喜歡用蚊香驅趕蚊子,這同樣會引發火災。因為,當你熟睡後,身體轉身有時會使被子或衣服從床上掉落到蚊香上,從而發生火災。
六 、還要做到八個「不要」
1 、不要把開水往窗外倒。
2 、不要站在窗檯上擦玻璃。
3 、不要在打球時戴眼鏡。

注意防火災;注意鈴聲別太吵;注意在校園內的路面上清除容易使人滑倒的事物;注意加強外來人員身份檢查;注意不要使小學生私自出校活動,除非放學了;注意不要讓小學生遭遇自然災害;注意不要讓學生著涼;注意不要使學生處於不利於生長的地方;注意在校園內多宣傳合理的,真理的運動法則;注意食堂食物衛生檢查;注意飲水衛生;注意廁所清潔;注意在牆壁上多設置些可隨意擦洗和塗抹的書寫繪畫空間,使學生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大概就是這些了。

學生宿捨生活小常識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麻煩事,尤其是遠離家人在外求學的學子,為此小編特意找了一些宿捨生活常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醫療保健常識
A、什麼情況下需要到醫院去看急診住宿同學在校住宿期間凡遇到以下情況,應立即到醫院去看急診,必要時請同學陪同,以便及時治療,免得貽誤搶救時機。 ①發熱,體溫在38.5℃以上; ②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紊亂等(心跳每分種12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或者心跳節律不勻,忽快忽慢); ③各種大出血,如外傷出血、嘔血、咯血、五官出血等; ④昏厥、休克、抽搐、眩暈; ⑤急性中毒,如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 ⑥呼吸困難及咽喉、食管、氣管有異物; ⑦急性腹痛,如急性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孔、腸梗阻、急性膽囊炎等; ⑧急性損傷,如骨折、脫臼、燒(燙)傷、凍傷、急性軟組織損傷及其他外傷; ⑨嚴重的腹瀉、嘔吐。
B、如何調節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心理衛生,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具體來說,希望能做到以下幾點: ①要對自然事物保持興趣。像孩子一樣,對環境中的色彩、聲、光、香味、美景等自然萬物保持興趣,使人生變成一段趣味無窮的旅程。 ②廣交朋友,積極處世。與朋友一起,積極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克服顧影自憐,鬱郁寡歡的自卑心理。 ③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無論在學校里或家庭中,避免過多的抱怨、挑剔和指責。遇事不忘超脫,放棄一切成見。尤其在用餐時切忌苦惱、害怕、焦灼或責難。 ④對問題當機立斷,不要左思右想,猶豫不決。問題一經決定,不要再去多想。 ⑤珍惜時光。不要熱衷於空想未來追憶從前而使自己陷入苦思冥想的深淵,應該以最有效的方法來從事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⑥從事適度的文娛、體育活動。 ⑦必要時可運用「心理防禦機制」進行自我調節。
2、飲食衛生常識
A、果蔬的健康吃法 ①清洗去皮:用水沖洗干凈,去皮再吃。 ②擇時而吃:飯前1 小時或飯後2小時,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食用,更易為人體所吸收利用。橘子含有機酸可刺激胃粘膜,不宜飯前或空腹時吃。 ③對症吃法:蘋果血脂高者可多吃;梨治療咳嗽、氣喘、咽干口燥;苦瓜降血糖、健胃、降肝炎;茄子可防治高血壓、腦溢血。 ④加工後吃:菠菜、筍、洋蔥、荸薺、茭白等在烹制時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苦瓜辣椒可去部分苦味;蘋果吃後馬上用清水漱口可避免發生齲齒。 B、用蔬果防病治病 ①扭傷:用洗干凈的萵苣或卷心葉用泥塗上,要防止患處腫脹。 ②咬傷:若是被蜜蜂咬,則塗上小蘇打液,並來回搓患處。 ③口臭:嗅丁香樹,口咬新鮮歐芹,並咀嚼之,使口臭消失。 ④便秘:洋李脯是眾所周知的治便秘最好的方法,將乾的洋李脯放在水中或蘋果汁、橙汁中浸過夜,然後吃它們和喝它們的水,最好在早餐前吃,以疏通那些谷類纖維。 ⑤打嗝兒:吃一二茶匙橘子醬。 ⑥消化不良:喝一茶匙小蘇打水。若你感到腸痛,則可喝一些姜水,將姜切碎約一茶匙放入熱水中。 ⑦暈車:咀嚼一些小薑片。
C、能防治感冒的食物 ①用食物防治感冒是較簡便,節省和無副作用的方法。這些食物有:大蒜、生薑、干辣椒、檸檬、柑橘、可以食用的花卉、雞肉、雞湯、蜂蜜尤其是富含王漿的王漿蜜、富含維生素C的各種蔬菜水果、富含鋅元素的海產品如牡蠣等。 ②長期多食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肉類、人造黃油等。穀物、蔬菜、水果吃得少,會降低機體免疫細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感冒。 ③食菜太咸也是引發感冒的一個誘因。因此,平時吃清淡飲食,少食高脂肪食品也不失為一條防感冒的有效措施
如何調節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心理衛生,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具體來說,希望能做到以下幾點: ①要對自然事物保持興趣。像孩子一樣,對環境中的色彩、聲、光、香味、美景等自然萬物保持興趣,使人生變成一段趣味無窮的旅程。 ②廣交朋友,積極處世。與朋友一起,積極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克服顧影自憐,鬱郁寡歡的自卑心理。 ③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無論在學校里或家庭中,避免過多的抱怨、挑剔和指責。遇事不忘超脫,放棄一切成見。尤其在用餐時切忌苦惱、害怕、焦灼或責難。 ④對問題當機立斷,不要左思右想,猶豫不決。問題一經決定,不要再去多想。 ⑤珍惜時光。不要熱衷於空想未來追憶從前而使自己陷入苦思冥想的深淵,應該以最有效的方法來從事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⑥從事適度的文娛、體育活動。 ⑦必要時可運用「心理防禦機制」進行自我調節。
46個不得不知的生活小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 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 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 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 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反正茶類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 喝豆?#123;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123;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乾乾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拚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

45.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I. 網路安全法第44條規定處罰

法律分析: 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六十四條 網路運營者、網路產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