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小說矛盾怎麼設置
擴展閱讀
騰訊動漫怎麼設置網路 2025-05-12 15:22:15

網路小說矛盾怎麼設置

發布時間: 2022-05-08 23:36:28

⑴ 玄幻小說如何建立師徒矛盾

玄幻的小說。師徒之間都會有矛盾的。畢竟在眾多的徒弟中肯定會有武功高。或者是愛顯擺的人。

⑵ 如何設計好網路小說中的矛盾沖突

這個需要多閱讀多寫,才能夠熟練的掌控和駕馭。

以下這個帖子,或許對你有點幫助。

網頁鏈接

⑶ 求教寫網路小說的技巧 經驗

我是一個無名的寫手。在接觸網文一年多來,談一點兒自己的感受。
首先,網路這個平台的好處就是,它不分學歷,不分性別,更不用像找工作一樣,非要你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簡單地說,只要想寫,誰都能將自己的作品放到網站上。所以你不要覺得你學歷不高雲雲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韓寒高中都沒上完,可人家一樣是暢銷作家,其影響力比清華北大的許多學生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二,鍛煉寫作能力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有一個亘古不變的回答。那就是多看、多練。等你寫出一部百萬字以上的作品,OK,首先你對文字、情節的駕馭能力定然會增強很多。你不要試圖去跟別人比,因為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經歷不一樣,所以沒有可比性。當然,你可以學學人家的寫法。
其三,准備工作。首先,你要考慮,以什麼樣的開頭能夠吸引讀者,讓讀者繼續將你的書讀下去。接著,你要對整個故事有一個大致的掌控和方向,不然很容易越寫越爛。故而建議你先提前寫一個大綱,這樣有助於你對情節節奏的掌控以及方向思路。同時,也不至於讓你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瓶頸的時候抓耳撓腮,寫不下去。
還是那句話,多看別人怎麼寫的,然後多練。練得多了,自然在筆力這方面就會強於常人。
至於更多的方法,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這東西需要你自己去體會,感悟。

⑷ 寫網路小說已矛盾展開情節,以沖突塑造人物

什麼叫矛盾?我覺得從字面上就能理解吧?簡單吧?我不清楚樓主為什麼不懂?吵架是矛盾、打架是矛盾,兩人不和也是矛盾,只要是對立的人和事都是矛盾,舉個例子,超市排隊交錢,有個人把你擠出去,佔了你的位置,你是不是很不爽?會不會找插隊人理論?你跟這個插隊的人不和睦,這就是矛盾,你只要把這個矛盾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寫完整就是一個情節...在這個矛盾沖突中,通過說話、動作、心理自然能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假如你要塑造你自己是個性格懦弱的人,跟插隊人頂多就是講道理,假如你塑造自己是脾氣硬氣的人,你有可能把對方打到在地,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表現出的說話、動作、心理都是不同的....反之,通過說話、動作心理也能表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
不知道這樣解釋你能明白嗎?這些基礎知識好像在小學語文課上就有教,我現在還記得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節、環境描寫,情節是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組成的,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你小學都咋學的......你找本小學語文課本看看,估計這些都不需要問....都是些基礎知識。

⑸ 網路小說中怎樣設置矛盾和沖突,根據什麼設置矛盾和沖突

情節,設置矛盾和沖突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情節的發展以及發展打臉情節讓讀者更爽,一般就是有人沒事找事,別人見財起意殺人奪寶等,建議你去龍空或書荒吧去,哪裡大神多

⑹ 瘋狂小說寫作:如何設計好網路小說中的矛盾沖突

可以網路一下唐糖小君寫作課,確實講得很好!方法簡單實用。

⑺ 寫網路小說時如何把握節奏,提高對劇情的控制力

我覺得吧,節奏這個東西,總歸是在實踐中才能掌握的,有人總說節奏快慢的問題,但怎麼快法,怎麼個慢法,都是要先寫,慢慢的才知道,喔,原來節奏是這么回事兒。非得說,那就是情節緊湊,故事發展的快,一切描寫都圍繞在推動劇情發展上,旁枝末節能省就省。但是,還是老問題,什麼是旁枝末節,什麼是劇情發展,每個人行文方式不一樣,所造成的產物也不一樣,可能對於這個人,這段描寫是拖了節奏,對於那個人,這段描寫又必須得存在。所以說來說去,節奏是只有自己才能掌握的東西。

⑻ 網路小說寫作教程

一 確定小說的大綱
1 設定小說的背景
小說發生在什麼年代?什麼地方?在什麼樣的大環境之下?主流社會的價值觀是怎麼樣的?等等一系列的大環境大背景因素。
這些方面都會對一部小說整體的基調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2 確定小說的時間線大綱
寫小說之前,需要確定好時間線的框架,就是說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物,發生了什麼事情,按照故事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一定要有一個簡單的大綱。
這個有點類似於流水賬,但是卻是整部小說的一條主線,它為後面的小說寫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比如,
某月某日,主角和配角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
某月某日,主角和敵人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理清時間邏輯上的結構,可以讓小說的節奏感強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3 小說人物的設定
小說中的每個人物的性格,愛好,價值觀,身份,地位都是不同的,這些不同也導致了不同人物之間的不同行為模式和說話處事的方式。
這些需要事先考慮好的角色包括:主角,重要的配角,敵人,導師等等。不同的人物,要符合他的人物設定。
把你的人物關系,都在一張紙上寫下來,把每個人的特點,性格都簡單的列出來,後面在寫的時候就一目瞭然,避免前後矛盾。
怎麼樣設定男女主角,讓讀者喜歡,怎麼樣設置反派角色,讓讀者感到厭惡。這些都是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的。
小的反派一定要賤,讓人憤怒,憎恨,這樣,主角才會有踩他的理由。大BOSS一定要死在最後。
4 小說題材和風格的設定
小說風格的不同會導致描寫方式的不同,是輕松有趣的小白文?還是嚴謹寫實的正劇?亦或者是偏向文藝的小清新?文章的基調是輕松活潑?還是懸疑沉悶?
小說的寫作題材有很多種:歷史,都市,網游,魔幻,玄幻等等,不同題材的寫作特點也會不同。
小說的題材和風格都要在列大綱的時候確定下來,不同的風格會吸引到不同的讀者。
5 小說情節的設定
什麼是小說的情節?
人物之間的關系,事情的發生,沖突,發展和解決的過程。
在設定的時候,需要多思考情節是否合理,曲折,有懸念,能讓讀者有讀下去的沖動。
6 小說主線和分支的設定
① 故事的主線
小說的主線非常重要,主線條理清晰,整本小說就可以流暢地寫下去。
② 故事的分支
為了讓情節更加的豐滿,我們通常會增加一些輔線,來讓整部小說更加的精彩。而故事的分支最好也要圍繞著主線來展開。

⑼ 寫玄幻小說怎麼製造矛盾沖突

一般是他的女人太漂亮,引起其他男人的佔有慾望,或者是因為主角身懷某個寶貝或修練密籍

⑽ 如何在小說中製造緊張情節

獨孤講壇--如何寫一部小說(範文:紫川)
我們的範文是老豬同志的《紫川》。那麼,先簡單點評一下這部小說。客觀的說,《紫川》只能說是一部能讓人看進去,並能夠進行一些思考的小說。它有很多地方是比較成熟的,但還是到不了大師的水準。
那麼,簡單分析一下。
《紫川》的優點是這么幾個方面:
一、新穎而大膽的開篇。
我們知道,網路小說現在如雨後春筍,出來的太多了。網路仙游者不計其數,不是所有人都能隨便找本小說然後就從頭看到尾的。一般來說,對於專門找小說看的人,他是要給一部新接觸的小說一定耐心的。即,他至少要看上開頭的幾千字。《紫川》以惡搞開頭,讓人讀來輕松愉快,能夠很容易的讀進去。然後,隨著情節的展開,他再進一步的吸引你的視線。
二、流暢的情節展開。
情節展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惡搞開篇是吸引你,而不知不覺中情節的展開才能牢牢的抓住你。一部小說,情節的展開絕對不能太突然,否則會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紫川》從秀回帝都後,通過楊明華這個人物的覆滅,引入了大量的人物,直接描寫他的覆滅過程,突出了階段性的小高潮:帝都流血夜事件,直接抓住了讀者的心。
三、符合心理學的人物設定。
小說的任務是講故事,故事吸引人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情節的跌宕起伏,另一個就是人物。《紫川》中有太多讓人喜歡的人物了。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的人喜好不一樣。而《紫川》聰明的地方,就是他不只塑造了一個人物,而是塑造了一堆性格特異的人物。靈動的紫川秀,忠誠的斯特林,冷酷的帝林,活潑的紫川寧,剛毅的白川,勇猛而單線條的羅傑。。。越往後看,你就越能找到符合你心理定位的人物,從而使你開始關注這個人物,抓住了你的胃口。
四、豐富矛盾的人物性格沖突。
看《紫川》越看到後面,你就越發現你不能象一開始那樣,用一兩個形容詞來簡單的描述一個人物。幾乎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會有他的性格沖突。這種矛盾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以帝林來說,忠誠,野心,義氣,感情。。。這一系列的看似矛盾的性格特點堆積到一起,經過恰當的處理,使得這個人物充滿了爭議,也充滿了魅力。
五、冷兵器的戰爭描寫。
人性本身,多少帶些對血的渴望。處於這種渴望,人們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無比好奇。因為那個時代,一個勇武過人的人可以在戰場上以少勝多,或者以一敵百英勇赴死。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在《紫川》中上演,恰到好處的展示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美學。
六、到處是迷的情節設定
吸引了讀者後,情節就是讀者最關心的。恰到好處的情節懸念是多麼的扣人心弦。《紫川》中幾乎每隔一段就會有一個懸念產生,不顯繁瑣,不著痕跡的引出了左加明王,帝國林楓,黑紗軍師等等迷一般的人物和這些人物身上迷一般的過去,將讀者牢牢套住。
七、節奏。
行文的節奏至關重要。情節開展的快了,讀者會發現其中的倉促,發展慢了,讀者又會失去耐心。這樣不緊不慢,卻又其實忽緊忽慢的情節處理,是《紫川》這部小說又一大成功的地方。

使用收尾語來創造意象。請看下面兩個例子:「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大聲嚷道。她「砰」地一聲把水壺放下。「你從來就不喜歡我的媽媽!」勞拉猛地扔下水壺。第二句更增加了緊張程度,讓故事情節更快的向前推進,減掉了多餘的詞語,暗示而不是告訴讀者勞拉正在大聲叫嚷。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則的最佳時刻,我正是通過這些原則來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緊張的時刻所用的詞要少而精。我是從我的英語老師那兒學到這一點的。在我寫第二本書時,有幾個情節我總無法寫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給這位老師,請她提出批評和建議。當她告訴我這個規則之後,我就把它應用到我的小說中,結果,一切都變得一目瞭然。

在情節緊張的時候,要採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採用短詞,少用結束語,要寫得突如其來。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緊張氣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與此相比,在氣氛比較沉悶的情節中,到處籠罩著寂靜和安寧,此時就要使用較長的句子,較長的詞語,較長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結束語。這樣做就會自然緩和緊張氣氛。當你在構思小說時,就要確立寫實的態度。只在通過觀察、思考你才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們以固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進行著他們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說的,味覺是最難寫進小說中的,但是五種中有了四種也不算壞。

應用這五種感覺,利用句子結構來創造或緩慢或緊張的氣氛,這樣你寫出來的小說讀者就不能丟下了,因為它們是那樣真實可信。

抓住興奮點:

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菲立茲•;;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許多令人興奮的時刻。如果這些時刻是在經歷了被拒絕和失望之後,那麼將更加令人喜悅。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時刻,第一次聽到編輯對我鼓勵的話語,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來,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說握在手中時的狂喜。我堅信,對任何一位小說家而言,真正的「興奮之巔」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它還會不斷地涌現,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激發它。我是指當一部新的小說在構想時,腦海中所出現的第一縷閃光時的奇妙時刻。在一個新故事(或小說)的最初構思中不斷閃現時,作者會有一種眩目的感覺,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將是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

這種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間出現,我會帶著此種感受度過幾天或幾個星期。這些思想中的閃光聚集著如此多的奇異光彩,好像由於某種魔力而不斷地閃爍著。

於是,我把它們寫下來。我總是很高興地寫出一個又一個故事的開頭,但是偶爾才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寫出來的東西永遠不如我夢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當我發現自己僅僅是給故事開了個頭,必須把它們進行下去的時候,我便失去了興趣。魔力消失了,於是我又不斷地放棄那些故事。

我羨慕那種能夠沿著最初的構想,並把它發展成小說的作家。但是我卻無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須在動筆之前,明確寫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那些最初的閃光點,並使之繼續閃亮或者再現。我發現自己在寫到30頁左右時,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興奮狀態,我的興趣就會被高度調動起來,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興奮能持續多久是因書而異的。我先花些時間在筆記本上設計人物,搜集情節中的零碎片段,明確我的寫作方向,或者草草記下腦海中曾涌現過的東西,直到我必須動筆的那一刻到來。那一刻總是在我還沒完全設計好時就來臨了,我從不拒絕那股推動力,至少我可以先為我的故事開個頭。為了獎賞自己,我通常會先寫上幾頁,這對寫作的連續性是有益的,它能隨時幫我回到人物和情節的構想中去。

當我再次翻閱已完成的部分,愉悅的感覺便又湧起,我真想有位讀者能與我一起分享這些優美的文字。我並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確希望得到贊許和肯定,盡管我知道自己是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評判者,因為我深陷於創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點

通常我所選擇的讀者都是深諸這套規則的,他會在給我鼓勵的同時又溫柔地來點建議,讓我不至於飄飄然。而我遲早都會再讀一遍第一章,看看經過了思考後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對於初學寫作的人而言,過早地請人提出批評意見是危險的,它會使最初的興奮被輕易地澆滅。較為保險的做法是等寫完後再請別人來閱讀和評判。

現在,我不再奢望極度的興奮點能始終延續,我知道它還會再現,令我興奮,激勵我繼續往前走。要知道,幾百頁的故事僅靠一次興奮浪潮的沖擊是不夠的。在寫作過程中,一些絕妙的新想法會使我峰迴路轉,寫出意想不到的轉折之筆,把我再度引向興奮之巔。小說家應該是情緒化的人,倘若我們的寫作成為沒有激情的自覺運動,寫出的小說也一定會平淡無奇。

靜等靈感的突然迸發也是不明智的。寫不下去時,我常問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可能會採取什麼意想不到的行動?什麼樣的情節才是既合乎邏輯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腦海中過著電影,任靈感的火花不斷地撞擊。

讓我們分析一下小說寫作中常遇到的三種興奮狀況。第一種是最為重要的,即作者對將要描寫的故事的亢奮的感覺;第二種是小說中的人物在發揮某種特殊作用時的體驗。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促使人物興奮的動力,你就達到了興奮的另一個層次。第三種興奮是有關讀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興致都很高,那麼讀者也將從你的故事中得到滿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於讓讀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但如何令作者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使之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完成他的小說,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對所寫內容產生厭倦和沒有了長遠計劃是主要的症結。為了保持對寫作的新鮮感,我給自己訂了條規矩,即:不要過多地回頭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當我每天開始寫作時,我只讀最後的幾頁,它給我一種趕緊繼續寫下去的動力。盡管我是多麼想了解已經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樣,但我絕不允許自己往前翻看超過5頁以上的部分,哪怕是僅僅一小會兒。

那一時刻還是到來了,當我開始確信我寫出的不過是一堆亂八糟的東西時,我便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於是我乾脆從頭讀起,一直讀到我寫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們卻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擻,繼續往下寫。我發現經過這遍瀏覽後,我對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徹了。在寫小說的過程中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

我自己的辦法是讀書,我和小說進行交流。我讀小說的目的不是為了模渀或得到新思路,而是發現某種情緒。我的注意力在書頁之間漫步,當某些東西忽然觸動我的情弦時,我就可以繼續寫了,因為我已經能把那種情緒傳遞給我的人物了。我把乾巴巴的愛情場景重寫了一遍,這一回效果很好。我還發現了一個可以對付興趣喪失的辦法:給你的腦袋補充新給養。

「焦慮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並不推崇這個帶有負面效應的方法,它僅是一種方式而已。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方式把興奮傳遞給讀者,並使它不斷增強,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閃光。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

小說創作中的懸置緊張法:

微型小說之所以能以區區篇幅吸引讀者,訣竅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運用「懸置緊張法」。「懸置緊張法」又稱懸念、「賣關子」、「設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說的一種既常見又十分重要的技法。車爾尼雪夫斯基是這樣運用「懸置緊張法」的——他在自己的長篇小說《怎麼辦》的序言中說:「我援引小說家所常用的詭計:從小說的中間或結尾抽出幾個賣弄玄虛的場面來,將它們放在開頭的地方,並且給裝上一層迷霧。」在《怎麼辦》中,一開頭就寫羅普霍夫偽裝自殺,這樣處理就引起了懸念,然後再倒敘他過去與薇拉、吉爾沙諾夫的關系,解釋他假自殺的原因。其實,「懸置緊張」不僅可以用在開頭,也可用在中間,甚至可用在結尾。如電影《保密局的槍聲》,結尾的鏡頭是常亮出人意外地開槍打死特務組長,救出劉嘯塵和阿紀,隨後跟著潰逃的國民軍隊走了——常亮究竟是什麼人,影片直到結尾都沒有交代。這種在結尾產生的「懸念」必將引起觀眾的種種推測和聯想。「懸置緊張法」其內容可分為兩類: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裡有「數」,而讀者卻完全「蒙在鼓裡」,讓讀者自己去判斷猜測情節的進展。如《草船借箭》,諸葛亮心裡早已預知天有大霧,可在三日之內「借」到十萬支箭,而讀者卻完全不知,焦急地擔憂著諸葛亮的命運。一是讀者對情節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卻「蒙在鼓裡」,讓讀者睜大了眼睛看這些人物將如何動作。如《十五貫》中讀者已知是婁阿鼠偷了錢,而作品中的人物除婁阿鼠外,一概不知,於是讀者關切地期待著:這件冤案將如何處置?篇幅較長的小說在運用「懸置緊張法」時,可以在大「包袱」中系小「包袱」,在大「扣子」中結小「扣子」,一環扣一環,一個「懸念」接一個「懸念」,把矛盾沖突推向總**。而微型小說篇幅特短,它往往只設置一個小小的「懸念」,描述到結尾時忽然抖開「包袱」,使讀者大吃一驚,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運用「懸置緊張法」,一要注意其真實性,既要「懸」,又不能「玄」,即不能故作玄虛,破壞作品的藝術真實;二要注意緊緊圍繞著主題來「懸置緊張」,如果在枝節上「懸置緊張」,那隻會削弱作品的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