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面臨哪些安全問題,應採取那些措施!
計算機網路安全
編者按:"千里之提,潰於蟻穴"。配置再完善的防火牆、功能 再強大的入侵檢測系統、結構再復雜的系統密碼也擋不住內部人員從網管背後的一瞥。"微軟被黑案"的事例證明,當前企業網路最大的安全漏洞來自內部管理的不嚴密。因此網路安全,重在管理。那麼如何管理呢?請仔細研讀下文。
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及現狀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和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越來越依賴於網路。與此相關的網路安全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並逐漸成為企業網路應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那麼網路安全這一要領是如何提到人們的議事日程中來的呢?
1. 網路安全的概念的發展過程
網路發展的早期,人們更多地強調網路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網路的安全性。當網路僅僅用來傳送一般性信息的時候,當網路的覆蓋面積僅僅限於一幢大樓、一個校園的時候,安全問題並沒有突出地表現出來。但是,當在網路上運行關鍵性的如銀行業務等,當企業的主要業務運行在網路上,當政府部門的活動正日益網路化的時候,計算機網路安全就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隨著技術的發展,網路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機構聯系起來。它們使用公共的傳輸信道傳遞敏感的業務信息,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使用某個機構的私有網路。組織和部門的私有網路也因業務需要不可避免地與外部公眾網直接或間接地聯系起來,以上因素使得網路運行環境更加復雜、分布地域更加廣泛、用途更加多樣化,從而造成網路的可控制性急劇降低,安全性變差。
隨著組織和部門對網路依賴性的增強,一個相對較小的網路也突出地表現出一定的安全問題,尤其是當組織的部門的網路就要面對來自外部網路的各種安全威脅,即使是網路自身利益沒有明確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於被攻擊者利用而帶來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網路黑客的攻擊、網路病毒的泛濫和各種網路業務的安全要求已經構成了對網路安全的迫切需求。
2. 解決網路安全的首要任務
但是,上面的現狀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當人們把過多的注意力投向黑客攻擊和網路病毒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的時候,卻不知道內部是引發安全問題的根源,正所謂"禍起蕭牆"。國內外多家安全權威機構統計表明,大約有七八成的安全事件完全或部分地由內部引發。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購置一定的安全產品來解決,但是,大多數的外部安全問題是由內部管理不善、配置不當和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引起的。因此,建立組織的部門的網路安全體系是解決網路安全的首要任務。
網路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任何一種單一的技術或產品者無法滿足無法滿足網路對安全的要求,只有將技術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從控制整個網路安全建設、運行和維護的全過程角度入手,才能提高網路的整體安全水平。
無論是內部安全問題還是外部安全問題,歸結起來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網路建設單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從而就不可能採取主動的安全 措施加以防範,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
2. 組織和部門的有關人員對網路的安全現狀不明確,不知道或不清楚網路存在的安全隱 患,從而失去了防禦攻擊的先機。
3.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沒有形成完整的、組織化的體系結構,其缺陷給攻擊 者以可乘之機。
4. 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從而導致安全體系和安全控制措施 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效能。業務活動中存在安全疏漏,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給攻擊者以收集敏感信息的機會。
5. 網路安全管理人員和技術有員缺乏必要的專業安全知識,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網路, 不能及時發現已經存在的和隨時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對突發的安全事件不能作出積極、有序和有效的反應。
網路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實現網路安全的過程是復雜的。這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嚴格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整個過程的有效性,才能保證安全控制措施有效地發揮其效能,從而確保實現預期的安全目標。因此,建立組織的安全管理體系是網路安全的核心。我們要從系統工程的角度構建網路的安全體系結構,把組織和部門的所有安全措施和過程通過管理的手段融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安全體系結構由許多靜態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動態的安全分析過程組成。
1. 安全需求分析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明了自己的安全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構建適合於自己的安全體系結構,從而有效地保證網路系統的安全。
2. 安全風險管理 安全風險管理是對安全需求分析結果中存在的安全威脅和業務安全需求進行風險評估,以組織和部門可以接受的投資,實現最大限度的安全。風險評估為制定組織和部門的安全策略和構架安全體系結構提供直接的依據。
3. 制定安全策略 根據組織和部門的安全需求和風險評估的結論,制定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安全策略。
4. 定期安全審核 安全審核的首要任務是審核組織的安全策略是否被有效地和正確地執行。其次,由於網路安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組織和部門的計算機網路的配置可能經常變化,因此組織和部門對安全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組織的安全策略需要進行相應地調整。為了在發生變化時,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能夠及時反映這種變化,必須進行定期安全審核。 5. 外部支持 計算機網路安全同必要的外部支持是分不開的。通過專業的安全服務機構的支持,將使網路安全體系更加完善,並可以得到更新的安全資訊,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提供安全預警。
6. 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環節,也是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的基礎性組成部分。通過恰當的管理活動,規范組織的各項業務活動,使網路有序地進行,是獲取安全的重要條件。
⑵ 網路安全問題如何解決
網路安全問題如何解決?
除了建立起網路安全審查制度: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系統開展網路安全審查,
針對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及提供者,重點審查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以防產品提供者非法控制、干擾、中斷用戶系統,非法收集、存儲、
處理和利用用戶有關信息。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產品和服務,
將不得在中國境內使用外。
大面積的部署國產信息化網路安全管理設備,如UniAccess終端安全管理、
UniNAC網路准入控制這類網路安全管理監控系統,也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
。用這類管理系統,對各個終端的安全狀態,對重要級敏感數據的訪問行為、
傳播進行有效監控,及時發現違反安全策略的事件並實時告警、記錄、
進行安全事件定位分析
,准確掌握網路系統的安全狀態,保障我們網路安全的防護體系。
⑶ 如何應對網路安全問題
當電腦出現以下情況時,一定要全面掃描檢查電腦。1、電腦經常死機,2、電腦數據丟失,3、相關文件打不開,4、系統運行速度慢,5、提示硬碟空間不夠,6、經常報告內存不足,7、出現大量來歷不明文件,8、操作系統自動執行操作。
如何應對這些問題?1、電腦上安裝殺毒軟體,定期對電腦進行殺毒清理,及時更新殺毒軟體。2、網站注冊時少填隱私。在注冊上賬號時,盡量不需要填的不填;不要在陌生網站上注冊信息。3、不要打開陌生的網址、網站,在正規網站上上傳或下載文件。4、電腦不使用破解版的軟體,使用正規渠道下載的正版軟體。5、對於郵件接收的文件,務必檢查是否為EXE格式等可執行文件(EXE文件大多可能是木馬)
對於網路安全問題,我們防不勝防,我們該怎麼辦?首先,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其次,遇到自己不確定的郵件或其他文件,一定要弄清它們的來源,切記不能盲目性地不在意翻翻;最後是手機、電腦一定要安裝可靠的防毒軟體,以防被入侵。
ISAB您身邊的網路安全防禦專家提醒您,在信息時代,我們應該自覺維護好網路環境,做一名良好的網名,同時也要提高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及時鑒別網路安全,避免網路陷阱。
⑷ 網路詐騙歸哪個部門管
網上詐騙應該找公安部門處理。網路詐騙通常指為達到某種目的在網路上以各種形式向他人騙取財物的詐騙手段。犯罪的主要行為、環節發生在互聯網上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根據《警察法》第六條規定,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執行刑罰;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十一)對被判處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執行刑罰;(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⑸ 網路安全問題的處理方法
設置密碼。
⑹ 如何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 管業務必須管安全
其實這裡面的關鍵點在於職責的劃分。特別是安全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責任明確。
對企業而言,安全部門是監管部門,不負責具體工作的實施,只負責公司層面的管理和對各部門的指導。在過去,只要是涉及安全的都往安全部門推。(我遇到的極端情況是,網路信息安全都有人動心思讓安全部門去管)。
比如,對一個生產企業而言,車間作為一個部門,那它必須在組織實施生產的全過程中,必須對它所涉及的工序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在這個車間部門。如果發生安全事故,那這個車間負主管責任,安全部門僅負監管責任。安全上所涉及的風險識別、控制措施落實、記錄填寫、檔案管理、應急預案中的現場處置方案及演練全是這個部門的事而非安全部門。
所以個人認為,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首要應該明確主管和監管這種管理思維,然後重在劃分責任,不能讓各個部門和安全部門推諉扯皮。這個首要問題解決了,其他的都好辦。重中之重是要讓領導決策層來推進責任劃分。
⑺ 伍曉東的事跡
矽谷原來是這樣
如果不到斯坦福大學,如果不識矽谷,喜好讀書的伍曉東今生就可能安心做一輩子科學研究,在實驗室中成為一位天體物理學家,無所謂勵精圖治的創業,也無可能接觸到風險投資。然而在芝加哥大學的時候,伍曉東卻發現了自己另一個愛好——做些電子小玩意,這時他的一位曾經游歷加州各地的好朋友跑來告訴他,為什麼不到斯坦福大學去呢?那裡是真正的電子科學研究前沿。於是伍曉東向斯坦福大學遞交了入學申請,並利用一次做實驗的機會與老師見面,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伍曉東的選擇令其導師感到非常遺憾:「如果再學習一年,你就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 ----斯坦福大學可以說是矽谷的中心,矽谷的許多公司正是斯坦福大學畢業生創建的。大學也經常邀請一些矽谷公司的創業者到課堂講課,因此這種創業精神和創業文化影響著斯坦福大學的每一塊空間。這一切都令伍曉東感到既新鮮又刺激,將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和技術轉化為人人使用的市場產品,也逐漸成為當時伍曉東的夢想之一。
斯坦福大學附近,就是著名的Xerox公司的研究機構——PaloAltoResearchCenter(PARC),計算機領域內的許多新產品、新技術,像Windows技術、滑鼠、激光列印、乙太網等,都誕生在這里。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伍曉東在PARC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主要從事辦公自動化方面的研究。PARC為這些科研人員提供了寬松的工作環境和充足的科研經費。但伍曉東發現這里許多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卻很難市場化。這主要是因為位於美國東海岸的Xerox公司總部管理層精通於復印、傳真等傳統的辦公手段,僅僅關注於年復一年的財務報表上的數字是增是減,增減多少,對於計算機,特別是軟體技術,卻沒有深刻的理解。這個發現對以後從事創業的伍曉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了改變這種「為技術而技術」的研究文化,伍曉東組織了一系列叫做「PARC論壇」的活動,討論題目從物理學,到計算機應用,到矽谷創業,到風險投資等。伍曉東還記得,他邀請的一位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人站在講台上開口對這些研究人員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來到這里演講的目的就是為了你們」,同行們對伍曉東的這種做法出現了爭議,因為這對於Xerox而言無異於「引狼入室」,會將Xerox的技術帶到外邊去。但伍曉東並不這樣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Xerox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市場化,為什麼就不能利用外部資源呢?Xerox完全可以通過許可證授權的方式享有自己的知識產權。」
但伍曉東發現,有些好思路真正操作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研究機構的外部,也就是公司的總部管理層。伍曉東操作的幾個項目隨後也不了了之。最後,伍曉東狠狠心,決定走出PARC,自己辦公司來創業。回首在PARC的那段時光,伍曉東覺得那段工作經歷對自己的最後選擇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它不僅為伍曉東的日後創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在那裡他終於改變了自己的觀念,理順了自己的思路。
風險投資的鏈條
伍曉東還在PARC的時候,就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網路通信和網路安全項目,為各個站點的隨機數據通信設計一種叫做「多功能廣域網卡」的產品。伍曉東逐漸發現,這個產品的安全功能是最受客戶歡迎的,也最具有市場價值。於是伍曉東在親朋好友之間籌措資金,再加上自己的日常儲蓄,開始在美國注冊了一家叫做NetFront的公司,主要開發、經營信息安全產品。在對中國進行了十幾個月的市場調查之後,伍曉東認為,信息安全技術產品的最佳市場契機是在中國。原因有二:第一,伍曉東是至今持有中國護照的中國人,具有天然的語言優勢和文化優勢;第二,信息安全在中國是一塊特殊的領地,中國出於政治、軍事、經濟等安全需要考慮不允許使用外國產品,也不允許外國人涉入。伍曉東認為在這個受到層層壁壘保護的市場邊緣,雖然有一些強大的外國公司虎視眈眈,但還沒有很強的老牌競爭對手,更多的是一些後起之秀。因此,作為手中掌握美國先進的安全技術的留美學生,伍曉東完全可以利用美國的技術、中國的人才、美國的資金、美國的教育背景,服務於中國市場。
不久,伍曉東在國內又注冊了一家公司,叫做諾方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伍曉東認為,自己是持有中國護照的中國公民,技術開發人員也是從國內招來的,因此諾方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公司。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市場、銷售、管理等也已經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在美國的那家公司現在主要承擔「窗口」作用,從這個「窗口」密切關注美國信息安全技術的最新發展,隨時服務於國內諾方的技術開發。一些項目也是從美國的那家公司開始做,在做好基本框架搞清楚重點、難點之後,再轉移到中國的公司來做。在這方面,伍曉東認為諾方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
創業之初,沒有錢是不行的。好在伍曉東在矽谷學習和工作的時間也不短,與矽谷的風險投資機構也有過交道,在吸引風險投資方面好歹沒有走彎路。伍曉東不斷地篩選對他感興趣的風險投資機構,同時這些風險投資機構也在對他進行細致入微的評估,在幾次接觸之後,首期風險投資機構終於敲定。它們是舊金山的中經合集團(WIHarperGroup)、矽谷的Woodside和萬通國際(WANTONE)。在擁有三家投資機構的風險投資資金基礎上,諾方信業就做起來了。
伍曉東說,選擇這三家風險投資機構是一種很好的搭配,形成了能夠進行良性循環的完整的鏈條關系,對諾方的未來發展極其有利。在這三家投資機構中,萬通雖然投資比率不大,但它在國內擁有廣泛的社會關系,別人辦不了的事情到了萬通手裡就易如反掌;中經合作為一個權威性的投資機構對中國政府和中國市場有著深刻的理解,因此對諾方公司的一些「中國特色」的具體操作能夠表示支持和理解,起到了中西方技術和資金融合的一種橋梁作用;在美國金融領域享有很高聲譽的WOODSIDE則提供了進入美國市場的介面,為諾方未來在美國上市能夠減少成本費用
更令伍曉東欣慰的是,這三家投資機構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投資者而對諾方公司的業務經營進行各種干涉,或在管理上加上有形無形的條條框框。相反,它們給予伍曉東以充分的信任,使伍曉東在經營和管理方面擁有相當大的自由度。伍曉東認為,正是這種信任使得自己更加兢兢業業,一刻也不敢放鬆,因為這只意味著更多的責任。雙方的溝通也帶著某種「非正式」味道,在很多情況下,決定一件事情並沒有通過董事會決議等形式,而是「一個電話打過去就把事情搞定了。」當然,伍曉東與投資方的投資協定中有一些指標約束,特別是預算,但伍曉東認為這些指標只是承擔某種「軟」約束的作用,因為一個公司的未來發展會怎樣,除了公司本身的運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市場大環境。「如果公司的發展一定要依照協議指標來做,那麼這個公司肯定會出軌。」好在雙方在公司運作過程中並沒有結下什麼疙瘩,每一方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做事都中規中矩,伍曉東為自己能夠找到如此和諧的搭檔感到相當幸運。
空中加油
在伍曉東看來,1999年諾方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超越自己,具體說就是如何在技術開發上能夠與國際保持一致,如何引導、培育市場。
作為一個新創業公司,諾方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人員不足、資源不足、資金不足,但伍曉東認為一個新公司遇到這些問題是很正常的,更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層有沒有一個很平和的健康心態來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果缺乏這種心態,小矛盾會導致大問題,一個小的摩擦可能會使團隊瓦解,一個市場上的小小失誤可能會導致所有努力前功盡棄。而且管理層的這種心態、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環境變化作出迅速應變的能力很可能就是下一輪投資者最看重的素質。伍曉東說,雖然目前的團隊建設、產品研發、產品銷售等項目現在看起來進展得還算順利,但他卻時刻告誡自己和管理層:應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種心理准備,雖然自己並不知道這些問題究竟是什麼。
做公司不容易,眼睛既要向內看,更要往外看。伍曉東與政府打交道頗多,感慨也頗多。伍曉東說,美國政府對民間使用的非出口型信息安全產品的管理政策放得比較松,如果出口超過56位加密的安全產品,政府則要擁有備份的鑰匙;而國內這方面的政策顯得有些模糊:所有的演算法都需要通過中共中央辦公廳保密局的批准,但問題是國務院的各個部委也有蓋章的權力,然而這些部委很少能有中辦保密局那樣的技術力量。由於政策不明晰,這些部委沒有形成真正的責、權、利的關系,既想要權力,又怕擔風險,所以在審批的時候往往出現扯皮、推託的現象。伍曉東希望政府能夠進行適當的政策調整,同時充分考慮到民間企業的公司機制、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夠發揮的能力,幫助企業抓住市場契機,守住中國軟體行業的「最後一塊麥田」。
對於外部市場環境的良性轉變,伍曉東能夠做到的只能是期待和推動,眼下還有更為具體、實在的事情等待著伍曉東去解決,那就是公司發展階段的第二輪融資。伍曉東說,第二輪融資額計劃在800萬美元左右,同時公司也爭取在資本市場上有所作為,力爭在兩年之內能夠在美國上市。為此,伍曉東正在積極與一些風險投資機構接觸,同時還有幾家國際跨國公司對諾方信業也表現出極大的投資興趣。它們是誰?伍曉東一笑置之:暫時保密。
不願復制別人
伍曉東出身於計算機軍事電子工程世家。按父母的意願,這孩子應該成為天體物理學家。可他覺得一輩子關在實驗室里「太不過癮」,於是從中國到美國又到中國,痛痛快快地過了把數字癮。
他從小就「不安分」。別人都篤信「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他卻熱衷於用木頭、布、紙等廢料做航模。10歲時,為買一個裝收音機用的三極體,個頭剛過車把的他,硬是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大半個北京城。
他14歲考進中國科大少年班,3年讀完了5年的課程。他感到「沒過足癮」,畢業後借了100美元去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可就在差1年就拿到博士學位時,他又去了心儀已久的斯坦福大學。
伍曉東的創業夢就在這里長了翅膀。斯坦福大學經常請回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做報告,這個東方學子場場必到。每每見他奮筆疾書,必是創業者們講述創業艱難困苦時。今天的伍曉東有了自己的經驗之談:「創業者的首要素質是執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必須鍥而不舍」。
1995年,伍曉東在美國矽谷創立了NetFront公司,並最先提出網路信息安全平台設計概念。3年後,NetFront移師國內,因為「信息安全技術產品的最佳市場在中國」。 可伍曉東覺得,「賺錢並非主要動機」。他說:「賺錢很容易,但人生中做事的機會卻只有寥寥幾個。抓住機會做成一件事才叫『過癮』」。
他天生喜歡創造,最不願做的就是「Copy(復制)別人」。他酷愛攝影,尤其喜歡拍人像。身邊的朋友幾乎被他拍了個遍。每每看著朋友們對著照片驚呼,他便感覺到創造的力量。
如今,NetFront以第三方身份提供的網路安全服務,正是IT業的一次革命。伍曉東的目標是做成「全球第一」。美國一家電視台專門訪問了這位中國年輕人。傳媒大都認為他聰明絕頂,「成功之路是一條坦途」。對此,伍曉東大呼「不公平」。他堅信,每個成功公司貌似平靜的經歷後面都有一部艱辛的創業史。「有些東西外人永遠無法體會」。
就在幾天前,伍曉東正從一個談判地點趕赴另一談判地點時,一金融機構打來電話,融資問題被卡了脖子。伍曉東據理力爭,電話在計程車里通了整整1個小時。「下車時,我突然感到如登山般疲憊。」可他又最喜歡登山。上次從美國回來只呆5天還去登了香山。「明明知道有人喪命珠峰卻不斷有人去攀登,就是因為一旦到達頂點,疲憊便可變成巨大的快樂」。
微笑總是掛在伍曉東的臉上。他覺得男人應該內斂,獨自化解壓力,一如高倉健。他的下屬誰都不怕他,最普通的員工也可以給他發「伊妹兒」。他只要在計算機前,肯定5分鍾內回復。
他為自己的團隊驕傲。「他們是最優秀的。其實大家互為資源,我給了別人機會,別人也給了我機會。」近日,有權威部門正著手將這個團隊的發展案例收進MBA教材。
美國矽谷的風險投資商們也看好這支團隊。NetFront獲得的風險資金已達數千萬美元。但財富在伍曉東眼裡並不重要。他認為,財富只是獲得社會認同的一項指標,絕對不該成為創業者追求的全部目標。「如今一些年輕人投身IT業就是想『圈錢』。越是這樣越發不了財,更做不成事」。
他「討厭任何投機行為」。他稱自己從不參與任何搖獎活動,也未買過任何一支股票,「因為心裡沒底」。「看來今生只能買一支股票,就是NetFront。」伍曉東一笑。「這支我心裡有底,錯不了」。
⑻ Web2.0網路危機公關的WEB2.0網路危機的預防
小黑發現現在很多企業沒有意識防範網路危機的發生,提醒企業負責人在企業日常運營中,應加入防範網路危機的工作,使得防範網路危機日常化,制度化,力求從機制上減少或者快速發現危機的發生。危機處理專家四海商舟為此提供三個方面給企業去著手實施:
1.設立網路安全專員。鑒於網路危機的破壞性以及預防和化解危機所需要的專門知識,企業有必要在公共關系部門或者網路部門下設網路安全專員。統籌企業日常的危機防範工作以及危機發生時的企業公關策略安排和資源配置。由於網路危機發生的根源可能存在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過程而且可能牽扯多個部門,危機發生時很有可能出現職責不清的情況。這個時候,訓練有素的網路安全專員就可以統籌規劃,以標準的程序處理危機,而不會出現部門間扯皮的現象。
2.建立網路危機監測體系。化解網路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期發現,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網路危機監測體系,把網路危機監測納入到正常的經營活動中去,防微杜漸,最大可能在危機沒有擴散的時候就消滅它。監測工作包括定期瀏覽三大門戶網站(163,新浪,搜狐),各大傳統媒體的網路版(人民日報網路版,新華網等)和主流的有較大影響的網路論壇和社區(天涯和貓撲等)查找和企業相關的信息,識別和分辨出可能的網路危機苗頭;定期利用主要搜索引擎(Google、網路和雅虎等)以企業名以及企業的主要產品和服務名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查看相關的新聞和評論,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解決,杜絕不良信息上升為網路危機的可能;定期檢查企業網路設備和防火牆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及時更新和升級殺毒軟體和防黑客攻擊軟體,使得企業網路更加安全。
3.建立、健全網路危機應急預案。網路的特點註定了網路危機的不可預測性,企業不可能知道網路危機在何時,何地,以何種形式,何種規模發生,所以必須在專門人員的指導下,於危機來臨前就建立和健全網路危機處理應急預案,充分考慮網路危機發生時可能出現的狀況,提前制定危機發生時企業將要採取的措施、步驟和人員安排。這樣可以規范網路危機發生時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可以有效提高企業抵禦網路危機的能力。例如本次網易社區遭黑之後遲遲組織不起有效的技術力量進行維修,使得網路得不到及時恢復,說明該企業的網路危機處理預案存在不足。
⑼ 誰建議明確網路執法各部門權責界限
執法檢查組建議明確網路執法各部門權責界限。
報告建議,要不斷完善網路執法協作機制,盡快健全適應網路特點的規范化執法體系。要落實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強化網信部門的統籌協調職責,明確各職能部門的權責界限和介面,形成網信、工信、公安、保密等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既要防止職能交叉、多頭管理,又要避免執法推責、管理空白,不斷提高執法效率,有效維護網路空間的安全。
⑽ 我國現在高度重視網路安全,面對網路詐騙時,你會怎麼辦
我國現在高度重視網路安全,面對網路詐騙,我們要保持冷靜,提醒自己要穩住騙子,然後選擇報警,及時取證,搜集證。
1、發現被騙要保持冷靜,穩住騙子
遭遇網路詐騙的時候,千萬不要慌張,要保持冷靜,心態很重要,發現被騙就要及時報警,報警的時候要注意搜集證據。所有的網路聊天記錄,所有的通話記錄,銀行的交易信息,回執等等,都可以成為報案的證據。發現被騙千萬不要漠視,要勇敢一些選擇報案,找到那些騙子,追回自己被騙的金額。發現情況不對,要做好電話錄音,也要做好聊天記錄的截圖,為警察多提供證據。
結語
如果發現被騙,就要及時報警,就要及時聯系銀行,一定要凍結騙子的銀行賬號,這樣才能減少自己的損失。網路聊天,網路游戲要注意安全,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