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技術考試考哪些內容
擴展閱讀
騰訊動漫怎麼設置網路 2025-05-12 15:22:15

網路安全技術考試考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5-09 19:04:54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考些什麼

基本要求

1. 具有計算機系統及應用的基礎知識。

2. 掌握計算機區域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4. 掌握Internet的基礎知識,了解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的應用。

5. 掌握組網、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等計算機網路應用的基本知識。

6. 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7. 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基本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 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 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4. 計算機應用領域。

二、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與分類。

2. 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3.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基本概念。

4. 廣域網、區域網與城域網的分類、特點與典型系統。

5. 網路互聯技術與互聯設備。

三、 區域網應用技術

1. 區域網分類與基本工作原理。

2. 高速區域網。

3. 區域網的組網方法。

4. 結構化布線技術。

四、 網路操作系統

1. 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3. 了解當前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的概況。

五、 Internet基礎

1. Internet的基本結構與主要服務。

2. Internet通信協議???TCP/IP。

3. Internet接入方法。

4. 超文本、超媒體與Web瀏覽器.。

六、 網路安全技術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3. 網路安全策略。

4. 加密與認證技術。

5. 防火牆技術的基本概念。

七、 網路應用: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1.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2. 電子政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3. 瀏覽器、電子郵件及Web伺服器的安全特性。

4. Web站點的內容策劃與應用。

5. 使用Internet進行網上購物與訪問政府網站。

八、 網路技術發展

1. 網路應用技術的發展。

2. 寬頻網路技術。

3. 網路新技術。

九、 上機操作

1. 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 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 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Ⅱ 網路工程師要考哪些內容

如果你是參加軟考的話,一下是相關的考試內容:
(1)
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
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法;
(4)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5)
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基礎知識;
(6)
網路安全的基本技術和主要的安全協議;
(7)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的基本原理;
(8)
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標准化知識;
(9)
區域網組網技術,理解城域網和廣域網基本技術;
(10)
計算機網路互聯技術;
(11)
TCP/IP協議網路的聯網方法和網路應用技術;
(12)
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13)
網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
網路系統的性能測試和優化技術,以及可靠性設計技術;
(15)
網路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16)
網路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17)
有關知識產權和互聯網的法律法規;
(18)
本領域的英文資料。
更詳細內容要參考《軟考網路工程師考試大綱》

Ⅲ 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考哪些內容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軟體及應用的基本知識
2、掌握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3、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Internet的基本應用知識
5、掌握組網,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等計算機網路應用的基礎知識
6、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7、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基本知識
1、計算機系統組成
2、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4、計算機應用領域
二、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類
2、進程、線程、進程間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的主要技術
4、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三、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數據通訊技術的定義與分類
2、數據通訊技術基礎
3、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基本概念
4、廣域網、區域網與城域網的分類、特點與典型系統
5、網路互連技術與互連設備
四、局域應用技術
1、區域網分類與基本工作原理
2、高速區域網
3、區域網組網方法
4、網路操作系統
5、結構化布線技術
五、Internet基礎
1、Internet的基本結構與主要服務
2、Internet通訊協議——TCP/IP
3、Internet接入方法
4、超文書、超媒體與Web瀏覽器
六、網路安全技術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3、網路安全策略
4、加密與認證技術
5、防火牆技術的基本概念
七、網路應用:電子商務
1、電子商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2、電子商務應用中的關鍵技術
3、瀏覽器、電子郵件及Web伺服器的安全特性
4、Web站點內容的策劃和推廣
5、使用Internet進行網上購物
八、網路技術發展
1、網路應用技術的發展
2、寬頻網路技術
3、網路新技術
九、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考試方法
一、筆試:120分鍾
二、上機考試:60分鍾

Ⅳ 網路安全的內容是什麼

網路安全從其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數據受到保護。不遭受破壞、更改、泄露,系統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從用戶的角度,他們希望涉及到個人和商業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或對手利用竊聽、冒充、篡改、抵賴等手段對自己的利益和隱私造成損害和侵犯。從網路運營商和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的非法佔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脅,制止和防禦網路「黑客」的攻擊。網路安全根據其本質的界定,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機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和過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在網路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有不同的機密性及相應的防範措施。在物理層,要保證系統實體不以電磁的方式向外泄露信息,在運行層面,要保障系統依據授權提供服務,使系統任何時候都不被非授權人使用,對黑客入侵、口令攻擊、用戶許可權非法提升、資源非法使用等;(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經授權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壞、不被插入、不延遲、不亂序和不丟失的特性;(3)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戶訪問並能按要求順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證合法用戶在需要時可以訪問到信息及相關資料。在物理層,要保證信息系統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能正常進行。在運行層面,要保證系統時刻能為授權人提供服務,保證系統的可用性,使得發布者無法否認所發布的信息內容。接受者無法否認所接收的信息內容,對數據抵賴採取數字簽名。

Ⅳ 網路技術等級考試內容

一、網路規劃與設計

網路需求分析、網路規劃設計、網路設備及選型、網路綜合布線方案設計、接入技術方案設計、IP 地址規劃與路由設計、網路系統安全設計。

二、網路構建

區域網組網技術:網線製作方法、交換機配置與使用方法、交換機埠的基本配置、交換機 VLAN 配置、交換機 STP 配置。

路由器配置與使用:路由器基本操作與配置方法、路由器介面配置、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RIP 動態路由配置、OSPF 動態路由配置。

路由器高級功能:設置路由器為 DHCP 伺服器、訪問控制列表的配置、配置 GRE 協議、配置 IPSec 協議、配置 MPLS 協議。

無線網路設備安裝與調試。

三、網路環境與應用系統的安裝調試

網路環境配置、WWW 伺服器安裝調試、E-mail 伺服器安裝調試、FTP 伺服器安裝調試、DNS 伺服器安裝調試。

四、網路安全技術與網路管理

網路安全:網路防病毒軟體與防火牆的安裝與使用、網站系統管理與維護、網路攻擊防護與漏洞查找、網路數據備份與恢復設備的安裝與使用、其他網路安全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網路管理:管理與維護網路用戶賬戶、利用工具軟體監控和管理網路系統、查找與排除網路設備故障、常用網路管理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五、上機操作

在模擬網路環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內容

交換機配置與使用、路由器基本操作與配置方法、網路環境與應用系統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網路管理與安全設備、軟體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

(5)網路安全技術考試考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考生年齡、職業、學歷不限,不論在職人員、行業人員,均可根據自己學習或使用計算機的實際情況,選考相應的級別和科目。考生參加考試獲得證書的條件必須符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體系(2018版)》的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一級所有科目、二級MS Office高級應用(科目代碼65)、三級所有科目獲證條件為該科目成績合格,即可獲得相應科目證書;

二級語言類及資料庫類科目(即除MS Office高級應用外的其他二級科目)獲證條件為,總分達到60分且選擇題得分達到選擇題總分50%及以上,方可獲得合格證書;

四級科目獲證條件為四級科目成績合格,並已經(或同時)獲得相應三級科目證書。三級軟體測試技術(代碼37)證書,以及考生2013年3月及以前獲得的三級各科目證書,可以作為四級任一科目的獲證條件。

Ⅵ 網路工程師考試的內容是什麼

網路工程師一直弱電與通信行業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網路工程師分為售前工程師、實施工程師、售後工程師和維護工程師,當然還有一部分網路工程師的主要工作是產品研發,這部分通常稱為網路研發工程師。

網路工程師考試網路工程師考試屬於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簡稱計算機軟體資格考試)中的一個中級考試,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人事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信息產業部)領導的國家級考試。





主要產生背景: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是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現教育部)主辦的。網路工程師考試是科學、公正地對全國計算機與軟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和專業技術水平測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用於考查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

Ⅶ 計算機三級考試,網路技術中都是考什麼

一、網路規劃與設計

1、網路需求分析。

2、網路規劃設計。

3、網路設備及選型。

4、網路綜合布線方案設計。

5、接入技術方案設計。

6、IP地址規劃與路由設計。

7、網路系統安全設計。

二、網路構建

1、區域網組網技術:

(1)網線製作方法。

(2)交換機配置與使用方法。

(3)交換機埠的基本配置。

(4)交換機VLAN配置。

(5)交換機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與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與配置方法。

(2)路由器介面配置。

(3)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

(4)RIP動態路由配置。

(5)OSPF動態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級功能。

(1)設置路由器為DHCP伺服器。

(2)訪問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協議。

(4)配置IPSec協議。

(5)配置MPLS協議。

4、無線網路設備安裝與調試。

三、網路環境與應用系統的安裝調試:

1、網路環境配置。

2、WWW伺服器安裝調試。

3、E-mail伺服器安裝調試。

4、FTP伺服器安裝調試。

5、DNS伺服器安裝調試。

四、網路安全技術與網路管理:

1、網路安全。

(1)網路防病毒軟體與防火牆的安裝與使用。

(2)網站系統管理與維護。

(3)網路攻擊防護與漏洞查找。

(4)網路數據備份與恢復設備的安裝與使用。

(5)其他網路安全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2、網路管理。

(1)管理與維護網路用戶賬戶。

(2)利用工具軟體監控和管理網路系統。

(3)查找與排除網路設備故障。

(4)常用網路管理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五、上機操作:

在模擬網路環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內容:

1、交換機配置與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與配置方法。

3、網路環境與應用系統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

4、網路管理與安全設備、軟體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

(7)網路安全技術考試考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1、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的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網路系統規劃、管理方法;

(2)具備中小型網路系統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網路系統組建、設備配置調試的基本技術;

(4)掌握企事業單位中小型網路系統現場維護與管理基本技術;

(5)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2、考試方法:

上機考試,120分鍾,總分100分。

包含:選擇題(40分)、填空題(40分)、綜合應用題(20分)。

Ⅷ 學習網路安全技術要學哪些東西

網路安全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重視,網路安全的就業方向也非常多,比如說WEB安全基礎入門、AWVS安全工具、Nmap網路安全利用、sqlmap工具利用、Burp
Suite安全工具、WEB安全之XSS跨站腳本漏洞、WEB安全之文件上傳原理、WEB安全之SQL注入、WEB安全之認證攻擊、WEB安全之其他漏洞講解、應用程序漏洞分析具體的工作方向也要分甲方和乙方的,所需要掌握的技術也是不同的。所以說如果都要去了解的話,那麼所需要知道的技術那是十分多的,首先還是確定自己准備學習方向,然後再去學習對應的基礎技術,之後有時間再進行拓展!

Ⅸ 計算機三級信息安全技術考什麼

計算機三級信息安全技術考試內容

一、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1、 信息安全保障的內涵和意義

2、信息安全保障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實踐方法

二、信息安全基礎技術與原理

1、密碼技術

(1)對稱密碼與非對稱密碼

(2)哈希函數

(3)數字簽名

(4)密鑰管理

2、認證技術

(1)消息認證

(2)身份認證

3、訪問控制技術

(1)訪問控制模型

(2)訪問控制技術

4、審計和監控技術

(1)審計和監控基礎

(2)審計和監控技術

三、系統安全

1、操作系統安全

(1)操作系統安全基礎

(2)操作系統安全實踐

2、資料庫安全

(1)資料庫安全基礎

(2)資料庫安全實踐

四、網路安全

1、網路安全基礎

2、網路安全威脅技術

3、網路安全防護技術

(1)防火牆

(2)入侵檢測系統與入侵防禦系統

(3)PKI

(4)VPN

(5)網路安全協議

五、應用安全

1、軟體漏洞概念與原理

2、軟體安全開發

3、軟體安全檢測

4、軟體安全保護

5、惡意程序

6、Web應用系統安全

六、信息安全管理

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2、信息安全風險評估

3、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七、信息安全標准與法規

1、信息安全標准

2、信息安全法律法規與國家政策

3、信息安全從業人員道德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