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怎樣加強學生對網路安全的認識
擴展閱讀
電腦啟動要網路診斷 2025-05-14 08:07:04
共享文件夾網路ip 2025-05-14 07:52:20

怎樣加強學生對網路安全的認識

發布時間: 2022-05-14 08:04:00

1. 咸陽15歲男生網路發布不良信息被抓,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使用網路

現如今互聯網已經非常發達,有利也有弊,現在網上有太多的虛假、不良信息,而青少年又是使用人數最多的群體,所以一定要正確引導青少年使用網路。

一:開設網路安全相關的課程

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習教育的地方,可以開設網路安全課程,幫青少年提高辨別能力。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習知識和外界接觸的主要橋梁之一,應該負起青少年網路安全的責任,可以在學校開設講座或者課程,邀請網路安全專家或者和相關機構合作,幫青少年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規范使用互聯網,同時可以以網路安全相關法律進行授課,爭取讓青少年知法懂法不犯法。

2. 中小學生要怎樣增強個人網路安全防範意識

網路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感染網路中的所有可執行文件。針對日益增多的網路犯罪,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增強個人網路安全防範意識:1.學習、掌握必要的網路安全防範知識,增強網路安全防患意識。

2.個人電腦要安裝正版殺毒軟體和防火牆,並及時升級。

3.使用他人的文件要先殺毒,不要與人共享文件夾,這是很危險的傳播途徑。

4.經常檢查系統安全漏洞,及時給漏洞打上補丁。只從原廠官方網站上下載公布的補丁程序,切忌從其他來源下載補丁程序。

5.不打開不明電子郵件;不登錄淫穢、色情網站,不登錄可疑網站,不要點擊不明郵件中的鏈接。

6.聊天信息中的鏈接,要先向好友確認,以防感染病毒。

7.網上下載的文件經過殺毒掃描後再打開;雙擊附件前,用防毒軟體掃描。

8.將重要的文件和資料集中起來,偽裝後加密保存。

9.計算機操作過程中以及上網過程中產生的歷史記錄。Cookies等要及時清理。

10.網上個人密碼的設置不要太過簡單,並且要經常更換。

11.不要隨便在網上下載免費軟體,可能會帶有病毒或木馬程序,如要下載盡量到官方網站下載;支持正版音樂,不隨便下載MP3。

12.攝像頭不用時最好斷開與計算機的連接,計算機關掉後要斷掉電源,以防被黑客或非法安裝的自動程序打開。

13.發現有「黑客」入侵或被遠程式控制制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14.盡量避免使用「點對點」交換文件,這已成為病毒的目標,傳播

速度更加迅速。

15.常用殺毒軟體查殺病毒。

上網時,要保證所使用的計算機安裝有升級過的殺毒及防火牆系統,並且經過檢查確認計算機內不存在木馬病毒,系統也不存在任何安全漏洞。要保管好個人的重要信息,可以加密的盡量加密後保存,有些資料最好不要直接保存在電腦里,可保存在專用的優盤或移動硬碟上。

3. 論文:如何增強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

  • 內容提要:網路的迅速發展伴生著網路安全問題,增強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刻不容緩。大學生對網路安全問題認識不清,網路安全知識匱乏,網路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淡薄,對網路的強依賴性是導致其網路安全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高校應該充分利用課堂內外宣傳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

  • 關鍵詞: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路安全問題日趨突出。在網路安全問題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歐洲網路與信息安全局在《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中指出:「在所有的信息安全系統框架中,人這個要素往往是最薄弱的環節。只有革新人們陳舊的安全觀念和認知文化,才能真正減少信息安全可能存在的隱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生力軍,他們的網路安全意識是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加強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直接關繫到國家的未來,增強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刻不容緩。

    一、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薄弱

    《第2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雖然網路安全事件頻繁發生且造成了較大損失,但網民的安全意識依然較低。仍有4.4%的網民個人計算機未安裝任何安全軟體,近50%的網民不重視網上的安全公告。筆者對所在學校和其他5所廣州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72份),調查顯示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比較薄弱。

    在調查中,100%的學生都有QQ號,86.54%的學生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真實材料,38.7%的學生喜歡用自己的生日、電話號碼、學號等來設置QQ密碼,26%的學生未給自己的電腦設置開機密碼,72%的學生認為自己不會有意識地注意網路安全方面的信息。在回答「您認為避免黑客攻擊應該採取哪些手段」時,大多數同學選擇法律約束、網路警察管理、使用網路安全產品等,選擇提高用戶安全意識的學生僅佔44.7%。在大學生的觀念當中,網上有黑客、病毒、木馬,但網路犯罪離自己很遙遠,網路安全和自己關系不太大,不妨礙自己在網路上瀟灑地遊走。

    二、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

    造成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整個網路環境的問題、學校教育的空缺,也有大學生自身網路素質的問題。

    (一) 網路不安全因素比較隱蔽

    網路不安全因素的隱蔽性欺騙了大學生。大學生普遍認為,網路安全就是指網路信息安全,他們沒有感受到自己的網路信息有什麼不安全。在調查對象中,只有1.4%的學生有過QQ號、MSN號、網銀賬號被盜的經歷,90.2%的學生認為沒有人企圖對他們實施數據盜竊。所以,他們想當然地認為網路安全問題不是普通大學生要注意的事情,網路犯罪分子只對高度機密且有價值的數據、銀行賬戶等敏感信息感興趣,對普通大學生沒有興趣,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9年中國網民網路信息安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52%的網民曾遭遇過網路安全事件。網路信息安全對眾多網民來說不再只是停留在新聞報道或他人的言談中,而是需要實際應對和處置的問題。」

    美國學者馬克·波斯特曾經說過:「隨著電腦資料庫的降臨,一種新的話語、實踐便在社會場中運作,你可以把社會當做一個超級全景監獄。」在他看來,資料庫構建了一個超級全景監獄,在這里「把我們的私人行為轉化成公開布告,把我們的個人言行轉化成一種集體語言」。這一觀點並非危言聳聽,現代網路技術可以把人的每一個網路行為都記錄下來,尤其是隨著雲計算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需要把數據上傳到伺服器。如果需要,通過這些記錄可輕易獲知個人信息。

    事實上,網路安全不僅是指網路信息安全,還包括網路設備安全和網路軟體安全。由於技術原因,目前的電腦操作系統都存在安全漏洞,入侵者可以利用各種工具藉助系統漏洞入侵他人電腦,或盜取他人的信息,或借用他人電腦對網路實施惡意攻擊。所以,網路安全出了問題不只是個人隱私泄露,也不只是頻繁地重裝系統的麻煩,而是可能導致經濟損失,甚至還可能使自己成為罪犯的替罪羊,陷入到法律糾紛當中。

    (二)學校網路安全教育的缺位

    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匱乏、網路法律和道德意識淡薄的現狀與學校在網路安全教育方面的缺位有著一定的關系。

    1.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匱乏。大學生普遍知道諸如防火牆、病毒、木馬等網路安全方面的常用術語,有74%的學生知道要給電腦安裝防火牆,要定期升級病毒查殺工具。然而,83.6%的學生認為只要有防火牆、防病毒軟體等網路安全工具就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卻不清楚不良的上網習慣、網路安全工具的不正確使用、系統本身的漏洞等都是危害網路安全的因素。

    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在於大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一般都是來自於周圍的同齡人或互聯網,很少是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的。目前,高校一般都開設了公共計算機課程,但是該課程對於網路安全的教育嚴重滯後,不能適時地為學生傳授網路安全知識。

    網路安全知識的匱乏,使得大學生行走在網路危險的邊緣而不自知。隨著網路詐騙等犯罪現象的出現和攀升,有些大學生開始意識到網路安全問題的存在,然而由於自身相關知識的匱乏,以及網路使用的技能不強,使得他們盡管很關注自己的網路安全,但是對網路上層出不窮的竊取和破壞行為常常發現不了,即使發現了也束手無策。

    2.大學生網路法律知識空白,網路道德觀念模糊。目前,高校一般沒有開設專門的網路安全法制教育課程,大學生對於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不太清楚,網路道德觀念也比較模糊。在參與網路活動中,多數大學生既不顧他人的安全,也不注意自己的安全,一不小心就觸犯了道德和法律。前些年的「銅須事件」「虐貓事件」等就是通過「人肉搜索」找到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姓名、家庭地址、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和心理壓力,甚至對其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喜歡「人肉搜索」的人只講自己的快意,卻意識不到這些行為已經構成了對他人隱私的侵害。

    (三)大學生對網路的強依賴性削弱了其網路安全意識

    每個大學生都懷揣著一個夢想進入大學,然而當大學生活撲面而來時,他們的夢想卻「流離失所」,緊張甚至枯燥的生活讓他們感到彷徨。與此相反,網路世界的豐富、自由、多彩、輕松深深地吸引著他們:這里方便、快捷、廉價、豐富的娛樂方式成了很多大學生的首選;這里充斥著大量的色情、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對大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這里沒有師長的約束,沒有復雜的人際關系。於是,他們對網路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他們在放任自己時,安全意識也逐漸被削弱。

    三、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培養的對策

    網路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他們了解世界、與外界聯系的重要媒介。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和網路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幫助大學生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一)充分利用課堂加強大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和網路安全法制教育

    1.在高校公共計算機課程中增加網路安全知識的內容。目前,高校計算機普及課程的內容主要是計算機常用軟體的使用,而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比較少。應在該課程中增加兩方面的知識:一是計算機系統管理知識,應該適當增加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裝、設置等知識,增加學生對計算機工作原理的了解,使之了解系統管理用戶、文件和其他硬體資源的安全機制。這可以提高學生在網路世界的自學能力和抵禦網路侵害的能力。二是網路安全知識,介紹網路安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系統安全策略,如加密解密演算法、防火牆的工作原理與作用、系統漏洞及修補方法、硬碟保護卡的工作原理與使用方法。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增加正確使用網路、病毒的處理等知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路,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使之正確、安全地利用網路資源。

    2.加強對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法制教育。目前,很多高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網路安全法制教育課程,只是在公共必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涉及健康、安全上網的內容,但是幾乎沒有涉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容易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相關法律的空白。因此,高校在加強大學生的傳統道德教育的同時,絕不能忽視網路安全法制教育,應當把網路安全法制教育納入德育教育的范疇。比如,在課程中增加《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規,通過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不斷強化學生的網路安全法制意識,提高學生的網上自我約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積極拓展課外空間,開展形式多樣的網路安全教育活動

    1.開設網路安全知識專題講座。開設網路安全知識專題講座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補充,也是有效地引導大學生關注網路安全問題的有效途徑。可以就課堂教學中不能深入講解的問題或薄弱環節舉辦講座,如網路行為規范、個人計算機安全策略、計算機病毒的新動向、病毒查殺軟體的使用等。通過網路安全知識專題講座可以培養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引導大學生關注網路安全問題。

    2.定期開展網路安全培訓。學校應該定期對師生進行網路安全培訓,讓全體師生一起了解網路風險,形成安全責任意識及行為習慣。在對學生的培訓中應指導學生掌握並遵守學校網路使用條款,了解網路中存在的風險,知道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如何尋求幫助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培訓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有關數據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對自身的權利既是限定也是保護。

    3.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舉辦網路安全知識大賽、網路安全知識調查、網路安全主題漫畫比賽等,這既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業餘生活,又可以在校園中宣傳網路安全知識,強化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

    (三)成立校級的信息安全管理機構

    高校應該成立專門的信息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校園網的日常安全與管理工作,及時了解本校學生的網路使用情況;定期發布最新的網路安全信息,讓大學生及時了解網路不安全因素的動態。在信息安全管理機構的指導下,使學生養成「網路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

4. 大學生如何自覺維護互聯網安全,防止利用互聯網犯罪

一、注重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標,增強大學生的公德意識。

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針對大學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特點,學校要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加強校園內的內部管理,及社會各部門的共同教育。

共同管理預防犯罪首先必須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保證校園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場所,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學校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各項困難。

(4)怎樣加強學生對網路安全的認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十二條國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使用網路的權利,促進網路接入普及,提升網路服務水平,為社會提供安全、便利的網路服務,保障網路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不得危害網路安全,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5. 如何讓中學生注重網路安全,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中學生未成年,社會經驗為零,容易上當受騙。網路中欺詐行為很普遍,專門欺騙未成年人,因此,作為中學生要聽父母老師的話,不要迷戀網路,設計錢財的鏈接不要點擊,以免上當。賭博網站不要進入,黃色網站不要點擊。要好好學習知識為社會做貢獻。

6. 大學生如何增強網路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培養的對策
網路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他們了解世界、與外界聯系的重要媒介。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和網路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幫助大學生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一)教學環節是培養大學生網路詐騙防範意識的重要渠道
教師應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網路安全狀況,結合教學內容,對他們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防患於未然。在教學內容上選擇恰當的章節教育引導學生從世界觀的角度認識網路。例如:結合關於世界物質統一性的理論讓學生自己討論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關系,比較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關系及實質,討論網路世界的本質與人們行為倫理規范的聯系。舉例讓學生感受網路詐騙的危害。
依據內容和形式是辯證統一的理論,說明沒有無內容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內容,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於內容。

7. 結合實際情況論述新時代大學生應如何認識網路安全問題及如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

大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努力學習網路安全防範理論,增強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同時做好監督「主人翁」。

網路生態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淫穢色情、低俗庸俗、恐怖驚悚、賭博詐騙等不良生活方式在網上傳播挑動群眾的神經,在網下也會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特別是對判斷力較低的青少年影響最大,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7)怎樣加強學生對網路安全的認識擴展閱讀:

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網路不安全因素比較隱蔽

網路不安全因素的隱蔽性欺騙了大學生。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有QQ號、網銀賬號被盜的經歷,但是也有很多學生認為沒有人企圖對他們實施數據盜竊。

網路安全不僅是指網路信息安全,還包括網路設備安全和網路軟體安全。由於技術原因,目前的電腦操作系統都存在安全漏洞,入侵者可以利用各種工具藉助系統漏洞入侵他人電腦,或盜取他人的信息,或借用他人電腦對網路實施惡意攻擊。

(二)學校網路安全教育的缺位

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匱乏、網路法律和道德意識淡薄的現狀與學校在網路安全教育方面的缺位有著一定的關系。

8. 如何增強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

定期開展網路安全培訓。學校應該定期對師生進行網路安全培訓,讓全體師生一起了解網路風險,形成安全責任意識及行為習慣。在對學生的培訓中應指導學生掌握並遵守學校網路使用條款,了解網路中存在的風險,知道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如何尋求幫助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培訓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有關數據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對自身的權利既是限定也是保護。

9. 如何加強青少年網路安全教育

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與學校總體安全工作相結合,針對當前社會關注的青少年
上網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網路安全文明教育,積極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文明的環境,特製定以下網路安全制度。

一、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知識教育,要求各教學系部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積極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學校網路教室要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滿足學生的上網要求。同時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給學生必要的網路安全知識,增強其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二、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三、加強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學生上網場所的管理,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危害學生,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路,文明上網。

四、加強網路文明、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網路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識,以及在網路環境下防範傷害、自我保護的能力。注重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建立網路安全措施,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體系。

五、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要求各處室部門和學校各教學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積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網路知識,遵守網路道德,學習網路法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校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

六、
加大與國家網路安全相關部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校園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治理力度。積極主動聯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門,開展學校內部及學校周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控和管理,杜絕學生沉迷於網吧。

附:《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