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校園安全事件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隱瞞行程、翻牆進校,一大學生被立案調查2022年4月6日,安徽肥西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報稱,通過運用大數據等手段深入流調溯源發現,安徽某高校學生郭某東(無症狀感染者)存在故意隱瞞活動軌跡,編造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曾8次翻牆進、出學校。
肥西縣公安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故意隱瞞活動軌跡,編造虛假信息的郭某東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對學院負責疫情防控的主管人員郭某英和直接責任人員陳某平依法行政拘留,並視情將對學院其他負責人依法追責。
案例二:私自翻牆出(入)校園並隱瞞行程
2022年3月11日下午, 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校園進入封閉管理,學校三令五申,禁止學生翻牆出入校園。校園封閉管理後,仍有學生肆意妄為,翻牆出入學校。學校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原某某,文化傳播學院何某某、商學院鄭某某,航空學院許某某等10人私自翻牆出(入)校園,且未主動匯報行程,經研究決定,給予原某某等10名學生留校察看處分。
案例三:隱瞞行蹤,擅自離返校
2022年3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文化傳播學院學生連某某未經審批私自返校。返校後,該生隱瞞實際行程,拒不配合進行隔離,經學院多次談心談話才如實匯報情況,了解到其3月11日未經審批私自離泉。經研究決定,給予連某某留校察看處分。
案例四:麻痹大意,未按規定及時參加核酸檢測
2022年3月20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許某某等7位同學未及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核酸檢測,給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風險,對維護全校師生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不良後果。經學校研究決定,給予許某某等7位學生警告處分。
案例五:違反規定,擅自偽造腳本程序
2021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計算機學院黃某某擅自篡改偽造「進出校園二維碼」腳本程序並將其部署在自己的伺服器上。2022年1月7日,該程序被「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教育系統安管平台)監測發現,觸發學校網路安全和疫情防控預警,影響惡劣。為嚴肅校規校紀,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經研究決定給予黃某某同學嚴重警告處分。
案例六:偽造通行碼,隱瞞行程近期,
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在摸排學生出入校園情況的過程中,發現教育科學學院楊某某同學隱瞞行程,夜不歸宿,偽造通行碼,給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帶來較大隱患,影響惡劣。為嚴肅校規校紀,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經研究決定給予楊某某同學警告處分。
2. 網路安全案例分析
網路信息安全案例很多,不外乎。掉線,網路卡,網路賬號被盜,ERP系統上不去等,不知道你要的信息安全分類是那種。像上面我說的那些也是信息安全,但是別人不覺得是。網路安全主要受外網和內網兩個部分的攻擊。外網現在大家做的都快飽和了。但是對於內網的安全,目前做的不是很完善,倒是有一個免疫網路和免疫牆概念的推廣。對於外網就不多說很多硬體設備廠商都在生產,對於內網的不是很多。不過,你可以看看免疫牆路由器這個東西。主要是這些,樓主中秋節快樂哈。
3.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4.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5. 涉案100餘萬元!警方破獲一起網路詐騙案,該案件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騙案五花八門,許多家中由於騙案基本上妻離子散!我身旁最立即的一個案件便是大家這里的一個老師被行騙分子結構將其一生存款二十幾萬元,所有騙光!這件事情嚴厲打擊的這一教師立即弔死,一個小小年紀的性命一切都結束了!而這一教師上吊自殺的地區,就是他准備用他被騙光的錢來購房的地區。這種錢是他教書的情況下一分一分攢出來的救命錢!
網路詐騙事件再談一談一個標准:千萬別貪欲,你不想他人劃算,他人始終不容易騙得你,騙子公司就沒有使你上當受騙的機遇。受害者覆蓋全國全國各地,每單損害少則幾萬元更多就是數十萬。另外他提示群眾,網上交友需慎重,不必隨意泄漏私人信息,不必隨便堅信另一方的花言巧語,不必隨意接納來歷不明的交朋友邀約,不必隨意與路人碰面,天空不容易掉餡餅,但凡涉及到資產難題,盡量頭腦清醒大腦!一旦產生上當受騙,第一時間警報,盡量減少經濟損失。
6. 急求網路信息安全實例!!!!!!!!!!1
1、安全事件:網路攻擊。威脅:利用工具和技術通過網路對信息系統進行攻擊和入侵,如:網路探測和信息採集、漏洞探測、嗅探(賬號、口令、許可權等)、用戶身份偽造和欺騙、用戶或業務數據的竊取和破壞、系統運行的控制和破壞等。措施:使用入侵防禦系統(IDP),建立基於PKI的身份認證體系,使用數字證書進行身份的鑒別和授權訪問控制。
2、惡意代碼攻擊。威脅:故意在計算機系統上執行惡意任務的程序代碼,使用病毒、特洛伊木馬、蠕蟲、陷門、間諜軟體、竊聽軟體等。措施:建立防病毒策略,安裝部署防病毒系統進行定期查殺,並將結果收集進行分析,找出惡意代碼攻擊對象加強防護。對於特徵木馬而言,需要使用其他手段進行木馬提取和反編譯,找出木馬攻擊對象並加以防範。
7. 江蘇警方發布2021十大高發通訊網路詐騙,主要有什麼
在現在網路詐騙可以說十分常見,一不小心就會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那麼我們在日常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隱私安全,不要隨意泄露自己隱私給陌生人,不要隨意向陌生人轉款,不要相信陌生人能夠給自己帶來收益這樣的事情。自己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千萬不要掉入電信詐騙這樣的陷阱,在網上進行交往的時候,要注意保護自己人身安全,不要隨意相信他人。
三、發現自己被詐騙應該怎麼辦
發現自己被詐騙之後一定要及時報警,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可以幫你找回,任何人可以幫助你找到詐騙分子這樣的話,相信這樣的話只會讓自己掉入更深的陷阱當中,報警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並且要保留當時轉賬的相關賬戶以及進行操作的相關平台,給警方提供相關證據才會提高破案的幾率。
8. 近幾年網路隱私泄露的經典案例都有哪些
例如:2017年3月22日,國內知名漏洞報告平台烏雲網公布了「攜程安全支付日歷導致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的相關信息。漏洞發現者指出,攜程將用於處理用戶支付的服務介面開啟了調試功能,使所有向銀行驗證持卡所有者介面傳輸的數據包均直接保存在本地伺服器。
而該信息加密級別並不夠高,可以被駭客輕易獲取。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戶的:持卡人姓名、身份證、所持銀行卡類別、卡號、CVV碼以及用於支付的6位密碼。
相關信息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包括婚姻、信仰、職業、工作單位、收入、病歷、生育等相對隱私的個人基本信息。
2.設備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版本等。
3.賬戶信息。主要包括網銀賬號、第三方支付賬號,社交賬號和重要郵箱賬號等。
9. 生活中有沒有因為網路安全受到威脅所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例
生活中是有因為網路安全受到了威脅所造成嚴重後果就是那一位所長,因為受到了網路的安全導致最後卧軌自殺。
10.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