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其中一台電腦上安裝好3G無限上網卡的驅動及相應客戶端。選的是台式機,安裝過程不多說,將這台安裝了3G無限上網卡的電腦簡稱為A電腦,作為伺服器計算機。另外那台電腦稱為B電腦,作為客戶端計算機;
2.進入A電腦的「網路和共享中心」,在左邊點選「管理網路連接」;
3.在USB-KEY DIAL上單擊右鍵選「屬性」,再選擇「共享」選項卡,勾選「允許其他網路用戶通過次計算機的Internet連接來連接」前的方形復選框,下面的兩個可根據需要選擇。注意:在勾選此項時,會有提示窗口,不用理他(當然,你也可以仔細看看,然後根據提示窗口的內容進行一下修改)。
4.經過上一步設置後,A電腦設置應該已經完成了。可以在「本地連接」上單擊右鍵選「屬性」,看看是否設置完成。設置完成後,如下圖,否則可以重復第三步設置。
5.將客戶端計算機的 B 電腦的「本地連接」屬性設置為「自動獲得ip地址」和「自動獲得DNS伺服器地址」。
6.使用直連網線——注意,就是普通的網線,而不是交叉網線——插到兩台電腦的網卡上,將A、B兩台電腦連接。
7.A、B兩台電腦,進入各自的「網路和共享中心」,將網路設置為專用網路。
8.A電腦使用3G上網卡上網後,B電腦已經可以訪問網路了。
至此,搭建完成。如果還是只有作為伺服器計算機的那一台電腦能上網的話,那麼請關閉此電腦的防火牆後,作為客戶端計算機的另一台電腦再打開一個網頁試試看,能否上網。祝你成功。
2. 什麼是KOA辦公系統
KOA,中文全稱「知識辦公自動化系統」,英文全稱Knowledge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是以知識管理為中心、基於web訪問方式的辦公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定義企業內部的流程、優化企業內部溝通渠道,將各部門的辦公事務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人性化管理,節約企業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文化價值.
一般應用於 校園網路 企業辦公 會有有一些的 郵件收發 娛樂 文件共享等功能組成。
3. 如何在express通過中間件將socket.io注冊到express中
如何在express的中間件中使用request請求介面數據或進行資料庫查詢
中間件是一種獨立的系統軟體或服務程序,分布式應用軟體藉助這種軟體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資源。中間件位於客戶機/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機資源和網路通訊。中間件特點:滿足大量應用的需要;運行於多種硬體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計算,提供跨網路、硬體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應用或服務的交互功能;支持標準的協議;支持標準的介面。中間件分類:分為數據訪問中間件、遠程過程調用中間件、消息中間件、交易中間件、對象中間件等。中間件應該具備兩個關鍵特徵:首先要為上層的應用層服務,這是一個基本條件;此外,又必須連接到操作系統的層面,並卻保持運行工作狀態,具備了這樣兩個特徵才能稱為中間件。現在很多人把開發工具也稱為中間件是不合適的,因為開發工具開發出來的軟體,並不依賴開發工具與底層操作系統連接。windows中沒有聽說有中間件組件或是什麼.
4. koa-router 多域名路由配置求助
1.定義路由器機器名
----比如要將路由器機器名定義為cisco2600,使用以下命令:
----router> enable
----password:******
----router# config terminal
----router(config)# hostname cisco2600
2.設置特權模式密碼
----在對路由器操作時,輸入「enable」後需輸入相應的密碼。為了設置密碼,應在配置模式中使用如下命令:
----router(config)# enable secret mypassword
----以便將密碼改為mypassword。
3.配置埠信息(可能包括乙太網埠和同步埠,根據你的網路而定)
1)配置乙太網埠:
----在配置模式中輸入以下命令:
----router(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0
----router(config-if) # ip address 202.102.224.25 255.255.255.0
2)配置同步埠
----router(config)# interface serial 0/0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202.102.211.108 255.255.255.248
上面的第1條命令都是進入埠配置模式,第2條命令都是配置該埠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就是你問的重點。
4.保存配置
5. 貼片電阻最大有多少瓦封裝為多少
貼片電阻最大功率是1W,封裝形式是2512。
貼片電阻的封裝與功率關系如下表:
封裝 額定功率 70°C 最大工作電壓(V) 英制(inch) 公制(mm) 常規功率系列 提升功率系列
0201 0603 1/20W / 25
0402 1005 1/16W / 50
0603 1608 1/16W 1/10W 50
0805 2012 1/10W 1/8W 150
1206 3216 1/8W 1/4W 200
1210 3225 1/4W 1/3W 200
1812 4832 1/2W / 200
2010 5025 1/2W 3/4W 200
2512 6432 1W / 200
目前應用最廣的貼片電阻的尺寸代碼是0805及1206.並且逐步有趨勢向0603發展,0402和0201兩種封裝常用於集成度較高的產品中,其對SMT工藝水平也提出較高的要求。最常用的允差為J級。
用戶在選擇各電阻、電容、電感時,需要根據元件的應用場合來有針對性的選擇和購買,如遇到使用若干種貼片元件時,可多購買一些,但由於貼片電阻體積非常小,如何保存和整理給工程師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建議工程師在選購貼片元件的同時可以購買貼片元件小盒子對元件進行存放,但由於這種小盒子的密封不嚴,當元件在潮濕地區長時間存放時,會在焊接處產生氧化造成假焊,或購置創易貼片電阻樣品冊,可避免上述問題且可以購買到全系列電阻,但成本較高,每種電阻的數量不多。
電流=(額定功率/電阻)開方
功率P=U2/R
拓展資料
片式固定電阻器,從Chip Fixed Resistor直接翻譯過來的,俗稱貼片電阻(SMD Resistor) ,是金屬玻璃釉電阻器中的一種。是將金屬粉和玻璃釉粉混合,採用絲網印刷法印在基板上製成的電阻器。耐潮濕和高溫, 溫度系數小。可大大節約電路空間成本,使設計更精細化。
貼片元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密度高,抗震性強.抗干擾能力強,高頻特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手機、電子辭典、醫療電子產品、攝錄機、電子電度表及VCD機等。貼片元件按其形狀可分為矩形、圓柱形和異形三類。按種類分有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晶體管及小型集成電路等。貼片元件與一般元器件的標稱方法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貼片電阻
6. 如何評估otn網路運行質量,otn網路優化工作如何開展
1. 目的 為了保障訂單交期的按時完成及明確各部門在訂單執行過程中的職責,將訂單執行過程流程化、制度化、簡單化,從而提高訂單交期的達成率,滿足客戶需求。 2. 適用范圍 適用於產品合同評審後到產品出貨的整個過程管理,包括訂單執行過程中的各相關部門的相關職責活動,及各經營單位、物流科、生產科、品質科、工程科在產品交付過程中的活動。 3. 職責 3.1 銷售科:作為客戶訂單執行的窗口,負責事業部內部的運作協調,組織客戶要求的識別與確認、訂單確認、評審、內部訂單錄入、訂單信息傳遞、交貨計劃擬定及相關訂單與生產出貨的異常協調處理。 3.2 各經營單位研發部門:負責建立並維護BOM的准確性、控制與維護設計更改資料,並協助工程科分析處理產品在生產中的有關設計與性能方面的異常。 3.3 物流科: 3.3.1銷售助理、計劃人員:負責作為事業部訂單執行的窗口,直接對銷售科所有訂單執行負責。負責製造系統內部的運作協調,協調製造系統(含以外)的一切可以支援訂單完成的資源;負責訂單生產計劃、交貨計劃的制定,生產計劃異常的協調解決,綜合生產進度的跟進與掌控,各類異常情況的協調處理與反饋、訂單出貨跟進與分析統計。 3.3.2 物控/采購人員:所有物料的調配和管控以及訂單生產物料的准時采購、交期回復、采購材料異常的主導處理,包括生產過程中發現的異常物料處理。 3.3.3 倉管員:負責庫存的分類、安全存量管理、物料的清點處理,材料及(半)成品收發存、搬運、出貨數據處理等工作。 3.4 工程科:負責新產品試產及鑒定,訂單執行過程中各項技術、工藝性異常的分析與主導處理;以及負責生產設備的准備和維護保養、工裝夾具的製作。 3.5 品質科:負責來料檢驗、控制,訂單執行過程中的品質檢驗與控制及品質異常的分析與主導處理。 3.6 生產科:負責訂單生產計劃的執行,生產異常的及時反饋與解決,製程品質、產能控制,保證生產與出貨計劃的順利完成。 3.7信息管理部門:負責維護網路系統、SAP、KOA系統的正常運行,進行網路的效率管理、技術更新、開發、流程優化、界面優化、查詢系統的優化,定期進行網路效率、故障分析、資料庫兼容性、網路安全保密性方面的評估和改進。 4. 內容 4.1 合同評審的傳遞 4.1.1 銷售助理接到銷售工程師傳遞的客戶訂單或客戶計劃後,需在每天下午18:00前完成SAP系統錄入和KOA合同評審流程提交,並督促審批過程。合同審批按《合同評審控製程序》操作。所有訂單批量(100K以下含)必須要有需求出貨日期、所有大批量訂單(100K以上)必須要有分批次的需求出貨日期 ,以利物料和生產分批安排和控制,客供料必須在計劃排產前2天知會計劃。每周五合同評審通知到計劃員在17:00後的,下單時間視為下周一,每周一至周四合同評審錄入SAP的時間在15:00後的,視為第二天下單 ,非經理特批計劃員不得手工建單。緊急訂單需增加采購主管審批節點。 4.1.2 計劃員接到KOA合同評審時根據IE的標准工時先行評估產能,下班前完成計劃訂單的轉換工作,采購人員在收到物料需求計劃後4H內完成采購訂單的下發工作。如有物料交期異常的,及時與物控以及計劃員協調處理。 4.2 物料交期規則 4.2.1 物控/采購人員擔當接到物料需求計劃後需在一周內完成相應的采購與物料交貨任務(例如:銷售科在1月15日下合同評審,采購應在1月22日17:00前把原材料跟催到庫),具體交貨期以生產計劃排產時間為依據;設計變更時,訂單物料交期重新計算;售後訂單不算在此交期內,以采購供應科回復為准。回復材料交期必須以郵件回復。 4.2.2 物控員在每天上午10:00前發出《工單欠料表》給物流科和生產科。采購根據《工單欠料表》及《生產計劃表》,主動跟進所缺物料的時間。如三天內的生產計劃變更時,則計劃員提供調整後的物料需求計劃給物控和采購人員進行確認,以確保生產計劃順利執行。 4.2.3 如有物料交期異常,不能按計劃時間到料,采購需第一時間知會物控,物控要及時與計劃員協調處理。如因供應商方面不能回復、不能保證、停電等異常情況而不能按時完成時,需主動向部門主管和計劃員說明並主動採取補救措施。由計劃員進行物料交期異常情況的監督,在異常發生時發出《 生產計劃異常調整通知單》,要求責任單位進行相應的整改措施,並在每月計劃調整異常月報進行反饋。采購回復物料交期的時間只允許更改一次,緊急訂單物料的交期,采購應在計劃員提出需求的3H內回復交期,如未回復或不能滿足需求的,直接上升到上級主管處理,上級主管應在接到信息後的2H內回復交期,如未回復視為默認可按計劃要求達成。 4.2.4 如果經營單位獲取的交期比采購提供的交期提前或有其他方面的沖突,銷售助理應與物流科主管溝通確認後,統一由采購做交期回復的更正。物流科主管擔當確認經營單位銷售助理提供的交期。 4.2.5 計劃員所參照的材料交期只接受采購提供的信息。計劃員依據與采購確定的「10天交成品」(客供PCB的為7天交成品)之原則,並結合產能情況在24小時內,向銷售助理回復預計出貨日期。 4.2.6 若銷售科要求的訂單交期提前於10天交成品(客供PCB的為7天交成品)之原則的為緊急訂單處理。銷售助理在提交KOA合同評審流程時必須註明清楚「緊急訂單」字樣,在審批流程中需要經物流科主管級以上人員審批。 4.2.7 計劃員接到緊急訂單時,首先做出產能分析,調整生產計劃。采購接到緊急訂單合同評審時,先把長交期的物料下手工單出去給供應商准備生產。 4.2.8 正常采購訂單在分批送貨時,最後一批交貨物料的尾數必須在該批送貨後的8小時內完成,否則影響生產與出貨的損失由采購承擔。 4.2.9 物控和采購對物料需求計劃負責,如材料延後或無交期等異常情況時,必須以郵件形式在6小時內通知計劃員並告知異常交期物料的補救措施及明確到料時間,以便及時調整生產計劃與出貨計劃。否則因此類異常導致生產計劃執行混亂或停線影響生產與出貨的責任由采購物控承擔。 4.3 生產計劃的制訂與執行 4.3.1 物流主管負責組織每月的產能規劃會議,銷售助理每月25日前提供客戶季度滾動計劃給相關單位,便於物流科、生產科、工程科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4.3.2 在每周二、五11:00前銷售助理將客戶10天以上的交貨計劃准時提供給計劃員,計劃員依據交貨計劃,結合材料、產品工程技術、品質、產能等實際情況制定出未來一周的《生產計劃表》。在每天PM15:30--16:30之間發出《生產計劃表》。生產計劃應盡可能的滿足市場出貨需求,如因多方努力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必須將原因於第一時間反饋給銷售人員,同時確定責任單位及時處理並回復結果。原則上三天之內生產計劃不準調動,計劃只針對產能及異常情況進行維護和調整3天後生產計劃。 4.3.3 若遇特殊情況(材料、品質、產能等異常)需緊急調整3天內生產計劃的,由計劃員發出《生產計劃異常調整通知單》經訂單對應之銷售科確認並填寫處理意見後轉交責任部門分析與檢討,計劃員統計月報表,在月報會議上由責任部門檢討改善。 4.3.4 經營單位銷售科有需要臨時調整出貨日期的的訂單,應由銷售助理發出交貨計劃異常調整通知給計劃員(產能確認)及采購物控(物料確認)並填寫處理意見後計劃員根據產能及物料狀況確定最終結果後轉交銷售科分析與檢討,計劃員統計月報表,在月報會議上由責任部門檢討改善。 4.3.5 生產計劃的調整必須通過計劃員執行,除了計劃員外,其他部門及人員無權私自調整生產計劃。如遇特殊情況,生產科有在前後訂單生產順序間進行生產調整,需及時將情況知會給計劃員。 4.3.6 計劃員對所排的《生產計劃表》負責從領料到產品入庫的全程跟進。如在中途出現異常,需及時與相關責任單位進行協調解決,並將可能產生的後果、處理方法、及建議於第一時間知會相應銷售助理。 4.3.7 銷售科已通知暫停或無明確交貨計劃的訂單,如果要恢復生產,訂單交貨時間從通知的那一天開始計算。 4.3.8 正在生產中的產品,生產主管在接到計劃員通知產品調整需停產後,需要進行人員設備重新安排調整或轉機型生產。如需要恢復原產品的生產,銷售助理負責通知物流科主管,經過主管確認同意後進行生產計劃的調整安排,計劃通知生產主管進行調整。 4.3.9 銷售部門提出的轉機型生產要求如已備料、SMT半成品已完工的必須提前2小時(工作時間)通知計劃員,未備料、SMT半成品已完工的必須提前4小時(工作時間)通知計劃員。計劃員接到通知後聯絡物流科人員、生產科、工程科、品質科安排生產,確保生產轉型。在轉型產品上線後24小時確保交付出貨,在規定的24小時內或其它情況,銷售科不得強行要求轉型生產。 4.3.10 訂單下達與取消必須按《合同評審控製程序》操作。訂單下達後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將「A」訂單生產成「B」訂單出貨的,銷售助理必須修改重下訂單,不能以口頭或郵件發文通知的形式處理。否則計劃員不予執行。 4.3.11 生產科主管負責按照生產計劃與出貨計劃執行、監督與落實,如生產計劃在執行中因各類異常影響進度,需在10分鍾內反饋工程科、品質科、計劃員協調解決,若造成停線的,生產將異常現象在1小時內通過《製程異常聯絡單》、《無效工時確認表》的形式進行處理。生產計劃當天排產的產品、數量無特殊要求、無異常的必須當天入庫。 4.4 物料准備 4.4.1 倉庫必須保證物料賬目與實物數量的准確性,一致性。並按計劃員提供的《工單明細表》及時完成物料的配備、發料工作,物料的配備要求在接到通知後4小時內完成。如緊急訂單需配合在2小時內完成備料工作。 4.4.2 倉庫倉管員需整理套料缺料,各倉管員根據缺料表優先發已備工單的缺料,後備套料物料。 4.4.3 貨倉主管負責物料准備工作的安排,具體包括:物料的庫存數量、質量狀態的基本情況,物料資料庫的維護管理,BOM的管理等。 4.5 不良退料 4.5.1生產過程中的不良材料退料由生產線人員必須按《不合格品控製程序》等規定進行處理。因物料、用量更改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原材料良品退倉,生產物料員及時填寫《退料單》提交IQC檢驗、確認。收料時倉管員(原材料管理人員))除退料單外需核查原材料是否有IQC的合格標貼及完整的物料標簽等我部門對標示的要求,進行整理、歸位動作,確認無誤後倉管員(收料、錄單人員)打出單據給到原材料管理人員存檔,以備查閱。後續有需求時倉管員(原材料管理人員)及時將此類物料優先發放、使用和消耗。 4.5.2在生產中因原材料本身原因造成的不良,生產物料員填寫《OS﹠D通知書》,並經相關人員確認後,要求采購人員建立退貨PO, 然後進行退料。倉管員(收料、錄單人員)除《OS﹠D通知書》外,需核查不良原材料是否有退貨標貼及完整的內容填寫,確認無誤後打出單據,倉管員(原材料管理人員)通知采購或其他人員退貨。 4.6 產能管理 4.6.1 工程科IE需每周五前提供、修正各產品的標准產能並上傳至KOA,保證生產計劃產能的准確性。 4.6.2 在每月最後一周的周三或周四由物流主管組織銷售科、物流科、生產科負責人召開月產能規劃會議,重點確認次月生產目標、產能狀況、物料交期狀況、外協事宜處理,為產銷平衡做好前期准備。物流科主管將會議結果及《月總產能規劃》資料以KOA系統內部聯絡單方式經事業部總經理審批後傳送各科室,相關生產工作將依此資料進行。 4.6.3 對於生產異常情況,由計劃員整理資料,報告上月計劃執行中異常狀況。責任部門對影響生產計劃的異常調整、物料交期異常需要進行相關的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措施,並在下次會議上進行檢討,制定的糾正措施執行在每月最後一日前提交事業部公共平台。 4.7 設備准備: 工程科主管負責生產設備的維護保養與各類工裝夾具、治具的製作與請購,使設備管理與工裝夾具管理能夠滿足生產要求,保證生產順利進行。如有設備、工裝夾具、治具不能滿足生產要求的,需提前3天通知計劃員,以便調整生產計劃。工程主管負責工藝確認、生產用品的檢查准備,如錫膏、鋼網及相關工藝資料等。 4.8 來料檢驗 4.8.1 來料檢驗異常必須由品質主管負責判定處理,采購負責特采申請處理,物料異常由品質主管按照《IQC作業指引》執行,緊急采購的物料或尾數補料根據《急料單》必須於2小時內檢驗完畢,物料異常時采購主管同品質主管應在4小時內完成物料的補救處理。 4.8.2 由物控通知倉庫和IQC的急料,倉管員必須在到貨後5分鍾內完成送檢並同時通知采購,IQC檢驗員需配合在30分鍾內(RoHS檢測除外)完成檢驗工作。並及時與倉庫接洽入庫事宜,不合格時將結果反饋給采購。如檢驗合格倉庫需於第一時間通知生產線物料員,進行相應的發料動作。 4.9 檢驗出貨 4.9.1 銷售助理每天11:30前提供次日出貨計劃等資料給倉庫、OQC與計劃員、生產主管,計劃員與生產科主管確認後,在當日將最終結果告知銷售助理。生產科各生產線及OQC必須依據《出貨計劃》跟進落實每一項出貨。倉庫於第三日AM9:00前回復出貨計劃完成狀況。如銷售助理沒有任何原因且超過11:30未提供出貨明細的,計劃和倉庫對生產產品將不納入出貨計劃之列,相應的工作活動暫後處理。 4.9.2 OQC檢驗在出貨計劃規定的2小時前檢驗完畢,檢驗不合格品由生產返工。從生產物料備齊後36小時開始安排正常出貨,品質科OQC需配合出貨優先順序及緊急程度安排檢驗,緊急出貨的產品在接到生產科送檢每批次後需4小時內出具檢驗報告。 4.9.3 計劃員與銷售助理需做好生產或計劃《出貨交期確認跟蹤表》跟進、監督出貨產品的生產、檢驗、車次安排。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及時反饋銷售科。對於庫存產品需要出貨時,及時聯系OQC進行檢驗,有不合格時聯絡生產計劃安排返修、返工,跟進全流程。 4.9.4 事業部負責安排出貨車輛,根據出貨數量、客戶要求交付時間安排車次,負責出貨產品的搬動,搬動裝車時間不得超出1小時,以保證及時交貨。 4.10 信息聯絡 4.10.1 信息部負責維護網路、KOA、SAP系統保障正常運行,如伺服器等出現異常影響系統作業的,需提前通知相關單位並告知預計完成時間。SAP系統是相關單位訂單等業務處理所依賴的工具。 4.11 BOM資料准備 4.11.1 經營單位研發部門BOM錄入人員負責在BOM更改獲得批准後的4小時內錄入完整的數據資料,保證設計更改資料的及時與准確性。如需要進行BOM資料、產品的相關資料修改,必須由文控員或產品設計開發負責人提交KOA中ECN或者ECR更改。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設計方面的BOM更改時,由驗證科文控將資料提交工程科、品質科、物流科、生產科等更改工作,物控員對更改後的物料及時發出請購需求及跟進更改前的物料的處理結果。由於設計開發的BOM等資料的更改或更改後無驗證而導致生產耗費的無效工時由研發部門承擔。 4.11.2 設計開發更改後,相關的生產主管負責BOM的核對工作,並依據BOM進行物料核對。工程科在線技術員負責依據生產計劃安排或設計更改後生產使用的BOM的符合性核對工作。如生產過程中出現設計更改又無確定的方案執行時,生產主管可提出生產轉型申請,並由計劃確認。因此產生的無效工時由研發部門承擔。在此情況下生產主管應通知計劃員、IPQC、產品工程師或技術員進行工作變更。
7. sd敢達出現Koa Exception Handler怎麼辦求高手解決。
沒事,不關你電腦問題。是久游的伺服器有問題。如果出現的次數多的話,那隻能說明久游的伺服器欠扁了。如果你想解決的話,就重裝下游戲(其實就是心理作用,重裝之後會覺得好很多)。希望能夠幫助你。樓上說的全是天方夜譚,其實就是叫你用心理這個方法而已。
8. KoA代表什麼含義
那是KDA
KDA就是:殺人(Kill)死亡(Death)助攻(Assist)按照一定比率來算的一個數值
其公式為(K+A)/
D
殺人助攻多死亡少可以增加這個數值,數值越大你的水平越高
9. koa是什麼求大神幫助
kOA 知識化辦公自動化系統kOA知識化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創新管理理論和技術為基礎,集成工作流機制、郵件機制、網路會議、安全機制、催辦機制等,打造通用化的企業自動化辦公平台。 知識管理平台: 實現知識沉澱、存儲、共享、流動、應用和創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知識獲取與學習能力,塑造學習型創新型企業。 協同工作平台: 建立會議協作、團隊協作、公文流轉、待辦機制、催辦機制等協作平台,實現即時通訊、共享、交流。 決策支持平台: 採集競爭對手情報,分析系統內業務知識,挖掘企業熱點知識,輔助企業決策層全盤掌控企業運營。 企業通訊平台: 建立企業范圍內多種多樣的通訊網路,包括電子郵件、網路會議、手機簡訊、PDA等,使得信息交流快捷流暢。 信息發布平台: 提供信息發布、交流的有效場所,使得員工能夠及時了解規章制度、新聞、公告等企業信息。 個性化行政辦公平台: 提供靈活的工作流機制和個性化服務,實現無紙辦公。
10. koa電阻標簽圖片有很多種嗎
摘要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