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的危害已經從傳統網路攻擊影響的線上網路空間,擴展到國家安全、國防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社會安全、家庭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周鴻禕認為網路安全已經從「信息安全」時代,進入了「大安全」時代。
在大安全時代,網路攻擊帶來了新威脅和大挑戰。周鴻禕在演講中指出,大安全時代,我們面臨著六大新威脅。
第五,網路攻擊威脅金融和經濟安全。互聯網金融已經深入大眾生活,而針對金融系統的網路攻擊也層出不窮,威脅金融和經濟安全。區塊鏈的火熱也讓虛擬貨幣已經成為黑客攻擊的新目標。
第六,網路攻擊威脅用戶個人安全。數據顯示,網路犯罪正在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未來絕大多數犯罪都可能藉助網路實施。網路犯罪除了造成用戶隱私泄露、財產損失外,甚至也在影響人身安全。
『貳』 「紅衣大炮」周鴻禕「啞火」,360面臨「分家」,未來到底在哪
1、「紅衣大炮」向騰訊開炮
2010年11月3日,騰訊發表聲明,表示為了用戶利益,做出了一項艱難的決定:「用戶只能卸載360之後,才能使用QQ」。互聯網史上最為著名的「3Q大戰」爆發。
二選一事件很快在相關部門的調停下結束了,不過雙方後續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官司,直到2013年,360敗訴被判賠償500萬而告終。
雖然360輸了官司,但周鴻禕卻成為了「人民英雄」。天下苦騰訊久矣,一篇《狗日的騰訊》就是其中的縮影,騰訊這個應用創新「終結者」這一次遇到了一個狠人周鴻禕。
一個是以模仿起家的「流氓」,一個是以捆綁銷售起家的「流氓」,當兩個「流氓」碰撞在一起,便誕生了這場世紀大戰。
周鴻禕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紅體恤,他也開始了黑西服白襯衫,從紅體恤變成黑西服,不僅是周鴻禕個人衣著的轉變,更是360由自由熱烈的TO C業務到沉穩低調的TO B業務的轉型。
周鴻禕變了,那個威力十足的「紅衣大炮」也開始「啞火」。;360也變了,錯失了移動互聯網只能轉型政企安全。
『叄』 周鴻禕建議打造數字「反導防空系統」,數字安全有多重要
如今的網路安全,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不僅關乎個人安全、企業安全,也關乎國家安全,已經成為社會治理、國家治理的重要議題。網路安全威脅是全天候、無間斷的,只有堅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才能不斷織密網路安全防護網。當今世界,互聯網已經融入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萬物互聯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風險互聯,給人類社會、人們生活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
『肆』 周鴻禕如何談信息泄露問題
9月4日,2018 ISC互聯網安全大會在北京召開,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在會後的采訪中談到,對於用戶隱私泄露事件,需要提前作出預警,一旦等到數據泄露之後,再去處理善後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研究過所有安全事件,最後歸根到底再天大的事件都是從攻擊一個很小的終端開始。」周鴻禕說。
周鴻禕稱,360的「安全大腦」技術一定程度上可以對這類攻擊進行預警和處置。所謂「安全大腦」,是通過數以億計的感測器持續採集安全大數據,之後將數據傳輸到安全大腦的雲端,進行存儲和計算,並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對網路威脅的自動化、智能化響應和處置。
『伍』 周鴻禕對於互聯網他是怎樣看的
想了解一下他互聯網方面的理解的話看《周鴻禕:我的互聯網方法論》。
『陸』 周鴻禕談數字裸奔,數字時代你有安全感嗎
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人類進入了數字時代。數字時代隱私權保護的誕生和發展過程是現代人們有目共睹的。伊始,我們一直在忙著移動各種真實場景,比如交流和貿易,建立一個沒有國界、可以滿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需求的新的空間。就身邊發生的隱私泄露事件來看,數字時代沒有十足的安全感。
凡是有利於人們的,那麼它也會有相反的一面,這是我們步入數字時代所意識到的。人們創造的虛擬空間也是需要“防盜門”的。近年來,隱私權保護變得非常受國家、媒體、高校等機構所重視。這種突如其來的“突變”意味著數字時代已經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當隱私權保護問題變得不得不管理時,建立法律是維持文明世界秩序的有效措施。通過法律加強人們對隱私的保護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個人隱私。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如此看來,數字時代人們的安全感會嚴重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在提高個人隱私保護意識的同時也需要有關部門的政策扶持。只有雙方都做好防護措施才能給人以十足的安全感。
『柒』 周鴻禕為什麼說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
第一,個人隱私的安全。PC互聯網時代,網路安全大多是影響電腦里工作方面的數據。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泄露的大多是手機里的數據,開始涉及到照片等個人隱私信息數據。下一步,越來越多的智能硬體設備所收集到的數據將更加隱私化,甚至直接關繫到身體,比如我們佩戴的手環收集個人健康數據等等。
第二,個人財產的安全。互聯網金融在近兩年快速發展,金融工具也逐漸從PC轉移到移動端甚至可穿戴設備上。技術發展一方面帶來更方便的交互方式、生活方式,但同時,移動設備、智能硬體的網路安全隱患也會對個人財產的安全產生威脅。
第三,人身的安全。與智能手機不同,許多智能硬體產品將不再通過應用軟體提供服務,而是通過硬體本身提供服務。360安全團隊曾研究特斯拉Model S型汽車,發現利用汽車軟體里的某個漏洞可以遠程式控制制車輛;美國著名黑客巴納比·傑克曾在黑客大會上演示在9米之外入侵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等無線醫療裝置,然後向其發出一系列高壓電擊,從而令「遙控殺人」成為現實。
第四,企業安全。萬物互聯時代除了給個人用戶帶來的網路安全威脅之外,同樣給企業網路安全帶來了潛在隱患。目前很多企業都支持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設備辦公),此外,也有很多員工會攜帶各式各樣連接Wi-Fi、3G/4G、藍牙等網路的智能設備進入辦公場所。因此,相比以往企業面臨的網路安全威脅,當前企業網路安全邊界越來越模糊,接入點越來越多。
為了應對未來互聯網安全的挑戰和威脅,周鴻禕在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曾表示,360提出了用戶保護三原則:一是用戶數據應該歸用戶所有;二是用戶有知情權和選擇權,用戶有權不允許網路公司使用自己的數據;三是公司有更大的責任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存儲安全傳輸。
『捌』 周鴻禕建議打造數字「反導防空系統」,你覺得數字化安全該不該重視
我個人認為數字化安全必須值得重視,因為現在是數字化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資料基本都在網上有,如果沒有做好數字化安全防護,那麼很可能會造成隱私泄露,這樣對誰都不好。接下來,我們就仔細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總的來說,身為一個業內人士,我個人是絕對數字化安全必須得到重視!因為我國的數字化有太多威脅了,無時無刻不受到來自國際的網路黑客攻擊。
『玖』 周鴻禕說數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戰越大,目前我國的網路安全水平如何
數字化這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帶來的一個新的改變,但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利用好了數字化,整個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利用的不好數字化將帶來很大的安全挑戰,就比如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泄露個人信息的問題,偷偷違規採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這些都是數字化呀。
網路安全是一個隨著技術或者說隨著數字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必然會出現的一個問題,這個很正常,但是要是不下大力度的話,很難解決,我們不贊成是通過完全的懲罰去起到恐嚇的作用,但是沒有相應嚴格的規則去限制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那也很難起到最終人們所期待的那個理想的目標,所以網路安全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很重要,但是網路安全不等於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
『拾』 關注網聯汽車安全等 全國政協委員周鴻禕2021兩會提案
易車訊 在2021「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提交三份提案,分別是加快構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城市級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智能汽車網路安全,以及對網路安全行業特殊人才給予認定和激勵政策。
將網路安全列為智能汽車"標配"
造車正在成為一種流行。"傳統車廠在努力造智能車,很多互聯網公司也要跨界造車,還有很多人開始認真考慮,准備購買他們人生的第一輛電動智能車。"周鴻禕表示。
因此,繼2019年後,周鴻禕第二次針對智能汽車提出提案。他表示,"作為網路安全從業者,越是在產業火爆的時候,越是有責任把其中的安全問題提出來。"
他指出,智能網聯汽車就像是一台四個輪子上的"大手機",集成了大量的攝像頭、雷達、測速儀、導航儀等各類感測器,由此導致過去智能終端存在的安全問題"轉移"到智能汽車上,或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具體而言,智能汽車存在三個問題。第一,智能汽車聯網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大,攻擊者能對汽車實現遠程操控,包括遠程開車門、遠程啟動、遠程熄火等,嚴重威脅智能汽車安全駕駛;第二,智能汽車供應商的安全問題也能殃及池魚;第三,智能汽車中的各類數據採集泄漏風險巨大。
對此,周鴻禕提出了針對性建議。首先,把網路安全系統像"安全帶"一樣列為智能汽車的標配;其次,推進智能汽車網路安全強制測試;最後,強化智能網聯汽車產生的數據安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