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加入北約合作網路防禦卓越中心,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
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都是歐美國家
北約組織是一個在冷戰時期的產物,當時世界上有著龐大的兩大陣營,一個是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一個是前蘇聯的華約組織,隨著蘇聯國家解體後,華約組織也隨著解散了,但是北約組織卻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北約成員國都有著相同的防禦系統,在近年來更是不斷進行擴張,北約成員國幾乎涵蓋了整個歐洲,這些成員國也建立起來的防禦體系和網路安全防禦體系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北約的網路安全防禦中心就是歐洲北約成員國和美國加拿大。
② 存在一個無懈可擊的網路安全體系嗎為什麼
談網路安全的保護手段
--------------------------------------------------------------------------------
管 慶 華 黃 建 平
(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 福州 350007)
摘 要 具體闡述了網路安全問題和對網路安全的保護手段,並從倫理道德的新角度,探討其對網路安全的軟保護作用。
關鍵詞 網路安全 安全保護
1 關於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指保護數字信息資源,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權者的惡意泄露、篡改、竊取、冒充、破壞,從而導致信息的不可靠和無法處理,甚至是信息系統的癱瘓,包括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密性指高級別信息僅在授權情況下流向低級別的客體;完整性指信息不會被非授權修改;可用性指合法用戶的正常請求能及時、准確、安全地回應。
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計算機和系統本身的不可靠性和脆弱性是其一,人為破壞因素則是網路安全的最大威脅,具體有:
1.1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制的程序,能在計算機系統運行的過程中自身精確地拷貝或有修改地拷貝到其他程序體內,給計算機系統帶來某種故障或使其完全癱瘓。它具有傳染性、隱蔽性、激發性、復制性、破壞性等特點。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的種類越來越多,擴散速度也不斷加快,破壞性也越來越大。如1998年的CIH病毒,能使計算機系統迅速癱瘓,並在全球造成巨大的破壞性。1999年的"梅利莎"病毒,2000年的"愛蟲"病毒,殺傷力都很強,傳播速度也很快。而且每年都有不同類型的新病毒產生,給各個領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2 黑客和黑客程序 黑客是指採用各種手段獲得進入計算機的口令,闖入系統後為所欲為的人,他們會頻繁光顧各種計算機系統,截取數據、竊取情報、篡改文件,甚至擾亂和破壞系統。黑客程序是指一類專門用於通過網路對遠程的計算機設備進行攻擊,進而控制、盜取、破壞信息的軟體程序,它不是病毒,但可任意傳播病毒。互連網的發達,也直接催生了黑客活動。黑客發展至今,已不再是單純為研究新科技,或對抗牟取暴利的狹義英雄,除有受不住金錢誘惑而入侵電腦盜取資料出售或勒索賺錢外,還有懷著政治動機的行為。
1994年夏,一群以俄羅斯黑客為首的犯罪分子闖入萬國寶銀行的電腦系統,從銀行客戶帳戶中非法轉帳總數超過1 000萬美元的金額。1999年初,黑客組織曾向中國和伊拉克宣戰,宣稱要破壞兩國的電腦系統,原因是他們不滿兩國政府。另外,美國政府四大部門:國防部、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及航空航天總局的電腦系統也屢遭黑客拜訪。從今年2月初開始,黑客連續襲擊多個美國大型網站,使黑客行動達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
1.3 信息生態惡化 在網路空間,如果人類對信息資源開發和管理不當,也會導致信息生態失調,使人類和信息環境的沖突日益尖銳。網上信息泛濫成災,使人類處理與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落後於社會信息生產和傳播能力,使信息生產和利用嚴重失調。網路中的冗餘信息、老化信息、無聊信息造成信息通道阻塞,進一步加重了網路運載的負荷,既影響了人類對信息的吸收,也影響了信息的再次開發;網上信息污染使人類精神世界受到嚴重毒害,淫穢、暴力、恐怖、迷信等有毒信息嚴重腐蝕了人們的靈魂,虛假信息、失真信息則擾亂了社會秩序,危害了國家安全;信息侵權使版權、隱私權受到嚴重的侵犯,帶來了許多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問題;信息分布不均使信息貧富差距擴大。據統計,目前佔世界人口20%的發達國家擁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佔世界人口80%的發展中國家卻只擁有信息總量的20%,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一種新式貧困威脅——信息貧困。
2 對網路安全的保護手段
2.1 技術保護手段 網路信息系統遭到攻擊和侵入,與其自身的安全技術不過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我國網路安全信息系統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安全系統有其自身的不完備性及脆弱性,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網路信息系統的設立以高科技為媒介,這使得信息環境的治理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只有採取比網路入侵者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才能清除這些同樣是高科技的產物。每個時代,高科技總有正義和邪惡的兩面,二者之間的斗爭永遠不會結束。例如,為了維護網路安全,軟體商們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生產出各種殺毒軟體、反黑客程序和其他信息安全產品:防火牆產品、用戶認證產品、信息密存與備份產品、攻擊檢測產品等,來維護網路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2.2 法律保護手段 為了用政策法律手段規范信息行為,打擊信息侵權和信息犯罪,維護網路安全,各國已紛紛制定了法律政策。1973年瑞士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保護計算機的法律;美國目前已有47個州制定了有關計算機法規,聯邦政府也頒布了《偽造存取手段及計算機詐騙與濫用法》和《聯邦計算機安全法》,國會還組建了一支由警察和特工人員組成的打擊計算機犯罪的特別組織;1987年日本在刑法中增訂了懲罰計算機犯罪的若干條款,並規定了刑罰措施。此外,英、法、德、加等國也先後頒布了有關計算機犯罪的法規。1992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表了關於信息系統的安全指南,各國遵循這一指南進行國內信息系統安全工作的調整。我國於1997年3月通過的新刑法首次規定了計算機犯罪。同年5月,國務院公布了經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管理暫行規定》。這些法律法規的出台,為打擊計算機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
2.3 管理保護手段 從管理措施上下工夫確保網路安全也顯得格外重要。在這一點上,主要指加強計算機及系統本身的安全管理,如機房、終端、網路控制室等重要場所的安全保衛,對重要區域或高度機密的部門應引進電子門鎖、自動監視系統、自動報警系統等設備。對工作人員進行識別驗證,保證只有授權的人員才能訪問計算機系統和數據。常用的方法是設置口令和密碼。系統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稽查人員分別設置,相互制約,避免身兼數職的管理人員許可權過大。另外,還須注意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的防範,如火災,意外攻擊、水災等。
2.4 倫理道德保護手段 道德是人類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以善惡標准評價的,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所維系的一類社會現象,並以其特有的方式,廣泛反映和干預社會經濟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倫理是人們在各項活動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它通過人的內心信念、自尊心、責任感、良心等精神因素進行道德判斷與行為選擇,從而自覺維護社會道德。
網路打破了傳統的區域性,使個人的不道德行為對社會發生的影響空前增大。技術的進步給了人們以更大的信息支配能力,也要求人們更嚴格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要建立一個潔凈的互聯網,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法律和管理上的不斷完備,還需要網路中的每個信息人的自律和自重,用個人的良心和個人的價值准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2.5 四種保護手段分析 技術、法律、管理三種保護手段分別通過技術超越、政策法規、管理機制對網路安全進行保護,具有強制性,可稱之為硬保護。倫理道德保護手段則通過信息人的內心准則對網路安全進行保護,具有自覺性,稱之為軟保護。硬保護以強硬的技術、法律制裁和行政管理措施為後盾,對網路安全起到最有效的保護,其保護作用居主導地位;軟保護則是以信息人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與社會輿論來維系,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覺保護,不是一種制度化的外在調節機制,其保護作用范圍廣、層次深,是對網路安全的最根本保護。
3 倫理道德對網路安全的軟保護
3.1 網路安全的相對性和硬保護手段的局限性
網路安全永遠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不可能建立一個無懈可擊的網路信息系統。就如殺毒軟體和反黑客程序的生產,對保護網路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可到了一定時期,新型的病毒、新的黑客程序又不斷出現,相應的新殺毒軟體和反黑客程序也相繼產生,這永遠是一個相互交替相互制約的過程。近年來,網路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計算機病毒事件和黑客事件也愈演愈烈。科學技術正義和邪惡不同的兩面在不斷斗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用任何技術來維護相對安全的網路環境的同時,都是以影響到網路信息系統的性能為代價的。例如,通過加密來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確保信息在沒有電子鑰匙開啟的情況下就無法閱讀。通過防火牆技術,使網路內部網與互聯網或者其他外部網路之間隔離,限制網路互訪,保護內部網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方法都影響了系統的功能。
同樣,法律和行政管理措施的產生都是對網路安全問題的防範和保護。隨著不同類型網路安全問題的出現,法律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也在不斷變化,以應變新時期的網路安全問題。
技術、法律和管理手段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對每一時期的網路安全起最有效的保護。但是,沒有一個時期會因為有了這些硬保護手段就能營造一個無懈可擊的網路系統。所以,網路安全具有相對性,而硬保護手段也有其局限性。
3.2 軟保護手段的廣泛性和穩定性
倫理道德是人們以自身的評價標准而形成的規范體系。它不由任何機關制定,也不具有強制力,而受到內心准則、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的作用,它存在於每個信息人的內心世界。因而倫理道德對網路安全的保護力量來自於信息人的內在驅動力,是自覺的、主動的,隨時隨刻的,這種保護作用具有廣泛性和穩定性的特點。
在倫理道德的范疇里,外在的強制力已微不足道,它強調自覺、自律,而無須外界的他律,這種發自內心的對網路安全的尊重比外界強制力保護網路安全無疑具有更深刻的現實性。正因為倫理道德能夠在個體的內心世界裡建立以「真、善、美」為准則的內在價值取向體系,能夠從自我意識的層次追求平等和正義,因而其在保護網路安全的領域能夠起到技術、法律和管理等保護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慶華,鄒志仁. 信息系統與計算機犯罪. 情報學報,1999(6)
2 邱燕燕. 網路安全與倫理建設. 情報雜志,2000(1)
3 謝立虹. 網路空間中的信息生態問題. 圖書館,2000(2)
4 電腦黑客編年史. 軟體報,2000-03-06
5 羅志傑. 倫理學名詞解釋.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
6 八所高等師范院校.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原理.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11
③ 網路安全敏感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瑞士 。 瑞士 為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以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二戰後,為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瑞逐步調整外交政策,由傳統保守的中立向「積極的中立」過渡,把促進和平共處,尊重人權並促進民主,維護瑞海外經濟利益,減少全球危機與貧困以及維護人類基本生存條件視為其外交政策的五大目標。自2002年9月加入聯合國以來,瑞外交政策更加突出人權和人道主義,大力開展斡旋外交,力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擴大瑞的國際影響。 瑞士 同世界上19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
敏感字眼指涉及黃色、暴力、反動的內容。
簡訊息作為一種新的信息業務和技術,已逐步被人們所熟知和利用,它的市場模式也從最早的親友之間的簡單問候、個人娛樂逐步轉向為為企業提供及時、可靠、准確的市場信息和用戶反饋等行業應用。 在帶給我們越來越多的便利時,一些非法的垃圾簡訊也給我們帶來不少煩惱。
為了有效的打擊與禁止垃圾簡訊,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安機關發出通知,禁止發布含淫穢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內容信息服務廣告,並要求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運用技術手段,對垃圾簡訊的發送渠道進行監控,建立信息安全審核監管機制。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一系列關鍵詞、敏感詞進行先期過濾,一旦發現簡訊中帶有敏感的關鍵詞,該關鍵詞將被屏蔽,或在接收方手機上以星號的形式呈現,有效攔截垃圾簡訊的傳播。同時,對大批量的信息發送進行24小時不間斷人工信息審核。通信運營商與正規SP(信息服務提供商)簽訂協議,要求SP信守服務合同,嚴格自律,反對簡訊欺詐。對部分違規、失信的SP信息服務商,嚴厲進行處罰,並堅決取消其接入號碼。
④ 年度盤點|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
【導讀】新年伊始,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物聯網也迎來了更多充滿戲劇性的挑戰與變革,在疫情爆發後,各地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及發生的這大大小小的的事件背後,多多少少都有物聯網的身影,為此,在這里小編整理了相關報告後,和大家說說2020年物聯網在全球的主要進展,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和借鑒!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
Part I: Covid-19對IoT 2020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公眾對物聯網的興趣下降了15%
人們通過Google搜索「物聯網」話題的頻率在2020年驟然下降。自2020年3月疫情大流行以來,這一下降比例達到15%;此後,「物聯網」話題搜索量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並處於較低水平,也沒有回升跡象。物聯網顯然不像其它話題那樣在公眾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同一時間范圍內,公眾對游戲的搜索興趣猛增了約65%、對「在家工作」的興趣增加了104%、對「失業救濟金」的興趣猛增了250%。在對3000多個財報電話的分析顯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IoT」一詞的使用量呈類似下降趨勢。但是,有關物聯網,尤其是「工業物聯網」的討論在第三季度又重新開始。
盡管疫情大流行,但2020 IoT市場仍然強勁
盡管Covid-19疫情不斷,並且
2020年全球GDP下降了5%,物聯網市場在2020年仍在增長(無論是支出規模還是連接設備總數)。雖然有少量物聯網項目因各種原因(如在封鎖期間無法建立基礎設施)而停止或推遲,但大多數物聯網項目在2020仍在繼續。
事實上,2020年是智能設備的一個拐點——活躍的物聯網連接數量(例如:連接的汽車、智能家居設備、連接的工業設備)等,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非物聯網連接的數量(例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目前全球有217億活躍的連接設備,其中54%(117億)是物聯網設備連接。到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300億個物聯網連接,即地球上幾乎每人有4個物聯網設備。
十餘個物聯網主題隨疫情加速發展
物聯網在應對疫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以物聯網為中心的用例在幫助世界應對疫情方面發揮了(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最值得注意的包括工作場所、醫院和其它基於物聯網的接觸者追蹤(例如:Concept
Reply的跟蹤和定位系統),以及整個疫苗供應鏈中的產品跟蹤和驗證(例如:Controlant)。
對2021年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進入2021年,物聯網技術的整體情況,看起來很樂觀。人們普遍認為,任何因Covid-19對業務的負面影響都將在2021年逐漸消失,新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將推動物聯網市場的發展。企業將加速發展的主題之一是「新技術支持的商業模式」,其中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將由互聯的物聯網產品來實現。企業關注的另一個主要主題是「人工智慧」。
Part II: IoT 2020十大進展
最大的物聯網新勢力:小米
2020年1月,來自中國的電子製造商小米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內至少投資72億美元用於5G和人工智慧(AIoT)。新的推動包括對智能電視、無人機、電動滑板車、空氣凈化器、路由器、安全攝像頭等一系列消費和企業物聯網設備的重大投資。
物聯網在對抗Covid-19中的最大貢獻:挽救生命
在2020年初,物聯網行業沒有人能夠預見到,IoT技術將在這一整年中為拯救生命而扮演重要角色。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於2020年6月進行的一項被廣泛引用的研究估計,在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期間,社交距離僅在歐洲就挽救了300萬條生命。雖然這些被挽救的生命大多可以歸功於人們只是待在家裡、戴上口罩和避免接觸,但物聯網技術無疑在一些情況下阻止了進一步的傳播。
許多物聯網廠商競相推出社交距離工具(包括Bosch.IO的工作場所隔離和聯系人追蹤解決方案,Software AG和Dell的Smart Social
Distancing解決方案,或Concept Reply的追蹤和定位系統等)。
位於德國萊比錫的Goebecke麵包店只是使用這種解決方案的眾多企業之一。該企業老闆介紹,工作場所的音頻提醒和對員工數據的分析能力,都使員工更加謹慎、意識更強,這些員工隨後變換了各自之間的距離。
最近,用於Covid-19的物聯網的重點已經轉移到疫苗供應鏈監控上,以確保疫苗安全交付,不發生產品丟失、篡改或變質。例如,輝瑞公司(Pfizer/Biontech)選擇了冰島的初創公司Controlant來監控其Covid-19疫苗的配送。
加速最快的物聯網垂直領域:醫療保健
多年來,由於行業的高度規范性以及缺乏對醫療數字化的支持和緊迫性,在醫療環境中實施物聯網項目被證明是很麻煩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Covid-19已經導致了醫療保健領域的數字化爆炸,特別是在醫院。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5月發布了多項臨時政策,以在2020年支持數字化工具。德國在2020年10月首次允許醫生開出針對特定疾病的數字健康應用(例如,一款有助於治癒焦慮症的應用)。
在大流行期間激增的應用之一是「遠程醫療」,即醫生通過視頻會議治療患者。醫生報告說,遠程醫療通常被視為只是邁向數字診斷的第一步,它依靠物聯網設備從遠處診斷病人。數家醫院於2020年開始進行試驗。2020年12月,一名倫敦外科醫生在加利福尼亞用5G技術對香蕉進行遠程手術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2020年最大的物聯網融資:Samsara
Samsara又成功了。2020年5月,在第一次Covid-19大封鎖期間,該公司又籌集了4億美元,旨在進一步擴大其工業物聯網業務。本輪融資對該公司的估值為54億美元,較2019年投資時估值下降14%。首席執行官Sanjit
Biswas在宣布這輪融資時,還宣布裁員300人(占勞動力的18%),這是由於Covid-19對關鍵垂直運輸系統的影響。
2020年值得注意的頂級投資(與物聯網相關)包括:
最重要的技術標准化:5G Release 16
2020年7月,3GPP標准機構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發布版本16,這是5G技術的第二套規范,也是5G
IoT的關鍵一步。構成版本16的一套新規范包括對「超可靠、低延遲通信」(eURLLC)、定位功能以及對TSN(時間敏感網路)的支持等方面的重大改進,所有這些方面對於各種物聯網用例的物聯網連接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高端應用,如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此外,版本16還可以在新的5G核心網上部署和管理NB-IoT和LTE-M技術,使5G網路可以通過這些技術管理大規模和低復雜性的物聯網。當前,全球約有2億個IoT連接使用NB-IoT
/ LTE-M的產品。預計,面向高端應用的5G物聯網將在2022年及以後興起。
最著名的新流行語:AIoT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物聯網的真正價值可以通過應用於物聯網數據流的AI/ML演算法來解鎖。因此,事後看來,「AI + IoT=
AIoT」在2020年出現並成為一個新流行語也就不足為奇了。在2020年12月,Google對這個話題的搜索量大概比12個月前多了70%。有趣的是,這個詞似乎起源於中國(而不是像「
IoT」一詞起源於美國)。華為和小米以及台積電(TSMC)這幾年一直在推崇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概念,即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融合。
2020年,許多「非中國」公司在品牌推廣工作中都使用了這個術語。美國工業軟體提供商Aspen Technology於2020年8月宣布了其新的工業4.0
AIoT
Hub,瑞士網路安全公司Wisekey於2020年9月推出了以AIoT為中心的新數字戰略。在2020年推崇這一術語的公司的其它例子包括總部位於新加坡的ASM
Pacific Technology和總部位於美國的分析軟體提供商SAS。
最大的物聯網相關收購:Nvidia-ARM
2020年9月13日,英偉達宣布有意收購ARM,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半導體交易,估值400億美元。除了是最大的半導體交易外,此次收購有望為AI&邊緣物聯網帶來新的技術創新。英偉達收購的主要業務板塊是ARM的處理器IP,其中也有重要的IoT成分,尤其是邊緣計算。ARM的IoT產品&服務集團(ARM的Pelion
IoT平台、MbedOS、SoC解決方案/安全、KigenSIM解決方案)將不參與此次交易。如果這筆交易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中國企業永遠得不到ARM的技術。這可能會進一步造成美中貿易關系的不平衡,從而使美國在半導體知識產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2020年的重要收購(與物聯網相關)包括:
最雄心勃勃的新物聯網連接技術:Amazon Sidewalk
2020年11月,亞馬遜通知Amazon Echo設備和Ring安全攝像頭的客戶,Amazon
Sidewalk將很快推送到他們的設備上。Sidewalk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旨在創建一個鄰里共享的網路,讓寵物或資產追蹤器等物聯網設備,即使在家庭Wi-Fi網路中斷或超出范圍時也能連接到互聯網。這是通過將不同的Wi-Fi網路連接成一個低帶寬網路,供不同用戶的物聯網設備使用的技術。
2020年9月,LoRa低功耗標准幕後的晶元公司Semtech宣布已與亞馬遜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合作構建網路;幾個月後的12月,據報道LoRa聯盟正在洽談,也將加入並支持Sidewalk,使用開放的LoRaWAN標准,該聯盟及其500多家成員公司都支持該標准。
最重要的政府舉措:美國物聯網網路安全改進法
2020年12月,《物聯網網路安全改進法案》終於簽署成為美國法律。其中,該法律要求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定期(至少每5年一次)更新物聯網安全標准和指南。專家們希望,該法律能夠促使製造商在設計物聯網設備時考慮到一些網路安全功能(例如:使用安全編碼實踐、提供足夠的認證、定期給設備打補丁)。
最大的IoT 2020 IPO:C3.ai
2020年12月9日,C3.ai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代碼為「AI」)。C3是一個真正的物聯網成功案例。該公司由美國億萬富翁Tom
Siebel於2009年創立,他因創立Siebel Systems公司而聞名,2006年1月該公司出售給甲骨文。C3.ai最初叫C3
Energy,主要專注於電網、電表和公用事業的數字化,該公司後來(2016年)品牌更新為C3IoT,並將其關注點擴大到能源之外,作為一個橫向物聯網平台。近年來,該公司強調通用分析和人工智慧能力,這也是為什麼該公司再次將品牌重塑為C3.ai。今天的C3.ai聲稱它可以從5700萬個感測器讀取數據,但Siebel明確表示,重點是AI(包括非IoT應用)。2020年12月上市至今,股價已較開盤價飆升超過40%,估值近140億美元(截至2021年1月8日)。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關於「年度盤點|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認為要想在大數據行業有所建樹,需要考取部分含金量高的數據分析師證書,這樣更有核心競爭力與競爭資本。
⑤ 斯諾登是誰他發生什麼事拜託各位了 3Q
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Joseph Snowden),美國人,29歲,雖然高中肄業,卻是互聯網奇才,憑著天賦才能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占據一席之位。 愛德華·斯諾登,29歲的美國中情局前技術助理,放棄穩定的工作、舒適的生活,選擇逃亡海外、向媒體揭發美國情報機構的「棱鏡」(PRISM)計劃,該計劃監控互聯網活動、秘密收集電話記錄。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國在線、Skype、YouTube、蘋果這9家科技公司參與其中,為美國情報機構提供信息。「老大哥」盯著世界上每一個人,這在美國國內和德國等多國都引發軒然大波。而泄密者斯諾登,他好萊塢諜戰大片般的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 他在2003年加入美國陸軍,想參加伊拉克戰爭,因為自覺有責任解放受壓迫的人。不過,斯諾登在一次訓練中跌斷雙腿,被迫退役。之後,他在國家安全局得到首份工作,在馬里蘭大學一個秘密設施任職保安員,其後轉到中情局擔任資訊科技保安,憑借卓越的網路知識和電腦技能,迅速獲破格晉升。 隨後,他作為中情局信息技術員派駐瑞士日內瓦並工作至2007年,在那裡接觸到一些機密文件。 愛德華·斯諾登 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隨後作為博斯公司雇員在國安局工作4年。他在做好披露機密的准備後,向公司請假,於2013年5月20日離開夏威夷前往香港,藏匿在一家酒店。 個人經歷愛德華·斯諾登出生於北卡羅萊納州伊麗莎白市(Elizabeth City)。 他的父親,賓夕法尼亞州的居民,是一名美國海岸警備隊的官員。 他的母親,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居民,是一個馬里蘭區美國地方法院的辦事員。 他有一個做律師的姐姐。 1999年,斯諾登舉家搬遷到馬里蘭州埃利科特市,在那裡他在安妮·阿倫德爾社區學院學習計算機專業(computing),以獲得必要的學分用以獲得高中文憑,但他沒有完成課程其後他獲得普通教育發展證書。 在動身前往香港之前,斯諾登與他的女朋友住在夏威夷、西歐胡島、維帕。 2004年5月7日,斯諾登自願加入美國陸軍,同時希望最終能參加特種部隊。他說:「我要爭取參加伊拉克戰爭,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人,我有責任,幫助人們擺脫壓迫」,但僅僅幾個月後,他在訓練事故中,折斷了雙腿,而在9月28日被除役。後來他曾在國家安全局設置於馬里蘭大學的一處隱蔽設施擔任警衛。在此之後,他又在中央情報局(CIA)擔任與信息技術安全有關的職務。 2007年,CIA 將其派駐瑞士 日內瓦負責維持計算機網路安全,並給予其外交身份掩護。 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在於2013年5月離開美國時,他已在國防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工作了不到三個月,職務是在夏威夷的一處國家安全局設施內擔任系統管理員,他約有$200,000美元的年薪。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就斯諾登事件發表聲明,證實斯諾登已離開香港。 揭秘事件事件曝光 2013年,斯諾登向媒體提供機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鏡」項目在內美國政府多個秘密情報監視項目「曝光」,他已離港去了俄羅斯,現去向成迷!
⑥ 世界上抗疫最成功的國家排名
中國。
世界10大抗疫國家排名如下:1中國、2俄羅斯、3德國、4法國、5巴基斯理、6伊朗、7土耳其、8巴西、9印度、10美國。
這10大抗疫國家,均受到新冠病毒的大規模進攻,有的損失最輕,有的損失最重。筆者把損失最輕的國家往前排名,而把損失最重的國家往後排名。排名越向前,就表明它的抗疫能力越強,這造成的損失最小;排名越向後,就表明它的抗疫能力越弱,由此造成的損失最大。
這10個抗疫大國,盡管它們各自製定的抗疫策略所實施的抗疫快速化、機動化、網路化、封鎖化、時間化、統一化、調控化以及命令化等不相同,但它們擁有的資源、人力、醫療技術等在第一時間里基本控制疫情並逐漸消滅新冠病毒的做法是幾乎相同的。
只要它們制定出高效的抗疫策略並及時地到達國家的深層結構中給予實施,就可使疫情損失最小。但有些國家的最高層,對國家與人民完全不負責任,不是積極制定出高效的抗疫策略並及時地送到自己國家的深層結構中給予實施。
而是使用政治去干擾而制定出低效的抗疫策略,這使人民不懂科學地打著「還我自由」的旗號進行遊行示威,也不懂科學地不戴口罩。
⑦ 日本,中國,英國和瑞士四個哪個不是網路安全敏感的國家
瑞士 。 瑞士 為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以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二戰後,為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瑞逐步調整外交政策,由傳統保守的中立向「積極的中立」過渡,把促進和平共處,尊重人權並促進民主,維護瑞海外經濟利益,減少全球危機與貧困以及維護人類基本生存條件視為其外交政策的五大目標。自2002年9月加入聯合國以來,瑞外交政策更加突出人權和人道主義,大力開展斡旋外交,力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擴大瑞的國際影響。 瑞士 同世界上19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
⑧ 斯諾登現在最有可能在哪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還是南美幾個國家
斯諾登現在在俄羅斯。
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Edward Joseph Snowden,1983年6月21日——),男,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雇員,曾擔 任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美籍技術承包人。
愛德華·斯諾登在2004年加入美國陸軍。他想參加伊拉克戰爭,因為認為自己是有責任解放受壓迫的人。不過,斯諾登在一次訓練中跌斷雙腿,被迫退役。之後,他在國家安全局得到首份工作,在馬里蘭大學一個秘密設施任職保安員,其後轉到中情局擔任資訊科技保安,憑借卓越的網路知識和電腦技能,迅速獲破格晉升。
2007年,CIA將其派駐瑞士日內瓦負責維持計算機網路安全,並給予其外交身份掩護。
斯諾登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隨後作為博思艾倫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雇員在國安局工作4年。他在做好披露機密的准備後,向公司請假,於2013年5月20日離開夏威夷前往香港,藏匿在一家酒店。
2013年5月離開美國時,他已在國防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工作了不到三個月,職務是在夏威夷的一處國家安全局設施內擔任系統管理員。他約有$200,000美元的年薪,與女友一起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他願意犧牲這一切,因為對美國政府的秘密監控工程感到良心不安。
《衛報》形容斯諾登對隱私的價值懷有強烈的熱情,他的筆記本電腦上附有支持互聯網自由組織的標簽,包括電子前哨基金會(EFF)和Tor。盡管他說自己曾「相信奧巴馬的保證」,但還是在2008年大選中將選票投給了「第三黨」。政治獻金記錄顯示他為榮·保羅的初選進行過捐贈。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就斯諾登事件發表聲明,證實斯諾登已離開香港。斯諾登在《衛報》采訪的視頻中指出,藏身香港,是因為香港承諾保障言論自由及政治異見人士。他指出,中國大陸的確限制自由言論,封鎖網路,但香港人一直有街頭遊行、表達自己觀點的傳統,而且香港的網路非常自由。斯諾登還指出,香港政府在與很多其他主要西方國家政府的關繫上實際上是獨立的。
2013年7月2日,據俄羅斯「Vesti」電視台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駐莫斯科謝列梅傑沃機場領事代表金·舍甫琴科透露,斯諾登已向俄羅斯遞交政治避難申請。
2013年8月1日,據法新社報道,美國「棱鏡門」項目泄密者愛德華·斯諾登的律師周四(1日)表示,斯諾登已經離開了莫斯科機場,此前他剛剛獲得了有限期為一年的俄羅斯臨時難民身份。
2013年12月11日,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選美國國安局承包商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為2013年全球百名思想家榜首。
2014年1月2日,《紐約時報》發表社論,認為愛德華·斯諾登扮演的是檢舉人角色,其揭發的信息具有重要價值,呼籲對他予以赦免或從寬處理。
2014年1月22日,愛德華·斯諾登在莫斯科接受了美國雜志《紐約客》的采訪,堅決否認自己是俄羅斯間諜,並稱這種猜測是荒唐而可笑的。
2014年1月24日,愛德華·斯諾登舉行網上直播答問會就網友關心的監控相關問題回答了提問。他在答問中強調,自己「沒有盜取過任何密碼」。
2014年1月29日,挪威前部長索赫捷爾推薦斯諾登為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
2014年2月18日,斯諾登高票當選為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學生校長,任期3年。學生校長是格拉斯哥大學獨特的職位,由學生投票選舉產生,斯諾登的前任是英國前自由民主黨領袖查爾斯·肯尼迪。
從2013年7月31日開始在俄羅斯的避難生活後,斯諾登便很少公開露面。從2013到2014年,他不時接受媒體訪問,還以視頻連線方式出現在世界各大活動中。
2014年7月底,斯諾登2013年獲得的在俄避難許可已正式到期,俄羅斯當局和斯諾登方面此前均表示,斯諾登已經遞交了延長庇護的申請,2014年8月,俄羅斯移民部門的消息稱,斯諾登的這一延長申請被接受,再次獲得俄羅斯的居留許可,期限為3年。
2015年10月初流亡俄羅斯的斯諾登(Edward Snowden)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指出,政府通信總部(GCHQ)可以通過傳送一個加了密碼的簡訊到要跟監者的手機里,再藉此拍攝照片和竊聽。
⑨ 1941年6月16日至17日夜間德國在瑞士建立的無線電反間諜局監聽站監聽到了什麼情報
德國納粹在瑞士也建立了完整的無線電測向網路,無線電反間諜局監聽站隨時關注著在歐洲上空的道道電波。在1941年6月16日至17日夜間,德國的克蘭采監聽員發現,一個不明身份的無線電信號兩次以同一密碼通信出現。克蘭采監聽員與布列斯特監聽員通話後,判定出這個呼號為「鋼琴家」的信號發送位置在日內瓦湖地區。納粹德國解碼局局長吉列將軍、蓋世太保頭目米勒和帝國安全總局情報處長、黨衛軍將軍瓦德爾·舍連別格都知道並確認:在日內瓦有一個蘇聯的諜報員在活動。當時的納粹無法破譯電報的內容,但他們不知道,這道電波正在向蘇聯傳送足以震撼世界的重要信息:「德國不日將向蘇聯發動攻擊!」
⑩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網路安全專業好就業嗎
好就業。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成立於1854年,由瑞士政府直接管理。
直到1969年,她仍然是瑞士唯一一所國際性大學。今天,它的學生數已達到14116人,並和洛桑聯邦理工一起成為瑞士最大的科學研究學院。學校擁有83個研究所和實驗室,330位教授和將近840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