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手機及網路游戲成癮預防心得
擴展閱讀

手機及網路游戲成癮預防心得

發布時間: 2022-08-20 12:41:31

如何避免沉迷網路游戲

怎樣預防青少年沉迷游戲 專業心理咨詢師這樣說
診斷「游戲成癮」的條件非常嚴格

本次活動邀請了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副主任馮清梅為家長支招。馮清梅是廣州大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在講座上,她向現場家長和小讀者展示了青少年游戲成癮(沉迷游戲)的各種表現形式與危害。

到底痴迷到何種程度才會被界定為游戲成癮?據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對診斷「游戲成癮」的條件非常嚴格,包括:當事人的相關行為必須足夠嚴重,而且已經造成個人、家庭、社會、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損害,至少需要12個月才能確診。

馮清梅說,具體要看當事人的社會功能是否受損,其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人際關系是否受影響,當事人與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系如何;是否發展了不良癖好,當事人是否熬夜、大量購買游戲裝備;是否作息或性情突變,當事人是否早上起不來、不吃飯、講話煩躁等。

戒除游戲並不能治癒游戲成癮

「游戲成癮,即使作為疾病類型,也不是游戲直接作為病因導致成癮。」馮清梅認為,游戲成癮另有別的原因導致。比如學習壓力大、厭學等,而厭學等又會有更深層的原因。所以,無論如何,千萬別簡單地認為:戒除游戲就能治癒游戲成癮。

「孩子沉迷游戲是因為家庭關系出了問題。」在馮清梅看來,成癮者背後往往有一個控制者(依賴者)。孩子的所有活動都在父母的控制之下,交什麼樣的朋友,該去發展什麼興趣愛好,要考多少分,要上什麼樣的學校和專業,甚至小到今天吃什麼菜、穿什麼衣服都由父母來決定。父母無時無刻不在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毫無自由,他可能無法反抗父母,那隻能在游戲的世界裡去找掌控感和自由感。父母是過度負責,過度控制,過度滿足,過度溺愛;成癮者則是去責任化,放任行為,用放任,傷害,對抗父母來刷存在感。

治療成癮的辦法是放棄對成癮者的控制,歸還屬於成癮者的責任,讓成癮者成為他自己,對自己所有的部分負責。gd.yd119.cn

孩子喜歡游戲是因能體驗回應感

為什麼孩子會沉迷游戲?「孩子喜歡游戲是因為游戲永遠都是會回應他。」馮清梅指出,孩子要從游戲當中去體驗這種回應感,而家庭無法給予他。很多父母沉浸在自己的手機里,當一些孩子試圖跟父母溝通,但得不到回應。而游戲這種虛擬世界,不管他做什麼都是能得到一個回應的感覺,會讓他感覺很好。這一點非常吸引孩子。馮清梅支招,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孩子,回應他。

「對待沉迷網路游戲的孩子,我們要關注的往往不是他對網路游戲的沉迷,而是這種沉迷背後的原因。」馮清梅分析,許多沉迷網路的青少年都存在自卑和人際不良的問題。沉迷網路、自卑、人際不良這三個問題往往產生交互作用:因為自卑所以在社交中缺乏主動甚至迴避,迴避又加劇了自卑感,並缺少社交技巧的鍛煉,加劇了社交不良,而網路游戲中可以隱藏真實身份,所以通過網路游戲來滿足社交需要。沉迷網路本身就是對現實社交的迴避。

良好的溝通有助於解決沉迷游戲

防止孩子沉迷游戲,我們父母可以做些什麼?「只要親子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孩子就不會沉迷網路,沉迷游戲。」馮清梅說,對於孩子使用手機這件事情上,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需要把制定規則的權利去交給孩子,然後把監督執行的功能去留給父母。也就是讓孩子自己來說,他怎麼用手機、玩游戲。」

「關於游戲,父母要幫助孩子認識游戲背後的東西。」馮清梅支招,父母要改變敵視孩子打游戲的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游戲背後的一些東西,比如設計游戲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用一個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於游戲更加健康的態度。

此外,孩子興趣太少也會導致沉迷網路游戲。而避免這一現象的好辦法就是,父母從小充分滿足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陪伴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尤其是戶外活動。如果一個人對探索多姿多彩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興趣,則是不太可能沉迷網路。

② 如何指導孩子規避網癮心得

您在為孩子沉迷游戲而發愁的時候,您有沒有想過,當孩子沉迷游戲,他在「迷」什麼?手機游戲為啥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呢?導致孩子半夜三更不睡覺起床偷玩?

有個老師經手過大量游戲成癮的青少年,她原以為自己已深諳治療游戲成癮之道,不過,最近她發現自家10歲的孩子對某款游戲入了迷,為了搞清楚游戲的吸引力,這位母親自己也開始成為「陪玩」,雖然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跟孩子的距離,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到問題,孩子現在還小,家長一定要現在幫孩子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網路界限,才可以引導孩子把心思回到學習上來。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界限步驟如下:
第1周:家長要了解孩子沉迷網癮的5個演變階段,常用的7種戒除網癮方式是什麼,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網癮8大原因是什麼,再到如何與孩子簽訂使用手機約定,最後到孩子不交手機怎麼辦?先家長要了解整個過程。

第2周:家長要做好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時,孩子大吵大鬧發脾氣摔東西,威脅不寫作業,威脅不上學,威脅不吃飯,威脅離家出走,威脅跳樓等,我們家長的應對預防措施是什麼?家長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就會容易發生悲劇。

第3周:家長開始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這時最困難的就是孩子不同意,怎麼辦?也就是按前面2周我們做的准備去執行時,一定會有新的或突發問題,家長到底是堅持建立界限,還是因為孩子的大吵大鬧放棄了?這就是由家長的心向所決定了,同時也需要專業有經驗的老師指導與支持,只要能跨出這一步,就可培養成一個有規則感,界限感,自律的優秀孩子。

第4周、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鞏固手機界限,幫孩子戒除網癮家長你不能簡單的堵,在建立手機界限同時,一定要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環境,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師生關系等,只要孩子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成績找到成就感,那孩子就不會再沉迷網癮了。

③ 生活中如何避免玩手機上癮

要想避免手機上癮,首先,手機中盡量少安裝各類軟體和游戲,手機里能產生的消遣方式越少,佔用你的時間就會越少。然後,平時多進行一些運動或做些其它的事情,轉移對手機的注意力,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做些其它的事情。最後就是在內心改變對手機的認識,不要把它當成一個用來消遣玩具,它只是一個需要時,能用到的便捷工具。

④ 如何防止沉迷手機和網路

一個孩子沉溺於手機,那麼手機之外的世界,也就很難再進入了他的內心世界。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學習、讀書、寫作業了。孩子的心跟了手機而去,上課走神也就很自然了,寫作業分心也就很正常了。孩子被手機所控制,成了手機的奴隸,自然聽命於手機裡面的東西。手機之外的事情上,哪裡還有什麼注意力?哪裡還有什麼控制力?孩子無心學習,成績也就一落千丈了。所以家長一定要現在幫孩子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網路界限,才可以引導孩子把心思回到學習上來。

如何幫孩子30天戒除網癮,建立手機界限步驟如下:

第1周:家長要了解孩子沉迷網癮的5個演變階段,常用的7種戒除網癮方式是什麼,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網癮8大原因是什麼,再到如何與孩子簽訂使用手機約定,最後到孩子不交手機怎麼辦?先家長要了解整個過程。

第2周:家長要做好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時,孩子大吵大鬧發脾氣摔東西,威脅不寫作業,威脅不上學,威脅不吃飯,威脅離家出走,威脅跳樓等,我們家長的應對預防措施是什麼?家長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就會容易發生悲劇。

第3周:家長開始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這時最困難的就是孩子不同意,怎麼辦?也就是按前面2周我們做的准備去執行時,一定會有新的或突發問題,家長到底是堅持建立界限,還是因為孩子的大吵大鬧放棄了?這就是由家長的心向所決定了,同時也需要專業有經驗的老師指導與支持,只要能跨出這一步,就可培養成一個有規則感,界限感,自律的優秀孩子。

第4周、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鞏固手機界限,幫孩子戒除網癮家長你不能簡單的堵,在建立手機界限同時,一定要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環境,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師生關系等,只要孩子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習成績找到成就感,那孩子就不會再沉迷網癮了。

網路成癮是怎麼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需求未能得到滿足,正常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是導致網路成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當人在現實世界受挫,卻能在網路世界得到安慰時,就容易出現對網路的依賴。在網路中感受到的自信增強、社交關系的建立、得到安慰等等,都可以成為人沉迷網路的原因。

⑤ 孩子沉迷手機解決辦法心得體會

個人建議,先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孩子愛玩手的原因是什麼?1.父母愛玩手機,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特別的少?2.為了安靜省心,主動拿手機給孩子玩?3.孩子有經常在一起的小夥伴都在玩手機,自己不玩就不合群?

找到原因,就跟孩子一起讓孩子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1. 家長要以身作則。只要孩子在身邊,家長做到堅決不玩手機。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家長每天都迷在手機、電視上,很難想像孩子能經得住誘惑。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先要「管教」住自己。

  2. 看課外書,帶孩子多做室外活動。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3. 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如果家附近有幼兒園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帶自己孩子一起加入。這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樂趣。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4. 逐步讓孩子認識到沉迷於手機游戲的危害,提高自控能力。家長要通過平和的溝通,擺事實講道理,和孩子達成共識。不要情緒過激,也不要危言聳聽,否則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對於其他成癮行為,手機成癮只要能夠認識到其中的危害,並能得到身邊人的幫助和支持,還是比較容易戒除的。

  5.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是因為在現實世界缺乏安全感,缺乏支持,不夠自信,壓力大,轉而到虛擬世界尋找安慰和刺激。對現實世界的失望,無法得到欣賞和肯定,他們也很苦。家長要心平氣和交流溝通,了解孩子具體的心理想法,提供心理支撐和幫助,以疏導為主,有節制地、慢慢地引導,不要操之過急。

  6. 設置每天使用時間。手機都會有健康模式或青少年模式,不會的可以網路。跟孩子溝通好禁用時間,設置好密碼。比如一開始設為晚上9點到早上7點,後來在增加吃飯時間禁用,最後在限製成一天只能用多少時間。不要一開始就把時間降到最低,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感。

  7. 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孩子的同學了解一下交友范圍 ,是否有游戲上癮的孩子。讓孩子主動遠離這類小夥伴,也可巡求老師的介入幫忙。

純手工打字,希望能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