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手機受監控能找網路警察嗎
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這么顯示桌面 2025-07-19 05:38:48

手機受監控能找網路警察嗎

發布時間: 2022-08-30 14:09:01

❶ 手機被監控了要怎樣處理

無論對方以什麼理由監控你,就是違法行為,如有證據證明,可以報警。
手機被監控遠程式控制制,可以卸載手機近期安裝的第三方軟體,備份手機數據,電話簿、簡訊息、多媒體文件等;
可進行恢復出廠設置,重置恢復出廠設定後嘗試,若通過以上方法問題依然存在,請帶好購機發票、包修卡和機器送到服務中心,由工程師檢查機器並處理。

❷ 現在警察能夠通過互聯網監控一個人的手機嗎

警察也不可以隨意查看別人手機,這屬於侵犯隱私權。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根據隱私權的特徵,就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
(1)隱私隱瞞權。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
(2)隱私利用權。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權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
(3)隱私維護權。隱私維護權是指隱私權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權所享有是維護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時可以尋求公力與私力救濟。
(4)隱私支配權。隱私支配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支配

❸ 手機被監控可以報警嗎

法律分析:可以報警的,如果是個人非法監控你的手機的話,是屬於違法行為,可以依法報警。如果是國家監察機關為了收集證據對你的手機進行監控的話,是合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十八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根據該條款的規定,錄音資料並不一定必須徵得對方的同意方能作為有效證據,只要取的該證據的時候沒有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或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的,查證屬實的,錄音資料就能夠作為有效的證據。

❹ 我的手機被人監控了怎麼

無論對方以什麼理由監控你,就是違法行為,如有證據證明,可以報警。

手機被監控遠程式控制制,可以卸載手機近期安裝的第三方軟體,備份手機數據,電話簿、簡訊息、多媒體文件等;

可進行恢復出廠設置,重置恢復出廠設定後嘗試,若通過以上方法問題依然存在,請帶好購機發票、包修卡和機器送到服務中心,由工程師檢查機器並處理。

(4)手機受監控能找網路警察嗎擴展閱讀:

1、監控行為有好幾種方式:位置監控、語音通話監控、視頻監控,及時卸載和排除那些非常陌生並且極為活躍的App。

2、位置監控的主要途徑是GPS定位,然後將定位信息記錄或者上傳,這些監控行為通常由惡意軟體引起,如果手機中安裝了這類App,就會存在這被監控的風險。

3、關機之餘還得拔掉電池,關機再拔掉電池是必要的,手機勿給陌生人 要復制SIM卡、手機不要隨意安裝危險提示的軟體,就可能被居心不良者安裝上了某種病毒。

❺ 手機被監控網警可以查到可以起訴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9

❻ 網警會監控個人手機嗎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安機關採取監控手機通信行為是非常嚴格的,需要是涉及到危害國家安全、恐怖襲擊、黑社會等嚴重的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

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査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追捕被通緝或者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

❼ 懷疑手機被監控了可以報警嗎

法律分析:可以不報警,但是,可以去派出所裡面,說明情況,也可以去轄區派出所,警務室之類的,把您的情況給警察說一下,讓民警幫你監測一下手機,看有沒有對方把你監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