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電腦網路硬體常識
擴展閱讀
蘋果統計數據軟體 2025-10-04 03:07:59
網路安全法宣傳之二 2025-10-04 03:07:17
用其他網路連接wifi 2025-10-04 03:03:27

電腦網路硬體常識

發布時間: 2022-09-19 12:44:26

計算機網路硬體主要包括什麼其主要作用分別是什麼

主要有路由器、網卡、網線、還有的有交換機等組成,有的有數據機。大概就是這些
路由器: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網卡:接收網路信號
網線:傳輸網路信號
交換機:用於多台計算機聯網,分信號的。
數據機:將電話信號轉換成網路信號。

② 電腦硬體基本知識

電腦是大家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雖然大家天天使用電腦,但是對於電腦的 硬體知識 卻未必懂,很多電腦小白連最基本的常識問題都不會解決,所以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普及下基本的 電腦硬體知識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新手必看的電腦硬體 知識大全

一、CPU

電腦的CPU(中央處理器)就相當於人的大腦,現在市面上的CPU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Intel(英特爾)和 AMD ,性能都是以產品型號來區分。這里我們用英特爾來舉栗子。

四位數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位,它表示了 CPU 的代數,因此這一位的數值越大,該 CPU 的架構也就越新,從而帶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後三位數字對 CPU 的性能通常影響不大,我們沒有必要考慮。

看CPU好壞,最直觀的 方法 是看CPU天梯圖,詳見最新「CPU天梯圖」。

二、顯卡

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顯卡接在電腦主板上,它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 顯示器 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下面以最常見的NVIDIA獨立顯卡為例,教大家如何判斷顯卡性能。

顯卡分為NVIDIA和AMD兩個品牌,兩個品牌的命名規則如下:

1、Nvidia顯卡

(1)從高到低的顯卡系列是:GT__系列、GTS系列、GT系列、GF系列以及iris集成顯卡系列。另外還包括為專業工作站而設的Quadro顯卡系列(這個系列市場上見的不多,基本數字越大性能越高)

(2)不同的系列命名規則是一樣的,以GT__ 980Ti為例。首先數字9表示的是GT__系列第九代顯卡,核心是GM204。後面的數字8就表示在這一代顯卡裡面的定位,一般在5一下的是屬於中低端顯卡,比如GT 740就是第七代的中低端顯卡;而7及以上的就是高端顯卡,如GT__ 970。

2、AMD顯卡:以前使用的是Radeon HD命名,最新出了以R__系列命名的顯卡。

(1)R系列的顯卡分為三種:R__5700__T表示高端顯卡,如R__ 5700和R__ 5700__T;R__580表示中端顯卡,如R__ 560;R5表示的是低端的入門級獨立顯卡,如R5 230。

(2)舊的命名方式更好判斷性能,以HD 7950為例,首先數字7表示AMD第七代顯卡,一般最新的一代在架構上有進步,性能會更好一些。後面的9表示的是在第七代顯卡中的性能定位,8和9屬於高端顯卡,6和7屬於中端顯卡,5及以下的就屬於低端顯卡。

看顯卡好壞,最直觀最方便的則是看顯卡天梯圖,詳見最新「顯卡天梯圖」。

三、主板

主板不像CPU和顯卡一般有明顯的性能差異,你買了更高端的CPU和顯卡就能享受更強的性能,但主板是一個載體,一個支撐所有硬體的骨架,只有根據CPU兼容性和是否支持超頻,來合理搭配、選擇適合自己的主板才能獲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四、內存·

內存是用來暫時存放 CPU 運算數據的硬體,我們大可把它理解為「 為程序運行提供的空間 」,越大越好,如今裝機標配8GB大內存,大型游戲或者專業設計則建議上16GB大內存,下面我們用金士頓的內存條來舉例子。

內存

五、硬碟

目前,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簡單來說,機械硬碟讀寫速度慢、容量大、價格便宜、數據恢復方便、但比較笨重,不抗震,適用於存放較多文件;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快,又輕又小,但價格很貴,適用於多系統安裝,保證開機速度、系統流暢度。

硬碟

由於固態硬碟體驗更好,如今SSD早已經是主流電腦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常見固體硬碟又分M.2和SATA介面,M.2 NVME介面固態硬碟速度最快,價格相對也更高,適合追求高速的朋友推薦,普通用戶一般買SATA固態硬碟就夠了,價格便宜,兼容性強。

M.2固態硬碟最小是10Gb/s,大的達到了32Gb/s,普通的SSD盤SATA3.0帶寬是6Gb/s,機械硬碟HDD速度在100MB/s 左右,在讀寫速度方面M.2 明顯超越了普通 SATA SSD和HDD硬碟的;

與MSATA相比,M.2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優勢。第一是速度方面的優勢。M.2介面有兩種類型:Socket 2和Socket 3,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 __2介面,而如果採用PCI-E ×2介面標准,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持PCI-E ×4介面,理論帶寬可達4GB/s。

六、 機箱電源

機箱方面,主要是外觀部分,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是想要體驗水冷,在買機箱的時候,則需要注意下機箱是否支持水冷散熱器等。

一般的機箱水冷一般支持到240MM,也就是雙風扇水冷,如果要使用360MM水冷的話建議詢問一下購買客服,或者自己上網定製。機箱的大小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各種硬體能否容納,比如說三風扇顯卡,以及大型主板、塔式風冷散熱,小機箱可能無法安裝。

電源則相當於電腦的心臟,為電腦各硬體供電。雖然電源在主機硬體中不起眼,但其穩定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低價山寨電源偷工減料厲害,容易導致電腦頻繁 死機 ,甚至燒壞硬體。因此,買電源不僅僅是主看額定功率大小,還要看電源的穩定性與質量,一般強烈建議推薦品牌主流型號電源,以保證穩定與耐用。

80PLUS認證標准

上圖為電源的80PLUS認證標准,一般最低保證選用白牌以上的電源,用的比較放心,質量也可以得到保證。

電源還分為全模組與非全模組電源:

全模組電源

非全模組電源

全模組與非模組電源的區別:

1、外觀上不同

非模組電源從內部引出一大堆供電線,模組電源則是用模組介面板代替。拆開電源後,可以看到,非模組電源的供電線直接從PCB板上引出,而模組電源則是把從PCB板引出來的供電線在輸出介面處連接到模組板。

2、工作效率不同

非模組電源的PCB板和供電線只有一個連接點,所以損耗很低。但是模組電源的PCB板和連接到主機的供電線之間有兩個連接點,由於多了連接點,因此損耗更高。同規格下模組電源的效率要比非模組電源低了一點。

3、轉換效率不同

實際功率越高,模組電源的損壞也會提高,比如市電下負載百分百的模組電源,要比非模組低了0.6%左右,不同的電源表現不同,但同樣狀態下,模組電源確實要比非模組電源的轉換效率更低。

電腦硬體的知識學堂

1、CPU看什麼

期初接觸CPU,正規的盒裝上都能看到基本的標識,例如型號i7-4770K,頻率3.5GHz,緩存8MB,介面LGA1150。從型號可以基本確認產品的定位,而且頻率、緩存這些參數都能直接比較。比如上圖產品i7,本來i7定位於桌面級的旗艦,頻率、緩存都比較大,主流的i3頻率就3.2G,4M的緩存。

CPU和包裝看什麼

另外開機後,我們通過CPU-Z識別工具,獲得CPU所有的信息。需要知道的幾個基本參數有:架構、工藝、頻率、緩存、核心數。基本上除了工藝和TDP越少越好之外,其餘參數都越大越好。其中製作工藝越小,表示越先進,功耗更低。要注意的是,CPU負載低的時候頻率會自動降低。

CPU核心參數檢測

上文就是我為大家介紹電腦硬體的知識學堂,我在文中介紹了需要的注意事項,而且都有簡單的說明,裝機起來也不會有壓力。

機械硬碟的掉速問題從「4K沒有對齊」開始,當時率先採用4K格式化的機械硬碟掉速嚴重,它的讀寫速度表現如同過山車,此起彼伏。其速度頻繁掉到0MB/秒,幾乎接近停滯狀態。

機械硬碟掉速問題

如果說機械硬碟有這個問題,那麼到讀寫速度500-600MB/秒的SSD,可就不是少10-20MB/s,並且SSD還衍生出新的掉速問題,讓網友們防不勝防。

■影響SSD固態硬碟性能發揮的主要幾個點:

1、AHCI模式,即串列ATA高級主控介面,是在Intel的指導下,由多家公司聯合研發的介面標准。支持NCQ技術和熱插拔。硬碟在接到讀寫指令後,會根據指令對訪問地址進行重新排序,大大減少了讀取時間,使數據傳輸更為高效,同時也有效地延長了硬碟的使用壽命。

2、4K對齊對SSD性能的影響大,但是Win7及以上的 操作系統 分區都是自動4K對齊的,這里就不講了。

3、SATA2.0和SATA3.0介面的速率相差一倍,用戶沒有分清兩種介面,將SATA3.0 SSD接入SATA2.0介面,白白浪費SSD的性能。

4、節能模式(CPU節能和電源節能管理)關閉節能的話,CPU會保持默認的主頻不變維持高性能,而開啟節能的話,CPU會自動降頻從而影響SSD性能。

我們在選購電源時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電源的價格和額定功率,將價格除以額定功率就可以算出價格功率比。比如說額定功率500W的電源售價299元,其價格功率比就是0.598元/瓦,這個比值就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依據。

額定功率與零售價格比值

一般來說,高定位的電源價格功率比大約為1元/瓦,這一定位段的產品至少要通過80PLUS金牌認證,具備全模組線材,整體的做工和用料也屬於高端水平,專為高要求的游戲玩家打造,可以代表廠商的電源技術實力。

高端電源大約為1元/瓦

主流電源的價格功率比大約為0.6元/瓦,這些產品大多數經過了80PLUS認證,具備二級EMI濾波和主動式PFC,屬於多數玩家的首選電源水準,對電源沒有特別高要求的玩家適合選擇,也能滿足長時間滿負載的使用環境。

主流電源的價格功率比約為0.6元/瓦

親民級別的電源價格功率比大約在0.4元/瓦左右,這類電源主要面向入門級用戶,轉換效率不是很高,優勢在於更低的價格,也可以滿足硬體的基本用電要求,適合預算不多且不搭配高端硬體的玩家選擇。

如果電源的價格功率比低於0.4元/瓦,筆者建議大家就不用考慮了,這類電源沒有完備的防護功能,輸出電流也不穩定,一味貪圖便宜反而會因為輸出不穩損壞硬體,因此不適合裝機搭配。

零基礎 學習電腦 硬體知識

1、主板 :

目前的主板的主晶元都是國外製造的,晶元廠家主要有 NVIDIA,ATI,INTER,AMD,VIA,SIS 等等, 各大主板廠家自己研發 PCB 板來進行主板的設計,分別來滿足 2 個 CPU 廠家的 CPU 需要。

2、CPU:

一個是 AMD 公司的,目前罕見的 CPU 主要是由 2 個廠家生產。高端產品是速龍系列,低端是閃龍系列,另外就是 INTER 公司,高端產品是奔 4 系列,低端是賽揚系列。這兩年開始流行的雙核 CPU 2 個公司的高端產品中都有相應的型號。CPU 知識比較多,具體的可以再網上查詢,這里就不多說了。提醒一句,CPU 造不了假的,只有外盒,風扇等附加品存在假貨。

3、顯卡 :

生產獨立的顯卡晶元主要有 2 個廠家壟斷,目前的顯卡分為獨立和集成顯卡 .NVIDIA 和 ATI 公司,生產集成顯卡晶元有 INTER,NVIDIA,ATI,SIS 等等。各大顯卡廠家利用顯卡晶元提供的顯卡 GPU 來進行顯卡的設計和組裝。

4、內存:

主要是韓國製造,國內不過是生產 PCB 板和封裝的過程。內存主要有 3 種,目前所有內存的顆粒都是國外製造的。一種是 SD 內存 ( 已淘汰),一種是 DDR 內存,一種是 DDR II 代內存。未來還有 DDR III 代內存。

5、硬碟 :

西數和希捷,罕見的硬碟有三星。基本上是希捷一枝獨秀,容量在 20GB 以上的基本上都是7400 轉的,低於 20GB 一般都是5400 轉的,轉速越高,硬碟讀些數據的速度越快。提醒一句:硬碟的生產環境要求比較高,所有的硬碟都是國外生產。

6、機箱 + 電源:

都是國內製造 這兩樣東西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7、光碟機 :

CD 刻錄機 ( 兼容VCD, 罕見的有 CD-ROM 類似 VCD 機)。可以刻錄 VCD ,DVD 光碟機 ( 類似 DVD 機,兼容 VCD。康寶 ( 相當於 DVD 光碟機多了個刻錄 VCD 光碟的功能 ),DVD 刻錄機 ( VCD,DVD 播放和 VCD,DVD 刻錄功能 )

8、顯示器 :

CRT 和 LCD,罕見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普通顯示器,一種是液晶顯示器,普通顯示器罕見的發展過程和電視機相似,尺寸從 14 15 17 19 21,屏幕從球面超平視覺純平物理純平。液晶顯示器尺寸從 1415 17 19 寸,目前流行的寬屏有 17 19 20 21 寸等等。LCD 顯示器的液晶面板都是國外製造的。

9、音效卡 :

絕大多數的主板都集成的有集成音效卡,罕見的有集成音效卡和獨立音效卡,可以滿足普通消費者的使用,獨立音效卡一般應用於高端,這里就不多說了。

10、網卡 :

罕見的有獨立和集成網卡,絕大多數的主板都集成有集成網卡,可以滿足普通消費者的使用,獨立網卡主要應用於特殊要求的用戶,這里不多說了。

11、鍵盤 + 滑鼠:

相對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屬於損耗品,跟個人喜好有關系。

12、音箱 + 耳麥:

屬於損耗品,跟個人喜好有關系,相對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電腦硬體基本知識相關 文章 :

★ 電腦硬體的基礎知識學習

★ 2019超詳細電腦硬體及電腦配置知識大全講解

★ 電腦硬體知識

★ 【電腦硬體知識】:電腦硬體基礎知識你知多少?

★ 計算機硬體基本知識你知多少?

★ 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學習

★ 【電腦硬體知識】:電腦硬體及電腦配置知識大全

★ 電腦硬體入門學習

★ 電腦入門,基礎的硬體知識

③ 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硬體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

1、文件伺服器的介紹

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

2、傳輸介質的介紹

傳輸介質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

3、工作站的介紹

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

4、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的介紹

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等。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3)電腦網路硬體常識擴展閱讀:

隨著分布式網路操作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出現,要求網路伺服器不僅要具有文件伺服器功能,而且要能夠處理用戶提交的任務。

簡單地說就是當某一網路工作站要對共享數據進行操作時,具體控制操作的不僅是工作上的處理器,還應有網路伺服器上的處理器,即網路中有多個處理器為一個事務進行處理,具有這種能執行用戶應用程序功能的伺服器叫應用程序伺服器。

人們所說的一般微機區域網中的工作站並不共享網路伺服器的cpu資源,如果有了應用程序伺服器就可以實現了。若應用程序是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則有時也稱之為資料庫伺服器。

按照網路伺服器的設計思想分類,一般把伺服器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入門級伺服器,有時我們也稱為pc伺服器;一種是工作伺服器,在中小企業的業務部門里使用,有時我們也稱為部門級或工作組級伺服器。還有一種就是企業級伺服器,一般擔當企業的整體網路部署。

④ 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硬體他們的用途分別是什麼

網線
要連接區域網,網線是必不可少的。在區域網中常見的網線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三種.
網卡(有線無線)
網卡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組件,是區域網中連接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介面,不僅能實現與區域網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接和電信號匹配,還涉及幀的發送與接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數據的編碼與解碼以及數據緩存的功能等。
集線器(hub)
集線器的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同時把所有節點集中在以它為中心的節點上。它工作於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參考模型第一層,即「物理層」。集線器與網卡、網線等傳輸介質一樣,屬於區域網中的基礎設備,採用CSMA/CD(一種檢測協議)訪問方式。
交換機
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路設備。交換機可以「學習」MAC地址,並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使數據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路由器
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防火牆
防火牆對流經它的網路通信進行掃描,這樣能夠過濾掉一些攻擊,以免其在目標計算機上被執行。防火牆還可以關閉不使用的埠。而且它還能禁止特定埠的流出通信,封鎖特洛伊木馬。最後,它可以禁止來自特殊站點的訪問,從而防止來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⑤ 計算機網路的軟硬體各由哪些部分構成

計算機網路軟體:網路操作系統、網路協議、通訊軟體;

計算機網路硬體:伺服器、客戶機、防火牆、路由器、交換機、網線。

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

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5)電腦網路硬體常識擴展閱讀: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又嶄新的時代,計算機已經從功能單一、體積較大發展到了功能復雜、體積微小、資源網路化等。

計算機的未來充滿了變數,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實現性能的飛躍卻有多種途徑。不過性能的大幅提升並不是計算機發展的唯一路線,計算機的發展還應當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等等。

⑥ 電腦硬體配置有哪些

什麼叫電腦硬體?包括電腦中所有物理的零件,以此來區分它所包括或執行的數據和為硬體提供指令以完成任務的軟體;電腦硬體配置你知道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電腦硬體配置有哪些,歡迎查閱!

電腦硬體配置知識介紹

機箱:機箱除了給計算機系統建立一個外觀形象之外,還為計算機系統的 其它 配件提供安裝支架。另外,它還可以減輕機箱內向外輻射的電磁污染,保護用戶的健康和其它設備的正常使用。

主板:主板又叫主機板、系統板、或母板,它安裝在機箱內,也是微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在 BIOS 和 操作系統 的控制下規定的技術標准和規范通過主板為微機系統中的CPU、內存條、圖形卡等部件建立可靠、正確的安裝、運行環境,為各種IDE介面存儲以及其他外部設備提供方便、可靠的連接介面。

CPU:是一台電腦的核心,相當於人的大腦,是計算與指令的一個集合體。

內存:內存泛指計算機系統中存放數據與指令的半導體存儲單元。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器

硬碟:硬碟是一種固定的存儲設備,它的存儲介質是若干個鋼性磁碟片,其特點:速度快、容量大、可靠靠性高幾乎不存在磨損問題,平時打開的文件,創建的文件,下載的東西等等都是存放到這個硬體上。

顯卡:顯卡是 顯示器 與主機通信的控制電路和介面,其作用是將主機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 並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顯卡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圖形的輸出

音效卡:音效卡,想聽音樂可少不了它,電腦就是通過這個玩意傳送聲音給音箱的哦。音效卡是多媒體電腦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含記錄和播放聲音所需的硬體。音效卡的種類很多,功能也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能錄制話音(聲音)和音樂,能選擇以單聲道或雙聲道錄音,並且能控制采樣速率。

顯示器:顯示器(Monitor)是計算機的主要輸出設備,沒有它,我們和計算機打交道的時候,將變成睜眼瞎。

鍵盤: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輸入數據等。

滑鼠:滑鼠(Mouse)首先應用於蘋果電腦。隨著Windows操作系統的流行,滑鼠變成了必需品,更有些軟體必須要安裝滑鼠才能運行,簡直是無鼠寸步難行。

網卡:網路連接及通信的必備硬體,是現在沖浪上網,玩網路游戲,看網路視頻必備硬體。

電腦硬體配置的基本知識

1. cpu :CPU就是中央處理器的簡稱,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設備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是電腦的最核心部件之一。

2.顯卡:顯卡又叫做顯示適配器,顯卡的作用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它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

3.主板:主板就相當於我們心臟,因為所有的硬體都是要連接到主板上的,它將不同電壓的用電器連接在一起,並提供相應的電源,並且將不同功能的用電器連接在一起,使它們相互傳遞信息,還可以接收外來數據,並傳給其它設備處理,將內部設備處理的數據集中,並傳遞給外界。

4.內存: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就需要從硬碟讀出,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 也可以理解成是內存和CPU之間的緩存。

5.硬碟: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硬碟相當於計算機的倉庫,操作系統、安裝的軟體,還有文檔、資料等等,都是以數據(二進制0和1)的形式存儲在「倉庫」中的。硬碟主要分為三種:機械硬碟HHD,固態硬碟SSD,混合硬碟。

電腦硬體配置六個知識

1、CPU。頻率和二級緩存直接影響這一指標,頻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響應速度越快,後期CPU會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也會作用於響應速度。

2、內存。介面、顆粒數量、儲存大小直接影響內存的存取速度,通常而言,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越快。

3、主板。主要是處理晶元,比如 筆記本 i965相較於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相較於i910晶元處理數據的能力強些。

4、硬碟。硬碟的轉速分為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常用於大型伺服器比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常用於普通電腦中, 台式機 電腦常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常用5400轉,這主要影響功耗、散熱。

5、顯卡。這直接影響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比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不僅在硬體級別有區分,還有「共享顯存」技術,與一般自帶顯存晶元有差別的就是「共享顯存」技術。

6、電源。這只需要功率足夠、穩定性好即可。

電腦硬體配置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電腦硬體配置知識介紹

★ 電腦硬體包括什麼

★ 【電腦硬體知識】:電腦硬體及電腦配置知識大全

★ 電腦硬體配置品牌詳細介紹推薦

★ 【電腦硬體知識】:新手必備的四大電腦硬體基礎常識

★ 電腦的硬體組成部分有哪些

★ win7電腦硬體配置要求是多少

★ 新手如何快速認識電腦硬體

⑦ 電腦(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

1.顯示器

顯示器是電腦屏幕,可以看到電腦上顯示的文字圖像,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練習;

1、液晶顯示器

1)液晶顯示器比較薄,佔用的空間小省電,對眼睛刺激較小,缺點是顯示的圖像畫面較暗;

2)顯示器上有兩條線,線比較粗兩頭有一個圓疙瘩的是信號線,接頭是梯形的,顏色是藍色,另外一條是電源線,是三相插頭;

3)顯示器的開關一般在屏幕右下角,最大的一個就是,另外幾個是調節亮度對比度的;

4)在桌面點右鍵-屬性-設置,進入顯示器的解析度,一般系統會自動調節,有1200×800、1024×768等,刷新率一般是60或75;

5)解析度越大,屏幕顯示的內容也越多,但是字體也會越小,刷新率越高屏幕就越不閃,但過高會損害顯示器,產生黑屏;

2、CRT 顯示器

1)CRT 顯示器使用陰極射線管,跟電視機挺相似,耗電量高對眼睛刺激較大,優點是屏幕顏色顯示豐富,顯示速度快刷新率高;

2)CRT 顯示器在圖像處理,玩一些大型游戲上比較好,常用的還是液晶較多;

3)CRT 顯示器的解析度也是1024×768、1280×1024等,刷新率一般在85以上;

3、顯示器維護

1)清潔 CRT 顯示器可以用軟布,濕潤後盡量擰干,輕輕擦拭顯示器外殼和屏幕;

2)CRT 顯示器附近不能有磁鐵、音箱、喇叭等磁性物體,以免造成顏色紊亂,面板上一般有消磁按鈕,開啟時也會自動消磁;

3)CRT 顯示器上有散熱孔,開機的時候注意通風散熱,顯示器背後的輻射較多,不要離太近;

4)液晶顯示器屏幕上一般有塑料保護膜,可以阻擋灰塵,如果屏幕上落有灰塵,可以用吹氣球吹去,操作要輕柔;

本節學習了顯示器的基礎知識,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練習,請繼續學習下一課內容;

光存儲是什麼意思?【電腦基礎知識】

光存儲是由光碟表面的介質影響的,光碟上有凹凸不平的小坑,光照射到上面有不同的反射,再轉化為0、1的數字信號就成了光存儲。

光存儲概述:

光存儲是指採用激光技術在碟片上存儲數據的技術、設備和產品,如光碟(Optical disc)、激光碟機動器、相關演算法和軟體等。

從1960年發明紅寶石激光器,到1981年推出CD唱盤、1993年推出VCD、1995年推出DVD,再到2002年提出BD和HD DVD,光存儲技術日新月異。

光存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使用,不僅為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條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娛樂方式、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當然光碟外面還有保護膜,一般看不出來,不過你能看出來有信息和沒有信息的地方。

刻錄光碟也是這樣的原理,就是當刻錄的時候光比較強,燒出了不同的凹凸點。

光碟只是一個統稱,它分成兩類,一類是只讀型光碟,其中包括CD-Audio、CD-Video、CD-ROM、DVD-Audio、DVD- Video、DVD-ROM等;另一類是可記錄型光碟,它包括CD-R、CD-RW、DVD-R、DVD+R、DVD+RW、DVD-RAM、 Double layer DVD+R等各種類型。

隨著光學技術、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材料科學、細微加工技術、計算機與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光存儲技術在記錄密度、容量、數據傳輸率、定址時間等關鍵技術上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下一個世紀初,光碟存儲將在功能多樣化,操作智能化方面都會有顯著的進展。隨著光量子數據存儲技術、三維體存儲技術、近場光學技術、光學集成技術的發展,光存儲技術必將在下一世紀成為信息產業中的支柱技術之一。

光存儲的原理

無論是CD光碟、DVD光碟等光存儲介質,採用的存儲方式都與軟盤、硬碟相同,是以二進制數據的形式來存儲信息。而要在這些光碟上面儲存數據,需要藉助激光把電腦轉換後的二進制數據用數據模式刻在扁平、具有反射能力的碟片上。而為了識別數據,光碟上定義激光刻出的小坑就代表二進制的「1」,而空白處則代表二進制的「0」。DVD盤的記錄凹坑比CD-ROM更小,且螺旋儲存凹坑之間的距離也更小。DVD存放數據信息的坑點非常小,而且非常緊密,最小凹坑長度僅為0.4μm,每個坑點間的距離只是CD-ROM的50%,並且軌距只有0.74μm。

CD光碟機、DVD光碟機等一系列光存儲設備,主要的部分就是激光發生器和光監測器。光碟機上的激光發生器實際上就是一個激光二極體,可以產生對應波長的激光光束,然後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後射到光碟上,然後經由光監測器捕捉反射回來的信號從而識別實際的數據。如果光碟不反射激光則代表那裡有一個小坑,那麼電腦就知道它代表一個「1」;如果激光被反射回來,電腦就知道這個點是一個「0」。然後電腦就可以將這些二進制代碼轉換成為原來的程序。當光碟在光碟機中做高速轉動,激光頭在電機的控制下前後移動,數據就這樣源源不斷的讀取出來了。

認識電腦硬體知識:9、電腦電源(一)

電腦硬體認識之什麼是電腦的電源

計算機電源是把220V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專門為計算機配件配件如主板、驅動器、顯卡等供電的設備,是計算機各部件供電的樞紐,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PC電源大都是開關型電源。

電腦電源分類

ATX 電源

ATX 規范是1995 年Intel 集團制定的新的主機板結構標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縮寫,能夠翻譯為AT 擴展標准,而ATX 電源能夠根據這一規格設計的電源。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家用計算機電源,那麼都遵循ATX 規范。

BTX電源

BTX 電源是也就遵根據BTX 標准設計的PC 電源,但是BTX 電源兼容了ATX 技術,其工作原理與內部結構基本相同,輸出標准與目前的ATX12V 2.0 規范一樣,也是像ATX12V 2.0 規范一樣採取24pin 接頭。BTX 電源主要是在原ATX 規范的基礎之上衍生出ATX 12V、CFX 12V、LFX 12V幾種電源規格。其中ATX 12V 是既有規格,之所以我們接著看是因為ATX12V 2.0 版電源能夠直接用於標准BTX 機箱。CFX12V 適用於系統總空間在10~15 升的機箱;我們接著看電源與以前的電源雖然在技術上沒有變化,但為了適應尺寸的需要,採取了不規則的外型。目前定義了220W、240W、275W 三種規格,其中275W 的電源採取相互獨立的雙路+12V 輸出。而LFX12V 則適用於系統空間6~9 升的機箱,目前有180W 和200W 兩種規格。BTX 並不可能一個革新性的電源標准,雖然INTEL集團大力推廣,但因為支持的廠商太少,所以,現在能夠很少提及。

電源的額定功率

額定功率是電源廠家按照INTEL集團制定的標准標出的功率,能夠表徵電源工作的平均輸出,單位是瓦特,簡稱瓦(W)。額定功率越大,電源所能負載的設備也就越多。

電源的功率有多種表示做法,除了額定功率和峰值功率之外,還有輸出功率的說法。輸出功率是指在必須條件下電源長時間穩定輸出的`功率。電源實際工作時,輸出功率並不必須等同於額定功率,按照INTEL集團的標准,輸出功率會比額定功率大多數,比如10%左右。就得說明的是,在多種功率的標稱方式中,額定功率是按照INTEL集團標准制訂的,是電源功率最可靠的標准,選購電源時建議以額定功率作為參考和對比的標准。遺憾的是目前有些電源廠商標稱並不規范,出現虛標數值的問題。

目前台式計算機電源就得的額定功率那麼為200-400W,具體需要主要看計算機CPU、顯卡、硬碟等配件的需要,最常見的需要是250-350W。額定功率越大的電源越好,當然價格也越貴,選購電源時能夠考慮沒有來升級硬體的可能性,並留必須的富裕量。但是因為額定功率能夠是相當嚴格的標稱方式,所以太多的富裕量也沒有用處,不必一味追求過高的額定功率。

電源重要性

PC中很難找到的疑問之一能夠電源不足,症狀可能是主板「不能夠用」,軟體導致經常的系統崩潰,這些症狀可能由主板、CPU或內存的異常表現出來,甚至有時看來好象是硬碟,CDROM,軟盤等的疑問。

能夠想像一下:PC系統里的每個部件的電能都有同一個來源----那能夠電源。電源必須為所有的設備不間斷地提供穩定的,連續的電流。可能電源過量或不足,所連接的設備就有可能不能夠正常運作,看來象壞了一樣。比如,內存不能夠刷新,造成數據文件丟失(導致軟體錯誤);而CPU可能死鎖,或隨機地重新啟動動;硬碟可能不轉,或更奇怪---轉是轉,可不能夠正常處理控制信號。

既然這么多的設備都與電源息息相關,那把電源看作PC硬體系統里最重要的部件就毫但是分。不幸的是,多數人不能夠認識到,他們在選購電源時有時喜好舊機箱(機箱那麼都有電源),期望「價廉物美」。(根據經驗,這是個常見的問題。)老電源不能夠象它剛用時有效,提供的能量不能夠象標稱值那樣高。好多電源是沒有UL標志的,可能只可以「擠出」 標稱值的50-75%。即使有名氣機箱里的電源也可能有疑問,日常里我們也碰到過。

認識電腦硬體知識:8、電腦光碟機

電腦硬體認識之什麼是電腦的光碟機

光碟驅動器(光碟機)是一個結合光學、機械及電子技術的產品。在光學和電子結合方面,激光光源來自於一個激光二極體,它能夠產生波長約0.54-0.68微米的光束,通過處理後光束更集中且能精確控制,光束第1步打在光碟上,再由光碟反射回來,通過光檢測器捕獲信號。

光碟上有兩種狀態,即凹點和空白,它們的反射信號相反,很簡單通過光檢測器識別。檢測器所得到的信息只是光碟上凹凸點的排列方式,驅動器中有專門的部件把它轉換並進行校驗,我們接著看我們才能得到實際數據。光碟在光碟機中高速的轉動,激光頭在司服電機的控制下前後移動讀取數據。

光碟機的分類

光碟機是台式計算機里非常常見的一個配件。跟隨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促使光碟機在台式計算機諸多配件中的能夠成標准配置。目前,光碟機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碟機(DVD-ROM)、康寶(COMBO)和刻錄機等。

CD-ROM光碟機:又稱為緻密盤只讀存儲器,是一種只讀的光存儲介質。它是使用原本用於音頻CD的CD-DA(Digital Audio)格式發展起來的。

DVD光碟機:是一種能夠讀取DVD碟片的光碟機,除了兼容DVD-ROM,DVD-VIDEO,DVD-R,CD-ROM等常見的格式外,對於CD-R/RW,CD-I,VIDEO-CD,CD-G等都要能非常非常好的支持。

COMBO光碟機:「康寶」光碟機是人們對COMBO光碟機的俗稱。而COMBO光碟機是一種集合了CD刻錄、CD-ROM和DVD-ROM為一體的多功能光存儲產品。

刻錄光碟機:包括了CD-R、CD-RW和DVD刻錄機等,其中DVD刻錄機又分DVD+R、DVD-R、DVD+RW、DVD-RW(W代表可反復擦寫) 和DVD-RAM。刻錄機的外觀和普普通通光碟機差不多,只是其前置面板上一般都清楚地標識著寫入、復寫和讀取三種速度。

認識電腦硬體知識:7、電腦網卡

電腦硬體認識之什麼是電腦的網卡

計算機與外界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主機箱內插入一塊網路介面板(或者是在筆記本電腦中插入一塊PCMCIA卡)。網路介面板又稱為通信適配器或網路適配器(adapter)或網路介面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現在更多的人願意使用更為簡單的名稱「網卡」。

一.網卡功能詳解

網卡上面裝有處理器和存儲器(包括RAM和ROM)。網卡和區域網之間的通信是通過電纜或雙絞線以串列傳輸方式進行的。而網卡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則是通過計算機主板上的I/O匯流排以並行傳輸方式進行。因此,網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進行串列/並行轉換。由於網路上的數據率和計算機匯流排上的數據率並不相同,因此在網卡中必須裝有對數據進行緩存的存儲晶元。

在安裝網卡時必須將管理網卡的設備驅動程序安裝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中。這個驅動程序以後就會告訴網卡,應當從存儲器的什麼位置上將區域網傳送過來的數據塊存儲下來。網卡還要能夠實現乙太網協議。

網卡並不是獨立的自治單元,因為網卡本身不帶電源而是必須使用所插入的計算機的電源,並受該計算機的控制。因此網卡可看成為一個半自治的單元。當網卡收到一個有差錯的幀時,它就將這個幀丟棄而不必通知它所插入的計算機。當網卡收到一個正確的幀時,它就使用中斷來通知該計算機並交付給協議棧中的網路層。當計算機要發送一個IP數據包時,它就由協議棧向下交給網卡組裝成幀後發送到區域網。

隨著集成度的不斷提高,網卡上的晶元的個數不斷的減少,雖然現在各個廠家生產的網卡種類繁多,但其功能大同小異。

二.如何鑒別網卡是真是假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款優質網卡應該具備的條件:

(1)採用噴錫板

優質網卡的電路板一般採用噴錫板,網卡板材為白色,而劣質網卡為黃色。

(2)採用優質的主控制晶元

主控制晶元是網卡上最重要的部件,它往往決定了網卡性能的優劣,所以優質網卡所採用的主控制晶元應該是市場上的成熟產品。市面上很多劣質網卡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版本較老的主控制晶元,這無疑給網卡的性能打了一個折扣。

(3)大部分採用SMT貼片式元件

優質網卡除電解電容以及高壓瓷片電容以外,其它阻容器件大部分採用比插件更加可靠和穩定的SMT貼片式元件。劣質網卡則大部分採用插件,這使網卡的散熱性和穩定性都不夠好。

(4)鍍鈦金的金手指

優質網卡的金手指選用鍍鈦金製作,既增大了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又減少了對其他設備的干擾,同時金手指的節點處為圓弧形設計。而劣質網卡大多採用非鍍鈦金,節點也為直角轉折,影響了信號傳輸的性能。

三.網卡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個

1.數據的封裝與解封

發送時將上一層交下來的數據加上首部和尾部,成為乙太網的幀。接收時將乙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然後送交上一層;

2.鏈路管理

主要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帶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的實現;

3.編碼與解碼

即曼徹斯特編碼與解碼。

認識電腦硬體知識:6、電腦音效卡(一)

電腦硬體認識之什麼是電腦的音效卡

音效卡 (Sound Card)也叫音頻卡(港台稱之為聲效卡):音效卡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做的更好聲波/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介面(MIDI)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音效卡的工作原理

音效卡根據話筒中獲取聲音模擬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ADC),用聲波振幅信號采樣轉換成一串數字信號,存儲到計算機中。重放時,這些數字信號送到數模轉換器(DAC),以一樣的采樣速度還原為模擬波形,放大後送到揚聲器發聲,這一技術稱為脈沖編碼調制技術(PCM)。

音效卡的主要作用如下:

(1)它可錄制數字聲音文件。通過音效卡及相應的驅動程序的控制,採集來自話筒、收錄機等音源的信號,壓縮後被存放在計算機系統的內存或硬碟中;

(2)用硬碟或激光碟壓縮的數字化聲音文件還原成高質量的聲音信號,放大後通過揚聲器放出;

(3)對數字化的聲音文件進行加工,以達到某一特定的音頻效果;

(4)控制音源的音量,對各種音源進行組合,做的更好混響器的功能;

(5)使用語言合成技術,通過音效卡朗讀文本信息。如讀英語單詞和句子,奏音樂等;

(6)擁有初步的音頻識別功能,促使操作者用口令指揮計算機工作;

(7)提供MIDI功能,使計算機能夠控制多台擁有MIDI介面的電子樂器。還有,在驅動程序的作用下,音效卡能夠用MIDI格式存放的文件輸出到相應的電子樂器中,發出相應的聲音。使電子樂器受音效卡的指揮。

音效卡主要的幾種類型

音效卡發展至今,主要分為板卡式、集成式和外置式三種介面類型,以適用不一樣網民的需要,三種類型的產品各有優缺點。

板卡式:卡式產品是現今市場上的中堅力量,產品涵蓋低、中、高各檔次,售價根據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早期的板卡式產品多為ISA介面,因為此介面匯流排帶寬較低、功能單一、佔用系統資源過多,目前已被淘汰;PCI則取代了ISA介面成為目前的流行,它們擁有更好的能力及兼容性,支持即插就能夠用,安裝使用都很方便。

集成式:音效卡只會影響到計算機的音質,對PC網民較敏感的系統能力並沒有什麼關系。

所以,大多網民對音效卡的需要都滿足於能用就行,更願用資金投入到能增強系統能力的部分。雖然板卡式產品的兼容性、易用性及能力都能滿足市場需要,但為了追求更為廉價與簡便,集成式音效卡出現了。

此類產品集成在主板上,擁有不佔用PCI介面、成本更為低廉、兼容性更好等權威,能夠滿足普普通通網民的絕大多數音頻需要,自然就受到市場青睞。而且集成音效卡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PCI音效卡擁有的多聲道、低CPU佔有率等權威也相繼出現在集成音效卡上,它也由此占據了主導地位,占據了音效卡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外置式音效卡:是創新集團獨家推出的一個新興事物,它通過USB介面與PC連接,擁有使用方便、便於移動等權威。但這類產品主要應用於特殊環境,如連接筆記本做的更好更好的音質等。目前市場上的外置音效卡並不多,常見的有創新的Extigy、Digital Music兩款,還有MAYA EX、MAYA 5.1 USB等。

三種類型的音效卡中,集成式產品價格低廉,技術日趨成熟,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跟隨技術進步,這類產品在中低端市場

還擁有非常非常大的前景;PCI音效卡用繼續成為中高端音效卡領域的中堅力量,畢竟獨立板卡在設計布線等方面擁有權威,更適於音質的發揮;而外置式音效卡的權威與成本對於家用PC來說並不明顯,仍是一個填補空缺的邊緣產品。

⑧ 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硬體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
1.
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
2.
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
3.
傳輸介質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
4.
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Modem)等。
5.
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⑨ 組成計算機網路的常用網路硬體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主機:承擔業務處理和通信處理功能
②伺服器:區域網的核心,運行網路操作系統,控制和協調終端之間的工作
③工作站:客戶機,用戶訪問網路共享資源的計算機
④終端設備:用於輸入輸出、線路連接、傳輸控制、存儲處理信息等
⑤網路設備: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纜、網卡、中繼器、集線器、網橋、網關等,用於網路連接
⑥網路協議:通信的介面及方式等約定規則
⑦ 網路操作系統:支持網路通信的操作系統
計算機網路硬體是計算機網路的物質基礎,一個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網路設備和通信線路將不同地點的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在物理上實現連接。因此,網路硬體主要由可獨立工作的計算機、網路設備和傳輸介質等組成。

一、計算機

可獨立工作的計算機是計算機網路的核心,也是用戶主要的網路資源。根據用途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伺服器和網路工作站。

伺服器一般由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擔任,如小型計算機、專用PC伺服器或高檔微機。它向網路用戶提供服務,並負責對網路資源進行管理。一個計算機網路系統至少要有一台或多台伺服器,根據伺服器所擔任的功能不同又可將其分為文件伺服器、通信伺服器、備份伺服器和列印伺服器等。

網路工作站是一台供用戶使用網路的本地計算機,對它沒有特別要求。工作站作為獨立的計算機為用戶服務,同時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一定許可權訪問伺服器。各工作站之間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共享網路資源。在計算機網路中,工作站是一台客戶機,即網路服務的一個用戶。

二、網路設備

網路設備是構成計算機網路的一些部件,如網卡、數據機、集線器、中繼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和網關等。獨立工作的計算機是通過網路設備訪問網路上的其它計算機。

網卡又稱網路介面適配器(NIC),是計算機與傳輸介質的介面。每一台伺服器和網路工作站都至少配有一塊網卡,通過傳輸介質將它們連接到網路上。網卡的工作是雙重的,一方面它負責接收網路上傳過來的數據包,解包後將數據通過主板上的匯流排傳輸給本地計算機;另一方面它將本地計算機上的數據打包後送入網路。

數據機(Modem)是利用調制解調技術來實現數據信號與模擬信號在通信過程中的相互轉換。確切地說,數據機的主要工作是將數據設備送來的數據信號轉換成能在模擬信道(如電話交換網)的模擬信號,反之,它也能將來自模擬信道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據信號的一種信號變換設備。

集線器(Hub)是對網路進行集中管理的重要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將信號再生轉發。介面數是集線器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是指集線器所能連接的計算機的數目。集線器是一個共享設備,其實質是一個中繼器。

中繼器(Repeater)是最簡單的區域網延伸設備,其主要作用是放大傳輸介質上傳輸的信號,以便在網路上傳輸的更遠。不同類型的區域網採用不同的中繼器。

網橋(Bridge)用於連接使用相同通信協議、傳輸介質和定址方式的網路。網橋可以連接不同的區域網,也可以將一個大網分成多個子網,均衡各網段的負荷,提高網路的性能。

交換機(Switch)有多個埠,每個埠都具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一個區域網或一台高性能伺服器或工作站。所有埠由專用處理器進行控制,並經過控制管理匯流排轉發信息。

路由器(Router)的作用是連接區域網和廣域網,它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其主要工作是為經過路由器的報文尋找一條最佳路徑,並將數據傳送到目的站點。

網關(Gateway)不僅具有路由功能,而且還能實現不同網路協議之間的轉換,並將數據重新分組後傳送。

三、傳輸介質

在計算機網路中,要使不同的計算機能夠相互訪問對方的資源,必須有一條通路使它們能夠相互通信。傳輸介質是網路通信用的信號線路,它提供了數據信號傳輸的物理通道。傳輸介質按其特徵可分為有線通信介質和無線通信介質兩大類,有線通信介質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纜等,無線通信介質包括無線電、微波、衛星通信和移動通信等。它們具有不同的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分別支持不同的網路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