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機訪問網路採用什麼介質
電磁波傳遞
Ⅱ 手機和無線路由器之間的傳輸介質
無線傳輸介質
在計算機網路中,無線傳輸可以突破有線網的限制,利用空間電磁波實現站點之間的通信,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移動通信。最常用的無線傳輸介質有:無線電波、微波和紅外線。
可以在自由空間利用電磁波發送和接收信號進行通信就是無線傳輸。地球上的大氣層為大部分無線傳輸提供了物理通道,就是常說的無線傳輸介質。無線傳輸所使用的頻段很廣,人們現在已經利用了好幾個波段進行通信。紫外線和更高的波段目前還不能用於通信。
Ⅲ 筆記本電腦或智能手機通過無線方式接入到網際網路其傳輸介質是
2.4或5gWIFI的無線信號,也可以通過藍牙或紅外傳輸。
Ⅳ 網路傳輸介質是什麼
2.1.2網路傳輸介質傳輸介質就是通信中實際傳送信息的載體,在網路中是連接收發雙方的物理通路;常用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介質和無線介質
Ⅳ 手機和無線路由器之間的傳輸介質是哪一種
傳播介質:
1、無線電波
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射頻頻段的電磁波。無線電技術為通過無線電波傳播聲音或其他信號的技術。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載入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 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2、微波
微波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是無線電波中一個有限頻帶的簡稱,即波長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間的電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統稱。微波頻率比無線電波頻率高,通常也稱為「超高頻電磁波」。
3、紅外線
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50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1.50~6.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6.0~1000μm之間。
Ⅵ 想請教一個手機信號的傳輸介質問題(本人看了百度提問很多,但還是不太明)
(1)、無線電波是總稱,微波只是無線電波中一個頻段。無線電波分為甚低頻、低頻、中頻、高頻、超高頻、甚低頻等。。。短波、中波、微波。。。是指無線電波的波升。波長=光速/頻率.
(2)手機都是用無線電波,紅外線其實也是一種電波,是一個特殊波長,只是你看不到。
(3)、高鐵上信號不好,主要還是覆蓋不好,基站數量少了。。。切換不夠快也是可能的,基站和基站間切換是需要時間的,高鐵速度很快,有可能造成切換不及時,而掉話。
(4)、手機調制採用GMSK,不要想復雜了。簡單點想,跟調頻收音機差不多,只不過,手機在接入信號處理的時候,是先還原數字信號。不同的就是多時隙能力和雙工。
Ⅶ 手機用的無線傳輸介質是什麼,筆記本用的無線傳輸介質是什麼
輸。
紅外數據通訊技術
什麼是IRDA?
IRDA是紅外數據協會的簡稱,IRDA制訂的一系列紅外數據通訊標准形成了紅外數據通訊技術的基礎。紅外通訊技術是一種點對點的數據傳輸協議,是傳統的設備之間連接線纜的替代。它的通訊距離一般在0到1米之間,傳輸速率最快可達16Mbps,通訊介質為波長為900納米左右的近紅外線。
紅外通訊技術的特點
■它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無線連接技術,被眾多的硬體和軟體平台所支持;
■通過數據電脈沖和紅外光脈沖之間的相互轉換實現無線的數據收發。
■主要是用來取代點對點的線纜連接;
■新的通訊標准兼容早期的通訊標准;
■小角度(30度錐角以內),短距離,點對點直線數據傳輸,保密性強;
■傳輸速率較高,目前4M速率的FIR技術已被廣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術已經發布。
紅外數據通訊技術的用途
紅外通訊技術常被應用在下列設備中:
■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和手持電腦;
■列印機、鍵盤滑鼠等計算機外圍設備;
■電話機、行動電話、尋呼機;
■數碼相機、計算器、游戲機、機頂盒、手錶;
■工業設備和醫療設備;
■網路接入設備,如數據機。
廠家和消費者的認同度
紅外通訊技術已被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軟硬體廠商所支持和採用,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提供對它的支持。紅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移動計算和移動通訊的設備中,巨大的裝機量使紅外無線通訊技術有了龐大的用戶群體。
植入成本
由於多數系統晶元都具有紅外通訊控制電路,所以在系統里植入紅外功能只需添加紅外收發器件即可。這使紅外通訊植入成本大幅降低,大批量生產可使植入成本控制在3美元以內。
缺點
■通訊距離短,通訊過程中不能移動,遇障礙物通訊中斷。
■目前廣泛使用的SIR標准通訊速率較低(115.2kbit/s)
■紅外通訊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取代線纜連接進行無線數據傳輸,功能單一,擴展性差。
藍牙技術簡介
什麼是藍牙?
藍牙(Bluetooth)是由東芝、愛立信、IBM、Intel和諾基亞於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離無線數據通訊技術標准。它能夠在10米的半徑范圍內實現單點對多點的無線數據和聲音傳輸,其數據傳輸帶寬可達1Mbps。通訊介質為頻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間的電磁波。
藍牙通訊技術的特點
■藍牙工作在全球開放的2.4GHz ISM(即工業、科學、醫學)頻段;
■使用跳頻頻譜擴展技術,把頻帶分成若干個跳頻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連接中,無線電收發器按一定的碼序列不斷地從一個信道「跳」到另一個信道;
■一台藍牙設備可同時與其它七台藍牙設備建立連接;
■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Mbit/s;
■低功耗、通訊安全性好;
■在有效范圍內可越過障礙物進行連接,沒有特別的通訊視角和方向要求;
■支持語音傳輸;
■組網簡單方便
藍牙通訊技術的用途
藍牙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尚未投入廣泛應用,目前許多藍牙設備還處於實驗室試驗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多數具有紅外無線數據通訊功能的設備,在將來一樣可以使用藍牙技術來實現無線連接。同時藍牙技術的網路特點和語音傳輸技術使它還可以實現紅外技術無法實現的某些特定功能,如無線電話、多台設備組網等等。
廠家和消費者的認同度
藍牙技術已獲得了兩千餘家企業的響應,從而擁有了巨大的開發和生產能力。藍牙已擁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廣大消費者對這一技術很有興趣。
植入成本
目前市面上的藍牙設備還是比較少見。USB介面藍牙適配器、藍牙PC卡和藍牙手機已經有了面向市場的產品,售價都很高。由此可見藍牙早期發展階段植入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但估計批量化後植入成本可在30美元以下。在藍牙技術發展成熟的時期,植入成本應該可以控制在10美元以內。
缺點
藍牙是一種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技術,盡管被描述得前景誘人,但還有待於實際使用的嚴格檢驗。藍牙的通訊速率也不是很高,在當今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可能也會對它的發展有所影響。
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不提供對藍牙的支持,這使得藍牙的應用成本升高,普及難度增大。
ISM頻段是一個開放頻段,可能會受到諸如微波爐、無繩電話、科研儀器、工業或醫療設備的干擾。
Ⅷ 連接網路的介質有那些
區域網中,常用的網路連接介質有以下四種: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無線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