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
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
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經常玩手機的危害有:可能導致頸椎病的發生,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可能有傷害,以下是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快來看看吧。
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1
1、溝通
就沉迷手機的危害與孩子展開討論(在此過程中始終要以平和的心態進行)簡螞燃,讓他明白合理
玩手機是允攔虛許的,但是不能沉迷其中。
2、與孩子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
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如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時會有怎樣的懲罰等。同時監督孩子實施,用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積極地正向引導,逐漸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和頻率。
3、轉移注意力
要徹底鋤掉一塊地里的草,最好的辦法不是一長出來就拔掉,而是種上莊稼,用其他東西佔領它。同樣,要戒掉手機癮,就需要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讓孩子與現實世界進行更多的接觸,例如參與團體活動、出遊等等。
4、培養孩子興趣
讓孩子擁有至少一個愛好,那麼他無聊時可以練字,快樂時可以歌唱。玩手機絕對不是孩子唯一的娛樂,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也可以讓孩子的人生變得更豐富多彩。
5、經常陪伴孩子
沉迷手機的孩子,大多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才把這份依賴轉移到手機上。帶孩子到戶外走走,或者跟孩子一起做些親子游戲,我們多陪陪孩子,來減弱孩子對網路的依賴感。
6、別讓手機觸手可及
如果你總是把手機放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那麼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地撈起手機玩上一會兒。如果能把手機放在視線之外,就可以有效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7、讓孩子離開干擾源
讓物仔孩子離開干擾源,如手機不充電、關掉WiFi、安裝能定時鎖機的防沉迷軟體、關閉所有不必要的信息通知、刪除讓孩子「上癮」的軟體等(不可強制,建議與孩子協商)。
8、注重孩子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的培養
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交友,讓孩子與夥伴建立良性的人際互動。
9、建立長期的發展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生活計劃
幫助孩子建立長期的發展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生活計劃,讓孩子認清自己的現實需要和應解決的真正問題,做到合理安排時間,有限度地上網,不要讓上網作為逃避現實問題的方式。
10、尋求幫助
當孩子出現嚴重依賴手機的情況,家長要警惕孩子網路成癮的可能。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干預和調整難以進行或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尋求專業的干預治療。
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2
1、張嘴問路,關掉GPS
GPS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它讓我們在不問路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到達目的地。但GPS也讓我們變得不會看地圖不再記路。要想擺脫對手機的依賴,第一步就是關掉GPS,問路過的大爺大媽,重塑自己的生活習慣。
2、限制通訊軟體
有節制的利用微信、QQ等通訊軟體。在網路上交流無法和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相比,在網路上我們都會掩飾自己不好的一面,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不是正常的交流。想要擺脫對手機的依賴,就必須有節制的使用通訊工具,多與朋友見面聚會,從虛擬網路走到現實生活。
3、控制上網時間
如果沉迷手機的習慣無法一下子改掉,可以從改變閱讀習慣開始。利用細碎的時間用手機了解新聞時事和當前熱點,更多大塊的時間用來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這樣不僅能改變依賴手機的情況,同時也享受了智能手機帶給我們的樂趣。
4、選用非智能手機
如果自製力比較差,那麼可以換個非智能手機試試,用這樣的方式逼自己遠離手機。體味幾天沒有手機嗡嗡作響的清靜日子,在習慣之後就不會那麼依賴手機了。
5、多與他人交流
很多人在無聊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尋找自己的樂趣,長此以往會忽略與人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性。因此要多與人交流,用與人交流的時間代替網上聊天,久而久之便會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6、多看紙質圖書
利用手機看電子書很方便,資源很多。但長時間看電子書眼睛很累,頸椎也很不舒服。所以放下手機,端一杯茶,捧一本書,體會真正閱讀的樂趣。
7、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坐著低頭看手機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應該充滿朝氣,而不是躲在被窩里沉迷手機。
8、關閉推送通知
你有沒有浪費半小時只看了一條推送通知的經歷?我們很容易被社交媒體的推送所吸引,關掉所有非必要的推送通知,在學習或工作時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可以將我們從「一旦手機響就要看手機」的沖動中解救出來。
9、別用手機當鬧鍾
最好不要把手機拿到卧室里,想想我們有多少次睡前為了設置鬧鍾,結果又玩起了手機?又有多少次手機鬧鍾響了後就開始玩手機呢?
10、設定每天無手機時段
你在吃飯、看電影、看書時根本不需要手機,試著在一天中設置幾個無手機時段吧。特別當你在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手機的干擾會讓做事效率更高,休息時也更放鬆。
戒掉玩手機的10個方法3
1 、少玩手機,多運動,多看書
這是一個很常規的方法,就是減少對虛擬世界的依賴,少打游戲,少看視頻,少在網上聊天,尤其是發表情包斗圖,沒有任何意義。
有時間多去戶外走走,多運動一下,能跑步的就跑步,跑不動的至少散步或者騎車。
多看書,多學知識;玩手機不能賺錢,學知識可以賺錢。
哪怕去打麻將也比天天看手機好,麻將沒有輻射。
2 、少用手機拍照,吃一頓好吃的沒有必要去朋友圈炫耀
我敢打賭,你拍的那些吃飯的照片,90%你不會看第二眼。為了拍這些東西,你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形成對手機的依賴。
你可以看看你手機的相冊,這些照片占據了你大量的`空間,而實際上你並沒有去看過它。
所以什麼所謂的「記錄生活」,都是自己糊弄自己,生活中90%以上的事情不值得記錄,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除非一些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平時沒必要有事沒事就拿手機拍照,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3、 在一些場合用其他工具代替手機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支付也發展起來了,移動支付確實很方便,比如交話費的時候,省去了不少時間。
不過有的人完全依賴手機,連買一瓶水都要手機支付,甚至身上沒有帶現金的習慣。
這很不好,一方面,有的地方尤其一些偏遠的地方還是不支持手機支付,或者手機卡頓、沒電,沒網,都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會加劇你對手機的依賴,因為處處都要用到手機。
出去買點零碎的東西,還是多用現金吧,你在那裡掃描二維碼的時候,我已經付錢走人了。
另外,能看實體書就不要用手機看,尤其是一些比較重要,值得反復讀的書。
能在電視上看電視就不要在手機上看,電視的輻射小得多。
甚至有時候與其用手機不如用電腦,電腦的效率還是比手機高的,開機真的很花時間嗎?
4 、退出一些沒有意義的群
群,不管是微信群還是qq群還是什麼群,加了一大堆,其實很多根本用不上,加了太多群往往浪費時間。
尤其是現在的微信群,設計不是很合理;而現在用微信的人最多,造成了不少問題。
微信群有一個問題,只要某個群里有人講話,對話就會被頂到最上方,這導致你任何時候打開手機,都能看到有人在聊天。
而且微信群不能屏蔽群消息,最多隻能群消息免打擾,所以任何群里一有新消息,就會被看到。很多人都有強迫症或者好奇心,看到有新消息了,都忍不住點開看看,然後注意力被分散。
一天下來,點開幾十次,其實浪費在各種沒營養的群消息中的時間相當驚人。
各種各樣的群,尤其是一些網上的陌生人群,什麼健身群,交友群,xx愛好群,群里成員魚龍混雜。
群里的消息,要麼是發廣告鏈接,要麼就是發表情包斗圖,往往沒什麼作用。而且這些人和你並不認識,完全可以退出。
5 、減少手機充電次數
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相當於強行控制玩手機的時間。
現在的智能手機,電池容量都比較大,除非是特別老化的電池,一般情況應付一天的使用綽綽有餘。
如果你經常充電,只能說明你使用手機的時間太長了。通常,一部充滿電的手機,要想用到沒有電,需要7-8小時的使用時間,你每天花那麼多手機看手機,你還能專心致志工作嗎?
所以楊教授建議大家給自己定一個規矩:一天只能充電一次(特殊情況除外),出門不帶充電器。
這樣,為了保證電量,強迫自己減少看手機的時間,減少使用手機的頻率。時間長了,能培養出有節制的使用手機的習慣。
6、 不要隔幾分鍾就掏出手機看
很多人隔幾分鍾就看一下手機已經成了一個習慣,哪怕手機上什麼新消息也沒有。
尤其是和人吃飯,聚會的時候,玩手機是不禮貌的行為。
朋友聚會,玩手機會讓人覺得你心不在焉,然後別人也覺得尷尬,也掏出手機玩,結果大家都在玩手機,沒有人交流,讓聚會變得很尷尬。
以前非智能手機時代,手機的作用就是打電話,發簡訊;摸出手機來必然有什麼要緊事,而現在大家拿出手機來沒什麼要緊事,只是一種壞習慣罷了。
楊教授認為和人交流,談話,已經是優先度很高的事情,如果做這種事情也要被手機打擾,其他事情就更難和手機爭奪你的注意力了,你就會淪為手機的奴隸!
很多人時不時拿出手機看也有這樣一個原因,手機時不時會有響動,有新消息提醒。
B. 讀完這5本書,我戒掉了「手機癮」
C. 怎麼戒掉手機讓我專心看書
自律即自由
跟手機沒有關系,手機只是不想學習的替代品,當離開手機之後,還會有其他打發時間的設備出現。
制定目標和計劃,每天進步一小點,堅持一個月,你會活出不一樣的自己,哪怕是每天鍛煉10分鍾,或者看書半小時,或者冥想十分鍾,音樂,書法,繪畫,溝通,形象,技慶陸能等等對自己有意義仔鎮的事情,每天增加十分鍾,逐漸的脫離現在的生活圈,活出更好的自己
如果連每天看書半小時都無法堅持的話,那麼想想你身邊的人,想想你自己,你想跟他們一樣嗎,為念差粗什麼。想想你的父母,你的親人
希望對你有用
望採納
D. 怎麼樣戒掉拿手機看小說的癮
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剛出社會的都會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機看小說,在走路回家時、在等人時、在吃飯等菜時、在家看電視時,大家都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可還是會控制不住的拿起手機看小說,就算小說不好看,或各種類型都看過了,看的實在不想再看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一個人在外面打拚,身邊認識的人又不多,心靈就會感覺到空虛,可上班回來之後也不知道干什麼,也不能天天、時時刻刻的聊QQ、微信,所以就只能看小說了,為了戒掉這個習慣,下面介紹一些我們平時在家可以做的又有意義的事。
E. 你知道如何輕松戒掉手機,保持自律嗎
有手機的朋友,這個視頻很可能成為你的救命稻草,把你從墮落的深淵里拉出來。離開手機一秒就渾身難受,每天躺在床上玩游戲、刷視頻。在戒手機的路上,有三本書至關重要。
三、《微習慣》。
全書就講了一件事兒,想要戒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的方法就是從一開始循序漸進。打個例子,把每天有12個小時不玩手機縮減為每天十分鍾不玩手機。別小看這短短的十分鍾,當你完成後,會有一種目標達成的巨大成就感,形成強烈的上升螺旋激勵機制,幾天後就會迫不及待地挑戰20分鍾、30分鍾,最終達成目標。其實明白這個方法之後呢,這本書就不用看了,剩下的兩本書大家用微習慣的方法把它看完,你一定旅團能順利戒掉手機,期待戒掉手機後閃閃發光的你。
F. 怎麼才能戒掉手機 喜歡上讀書
想要戒掉手機的擾皮話,除非是靠自己的意志力去戒掉。
只有靠自己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夠解除早棚對手機的癮。陸李則
G. 喜歡看手機小說怎麼可以戒掉
這個貌似很難,我現在拿個手機在手上也喜歡看小說,我現在自己也在努力嘗試著不看手機小說,這個還得慢慢來,一般的在沒事做的時候,稍微增加他的工作量啊,不要讓胡談察他閑下來,或者你多說他幾回讓他不要看,最好人多的時候,但是語氣不能重,一般要面子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今後會收斂點的,臉皮厚的就實在沒辦法了,或者你們組在空侍亂閑的時候多組織褲茄下活動啊什麼的。也要其他組員幫忙的。
H. 繪本選對了,徹底戒掉孩子的手機癮,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閱讀興趣
2歲前後的孩子喜歡閱讀,詞彙量很豐富,真的是少數嗎?
這種觀念太狹隘了。
我經常慎辯舉給讀者傳遞一個信息: 千萬不要給孩子玩手機 ,手機不會給孩子帶來什麼知識,手機確實可以讓孩子短時間變得乖巧了一些,讓家長可以騰出手干點別的事情,或者是休息一會, 但是手機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越早讓孩子接觸手機,孩子就越容易上癮。
其實,除了電子產品,繪本也可以讓孩子徹底安靜下來,並且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拓寬孩子的視野,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
不過選對繪本太難了,選繪本的經驗完全是用人民幣鍛煉出來的,我們家寶寶2歲6個月,這是我買過的繪本,這還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送人了。
如果繪本買回來,寶寶喜歡看,還覺得錢沒白花, 但是很多時候,繪本買回來,寶寶的反應都是:看一眼就合上,拒絕再看 。
如果寶寶有這樣的反應,不是說明寶寶不喜歡繪本,而是家長沒有選對繪本 。
繪本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可以讓寶寶戒掉手機等電子產品,還能 開拓寶寶的知識領域 , 讓寶寶接觸不少新鮮詞彙和知識 , 擴大寶寶的知識儲備寬碧量 ,另外從小讓寶寶讀繪本, 有助於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 ,讓寶寶從小就成為一個喜歡通過閱讀來感知世界的好習慣,家長就完全不需要操心寶寶的學習能力了。
寶寶的第一套繪本的選擇很重要,選對了,寶寶們會愛不釋手,繪本內描述的習慣和情緒會為孩子打下基礎,成為孩子的模仿的對象。
但是第一套繪本不容易選擇,買錯了,孩子不喜歡,只能擱置,然後重新買。
我家寶寶 1歲半的時候,我給她入手第一套繪本 ,最初選擇的2套繪本,寶寶根本就感興趣,後來選擇的這一套 《寶寶的第一套好習慣養成繪本》, 寶寶真的是愛不釋手。
寶寶喜歡一套繪本,跟這套繪本的顏色、動物形象以及故事情節有直接的關系,我家寶寶就是一個例子,有的時候剛入手一本書,她開始還津津有味地看著,突然就合上說不喜歡了,可能是其中的某個情節或者是某個元素她不喜歡。
這套繪本完全沒有寶寶不喜歡的元素,這套繪本完全從寶寶的角度出發,避開了一切會影響到寶寶的元素。
不過寶寶在看這一套繪本的時候,會有先後,我家寶寶最初是只看《吃飯不挑食》,其他的不看,後來又特別喜歡《全都收拾好》,接下來又喜歡《我喜歡刷牙》……最後喜歡的是《我來幫忙》,她非常喜歡小馬豆豆這個動物形象。
整套繪本讀完,已經過去半年多了 ,寶寶已經兩歲了,也就是在最近,她才不拿這些繪本翻看了。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自行選擇。
寶寶26個月以後,給寶寶選書成了大難題,每一次選一套或者是一本書,買回家,她都不怎麼感興趣。
寶寶不感興趣就意味著錢白花了,因為她根本就不會去看。
一直到買了這本 《奇妙世界翻翻書》 , 寶寶再次燃起來看繪本的慾望 ,自從買回家,灶瞎每天至少有三個小時再翻看這些繪本,每一本都反復翻開,每次都要讓我給她解讀。
寶寶在2歲前後,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好奇心比較重,單一的繪本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這種設計性的繪本,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更能讓他們提起興趣。
這套繪本的優點,不僅體現在設計多樣化,而且設計合理化,翻開多層之後,總能帶給寶寶的驚喜,並且可以傳遞出一些科學知識,開拓孩子的視野,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你也是一位媽媽,也處在帶娃的「水深火熱」中,想要讓 育兒 變得輕松一些,除了我們要科學 育兒 ,多看一些 育兒 書籍外,還有就是給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糧,多讓孩子看繪本,通過繪本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給孩子建立一套價值體系。
I. 如何戒掉手機專心看書,我看幾頁就想玩手機怎麼辦…
你好。
以下來自知乎。
題主在這里提的這個問題,給的信息其實並不充分。
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卻恰恰取決於是否有更詳細的信息。
比如:
1.假如最大的問題在於手機:
解決方案:
買一個盒子,帶鎖的那種,要看書的時候,把手機關機放在盒子裡面,然後鎖上,鑰匙放在家裡最高的地方,得拿個板凳核散墊著才能拿到。
給自己定個規矩租氏核:看書的時候,如果控制不住自己要去看手機,先做50個俯卧撐,不連續也行,做完再去拿手機。
這里有一個問題:題主是否可以接受看書時不能及時接打電話的情況呢?
假如不能,好,我們可以利用心理學上的「操縱學習」來 讓自己逐漸學習對拿手機的厭惡感。
——簡化方案:手機放在盒子里,鎖上,鑰匙放在身上。定下規矩:每一次不是因為要接聽電話而要拿手機的話,必須要:拿手機前,做50個俯卧撐;看完手機後,再做50個俯卧撐。
只要你嚴格按照這個標准執行,久而久之,你就會學習到對手機的一種習慣性厭惡。
2.假如最大的問題在於書:
有些書,雖然是好書,但是比較學術,讀起來需要耗費大量腦力,書裡面的知識再重要,觀點再精闢,讀著讀著也就會不由自主地轉移注意力。
解決方案:
(1).改變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看個書就夠了,還要動手。找一本A4白紙裝訂的大本子來記筆記。為什麼要記筆記?因為人的記憶能力,認知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對於較難的知識,如果沒有筆記的輔助記憶與理解,很難跟得上。
注意,在這里,記筆記是一個 必選項,必須要做,特別是對於那些比較難的書。
另外,記筆記不是要工工整整地抄寫,而是要作圖:把知識結構畫出來,把自己想到的一些聯系畫出來,用圖畫幫助自己真正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人們都討厭那些沒有成就感的事情,讀書也是如此,讀一本比較難的書,理解不了就沒有什麼成就感,容易三心二意—— 理解知識而不只是閱讀才能獲得成就感!弊掘
(2).把一些時間花在選擇書上面:一方面,盡量選一本深入淺出的好書,這對於閱讀,有著「磨刀不誤砍柴柴工」的作用;另外,我一直在提到「 交叉閱讀」:讀一本比較難的書的時候,最好選一本簡單的,通識級別的書來做輔助,幫助理解。
關於交叉閱讀,可以見我的一篇專欄文章和之前的一個回答:
01期:從零開始搭建計算機系統 - 讀書,讀人,讀事 - 知乎專欄
怎麼樣才能讓學習體系化,效果更好? - 羅文益的回答
3.假如最大的問題在於閱讀者本身:
一個人假如自己不願意閱讀,涉及的問題可能不止是一個人的見識,一個人對閱讀的重要性的理解之類的那麼簡單,而是可能涉及到閱讀者體力,心智,知識水平等等一整套的問題。
比如,很多人體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讀書很容易犯困,三心二意的;
比如,有的人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或者說,急功近利,對於手上正在讀的書無法保持注意力;
比如,閱讀者的知識水平不夠,卻要閱讀超出自己知識水平的書,最後反而閱讀越累,總想著開小差;
對於閱讀者本身的原因所產生的閱讀的問題,我之前有一個回答已經完全解答了,請移步:
怎麼提高信息轉化率? - 羅文益的回答
最後,保持閱讀的注意力的問題,是一個並不簡單的,很綜合的問題,建議採取配套方案入手,自己思考更加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思考的時候,可以選擇從自身(閱讀者),從對象(書本),從環境(手機等干擾源,閱讀環境等)三個方面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