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基站和用戶連接圖

移動網路基站和用戶連接圖

發布時間: 2023-04-25 06:13:55

❶ 中國移動-組網方式最好有圖圖

你所描述的都是通訊基站的主業務設備和寬頻接入的基站端設備 用戶端設備
PTN是基站之間的通訊設備 具有通訊帶寬大 承載業務多 接入方式多的特點 是取代老的SDH組網的新設備 具備大帶寬接入使用 也就是可以大規模覆蓋寬頻 之前的SDH設備是不能勝任的
OLT 寬頻 專線等多業務設備 位於基站端 目前的PON網路寬頻接入的主打設備
ONU PON網路的光終端 一般放在小區信息箱 或專線單位或用戶家中

❷ 移動站連接基站用網路模式怎樣連接

中國移動基站之間是通過地下光纜及電纜進行連接。
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是我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投資的重要部分,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一般都是圍繞覆蓋面、通話質量、投資效益、建設難易、維護方便等要素進行。隨著移動通信網路業務向數據化、分組化方向發展,移動通信基站的發展趨勢也必然是寬頻化、大覆蓋面建設及IP化。

❸ 中國移動4g網路覆蓋圖

一、TD-LTE是什麼

目前中國移動採用的4G技術是TD-LTE,這是由我國主導的國際兩大通用4G標准之一。具備高帶寬、時延、高頻譜利用率等特性。廣州作為中國移動首批TD-LTE規模試驗網建設城市,已建成超過2000個基站,基本實現了大學城、天河商圈、越秀、荔灣、海珠、白雲、番禺等區域重要場所的覆蓋。

二、TD-LTE應用

TD-LTE下行速度最高達100Mbps,上行最高達50Mbps,是目前3G上網速度的數倍。可廣泛用於高清視頻監控、通信、轉播、點播,在線游戲、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諸多領域,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手機的媒體化、多用化,引領移動信息化、寬頻化的發展要求,大幅提升改善用戶移動上網體。

三、免責條款

1、覆蓋范圍----對於網路覆蓋和服務的區域(圖上綠色是2013年2月覆蓋區),其實際開通時間和實際開通區域等會根據情況有所變更。
2、室外覆蓋-----即便是圖示的網路服務區內,在隧道、地下、建築物內、山林區域等這些信號較弱的地方,也有可能出現無法使用網路服務的情況。此外,在移動狀態下進行通信時,網路通信會出現中斷的情況。
3、室內覆蓋-----在一些室內標注有信號的地方,也有可能出現沒法使用網路服務的情況發生。
4、最高速率----最大100Mbps的通信速率是有信號時理論上的最大速率,不表示實際可以的通信速率。
5、網路感知-----此網路採用盡力而為的傳送方式,在用戶數多導致線路擁擠或者通信環境復雜時,是有可能出現通信速率低下或者不能通信情況發生的。


網址查看 : http://gd.10086.cn/gzdh/map4G.jsp

❹ 移動通信網由哪些主要節點組成,各有什麼作用

系統主要由移動台(MS)、移動網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四部分組成。移動台(MS)移動台是公用GSM移動通信網中用戶使用的設備,也是用戶能夠直接接觸的整個GSM系統中的唯一設備。移 動台的類型不僅包括手持台,還包括車載台和攜帶型台。隨著GSM標準的數字式手持台進一步小型、輕巧和增加功能的發展趨勢,手持台的用戶將占整個用戶的極大部分。基站子系統(BSS)基站子系統(BSS)是GSM系統中與無線蜂窩方面關系最直接的基本組成部分。它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接,負責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統與網路子系統(NSS)中的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相連,實現移動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號和用戶信息等。當然,要對BSS部分進行操作維護管理,還要建立BSS與操作支持子系統(OSS)之間的通信連接。移動網子系統(NSS)移動網子系統(NSS)主要包含有GSM系統的交換功能和用於用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它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著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實體構成,整個GSM系統內部,即NSS的各功能實體之間和NSS與BSS之間都通過符合CCITT信令系統No.7 協議和GSM規范的7號信令網路互相通信。操作支持子系統(OSS)操作支持子系統(OSS)需完成許多任務,包括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以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❺ RTK基準站和移動站設置的詳細步驟。

RTK基準站和移動站設置的詳細步驟如下:

1、內置電台1+N模式(作業距離短,一般小於3公里使用)

連接基準站,進入「配置-工作模式」,選擇「默認:自啟動基準站-內置電 台」點擊「接受」;連接移動站,選擇「默認.•自啟動移動站-華測電台」(此時 基站移動站使用電台信道7,頻率461. 05(Mlz通訊)點擊「接受」

2、外掛電台1+N模式

連接基準站,進入「配置-工作模式」,選擇「默認:自啟動基準站-外掛電 台」點擊「接受」,設置外掛電台為信道7 (頻率461. 050MHz);連接移動站,選 擇「默認:自啟動移動站-華測電台」點擊「接受」。

3、網路1+N模式

連接基準站,進入「配置-工作模式」,選擇「默認:自啟動基準站_內置網 絡+外掛電台」點擊「接受」(沒接外掛電台移動站僅網路可用,接了外掛電台並設置信道7,頻率461. 050MHz,移動站網路與電台都可用);連接移動站,選擇 「默認:自啟動移動站-Apis網路」點擊「接受」,在彈出的輸入基站SN號中輸 入基準站SN號(SN號在接收機底部標簽上)。

4、C0RS模式

連接移動站,通過華測雲伺服器下載當地C0RS配置或新建一個C0RS配置, 新建方法:進入配置-工作模式-新建-是否設置RTK選擇「是工作方式(自 啟動移動站)一數據接收方式(手機卡在接收機中選擇網路,手機卡在手簿中選 擇手簿網路)-通訊協議(CORS) -Ip地址(C0RS的IP)-埠(C0RS埠)-APN (普通C0RS設置3GNET或C_ET,內網C0RS設置C0RS中心給的APN,電信手機卡需要填入撥號用戶名及密碼,移動聯通用戶不用)-源列表(CORS中心給)-用戶名及密碼正常填入-其他項目使用默認,點擊確定後輸入名稱完成。再選擇 新建的模式點擊「接受」

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量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坐標。

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GPS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採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地形測圖,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曙光,極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