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動互聯網有什麼特點與優勢
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1.用戶體驗至上:如果一個商品或一項服務想要成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誰更加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如何了解消費者體現簡單、精準的用戶體驗上,將決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必須從與消費者發生第一點接觸開始,越精確越好。
2.盈利策略不可急功近利:這些客戶可能只用過手機的簡單功能,盈利模式的策略上,需要企業性化和簡單易懂的指引,移動互聯網的強大平台,已經成為全方位、立體式。
3.找到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物品和這個物品的位置密切相關的信息,最有殺傷性的形式,這種集定位、搜索和精確資料庫功能的服務必定將手機提升到改變世界的境界。森合萬源的創新是顛覆性的,所謂的核心競爭力也只是暫時的。在產業鏈競爭中處於相對被動的情況下,握在你手中最大的砝碼就是市場佔有率和業務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讓你有更大的話語權和議價資格,業務創新能力則決定了自己的「賣點」。
4.把握移動營銷新模型:移動互聯網的一個品牌文化,移動互聯網的營銷模型與傳統營銷最大的不同,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的客戶,隨之讓參與互動,移動互聯網的營銷模型與傳統營銷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接讓正確的客戶為企業說正確的話,冷冰冰的廣告式營銷終將在這個時代里慢慢衰退。
5.整合產業鏈之外的資源:只要能把握移動互聯網的前提,抓住行業強勢資源,相關節點進行有效的整合產業的資源。
移動互聯網的優勢
1.高便攜性:
除了睡眠時間,移動設備一般都以遠高於PC的使用時間伴隨在其主人身邊。這個特點決定了,使用移動設備上網,可以帶來PC上網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即溝通與資訊的獲取遠比PC設備方便。
2.隱私性:
移動設備用戶的隱私性遠高於PC端用戶的要求。不需要考慮通訊運營商與設備商在技術上如何實現它,高隱私性決定了移動互聯網終端應用的特點——數據共享時即保障認證客戶的有效性,也要保證信息的安全性。這就不同於互聯網公開透明開放的特點。互聯網下,PC端系統的用戶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動通訊用戶上網顯然是不需要自己設備上的信息給他人知道甚至共享。
3.應用輕便:
除了長篇大論,休閑溝通外,能夠用語音通話的就用語音通話解決。移動設備通訊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動設備方便、快捷的特點。
2. 移動通信網路的分類及優缺點
怎麼說呢
雖然有點認識但不是全面的
我工作6年了對與你的提問憑經驗來給你說下
論文就更提不上了移動通信
就2G來說
有
時分多址
碼分多址
頻分多址碼分多址用與cdma時分多址和頻分多址用與
GSM首先有CDMA用的碼分多址來說
CDMA的通信技術它可以通過不同的用戶分配各自特徵的地址碼序列
將處於相同時隙和頻率的用戶信號分離開來
採用共享信道的方式傳輸信息
系統利用與手機端和基站端完全一致的本地地址碼對接收信號進行相關檢測
從而提取咱們需要的用戶信號
將其他使用不同的信號視為寬頻干擾從中除掉
它的優點是
抗干擾能力強
抗衰落性好
保密性比GSM高
容量大
頻率資源利用率高從切換角度講
CDMA是軟切換和更軟切換
就是手機在通話狀態中如果當前信號不能滿足通話
他會和能滿足通話的基站建立連接成功後在與
原來的基站斷開
這是GSM不能擁有的
更軟切換
是同個基站不同扇區之間的切換
這也是GSM不能擁有的還有最主要的技術是自干擾技術
其中所有的用戶共享相同的頻率
沒個對與其他用戶來說都是雜訊或干擾干擾會隨著用戶的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最終整個背景雜訊干擾的總和會因為無法保證通話質量的最低信噪比要求而限制系統容量忘了還有CDMA的獨有技術是CDMA獨有的那是曾加增益的還有導頻污染
當鄰頻超過2個以上稱為導頻污染、還有呼吸效應
那是通過用戶量增加
基站會自動縮小覆蓋范圍從而提高用戶的通話質量(這是同自干擾技術來說的)在說下GSM
吧
它主要是時分多址
特性是
每載波多路
時分復用
他有8個時隙
其中有7個話音信道
1個控制信道
當忙時控制信道也可以充當語音信道
突發脈沖序列傳輸傳輸速錄和自適應均衡傳輸開銷大公用設備成本低等等他的是硬切換
就是在通話狀態的時候
當前基站滿足不了通話的時候
就會先和當前的基站斷開連接
在尋找可以滿足通話的基站它有乒乓效應
就是鄰頻和主導小區場強相近
頻繁切換造成無法切換孤島效應
就是沒有主導小區
無法正常通話拐角效應
這個書面解釋不上來
理解就是
在某建築物的陰影面里
打電話不好還有就是時間色散
這是在同一基站發射的信號通過不同路徑到達手機
造成手機無法解調信號造成無法正常通話
這個一般在郊區比較常見
好像是2個不用的路徑之間相差不能超過3.4微秒
(不準)
他的GSM空間信號的損耗是
32.4+20lg(d)+20lg(f)d是路徑f是頻段
打個比方在真空狀態下距離天線處十米的地方是移動900Mhz
的信號強度就是
32.4+20lg10+20lg900
我以上說的
都是最基礎的
是移動通信必須知道的
如果想知道詳細的請聯系我QQ30595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