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站上採用快捷登錄綁定手機號,會有信息安全的風險嗎
風險是肯定有的。當越來越多的人,綁定手機的時候,風險就降到了很低很低,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這么講呢?如果說地球53億人都綁定了手機,如果泄露的信息,針對個人的安全攻擊的概率是很低的。除非你是政府政要或者是企業大佬,如果是的話,你就要提高安全級別了。
『貳』 真實姓名、手機號、銀行卡號、開戶行輸入在不明app里,是否安全
不安全的。
1.收集的個人信息類型未明確告知,用戶在收集敏感信息時未明確告知信息目的;
2.未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的保留期限和操作暫停;
3.未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的使用情況;
4.向外界提供個人信息時,不得單獨告知並徵得用戶同意;
5.用戶未明確告知如何更正個人信息和撤回同意。:賴龍標題
拓展資料: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和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互聯網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惡意程序、各種網路釣魚和欺詐繼續以高速增長。與此同時,黑客攻擊和大規模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繁發生。伴隨著各種網路攻擊的顯著增長,大量互聯網用戶的個人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也在增加。 信息安全的「黑洞門」已經達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網站攻擊和漏洞利用正朝著批巧乎量化、規模化渣寬腔的方向發展,用戶隱私和權利受到侵犯。特別是一些重要數據甚至流向其他國家,不僅個人和企業,而且信息安全威脅也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水平。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基本信息。性別、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和家庭住址等將根據服務提供商的要求提交給客戶。有時,他們會包括個人信息,如婚姻、信仰、職業、工作單位、收入等。
2.設備信息。主要指消費者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終端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版本等。
3.帳戶信息。主要包括網上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賬戶、社交賬戶和重要電子郵件賬戶如衫。
4.隱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訊錄信息、通話記錄、簡訊記錄、IM應用聊天記錄、個人視頻、照片等。
5.社會關系信息。這主要包括朋友關系、家庭成員信息、工作單位信息等。
6.網路行為信息。主要是指消費者在網路上的在線行為和各種活動的記錄,如在線時間、在線地點、輸入記錄、聊天交友、網站訪問行為、網路游戲行為等個人信息。
『叄』 旅館里的無線網路需要輸入手機號碼認證,安全嗎
客房登記的時候應該登記過手機號了吧,旅館也是防止顧客以外的人蹭網,如果你怕不安全,那就自己開流量上網唄,出門在外,不可能事事順心的
『肆』 在百度上向在線醫生問問題,還要手機號,這安全嗎
這個是安全的。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