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手機網路發展迅速
擴展閱讀
車子藍牙連接網路 2025-10-03 16:20:45
葫蘆娃平板電腦 2025-10-03 15:56:08

手機網路發展迅速

發布時間: 2023-05-27 15:55:54

『壹』 移動互聯網發展史

2000年-2003年,智能手機開始逐步增長,移動互聯網開始萌芽;
2006年,據中國領先商業信息平台易觀智庫數據統計,移動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已從2003年的29億增長至69億,用戶規模也增長了近4倍,達到4483萬。數據表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各大運營商和終端設備開發商看到這一發展趨勢,開始增大力度加大政策監管力度,加快行業市場盤整。同年,大量互聯網服務商開始轉型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
2007年,蘋果終端iphone開始推出;受蘋果影響,google宣布推出基於Linux的Android系統,並於同年9月推出google手機;同年4月,諾基亞宣布轉型為移動互聯網服務商。眾多廠商的加入迅速擴大了市場和用戶規模,提升了智能終端的產業價值。
2008年,蘋果公司宣布開放基於iPhone的軟體應用商店App Store,向iPhone的用戶提供第三方的應用軟體服務,這個將網路與手機相融合的經營模式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劃時代的創新商業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據易觀智庫數據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了388億,用戶數量突破2億大關,達到20514萬。
繼2007年產業盤整後,繼2007年產業盤整後,移動互聯網內容及應用開始規模化豐富,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廠商、移動互聯網廠商以及其他傳統內容提供商之間的頻繁合作。無線音樂、手機游戲、手機瀏覽器和移動搜索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用戶滲透率及活躍度得到巨大提升。
2010年,據易觀智庫分析師預測,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633億,用戶數將突破3億人。
2011年,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應用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習慣開始養成。2012年,據艾瑞網數據分析統計,中國將有超過5億人使用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接近2300億,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50.4億,第四季度最為突出,達到210.9億。
2013年開始,移動互聯網將呈現穩步發展,預計到2016年移動購物市場規模將超移動增值業務。

『貳』 手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移動通信歷史 |全球和中國移動通信發展史發展過程移動通信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所完成的無線通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里。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本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本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率較低。第二階段從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公用移動網過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第三階段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平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第四階段從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華盛頓也開始啟用。之後,服務區域在美國逐漸擴大。到1985年3月已擴展到47個地區,約10萬移動用戶。其它工業化國家也相繼開發出蜂窩式公用移動通信網。日本於1979年推出800MHz汽車電話系統(HAMTS),在東京、大膠、神戶等地投入商用。西德於1984年完成C網,頻段為450MHz。英國在1985年開發出全地址通信系統(TACS),首先在倫敦投入使用,以後覆蓋了全國,頻段為900MHz。法國開發出450系統。加拿大推出450MHz行動電話系統MTS。瑞典等北歐四國於1980年開發出NMT—450移動通信網,並投入使用,頻段為450MHz。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蜂窩網,即所謂小區制,由於實現了頻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可以說,蜂窩概念真正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第五階段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這是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是模擬系統。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業務種類受限制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開發新一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數字無線傳輸的頻譜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統容量。另外,數字網能提供語音、數據多種業務服務,並與ISDN等兼容。實際上,早在70年代末期,當模擬蜂窩系統還處於開發階段時,一些發達國家就著手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歐洲首先推出了泛歐數字移動通信網(GSM)的體系。隨後,美國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數字移動通信體制。泛歐網GSM已於1991年7月開始投入商用,預計1995年將覆蓋歐洲主要城市、機場和公路。可以說,在未來十多年內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將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及有可能成為陸地公用移動通信的主要系統。與其它現代技術的發展一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加快趨勢,目前,當數字蜂窩網剛剛進入實用階段,正方興末艾之時,關於未來移動通信的討論已如火如菜地展開。各種方案紛紛出台,其中最熱門的是所謂個人移動通信網。關於這種系統的概念和結構,各家解釋並末一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未來移動通信系統將提供全球性優質服務,真正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務這一移動通信的最高目標。移動通信史上的十件大事一、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電報的發明二、「沃森特先生,快來幫我啊」——電話的發明三、無形的信使——電磁波的發現四、「要是我能指揮電磁波,就可飛越整個世界」——無線電報的發明五、載著聲音飛翔的電波——無線電通信的發明六、個人通信的發源地——傳呼的誕生七、實現個人電話的夢想 ——蜂窩式行動電話的誕生八、讓手機走近每一個人——GSM手機的出現九、輝煌的失敗 ——全球「銥」星系統十、山雨欲來風滿樓——新一代手機的誕生

『叄』 如今網路快速發展,網路文化深入到每個人心裡,沉迷手機的原因是什麼

社交需求可能是人們沉迷手機的重要原因。 手機因為便以攜帶,又具備電腦功能,已開始慢慢取代電腦,成為人們喜歡的一種放鬆方式。

『肆』 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疏遠還是親近

在網路迅猛發展的今天,因為一些軟體的便利性,讓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加的親近,但有時候又讓朋友之間的距離反而變得更加的疏遠,因為經常在一起聚會的時候,各自抱著手機在那裡刷個不停,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受到了網路的影響。我們應該利用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生活,但是不能夠讓網路影響我們的正常狀態,比如親子關系以及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等等。

三、網路只是一個工具,人才是根本,要讓網路為我們服務,而不是讓網路影響我們的家庭關系。

大家注意在使用手機的時間和地點,不能和家人相處的時候也一直沉迷於手機,而要騰出時間來專門陪伴孩子,在家裡為家人做家務,做一些美食,或者陪家人出去走一走,轉一轉,有利於家庭關系的培養,家庭和睦才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