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移動互聯網發展史
2000年-2003年,智能手機開始逐步增長,移動互聯網開始萌芽;
2006年,據中國領先商業信息平台易觀智庫數據統計,移動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已從2003年的29億增長至69億,用戶規模也增長了近4倍,達到4483萬。數據表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各大運營商和終端設備開發商看到這一發展趨勢,開始增大力度加大政策監管力度,加快行業市場盤整。同年,大量互聯網服務商開始轉型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
2007年,蘋果終端iphone開始推出;受蘋果影響,google宣布推出基於Linux的Android系統,並於同年9月推出google手機;同年4月,諾基亞宣布轉型為移動互聯網服務商。眾多廠商的加入迅速擴大了市場和用戶規模,提升了智能終端的產業價值。
2008年,蘋果公司宣布開放基於iPhone的軟體應用商店App Store,向iPhone的用戶提供第三方的應用軟體服務,這個將網路與手機相融合的經營模式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劃時代的創新商業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據易觀智庫數據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了388億,用戶數量突破2億大關,達到20514萬。
繼2007年產業盤整後,繼2007年產業盤整後,移動互聯網內容及應用開始規模化豐富,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廠商、移動互聯網廠商以及其他傳統內容提供商之間的頻繁合作。無線音樂、手機游戲、手機瀏覽器和移動搜索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用戶滲透率及活躍度得到巨大提升。
2010年,據易觀智庫分析師預測,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633億,用戶數將突破3億人。
2011年,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應用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習慣開始養成。2012年,據艾瑞網數據分析統計,中國將有超過5億人使用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接近2300億,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50.4億,第四季度最為突出,達到210.9億。
2013年開始,移動互聯網將呈現穩步發展,預計到2016年移動購物市場規模將超移動增值業務。
㈡ 移動互聯網發展史是怎樣的
四大形勢促進移動互聯網發展
1、移動互聯網能延續2011年的火爆,進入黃金增長期。2011年,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應用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習慣開始養成,2012年,這種需求和應用一定會呈現爆發性增長。
2、寬頻中國戰略全面啟動,在2012年全面開花結果。工信部已經明確表示,將推動實施寬孝皮帶中國戰略,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這說明寬頻中國信慎灶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2012年,寬頻在中國將有比較大的變化。產業鏈各環節、政府、運營商將進入良性發展,網速會進一步加快,服務更好,價格將更低,尤其是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光纖網路的建設,信息服務將逐漸普及千家萬戶,普通老百姓將可以真正享受到新的信息生活。
3、運營商能滑扮藉此良機轉型成功。運營商一定要做好「智能管道」,所謂智能,一定要強調業務創新能力,要考慮以什麼樣的能力感受和滿足用戶需求。更需要注意的是,運營商服務的對象正在變化,正從家庭娛樂消費為主的個人應用向以社會經濟活動為主的企業應用轉變,從普通大眾向各行各業轉變。這點在2012年變得更加明顯。
4、老百姓能用上更安全、更可靠、更綠色的網路。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上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但老百姓的網路安全還是非常脆弱的。我希望2012年,政府、廠商、運營商、消費者能夠對網路安全更加重視,更加理性、主動地網路消費,從而建設一個高效、安全的信息空間。
㈢ 移動互聯網有發展前景嗎
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了當今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為了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基於我國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基礎和基礎設施建設,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在2015-2020年間迅速增長,並且將在未來5G商用和便攜設備創新的背景下呈現繼續增長的趨勢。
移動互聯網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台、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並實踐的活動的總稱。用戶通過手機、PDA或其它手持終端通過無線通信網路接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終端向個人的延伸,是移動和互聯網融合的結果。
目前來說,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業務體系主要包括三大類:移動通信業務的互聯網化、互聯網業務的移動化和基於移動互聯網進行業務創新。
移動互聯網市場用戶數量龐大
移動互聯網用戶是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基礎,基於我國的人口規模和互聯網設施普及,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基數龐大。根據CNNIC統計數據,2014-2020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和佔全網民比例比均呈現上漲趨勢,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手機網民9.86億人,較2020年3月增長了0.89億人;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㈣ 山東移動的發展歷史
山東移動作為山東省重要的唯一專注移動通信發展的通信運營公司,在我省移動通信大發展的進程中,始余乎終發揮著主導作用。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豎廳悉和發展,山東移動已建成一個覆蓋范圍廣、通信質量高、業務品種豐富、服務水平一流的移動通信網路。網路規模和客戶規模列全省第一。截至2005年底,網路人口覆蓋率達到99.9%,地理覆蓋率達到99.2%,三星級以上酒店、重要公共場所和旅遊景點、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全線以及鐵路沿線、近海區域實現100%覆蓋,與184個國家和地區的235個運營伏如公司開通了GSM國際漫遊業務,與73個國家和地區的51個運營商開通了GPRS國際漫遊,國際簡訊通達106個國家和地區的214家運營商,彩信通達4個國家和地區的14家運營商。
㈤ 移動通信的發展有幾個階段分別是什麼
世界范圍的無線移動通信的發展進程可分為5個階段。
第1階段:從20世絕基紀20年代至40年代初
第2階段:芹逗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第3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
第4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
第5階嫌宏賣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㈥ 移動通信發展歷程
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64年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1896年馬可尼在英國進行的14.4公里通訊試驗成功,從此世界進入了無線電通信的新時代。現代意義上的移動通信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而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從上世紀20年代起到如今,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其中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為第四階段,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的蓬勃發展期,1G也是始於這一時期。
1G的發展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76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師馬丁·庫珀於首先將無線電應用於行動電話。
同年,國際無線電大會批准了800/900MHz頻段用於行動電話的頻率分配方案。在此之後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許多國家都開始建設基於頻分復用技術(FDMA)和模擬調制技術的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即1G。
然而由於採用的是模擬技術,1G系統的容量十分有限。此外,安全性和干擾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再加上1G系統的先天不足,使得它無法真正大規模普及和應用,價格更是非常昂貴,成為當時的一種奢侈品和財富的象徵。
2G的發展
即將邁入21世紀,通信技術也進入到了2G時代,和1G不同2G採用的是數字傳輸技術。這極大的提高了通信傳輸的保密性。2G技術基本可被切為兩種,一種是基於TDMA所發展出來的以GSM為代表,另一種則是CDMA規格,復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種。隨著2G技術的發展,手機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流行,雖然價格仍然較貴,但並不再是奢侈品。
過渡的2.5G
2G到3G的發展並不像1G到2G那樣平滑順暢,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要從2G直接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銜接技術——2.5G。我們所熟知的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2.5G功能通常與GPRS技術有關,GPRS技術是在GSM的基礎上的一種過渡技術。GPRS的推出標志著人們在GSM的發展史上邁出了意義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動用戶和數據網路之間提供一種連接,給移動用戶提供高速無線IP和X.25分組數據接入服務。較2G服務,2.5G無線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2、移動通信發展歷程(二)
3G的發展
隨著移動網路的發展,人們對於數據傳輸速度的要求日趨高漲,而2G網路10幾KB每秒的傳輸速度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於是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應運而生。目前3G存在3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
中國國內支持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中國電信的CDMA2000,中國聯通的WCDMA,中國移動的TD-SCDMA。可以說3G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發展,由於3G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幾百KB每秒。
通過3G,人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瀏覽電腦網頁,收發郵件,進行視頻通話,收看直播等,還一度引出了3G手機可否取代PC的設想。
4G的發展
作為3G的延伸,4G近幾年被人們所熟知,2008年3月,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指定一組用於4G標準的要求,命名為IMT-Advanced規范,設置4G服務的峰值速度要求在高速移動的通信(如在火車和汽車上使用)達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動的通信(如行人和定點上網的用戶)達到1Gbit/s。
該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嚴格意義上來講,LTE只是3.9G,盡管被宣傳為4G無線標准,但它其實並未被3GPP認可為國際電信聯盟所描述的下一代無線通訊標准IMT-Advanced,因此在嚴格意義上其還未達到4G的標准。相對於前幾代,4G系統不支持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話業務,而是全互聯網協議(IP)的通信。4G將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速度並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
5G的發展
2013年2月,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准。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營運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間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5G網路。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2015年3月1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已成功研製5G網路,並進行100米內的傳送數據測試,並稱於2018年投入公眾測試,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因此2020年也被業界認為是5G正式推出的時候,但是幾天前,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公司宣布,將從2016年開始試用5G網路,2017年在美國部分城市全面商用。雖然之後遭到了對手AT&T的反駁,但是這些無疑不在預示著人們對於5G的憧憬。
㈦ 中國移動通信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樓上說得沒錯,是在1999年的電信重組之後,移動通信分營工作才啟動的。。。
你是不是說移動通信業的發展呢。。移動通信業發展到目前,國內是第三代,也就是3G,1G(第一代)為模擬信號時代,2G為數字信號時代,國內主流GSM,此外,還有2.5G的叫法,是指介於2G和3G時代的階段,如wap上網功能。。。中國移動的GPRS在02年5月投入試商用。。到現在。。。
具體說來:
1987年11月18日 第一個TACS模擬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在廣東省建成並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 郵電部移動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 廣東首先開通了GSM數字行動電話網。
1995年4月 中國移動在全國15個省市也相繼建網,GSM數字行動電話網正式開通。
1996年 行動電話實現全國漫遊,並開始提供國際漫遊服務。
1997年7月17日 中國移動第1000萬個行動電話客戶在江蘇誕生。
1997年10 月22日、23日 廣東移動通信和浙江移動通信資產分別注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 中國移動客戶突破2000萬。
1999年4月底 根據國務院批復的《中國電信重組方案》,移動通信分營工作啟動。
1999年7月22日0時 "全球通"行動電話號碼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離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網路和業務的基礎上新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2000年5月16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 中國移動通信GPRS(2.5G)系統投入試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的第一億客戶代表在北京產生,標志著中國移動通信已成為全球客戶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
2001年12月31日 中國移動通信關閉TACS模擬行動電話網,停止經營模擬行動電話業務。
2002年3月5日 中國移動通信與韓國KTF公司在京正式簽署了GSM-CDMA自動漫遊雙邊協議。中國移動通信率先實現了GSM-CDMA兩種制式之間的自動漫遊。
2002年5月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實現簡訊互通互發。
2002年5月17日 中國移動通信GPRS業務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 中國移動通信彩信(MMS)業務正式商用。
2003年7月 我國移動通信網路的規模和用戶總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機產量約佔全球的1/3,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手機生產大國。
2003上半年,中國移動用戶總數達2.34億戶,普及率為18.3部/百人。
2004年5月,達到3億用戶;
2006年2月,達到4億用戶。
接下來的年份樓主能夠自己感受啦~~~
2008年北京奧運會政策促使3G建設進程加快,TD試商用。。促使又是一次電信重組,天下三分。。
2009年1月初中國移動獲3G牌照,格式TD-SCDMA,自主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