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試述五層協議的網路體系結構的要點,包括各層的主要功能
1.應用層
應用層的任務是通過應用進程間的交互來完成特定網路應用。應用層協議定義的是應用進程間通信和交互的規則。
不同的網路應用需要不同的協議,如萬維網應用的HTTP協議,支持電子郵件的SMTP協議,支持文件傳送的FTP協議等
2.運輸層
運輸層的任務是負責為兩個主機中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應用進程利用該服務傳送應用層 報文。
所謂通用,是指並不針對某個特定網路的應用。而是多種應用可以使用同一個運輸層服務。
運輸層主要使用以下兩種協議:
傳輸控制協議TCP (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報文段)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提供無連接的,盡最大努力交付,其數據傳輸的單位是用戶數據報)
3.網路層
網路層為分組交換網上不同主機提供通信服務。網路層將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報封裝成分組和包進行傳送。
4.數據鏈路層
兩台主機間的數據傳輸,總是一段一段在數據鏈路上傳送的,這就需要使用專門的鏈路層協議。在兩個相鄰節點間的鏈路上傳送幀,每一幀包括數據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錯控制等)
三個基本問題: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差錯檢測
5.物理層
在物理層上所傳數據單位是比特。
(1)電腦網路五層結構圖擴展閱讀:網路體系結構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
『貳』 計算機網路的七層結構、五層結構和四層結構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分為三種主要模型:OSI(七層)、TCP/IP(四層)和五層結構。其中,TCP/IP體系結構在實際應用中更為常見,而OSI模型則是一個理論上的網路通信模型。
五層網路體系結構包括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和網路介面層。每一層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職責,它們共同協作以實現數據傳輸。應用層負責應用程序的交互,表示層處理數據的編碼和解碼,會話層管理連接和會話,傳輸層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數據傳輸,網路介面層負責物理層的數據傳輸。
TCP/IP體系結構則包括應用層、傳輸層、互聯網層和網路介面層。這種結構比五層結構更簡潔,且在現代網路中廣泛使用。TCP/IP協議數據交換的示意圖顯示了數據如何在各層之間流動。
總結來說,OSI模型提供了一個詳盡的網路通信框架,但實際應用中,TCP/IP四層模型因其簡潔性和高效性成為了主流選擇。五層結構在功能上介於兩者之間,提供了一種平衡的體系結構。
『叄』 OSI七層型的層次結構是什麼
OSI七層型從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1、應用層:網路服務與最終用戶的一個介面。
2、表示層:數據的表示、安全、壓縮。(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並到了應用層),格式有,JPEG、ASCll、EBCDIC、加密格式等。
3、會話層:建立、管理、終止會話。(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並到了應用層),對應主機進程,指本地主機與遠程主機正在進行的會話。
4、傳輸層: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埠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
協議有:TCP、UDP,數據包一旦離開網卡即進入網路傳輸層。
5、網路層:進行邏輯地址定址,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路徑選擇。
協議有:ICMP、IGMP、IP(IPV4、IPV6)。
6、數據鏈路層: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體地址定址、差錯校驗等功能。將比特組合成位元組進而組合成幀,用MAC地址訪問介質,錯誤發現但不能糾正。
7、物理層: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
TCP/IP 層級模型結構,應用層之間的協議通過逐級調用傳輸層、網路層和物理數據鏈路層而可以實現應用層的應用程序通信互聯。
『肆』 1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有什麼好處
1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有什麼好處?
網路協議分層示意圖為了減少網路設計的復雜性,絕大多數網路採用分層設計方法。
所謂分層設計方法,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動過程將網路的整體功能分解為一個個的功能層,不同機器上的同等功能層之間採用相同的協議,同一機器上的相鄰功能層之間通過介面進行信息傳遞。
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有什麼好處?
OSI分層模型是為了將網路每一層都制訂嚴格的標准棚虛,讓每家廠商都依照此標准去生產設備(包括軟、硬體上達到統一),這樣互相才能兼容,只有互相兼容才能互相連接、通訊。在早期網路剛剛誕生時是沒有OSI的,所以出現了很多種區域網技術(那時沒有廣域網的概念,因為每家設備不能兼容),比如DECNet、乙太網、令牌環等,大家各做各的,技術不能統一,所以也無法互聯,後來ISO(國際標准化組織)推出ISO後,各家廠商的設備才能互相連接通信。
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的模型有什麼好處
1.各層之間是獨立的
2.靈活性好
3.結構上可分割開
4.易於實現和維護
5.能促進標准化工作
資料提供:《計算機網路》第六版第一章
: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模型 的理由是什麼?有何好處?
分層的好處:1)各層之間是獨立的;
2)靈活性好;
3)結構上可分割開;
4)易於實現和維護;
5)能促進標春和州准化工作。
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模型的理由是什麼
不知道我舉的例子,舉得恰當不。就像公司有管理部門、人才部門、技術部門、工人部門,部門與部門之間都是相互協助、相互依存的關系。如果不分部門,不分層次。那工作起來是不是就會出現問題,網路也是如此,它們也有自已的層次,如果一個層出錯了,就會出問題,這樣通過層次來判斷,就可以發現問題出現在什麼位置,也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計算機網路層次結構模型和各層協議的 *** 叫做計算機網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層次結構劃分應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則。
層內功能內聚和層間耦合鬆散
計算機網路五層結構
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扒蔽、數據鏈路層,物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