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集線器是干什麼用的
USB集線器(英語:USB hub)是一個讓多個USB設備連接到計算機上一個USB介面或另一個USB集線器上某個介面的設備。USB集線器有時被集成到其它設備,例如鍵盤、顯示器、列印機或者計算機機箱的前端。實際上,當一台計算機主機有多個USB介面的時候,它們都來自於主板內部一個或者兩個主USB介面,而不是相互獨立的硬體。理論上,一個主USB介面可以最多連接127個外圍設備。
『貳』 集線器是用來干什麼的,他有什麼用處
它的作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一些機器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區域網。
『叄』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各起什麼作用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3)在計算機網路中集線器的作用是擴展閱讀
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訂票系統,終端是一台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包括顯示器和鍵盤,無CPU和內存。
隨著遠程終端的增多,在主機前增加了前端機(FEP)。當時,人們把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傳輸信息為目的而連接起來,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進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系統」,這樣的通信系統已具備網路的雛形。
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
主機之間不是直接用線路相連,而是由介面報文處理機(IMP)轉接後互聯的。IMP和它們之間互聯的通信線路一起負責主機間的通信任務,構成了通信子網。
通信子網互聯的主機負責運行程序,提供資源共享,組成資源子網。這個時期,網路概念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為目的互聯起來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之集合體」,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肆』 集線器網路中的作用
處理網線信號,將幾台或多台電腦連在一起,大家互相訪問,資料共享,網路共享
『伍』 集線器在計算機網路中起到的作用是()A.解析收發的數據,並決定是否
AB是路由器
C對
D集線器是共享的
『陸』 什麼是集線器,有什麼作用
我買了一個gospelwin的集線器用於平板轉換,讀取數據使用。很不錯
『柒』 集線器的作用主要是
HUB,也就是集線器。它的作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一些機器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區域網。而交換機(又名交換式集線器)作用與集線器大體相同。但是兩者在性能上有區別:集線器採用的式共享帶寬的工作方式,而交換機是獨享帶寬。這樣在機器很多或數據量很大時,兩者將會有比較明顯的。
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集線器(HUB)就是活動的中心。用網路術語來說,Hub或Concentrator,是基於星形拓撲的接線點。 Arcnet、10Base-T、10Base-F及許多其它專用網路都依靠集線器來連接各段電纜及把數據分發到各個網段。集線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發,它把一個埠接收的所有信號向所有埠分發出去。一些集線器在分發之前將弱信號重新生成,一些集線器整理信號的時序以提供所有埠間的同步數據通信。具有多個10Base-F介面的集線器就象是使用鏡子來把光線分到各個埠。
在10Base-T網路中,所有設備需要用非屏蔽雙絞線連接到一個或多個集線器,集線器應該有多個埠甚至多種類型的埠。有時需要把多個集線器連接起來,這時,你可能想用高速埠來建立網路的主幹,各集線器與伺服器應直接連到高速主幹上。因為多數LAN的主要通信是在工作站和主伺服器之間的,主幹對網路的整體性能意義重大。
令牌環網中也有可以稱作集線器的設備,MSAU(Multi-Station Access Unit)就可以看作一種集線器,因為它的功能與乙太網的集線器很類似,但是MSAU把包串列地路由到各個設備,不象乙太網集線器是並行的。為了不發生混淆,令牌環網MSAU不作為集線器討論。
二、誰需要集線器?
判斷你的區域網是否需要集線器的方法很簡單:如果你想建立星形網路且有不少於兩台主機,那麼就需要集線器。這個規則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只有兩台主機的 10Base-T網路,可以直接將之相連,但是需要一條特殊發送端與接收端交叉連接的線纜,這種線纜很普通,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也可以自己做一個,很容易也很便宜,所需物品為一小段雙絞線、兩個RJ-45接頭和工具,按照下表連接就是了。
RJ-45接頭1 RJ-45接頭2
針號 功能 針號 功能
1 發送 + <- -> 3 接收 +
2 發送 - <- -> 6 接收 -
3 接收 + <- -> 1 發送 +
6 接收 - <- -> 2 發送 -
三、集線器的類型
我們知道,集線器在星形拓撲的網路中起著重要作用。集線器有多種,各個種類具有特定的功能、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下面講講多數集線器的一些標准特性和被動、主動、智能集線器的區別以及一些高性能集線器的附加特性。
1、基本規范
所有的集線器根據可連接的線纜類型都有一些基本特性。集線器可以給網路提供除介面之外的附加服務,但也必須遵從IEEE對介質的規定。
多數集線器主要的連接是RJ-45插座,這是基於雙絞線的多種乙太網的標准接頭類型,從10Base-T到100Base-T,區域網中的工作站、列印機等設備通常是以某種雙絞線連接到集線器的,其兩端為RJ-45連接頭。
註:RJ-45頭看起來有點象電話線的接頭,不過稍微寬點。它主要用於乙太網,但也可用於令牌環網。
每種線纜到集線器的長度由使用的介質決定(見下表)。
乙太網類型 距離
10Base-2 185米
10Base-5 500米
10Base-T 100米
10Base-F 2公里
10broad-36 3,600米
上述是乙太網規范的最大長度,其中多數可以用中繼器(repeater)來延長。當然還有其他的要求。
集線器是電子設備,因此需要電源,多數集線器還有指示多種狀態的LED指示燈,常見的兩種指示燈是電源和埠狀態指示燈,有的集線器還有監視埠通信狀態和沖突的指示燈。
2、被動集線器
顧名思義,被動集線器是相對靜止的。它們沒有專門的動作來提高網路性能,也不能幫你檢測硬體錯誤或性能瓶頸,它們只是簡單地從一個埠接收數據並通過所有埠分發,這是集線器可以做的最簡單的事情。被動集線器是星形拓撲乙太網的入門級設備。
被動集線器通常有一個10Base-2埠和一些RJ-45接頭。我們知道,10Base-5是使用粗纜的乙太網,這個10Base-2接頭可以用於連接主幹。有些集線器還有可連到收發器的AUI埠以建立主幹。
3、主動集線器
主動集線器擁有被動集線器的所有性能,此外還能監視數據。它們是在乙太網實現存貯轉發技術的重要角色,它們在轉發之前檢查數據,它們並不區分優先次序,而是糾正損壞的分組並調整時序。
如果信號比較弱但仍然可讀,主動集線器在轉發前將其恢復到較強的狀態。這使得一些性能不是特別理想的設備也可正常使用。如果某設備發出的信號不夠強,使得被動集線器無法識別,那麼主動集線器的信號放大器可以使該設備繼續正常使用。此外,主動集線器還可以報知那些設備失效,從而提供了一定的診斷能力。
有些線纜可能有電磁干擾使分組不能按正常時序到達集線器,主動集線器可以將轉發的分組重新同步。有時數據根本就到不了目的地,主動集線器通過在單個埠重發分組來彌補數據的丟失。主動集線器可以調整時序以適應較慢的、錯誤率較高的連接。當然,這樣做會降低連接到該集線器上設備的整體網路速度,但是,有時這比丟失數據要好。此外時序調整實際上可以減少區域網中的沖突次數,數據不需要重復廣播,區域網就可以傳輸新的數據。
主動集線器提供一定的優化性能和一些診斷能力,它們比簡單的被動集線器貴,可以配以多個、多種埠。
4、智能集線器
智能集線器比前兩種提供更多的好處,可以使用戶更有效地共享資源。其技術近些年才出現,很多地方還沒有機會享受到它的好處。除了主動集線器的特性外,智能集線器提供了集中管理功能。如果連接到智能集線器上的設備出了問題,你可以很容易的識別、診斷和修補。這是極大的提高,在一個大型網路里,如果沒有集中的管理工具,那麼你常常需要一個一個線盒地跑,尋找出問題的設備。
智能集線器的另一個出色的特性是可以為不同設備提供靈活的傳輸速率。除了上連到高速主幹的埠外,智能集線器還支持到桌面的10、16和100Mbps的速率,即乙太網、令牌環和FDDI。
5、高級特性
高端集線器還提供其它一些特性,如冗餘交流電源、內置直流電源、冗餘風扇,還有線纜連接的自動中斷、模塊的熱插拔、自動調整10Base-T接頭的極性,再如冗餘配置存貯、冗餘時鍾,有些集線器還集成了路由和橋接功能。
『捌』 集線器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一樓說了很多關於集線器的知識,其實集線器就是起一個克服介質單一通路的限制,可以進行多路傳輸,比如要將多個UTP電纜段連接時,不能用線頭焊在一起的方法處理,可利用集線器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