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網路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專業基礎課程:
1,專業英語
2,提高計算機專業英文文檔閱讀水平,自學能力基礎課程
3,C語言程序設計
了解計算機內部的運作方式與基本運行規律 基本數據處理方法
4,操作系統與硬體維護
了解計算機基本構成 微機操作系統的安裝方法與技巧
5,計算機網路基礎
了解計算機網路基本結構 奠定扎實的網路概念 為深入學習新的課程打下基礎
6,計算機圖像處理(Photoshop)
提高計算機圖形應用與設計能力 打牢基礎
專業提高課程:
1,VB程序設計
了解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特點 進一步掌握計算機語言編程專業知識
2,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健全的網路
3,計算機應用色彩基礎(色彩與平面構成)
提高個人審美能力 為製作精美的網頁與網路產品打牢基礎
4,FLASH
為網頁創建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內容和互動特效 增強網頁的吸引力 美化產品人機界面
5,網頁製作與設計(Dreamweaver)
網頁是互聯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富多彩的網頁是不可或缺的
6,腳本語言與動態網頁製作(ASP)
「有了溝通,所以無限」 建設能實時與互聯網用戶進行動態交流的網站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手段
7,電子商務與網路營銷
電子商務與網路營銷是開創個人事業的一個新的途徑 也是一個在蓬勃發展中的行業
認證課程:
1,職業素質培養(ATA)
認真的工作態度 專業的職業素質是人生成功的基石
2,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TCSP)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健全的網路
3,SQL SERVER資料庫程序設計(70-228)
大型商業資料庫是網路應用系統安全運行的有力保障
4,Windows Server 2003的管理(70-290)
完善的結構,簡便的管理方式,是我們選擇Windows Server的重要理由 要用好它,就要學好如何管理
5,Windows Server 2003網路基本架構的實現和管理(70-291)
任何伺服器系統都有其自身構建目的 學習專業的網路服務構建方法,是作為網路管理員所必修的一門課程
6,Windows XP的安裝、配置與管理(70-270)
建立完善安全的網路辦公環境,離不開我們對系統的了解與熟悉,WindowsXP是現在最適合於辦公的新一代計算機操作系統
二,專業特色
1,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的網路專業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技能與從業素質,重點提高學生在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方面的應用能力,採用項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開發與管理網路產品的實際應用能力。
2,與ATA及相關人才需求企業合作。與社會同步,吸收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經驗。開闊學生視野,系統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緊貼市場的需求,從而擺脫因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脫節而就業困難的境況,使學生畢業後能在短期內勝任用人單位的崗位工作要求。
3,通過計算機硬體維護實驗,計算機網路實驗,計算機網路管理課題設計,畢業課題設計等專業實踐與鍛煉計劃,循序漸進,讓學生了解與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提高動手能力與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人才培養目標
1,重點培養能夠適應多方面網路技術人才素質要求的專業人才,能夠獨立完成基本網路建設與開發工作。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過硬的技能素質,開闊的業界視野。具備高效率的自我學習與自我發展能力。
2,能夠勝任電子商務開發,網頁設計師,網站編輯,網路管理員,網路開發與設計,計算機網路營銷等專業工作領域的工作。能夠很快適應工作環境。
3,學生要掌握的技能有:應用程序設計基本技能、網站設計技能、網路系統構建技能、網路系統管理技能、網路安全防護技能。
四,畢業生的從業崗位
1,網路媒體類:
網頁設計師:能夠設計製作精緻美觀的網頁與動態站點,建立基本的網站管理框架,完成網站的整體開發與建設。
2,網站編輯:
在大中型網路門戶站點或專業站點從事網頁內容編輯、圖片資料整理、專業信息採集、寫作等日常工作。
3,網路營銷類:
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能夠獨立建立與維護專業的電子商務站點,發展網路營銷渠道,提供電子商務基礎網路應用平台。
4,計算機網路營銷人員:從事計算機網路產品及其管理平台、衍生產品的銷售與售後服務工作。
5,計算機硬體營銷:在普通計算機銷售公司從事計算機硬體營銷與技術服務工作。
6,網路開發管理類:
7,網路管理員:在企業事業單位從事辦公網路的建設、管理與維護工作,建立和諧高效的辦公網路基礎支撐平台,實現真實意義上的無紙化辦公。或從事普通院校教學機房管理與網吧計算機維護管理工作。
8,網路開發設計人員:在網路集成與開發公司中從事大中型網路的開發建設與營銷工作。如銀行郵電網路建設,辦公網,校園網,機房網路建設與相關網路應用開發等。
B. 計算機網路技術什麼干什麼的
1、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2、計算機信息管理: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是計算機與經濟管理學科交叉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理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管理學和計算機的理論基礎,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進行信息管理,成為具有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信息管理人才。
3、軟體技術:
軟體技術是一個發展變化非常快的行業,軟體人才要按照企業和領域需求來確定培養的方向。高校一方面保證課程設置與軟體技術的發展基本同步;另一方面堅持利用轉、合、撤、拆的原則,降低專業課程中理論教學的比例,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優化課程結構,形成合理的、科學的課程體系;針對高職學生,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強調其技能培養,注重課程安排的合理性。
(2)計算機網路技術6擴展閱讀:
1、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開設高校: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
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3、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就業方向:
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C.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
1.在以單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系統中,(通信子網)專門負責通信工作,從而實現數據處理與通信控制的分工。
2. 60年代中期,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Davies提出了( 分組(Packer))的概念,1969年美國的(分組交換網ARPA)網投入運行,從而使計算機網路通信方式由終端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發展到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直接通信。
3.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著手制定開放系統互聯的一系列標准,旨在將(interconnection)計算機方便互聯,構成網路,該委員會制定了(interconnection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縮寫為ISO/OSI。
4.計算機網路系統包括(MAN /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子網和(WAN / Wide Area Network)子網。
5.計算機網路按距離劃分分為:(Local Area Network;L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Wide Area Network;WAN)。
6.計算機網路按數據交換方式劃分分為:(虛線路傳輸分組交換)、(報文交換)、(幀中繼交換)
1.計算機網路與終端分時系統都有哪些特點?
答:網路是計算機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例如微機連接成的網路。
終端是使用telnet方式登錄到伺服器。例如UNIX或linux上達到系統輸入數據的墓地。終端的操作系統非常小,一般銀行使用後種模式。
2.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特點有哪些?
答: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特點如下:結構簡單,可擴充性好。當需要增加節點時,只需要在匯流排上增加一個分支介面便可與分支節點相連,當匯流排負載不允許時還可以擴充匯流排;使用的電纜少,且安裝容易;使用的設備相對簡單,可靠性高;維護難,分支節點故障查找難。
3.星型結構的網路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答:安裝和維護的費用較高,共享資源的能力較差,通信線路利用率不高,對中心結點要求相當高,一旦中心結點出現故障,則整個網路將癱瘓。
4.環形結構的網路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答: 環形結構中的各節點通過有源介面連接在一條閉合的環形通信線路中,是點-點式結構。環形網中每個節點對佔用環路傳送數據都有相同權力,它發送的信息流按環路設計的流向流動 。為了提高可靠性,可採用雙環或多環等冗餘措施來解決。目前的環形結構中採用了一種多路訪問部件MAU,當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自動旁路,隔離故障點,這也使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 環形結構的優點是實時性好,信息吞吐量大,網的周長可達200km,節點可達幾百個。缺點因環路是封閉的。所以擴充不便。這種結構在IBM於1985年推出令牌環網後,已為人們所接受 ,目前推出的FDDI網就是使用這種雙環結構。
D.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主要課程有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
主幹學科: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
主要課程: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
專科課程:
電路基礎、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網路管理、網路資料庫、網路工程、網路安全、綜合布線、電子商務、英語等。
(4)計算機網路技術6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就業方向有: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要求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構建能力以及網路操作系統管理能力等。就業方向包括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安卓開發工程師、網路運維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E.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要具備哪些能力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要求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構建能力以及網路操作系統管理能力等。就業方向包括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安卓開發工程師、網路運維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就業方向有: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5)計算機網路技術6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主要課程有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
主幹學科: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
主要課程: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
專科課程:
電路基礎、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網路管理、網路資料庫、網路工程、網路安全、綜合布線、電子商務、英語等。
F.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第六章傳輸層的知識點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第六章傳輸層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傳輸服務,第二節傳輸協議的要素,第三節擁塞控制,第四節網際網路傳輸協議UDP,第五節網際網路傳輸協議TCP,第六節性能問題,第七節延遲容忍網路,。
G.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課程內容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內容有信息採集技術、關系資料庫、數據分析方法、數據系統部署與運維、分布式資料庫、大數據處理技術等。學習完該專業後的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有信息採集的需求分析與採集方案設計能力;
3、具有信息檢索、甄別、整理、去重、存儲、語義分析能力;
4、具有信息處理 系統搭建、應用部署、運行管理及安全管理 能力;
5、具有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與分析基本能力
6、掌握資料庫基本理論,具備資料庫設計及應用系統開發能力 。
(7)計算機網路技術6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操作系統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而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H. 計算機網路的6種拓補結構是什麼
3.2.1 星型拓補
(1) 星型拓補由中央節點和通過點到點鏈路接到中央節點的各個站點組成,採用星型拓補的交換方式主要有報文交換和線路交換,線路交換更為普遍,現有的數據處理和聲音通信的信息網大多採用這種拓補結構,目前流行的PBX就是星型拓補的典型
(2) 星型拓補的優缺點:
a. 方便服務
b. 每個連接只接一個設備
c. 不會影響全網
d. 集中控制和故障診斷
e. 簡單的訪問協議
f. 缺點是
I. 電纜長度和安裝
II. 擴展困難
III. 依賴於中央節點
3.2.2 匯流排拓撲
(1) 匯流排拓撲的定義
採用單根傳輸線作為傳輸介質,所有節點都通過相應的硬體介面連接到傳輸介質上的拓撲方式
(2) 匯流排拓撲的優點:
a. 電纜長度短,布線容易;
b. 可靠性高;
c. 易於擴充。
(3) 匯流排拓撲的缺點:
a. 故障診斷困難;
b. 中繼器配置:在匯流排的干線基礎上擴充,可採用中繼器,需要重新配置,包括電纜長度的剪裁、終端器的調整等。
c. 因為接在匯流排上的站點要有介質訪問控制能力,所以終端必須是智能的。
3.2.3 環型拓撲(1) 環型拓撲的定義
由一些中繼器和連接中繼器的點到點鏈路組成一個閉合環的網路拓撲結構
(2) 環型拓撲的優點
a. 電纜長度短
b. 無需接線盒
c. 適用於光纖
(3) 環型拓撲的缺點
a. 節點故障引起全網故障;
b. 診斷故障困難;
c. 不易重新配置網路;
d. 拓撲結構影響訪問協議。
3.2.4 樹型拓撲
(1) 定義
由匯流排拓撲演變過來,形狀象一顆倒置的樹,頂端有一個帶分支的根,每個分支還可延伸出子分支的網路拓撲結構
(2) 優點
a. 易於擴展;
b. 故障隔離容易。
(3) 缺點
對根的依賴性太大,如果根發生故障,則全網不能正常工作。
3.2.5 星型環拓撲
(1) 定義
由一批接在環上的連接集中器組成的,結合了星型拓撲和環型拓撲的優點的網路拓撲結構
(2) 優點
a. 故障診斷和隔離方便; b. 易於擴展;
c. 安裝電纜方便。
(3) 缺點
a. 需要智能的集中器
b. 電纜安裝問題
I.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考些什麼
基本要求
1. 具有計算機系統及應用的基礎知識。
2. 掌握計算機區域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4. 掌握Internet的基礎知識,了解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的應用。
5. 掌握組網、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等計算機網路應用的基本知識。
6. 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7. 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基本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 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 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4. 計算機應用領域。
二、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與分類。
2. 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3.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基本概念。
4. 廣域網、區域網與城域網的分類、特點與典型系統。
5. 網路互聯技術與互聯設備。
三、 區域網應用技術
1. 區域網分類與基本工作原理。
2. 高速區域網。
3. 區域網的組網方法。
4. 結構化布線技術。
四、 網路操作系統
1. 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3. 了解當前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的概況。
五、 Internet基礎
1. Internet的基本結構與主要服務。
2. Internet通信協議???TCP/IP。
3. Internet接入方法。
4. 超文本、超媒體與Web瀏覽器.。
六、 網路安全技術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3. 網路安全策略。
4. 加密與認證技術。
5. 防火牆技術的基本概念。
七、 網路應用: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1.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2. 電子政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3. 瀏覽器、電子郵件及Web伺服器的安全特性。
4. Web站點的內容策劃與應用。
5. 使用Internet進行網上購物與訪問政府網站。
八、 網路技術發展
1. 網路應用技術的發展。
2. 寬頻網路技術。
3. 網路新技術。
九、 上機操作
1. 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 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 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J. 計算機網路第六版答案第二章2-16
是謝希仁的《計算機網路》第6版嗎?
供你參考:
2-02 規程與協議有什麼區別?
答:規程專指物理層協議
2-03 試給出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並說明其主要組成構建的作用。
答:源點:源點設備產生要傳輸的數據。源點又稱為源站。
發送器:通常源點生成的數據要通過發送器編碼後才能在傳輸系統中進行傳輸。
接收器:接收傳輸系統傳送過來的信號,並將其轉換為能夠被目的設備處理的信息。
終點:終點設備從接收器獲取傳送過來的信息。終點又稱為目的站
傳輸系統:信號物理通道
2-04試解釋以下名詞:數據,信號,模擬數據,模擬信號,基帶信號,帶通信號,數字數據,數字信號,碼元,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全雙工通信,串列傳輸,並行傳輸。
答:數據:是運送信息的實體。
信號:則是數據的電氣的或電磁的表現。
模擬數據:運送信息的模擬信號。
模擬信號:連續變化的信號。
數字信號:取值為有限的幾個離散值的信號。
數字數據:取值為不連續數值的數據。
碼元(code):在使用時間域(或簡稱為時域)的波形表示數字信號時,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
單工通信:即只有一個方向的通信而沒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雙工通信:即通信和雙方都可以發送信息,但不能雙方同時發送(當然也不能同時接收)。這種通信方式是一方發送另一方接收,過一段時間再反過來。
全雙工通信:即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
基帶信號(即基本頻帶信號)——來自信源的信號。像計算機輸出的代表各種文字或圖像文件的數據信號都屬於基帶信號。
帶通信號——把基帶信號經過載波調制後,把信號的頻率范圍搬移到較高的頻段以便在信道中傳輸(即僅在一段頻率范圍內能夠通過信道)。
2-05 物理層的介面有哪幾個方面的特性?個包含些什麼內容?
答:(1)機械特性
明介面所用的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
(2)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意。
(4)規程特性
說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2-06數據在信道重的傳輸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農公式在數據通信中的意義是什麼?「比特/每秒」和「碼元/每秒」有何區別?
答:碼元傳輸速率受奈氏准則的限制,信息傳輸速率受香農公式的限制
香農公式在數據通信中的意義是:只要信息傳輸速率低於信道的極限傳信率,就可實現無差傳輸。
比特/s是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
碼元傳輸速率也稱為調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號速率。一個碼元不一定對應於一個比特。
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則限制的最高碼元速率為20000碼元/秒。如果採用振幅調制,把碼元的振幅劃分為16個不同等級來傳送,那麼可以獲得多高的數據率(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8假定要用3KHz帶寬的電話信道傳送64kb/s的數據(無差錯傳輸),試問這個信道應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別用比值和分貝來表示?這個結果說明什麼問題?)
答:C=Wlog2(1+S/N)(b/s)
W=3khz,C=64khz----àS/N=64.2dB 是個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
2-09用香農公式計算一下,假定信道帶寬為為3100Hz,最大信道傳輸速率為35Kb/s,那麼若想使最大信道傳輸速率增加60%,問信噪比S/N應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剛才計算出的基礎上將信噪比S/N應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剛才計算出的基礎上將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問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應增大到約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18.5%
如果在此基礎上將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2-11假定有一種雙絞線的衰減是0.7dB/km(在 1 kHz時),若容許有20dB的衰減,試問使用這種雙絞線的鏈路的工作距離有多長?如果要雙絞線的工作距離增大到100公里,試應當使衰減降低到多少?
解:使用這種雙絞線的鏈路的工作距離為=20/0.7=28.6km
衰減應降低到20/100=0.2db
2-12 試計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間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間的光波的頻帶寬度。假定光在光纖中的傳播速率為2*10e8m/s.
解:
V=L*F-àF=V/L--àB=F2-F1=V/L1-V/L2
1200nm到1400nm:帶寬=23.8THZ
1400nm到1600nm:帶寬=17.86THZ
2-13 為什麼要使用信道復用技術?常用的信道復用技術有哪些?
答:為了通過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頻分、時分、碼分、波分。
2-15 碼分多址CDMA為什麼可以使所有用戶在同樣的時間使用同樣的頻帶進行通信而不會互相干擾?這種復用方法有何優缺點?
答:各用戶使用經過特殊挑選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碼型,因此彼此不會造成干擾。
這種系統發送的信號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其頻譜類似於白雜訊,不易被敵人發現。佔用較大的帶寬。
2-16 共有4個站進行碼分多址通信。4個站的碼片序列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現收到這樣的碼片序列S:(-1+1-3+1-1-3+1+1)。問哪個站發送數據了?發送數據的站發送的是0還是1?
解:S·A=(+1-1+3+1-1+3+1+1)/8=1, A發送1
S·B=(+1-1-3-1-1-3+1-1)/8=-1, B發送0
S·C=(+1+1+3+1-1-3-1-1)/8=0, C無發送
S·D=(+1+1+3-1+1+3+1-1)/8=1, D發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