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網路連接原理視頻
擴展閱讀
三星w2016信號網路咋樣 2025-07-04 13:19:42

網路連接原理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7-20 22:06:17

wifi的上網原理是什麼

1. WiFi原理—簡介

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又稱802.11b標准,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該技術遵循IEEE所制定的
802.11x系列標准,主要有三個標准:較少人使用的802.11a、低速的802.11b、和高速的802.11g。盡管Wi-Fi技術也存在著諸如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不過它也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如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有效距離也很長,受到廠商的青睞,占據著主流無線傳輸的地位。

通俗說法:
WiFi就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現在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2. WiFi原理—技術優勢

1)
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廣,基於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只有50英尺左右約合15米,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100米,辦公室自不用說,就是在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最近,由Vivato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交換機。據悉,該款產品能夠把目前Wi-Fi無線網路300英尺接近100米的通信距離擴大到4英里約6.5公里。

2)
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11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3)
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比較低。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LAN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也就是說,廠商不用耗費資金來進行網路布線接入,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3. WiFi原理—網路架構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度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接入點」,或「橋接器」。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特別是對於寬頻的使用,無線保真更顯優勢,有線寬頻網路(ADSL、小區LAN等)到戶後,連接到一個AP,然後在電腦中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個AP已經足夠,甚至用戶的鄰里得到授權後,則無需增加埠,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網。

4. WiFi原理—工作原理

WiFi所遵循的802.11標準是以前軍方所使用的無線電通信技術,且至今還是美軍軍方通信器材對抗電子干擾的重要通信技術。因為,WiFi中所採用的SS(SpreadSpectrum,展頻)技術具有非常優良的抗干擾能力,並且當需要反跟蹤、反竊聽是同時具有很出色的效果,所以不需要擔心WiFi技術不能提供穩定的網路服務。

一句話簡單概括通信原理:採用2.4G頻段,實現基站與終端的點對點無線通訊,鏈路層採用乙太網協議為核心,以實現信息傳輸的定址和校驗。可以實現通訊距離從幾十米到兩、三百米的多設備無線組網。

WiFi是現有通信系統的補充,可看作是3G的一種補充,無線接入技術則主要包括IEEE的802.11、802.15、802.16和802.20標准,分別指WLAN、無線個域網WPAN:藍牙與uwb、無線城域網WMAN:WIMAX和寬頻移動接入WBMA等。一般地說WPAN提供超近距離的無線高數據傳輸速率連接;WMAN提供城域覆蓋和高數據傳輸速率;WBMA提供廣覆蓋、高移動性和高數據傳輸速率;WiFi則可以提供熱點覆蓋、低移動性和高數據傳輸速率。現在OFDM、MIMO(多入多出)、智能天線和軟體無線電等技術都開始應用到無線區域網中以提升WiFi性能,比如說802.11n計劃採用MIMO與OFDM相結合,使數據速率成倍提高。另外,天線及傳輸技術的改進使得無線區域網的傳輸距離大大增加,可以達到幾公里。

❷ 無線路由器的上網原理是什麼

無線路由器好比將單純性無線AP和寬頻路由器合二為一的擴展型產品,它不僅具備單純性無線AP所有功能如支持DHCP客戶端、支持VPN、防火牆、支持WEP加密等等,而且還包括了網路地址轉換(NAT)功能,可支持區域網用戶的網路連接共享。

可實現家庭無線網路中的Internet連接共享,實現ADSL、Cable modem和小區寬頻的無線共享接入可以在使用時通過交換機/集線器、寬頻路由器等區域網方式再接入。

其內置有簡單的虛擬撥號軟體,可以存儲用戶名和密碼撥號上網,可以實現為撥號接入Internet的ADSL、CM等提供自動撥號功能,而無需手動撥號或佔用一台電腦做伺服器使用。此外,無線路由器一般還具備相對更完善的安全防護功能。

(2)網路連接原理視頻擴展閱讀

無線路由器的優點

1、智能管理配備

雙WAM3.75Gwireless-N寬頻無線路由器,讓您在WIFI安全保證下,隨時隨地享受極速連網路生活,永不掉線,智能管理配備了最新的3G和Wireless-N技術,能夠自由享受無憂的網路連接,無論是在室外會議、展會、會場、工廠、家裡。

2、永遠在線連接

使用無線路由器,你可以將一個3G/HSDPAUSBmodem連接到它的內置USB介面,這能夠讓你連接上超過3.5G/HSDPA,3.75G/HSUPA,HSPA+。下載速率高達14.4Mbps。JGR-N605支持EthernetWAN介面,可以作為ADSL/Cable modem使用。

3、多功能服務

無線路由器的USB介面,它可以作為多功能伺服器來幫助你建立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網路,當你外出的時候,你可以使用辦公室列印機,通過Webcam監控你的房子,與同事或者朋友共享文件,甚至可以下載FTP或BT文件。

4、多功能展示工具

獨特3G管理中心是一個多功能展示工具,它在視覺上展示信號情況,可使用戶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們的連接。利用上傳速度、下載速度你可以監視帶寬。這種工具可以計算出每月運用的數據總量或者小時總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線路由器

❸ 請教下:網路數據傳輸的原理

數據在網路上是以"幀"為單位進行傳輸。
幀由多個部分組成,不同的部分對應不同的信息,從而實現相應的功能。
幀是根據通信所使用的協議,由網路驅動程序按照一定規則生成的,然後通過網卡發送到網路中,通過網線傳送到目的主機。
在目的主機一端按照同樣的通信協議執行相反的過程。接收端機器的網卡捕獲到這些幀,並告訴操作系統有新的幀到達,然後對其進行存儲。
在正常情況下,網卡讀入一幀並進行檢查。
如果幀中攜帶的目的地址(這里的目的地址是指物理地址而非IP地址,該地址是網路設備的唯一標志)和自己的物理地址一致,或者是廣播地址(被設定為一次性發送到網路所有主機的特殊地址,當目標地址為該地址時,所有的網卡都會接收該幀),網卡通過產生一個硬體中斷引起操作系統注意,然後將幀中所包含的數據傳送給系統進一步處理;否則就將這個幀丟棄。

❹ 網路攝像頭視頻信號傳輸原理

網路攝像頭視頻信號傳輸原理有三大類:模擬信號傳輸原理、數字信號傳輸原理和綜合無線電傳輸原理。

  1. 模擬信號傳輸。屬於短距離傳輸方式。就是將攝像頭採集到的視頻信號直接通過線纜進行傳輸,模擬信號是隨時間變化的正玄波信號,其傳輸過程受導線的截面和線間電容影響,會隨著傳輸距離的越長,信號衰減越厲害,通常只能在千米級范圍內應用。

  2. 數字信號傳輸。屬於長距離方式。就是將攝像頭採集到的視頻信號(圖像信號),經過量化、採集、編碼而形成視頻數字編碼,區別於模擬信號是數字信號是不隨時間變化的脈沖編碼(視頻數字編碼)。其特點是抗干擾性強,由於數字信號不隨時間變化(數字化編碼),傳輸、存儲都變得簡單和高效。可以用於計算機網路傳輸,距離不受限制。

  3. 綜合無線電傳輸。是指模擬信號可以用無線電波為載體,不用導線直接從一個空間傳輸到所有空間或另一個空間。數字信號也是如此,可以使用無線電波為載體,將數字信號,從一個空間傳輸到所有空間或專門的空間。他們的傳輸距離視無線電波功率大小和頻率高低而定。

❺ 互聯網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

互聯網是一個個小型的區域網,通過一組組通用的網路協議進行串聯形成的巨大網路。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

(5)網路連接原理視頻擴展閱讀:

網路數據運行原理

計算機網路是由許多計算機組成的,要實現網路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必須做兩件事,數據傳輸目的地址和保證數據迅速可靠傳輸的措施,這是因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丟失或傳錯,Internet使用一種專門的計算機語言(協議),以保證數據安全、可靠地到達指定的目的地。

互聯網基本優點

1、互聯網能夠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2、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可以互動交流)。

4、信息交換的使用成本低(通過信息交換,代替實物交換)。

5、信息交換的發展趨向於個性化(容易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

6、使用者眾多。

7、有價值的信息被資源整合,信息儲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換能以多種形式存在(視頻、圖片、文字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互聯網

❻ 計算機網路連接原理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連接原理是TCP/IP原理..
我目前也正在學.

TCP/IP的通訊協議

這部分簡要介紹一下TCP/IP的內部結構,為討論與互聯網有關的安全問題打下基礎。TCP/IP協議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信道和底層協議(例如T1和X.25、乙太網以及RS-232串列介面)之上。確切地說,TCP/IP協議是一組包括TCP協議和IP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協議和其他一些協議的協議組。

TCP/IP整體構架概述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TCP/IP中的協議

以下簡單介紹TCP/IP中的協議都具備什麼樣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網際協議IP是TCP/IP的心臟,也是網路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路介面層例如乙太網設備驅動程序)發來的數據包,並把該數據包發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數據包傳送到更低層。IP數據包是不可靠的,因為IP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數據包是按順序發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數據包中含有發送它的主機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層的TCP和UDP服務在接收數據包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地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數據包是從一個有效的主機發送來的。IP確認包含一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於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象是從路徑上的最後一個系統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接。那麼,許多依靠IP源地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並且會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送和接收域名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

3.UDP

UDP與TCP位於同一層,但對於數據包的順序錯誤或重發。因此,UDP不被應用於那些使用虛電路的面向連接的服務,UDP主要用於那些面向查詢---應答的服務,例如NFS。相對於FTP或Telnet,這些服務需要交換的信息量較小。使用UDP的服務包括NTP(網落時間協議)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騙UDP包比欺騙TCP包更容易,因為UDP沒有建立初始化連接(也可以稱為握手)(因為在兩個系統間沒有虛電路),也就是說,與UDP相關的服務面臨著更大的危險。

4.ICMP

ICMP與IP位於同一層,它被用來傳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來提供有關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徑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機通向其他系統的更准確的路徑,而『Unreachable』信息則指出路徑有問題。另外,如果路徑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連接『體面地』終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於ICMP的服務。

5. TCP和UDP的埠結構

TCP和UDP服務通常有一個客戶/伺服器的關系,例如,一個Telnet服務進程開始在系統上處於空閑狀態,等待著連接。用戶使用Telnet客戶程序與服務進程建立一個連接。客戶程序向服務進程寫入信息,服務進程讀出信息並發出響應,客戶程序讀出響應並向用戶報告。因而,這個連接是雙工的,可以用來進行讀寫。

兩個系統間的多重Telnet連接是如何相互確認並協調一致呢?TCP或UDP連接唯一地使用每個信息中的如下四項進行確認:

源IP地址 發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埠 源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目的埠 目的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埠是一個軟體結構,被客戶程序或服務進程用來發送和接收信息。一個埠對應一個16比特的數。服務進程通常使用一個固定的埠,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這些埠號是『廣為人知』的,因為在建立與特定的主機或服務的連接時,需要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進行通訊。

❼ 無線網的原理是什麼

1、所謂無線網路,就是利用無線電波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構成的無線區域網(WLAN),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2、常見標准有以下三種:
IEEE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目前IEEE 802.11b最常用,但IEEE 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
3、光有無線網卡無法連接無線網路,還必須有無線AP,相當於有線網路的集線器.只有在無線AP可以覆蓋的區域內,進行適當的設置,才能連接無線網路.
無線上網是靠無線網卡,當然,配套的還需無線路由(無線貓)。
無線網卡相當於是接收器,無線路由(無線貓)相當於發射器。其實還是需要有線的Internet線路接入到無線貓上,再將信號轉化為無線的信號發射出去,由無線網卡接收。
一般無線路由可以拖2~4個無線網卡,工作距離在50米以內效果較好,遠了通信質量很差。這種無線方案嚴格的說,只是無線布網,工作環境必須緊挨著有線網路。
一套的售價在300~800不等。
另外一種就是純粹的無線了,這就需要通信器材,比如衛星接收器,或可以上網的手機等等,這些東西通過專用的數據線接入電腦,由他們接收來自衛星或無線網路服務的信號,但是速度不怎麼樣,通信費用超貴。並且衛星接收器和手機的價格也不菲,通常在3000~5000不等,優點就是,即使你在荒山野嶺也能上網(當然要有電腦)
這兩種方案都可以用在筆記本和台式機上,當然,台式機本來移動就不方便,無線就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
無線網卡的作用類似於乙太網中的網卡,作為無線網路的介面,實現與無線網路的連接.無線網卡根據介面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PCMCIA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和USB無線網卡.
PCMCIA無線網卡僅適用於筆記本電腦,支持熱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移動式無線接入.
PCI介面無線網卡適用於普通的台式計算機使用.其實PCI介面的無線網卡只是在PCI轉接卡上插入一塊普通的PC卡.
USB介面無線網卡適用於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支持熱插撥.不過,由於USB網卡對筆記本而言是個累贅,因此,USB網卡通常被用於台式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