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試題
擴展閱讀
玩機狐軟體手機拍片下載 2025-07-03 17:28:09
使用無線網路的手機太多 2025-07-03 17:27:18
網路安全滲透測試方法 2025-07-03 17:06:09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試題

發布時間: 2022-07-22 16:48:15

計算機網路教程謝希仁謝鈞人民郵電出版社的第四版課後習題答案

明天上課別來了

❷ 求:計算機網路(第四版)(中文版)

http://lib.verycd.com/2006/07/28/0000112659.html

eMule資源
下面是用戶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裝eMule後,您可以點擊這些文件名進行下載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潘愛民版.rar 18.4MB
eMule主頁 下載eMule 使用指南 如何發布

❸ 高分求計算機網路基礎第四版(譚浩強 吳功宜 吳英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課後題答案

你是想買這本書嗎?

❹ 《高分跪求》計算機網路 自頂向下方法 第四版 (James 陳鳴 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課後答案

能不能給我一份 QQ386823464

❺ 一條無雜訊4khz信道按照每1ms一次進行采樣,請問最大數據傳輸率

根據奈奎斯特定理:無雜訊最大數據傳輸率R=2Wlog2N(b/s)=8000*log2N,W為帶寬,N為采樣的級數,級數越高,傳輸速率越大,這也是提高數據最大傳輸速率的唯一途徑(方法是用一個碼元表示的比特數)。但是,要注意的是,無雜訊只是理想的理

❻ 關於謝希仁著《計算機網路》(第四版)的兩個問題

1。連接簡單;在小規模的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網路設備;匯流排結構省線。星型結構比較穩定,任何一個線出問題了都不會影響其他埠;不使用共享匯流排,所以不會有匯流排擁塞問題;可擴展性好,可以通過級聯擴展網路。

2.
1)首先強調關於HDLC的定義問題:
約束通信雙方按一定規則進行通信的體系為數據鏈路控制規程(DLCP),也叫數據通信控制規程(DCCP)。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世界上許多國家組織和大財團都在研究制定此類規程。從發布的規程體系看,共包括兩類——面向字元的控制規程和面向比特的控制規程。
面向字元的規程,典型代表有美國標准協會ANSI的X3.28,ISO的ISO1745、DEC公司的DDCMP、中國的GB3453-82、IBM公司的BSC。
後來,IBM公司在同步數據鏈路控制規程(SDLC)基礎上發展出面向比特的規程。再後來,ANSI和ISO兩組織以IBM的SDLC為基礎發展了兩個類似的規程,一個是ANSI的高級數據通信控制規程(ADCCP),另一個就是ISO的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即HDLC。
(2)一般情況下,HDLC規程幀格式中的8位地址碼段已經足夠(256個地址),若實在不夠,則該8位地址是可以擴展的(按8位擴展),並且可以許循環擴展下去,具體擴展方式是將地址的首8比特的第一位置0,表示下一個8比特是基本地址的擴展(沒有擴展時則表示是控制碼段)。
(3)地址的命名規則以實際系統構造方式為前提,是可以設計的。不同的系統,對規則的定義是不同的,應結合具體系統來理解。例如,基本地址方式下,256個地址是等同的,擴展後,前128位可以是主系統,後256位可以是子系統。也可以是128位與256位的組合形成新的獨立地址碼(但在解碼時需要設計具體進程)。還可以是其它解釋,一切看自己的系統規程設計。
(4)如第(2)點所說的地址擴展方式,一切以具體系統的具體規程為原則,不存在絕對的「網路層向鏈路層提供的是網路層地址」(此情況僅指你目前正在認識的系統),另一方面,在地址擴展方式下,很容易區分網路層地址和接入系統地址。
(5)MAC是和網路拓撲及具體互聯媒質相關的協議規程。但是,僅僅適合於區域網的規定結構方式(不能與網路拓撲重構概念混淆)。在許多網路中,其互聯媒質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技術要求有所規定,因此不存在MAC問題,但在區域網中,由於結構形式、聯結媒質可以多樣化,因此相關規程中作了一些定義,試圖全方位適應各種情況的規程協議(也是目前流行規程),將MAC接入控製作為規程要點之一。當然,目前一些區域網技術規程有擴大化應用趨勢(包括MAC方面),但MAC的重點是根據具體媒質和具體拓撲結構來選擇不同的數據傳輸進程式控制制方式或規程,是比地址碼概念更外圍的規程,一旦選定具體MAC規程(可以是動態選擇),通信進程便按照設計的HDLC規程約定完成

3.交換機應該用在區域網負荷重的那個網路。

4.因為無線網可靠性比較差,丟包率高,在底層協議做完整性檢查比較劃算。乙太網物理介質可靠性高,在高層協議做完整性檢查更劃算。

❼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習題答案(第四版) 中文版

我也想找這本書,現在第四版找不到。很多人推介我看。如果找到的話希望也能通知我一聲,謝謝啊

❽ 那位給發一下計算機網路(謝希仁,第四版)第六章,28題:簡述RIP,OSPF,和BGP路由選擇協議的特點

1、RIP現在基本不用,就算是小型網路,也可執行OSPF,如果網路太小,比如幾台路由器,可用靜態路由;

2、OSPF適合中大型網路,一般路由器在1000台以下的都行,只要規劃合理;

3、BGP自治系統外部路由,目前唯一使用的EGP路由。

RIP協議工作在網路層,ospf也會也是工作在網路層,但是BGP就不是,工作在傳輸層,利用TCP的179埠,因為BGP主要用在運營商,概念和RIP,ospf完全不同,是距離矢量但又有鏈路狀態的特性的混合協議。因為他是AS by AS的傳遞路由信息。比其他協議更穩定,而且安全的以後總協議。

(8)計算機網路第四版試題擴展閱讀:

RIP很早就被用在Internet上,主要傳遞路由信息,通過每隔30秒廣播一次路由表,維護相鄰路由器的位置關系,同時根據收到的路由表信息計算自己的路由表信息。

最大跳數為15跳,超過15跳的網路則認為目標網路不可達。此協議通常用在網路架構較為簡單的小型網路環境。分為RIPv1和RIPv2兩個版本,後者支持VLSM技術以及一系列技術上的改進。RIP的收斂速度較慢。

路由協議主要運行於路由器上,路由協議是用來確定到達路徑的,它包括RIP,IGRP(Cisco私有協議),EIGRP(Cisco私有協議),OSPF,IS-IS,BGP。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作用。它工作在網路層。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運行在路由器上的協議,主要用來進行路徑選擇。

❾ 急求計算機網路教程(第4版)吳功宜課後習題答案

你找到這份答案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