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線纜的製作組網
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ip 2025-07-01 22:21:08
vivo怎麼取消網路設置 2025-07-01 22:16:17

計算機網路線纜的製作組網

發布時間: 2022-07-24 16:42:34

⑴ 怎樣製作網線

雙絞線的種類與選擇:

雙絞線(Twisted-Pair Cable;TP)

區域網中的雙絞線可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nshielded Twisted Pair,簡稱UTP)和屏蔽雙絞線(Shielded Twisted Pair,簡稱STP)兩大類。

STP外面有一層金屬材料包裹。使用金屬屏蔽層來降低外界的電磁干擾(EMI),當屏蔽層被正確地接地後,可將接收到的電磁干擾信號變成的電流信號,與在雙絞線形成的干擾信號電流反向。只要兩個電流是對稱的,它們就可抵消,而不給接收端帶來雜訊。可是,屏蔽層不連續或者屏蔽層電流不對稱時,就會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屏蔽效果而導致雜訊。STP線纜只有當完全的端對端鏈路均完全屏蔽及正確接地後,才能防止電磁輻射及干擾。要使雜訊減小到最小,提高信噪比,這種抗干擾、防輻射的能力,就是所謂的電磁兼容性(EMC)。STP可以減小輻射,防止信息被竊聽,同時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率,但價格相對要貴,安裝也比較復雜。

UTP外面則只有一層絕緣膠皮包裹,這種網線在塑料絕緣外皮裡麵包裹著八根信號線,它們每兩根為一對相互纏繞,形成總共四對,雙絞線也因此得名。雙絞線這樣互相纏繞的目的就是利用銅線中電流產生的電磁場互相作用抵消鄰近線路的干擾並減少來自外界的干擾。每對線在每英寸長度上相互纏繞的次數決定了抗干擾的能力和通訊的質量,纏繞得越緊密其通訊質量越高,就可以支持更高的網路數據傳送速率,當然它的成本也就越高。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際電信委員會EIA/TIAElectronic Instry Association/Telecommunication Instry Association已經建立了UTP網線的國際標准並根據使用的領域分為5個類別(Categories或者簡稱CAT),每種類別的網線生產廠家都會在其絕緣外皮上標注其種類,例如CAT-5或者Categories-5。總之UTP價格相對便宜,組網方便。

雙絞線按電氣性能劃分的話,通常分為:三類、四類、五類、超五類、六類雙絞線等類型,數字越大,版本越新、技術越先進、帶寬也越寬,當然價格也越貴了。
三類、四類線目前在市場上幾乎沒有了,如果有,也不是以三類或四類線出現,而是假以五類,甚至超五類線出售,這是目前假五類線最多的一種。
目前在一般區域網中常見的是五類、超五類或者六類非屏蔽雙絞線,

下圖所示的左圖為一段非屏蔽超五類雙線示意圖,而右圖為一段屏蔽的雙絞線。可以從圖中看出,屏蔽的五類雙絞線外麵包有一層屏蔽用的金屬膜,它的抗干擾性能好些,但應用的條件比較苛刻,不是用了屏蔽的雙絞線,在抗干擾方面就一定強於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的屏蔽作用只在整個電纜均有屏蔽裝置,並且兩端正確接地的情況下才起作用。所以,要求整個系統全部是屏蔽器件,包括電纜、插座、水晶頭和配線架等,同時建築物需要有良好的地線系統。事實上,在實際施工時,很難全部完美接地,從而使屏蔽層本身成為最大的干擾源,導致性能甚至遠不如非屏蔽雙絞線UTP。所以,除了在某些特殊或輻射比較嚴重的場合,我們一般都是用UTP。

雙絞線的品牌和RJ-45水晶頭

雙絞線作為一種價格低廉、性能優良的傳輸介質,在綜合布線系統中被廣泛應用於水平布線。雙絞線價格低廉、連接可靠、維護簡單,可提供高達1000Mbps的傳輸帶寬,不僅可用於數據傳輸,而且還可以用於語音和多媒體傳輸。目前的超五類和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輕松提供155Mbps的通信帶寬,並擁有升級至千兆的帶寬潛力,因此,成為當今水平布線的首選線纜。

在六類雙絞線產品家族中,主要的品牌有如下幾個:
1 安普(AMP)
2 西蒙(Siemon)
3 朗訊(Lucent)
4 麗特(NORDX/CDT)
5 IBM 的ACS銀系列

RJ-45水晶頭:

之所把它稱之為「水晶頭」,估計是因為它的外表晶瑩透亮的原因而得名的吧。
雙絞線的兩端必須都安裝RJ-45插頭,以便插在網卡、集線器(Hub)或交換機(Switch)RJ-45介面上。
水晶頭也有幾種檔次之分,一般比較好的也是如AMP這樣的名牌大廠的質量好些。價格嘛,很便宜,約為1.5元一個。不過在選購時千萬別貪圖便宜,否則質量得不到保證,主要體現在:
1 它的接觸探針是鍍銅的,容易生銹,造成接觸不良,網路不通。
2 質量差的還有一點明顯表現為塑料扣位不緊(通常是變形所致),也很容易造成接觸不良,網路中斷。

如圖所示的左圖是單個的水晶頭圖示,右圖為一段做好網線的水晶頭。
水晶頭雖小,但在網路的重要性一點都不能小看,在許多網路故障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水晶頭質量不好而造成的。

製作工具

在雙絞網線製作中,最簡單的方法就只需一把網線壓線鉗即可。它可以完成剪線、剝線和壓線三種用途。在購買網線鉗時一定要注意選對種類,因為網線鉗針對不同的線材會有不同的規格,一定要選用雙絞線專用的壓線鉗才可用來製作雙絞乙太網線。

直通線與交叉線的區別

正線,即直通線 ,(標准568B):兩端線序一樣,從左至右線序是: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反線,即交叉線 ,(標准568A):一端為正線的線序,另一端為從左至右: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以下是各種設備的連接情況下,正線和反線的正確選擇。其中HUB代表集線器,SWITCH代表交換機,ROUTER代表路由器

PC-PC:反線

PC-HUB:正線

HUB-HUB普通口:反線

HUB-HUB級連口-級連口:反線

HUB-HUB普通口-級連口:正線

HUB-SWITCH:反線

HUB(級聯口)-SWITCH:正線
SWITCH-SWITCH:反線

SWITCH-ROUTER:正線

ROUTER-ROUTER:反線

100BaseT連接雙絞線,以100Mb/S的EIA/TIA 568B作為標准規格。

另外補充一下:
個人發現使用千兆網卡的情況下(以IBM T4x,R5x機器為例),千兆網卡可以自動識別正線和反線,繼而不需要專門製作正線而直接使用反線和其他筆記本或者台式機實現雙機直聯的操作。

雙絞線製作步驟

步驟 1:
利用斜口錯剪下所需要的雙絞線長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過 100米。然後再利用雙絞線剝線器(實際用什麼剪都可以)將雙絞線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有一些雙絞線電纜上含有一條柔軟的尼龍繩,如果您在剝除雙絞線的外皮時,覺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於製作RJ-45接頭時,可以緊握雙絞線外皮,再捏住尼龍線往外皮的下方剝開,就可以得到較長的裸露線。

步驟2:
剝線完成後的雙絞線電纜如圖所示。

步驟3:
接下來就要進行撥線的操作。將裸露的雙絞線中的橙色對線撥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對線撥向自己的方向,綠色對線剝向左方,藍色對線剝向右方。 上:橙 左:綠 下:棕 右:藍

步驟4:
將綠色對線與藍色對線放在中間位置,而橙色對線與棕色對線保持不動, 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左一:橙 左二:綠 左三:藍 左四:棕

步驟5:
小心的剝開每一對線,線對顏色是有一定順序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綠色條線應該跨越藍色對線。這里最容易犯錯的地方就是將白綠線與綠線相鄰放在一起,這樣 會造成串擾,使傳輸效率降低。 左起: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常見的錯誤接法是將綠色線放到第4隻腳的位置。
應該將綠色線放在第6隻腳的位置才是正確的,因為在100BaseT網路中,第3隻腳與第6隻腳是同一對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對殘。 左起:白橙/橙/白綠/綠/白藍/藍/白棕/棕)

步驟 6:
將裸露出的雙絞線用剪刀或斜口鉗剪下只剩約 14mm的長度,之所以留下這個長度是為了符合EIA/TIA的標准。最後再將雙絞線的每一根線依序放入RJ-45接頭的引腳內,第一隻引腳內應該放白橙色的線,其餘類推。

步驟7:
確定雙絞線的每根線已經正確放置之後,就可以用RJ-45壓線鉗壓接RJ-45接頭。市面上還有一種RJ-45接頭的保護套,可以防止接頭在拉扯時造成接觸不良。使用這種保護套時,需要在壓接RJ-45接頭之前就將這種膠套插在雙絞線電纜上。

步驟8:
重復步驟2到步驟7,再製作另一端的RJ-45接頭。因為工作站與集線器之間是直接對接,所以另一端RJ-45接頭的引腳接法完全一樣。完成後的連接線兩端的RJ-45接頭無論引腳和顏色都完全~樣,這種連接方法適用於ADSL MODEM和計算機網卡之間的連接,計算機與集線器(交換機)之間的連接。完成的RJ45接頭應該如下圖所示。

交叉網線製作和千兆網線製作

交叉網線用於ADSL MODEM和集線器HUB的連接(與MODEM設計有關系,並非全部如此),HUB與HUB之間不通過級連口的連接,以及兩台計算機直接通過網卡相互連接。製作方法和上面基本相同,只是在線序上不像568B,採用了1-3,2-6交換的方式,也就是一頭使用568B製作,另外一頭使用568A製作。

千兆5類或超5類雙絞線的形式與百兆網線的形式相同,也分為直通和交叉兩種。

直通網線與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一一對應的。
但是傳統的百兆網路只用到4 根線纜來傳輸,而千兆網路要用到8 根來傳輸,所以千兆交叉網線的製作與百兆不同,製作方法如下:
1對3,2對6,3對1,4對7,5對8,6對2,7對4,8對5。

真假UTP的識別方法

確定雙絞線的類型

雙絞線電纜中的導線是成對出現的,每2條為一對,並且相互扭繞。根據美國線纜規格(AWG)規定:雙絞線中的導線全部應為4對,共8根。但是10M乙太網標准規定只使用2對導線傳輸信號,所以3類雙絞線中有些是2對的,而有些則是4對的。

快速乙太網的出現,一方面將原來10M網路的速度從理論上提高了10倍,另一方面為將來更快速度的網路(千兆位乙太網,傳輸速度為1000Mbps)作好准備,同時傳輸速度為100Mbps的5類雙絞線也投入使用。雖然快速乙太網只使用其中的2對,但千兆位乙太網必須要用到全部的4對。建議大家多看看網線上的標注,如標有「CAT 3」的字樣則一般為3類線,當標有「CAT 5」的字樣時說明為5類雙絞線。

1 實際測試其速度

現在組建的網路一般都採用5類以上的雙絞線,3類雙絞線已屬於淘汰產品。但是,一些雙絞線生產廠商在5類雙絞線標准推出後,便將原來用於3類線的導線封裝在印有5類雙絞線字樣的電纜中出售。當你使用了這類假5類線後,網路的實際通信速度只能在很短的距離內達到5類雙絞線所規定的100Mbps。

這種造假非常隱蔽,一般用戶很難發現。這時,建議大家先購買一段,利用Windows 95/98中的「系統監視器」或Windows NT Server4.0等系統中的「網路監視器」親自測試一下。如果測試速度達到了100Mbps,則表明是5類雙絞線,若只有10Mbps,說明電纜中使用的是3類線的導線。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正確區別3類線和5類線,而且可以用於測試雙絞線電纜中每一對導線的扭繞度是否符合標准,同時還可以測出導線中的金屬介質是否合格。請注意:在進行網路速度測試時,雙絞線的長度應為100米的標准長度,否則測出的數據沒有任何實用意義。

2 目測外觀

並不是所有的網路布線都集中在裝有空調的辦公室中,所以網線必須具有一定的耐熱、抗拉和易彎曲等性能。

一、真的具有較高的耐溫性,可以將雙絞線放在高溫環境中測試一下,真的雙絞線在周圍溫度達到攝氏35℃至40℃時外面的一層膠皮不會變軟,而假的卻會。

二、為了保證連接的安全,真的雙絞線電纜外包的膠皮具有較強的抗拉性,而假的卻沒有。

三、雙絞線電纜中一般使用金屬銅,而一些廠商在生產時為了降低成本,在銅中添加了其他的金屬元素,其直觀表現是摻假後的導線比正常的明顯要硬,不易彎曲,使用中容易產生斷線。

四、真的雙絞線外面的膠皮還具有抗燃性,而假的則使用普通的易燃材料製成,購買時可親自試試。

五、當需要使用屏蔽雙絞線時,應注意屏蔽雙絞線與我們常用的非屏蔽雙絞線有很大的區別。與非屏蔽雙絞線相比,在屏蔽雙絞線的導線與外部膠皮之間多出了一層金屬網和一層薄薄的絕緣材料,並且對應的水晶頭的外面用金屬包裹

在組建區域網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不惜重金去購買高檔網卡、交換機、路由器,而忽略了這「不起眼」的網線質量。
其實網線的質量對區域網的傳輸性能影響最直接,因此對網線進行測試是選購網線以及製作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⑵ 組建一個區域網的詳細步驟

方法步驟如下:

1、首先建立區域網首先得有兩台或者兩台以上電腦,用網線連接要接入的電腦和路由器。

⑶ 電腦組網的詳細步驟

10台以下電腦的話用「工作組」方式建立區域網,什麼叫工作組?可以說成學校里一起做1份組作業的1個小組。
10台以下電腦用集線器(hub)就可以了,把電腦和集線器用網線(跳線)連接起來,所有電腦都連到1個集線器上。然後網路連接里設置一下ip地址就可以實現區域網了,ip地址斷要一樣的啊~~~比如,都設成192.168.xxx.xxx,子網掩碼默認255.255.255.0就可以了。
這樣就可以用自己的幾台電腦共享一些文件傳輸了。
不過,工作組的缺點就是,如果你要用你的用戶登陸到另1台電腦,那麼,你必須在那台電腦上也要建立1個和你一樣的用戶才行。。。因此,你要登陸到哪台電腦,就要在哪台電腦上創建1個一樣的用戶。
如果想連到internet,只要將集線器的1個口和adsl的口用網線連起來就可以啦!~
區域網完成啦!~~~~
工作組只適合少量電腦組建區域網的,因為要在每台電腦上都創建1個用戶是很麻煩的。
那麼很多電腦組建區域網就要用「域」模式了。什麼叫域?區域就是域,一個區域那麼多台電腦,用工作組不要累死啊!~
用到域,就要用到域伺服器了,伺服器也是一台電腦啊,只不過不是一般人去用的,是放著儲存東西和管理用戶等用的。為什麼要域伺服器啊?因為你可以在這伺服器上面創建一個域專用帳戶啊,那麼就不用到處跑到其他電腦上創建帳戶啦!只要創建1次就可以啦!~
域結構牽涉到很多東西啦,這里很難說清楚的啊!~我就簡單的說1下好了!~
比如500台電腦的公司分5個部門,每個部門100人。其他的什麼文件伺服器,郵件伺服器都不說,光說組網。那麼每個部門的100台電腦都連到集線器上,當然,1個集線器肯定不夠的啦,要幾個集線器的,然後所有集線器和伺服器再連到交換機上(集線器和交換機的區別網上去查吧),再然後各個部門的交換機都連到路由器,最後連到internet,其中還有防火牆連接就不說了!~你畫個草圖就明白了!~

⑷ 常用的區域網組網方法

通常用2種組網方式
無線組網和有線組網
前者組網效率高 見效快 擴展性強 使用自由,缺點穩定性差 對相關設備要求高 比如要無線網卡需要單獨采購配置
後者組網 效率低 擴展性差,前期對網路設備的需求高且有連接數量限制,並且不容易管理,當然其優勢在於其強大的速率,高穩定性
如果小范圍組網建議無線網就可以了 組網方式就是一台強效的無線路由器和N張無線網卡即可
如果大范圍的組網的話建議使用企業級3層交換設備 提高可靠性 和連接數量 後期的維護管理也將容易一些
如果要布置混合小型網路可以採用家用的多口無線路由 可以達到雙重覆蓋的效果 。
如果布置大型混合型網路 建議找專門的網路團隊 這個不是1~2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1、買個路由器,使用路由器進行撥號,然後你們的電腦連接到路由器上(建議買無線路由器家用的就行很便宜的) 這樣就能讓你們通過一個帳號都上網了
2、不買路由器,用其中一台筆記本電腦撥號上網,然後共享撥號網路,再新建一個無線網路 ,其他人通過連接你電腦建立的無線網路上網,缺點是撥號的那台電腦如果關機了 其他人也就不能上網了。你可以把撥號的電腦理解為一台路由器+電腦的功能的東西
ps:當然如果你的帶寬不夠很多人都去上網的話,會卡的。

⑸ 組建一個60台計算機的機房,並連接到互聯網,需要哪些設備和線纜

大家好,我是大明,60台計算機的機房所需要的設備也就是網線,交換機,路由器,這個規模也就算是一個小型的區域網,接下來我就詳細講解一下具體怎樣組網、

最後將所有的設備都設置並串聯好後,就可以將60台電腦用網線直接連接至”交換機“的介面上就可以了,具體怎樣布線這里就不重點講點,本期問答只重點講一下設置及連接方法、

總結

本期問答講解了怎樣做一個60台電腦的小規模區域網,重點是怎樣串聯,具體連接在哪個介面大家一定要記住,還有路由器的設置方法也要記住、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別忘記 點贊 關注呦!大明會持續創作關於”電腦維護與應用“的作品,如果大家對此類問題有不同觀點,可以在評論區共同討論,好了就講到這里咱們下期再見!

⑹ 網路綜合布線設計方案

網路工程實施方案
關鍵:系統設計方案

一.綜合布線設計方案:
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布線子系統由終端設備到信息插座的連線(或軟線)組成,它包括-連接器、連接跳線、信息插座;信息插座有牆上型、地上(防水)型、桌上型等多種;標准有:RJ-45、RJ-11及單、雙、多口等結構。
2.水平布線子系統
水平布線子系統將電纜從樓層配線架連接到各用戶工作區的信息插座上,通常處於同一樓層之上,可以採用3類、5類或超五類4對屏蔽/非屏蔽雙絞線;3類、5類及超五類雙絞線都是由4對24-AWG的對絞銅線組成;3類線在10MBPS應用時無誤碼傳輸距離為100米、16MBPS時為50米;5類線在155MBPS時可傳輸80米、在100MBPS時為100米;超五類在155Mhz時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0米,速率更高時可採用光纖。為了滿足高速率數據傳輸,數據傳輸選用普天超5類四對UTP雙絞線, 由於所用的數據線均採用了超5類UTP雙絞線,因此對學院校園網而言,超5類UTP雙絞線布線時的帶寬和傳輸速率能滿足武威職業學院校園網樓宇內信息點要求的100M接入, 超5類布線與垂直干線一起使用,為帶寬應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線解決方案,適用於網路的擴展及升級,成本底維護費用少。
3.垂直干線子系統(RISER BACKONE SUBSYSTEM):
指各摟層配線架與主配線架間的干纜:可以為大對數雙絞線、光纜也可以二者混用;其主要功能是將主配線架系統和各樓層配線架連接起來。
4.布線櫃子系統(RACK SUBSYSTEM):
由樓層配線架組成,其主要功能是將垂直干纜與各樓層水平子系統相連接,布線系統的優勢和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布線櫃子系統上,只要簡單的跳一下線就可完成任何一個結構化布線系統的信息插座以對任何一個智能系統的連接,極大的方便了線路重新布局和網路終端的重新調整;光纖連接時,要用光纖配線箱,箱內有多個ST或SC連接器安裝口;其線路彎曲設計符合62.5/125μM多模光纖的彎曲要求,光纖接頭採用ST或SC型,由陶瓷、塑膠、不銹鋼等材料製成,光纖藕合器可做為多模光纖與網路設備或接線裝置上的連接,配線架和光纖配線箱通常設在弱電井或設備間內,用來連接其他子系統,並對它們通過跳線進行管理。
5.設備間子系統(EQUIPMENT SUBSYSTEM):
設備間子系統由主配線架和各公共設備組成,它主要功能是將各種公共設備(如:計算機主機,PABX、各種控制系統、網路交換設備等)與主配線架連接起來,該子系統還包括雷電保護裝置。
6.管理子系統(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一個完整的布線系統工程應該包括:工程設計圖紙、施工記錄、測試報告、使用說明等材料,對這些材料進行整理歸檔交由用戶保存以備系統的使用和維護。對於學院校園網而言在設計方案中,將各個樓層的信息點通過PVC管槽走牆邊通向各個樓層的配線機櫃,機櫃里放置普天超5類24口配線架,對各個信息點的接頭進行跳線配置,再通過配線架與交換機相連。採用普天超5類24口配線架(由安裝板和超5類RJ45插座模塊組合而成),可安裝在19"標准機架上,只佔用1U空間,佔用地方小,搬運遷移方便。插座正面是標準的RJ45插座,埠性能達到超五類性能的要求,屏蔽性能完全符合標准要求。數據主幹光纜的端接採用普天抽屜式12埠光纖分線盒。超5類系列跳線在設備間用於連接配線架到網路設備埠,在終端用於連接牆面插座到終端設備的計算機網路介面。
7.建築群布線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將一棟建築的線纜延伸到建築群內的其它建築的通信設備和設施。它包括銅線、光纖、以及防止其它建築的電纜的浪涌電壓進入本建築的保護設。在學院校園網綜合布線設計方案中各樓間的距離都超過了100米,而當計算機數據傳輸距離超過100米時,用光纖作為數據主幹將是最佳選擇,並具有大對數電纜無法比擬的高帶寬和高保密性、抗干擾性。因此各樓間的連接採用普天6芯多模室內光纜,支持數據信息的傳輸。在校園網綜合布線設計方案中將使用光纖把各新綜合教學樓、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餐廳、學生宿舍樓互聯。並集中於校園網網路中心。其敷設方式室內採用金屬橋架,室外採用暗埋深溝填鋪的方式進行。在設計中進入主設備間的所有光纖、大對數電纜、電信電纜都採用金屬橋架或鋼管進行硬體保護,同時採用IDC線對保護器對銅纜予以電氣保護,避免人員和設備免遭外部電壓和電流的傷害。
二.網路設計方案
網路結構為分層星型結構,網路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網路中心,為中心節點。網路中心選址在學校地域的中心建築(實驗大樓),布置了校園網的核心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伺服器(WWW伺服器、電子郵件伺服器、撥號伺服器、域名伺服器等),並預留了將來與本部以外的幾個園區的通信介面。
第二級是建築群的主幹結點,為二級節點。校園網按地域設置了幾條干線光纜,從網路中心輻射到幾個主要建築群,並在二級主幹節點處端接。在主幹網節點上安裝的交換機位於網路的第二層,它向上與網路中心的主幹交換機相連,向下與各樓層的集線器相連。學校校園網主幹帶寬全部為100Mbps,並考慮到向ATM或千兆乙太網的升級。
第三級是建築物樓內的HUB,為三級節點。三級節點主要是指直接與伺服器和工作站連接的區域網設備,即乙太網或快速乙太網集線器
(3COM堆疊式集線器3COM SUPERSTACK)。設計樓內的綜合布線時根據需要可進行了一定取捨:如取消干線子系統;合並管理子系統與設備間子系統;將水平子系統的布線直接引入到設備間的主配線架上等等。
以交換式千兆乙太網作為校園網的主幹,按10M/100M交換式子網方式接入(如圖)。

校園網布線設計一般採用多級物理星型結構、點到點連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線路的正常運行。網路採用分散式三層交換體系,二級交換機具有第三級交換能力,主幹線路壓力小,而且全部實現百兆交換入室。三級交換機可以堆疊,能將一個主幹和桌面交換機組成一個整體,提供足夠的交換口,可擴展性好。
1、主幹網選用千兆乙太網,其第三層乙太網路由器交換機大都滿足IEEE802.3Z標准,技術成熟,具有流量優先機制能有效保證多媒體傳輸時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
千兆乙太網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在ATM技術成熟時,可平滑集成到ATM網路中,作為ATM網的邊緣子網。
工作組子網可選用100M交換模式。使用戶終端獨佔100M帶寬的數據交換。在核心交換機與工作組交換機之間,採用100Mbps傳輸帶寬,當使用全雙工時,傳輸帶寬為200Mbps。
技術特點:
採用模塊化星型拓撲結構,主幹段相互獨立,便於網路維護和擴充 。
光纖主幹採用單模光纜,有利於千兆網及今後更高速率的網路應用。而且通過跳線的不同跳接,組網方式也十分靈活。可以實現:
(1)點對點:在兩台計算機之間建立起高速通道。傳輸速率為幾十個Mbps至幾百個Mbps,距離可達2km(多模)至5km(單模)。
(2)邏輯星型網路:通過光纖網路設備,建立起星型網路拓撲結構的快速乙太網或ATM網。
(3)環形網路:用信號再生器連接光纖,形成環路,組成FDDI主幹網。
樓內線纜全部採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性價比高,施工方便,且可以達到1000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並支持155/622Mbps ATM。
(4)交換是在第二層進行,真正支持即插即用工作,無需人工干預。
三.系統設計方案
1.系統設計的目標:
滿足日常工作的處理電子化、日常辦公自動化、領導決策科學化,和信息交流快捷方便化。即實現業務系統處理、日常辦公、領導決策計算機化、信息交流國際化的先進系統。即:以先進的計算機及通訊為手段建立內部網路,縱向向上與Internet互聯網相連,向下與各管理子網點相連接,橫向與其它單位相連接的計算機綜合網路系統。
2.系統需求:
1.建立一個基於校園Intranet的信息管理和應用的網路系統,並提供相應的各種服務。
2.共享網路上各種軟、硬體資源,快速、穩定地傳輸各種信息,並提供有效的網路信息管理手段。
3.採用開放式、標准化的系統結構,以利於功能擴充和技術升級。
4.能夠與外界進行廣域網的連接,提供、享用各種信息服務(與各級教育信息中心相連、與國內外著名站點相連……)。
5.具有完善的網路安全機制。
6.能夠與原有的計算機區域網絡和應用系統平滑地連接,調用原有各種計算機系統的信息。
3.系統應用平台
沒有應用系統的網路只能是一個各類設備的集合,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網路,這不是用戶所需要的。所以,在用戶沒有特別指定應用系統的情況下,我們的設計應該把傳統的網路應用考慮在內。
1.網上校務管理
1)學校基本文書管理:
* 來往公函
* 會議通知,會議紀錄
* 教學熱點情況(教育手段現代化等)
2)學校制度管理:
* 重要文件的文件頭,提要(要點,主題)
* 學校管理制度,歷年的決定
* 學校規劃,設想
3)學校重要事件管理:
* 校史紀錄、校友紀錄:面向全國,全市的重要事件。
* 大事紀錄: 校內各項重大活動的安排和紀錄。
* 外事接待:對國內、國外參觀人員的接待,安排及相關事宜的紀錄和管理。
2.網上學生管理
1.對學生基本信息的輸入,修改(主要依據學籍卡和各種符合市裡標準的表格)
* 學生入學時的基本情況:包括入學時政治面貌、入學類型、入學成績、健康狀況等。
* 學生在校時的基本信息:包括學號、姓名、籍貫、家庭住址及照片等比較全面的個人信息。
* 學生離校時的基本情況:包括離校時政治面貌、離校去向、健康狀況等。
* 學生家庭成員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員的關系、政治面貌、工作單位等。
學生學籍變更管理:由於轉班、跳級、休學、退學等各種原因引起的學籍變更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變更原因都可紀錄以備以後查用。
對學生基本信息的查詢:可以將許多查詢條件任意組合的功能比較強大的查詢。
2.學生成績管理:
* 可設置各年級班級的考試課程、時間。
* 可以按學年、學期輸入學生各門功課的成績。
* 可以選擇輸入方式(按原始分或按等級分輸入)。
* 可以管理必修課、選修課、中考的成績。
3.學生成績的統計:對輸入的成績進行各種統計,統計方法採用規范標准。
4.學生成績報表列印:可以列印各種類型的成績報表,如:學生期中成績單、期末成績品德評語單、各班級的成績統計信息、總分的年級排名單等報表以供各種場合使用。
5.對學生評語的輸入,修改,列印:可以對學生思想品德評語、操行等第、獎懲紀錄等信息進行管理,並可列印成報表。
3.課務管理:
主要完成對課程(必修課、選修課)的自動編排和學生Web選課管理。
1.對所有課程基本信息的管理。在各種條件的限制下自動排課:要求有對場地、教師、時間等復雜條件的處理。
2.在預排的基礎上,可以對課程進行相應的手工調整,軟體自動處理各種限制條件。
4.輸出報表:
各班級課程表、教師課程表等。
5.選課控制管理:
1.是否允許學生選課,對各選修課的情況進行管理。
2.學生Web選課:學生通過瀏覽器在校內或在家中進行選課。
3.考務管理:主要完成對考場及監考教師的安排。
4.可要求對考試科目的前後順序進行安排。
5.可要求對考試科目的特定時間進行安排。
6.監考教師的時間、次數限制。
7.場地的限制。
6.教師信息管理:
.對全校教師基本信息的管理。
7.Web通用查詢系統
校長、教師、學生、學生家長通過Web瀏覽器根據不同的授權對全校的管理信息(校務信息、教務信息等)進行查詢,包括:
1) 學校基本文書信息查詢
2) 學校制度信息查詢
3) 學校重要事件信息查詢
4) 學生學籍信息查詢
5) 學生成績信息查詢
6) 課程信息查詢
7) 考試信息查詢
8) 教師信息查詢
8.信息服務
1.構建全校Intranet校園信息服務系統,實現校園信息的網上發布、全校的電子郵件系統、網上資源的信息共享。使教師和學生可以在校園網上進行交流。
多媒體閱覽室
2.可將大量學習資料、教學參考以多媒體光碟的形式放在校園網上,供全校師生享用。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閱覽室功能,將大大節省廣大師生的時間,使得師生在家裡也能閱覽到光碟中的信息,真正做到了信息共享。
9.圖書館管理
1.資料輸入。
2.圖書借閱。
3.查詢、檢索。
4.圖書館工作內部管理。

⑺ 簡述製作網線的步驟

網線製作方法的詳細步驟:我們使用網線鉗的剝皮功能剝掉網線的外皮,會看到彩色與白色互相纏繞的八根金屬線。橙、綠、藍、棕四個色系,與他們相互纏繞的分別是白橙、白綠、白藍、白棕,有的稍微有點橙色,有的只是白色,如果是純色,千萬要注意,不要將四個白色搞混了。我們分別將他們的纏繞去掉,注意擺放的順序是:橙綠藍棕,白在前,藍綠互換。也就是說最終的結果是: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擺好位置之後將網線擺平捋直,使用切線刀將其切齊,切線刀通常的網線鉗都有,一定要確保切的整齊,然後平放入水晶頭,使勁兒往前頂,當從水晶頭的前放都看到線整齊的排列之後,使用網線鉗子的水晶頭壓制模塊將其擠壓。這種網線製作的順序是通用的B類網線製作方法。如果是A類網線製作順序是橙綠互換,變成: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直連線是網線兩端的水晶頭都是A或者B,如果是交叉線則一頭是A一頭是B。我們常見的以下情況需要直連線,如:計算機和交換機互連,交換機與路由器互連,如果是計算機和計算互連則需要交叉線。網線插座的接法順序只需對照顏色,不用記順序。當然了,這些網線製作方法也都不一定每個人都在使用。因為很多網路設計者通常並沒有嚴格遵守這個規則,不過如果不遵守這個規則,網線的抗干擾性能和抗衰減性能就很差。還是建議設計者嚴格按照這個順序,這樣可以保證網路的最佳運行狀態。所以,如果我們去維修網路的話,一定要好好的看一下原來的舊水晶頭按照什麼方式來製作的,我們按照它的順序做就是了,因為我們只是製作一端的水晶頭,所以要依據現有的網線製作順序,否則,就必須兩頭開刀,都重新按照標准製作一遍。另外網線的長度最好不要大於100米,因為越長型號衰減越厲害,另外銅芯比較細的網線最大傳輸距離很有限,可能連50米都達不到。

⑻ 40台電腦的區域網要怎麼組建和設置啊

到電信局辦理10MB光纖接入,價格好像是700-800元每月
伺服器要看你裝什麼樣的,用的做什麼的,我才能和你說什麼配置
交換機就用D-LINK的24口的,買2個
路由器就用華為的那種1000多的就可以了,
這個華為的路由器可以做網卡綁定,具體見說明書,將需要上外網的機器的網卡地址綁定到路由器里,其他的不用操作

⑼ 千兆網吧布線,網線製作方法!

百兆網線做法: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千兆網線做法:綠白綠橙白棕白棕橙藍藍白

區域網就是將單獨的微機或終端,利用通信線路相互連接起來,遵循一定的協議,進行信息交換,實現資源共享。其中,通信線路,即傳輸介質常用的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從性價比和可維護性出發,大多數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TwistedPair)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

網線由一定距離長的雙絞線與RJ45頭組成。雙絞線由8根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隊扭絞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與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雙絞線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屬網絲套的屏蔽層而區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在EIA/TIA-568A標准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分有:三類、四類、五類線。網路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線。第三類雙絞線在LAN中常用作為10Mbps乙太網的數據與話音傳輸,符合IEEE802.310Base-T的標准。第五類雙絞線目前佔有最大的LAN市場,最高速率可達100Mbps,符合IEEE802.3100Base-T的標准。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路設備的RJ45插座內。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這序號做網路聯線時非常重要,不能搞錯。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100米。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與568B。

標准568A:橙白--1,橙--2,綠白--3,藍--4,藍白--5,綠--6,棕白--7,棕--8;

標准568B:綠白--1,綠--2,橙白--3,藍--4,藍白--5,橙--6,棕白--7,棕--8。

在整個網路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plug的網路聯線無論是採用端接方式A,還是端接方式B,在網路中都是通用的。雙絞線的順序與RJ45頭的引腳序號--對應。1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1,2,3,6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10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4,5,7,8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為何現在都採用4對(8芯線)的雙絞線呢?這主要是為適應更多的使用范圍,在不變換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就可滿足各式各樣的用戶設備的接線要求。例如,我們可同時用其中一對絞線來實現語音通訊。rj45水晶頭,RJ45頭,水晶頭,網路接頭,RJ45,布線接頭

100BASE-T4RJ-45對雙絞線的規定如下:

rj45水晶頭,RJ45頭,水晶頭,網路接頭,RJ45,布線

1、2用於發送,3、6用於接收,4、5,7、8是雙向線。

1、2線必須是雙絞,3、6雙絞,4、5雙絞,7、8雙絞。

下面介紹幾種應用環境下雙絞線的製作方法。

MDI表示此口是級連口,而MDI-X時表示此口是普通口。

1)PC等網路設備連接到HUB時,用的網線為直通線,雙絞線的兩頭連線要一一對應,此時,HUB為MDI-X口,PC為MDI口。10Mbps網線只要雙絞線兩端一一對應即可,不必考慮不同顏色的線的排序,而如果使用100M速率相連的話,則必須嚴格按照EIA/TIA568A或568B布線標准製作。水晶頭|網線|水晶頭|網線|水晶頭|雙絞線|水晶頭|網線|水晶頭|網線|水晶頭|雙絞線|水晶頭|網線|

2)在進行間HUB級連時,應把級連口控制開關放在MDI(Uplink)上,同時用直通線相連。如果HUB沒有專用級連口,或者無法使用級連口,必須使用MDI-X口級連,這時,我們可用交叉線來達到目的,這里的交叉線,即是在做網線時,用一端RJ-45plug的1腳接到另一端RJ-45plug的3腳;再用一端RJ-45plug的2腳接到另一端RJ-45plug的6腳。可按如下色譜製作:

A端: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B端: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

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級連HUB間的網線長度不應超過100米,HUB的級連不應超過4級。因交叉線較少用到,故應做特別標記,以免日後誤作直通線用,造成線路故障。另外交叉網線也可用在兩台微機直連。

最後須對線路進行通斷測試,用RJ-45測線儀測試時,4個綠燈都應依次閃爍。軟體調試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用Windows95、Windows98自帶的Ping命令。如果工作站得到伺服器的響應則表明線路正常和網路協議安裝正常,而這是網路應用軟體能正常工作的基礎。

千兆網線製作方法

千兆5類或超5類雙絞線的形式與百兆網線的形式相同,也分為直通和交叉兩種。直通網線與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沒有什麼差別,都是一一對應的。但是傳統的百兆網路只用到4根線纜來傳輸,而千兆網路要用到8根來傳輸,所以千兆交叉網線的製作與百兆不同,製作方法如下:

1對3,2對6,3對1,4對7,5對8,6對2,7對4,8對5

例如:

一端為:半橙、橙,半綠、蘭,半蘭、綠,半棕、棕;

另一端:半綠、綠,半橙、半棕、棕,橙,蘭,半蘭

千兆網線的做法

千兆5類或超5類雙絞線的形式與百兆網線的形式相同,也分為直通和交叉兩種。直通網線與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沒有什麼差別,都是一一對應的。但是傳統的百兆網路只用到4根線纜來傳輸,而千兆網路要用到8根來傳輸,所以千兆交叉網線的製作與百兆不同,製作方法如下:

1對3,2對6,3對1,4對7,5對8,6對2,7對4,8對5

例如:

一端為:半橙、橙,半綠、蘭,半蘭、綠,半棕、棕;

另一端:半綠、綠,半橙、半棕、棕,橙,蘭,半蘭

下載(98.42KB)

2009-8-2416:44

下載(30.8KB)

2009-8-2416:44

2.AVAYA(CommScope)

單層結構,處理好十字芯,套好扣環,導入導線框架扣好,裁齊.尾扣在測試通過後用502固定死,外套也要用502固定死.全過程要小心,仔細,開絞距離越短越好,

1.千兆主幹交換機,接千兆分交換機,用什麼線?六類線(CAT6)

2.千兆主幹交換機,接百兆分交換機,用什麼線?買帶兩1000Mbps銅口的26口交換機.六類線(CAT6)

3.千兆主幹交換機,接新伺服器,用什麼線?.六類線(CAT6)

4.千兆主幹交換機,接老伺服器,用什麼線?超五類(CAT5E).,跑100Mbps

5.千兆分交換機,接新機器,用什麼線?.預算多就用六類線(CAT6),起碼要用超五類(CAT5E).

6.百兆分交換機,接舊機器,用什麼線?用超五類.原來有可以不動,質量太差的話剪掉,全新布過超五類(CAT5E),

以上六類線配六類頭,超五類配合屏蔽頭(也不貴),保證線和頭都要正品!!!

超五類頭用AMP壓線鉗壓制,六類頭用機壓或自做工具壓制.線序均按照568B順序排列,然後用相關檢測工具進行測試。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走線要設計合理,保證合適的線纜彎曲半徑,兩端留出的冗餘線纜要整理保護好,盤線時要順著原來的旋轉方向,做好標注.

注意管徑和線槽的填充度

6類線做法1對3,2對6,3對1,4對7,5對8,6對2,7對4,8對5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12345678

白綠綠白橙白棕棕橙藍白藍

這樣速度至少達到300M

現在,網路的高速發展已經進入了G時代,而千兆網路傳輸設備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了。但是,它們作為高端的設備,也有「高端」的價格。就像下面這根原裝進口的LUCENT千兆網線,2米長,卻要百元的價格,如果是普通百兆網線,4元左右就夠了。今天,我就忍痛把它給大家來個全解剖,讓我們一起來見識一下它到底特殊在哪裡

這就是今天要犧牲的同志。粗略一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是線體比普通的百兆要粗一點,RJ45水晶頭有些不太一樣。

下載(33.74KB)

2009-8-2416:44

以下是水晶頭的特寫,這張是正面的,可以清晰的看到LUCENT字樣,整體材質為半透明磨砂,手感不錯,和百兆水晶頭的那種全透明光滑表面不同。在LUCENT這個logo的位置,原來是百兆網線水晶頭的卡線器位置,用來固定後端的網線。這個千兆水晶頭改用了另外一種卡線器,在後面的解剖中我會詳細介紹。

下載(35.71KB)

2009-8-2416:44

這是上部,沒有什麼特殊的,畢竟它是向下兼容的,和百兆的網口也可以連接。

下載(27.94KB)

2009-8-2416:44

下面,我們就來解剖了,先剪下網頭。

下載(28.22KB)

2009-8-2416:44

我們繼續分析,上面就是那根千兆網線,下面是普通百兆網線。可以看出,千兆線芯的確是比百兆的粗一點,所以導致整體外皮直徑也大了一些。從顏色上看,百兆的線色按照雙絞的順序是:橙白、橙、藍白、藍、綠白、綠、棕白、棕。所謂的橙白、藍白等,只是在白線上每隔一段有幾個帶顏色的小點。我們在製作百兆網線的時候為了防止那些交*色的線不明顯而搞混,一般是按照雙絞的順序捋下來,然後用手死死捏住,連續多做點接頭,大拇指也會累得抽筋。現在這個千兆線就明顯改進了這個缺陷,他的線色是:白、橙、淺藍、深藍、淺綠、深綠、淺棕、深棕,每根線都有自己的顏色,而不是用白色線上點上顏料代替了。

下載(35.05KB)

2009-8-2416:44

再把網線芯導線的線皮剝掉,看到不一樣了吧。普通百兆線是單一根銅絲,而千兆線是每芯裡面還有7根鍍銀線。明顯的,傳輸效率也就高了,而且在日常的使用中,更不易折斷。

下載(46.76KB)

2009-8-2416:44

再把水晶頭內部的淡藍色分線器拔出,這個的確費了我不少氣力,由於前部的觸點銅片穿透並壓迫著線體,我用了兩把鉗子和一把小改錐另外搭上10分鍾寶貴時間才完整的把它取出

下載(36.76KB)

2009-8-2416:44

這是分線器的特寫,第二張是從頂端看下來的樣子,由於是透明的,你們也許不能完整的從照片上了解它的結構,就讓我來描述吧。

首先,雙絞線從分線器的後部穿入,在十字形的導入口就按照線對分開了,白、橙入左孔;淺藍、深藍入上孔;淺綠、深綠入下孔;淺棕、深棕入右孔。到前端後按照白、橙、淺綠、深藍、淺藍、深綠、淺棕、深棕的順序被排好,線頭與前端對其後就可以插入RJ45水晶頭的外殼了。這個是一個不錯的改進,一下就把原來那種又掰又捏又捅的別扭工序摒棄了。而且線芯只有到了頂端才變成平面的排列,在整個接頭的80%的區域仍然保持著雙絞和圓形的狀態,這明顯比原來的百兆接頭強多了。不光是製作工序上,在傳輸效率上也是比較大的改進。(這么多怪怪的零件,看來原來的RJ45壓線鉗是對它束手無策了)

下載(32.35KB)

2009-8-2416:44

千兆網線水晶頭的製作方法探討

最近接觸到了千兆網路,可是對於千兆水晶頭的製作方法網上有好多種方法,到底哪個方法是科學的合理的還要經過我們實際測試.

我們知道百兆網線只用到了雙絞線的8根線其中4根,而千兆需要用到8根,這對於水晶頭的製作又提高了難度。

網上大概有3種方法:

第一種:網線用超5類雙絞線,水晶頭接法,兩頭都使用568B標准,即兩頭都是白橙橙白綠蘭白蘭綠白棕棕。

第二種:也是網上最多的用超五類線接千兆網線製作方法,一頭用568B標准,另一端則相對於568B標准交叉,交叉原則:1對32對64對75對8

也就是:白綠綠白橙白棕棕橙蘭白蘭

第三種:一端按照568A,另一端按照568B標准來接。

針對以上三種方法我們逐一測試:

環境:H3C千兆交換機,P43.0CPU希捷160G8M硬碟,超5類雙絞線長5米。

按照第一種方法:

文件對拷速度達到20M/S

按照第二種方法:

文件對拷速度達到32M/S

按照第三種方法:

網線接上後網卡現實未連接(PS: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理論上應該通的)

總結,對於千兆網路如果用超5類線的話我們還是按照第二種接發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