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維護主要做什麼
網路維護一般要做:
1 硬體清洗,經常清掃硬體,保持硬體清潔,有效保護硬碟等易損硬體,延長計算機壽命。
2 提供系統升級方案 ,網路的實施服務;
3 硬體安裝、調試、養護及故障的檢測、排除服務;
4 網路伺服器的安裝、調試及服務。
5 維修計算機硬體,恢復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網路維護、調試,計算機技術咨詢,系統集成等,區域網搭建。
網路維護是一種日常維護,包括網路設備管理(如計算機,伺服器)、操作系統維護(系統打補丁,系統升級)、網路安全(病毒防範)等。
在網路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對網路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確保網路傳輸的正常,掌握公司或者網吧主幹設備的配置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
知識:對基礎系統軟體(如WINDOWS XP)和應用軟體(如OFFICE)熟練掌握,特別是如列印機的服務調用及注冊表修改和一些常用的網路測試命令(如PING)。
工具:
1 網路測線儀:能手牌CB0040,可以測試網路RJ45和電話RJ11介面,確認線路通斷狀態。
2 網路尋線儀:SM-868TS型,可以快速在機房尋找到對應的終端線路,網路和電話都可用。
3 電腦主板故障多功能檢測卡:MKQCP6A奇冠診斷卡三合一6位電腦故障檢測卡,可根據顯示指示數字,找出對應的電腦故障。
4 萬用表:MF-47萬用表(南京電表廠出品),優點便宜,性價比高,缺點功能不多。可測試視頻、音響線路的通斷情況。
5 電烙鐵:這個牌子你自己當地選擇,做視音頻頭時候要用到,焊錫用。
(1)網路連接基礎服務好做嗎擴展閱讀:
網路應用系統的管理主要是針對為公司或網吧提供服務的功能伺服器的管理。這些伺服器主要包括:代理伺服器、游戲伺服器、文件伺服器、ERP伺服器、E-MAIL伺服器等。要熟悉伺服器的硬體和軟體配置,並對軟體配置進行備份。
公司要對ERP進行正常運行管理,防止出錯,E-MAIL進行監控,保證公司正常通信業務等,網吧要對游戲軟體、音頻和視頻文件進行時常的更新,以滿足用戶的要求。
網路安全管理應該說是網路管理中難度比較高,而且很令管理員頭疼的。因為用戶可能會訪問各類網站,並且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所以感染到病毒是再所難免的。一旦有一台機器感染,那麼就會起連鎖反應,致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
所以,一定要防患於未然,為伺服器設置好防火牆,對系統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安裝殺毒軟體,並且要使病毒庫是最新的,還要定期的進行病毒掃描。
『貳』 對電腦services.msc服務精通的進~~~
COM+ Event System
Event System(COM+事件系統服務)的進程名是Svchost.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手動,依賴於Remote Procere Call服務。對於非軟體開發專業的朋友來說,COM+是個非常難理解的名詞。簡單地說COM+是一種軟體構件/組件的標准。比如寫一個軟體好比是蓋一座房子,而門窗等部件會根據標准設計,以求得省時省力。COM組件即是Windows的門窗等標准組件了,COM+是對COM的進一步擴展,其具體含義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Windows系統又是個典型的消息(事件)處理型系統,很多功能都是由消息來觸發的,這就產生了COM+ Event System。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簡單判斷自己的系統中是否有程序依靠此服務。檢查你的系統安裝盤下的「Program filesComPlus Applications」目錄,如果沒有東西就可以把這個服務關閉了。
CryptSvc(認證服務)的進程名是Svchost.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自動,依賴於Remote Procere Call服務。CryptSvc是整個微軟公鑰體系(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核心元件。所謂的PK是一種公鑰加密法,通過加密來保證數據的安全和傳送,它與傳統的秘密(對稱)鑰匙密碼法不相同,PK密碼法的基本特性是加密和解密的鑰匙不同,每一個用戶兩把鑰匙,一把公開密鑰,一把私鑰。撇開這些難以一下子理解的術語,具體到CryptSvc本身來說,如果我們在WinXP中使用Automatic Updates自動更新,或在Internet上使用證書進行身份驗證以及正確管理這些證書等,那麼這個服務就不要關閉。其中這個功能最有用的是,當你安裝一個驅動程序時,以確定它是不是通過微軟認證的。因為驅動程序在操作系統內可以獲得很高的運行許可權,含有惡意代碼的驅動程序會讓你的電腦玩兒完,因而開發驅動程序的廠家一般都會去做微軟認證,通過驗證後,微軟會在裡面添加它的認證數據,再到你機器上安裝時就可以通過CryptSvc檢測升級。.
DHCP Client
Dhcp(DHCP客戶端服務)的進程名是Svchost.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自動,依賴於AFD Networking Support Environment、NetBIOS over TCP/IP以及TCP/IP Protocol Driver服務。簡單地說DHCP過程就是由網路中一台主機(DHCP Server)將所有的網路參數自動分配給網路內的任何一台計算機,而DHCP Client就是網路中被分配網路參數的對象計算機了。如果能在網路中被自動分配IP地址等網路參數,那麼這個DHCP Client服務就必不可少。對於家庭單機用戶來說,只要是使用DSL/Cable上網、開啟ICS和IPSEC服務的人都需要這個來指定靜態IP,所以通常這個服務是不關閉的,除非你的機器是完全的單機應用環境。
Eventlog(系統日誌記錄服務)的進程名是Services.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自動,沒有任何服務依存關系。Event Log服務負責記錄來自系統和運行中程序的管理事件消息,為Windows和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標准而集中的方法來記錄重要的軟體和硬體事件。打開事件查看器的方法是依次打開「開始—控制面板」然後選擇打開「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 這個服務是基礎服務,請勿調整關閉。
Network Connections
Netman(網路連接服務)的進程名是Svchost.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手動,依賴於Remote Procere Call服務。Netman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服務,它管理著「網路和撥號連接」文件夾中的所有對象,任何有關於網路上(區域網、Internet)的連接都需要這個服務。如果它被禁用,在「網路和撥號連接」文件夾中將什麼都看不到,更不用說新建連接和撥號上網了。因此除非你的機器是絕對的單機環境,才可將其關閉。
NLA(網路位置識別服務)的進程名是Svchost.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手動,依賴於AFD網路支持環境和TCP/IP Protocol Driver服務。NLA可以探測網路系統的相關信息,當這些信息發生變化時通知相關的應用程序。基本上,這個服務主要針對的對象是筆記本電腦。因為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人們的筆記本電腦常常在超過一個以上的網路環境中應用。經常可能遇到在一個網路中需要使用動態IP地址,而在另一網路中需要使用靜態IP地址的問題。比如說你在辦公室里使用的是動態IP,而在家裡卻使用靜態IP來連接寬頻,那麼NLA就可以讓你在家裡及單位網路(有線)之間切換時自動辨認出不同網路環境,從而自動選擇合適的配置而無需重新調整網路參數。對於經常移動辦公的人,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功能。座機一般就不用了吧。
PlugPlay(即插即用服務)的進程名是Services.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自動,不依賴於任何服務。這個服務想必大家相當熟悉,從Win98開始這個技術就始終是微軟操作系統的核心部分。即插即用Intel是開發的一組規范,它賦予了計算機自動檢測和配置設備的能力,當有設備被更改時能自動通知當前設備的狀況並使用該設備更變後的程序。PlugPlay是WinXP的幾個基礎服務之一,在服務管理工具中無法調整它,而且本服務一旦失敗就只有重新啟動機器了。
ProtectedStorage(受保護存放區服務)的進程名是Lsass.exe,WinXP Home/Pro默認安裝的啟動類型為自動,依賴於Remote Procere Call服務。這一服務提供對敏感性數據保護的功能,比如密碼、證書等,但通常它只針對Windows自身的敏感數據進行保護,可用來儲存你計算機上的密碼。通常上網的用戶都比較喜歡開這個服務,畢竟像自動填表這些功能給人帶來不少方便。但如果你的電腦是多用戶環境,或是使用筆記本電腦,經常移動辦公,那麼這個服務就要謹慎使用了。有不少密碼破解軟體就是針對這個ProtectedStorage的,比較有名的有Protected Storage PassView,用它可以輕易得到被儲存在ProtectedStorage中你曾經上過的論壇的賬號、密碼、撥號密碼等。因此,對於這個服務要視環境而定,在不安全的環境下還是關閉較好。
其他兩個不清楚。
『叄』 易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礎服務
要加入一個域,用戶首先要與管理該域的組織聯系。每個場所必須提供一個名字伺服器,存有能被網上其它計算機查詢的DNS信息。用戶也可以從許多商業的Internet服務提供者中得到一個為用戶運行的名字伺服器。於是用戶所要做的事就是為你域中的用戶提供到該服務提供者的連接。
當用戶寫一個DNS名字時,應將主機名寫在左邊,接下來寫各層域名,一直到根。例如,為定址在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中的科學與信息技術系統(STIS),用戶應使用下列地址:
stis.nsf.gov
作為一個例子,假設用戶是一個大的叫做XYZ的跨國公司,並且用戶希望與Internet連接。用戶先與com域聯系,要求一個場所登記。用戶還要建立一台計算機來為你公司域中的用戶處理命名服務。這個系統與最近的Internet訪問域取得聯系。如果是一個小公司的話,也可只建立一條到服務提供者的鏈路,成為提供者域中的一部分。不管哪種方法,只要定址是正確的,電子函件和其它傳輸信息最終都能通過網路找到到目的地的路徑。
ICANN在日前批準的一項措施中,取消了對域名後綴的限制,允許更多的企業用任何單詞登記URL後綴,相比之下,先前使用者登記的後綴僅限於21種,比如.com和.net,取消限制後網站甚至可以使用.news 或 .bank等後綴。ICANN預期新的規則將從下年生效。
ICANN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aul Twomey博士表示,新規則的潛力是巨大的,這是人們在網路上表達他們自己的一種全新方法。「真實狀態的」互聯網域名將大規模增長。
ICANN 還計劃允許非拉丁字元的後綴,這一決定首次使中文和阿拉伯字元互聯網域名後綴成為可能性。 在新域名的分發和管理中,ICANN 還將提供進一步的指令。ICANN計劃明年第二季度開始接受新域名的應用。 在出現商標或網路搶注爭議情況下,ICANN計劃允許商標擁有者提出請求, ICANN 將對請求進行評估並作出決定。 可以將它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虛擬伺服器空間
虛擬主機空間 非常適合為中小企業、小型門戶網站,節省資金資源。
電子商務平台
虛擬主機空間 與獨立伺服器的運行完全相同,中小型服務商可以以較低成本,通過虛擬主機空間 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在線交易平台。
ASP應用平台
虛擬主機空間 特有的應用程序模板,可以快速的進行批量部署,再加上獨立伺服器的品質和極低的的成本是中小型企業進行ASP應用的首選平台。
數據共享平台
完全的隔離,無與倫比的安全,使得中小企業、專業門戶網站可以使用台灣虛擬主機空間提供數據共享、數據下載服務。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可以作為部門級應用平台。
資料庫存儲平台
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存儲數據功能。由於成本比獨立伺服器低,安全性高做為小型資料庫首選。 設定目標開始先為網站設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是簡單的,比如:我想做個漂亮的網站,或者我想做個強大的網站。你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做這個網站?然後想吸引哪些人去訪問這個網站?你不要指望網站所有人都會喜歡,你的這個網站描述的越詳細,你的網站就越有可能會成功!比如大部分的網站目標可能就是吸引潛在客戶,然後購買公司的產品或者是服務。我們應該對這個目標描述的再詳細一些。比如一家IT培訓機構,他的主營培訓項目呢就是IT職業培訓,那麼他的網站目標可以是這樣:吸引18-26歲之間,沒有工作或者是對工作不滿的,喜歡計算機的年青人,通過網站了解IT職業然後選擇培訓科目。
整理內容這個網站一旦被設立目標以後,隨著來的就是它要執行的任務,我們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呢,下一步就是要整理網站的內容。包括文章、圖片、視頻,然後我們把網站的結構設立出來,比如我想把網站的內容分成哪幾個單元,每個單元的下面有什麼樣的分類,最後你還要考慮網站的功能,你的網站需不需要留言功能啊,論壇啊等等,然後可以根據這些需求,開始制定網站建設方案。
靜態網頁
靜態網頁多數為單一的超文件標示語言檔案。網站建設皆傾向把動態網頁靜態化,之後提交網路谷歌等搜索引擎最佳化,即網站優化俗稱「偽靜態」。設計和構建網站步驟,建立一個網站是一個偉大的方式來與世界分享您的想法和思想,全力以赴閱讀!
動態網頁
動態網頁的內容隨著用戶的輸入和互動而有所不同,或者隨著用戶、時間、數據修正等而改變。動態代碼的一個網站,是指它的建築或它是如何建成的,更具體的是指用於創建一個單一的網頁的代碼。動態的Web頁面是動態生成的代碼,程序或常式拼湊塊。動態生成的網頁會記得各種比特的信息從資料庫中把它們放在一起,在一個預先定義的格式呈現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一致的頁面。在讀取cookie識別用戶以前的歷史,會話變數,伺服器端變數等多種方式,包括與用戶交互或通過直接互動(表單元素等)。一個站點可以顯示用戶的當前狀態之間的對話,監控不斷變化的情況,或提供一些個性化的要求的個人用戶的信息。
網頁布局大致可分為「國」字型、拐角型、「T」字型、「L」字型、綜合框架型、Flash型、變化型,在這里就不做一一論述了。其實在我們做設計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去考慮什麼形式,最重要的是抓住客戶的需求,把握網站的定位做出合理的框架布局。 全球性的網站推廣,主要是指在全球知名網站做網站推廣。最好的國際推廣網路或谷歌的推廣。網路或谷歌的數據量是全球最大的,查詢信息最方便,全球占市場量最大。全球訪問人數最多。網路或谷歌是包括YAHOO、AOL在內全球500多家著名搜索引擎的提供商。
推廣的作用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路已經深入老百姓的內心,互聯網上已經成為了大家每天去的地方,不得不說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很多企業,看準了互聯網的商機,紛紛開始涉及互聯網,所以互聯網已經步入了商業化,很多企業都開始建立了自己商業網站,通過網站把自己的商品宣傳出來,把自己商品好好的呈現出來。將企業信息范圍擴大,達到整體網路推廣效果。
搜索引擎加註
統計表明,50%以上的自發訪問量來自於搜索引擎;有效加註搜索引擎是注意力推廣的必備手段之一;加註搜索引擎既要注意措辭和選擇好引擎,也要注意定期跟蹤加註效果,並做出合理的修正或補充;向Google、雅虎和搜狐,新浪,網路等知名的搜索引擎和目錄網站提交網站,網站通過所提交的關鍵詞能夠出現在搜索結果列表裡(並不是提交網址之後就會有排名,這就需要要對網站做一些seo優化)。這些收錄常常需要一些時間。
雁過留聲法
大量訪問同類網站或者人氣旺盛的網路平台,發布留壇信息(可用技術手段實現),內容主要有:本網站介紹或者本網站部分精品內容發布,吸引愛好者訪問。
聯盟策略
首先實現同類網站互通有無,建立同盟,並做到唯我馬首是瞻;其次,建立同行業(文化產業)同類型(互動社區)的網站聯盟,做到互為宣傳,互為推廣;加入論壇聯盟,網摘聯盟,圖摘聯盟。
資料庫策略
注重網上調查、用戶資料、訪問統計等數據的收集整理,並進行客觀分析,既對客戶行為進行引導,又對網站建設提供現實權威的意見,是資料庫策略的核心。
加入友情鏈接聯盟
加入友情鏈接聯盟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不僅可以提高網站在互聯網上的曝光率,提高網站的反向鏈接數量和pr值,還因為注冊友情鏈接聯盟留下了網站的信息,並為自己生成了一個自助化的友情鏈接系統,這樣別人就可以不在通知我的情況下加好我的友情鏈接,使友情鏈接變得更加輕松。
在友情鏈接聯盟網站上同樣注冊了一些不入流的網站,這些網站參差不齊,所以在與這些網站做友情鏈接的時候一定要看準對方網站的價值,看準是否做了這個友情鏈接對自己的網站的流量有好處。
軟文推廣
軟文分別站到用戶角度、站到行業角度、站到媒體角度來有計劃的撰寫和發布推廣,促使每篇軟文都能夠被各種網站轉摘發布,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要有價值,讓用戶看了有收獲,標題要寫的吸引網站編輯,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
口碑推廣
通過免費服務,或者策劃的新載體,按照口碑推廣的慣用套路促使用戶幫我們進行口碑宣傳。「口碑營銷」。
搜索引擎推廣
SEO推廣(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漢譯為搜索引擎優化,較為流行的網路營銷方 式,主要目的是增加特定關鍵字的曝光率以增加網站的能見度,進而增加銷售的機會。SEO的主要工作是通過了解各類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聯網頁面、如何進行索引以及如何確定其對某一特定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排名等技術,來對網頁進行相關的優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從而提高網站訪問量。
搜索引擎主要可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全文搜索引擎、目錄索引類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論壇推廣
整理50個人氣最旺的相關主題網站進行有計劃的發帖子,做好細節,才有好效果。發帖的關鍵點是帖子不再多,而在於頂!活躍在在線討論組或論壇中,並且,總是在發言中包含有網址的簽名。論壇發貼最大的一個要領就是:選擇好的素材(必須是很熱門的那種)然後去一個相關的人氣很旺的版區發貼宣傳。
微博營銷
微博的火熱大家有目共睹,微博營銷也自然也成為營銷的熱點,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博做推廣是許多人在不斷摸索的問題。微群就是將相同愛好或有著相同標簽的人聚合在一起的一個群體,用戶群體非常大,並且都皆為活躍。對於企業微博營銷來說,是不會浪費這個資源的。
新聞營銷
一次成功的新聞營銷應該有其強烈的目的性,雖然有些新聞由頭出現的很突然,但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要通過這次新聞營銷達到什麼目的。有很多企業總認為偶爾上點新聞就是增加點企業形象。但從營銷的角度上講,一次新聞營銷的目的應該是配合廣告增加銷量。因此如何確定好新聞營銷的目的,將決定這次新聞營銷的主線。 網站設計創建動態Web應用程序開發的客戶端的實際需要,以確保最好的結果,最大程度地優化。,與客戶密切合作,以獲得最終的產品,充分體現了其需求。
第一階段:與客戶溝通了解真正的需求和喜好,在圖形和結構。第二階段:業務部門和設計部的研究,以幫助確定的值通過網站來表達。第三階段:建議的圖形,設計根據客戶的期望,並研究有關的目標受眾。第四階段:一旦接受了這個建議圖開始從結構的角度來看,編程,網站建設的實施。第五階段:推出的網站,前面一系列的測試,以檢查瀏覽器(IE, 火狐Firefox, Safari, Opera, Chrome,...)和操作系統的兼容性。
第六階段:在搜索引擎中的關鍵字和位置的選擇。
網站結構優化
現在的企業網站結構都是首頁、公司簡介、案例、新聞信息、聯系信息等風格,這些結構可以基本就把網站當成一個簡單的宣傳冊,沒有發揮網路的互動性,而且企業還沒有專門的人員來負責網站。
網站結構優化是通過技術對網站整合,是網站有利於用戶和搜索引擎識別,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界面結構優化和搜索引擎優化。界面優化是為了讓用戶快速方便的瀏覽你的網站,搜索引擎優化是為了方便搜索引擎識別並收錄到相關的關健詞下。界面優化的目的是讓用戶了解你的網站上介紹的是什麼,搜索引擎優化的目的是為了讓搜索引擎明白你的網站上說的是什麼。網站結構優化就是為了讓網站同搜索引擎和人更好地「溝通」。
網站結構做好有利於網站在SERP(搜索引擎結果頁面)中的排名,一個網站有好的排名也在另一個角度上說明這個網站的結構適合搜索引擎的讀取。
網站關鍵詞優化
網站優化公司接到SEO單後只需要將關鍵詞優化上搜索引擎首頁就可以收工,因為關鍵詞上了搜索引擎的首頁才能讓搜索關鍵詞的訪客看到你的網站,從而得出一個結論,關鍵詞做上了首頁,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才能轉化為銷量,當然有了流量也不是說就能轉化為銷量,流量指示網路營銷的第一步。
關鍵詞優化是通過標簽、鏈接的錨文本、正文出現關鍵詞、內部鏈接等幾個方面來進行。網站做好了外鏈,再加上關鍵詞的優化,這樣就為搜索引擎的排名,做好一個支撐點。
外部鏈接優化
眾所周知,高質量的網站外部鏈接是我們網站提高排名的關鍵,但是筆者要說網站外聯的穩定性和廣泛度是保持關鍵詞排名穩定的重要因素。穩定性就是指,網站的外聯更新速度和更新頻率,在相對的時間段之內穩定的增加,保持一個均勻的增長狀態,切忌外部鏈接的大起大落,這樣做是為蜘蛛養成良好信任感。二來也是避免了我們作弊的嫌疑,外聯勻速增加,維持在相對平衡的一個點上,是我們網站外聯的穩定性的基礎。外聯廣泛度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主要表現在不要用同一個或者始終是一些固定的平台做連接,有些人喜歡用論壇,有些人喜歡用分類信息,筆者建議將這些都結合起來,有文筆的童鞋,可以在A5進行軟文投稿那就在好不過了。因為外聯分布廣泛,和外聯穩定性結合起來才能鑄造我們健康的網站外聯,也是我們網站獲得穩定排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內部鏈接優化
我們都知道網站的權威和排名需要靠外部鏈接來提高的,所以外部鏈接很重要,但有的人認為外鏈就是SEO的全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往往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就很多案例,在做網站優化的時候外鏈確實能優化關鍵詞,但這種做法只是將外鏈帶來的權重固定在首頁,而沒分化到欄目頁和內頁,導致PR值不能傳遞、快照更新慢、長尾詞優化不了。
網站內容優化
信息資訊網路優化就是內容優化一般的信息資訊網站優化的工作在信息資訊網站建設的前期基本是完成0%左右,一般的信息資訊網站找SEO的人員主要的工作就是對信息資訊網站的做一些數據的監測,信息資訊網站的一些小的更改等等。
SEO優化的工作本來就是一個比較的單一的,效果也不會那麼的明顯。
但是有一點是大家都認可的,那麼就是信息資訊網站優化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內容的優化,在建信息資訊網站的優化朋友們都有這樣的認識,高質量的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可以提高用戶的的轉化率。
隨著搜索引擎的演算法在不斷的完善,信息資訊網站的競爭應該會趨向於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越好,那麼信息資訊網站的跳出率就不會高,信息資訊網站的排名也會比較的靠前信息資訊網站內容的優化,信息資訊網站內容的優化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質量,想辦法獲取高質量的信息資訊網站的來源,光有來源還不行,你還要保證內容和信息資訊網站是息息相關的。
對於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不是直接的把別人的拿來直接的復制粘貼就可以,而是要把內容進行包裝,包裝成你自己信息資訊網站的。這樣的話便於搜索引擎的收錄和吸引用戶的訪問一些大的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編輯,他們應該都受到一些專業簡單的SEO的培訓,這樣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發布內容的時候可以更加有效的吸引潛在的目標客戶。
對於信息資訊網站的內容的優化,這就要求信息資訊網站的編輯人員要有專業的信息資訊網站優化的知識,讓每一個頁面都有潛在的客戶產生做SEO優化還是需要堅持,搜索引擎對於高質量的內容主要是利用資料庫裡面的信息的對比,如果你的文章裡面都是一些和別人文章相同的特徵詞,那麼搜索引擎就會判斷你的信息資訊網站的是重復的信息,這樣對於你信息資訊網站的收錄也會不利的。
『肆』 網路基礎設施是雲計算的弱點
無論你選擇軟體即服務、平台即服務或者是基礎架構即服務,有一件事是不能避免的:你需要一個良好的、可靠的網路連接到雲。自從雲徹底改變了網路的作用及相關的硬體和軟體,網路的存在成為了一個障礙。
雲計算真正的致命弱點是,IT在創建一個高可靠網路時未能考慮到深層次的挑戰,並且在完成遷移成之後才開始深入挖掘網路問題。
公有雲的成功極度依賴網路基礎設施,毫無疑問,IT經理有自己的擔憂。我們需要多少帶寬?網路會像你計劃的那樣充分可靠么?下一個五年你需要什麼類型的網路?當轉移到雲上時,以上都是一個典型的公司需要回答的問題,尤其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以及平台即服務(PaaS)。
多少網路容量足夠?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需要確保你有並且持續有足夠的網路容量連接到雲。
公司的第一個步驟是查證你的公有雲供應商是否有一個計劃來管理其網路帶寬需求。你的供應商能夠快速升級以回應增幅以及自己的要求么?換句話說:確保你的雲供應商的數據中心設施有足夠的帶寬連接以滿足預期的增長。
由於運營商響應太慢,亞馬遜不斷努力通過運行自己的光纖以及構建自己的網際網路數據交換中心,在自己的基礎設施中建立網路能力。小型雲供應商在服務交貨期交貨的時間以及現金流問題上進行努力,因為這些問題可以損害對他們發展自己的基礎設施。
所以當你考慮雲供應商時,確保通過訪問主要的網際網路數據交換中心(IXP)來保證最少可能的延遲。IXP是大量的骨幹網路由器及其運營商之間的一個連接點。雲供應商地點靠近IXP會減少網際網路的有效距離,提高性能。
一旦確定雲供應商的網路能夠滿足增長需求,下一個問題就是,從你的數據中心到網際網路需要多少帶寬。你的現有的網路連接是否有足夠的容量支持快速平穩的訪問雲服務?
將服務轉移到雲對於公司互聯網的網關來說是個重大變化,通常需要增加網路帶寬、升級防火牆和路由器,或者升級安全監控以及運營商工具。
不要忘記考慮網際網路冗餘。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接入服務,許多的服務依靠於Internet訪問,正常運行時間和可靠性將成一個更大的擔憂。部署三個到更多的網路連接不同的供應商,當任何一個網路發生失敗時不影響自己的網路。
需要考慮的同等重要的問題是內部WAN帶寬。如果你的用戶通過數據中心或者總公司中心的網關繼續訪問Internet,將一個程序轉移到雲中也許會減少企業WAN成本。然而最大化安全、提升可視性以及實施控制,這些操作同樣增加了WAN成本。
Gartner公司預計2014年IT
組織機構將會在電信服務上花費1.6萬億歐元,
其中44%用於IT領域。減少廣域網(WAN)使用率可以產生成本底線的大幅削減。
減少WAN成本的一種方式是移動分支位置的WAN,使用虛擬私人網路在Internet上連接。對於許多公司來說,使用低成本的Internet服務來替代昂貴的WAN電路是一個受歡迎的選擇。但是你需要配置和管理加密的使用IPSec協議的WAN網路或安全套接層VPN。
動態多點VPN等新技術簡化了支持多數據中心和雲供應商的大規模VPN網路的部署與操作,是雲服務中WAN完美的取代。
『伍』 關於網路基礎
第一層:物理層
這一層負責在計算機之間傳遞數據位,它為在物理媒體上傳輸的位流建立規則,這一層定義電纜如何連接到網卡上,以及需要用何種傳送技術在電纜上發送數據; 同時還定義了位同步及檢查。這一層表示了用戶的軟體與硬體之間的實際連接。它實際上與任何協議都不相干,但它定義了數據鏈路層所使用的訪問方法。
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向下直接與物理傳輸介質相連接。物理層協議是各種網路設備進行互連時必須遵守的低層協議。設立物理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網路物理設備之間的二進制比特流的透明傳輸,對數據鏈路層屏蔽物理傳輸介質的特性,以便對高層協議有最大的透明性。
ISO對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做了如下定義:
物理層為建立、維護和釋放數據鏈路實體之間的二進制比特傳輸的物理連接提供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程的特性。物理連接可以通過中繼系統,允許進行全雙工或半雙工的二進制比特流的傳輸。物理層的數據服務單元是比特,它可以通過同步或非同步的方式進行傳輸。
從以上定義中可以看出,物理層主要特點是:
1.物理層主要負責在物理連接上傳輸二進制比特流;
2.物理層提供為建立、維護和釋放物理連接所需要的機械、電氣、功能與規程的特性。
"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這是OSI模型中極其重要的一層,它把從物理層來的原始數據打包成幀。一個幀是放置數據的、邏輯的、結構化的包。數據鏈路層負責幀在計算機之間的無差錯傳遞。數據鏈路層還支持工作站的網路介面卡所用的軟體驅動程序。橋接器的功能在這一層。
數據鏈路層是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它介於物理層與網路層之間。設立數據鏈路層的主要目的是將一條原始的、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為對網路層無差錯的數據鏈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數據鏈路層必須執行鏈路管理、幀傳輸、流量控制、差錯控制等功能。
在OSI參考模型中,數據鏈路層向網路層提供以下基本的服務:
1.數據鏈路建立、維護與釋放的鏈路管理工作;
2.數據鏈路層服務數據單元幀的傳輸;
3.差錯檢測與控制;
4.數據流量控制;
5.在多點連接或多條數據鏈路連接的情況下,提供數據鏈路埠標識的識別,支持網路層實體建立網路連接;
6.幀接收順序控制
" 第三層:網路層
這一層定義網路操作系統通信用的協議,為信息確定地址,把邏輯地址和名字翻譯成物理的地址。它也確定從源機沿著網路到目標機的路由選擇,並處理交通問題,例如交換、路由和對數據包阻塞的控制。路由器的功能在這一層。路由器可以將子網連接在一起,它依賴於網路層將子網之間的流量進行路由。
數據鏈路層協議是相鄰兩直接連接結點間的通信協議,它不能解決數據經過通信子網中多個轉接結點的通信問題。設置網路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為報文分組以最佳路徑通過通信子網到達目的主機提供服務,而網路用戶不必關心網路的拓撲構型與所使用的通信介質。
網路層也許是OSI參考模型中最復雜的一層,部分原因在於現有的各種通信子網事實上並不遵循OSI網路層服務定義。同時,網路互連問題也為網路層協議的制定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OSI參考模型規定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點:
1.路徑選擇與中繼
在點-點連接的通信子網中,信息從源結點出發,要經過若干個中繼結點的存儲轉發後,才能到達目的結點。通信子網中的路徑是指從源結點到目的結點之間的一條通路,它可以表示為從源結點到目的結點之間的相鄰結點及其鏈路的有序集合。一般在兩個結點之間都會有多條路徑選擇。路徑選擇是指在通信子網中,源結點和中間結點為將報文分組傳送到目的結點而對其後繼結點的選擇,這是網路層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之一。
2.流量控制
網路中多個層次都存在流量控制問題,網路層的流量控制則對進入分組交換網的通信量加以一定的控制,以防因通信量過大造成通信子網性能下降。
3.網路連接建立與管理
在面向連接服務中,網路連接是傳輸實體之間傳送數據的邏輯的、貫穿通信子網的端---端通信通道。
從OSI參考模型的角度看,網路層所提供的服務可分為兩類:面向連接的網路服務(CONS,Connection Oriented Network Service)和無連接網路服務(CLNS,Connection Network Service)。
面向連接的網路服務又稱為虛電路(Virtual Circuit)服務,它具有網路連接建立、數據傳輸和網路連接釋放三個階段,是可靠的報文分組按順序傳輸的方式,適用於定對象、長報文、會話型傳輸要求。
無連接網路服務的兩實體之間的通信不需要事先建立好一個連接。無連接網路服務有三種類型 :數據報(datagram)、確認交付(confirmed delivery)與請求回答(request reply)。數據報服務不要求接收端應答。這種方法盡管額外開銷較小,但可靠性無法保證。確認回答服務要求接收端用戶每收到一個報文均給發送端用戶發送回一個應答報文。確認交付類似於掛號的電子郵件,而請求回答類似於一次事務處理中用戶的"一問一答"。
從網路互連角度講,面向連接的網路服務應滿足以下要求:
1.網路互連操作的細節與子網功能對網路服務用戶應是透明的;
2.網路服務應允許兩個通信的網路用戶能在連接建立時就其服務質量和其它選項進行協商;
3.網路服務用戶應使用統一的網路編址方案。
" 第四層,傳輸層
這一層負責錯誤的確認和恢復,以確保信息的可靠傳遞。在必要時,它也對信息重新打包,把過長信息分成小包發送;而在接收端,把這些小包重構成初始的信息。在這一層中最常用的協議就是TCP/IP&127;的傳輸控制協議TCP、Novell的順序包交換SPX以及Microsoft NetBIOS/NetBEUI。
傳輸層是OSI參考模型的七層中比較特殊的一層,同時也是整個網路體系結構中十分關鍵的一層。設置傳輸層的主要目的是在源主機進程之間提供可靠的端-端通信。
在OSI參考模型中,人們經常將七層分為高層和低層。如果從面向通信和面向信息處理角度進行分類,傳輸層一般劃在低層;如果從用戶功能與網路功能角度進行分類,傳輸層又被劃在高層。這種差異正好反映出傳輸層在OSI參考模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傳輸層只存在於通信子網之外的主機中。 如果HOST A 與HOST B通過通信子網進行通信,物理層可以通過物理傳輸介質完成比特流的發送和接收;數據鏈路層可以將有差錯的原始傳輸變成無差錯的數據鏈路;網路層可以使用報文組以合適的路徑通過通信子網。網路通信的實質是實現互連的主機進程之間的通信。
設立傳輸層的目的是在使用通信子網提供服務的基礎上,使用傳輸層協議和增加的功能,使得通信子網對於端--端用戶是透明的。高層用戶不需要知道它們的物理層採用何種物理線路。對高層用戶來說,兩個傳輸層實體之間存在著一條端--端可靠的通信連接。傳輸層向高層用戶屏蔽了通信子網的細節。
對於傳輸層來說,高層用戶對傳輸服務質量要求是確定的,傳輸層協議內容取決於網路層所提供的服務。網路層提供面向連接的虛電路服務和無連接的數據報服務。如果網路層提供虛電路服務,它可以保證報文分組無差錯、不丟失、不重復和順序傳輸。在這種情況下,傳輸層協議相對要簡單。即使對虛電路服務,傳輸層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虛電路仍不能保證通信子網傳輸百分之百正確。例如在X.25虛電路服務中,當網路發出中斷分組和恢復請求分組時,主機無法獲得通信子網中報文分組的狀態,而虛電路兩端的發送、接收報文分組的序號均置零。因此,虛電路恢復的工作必須由高層(傳輸層)來完成。如果網路層使用數據報方式,則傳輸層的協議將要變得復雜。
" 第五層:會話層
允許在不同機器上的兩個應用建立、使用和結束會話,這一層在會話的兩台機器間建立對話控制,管理哪邊發送、何時發送、佔用多長時間等。
會話層是建立在傳輸層之上,由於利用傳輸層提供的服務,使得兩個會話實體之間不考慮它們之間相隔多遠、使用了什麼樣的通信子網等網路通信細節,進行透明的、可靠的數據傳輸。當兩個應用進程進行相互通信時,希望有個做為第三者的進程能組織它們的通話,協調它們之間的數據流,以便使應用進程專注於信息交互。設立會話層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從OSI參考模型看,會話層之上各層是面向應用的,會話層之下各層是面向網路通信的。會話層在兩者之間起到連接的作用。會話層的主要功能是向會話的應用進程之間提供會話組織和同步服務,對數據的傳送提供控制和管理,以達到協調會話過程、為表示層實體提供更好的服務。
會話層與傳輸層有明顯的區別。傳輸層協議負責建立和維護端--端之間的邏輯連接。傳輸服務比較簡單,目的是提供一個可靠的傳輸服務。但是由於傳輸層所使用的通信子網類型很多,並且網路通信質量差異很大,這就造成傳輸協議的復雜性。而會話層在發出一個會話協議數據單元時,傳輸層可以保證將它正確地傳送到對等的會話實體,從這點看會話協議得到了簡化。但是為了達到為各種進程服務的目的,會話層定義的為數據交換用的各種服務是非常豐富和復雜的。
會話層定義了多種服務可選擇,它將相關的服務組成了功能單元。目前定義了12個功能單元,每個功能單元提供一種可選擇的工作類型,在會話建立時可以就這些功能單位進行協商。最重要的功能單元提供會話連接、正常數據傳送、有序釋放、用戶放棄與提供者放棄等5種服務。
" 第六層:表示層
它包含了處理網路應用程序數據格式的協議。表示層位於應用層的下面和會話層的上面,它從應用層獲得數據並把它們格式化以供網路通信使用。該層將應用程序數據排序成一個有含義的格式並提供給會話層。這一層也通過提供諸如數據加密的服務來負責安全問題,並壓縮數據以使得網路上需要傳送的數據盡可能少。許多常見的協議都將這一層集成到了應用層中,例如,NetWare的IPX/SPX就為這兩個層次使用一個NetWare核心協議,TCP/IP也為這兩個層次使用一個網路文件系統協議。
表示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第六層。它的低五層用於將數據從源主機傳送到目的主機,而表示層則要保證所傳輸的數據經傳送後其意義不改變。表示層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描述數據結構並使之與機器無關。在計算機網路中,互相通信的應用進程需要傳輸的是信息的語義,它對通信過程中信息的傳送語法並不關心。表示層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一些編碼規則定義在通信中傳送這些信息所需要的傳送語法。從OSI開展工作以來,表示層取得了一定的進展,ISO/IEC 8882與8883分別對面向連接的表示層服務和表示層協議規范進行了定義。表示層提供兩類服務:相互通信的應用進程間交換信息的表示方法與表示連接服務。
表示服務的三個重要概念是:語法轉換、表示上下文與表示服務原語。我們將主要討論語法轉換與表示上下文這兩個概念。
1.語法轉換:
人們在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時要將客觀世界中的對象表示成計算機中的數據,為此引入數據類型的概念。任何數據都具有兩個重要特性,即值(value)與類型(type)。程序設計人員可利用某一類型上所定義的操作對該類型中的數據對象進行操作。例如,對於整數類型的數據可以進行加、減、乘、除操作,對於集合類型的數據可以進行與、或、非等操作。但是從較低層次看,任何類型的數據最終都將被表示成計算機的比特序列。一個比特序列本身並不能說明它自己所能表示的是哪種類型的數據。對比特序列的解釋會因計算機體系結構、程序設計語言,甚至於程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種不同歸結為它們所使用的"語法"的不同。在計算機網路中,相互通信的計算機常常是不同類型的計算機。不同類型的計算機所採用?語法"是不同的。對某一種具體計算機所採用的語法稱之為"局部語法"(local syntax)。局部語法的差異決定了同一數據對象在不同計算機中被表示為不同的比特序列。為保證同一數據對象在不同計算機中語義的正確性,必須對比特序列格式進行變換,把符合發送方局部語法的比特序列轉換成符合接收方局部語法的比特序列,這一工作稱之為語法變換。OSI 設置表示層就是要提供這方面的標准。表示層採用兩次語法變換的方法,即由發、收雙方表示層實體協作完成語法變換,為此它定義了一種標准語法,即傳送語法(transfer syntax)。發送方將符合自己局部語法的比特序列轉換成符合傳送語法的比特序列;接收方再將符合傳送語法的比特序列轉換成符合自己局部語法的比特序列。
2.表示上下文:
兩台計算機在通信開始之前要先協商這次通信中需要傳送哪種類型的數據,通過這一協商過程,可以使通信雙方的表示層實體准備好進行語法變換所需要的編碼與解碼子程序。由協商過程所確定的那些數據類型的集合稱之為"表示上下文"(presentation context)。表示上下文用於描述抽象語法與傳送語法之間的映像關系。
同時,對同樣的數據結構,在不同的時間,可以使用不同的傳送語法,如使用加密演算法、數據壓縮演算法等。因此在一個表示連接上可以有多個表示上下文,但是只能有一個表示上下文處於活動狀態。應用層實體可以選擇哪種表示上下文處於活動狀態,表示層應負責使接收端知道因應用層工作環境變化而引起的表示上下文的改變。在任何時刻可以通過傳送語法的協商定義多個表示上下文,這些表示上下文構成了定義的上下文集DCS(Defined Context Set)。
" 第七層:應用層
這一層是最終用戶應用程序訪問網路服務的地方。它負責整個網路應用程序一起很好地工作。這里也正是最有含義的信息傳過的地方。程序如電子郵件、資料庫等都利用應用層傳送信息。
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它為用戶的應用進程訪問OSI環境提供服務。OSI關心的主要是進程之間的通信行為,因而對應用進程所進行的抽象只保留了應用進程與應用進程間交互行為的有關部分。這種現象實際上是對應用進程某種程度上的簡化。經過抽象後的應用進程就是應用實體AE(Application Entity)。對等到應用實體間的通信使用應用協議。應用協議的復雜性差別很大,有的涉及兩個實體,有的涉及多個實體,而有的應用協議則涉及兩個或多個系統。與其它六層不同,所有的應用協議都使用了一個或多個信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 )來描述信息結構的組織。低層協議實際上沒有信息模型。因為低層沒涉及表示數據結構的數據流。應用層要提供許多低層不支持的功能,這就使得應用層變成OSI參考模型中最復雜的層次之一。ISO/IEC 9545 用應用層結構ALS(Application Layer Structure )和面向對象的方法來研究應用實體的通信能力。
在OSI應用層體系統結構概念的支持下,目前已有OSI標準的應用層協議有:
1.文件傳送、訪問與管理FTAM(File Transfer、Access and Management)協議;
2.公共管理信息協議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3.虛擬終端協議VTP(Virtual Terminal Protocol);
4.事務處理TP(Transaction Processing)協議;
5.遠程資料庫訪問RDA(Remote Database Access)協議;
6.製造業報文規范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協議;
7.目錄服務DS(Directory Service)協議;
8.報文處理系統MHS(Message Handling System)協議。
當兩台計算機通過網路通信時,一台上的任何一層的軟體都假定是在和另一機器上的同一層進行通信。例如,一台機器上的傳輸層和另一台的傳輸層通信。第一台機器上的傳輸層並不關心實際上是如何通過該機器的較低層,然後通過物理媒體,最後通過第二台機器的較低層來實現通信的。
『陸』 大一的學生學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在大一要做什麼呢
多使用計算機,操作,不是上網玩噢,多看書,多請教老師,你大一還早,做好基本的,勤奮點,切記基礎注意打牢,其他的想學的就多花時間在它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