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我來自一所河南雙非院校,或許雙非都算不上吧,就是一所二本院校,軟體工程專業,報考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真正開始復習3月開始,歷經10個月最終一戰上岸帝都。查分的時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苦盡甘來」!!!接下來我會從擇校、科目備考方面分享一些個人經歷和心得。
⑵ 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一、 關於專業科目設置
1、計算機原屬「數學與計算機科學(軟體)學院(擬招收286人)」;今年分為「數學與統計學院(擬招收61人)」、「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擬招收280人)」,兩個學院。計算機專業也就理當屬於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了。根據往年的經驗和今年導師的說法來看,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報考人數較多,還會繼續進行擴招,至於最終招生多少,成績還沒出來也說不準,估摸著應該上300+人數吧。
2、21年專碩統一屬於085400電子信息,且並分為三個方向;但22年專碩再次回到以前的模式分為"085404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085405軟體工程(專業學位)"。所以我猜想今年可能會按照這三個方向單獨招生,單獨切線,至於每個專業招生多少人,要等到國家線出來以後才知。
二、 關於官方公布的復試參考書
1、計算機系統結構(學碩)
[1]張堯學等.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謝鈞等.計算機網路教程(第4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2、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學碩)、軟體工程(學碩)
[1]張堯學等.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麻志毅.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3、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碩)
[1]馬少平等.人工智慧.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譚浩強.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第2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4、信息安全(學碩)
[1]楊波.現代密碼學(第4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謝希仁.計算機網路(第7版).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5、計算機技術(專碩)、軟體工程(專碩)、人工智慧(專碩)
[1]張堯學等.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馬少平,朱曉燕.人工智慧.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三、 關於復試錄取
計算機類碩士研究生復試階段所考察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以線下為例):通常是筆試、機試(學術型碩士沒有機試)、面試。復試總分記為100分,則其中機試一般佔10%,專業課筆試(含英語)佔比50%。面試佔比40%。去年是線上,如果是線上的話,一般是英語綜合能力測試20%,專業知識測試40%(這個其實就是把線下筆試的題目拿到線上來提問,是拉分的關鍵點,嚴重影響老師對你的印象),綜合素質及能力測試 40 %(這個正常發揮的話,差距一般不會很大的)。
錄取原則是:
(1)復試的總分不及格不錄取
(2)總成績(百分制)= 初試成績(摺合為百分制)*70% + 復試成績*40%。(因為22年復試細則還沒公布,我暫時按照復試佔比百分四十來算)
(3)分數按照總成績(初試和復試後的加權分數)從高到底錄取
總的來分復試還是非常關鍵的,我們這屆有初試相對高分被刷,也有初試壓線,復試逆襲錄取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假設我初試成績400分的話,復試80分的話,那麼總成績就是400÷5×0.6+80×0.4=80分。也就是復試的1分等同於初試的3分!
四、 關於復試經驗
1、 首先是英語的自我介紹:這部分的時長建議控制在2分鍾以內,主要著重介紹下個人的基本信息、本科的學習經歷(如果有比賽、項目、論文更佳)、個人的興趣按照(最好可以和科研沾邊一下)。
2、 筆試內容的提問:這部分大家都是抽題的方式進行(會給你一定的思考時間),一般都是從官網推薦的復試參考書中抽取。我的復試科目是操作系統和人工智慧。因為初試考的是408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裡面有包含操作系統了,不過福大的操作系統有指定的參考書,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看下福大官方指定參考書,額外補充一些《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這本書上關於Linux、Windows相關知識。不過最讓我吐槽的還是馬少平老師的這本《人工智慧》,一個是這本書的實在是晦澀難懂,裡面的知識點也相對比較古老、陳舊,網上配套的資源和視頻基本沒有,就找到了一個清華大學的視頻,但是視頻十分的模糊。實在沒辦法了,我前前後後大概看了五遍,才慢慢掌握了一些知識和討論。但是強調下,這本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我復試面試的時候問了兩道人工智慧的題目,啟發式搜索A、A*演算法的原理,還有一個是博弈樹搜索。對了,關於這本書推薦的額外復試人工智慧資料就是研福大整理的復試白皮書,做這本書上的相關練習題。
3、 關於綜合面試:這部分就不好歸納了,因為問題實在是很廣,會問你本科的項目經歷、比賽經歷、本科成績、畢業設計等,偶爾還問一下前沿知識,比如AI、大數據、計算機視覺等。關於前沿知識這個也可以看研福大上面的復試白皮書,基本上去把這幾年的復試面試題過一遍就足夠了。
PS:我被問了英語口語,就問了一個問題,我臨場反應用英語回答了,但是好像老哥都沒有英語口語啊,這個和面試組的老師風格也有關系,建議大家也准備下。
04
總結與結論
各科提點:
1、絕大多數時間花在數學上,尤其是專業課基礎還不錯的。每天一個上午是至少要保證的。
2、英語一定是圍繞單詞和真題是性價比最好的方法。
3、政治後期刷好的各種預測卷選擇題,是選擇題取得高分的一個不錯方法。
4、專業課有能力的演算法部分最好不要放棄。基礎一般的也得學一些。
時間規劃:
1、要有自己的進度安排,要心裡有數,明白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來調整適合自己的計劃。
2、暑假開始全身心投入復習後,最好不要打斷節奏,其他活動能免則免,除了做課設兩周,其他時間在圖書館復習滿五個月。
3、不建議晚睡,建議早起(6.30),六點半到圖書館,晚上十點閉關回去,不熬夜學習。
4、晚上偶爾可以去運動一下,坐久了可能真的會腰疼
⑶ 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本科雙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上岸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專碩
初試分數324分,政治62分,英語75分,數學83分,專業課104分。分數確實不高,我去年復習的時候也是翻著很多經驗貼,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但大多數寫經驗貼的人都太厲害了,分數都賊高。所以我也來大膽寫一寫,給一些像我一樣沒有特別高的目標的同學參考參考,或者避一避雷。
⑷ 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
個人情況
本科某東部211信息安全專業,四年競賽經驗基本為零,編程能力弱,學習成績排全專業倒數,到了大三下看著同學們的方向基本都有了,而自己又害怕能力不行找不到好工作,於是乎想考研提升一下自己。
⑸ 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考研經驗分享
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考研經驗分享
⑹ 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
個人情況
2020考生,天津本地雙非一本學校。考取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全日制研究生,專碩 ,考試科目為英語二、數學二、專業課901。
錄取成績為初試408分(排名第8),復試164.34分(排名第22),總排名第10。
寫在最後
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有一樣的擔心。去年報名那天我特別害怕,不敢報天大,我的一個朋友一直打電話鼓勵我,但還是有很多很多的不敢。
直到那天晚上快十點從圖書館出來,手機里自動播放到了五月天的《咸魚》——至少到最後,我還有咸魚不腐爛的自尊。
說起來挺幼稚,像爛俗的勵志電影里一樣,努力了大半年的我,眼眶有點紅。這首歌給了我很大的勇氣,也讓我最終決定勇敢。
考研期間我經常幻想查到分數的瞬間,和最好的朋友分享成績的瞬間,甚至是來知乎寫經驗帖的感覺,這些幻想支撐著我。
考研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寫下這4000字,是感謝當時知乎上師兄師姐經驗的幫助,也是告別考研時光,畫上一個句號。
相信自己,然後堅定地、無所畏懼地努力。
祝福看到這篇帖子的你。
⑺ 華北電力大學\華電計算機考研復試經驗分享
華電計算機的復試都是具有公平性、透明性的,復試中每一個科目的得分都會最後在官網上公布出來,對外校考生沒有任何的歧視,能不能考上全靠個人能力。華電計算機的復試歷年來都是比較平穩,不會過分難為人的,一般都是注重基礎概念、原理的考察。
先總結下2020年的復試情況:
北京校區專碩中計算機技術和軟體工程是分開排名的,所以報名的運氣成分很大,2020年軟體工程專碩報名人數很多,參加復試的人47人,最後只要13人,比例達到了3.6;計算機技術參加復試的有144人,錄取60人,比例是2.4;計算機學碩參加復試的有53人,錄取40人,比例是1.3。
保定校區專碩中計算機技術和軟體工程是一起歸到電子信息排名的,和北京不一樣。
2020年學碩和專碩參加復試的合計174人(因為復試成績單就沒有區分開學碩專碩),最後錄取了107人,機會還是蠻大的,今年改考408,估計上岸的機會又大一些。
總之,只要過了復試線的分數線(尤其是北京專碩,因為調劑的機會也不大),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對得起這一年自己的付出,都應該盡量嘗試去復試。
一、復試時間
北京校區和保定校區往年是3 月22—3 月27(國家線出來一周以後復試,肯定要提前准備)
2020年因為疫情推遲為線上復試是五月中旬。
二、復試參考書
北京校區: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五版,王珊,薩師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第五版,白中英,科學出版社,2013
不管你是什麼專業還是學碩專碩,復試筆試科目是:資料庫原理和計算機組成與結構二選一。
每年選資料庫的人能佔到90%吧,以前沒學過計組的還是別選計組了。
保定校區: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五版,王珊,薩師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去年考的計算機網路(18-20),今年改成了資料庫(17之前也考的資料庫,也可以找到之前的資料庫復試真題)
三、復試內容(北京&保定一樣)
筆試:120分。大綱上都有題型介紹,2020年是線上開卷復試(因此為了防止今年還是線上復試,一定要准備好紙質參考資料,不能用電子設備)。
面試:100 分 。分為專業面試,綜合面試,英語面試三部分。
英語:30 分,主要是口語問答,最好准備個英語自我介紹(2.3分鍾)。
華電錄取分方法及要求
2019及以前計算方法:
最後總成績=初試成績+復試成績×0.6
2020計算方法:最後總成績=初試成績+復試成績(復試成績比重加大,逆襲機會變大)
錄取要求:(1)復試成績≥150 分;(2)最後總成績排名≤招生人數;(3)面試分數≥60 分。
四、歷年錄取情況(不含推免,只統計統考錄取人數)
(1)北京校區
數據分析:
①保定第一年改考408,感覺之前數據的參考價值也不是太大了
②2021年計算機推免人數(計算機學碩推免6人,電子信息推免1人)
③2020年學碩專碩(因為復試成績單混在一起,復試成績這里只能一起參考了)
復試前107人(學碩+專碩)分數情況:
錄取復試平均分:217.18
錄取筆試平均分:103.28
錄取面試平均分:87.92
四、復習經驗
華電復試分為五個個部分——資格審查,筆試,綜合面試,英語口語,體檢。
這5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筆試和綜合面試!!!這兩個裡面筆試又比綜合面試重要一些。筆試基本占復試總分的一半,我選的是資料庫,資料庫復習要趁早,考試基礎的東西很多,重視基礎的復習,尤其是SQL語句和ER圖的練習,範式和模式分解也要熟練,肯定會考。筆試是可以通過你的辛勤學習可以保證你高分的部分,面試的發揮肯定沒有筆試穩,上面也給大家分析了筆試分數據。
保定校區的推薦找找以前考的資料庫真題(17之前也考資料庫),我去年也做過保定的資料庫真題,感覺難度還是中等的,好好復習還是都能答出來的。
綜合面試作為復試第二大部分,滿分100分,也是很重要的。為了應對綜合面試,我們要准備方方面面的專業課,差不多就是408+資料庫和選一個編程語言吧,大約會問你5個問題,還會問你生活類的問題,二哥考研會給大家總結面試遇到的專業課,生活類和英語類的問題。每個人科目都是隨機的,問到你哪科的那就看你的運氣了,因為你分組面試,對面不一定是哪個專業課的老師。所以看專業課書要趁早,問題都是比較基礎的,大家也不用多麼害怕。大部分人的面試成績都在80-90,超過90的就是高分了。對面5個老師。
保定校區的的綜合面試和北京基本一致。
最後一部分就是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滿分30分。這個部分大家差距不大,就是英語問答環節,沒有類似四六級的聽力。基本每人2.3個問題,有一個專業課問題,一個生活類問題。對面2個老師,一個外語學院的,一個控計的老師。
保定校區口語測試與北京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沒有專業課問題,2個生活類問題。
五、導師問題
導師的話我推薦等出來初試分再聯系,當初是出了分之後,是二哥考研的一個學長幫我了解了幾個老師,我根據自己的分數和自己的水平選擇了一位導師聯系,可能這個導師比較搶手,他直接告訴我他的名額滿了,推薦了我聯系另一個導師,於是我趕緊聯系這位導師,最後導師志願也寫的這位老師。聯系導師還是必要的,萬一你運氣好,復試碰到了聯系好的導師,說不定會給你提提面試分。
六、其他問題
資格審查需要帶很多證件、文件(比如:身份證、畢業證、學籍驗證報告、初試復試准考證、本科成績單等等):到時候官方會提前發出來讓你有充足的時間准備,大家不用擔心今年疫情有的東西准備不了,學校這方面還是很寬容的,能准備的盡量准備,來不及的後期能補上就行。
⑻ 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考研經驗分享
大家好,我是去年2021眾多考研大軍的一員,而且也是去年成功上岸南大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生。我應邀寫一篇考研經驗貼,希望能給到正在熱血奮戰、刻苦努力的同學們一點點幫助。
⑼ 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⑽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經驗分享
曹劌論戰里的一句話,特別的適合考研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作為一名二戰跨考上岸的學長,尤其是像我這樣,從建築環境學到計算機科學這種的跨度的同學,我知道在將近半年的時間里學會4本書很難,但一定要堅持下去,而且要早一點開始復習專業課,但是不能太早,因為你中途一旦泄勁,你再想抓起來,你就會發現,你總是想拖延,覺得明天開始再看來得及,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