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配置靜態路由的方法
無線路由器靜態IP方式設置方法:
1、無線路由器插上電,先不要接進戶網線,電腦連接無線路由器任一LAN口 ;
2、 瀏覽器地址欄輸入路由器IP地址(路由器背後標簽上有的),輸入登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設置頁面;
3、按照靜態IP方式設置,輸入靜態IP地址,克隆MAC地址;4、設置一下SSID、加密方式和 密碼;5、保存、重啟;
6、設置好以後,把進戶網線接在無線路由器的WAN口上。經常遇到一台計算機要同時訪問兩個網路(一個是互聯網,一個是校園網或者企業內部網)的要求以本人為例機器有兩塊網卡,接到兩台交換機上 ,都是自動分配IP或者也可以自己設置IP,網關一定要知道。我訪問外網是和別人共享的ADSL所以用的是區域網IP。路由關系是需要雙向解析的,和NAT單向不同的。在幾個網段互聯時就需要配置靜態路由來指定某一個網段通過哪個地址去訪問。簡單的舉個例子,
你公司一台電腦接的區域網A,配置了網關192.168.0.1(公司外網路由器),通過網關去訪問Internet網。然後公司還有一個網段B,這個網段有自己的外網路由器192.168.1.1。B網段的電腦通過這個路由訪問Internet。那麼A網段和B網段的電腦該怎麼互訪呢?在A,B網段之間添加一個路由器,一邊連接A網段,地址為192.168.0.2,一邊連接B網段,地址為192.168.1.2。
B. 請問靜態路由怎麼設置
一條靜態路由條目一般由3部分組成:1.目的IP地址或者叫信宿網路、子網;2.子網掩碼;3.網關或叫下一跳。
例一中R1上設定的靜態路由條目就應該為:目的IP地址192.168.1.0(代表1.x這個網段),子網掩碼255.255.255.0(因為是C類網段),下一跳192.168.0.100。如圖2,此圖為TP-LINK R410中的靜態路由表配置項,保存後即可生效。如果是Cisco的路由器,則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鍵入命令: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0.100。
注意:其中的網關IP必須是與WAN或LAN口屬於同一個網段。那條默認路由寫出來就是:目的IP為 0.0.0.0,子網掩碼0.0.0.0,下一跳為WAN口上的默認網關,有時我們也稱它為「8個0的默認路由」。另外,如果目的IP是一個具體的主機IP(如192.168.1.2),那麼路由條目應為:目的IP 192.168.1.2,子網掩碼255.255.255.255,下一跳或網關192.168.0.100。
使用此種連接方式,還可以方便的使用路由器內置的訪問控制列表來設置LAN 2下主機的訪問許可權,這對企業用戶而言還是很方便的。寬頻路由器中的「防火牆設置」其實就是一個簡化的訪問控制列表,即ACL- Access Control Lists。如:希望區域網LAN 2中IP地址為192.168.1.7的計算機不能收發郵件,IP地址為192.168.1.8的計算機不能訪問企業內部位於LAN 1的ERP伺服器(假設其IP為192.168.0.10),對區域網中的其它計算機則不做任何限制,這時您需要指定如下的數據包過濾表。
C. 什麼是靜態路由什麼是動態路由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問題:什麼是靜態路由?什麼是動態路由?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解答:靜態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除非網路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不會發生變化。靜態路由不能對網路的改變作出反應,所以一般說靜態路由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路。
靜態路由特點
1、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
2、減少了網路流量;
3、是單向的;
4、配置簡單。
動態路由是網路中的路由器之間相互通信,傳遞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
表的過程。是基於某種路由協議來實現的。常見的路由協議類型有: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如
RIP)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如 OSPF)。路由協議定義了路由器在與其它路由器通信時的一
些規則。動態路由協議一般都有路由演算法。其路由選擇演算法的必要步驟
1、向其它路由器傳遞路由信息;
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3、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計算出到每個目的網路的最優路徑,並由此生成路由選擇表;
4、根據網路拓撲的變化及時的做出反應,調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選擇表,同時把拓撲
變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動態路由適用於網路規模大、拓撲復雜的網路。
動態路由特點:
1、無需管理員手工維護,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2、佔用了網路帶寬。
3、在路由器上運行路由協議,使路由器可以自動根據網路拓樸結構的變化調整路由條目;
D. 求教計算機網路中靜態路由和默認靜態路由問題,誰能為我解答急急急!!!!
所謂靜態路由,是有手工寫的路由,如: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1.2
表示到達192.168.2.0網段,下一跳為172.16.1.2,所有去往192.168.2.0的數據包都往172.16.1.2這個路由器發。
而默認路由,則指當去往某些網段的數據包在路由表中沒有匹配的路由條目,那麼去往這些網段的數據都將往默認路由所指向的下一跳轉發,如:ip route 0.0.0.0 0.0.0.0 172.16.1.2,當某一數據包去往192.168.100.0網段時,到達此路由器,而此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沒有192.168.100.0網段的路由,那麼此數據包將會匹配上面所寫的默認路由,將數據包往下一跳172.16.1.2轉發!
自述的不知道你明白不,如果不明白可以網路!
E. 什麼是靜態路由,其特點是什麼什麼是動態路由,其特點是什麼
靜態路由是由系統管理員設計與構建的路由表規定的路由。適用於網關數量有限的場合,且網路拓樸結構不經常變化的網路。其缺點是不能動態地適用網路狀況的變化,當網路狀況變化後必須由網路管理員修改路由表。動態路由是由路由選擇協議而動態構建的,路由協議之間通過交換各自所擁有的路由信息實時更新路由表的內容。動態路由可以自動 學習 網路的拓樸結構,並更新路由表。其缺點是路由廣播更新信息將占據大量的網路帶寬。這些我在傳智播客學運維的時候也問過,看到問題特地去翻了筆記。
F. 什麼是靜態路由,特點是什麼動態路由呢
簡單來說,
靜態路由,是一種:配置後,不會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策略,通常用於目的極為明確的場景;
動態路由,是一種:根據環境變化,動態作出選擇的策略;
比如,出外網有兩條線路(電信/聯通),
(1)需要簡單的劃分負載時,使用靜態路由,將網內主機分別指向其中一條線路;
(2)在其中一條中斷時,將原有指向動態改變至另一條,可使用動態路由;
靜態路由,開銷小(開銷,是資源佔用),簡單粗暴,不管線路中間如何,我告訴你:朝那邊走就對了,走不走得通,是你自己的事;主要用在小型區域網,且拓撲極為清晰的情況;
動態路由,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如果此路不通,可以選擇其它線路;主要用在大型網路中,比如互聯網,從你家的寬頻到淘寶、到京東,一般少說要路過 8、9個路由器;這中間哪些線路故障,或是延遲高,動態路由會自行判斷,做出最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