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學計算機專業怎麼樣,真的好就業嗎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學計算專業的話就業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專業的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找都適合自己的專業。
設計類專業。例如:動漫遊戲設計、影視動畫設計、家居設計、室內設計、UI設計等專業都是非常適合女生學習的。設計師需要非常有時尚感,對色彩的把握要非常的敏銳,在這方面,女生天生就有優勢,所以女生學UI設計會更容易入門一些。而且女生有天生心思細膩的優勢,更容易注意到其他人不易發覺的細節。學習設計類專業後,學成之後,可以輕松就業,從事於平面設計、UI設計、視覺設計總監、VI視覺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師、網頁設計師、商業插畫設計師等崗位。
影視動漫類專業。例如:4D動漫遊戲、VR影視動畫、電子競技動漫遊戲等專業也是適合女生學習的。影視動漫如今是國家大力扶持的產業,在業內企業的不斷努力下,我國動漫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經濟效益顯著。學習影視動漫類專業可以從事漫畫設計師、插畫設計師、Flash動畫設計師、三維動畫設計與製作師、游戲美工設計師、游戲角色建模、特效設計、影視廣告製作師、影視後期合成師和多媒體產品展示設計師等職業崗位。這些工作環境幽雅,薪水待遇緊跟行業水準!
電商類專業。例如:電子商務(全網新媒體)。目前市場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從社會調查實踐來看,絕大多數企業已陸續步入電子商務行列,採用傳統經濟與網路零售經濟結合的方式生產經營。而互聯網用戶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遞增,該行業的人才缺口相當驚人,預計我國在未來10年大約需要200萬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學習電子商務專業之後,可以從事電子商務員、網路推廣員、網路營銷專員、網路編輯等等,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己創業開網店。
2. 盜號算犯罪嗎被抓會被怎麼判刑
盜號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會根據後果嚴重程度進行處罰。
根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0年12月28日通過的《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第(二)項規定:
「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條,利用互聯網實施違法行為,違反社會治安管理,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人民網2018年6月11日報道:
標題:計算機網路犯罪年輕化 游戲盜號也是犯罪
利用自己大運營商渠道商的身份,通過QQ聯系一名外號JIM的男子,以700元的價格買入「信息寫入」非法軟體,模擬身份證讀卡器數據向中國移動公司官網實名登記系統輸送虛假身份信息,開卡1萬余張,使用這批「電話黑卡」申請注冊QQ賬號或微信號出售牟利。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近日通報,2017年以來,廣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計算機網路犯罪案件218件463人。計算機網路犯罪呈現手段智能化、犯罪主體年輕化等特點,內外部人員互相勾結、多種犯罪交織,隱蔽性和破壞性日趨增強。「犯罪分子多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洞悉網路缺陷與漏洞,能夠藉助專業知識和工具,對網路系統及數據信息發動攻擊,作案時間短,不留痕跡。」廣東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佛山市禪城區的羅某攻破稅務系統網站篡改企業報稅信息後,通知「客戶」到稅務局或自助終端機列印虛假繳稅清單,一個月內多次作案均未被察覺。廣州市番禺區的陳某,把含有保健品廣告鏈接的腳本程序添加到木馬病毒軟體中,侵入番禺區人社局等28個政府門戶網站伺服器,將保健品廣告以超鏈接形式掛靠在網站,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檢察機關辦案發現,犯罪分子受高額報酬誘惑,採取內外勾結方式,以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或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等手段為「客戶」提供特殊服務,有的甚至形成犯罪利益鏈條。
馮某等3人利用遠程技術和系統漏洞,非法控制交通違法處理系統,通過中介、二手車行、微信群等平台,大量非法招攬車輛交通違法業務,按照不同車型、不同扣分層級,對應收取每筆50元至600元不等的費用,幫助車主抵扣或消除扣分記錄。
在揭陽市榕城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宗計算機網路犯罪案中,林某利用自己在車管所輔助受理、錄入車管業務的工作之便,進入車管所公安網交管系統「六合一」終端平台,篡改電腦系統中存儲的駕駛員電話號碼,使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被大批量修改,造成大量駕駛員的駕駛證無故被盜分,甚至個別駕駛員被吊銷駕駛證。
計算機網路具有開放性、不確定性、虛擬性等特點,加上犯罪成本較低、手段隱蔽,客觀上為其他類型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部分不法分子掌握網路技術後,明知他人將利用技術成果實施犯罪,仍為犯罪分子製作犯罪工具。
在呂某等人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案中,呂某兩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洗錢等犯罪,還為犯罪分子製作、售賣虛假彩票、投資理財網站非法獲利。購買虛假彩票、投資理財網站的犯罪分子利用虛假彩票網站發送詐騙信息,實施網路誘騙活動。
3. 網路犯罪的特點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犯罪的提示性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4. 網路犯罪的特點
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路犯罪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即成本低、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互動性、隱蔽性高,取證困難;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網路犯罪是典型的計算機犯罪[4]。
第一,成本低、傳播迅速,傳播范圍廣。就電子郵件而言,比起傳統寄信所花的成本少得多,尤其是寄到國外的郵件。網路的發展,只要敲一下鍵盤,幾秒種就可以把電子郵件發給眾多的人。理論上而言,接受者是全世界的人。
第二,互動性、隱蔽性高,取證困難。網路發展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電腦空間,既消除了國境線,也打破了社會和空間界限,使得雙向性、多向性交流傳播成為可能。在這個虛擬空間里對所有事物的描述都僅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碼數據,因此誰掌握了密碼就等於獲得了對財產等權利的控制權,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陸網站。
第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從國防、電力到銀行和電話系統此刻都是數字化、網路化,一旦這些部門遭到侵入和破壞,後果將不可設想。
第四,網路犯罪是典型的計算機犯罪。時下對什麼是計算機犯罪理論界有多種觀點,其中雙重說(即行為人以計算機為工具或以其為攻擊對象而實施的犯罪行為)的定義比較科學。網路犯罪比較常見的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或者放置後門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計算機為對象的犯罪,而網路色情傳播犯罪、網路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以及網路 詐騙、教唆等犯罪,則是以計算機網路形成的虛擬空間作為犯罪工具、犯罪場所進行的犯罪。
5. 大專計算機網路技術好就業嗎
大專計算機網路技術好就業。
其實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還是比較廣的。可以面向各個企事業單位的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崗位群,可以從事計算機操作維護,計算機區域網的設計,安裝,調試等工作。也可以從事廣域網的管理、維護;和網路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以及應用等工作。
工作前景
就網路工程師的學習方面來說,網路工程師學習過程中注重實踐,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人來說較為容易學習,對自身將來就業也大有幫助.網路產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網路工程師是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網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網路技術人員。網路工程師能夠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建設、運行和維護工作。
6. 針對現在網路犯罪年輕化的現象,有專家指出,要禁止青少年上網。對此,你是贊同還是反對,闡述你的理由。
我持贊同的態度,理由如下:
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69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3.7%,明顯高於同期全國人口的互聯網普及率。青少年不僅容易沉迷於網路,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公開自己的真實性別、年齡、照片、手機號等。對互聯網企業涉未成年人領域實行統一規范管理,是對青少年安全「觸網」的一項基礎性保障,不能有任何鬆懈和閃失。
青少年對人事、對社會缺乏成熟判斷,缺乏足夠的自製自控能力,一旦接觸網路中的「新鮮」事物,極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平台發展迅猛,某些平台上不但出現了低齡網紅女主播,還有未成年人為打賞女主播花光了父母的積蓄,有的甚至釀成不小的事端或悲劇。
(6)計算機網路年輕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青少年上網須知:
一、微信朋友圈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
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網路社交工具和應用中佔11.8%,很多人已經習慣在微信上記錄自己的飲食、地點、風景等等生活中的一切。
盡管「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和評論你分享的照片,然而這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卻留有一扇「後門」,一旦「附近的人」被啟用,即便不是微信好友,你的10張照片也會被非好友的陌生人盡收眼底。很多微信用戶並沒意識到這扇「後門」的敞開會導致自己隱私的外泄。
以朋友圈為例,首先點擊「找附近的人」功能,然後選擇「清除位置信息並退出」。最後在設置項,關掉「允許陌生人看10張照片」的隱私設置。
二、小心微博相冊、簽到、足跡
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青少年(61.6%)使用微博,高於整體網民(54.7%)。未成年人在進行網上交友時,32.3%會公布真實姓名,公布學校名稱(20.9%)、電子郵箱(18.4%)、照片(15.5%)、班級(12.1%)、手機號(7.3%)等易直接定位和識別的個人信息者也有相當比例。
有很多人選擇在周末或者長假外出旅遊,並且微博直播旅途,不斷曬風景、個人照。大家在曬快樂的同時別忘了保護自己隱私,不要在微博上泄露出遊時間、人數等信息。如果要發布的話最好也是對現實好友分組可見。
三、慎用公共場所免費網路
現在青年人聚會,到了餐廳或者咖啡館,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出手機搜索免費無線網路。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一點,在公共場所用一台電腦、一套無線網路及一個網路包分析軟體就搭建了一個不設密碼的wifi。如用戶使用該wifi,不法分子就可以盜取手機上的資料。
四、不亂掃二維碼最好可以在手機上安裝二維碼檢測工具,這類工具可以自動檢測二維碼中的信息,從而判斷其是否含有安全威脅。
五、小心惡意軟體
現在網路搜索很方便,但是過於方便的同時也意味著信息量龐大而難以甄別,在下載軟體前最好先做調查,看評論,不要搜到哪個就點擊哪個,避免進入不合法的軟體站點下載,最好使用新版的反病毒軟體。
惡意軟體的主要危害中,資費消耗、隱私竊取和惡意扣費位列前三。這些惡意軟體可在後台收集用戶的位置信息、通話記錄、電話號碼及簡訊等信息並將其上傳至指定伺服器,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
六、禁用游戲內置收費項目
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逐漸已經習慣在閑暇時通過自己的移動終端來進行游戲娛樂,但是玩游戲的同時也有幾點要注意。
首先,不要把銀行卡跟賬戶相關聯。有時候不經意間的點擊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扣費,所以要從根源上斷絕扣費的問題。其次,去官方商店下載游戲,下載之前可以查看評論,如果發現該游戲有類似的問題則建議不要安裝。
很多扣費代碼是內置在游戲中,不用通過用戶審核便直接扣費。用戶在遭到惡意扣費以後不會收到提示消息,而只能通過查詢電話消費記錄方可知道,這對於一般不會查詢賬單的用戶來說便無從所知。
七、網路購物應謹慎
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不要忘記以下幾點:一定要通過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認真核查賣家信譽度,不要被刷出來的高信譽所迷惑;不要被低價迷花眼,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票據、聊天記錄要保存;收貨後要當面拆開確認。
八、合理使用網銀
使用網銀時有幾點一定要記牢:絕不告訴別人密碼;使用U盾、綁定手機;手工輸入正確網址登錄網銀,並將之添加到收藏夾,不要通過超鏈接或搜索引擎訪問銀行網站;安裝殺毒軟體、防火牆並及時升級系統補丁;不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中的鏈接。
九、山寨APP防不勝防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應用程序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各個APP商店中,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新APP加入,其中隱藏了不少的山寨者通過使用與熱門應用相似的名稱獲利,甚至會在山寨產品里暗藏「炸彈」。
十、游戲裝備小心買
在游戲中購買裝備等物品進行網上交易時,應盡可能採取現實中的「一手交錢一手交物」或「先收貨再付款」模式,尤其要警惕所謂網上先行支付押金、保證金等情形。要注意核對支付平台或網上銀行的相關網址,避免登錄釣魚網站。最好能將支付平台或網上銀行的網址予以收藏,避免誤登。同時在電腦上安裝適當的防毒軟體,以充分降低交易風險。
調查顯示,未成年人觸網比例高達96.8%。其中,首次觸網年齡在10歲以前(含10歲)的學生佔到61.8%,28.1%的未成年人在7歲之前就開始接觸網路。很多學生家庭擁有手機(92%)、電腦(82.7%)、平板電腦(25.3%)等一至多種可接入互聯網的終端。近八成(78.4%)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動終端上網,高於全國整體網民(74.5%)。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普遍重視為青少年創造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然而,網路空間和虛擬世界中,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同樣應該得到充分重視。信息時代,網路對於每個家庭成員包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青少年上網的比例越來越高,這是不可迴避、也是不可能杜絕和禁止的。
7.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哪些
法律分析: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路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獨特的特點:
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各種職業、年齡、身份的人都可能實施網路犯罪。
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
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
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信息網路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為各種網路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異的多樣化,高技術的作案手段。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路、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致使影響定罪量刑的刑事案件證據滅失,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情節嚴重」:(一)造成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的證據滅失的;(二)造成可能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犯罪案件的證據滅失的;(三)多次造成刑事案件證據滅失的;(四)致使刑事訴訟程序受到嚴重影響的;(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