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路方向)(本科四年)
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硬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以計算機網路工程為方向,面向IT及計算機應用相關行業,在網路管理、網路工程設計等方面,以工程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實際開發項目為中心,採用項目制、模塊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市場需求和實際案例中掌握實用的開發工具和開發技能,培養具備「強能力、高素質、富創新、有個性」的高級應用型IT職業人才。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電路與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編譯技術、軟體工程、JAVA程序設計、SQLSERVER資料庫及應用、軟體項目管理、軟體測試技術、網路交換與路由技術、網路工程設計、網路安全與可靠性及網路工程設計實訓、軟體設計實訓等。
就業方向:科學研究單位、院校及使用計算機和從事計算機開發、製造等方面的工作部門;廠礦、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計算機相關的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攻讀碩士研究生。
❷ 1微型計算機的系統主線包括哪三點
1,「系統主線」沒這概念,是否打錯了?2,H如10H、13H、意為hex3,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4,程序儲存5,文件6,頁面視圖7,8位8,排序
❸ 計算機內部主線是什麼
不叫「主線」,應該叫匯流排,簡明的跟你說一下,就是在一根匯流排上走很多種信號。
❹ 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包括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1)區域網(LAN);(2)城域網(MAN);(3)廣域網(WAN)。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計算機網路由一組結點和鏈絡組成。網路中的結點有兩類:轉接結點和訪問結點。通信處理機、集中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屬於轉接結點,它們在網路中轉接和交換傳送信息。主計算機和終端等是訪問結點,它們是信息傳送的源結點和目標結點。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裡或其他任何地方,訪問查詢網上的任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辦公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的發展。 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極大普及,計算機應用已進入更高層次,計算機網路成了計算機行業的一部分。新一代的計算機已將網路介面集成到主板上,網路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統之中,智能大樓的興建已經和計算機網路布線同時、同地、同方案施工。隨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和同步發展,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飛躍發展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計算機網路硬體組網與調試,網路系統安裝與維護,以及網路編程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計算機網路安裝與維護能力、網路應用軟體的編程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 就業方向 :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等崗位計算機軟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和應用技術 這個三個專業前兩者比較精闢一些,後面的范圍比較廣,第一次看這些專業好像很廣的,但是實質上這些專業都是一樣的,上課內容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現在大學生畢業不是說專業好不好就一定好了,關鍵還是看你自己, 計算機應用技術給人的感覺是 硬體方面的,前面的兩個是軟體方面的,網路技術 好像和電子商務差不多,我有幾個朋友就是這些專業的 一個是應用技術,一個是網路技術,後來好像都是公司的網路管理員嘛,不過我個人建議你在大學的時候多學習一些專業方面的輔助技能,有可能本專業的知識都學不玩 還學其他的,但是你只要少玩游戲,上睡懶覺 應該可以找到好工作的,本人是過來人 知道大學的生活!期待滿意啊~~ 補充: 軟體技術是一個發展變化非常快的行業,軟體人才要按照企業和領域需求來確定培養的方向,而針對高職學生,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 指導思想 ,強調其技能培養,注重 課程安排 的合理性。因此,我們一方面定期修訂 教學計劃 ,保證 課程設置 與軟體技術的發展基本同步,另一方面利用轉、合、撤、拆的原則,降低專業課程中理論教學的比例,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優化 課程結構 ,形成合理的、科學的課程體系。 軟體技術專業 的基礎理論課程旨在訓練學生的 邏輯思維 、推理能力,掌握與軟體技術關系密切的數學知識,掌握基本的 計算機應用 技能,以及編寫程序的基本方法。為了加強軟體技術中涉及的數學知識,從 04級開始將原來兩學期的 高等數學 改為一學期高等數學、一學期 計算機數學 。目前所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程包括:計算機數學、 計算機導論 、 操作系統 、 數據結構 。 專業課程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 編程語言 課程(包括Microsoft公司Windows平台開發技術和SUN公司的Java開發技術) 2)支撐課程(如 資料庫技術 、網路技術、XML等) 3)專業技能提高和擴展課程(如 軟體工程 、UML、測試技術等) 對於三年制班與二年制班,由於教學時間及生源上的差別,在 課程設計 及教學內容上都有所不同。1、三年制班級(普高生) 主幹專業課程均配有相應的課程設計,並且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超過了 50%。在課程設置上,對於專業課程進行優化組合,將橫向聯系密切的課程安排在同一學期,並開設配套的綜合性實訓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期之間則形成課程鏈路,以逐步完成職業技能的學習。如第三學期所開設的J2EE、SQL SERVER,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綜合性實訓課程(開發SQL SERVER為 後台資料庫 的J2EE應用系統)。 2、二年制班級根據二年制教學需要,制定了二年制教學計劃,為保證減少教學時間的同時,完成專業教學任務,採取以NIIT的核心課程體系(消化吸收遷移其課程模式, 自主知識產權 的教材/講義開發)中的 技術路線 為主線,在通識課程、技術基礎課程、 畢業設計 等環節進行教學計劃上整合。一方面,改革目前公共文化課程的設置方法,採用靈活的教學機制,公共課與專業課在整個 學制 內交錯,以便專業課可以前移;另一方面,以一條技術路線(.NET技術)貫穿整個教學計劃,以循序漸進的階段形式遞進 補充: 計算機應用技術 : 狹義:可以利用任何一種計算機軟體的任何一功能,為可能用到它的人提供一定的服務。 廣義:對各種軟體的 各種功能/設置屬性 有足夠的了解和應用能力,可以在各種情況下駕馭計算機高效率的為不同人群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各種服務。 總之,凡是利用計算機軟體,為需要或者可能需要它的人提供服務的技術,就是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 計算機應用專業 必要的基礎理論, 能熟練掌握常用計算機軟體操作,至少熟練掌握一門 編程語言 ,具有一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並具有較強實踐技能的 高級計算機 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基礎、Linux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SQL、 數據結構 與C程序設計、 單片機原理 與技術、 計算機網路 原理、工程經濟、高級語言匯編、VB.net程序設計、多媒體軟體應用、計算機網路與 網站建設 、Delphi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圖形圖像應用處理(PhotoShop)、微型計算機安裝調試維修、 辦公室軟體應用操作 、 計算機輔助設計 、崗前培訓「一技之長」 就業方向: 計算機軟體開發、計算機及其 網路管理 維護、互聯網站建設維護等職業崗位群。
記得採納啊
❺ 如何建立區域網
區域網的建立
首先,企業要建立內部的區域網,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設備共享,並利用區域網實現企業員工間真正的協同工作。 區域網的分類:
按作用范圍的大小分可將計算機網路分為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和區域網(LAN):
(1)廣域網也叫遠程網。作用范圍通常為幾十到幾千公里,是一種可跨越國家及地區的遍布全球的計算機網路。
(2)城域網也叫市域網。它的范圍約為5KM--50KM。
(3)區域網也叫局部網。一般將微機通過高速通信線路相連,范圍一般在幾百米到幾千米,經常運用於一個大樓內部或一組緊鄰的建築群之間,也可以是幾間或一間辦公室。下面所介紹的就是區域網。區域網一般分為令牌網和乙太網兩種:令牌網主要用於廣域網及大型區域網的主幹部分,其操作系統大多是UNIX。組建和管理非常繁瑣,需專業人員勝任。乙太網是當今世界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網路技術,組建較為容易,各設備之間的兼容性較好,Windows
NT、Netware和Windows 95/98/2000都支持它。
區域網和其他計算機網路一樣,也是由伺服器、工作站、網路設備和網路協議牟糠腫槌傘8�萘�詠峁埂⒐ぷ鞣絞膠屯�綺僮饗低車牟煌��鍾蟯�殖7治�憾緣韌�峁埂⒆ㄓ梅�衿鶻峁購橢鞔郵澆峁埂?
對等網就是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伺服器,每一台接入網路的計算機即是伺服器也是工作站。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可以實現互訪,進行文件的交換和共享其他計算機上的列印機、光碟機等硬體設備。其優點是組建和維護容易,不需要專用的伺服器,可低價組網,使用簡單。缺點是:數據的保密性差,文件的存放分散。
專用伺服器結構。網路中必須有一台專用文件伺服器,所有的工作站都必須以伺服器為中心,工作站之間無法直接通信,需通過伺服器為中介,工作站端的文件讀取和數據傳送都在伺服器的掌管中。其優點是:數據的保密性很強,可嚴格控制工作站用戶的訪問許可權,可靠性強。缺點為:網路工作效率低,工作站上的軟硬體資源無法共享,網路的安裝和維護困難。
主從式結構是繼專用伺服器結構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解決了專用伺服器結構中存在的不足,客戶端(Client)即可與伺服器端(server)通信,也可客戶端之間直接對話,不需伺服器的中介和參與。其優點為:有效的利用各工作站端的資源,減輕伺服器上的工作量,網路工作效率較高。缺點是:對工作站的管理較為困難,數據的安全性比不上專用伺服器結構。建網的准備工作:
了解了區域網的組成和結構後,我們應該做組建區域網的准備工作了:首先是硬體的准備。
1.傳輸介質:雙絞線是區域網布線中最常用到的一種傳輸介質。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兩大類。STP又分為3類和5類兩種,UTP分為3類,4類,5類,超5類四種。3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目前正逐漸從市場上消失。4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6Mbps,在區域網布線中應用很少。5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達到100Mbps,是目前網路布線的主流。超5類雙絞線的衰減和串擾更小,可提供更堅實的網路基礎,目前主要用於千兆乙太網。
同軸電纜與雙絞線相比,同軸電纜的抗干擾能力強,屏蔽性能好,常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
光纖的製作目前只能由一些專業公司來完成,一般小公司和用戶不具備製作條件,這里不做介紹。
2.網卡:按速度分,可分為10M網卡,100M網卡,10/100M自適應網卡,1000M網卡。按匯流排類型分為ISA網卡,EISA網卡和PCI網卡三大類,選購網卡時應根據自己的網路需要購買。
3.集線器(HUB)是對網路進行集中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各分枝的匯集點。其實質是中繼器,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HUB的分類與網卡基本相同,因為HUB與網卡之間的數據交換是相互對應的。但根據埠數目的不同又可分為8口,16口和24口等。HUB可通過級聯來增加用戶數。
最後把這些設備通過雙絞線(或同軸電纜)連接起來。
然後就是軟體准備。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更為強大。
區域網中常見的操作系統有: UNIX,Netware,Windows NT2000,Linux,Windows 95/98等。
UNIX: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很熟悉,不過它安全可靠,可方便接入網際網路。不足的是對硬體的支持較少,兼容方面不夠好。
Netware:在20世紀80年代初,曾風靡一時。但它需要專用的伺服器,過於強調和依賴自己開發的IPX/SPX通信協議。
Windows
NT/2000:內置的網路功能,可實現「復合型網路」結構,良好的用戶界面,組網簡單,管理方便。但對硬體要求較高。目前組網的理想選擇。
Linux:可以運行在多種硬體平台上:pc,Apple系統,DEC Alpha系統和Motorala
68k系統上。還支持對稱多處理器。支持大量的外部設備。支持TCP/IP、SLIP和PPP。支持文件系統多。但目前的版本繁多,不同版本之間存在大量的不兼容之處。
Windows 95/98:對等網的選擇。
操作系統應該依據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易用性,易管理維護性,可擴展性和應用開發支持等方面進行選擇。建好區域網後,把網路連到互聯網上。光連上網路這樣還不行,你要為你的企業建設一個網站,讓別人認識了解你的企業,實現企業信息化。
❻ 網路線纜有哪幾大類
雙絞線的標准接法 區域網就是將單獨的微機或終端,利用通信線路相互連接起來,遵循一定的協議,進行信息交換,實現資源共享。其中,通信線路,即傳輸介質常用的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從性價比和可維護性出發,大多數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
網線由一定距離長的雙絞線與RJ45頭組成。雙絞線由8根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隊扭絞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與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雙絞線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屬網絲套的屏蔽層而區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在EIA/TIA-568A標准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分有:三類、四類、五類線。網路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線。第三類雙絞線在LAN中常用作為10Mbps乙太網的數據與話音傳輸,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標准。第五類雙絞線目前佔有最大的LAN市場,最高速率可達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標准。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路設備的RJ45插座內。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 這序號做網路聯線時非常重要,不能搞錯。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100米。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與568B。
雙絞線的標准接法
雙絞線一般用於星型網路的布線,每條雙絞線通過兩端安裝的RJ-45連接器(俗稱水晶頭)將各種網路設備連接起來。雙絞線的標准接法不是隨便規定的,目的是保證線纜接頭布局的對稱性,這樣就可以使接頭內線纜之間的干擾相互抵消。
超五類線是網路布線最常用的網線,分屏蔽和非屏蔽兩種。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線要好些,在室內一般用非屏蔽五類線就夠了,而由於不帶屏蔽層,線纜會相對柔軟些,但其連接方法都是一樣的。一般的超五類線里都有四對絞在一起的細線,並用不同的顏色標明。
雙絞線有兩種接法:EIA/TIA 568B標准和EIA/TIA 568A標准。
將水晶頭的尾巴向下(即平的一面向上),從左至右,分別定為1 2 3 4 5 6 7 8 ,以下是各口線的分布
T568A線序
1 2 3 4 5 6 7 8
綠白 綠 橙白 藍 藍白 橙 棕白 棕
T568B線序
1 2 3 4 5 6 7 8
橙白 橙 綠白 藍 藍白 綠 棕白 棕
在整個網路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 plug 的網路聯線無論是採用端接方式A,還是端接方式B, 在網路中都是通用的。雙絞線的順序與RJ45頭的引腳序號--對應。1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1,2,3,6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10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4,5,7,8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為何現在都採用4對(8芯線)的雙絞線呢?這主要是為適應更多的使用范圍,在不變換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就可滿足各式各樣的用戶設備的接線要求。例如,我們可同時用其中一對絞線來實現語音通訊。
100BASE-T4 RJ-45對雙絞線的規定如下:
1、2用於發送,3、6用於接收,4、5,7、8是雙向線。
1、2線必須是雙絞,3、6雙絞,4、5雙絞,7、8雙絞。
一般地
直通線:兩頭都按T568B線序標准連接。
交叉線:一頭按T568A線序連接,一頭按T568B線序連接。
具體連接情況:
1)對等網(兩台計算機的網卡直接互連):採用交叉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不同。
2)網卡與交換機(或HUB):採用直通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相同。
3)交換機與交換機(或HUB)級聯:採用交叉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不同。
❼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點是什麼。以及由哪些部分構成計算機的組成結構。
主要特點是:
(1)開放式的網路體系結構,互連以共享資源,數據通信和分布處理。
(2)高速、高可靠和高安全性,採用多媒體技術
(3)智能化
計算機的組成結構:
cpu(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RAM,ROM,主存,外存),主線,輸入輸出設備(很多,如鍵盤和屏幕)
❽ 學計算機網路方向怎麼樣啊
你算是問對人。我就是學計算機網路的
專業很熱,工作很冷。
興趣是出發點。
兩條主線:一,網站建設,二,網路設備調試。
❾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的介紹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是宋一兵編著的一本圖書,該書以計算機網路的原理、結構和建設為主線,結合實例,首先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概況、數據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和常用的網路設備,說明了區域網技術和常見的組網方法。然後介紹了Internet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應用,詳細講解了如何實現Internet網路服務。最後,簡要介紹了網路管理與安全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