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2014年四月自考計算機網路原理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既可作為點—點線路通信子網又可作為廣播信道通信子網的拓撲是
A.星形拓撲 B.網狀形拓撲
C.樹形拓撲 D.匯流排形拓撲
2.下列機構中,負責網際網路RFC技術文件管理的是
A.ITU B.IETF
C.ANSI D.ISO
3.按照網路的交換方式劃分的網路類型中不包括
A.電路交換網 B.報文交換網
C.分組交換網 D.虛擬交換網
4.計算機網路各層次結構模型及其協議的集合稱為
A.互聯參考模型 B.網路概念框架
C.網路體系結構 D.網路結構描述
5.下列關於「面向連接服務」特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傳輸數據前建立連接 B.每個分組要帶目的節點地址
C.收發數據的順序不變 D.通信協議復雜通信效率不高
6.下列網路協議中提供不可靠的用戶數據報傳送服務的是
A.ARP B.TCP
C.DNS D.UDP
7.TCP/IP參考模型中負責應用進程之間端—端通信的層次是
A.應用層 B.傳輸層
C.互連層 D.主機—網路層
8.規定DTE與DCE介面線的信號電平、發送器輸出—阻抗的物理層特性屬於
A.機械特性 B.電氣特性
C.功能特性 D.規程特性
9.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多址接入方法不包括
A.波分多址接入 B.頻分多址接入
C.時分多址接入 D.碼分多址接入
10.設碼元速率為3600Baud,調制電平數為8,則數據傳輸速率為
A.1200bps B.7200bps
C.10800bps D.14400bps
11.TCP埠號的范圍是
A.0~256 B.0~1023
C.0~65535 D.1024~65535
12.對模擬數據進行數字信號編碼的最常用方法是
A.相位調制 B.頻率調制
C.脈碼調制 D.振幅調制
13.ADSL服務採用的多路復用技術屬於
A.頻分多路復用 B.同步時分多路復用
C.波分多路復用 D.非同步時分多路復用
14.下列關於數據交換技術特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要求 B.對於猝發式的通信電路交換最為合適
C.數據報方式中目的地要重組報文 D.虛電路方式數據傳送前要設置虛電路
15.在廣域網中得到廣泛應用的網路拓撲結構是
A.環形拓撲 B.星形拓撲
C.網形拓撲 D.匯流排拓撲
16.HDLC的幀類型中用於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幀是
A.命令幀 B.信息幀
C.無編號幀 D.監控幀
17.既考慮拓撲結構又兼顧網路負載的靜態路由演算法是
A.最短路由選擇演算法 B.基於流量路由演算法
C.泛射路由選擇演算法 D.鏈路狀態路由演算法
18.在數據通信過程中發現或糾正差錯,把差錯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的技術和方法稱為
A.差錯控制 B.流量控制
C.鏈路控制 D.擁塞控制
19.下列關於IP協議基本任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IP不保證服務的可靠性 B.IP提供面向連接的數據報傳輸機制
C.IP不檢查被丟棄的報文 D.在主機資源不足時可能丟棄數據報
20.在TCP/IP網路中,站點發送ARP請求所用的方式是
A.單播 B.組播
C.轉播 D.廣播
21.下列網路協議中,使用埠號為25的是
A.HTTP B.TELNET
C.SMTP D.GOPHER
22.IEEE802.3MAC幀的前導碼中每個位元組的比特模式為
A.01111110 B.10101010
C.10000001 D.10101011
23.無線區域網中為實現傳輸介質共享而採用的協議是
A.CSMA/CA B.F'TP
C.CSMA/CD D.SDP
24.應對網路被動攻擊通常採取的手段是
A.檢測恢復 B.預防
C.數據加密 D.認證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5.在廣播式網路中,發送報文分組的目的地址有單播地址、多播地址和________地址。
26.涉及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的網路協議要素是________。
27.令牌環網上最嚴重的兩種錯誤是________和數據幀無法撤銷。
28.網際網路支持的永久組地址224.0.0.1代表________中所有的系統。
29.傳輸層地址是主機上的某個________使用的埠地址。
30.CSMA協議與ALOHA協議的主要區別是多了一個________機制。
31.若使採用4B/5B編碼的FDDI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00Mbps,則信道的信號速率應達到________。
32.千兆乙太網為了確保最小幀長為64位元組,同時維持網路直徑為200m,採用了數據包分組和________兩種技術。
33.TCP協議用於控制數據段是否需要重傳的依據是設立________。
34.藍牙(Blue Tooth)是一種短距離的________技術標準的代稱。
35.ATM信元長度為53個位元組,其中信元頭的長度為________個位元組。
36.WAP是一種用在無線通信設備的移動通信技術,其功能類似於網際網路上的________協議。
37.TagSwitching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增強廣域網________的路由/轉發能力。
38.保護數據不受主動攻擊(數據的偽造和變動)的措施稱為________技術。
39.交換機可以用來分割LAN、連接不同的LAN或擴展LAN的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0.簡述星形網路拓撲結構的優缺點。
41.簡述Go-back-N策略的基本原理。
42.簡述IP協議(包括主機和網關)對輸入數據報的處理過程。
43.簡述目前數字簽名的基本過程。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4.已知一個IP數據報中攜帶了TCP報文,計算該TCP報文中數據段的最大理論長度。
(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5.已知信道帶寬為6KHz、採用四相調制技術,分別計算在不考慮雜訊情況下和信噪比為30dB情況下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6.若採用同步時分復用TDM技術,一條帶寬1.92Mbps的線路可以復用多少條64Kbps的信道?該線路上1秒鍾最多可以傳輸多少個乙太網的數據幀?(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7.在令牌環網中,設傳輸速率為1Mbps,傳播速率為2×108m/s,則該環網介面中的1位延遲相當於多少米電纜?若該令牌環網的電纜長度為10Km、有40個站點,每個站點的介面引入1位延遲,則環網的等效位長度是多少比特?(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五、應用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8.說明IPv4地址的組成結構並畫出A、B、C三類IP地址的格式,給出它們的表示範圍。
49.題49圖為撥號用戶訪問Internet的示意圖。請從以下A~K的備選答案中為圖中(1)至(6)選擇具體的協議。
A. PPP B. SDLC C. HDLC
D. DNS E. IP F. TCP
G. HTTP H.RS-232C I. SMTP
J. OSPF K. POP3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B. 自考還剩最後一門計算機網路原理,考了好幾次都不過,誰能幫幫我!
我和你簡直是一樣的情況,我的計算機網路原理考了兩次未過,並且這也是最後一門,連答辯和上機我都過了,真讓我崩潰,不過由於工作時間的原因,復習時間一直不充裕,也就是考前幾天有抓緊看了下。
今年7月一定要搞過,無論如何,沒別的巧,多花時間,多做題,其實也不難。
我的QQ:233483542。歡迎加我,共同進步!
C. 2016年4月《計算機網路原理》試卷解釋49題的答案n2、n9的距離和下一個路由器是c的原因
收到C發來的路由表後:
新路由表不包含N1項,所以N1項不變;
包含N2項,且下一跳路由器相同,所以按新參數項更新距離;
舊路由表沒有N3項,所以新建N3項;
包含N6項,下一跳路由器不同且新距離+1小於舊距離,則更新N6項,下一跳到C,距離為4+1=5;
包含N8項,下一跳路由器不同且新距離+1大於等於舊距離,則不更新N8項;
包含N9項,下一跳路由器不同且新距離+1大於舊距離,則不更新N9項;
D. 自考計算機網路原理哪一部分難,我10月份就考試了,聽說很難,到底難在哪部分
我也是自考這個,計算機網路原理,偏向於網路底部的傳輸,包括最底層的物理特性,以及傳輸的規則,難點,感覺是一些演算法,比如網路的速率,還有一些通信編碼的計算,還有osi網路體系模型各層的作用,像,香農定理,CRC多項式,尼奎斯特定理,ISO的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HDLC ,必考,樓下的說要考html我不知道閣下哪裡看見的?計算機網路原理不是計算機網頁設計
CSMA/CD常用計算公式
網路傳播延遲=最大段長/信號傳播速度
沖突窗口=網路傳播延遲的兩倍.(寬頻為四倍)
最小幀長=2*(網路數據速率*最大段長/信號傳播速度)
例min=2*(1Gb/s*1/200 000)=10 000bit=1250位元組
性能分析
吞吐率T(單位時間內實際傳送的位數)
T=幀長/(網路段長/傳播速度+幀長/網路數據速率)
網路利用率E
E=吞吐率/網路數據速率
乙太網沖突時槽
T=2(電波傳播時間+4個中繼器的延時)+發送端的工作站延時+接收站延時
即T=2*(S/0.7C)+2*4Tr+2Tphy
T=2S/0.7C+2Tphy+8Tr
S=網路跨距
0.7C=電波在銅纜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
Tphy=發送站物理層時延
Tr=中繼器延時
快速乙太網跨距
S=0.35C(Lmin/R–2 Tphy-8Tr)
令牌環網
傳輸時延=數據傳輸率*(網段長度/傳播速度)
例:4Mb/s*(600米/200米 /us)us=12比特時延(1us=10-6秒)
存在環上的位數=傳播延遲(5us/km)*發送介質長度*數據速率+中繼器延遲
路由選擇
包的發送=天數*24小時(86400秒)*每秒包的速率
IP地址及子網掩碼計算
可分配的網路數=2網路號位數
網路中最大的主機數=2主機號位數-2例:10位主機號=210-2=1022
IP和網路號位數取子網掩碼
例:IP:176.68.160.12網路位數:22
子網:ip->二進制->網路號全1,主機為0->子網前22位1,後為0=255.255.252.0
Vlsm復雜子網計算
Ip/子網編碼
1.取網路號.求同一網路上的ip
例:112.10.200.0/21前21位->二進制->取前21位相同者 (ip)/(子網)
2.路由匯聚
例:122.21.136.0/24和122.21.143.0/24判斷前24位 ->二進制->取前24位相同者10001000 10001111
系統可靠性:
串聯:R=R1*R2*....RX
並聯:R=1-(1-R1)*(1-R2)*...(1-RX)
pcm 編碼
取樣:最高頻率*2
量化:位數=log2^級數
編碼量化後轉成二進制
海明碼信息位:
k=冗餘碼
n=信息位
2^k-1>=n+k
數據通信基礎
信道帶寬
模擬信道W=最高頻率f2–最低頻率f1
數字信道為信道能夠達到的最大數據速率
有雜訊
香農理論C(極限數據速率b/s)=W(帶寬)*log2(1+S/N(信噪比))
信噪比dB(分貝)=10*log10 S/N S/N=10^(dB/10)
無雜訊
碼元速率B=1/T秒(碼元寬度)
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碼元速率B=2*W(帶寬)
一個碼元的信息量n=log2 N(碼元的種類數)
碼元種類
數據速率R(b/s)=B(最大碼元速率/波特位)*n(一個碼元的信息量/比特位)=2W*log2 N
交換方式傳輸時間
鏈路延遲時間=鏈路數*每鏈路延遲時間
數據傳輸時間=數據總長度/數據傳輸率
中間結點延遲時間=中間結點數*每中間結點延遲時間
電路交換傳輸時間=鏈路建立時間+鏈路延遲時間+數據傳輸時間
報文交換傳輸時間=(鏈路延時時間+中間結點延遲時間+報文傳送時間)*報文數
分組交換
數據報傳輸時間=(鏈路延時時間+中間結點延遲時間+分組傳送時間)*分組數
虛電路傳輸時間=鏈路建立時間+(鏈路延時時間+中間結點延遲時間+分組傳送時間)*分組數
信元交換傳輸時間=鏈路建立時間+(鏈路延時時間+中間結點延遲時間+分組傳送時間)*信元數
差錯控制
CRC計算
信息位(K)轉生成多項式=K-1K(x)
例:K=1011001=7位–1=從6開始
=1*x^6+0*x^5+1*x^4+1*x^3+0*x^2+0*x^1+1*x^0
=x6+x4+x3+1
冗餘位(R)轉生成多項式=和上面一樣
生成多項式轉信息位(除數)=和上面一樣,互轉
例:G(x)=x3+x+1=1*x^3+0*x^2+1*x^1+1*x^0=1011
原始報文後面增加「0」的位數和多項式的最高冪次值一樣,生成校驗碼的位數和多項式的最高冪次值一樣,計算CRC校驗碼,進行異或運算(相同=0,不同=1)
網路評價
網路時延=本地操作完成時間和網路操作完成時間之差
吞吐率計算
吞吐率=(報文長度*(1-誤碼率))/((報文長度/線速度)+報文間空閑時間
吞吐率估算
吞吐率=每個報文內用戶數據占總數據量之比*(1–報文重傳概率)*線速度
吞吐率=數據塊數/(響應時間–存取時間)
響應時間=存取時間+(數據塊處理/存取及傳送時間*數據塊數)
數據塊處理/存取及傳送時間=(響應時間–存取時間)/數據塊數
有效資源利用率計算
有效利用率=實際吞吐率/理論吞吐率
例:=(7Mb/s*1024*1024*8)/(100Mb/s*1000*1000)=0.587
組網技術
(adsl)計算文件傳輸時間
T=(文件大小/*換算成bit)/(上行或下行的速度Kb)/*以mb速度*/
如24M 512kb/s T=(24*1024*1024*8)/(512*1000)=393秒
E. 求自考 (4741)《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試題或輔導!!!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計算機與通信的結合開始於20世紀(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計算機網路系統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下列設備屬於通信子網的是( )
A.主機
B.終端
C.前端處理機
D.列印機
3.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可以干預網路中其它計算機的工作。
B.網路系統中的各計算機都是獨立的。
C.網路系統中的各計算機都可以使用系統中的網路列印機。
D.網路系統中的各計算機之間能夠實現資源共享。
4.為了提高通信效率,在終端比較集中的地方可以設置一種設備,它的作用是將收集到的終端發來的信息裝配成作業信息。這種設備是( )
A.線路控制器
B.數據機
C.前端處理機
D.集中器
5.下列對現代信息網路和計算機網路的陳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都採用計算機技術
B.具有相似的結構
C.目的都是進行信息交流
D.都包括通信系統
6.從技術角度看,帶寬是傳輸信道的( )
A.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差
B.最低頻率
C.最高頻率
D.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的平均值
A.2位
B.3位
C.4位
D.5位
8.屬於半雙工通信的是( )
A.計算機與終端之間的通信
B.計算機與網路列印機之間的通信
C.無線電話之間的通信
D.計算機與鍵盤之間的通信
9.網路介面卡的基本功能包括( )
A.數據轉換、數據存儲、數據恢復
B.數據識別、數據緩存、數據通信
C.通信服務、數據傳輸、數據存儲
D.數據轉換、數據緩存、通信服務
10.在區域網中,掌握整個網路命脈的伺服器是( )
A.文件伺服器
B.資料庫伺服器
C.通信伺服器
D.列印伺服器
11.集中器的傳輸單位是( )
A.比特
B.位元組
C.字元
D.報文
12.在OSI七層模型中,實現對傳輸操作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是( )
A.物理層
B.應用層
C.數據鏈路層
D.表示層
13.物理層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實現位操作、數據信號傳輸、介面設計和( )
A.差錯控制
B.信號傳輸規程
C.流量控制
D.通信控制規程
14.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層次是( )
A.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
B.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和運輸層
C.網路層、運輸層和表示層
D.網路層、表示層和會話層
15.下列各項中,不屬於運輸層服務的是( )
A.連接與傳輸
B.端對端通信
C.安全保密
D.異常報告
16.下列關於LAN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對LAN傳輸質量的要求比廣域網的低
B.LAN的地域范圍一般在10—20公里之間
C.LAN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較高
D.所有規格的光纖傳輸媒體都適於LAN
17.網橋的最高層是( )
A.網路層
B.數據鏈路層
C.會話層
D.應用層
18.下述關於集線器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
A.集線器具有公共電源特性
B.集線器具有較多的電纜接線
C.集線器操作介面一致
D.如果集線器失效,整個網路無法運行
19.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資產主要是指( )
A.網路硬體設備
B.網路軟體
C.數據
D.通信設施
20.域名右部分,用於表示教育機構的是( )
A.com
B.e
C.ory
D.gov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具有單獨數據處理能力,連接在多用戶系統中的計算機稱為___________。
22.網路節點分為___________節點和___________節點兩大類。
23.數字數據到模擬信號的調制有三種基本方法,即移幅鍵控法,移頻鍵控法和___________。
24.計算機網路的遠程通信通常採用的傳輸是___________傳輸。
25.通信系統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信源、___________和信宿。
26.在通信系統中,若利用電信號的形式把數據從一點傳輸到另一點,則把用電信號表示的數字數據叫做___________。
27.通信控制設備的基本功能是線路控制、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控制。
28.為實現在表示層實體之間傳遞數據,會話連接必須被映射到___________上。
29.在數據傳輸中把位流的格式稱為___________語法,它是對___________的描述。
30.TCP協議是建立在IP協議之上的,是面向連接的___________的通信協議。
31.組成C/S結構系統的三個基本部分是客戶、伺服器和___________。
32.按照虛擬網路的通信協議,當一個工作站被移動到另一個地方時,其通信協議和___________必須被改變。
33.智能型集線器最主要的優點是:管理是___________的,不需要單獨的___________工作站。
34.管理進程完成各種網路管理功能,通過各設備中的管理代理對網路內的各種設備、設施和資源實施監測和___________。
35.網際網路是一種分層網路互連___________的結構。
36.在ODBC中,用戶在程序中都使用同一套___________。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7.虛擬通信
38.信息網路
39.IP地址
40.磁碟鏡像技術
41.計算機網路系統的風險和威脅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2.簡述分組交換的特點。
43.簡述數據通信的五個基本階段。
44.簡述數據機的主要作用。
45.簡述TCP/IP協議簇中網際層的主要功能。
46.簡述控制令牌訪問控制的操作過
F. 自考計算機網路原理好考嗎據說很難通過的,是真的嗎
不好考,自考的難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難的,主要是考試重點無法把握,復習范圍比較大,但只要掌握復習方法,通過是沒有問題。自考計算機網略原理的復習方法:
1、網上下載歷年試卷和考試大綱,把答案在教材書上找出來。因為自考試題是從題庫中出來的,往往會反復考到,只要把這些題目都背下來,一般及格沒有問題。
2、根據大綱復習,要求識記和掌握的重點背下來,就可以有好的成績。
3、考試時,要把名詞解釋當簡答題回答,凡是能記住的內容只要卷面允許,都寫上去。
4、自考的題目范圍廣,但難度不大,所以要記住的內容比較多。
G.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
解答:
p20的總時延定義,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從主機A開始發送數據到主機A把數據全部發送到鏈路上所需要的時間叫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
依題意,主機A要發送的數據幀長度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麼發送時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從主機A到交換機的傳播時延是20μs
交換機接收完分組這個分組同樣需要時間,按照題意是35μs
然後交換機開始發送這個分組,又需要計算發送時延,由於分組長度和速率不變,仍然是1000μs
接著這個分組在交換機到主機B之間的鏈路傳遞,傳播時延是20μs。
關於主機B要多少時間才能接收完這個分組,依題意,「從A開始發送至B接收到該分組所需的總時間」,接收到就是主機B開始接收這個分組那一個時刻,也就是分組的第一個位元組到達鏈路末端的那個時刻,後面的時間就不管它了。
總時延就是上面所有時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H. 計算機網路原理試題請教(關於IP計算的)
172.20.8.0~172.20.9.255 就算不劃VLSM都有500多個IP地址。 8個公司一共才316台機......
I. 求"計算機網路原理與使用技術"試題
一、單項或多項選擇題(紅色標記的為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 下列哪種交換方法實時性最好?C
(A)報文分組交換
(B)報文交換
(C)線路交換
(D)各種方法都一樣
2.下列傳輸介質中,哪種傳輸介質的抗干擾性最好? B
(A)雙絞線
(B)光纜
(C)同軸電纜
(D)無線介質
3.下列說法哪些正確:B
(1) 虛電路與電路交換沒有實質不同
(2) 在通信的兩站間只能建立一條虛電路
(3) 虛電路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連接拆除三個階段
(4) 虛電路的各結點不需要為每個分組作路由選擇判定
4.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三個主要技術是: ABC
(A)拓撲結構
(B)傳輸介質
(C)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D)鏈路距離
5.按照路徑選擇演算法,連接LAN的網橋通常分為A 。
(A)透明網橋
(B)協議轉換網橋
(C)源路徑選擇透明網橋
(D)源路徑選擇網橋
6.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環境中, 起著控制的作用。 B
(A)Web伺服器
(B)Web瀏覽器
(C)HTTP協議
(D)HTML語言
7.幀中繼技術本質上是分組交換技術,它與X .25建議的主要關系是 。 B
(A)對X.25協議進行了擴充
(B)對X.25協議進行了簡化
(C)與X.25協議進無關
(D)都不是
8.在OSI/RM中,一個層N與它之上的N+1層的關系是什麼? A
(A)第N層為第N+1層提供服務
(B)第N+1層把從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個報頭
(C)第N層使用第N+1層提供的服務
(D)第N層與第N+1層相互沒有影響
9.兩個不同計算機類型能通信,如果: ABC
(A)它們符合OSI/RM
(B)它們都使用TCP/IP
(C)它們都使用兼容的協議組
(D)它們一個是WINDOWS,一個是UNIX工作站
10.域名與下面哪個一一對應? B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網路
(D)以上都不是
11.ARP協議的主要功能是: A
(A)將IP地址解析為物理地址
(B)將物理地址解析為IP地址
(C)將主機名解析為IP地址
(D)將解析IP地址為主機名
12.以下哪個IP地址屬於C類地址?BC
(A)10.2.3.4
(B)202.38.214.2
(C)192.38.214.2
(D)224.38.214.2
13.下列哪些分段可能是數據長度為336位元組的IP數據報的分段? AD
(A)數據長度=320,偏移=0,M標志=1
(B)數據長度=320,偏移=0,M標志=0
(C)數據長度=16,偏移=320,M標志=0
(D)數據長度=16,偏移=40,M標志=0
14.WWW伺服器把信息組織成 。 B
(A)集中網頁
(B)分布式超文本/超媒體
(C)關系資料庫
(D)主頁
15.網路的配置主要是安裝和配置 。 D
(A)用戶
(B)IP地址
(C)網卡
(D)協議
16.無論是SLIP還是PPP協議都是 協議。 D
(A)物理層
(B)傳輸層
(C)網路層
(D)數據鏈路層
17.在計算機網路中 只隔離沖突,但不隔離廣播。 C
(A)中繼器
(B)路由器
(C)網橋
(D)網關
18.當相鄰高層的實體把 傳到低層實體後,被低層實體視為 。 D
(A)IDU,PDU
(B)PDU,IDU
(C)IDU,SDU
(D)PDU,SDU
19.物理層協議主要規定了 等四大特性。 ABCD
(A)機械(B)功能 (C)電氣(D)過程
20.任何一層的報文由 組成。 AD
(A)報頭
(B)協議
(C)數據報
(D)上一個相鄰高層的實體的數據
21.描述中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單位是 。 D
(A)報文
(B)分組
(C)數據報
(D)幀
22.下述哪個選擇正確地描述了OSI/RM的分層次序。C
(A)PH、DL、T、N、P、S、A
(B)PH、DL、N、T、P、S、A
(C)PH、DL、N、T、S、P、A
(D)DL、PH、T、N、P、S、A
23.在載波偵聽與匯流排訪問方法上,CSMA/CD類似------CSMA協議。 A
(A)1-堅持式
(B)P-堅持式
(C)非堅持式
(D)都不是
24.路由器通過 層進行網路互連。 D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運輸層
(D)網路層
25.下面 網路技術最適合多媒體通信的需求。 C
(A)X.25
(B)ISDN
(C)ATM
(D)幀中繼
26.區域網常用的拓撲結構有____。 ABC
(A)匯流排型
(B)星型
(C)環型
(D)不規則型
27.下列哪種交換方法最有效地使用網路帶寬? A
(A)報文分組交換
(B)報文交換
(C)線路交換
(D)各種方法都一樣
28.數據通信中,利用編碼來進行差錯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 AB
(A)自動重發請求ARQ
(B)前向糾錯FEC
(C)混合糾錯HEC
(D)糾錯編碼
29.OSI/RM的三個主要概念是: C
(A)architecture、model、switch
(B)subnet、layer、primitives
(C)services、interface、protocol
(D)WAN、MAN、LAN
30.決定HDLC幀類型的欄位是: C
(A)A欄位
(B)B欄位
(C)C欄位
(D)F欄位
二、(本題12分)三個網路經網橋B和路由器RT互連在一起,如圖1所示。若主機S向主機T發送數據。主機S發送數據幀F1,經路由器RT後變成F2,再經過網橋B達到主機T後變成F3。在每個數據幀中,包含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那麼請根據這四個地址在幀中的實際位置,用圖中所給定的地址將它們標識在數據幀F1 、F2、和F3中。
F1
F2
F3
三、(本題12分)如圖2所示的是TCP連接管理有限狀態機。圖中客戶端的狀態變換用實線,伺服器端的狀態變換用虛線。請以 事件/動作 的形式,直接在圖中的粗實線和虛線上標出其狀態變換的條件(本題答案做在試題卷上)。
四、(本題16分)請根據圖3所示的網路,描述使用RIP協議時路由表的建立過程(註:只要給出各路由器在建立路由表的過程中使用的路由表)。
路由表樣板:
J. 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CRC校驗和數據傳輸問題)
第一題:進行模2除法時被除數錯了,應該是M*2^4,不是M*2^5,因為多項式是4階的,在M後面添4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