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ping命令獲取IP地址如何分析從源地點到目標地點要經過多少個路由器
通過TTL值推算一下數據包已經通過了多少個路由器:源地點TTL起始值(就是比返回TTL略大的一個2的乘方數)-返回時TTL值。例如,返回TTL值為119,那麼可以推算數據報離開源地址的TTL起始值為128,而源地點到目標地點要通過9個路由器網段(128-119),也就是說2的6次方是64,少於119,2的7次方128大於119,這個128就是源地點ttl起始值。
至於tracert查經過的路由,如果你返回的值從1到9,這樣9條,那第9條就是你目的地了,你經過的路由就是9-1=8,經過了8個路由
Ⅱ 計算機網路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給網路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網路的安全問題成了信息社會安全問題的熱點之一,針對計算機網路系統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一系列問題。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知識競賽試題,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計算機網路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當你感覺到你的Win2000運行速度明顯減慢,當你打開任務管理器後發現CPU的使用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你最有可能認為你受到了哪一種攻擊。
B
A、特洛伊木馬
B、拒絕服務
C、欺騙
D、中間人攻擊
2、RC4是由RIVEST在1987年開發的,是一種流式的密文,就是實時的把信息加密成一個整體,它在美國一般密鑰長度是128位,因為受到美國出口法的限制,向外出口時限制到多少位?
C
A、64位
B、56位
C、40位
D、32位
3、假如你向一台遠程主機發送特定的數據包,卻不想遠程主機響應你的數據包。這時你使用哪一種類型的進攻手段?
B
A、緩沖區溢出
B、地址欺騙
C、拒絕服務
D、暴力攻擊
4、小李在使用super
scan對目標網路進行掃描時發現,某一個主機開放了25和110埠,此主機最有可能是什麼?
B
A、文件伺服器
B、郵件伺服器
C、WEB伺服器
D、DNS伺服器
5、你想發現到達目標網路需要經過哪些路由器,你應該使用什麼命令?
C
A、ping
B、nslookup
C、tracert
D、ipconfig
6、以下關於的說法中的哪一項是正確的?
C
A、
是虛擬專用網的簡稱,它只能只好ISP維護和實施
B、
是只能在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上實現加密
C、
IPSEC是也是的一種
D、
使用通道技術加密,但沒有身份驗證功能
7、下列哪項不屬於window2000的安全組件?
D
A、
訪問控制
B、
強制登陸
C、
審計
D、
自動安全更新
8、以下哪個不是屬於window2000的漏洞?
D
A、
unicode
B、
IIS
hacker
C、
輸入法漏洞
D、
單用戶登陸
9、你是一企業網路管理員,你使用的防火牆在UNIX下的IPTABLES,你現在需要通過對防火牆的配置不允許192.168.0.2這台主機登陸到你的伺服器,你應該怎麼設置防火牆規則?
B
A、
iptables—A
input—p
tcp—s
192.168.0.2—source—port
23—j
DENY
B、
iptables—A
input—p
tcp—s
192.168.0.2—destination—port
23—j
DENY
C、
iptables—A
input—p
tcp—d
192.168.0.2—source—port
23—j
DENY
D、
iptables—A
input—p
tcp—d
192.168.0.2—destination—port
23—j
DENY
10、你的window2000開啟了遠程登陸telnet,但你發現你的window98和unix計算機沒有辦法遠程登陸,只有win2000的系統才能遠程登陸,你應該怎麼辦?
D
A、
重設防火牆規則
B、
檢查入侵檢測系統
C、
運用殺毒軟體,查殺病毒
D、
將NTLM的值改為0
11、你所使用的系統為win2000,所有的分區均是NTFS的分區,C區的許可權為everyone讀取和運行,D區的許可權為everyone完全控制,現在你將一名為test的文件夾,由C區移動到D區之後,test文件夾的許可權為?
B
A、
everyone讀取和運行
B、
everyone完全控制
C、
everyone讀取、運行、寫入
D、
以上都不對
12、你所使用的系統為UNIX,你通過umask命令求出當前用戶的umask值為0023,請問該用戶在新建一文件夾,具體有什麼樣的許可權?
A
A、
當前用戶讀、寫和執行,當前組讀取和執行,其它用戶和組只讀
B、
當前用戶讀、寫,當前組讀取,其它用戶和組不能訪問
C、
當前用戶讀、寫,當前組讀取和執行,其它用戶和組只讀
D、
當前用戶讀、寫和執行,當前組讀取和寫入,其它用戶和組只讀
13、作為一個管理員,把系統資源分為三個級別是有必要的,以下關於級別1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
對於那些運行至關重要的系統,如,電子商務公司的用戶帳號資料庫
B、
對於那些必須的但對於日常工作不是至關重要的系統
C、
本地電腦即級別1
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14、以下關於window
NT
4.0的服務包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sp5包含了sp6的所有內容
B、
sp6包含了sp5的所有內容
C、
sp6不包含sp5的某些內容
D、
sp6不包含sp4的某些內容
15、你有一個共享文件夾,你將它的NTFS許可權設置為sam用戶可以修改,共享許可權設置為sam用戶可以讀取,當sam從網路訪問這個共享文件夾的時候,他有什麼樣的許可權?
A
A、
讀取
B、
寫入
C、
修改
D、
完全控制
16、SSL安全套接字協議所使用的埠是:
B
A、
80
B、
443
C、
1433
D、
3389
17、Window2000域或默認的身份驗證協議是:
B
A、
HTML
B、
Kerberos
V5
D、
Apptalk
18、在Linux下umask的八進制模式位6代表:
C
A、
拒絕訪問
B、
寫入
C、
讀取和寫入
D、
讀取、寫入和執行
19、你是一個公司的網路管理員,你經常在遠程不同的地點管理你的網路(如家裡),你公司使用win2000操作系統,你為了方便遠程管理,在一台伺服器上安裝並啟用了終端服務。最近,你發現你的伺服器有被控制的跡象,經過你的檢查,你發現你的伺服器上多了一個不熟悉的帳戶,你將其刪除,但第二天卻總是有同樣的事發生,你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C
A、
停用終端服務
B、
添加防火牆規則,除了你自己家裡的IP地址,拒絕所有3389的埠連入
C、
打安全補丁sp4
D、
啟用帳戶審核事件,然後查其來源,予以追究
20、以下不屬於win2000中的ipsec過濾行為的是:
D
A、
允許
B、
阻塞
C、
協商
D、
證書
21、以下關於對稱加密演算法RC4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
它的密鑰長度可以從零到無限大
B、
在美國一般密鑰長度是128位,向外出口時限制到40位
C、
RC4演算法彌補了RC5演算法的一些漏洞
D、
最多可以支持40位的密鑰
22、你配置UNIX下的Ipchains防火牆,你要添加一條規則到指定的chain後面,你應該使用參數:
A
A、—A
B、—D
C、—S
D、—INPUT
二、多項選擇題
1、以下關於對稱加密的說法正確的是?
ACD
A、
在對稱加密中,只有一個密鑰用來加密和解密信息
B、
在對稱加密中,用到了二個密鑰來加密和解密信息,分別是公共密鑰和私用密鑰
C、
對稱加密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雙方都必需完全相信對方,並持有這個密鑰的備份
D、
對稱加密的速度非常快,允許你加密大量的信息而只需要幾秒鍾
2、以下不屬於對稱加密演算法的是?
CD
A、
DES
B、
RC4
C、
HASH
3、在保證密碼安全中,我們應採取正確的措施有?
ABC
A、
不用生日做密碼
B、
不要使用少於5位的密碼
算機網路安全模擬試題
一、是非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的在括弧內劃√,錯的劃×,填入其它符號按錯論。)
(
)1.城域網採用LAN技術。
(
)2.TCP/IP體系有7個層次,ISO/OSI體系有4個層次。
(
)3.ARP協議的作用是將物理地址轉化為IP地址。
(
)4.
在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技術中,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同步時鍾。
(
)5.從理論上說,區域網的拓撲結構應當是指它的物理拓撲結構。
(
)6.
在10Mb/s共享型乙太網系統中,站點越多,帶寬越窄。
(
)7.ADSL技術的缺點是離交換機越近,速度下降越快。
(
)8.
TCP連接的數據傳送是單向的。
(
)9.
匿名傳送是FTP的最大特點。
(
)10.
網路管理首先必須有網路地址,一般可採用實名制地址。
二、單選題和多選題(每題2分,共30分。除題目特殊說明是多選題外,其他均為單選題。單選題在括弧內選擇最確切的一項作為答案。)
1.
OSI模型的物理層負責下列(
)功能。
A、格式化報文
B、為數據選擇通過網路的路由
C、定義連接到介質的特徵
D、提供遠程文件訪問功能
2.
(4選2)在建網時,設計IP地址方案首先要(
)。
A.
給每一硬體設備分配一個IP地址
B.
選擇合理的IP定址方式
C.
保證IP地址不重復
D.
動態獲得IP地址時可自由安排
3.
Internet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常把它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較,稱之為(
)。
A、第四媒體
B、交互媒體
C、全新媒體
D、交流媒體
4.
(4選2)網路按通信方式分類,可分為(
)。
A、點對點傳輸網路
B、廣播式傳輸網路
C、數據傳輸網
D、對等式網路
5.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IP地址用於標識連入Internet上的計算機
B、在Ipv4協議中,一個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
C、在Ipv4協議中,IP地址常用帶點的十進制標記法書寫
D、A、B、C類地址是單播地址,D、E類是組播地址
6.
一個路由器有兩個埠,分別接到兩個網路,兩個網路各有一個主機,IP地址分別為110.25.53.1和110.24.53.6,子網掩碼均為255.255.0.0,請從中選出兩個IP地址分別分配給路由器的兩個埠(
)。
A、110.25.52.2和110.24.52.7
B、110.24.53.2和110.25.53.7
C、111.25.53.2和111.24.53.7
D、110.25.53.2和110.24.53.7
7.
(4選2)下列說法中屬於ISO/OSI七層協議中應用層功能的是(
)。
A、擁塞控制
B、電子郵件
C、防止高速的發送方的數據把低速的接收方淹沒
D、目錄查詢
8.
(4選3)如果發現網路變得很慢,經過觀察,發現網路沖突增加很多,以下哪些情況會引起此類故障(
)。
A、電纜太長
B、有網卡工作不正常
C、網路流量增大
D、電纜斷路
9.
下列網卡中,屬於按照匯流排類型分類的是(
)。
A、10M網卡、100M網卡
B、桌面網卡與伺服器網卡
C、PCI網卡、ISA網卡
D、粗纜網卡、細纜網卡
10.
RIP是(
)協議棧上一個重要的路由協議。
A、IPX
B、TCP/IP
C、NetBEUI
D、AppleTalk
11.
(4選3)下列關於中繼器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擴展區域網傳輸距離
B、放大輸入信號
C、檢測到沖突,停止傳輸數據到發生沖突的網段
D、增加中繼器後,每個網段上的節點數可以大大增加
12.
下列屬於
10
Base-T中網卡與集線器之間雙絞線接法的是(
)。
A、l-l,2-2,3-3,6-6
B、l-3,2-6,3-l,6-2
C、1-2,2-1,3-6,6-3
D、1-6,2-3,3-2,6-l
13.
劃分VLAN的方法常用的有(
)、按MAC地址劃分和按第3層協議劃分3種。
A、按IP地址劃分
B、按交換埠號劃分
C、按幀劃分
D、按信元交換
14.
乙太網交換機的最大帶寬為(
)。
A、等於埠帶寬
B、大於埠帶寬的總和
C、等於埠帶寬的總和
D、小於埠帶寬的總和
15.
某公司位於A市,其分公司位於距A市120公里的B市,總部與分公司之間在上班時間內要經常性地進行大量電子表格傳遞,則應選擇的合理通信連接方式為(
)。
A、普通電話撥號聯網
B、光纜快速乙太網
C、幀中繼
D、星形網
三、填充題(每空1分,共20分)
1.
在下列括弧中填入區域網或廣域網
(
)通常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限制條件是傳輸通道的速率,(
)跨越無限的距離,(
)通常使用廣播技術來替代存儲轉發的路由選擇。
2.
虛擬主機服務是指為用戶提供(
)、(
)和網頁設計製作等服務。
3.
衡量數據通信的主要參數有(
)和(
)。
4.
IP地址11011011,00001101,00000101,11101110用點分10進製表示可寫為(
)。
5.
綜合布線系統可劃分為工作區子系統、骨幹線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
)和戶外子系統。
6.
任何網路都有以下三個要素,即:共享服務、(
)和(
)。
7.
IP地址分配有動態主機分配協議、(
)
和(
)
三種IP定址方式。
8.
防火牆的組成可以表示成(
)+(
)。
9.
認證主要包括實體認證和(
)兩大類。
10.
Intranet分層結構包括網路、(
)、應用三個層次。
11.
在TCP/IP網路中,測試連通性的常用命令是(
)。
四、簡答題(共40分)
1.
簡述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分別由哪些主要部分組成,其主要功能是什麼。(本題6分)
2.
試辯認以下IP地址的網路類別:(本題10分)
①
01010000,10100000,11,0101
②
10100001,1101,111,10111100
③
11010000,11,101,10000001
④
01110000,00110000,00111110,11011111
⑤
1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3.
簡述交換機與集線器在工作原理上的區別。(本題6分)
4.
簡述為何在網路中路由器通常比網橋有更長的時延。(本題8分)
5.
簡述不支持TCP/IP的設備應如何進行SNMP管理。(本題10分)
計算機網路模擬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是非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的在括弧內劃√,錯的劃×,填入其它符號按錯論。)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單選題和多選題(每題2分,共30分。除題目特殊說明是多選題外,其他均為單選題。單選題在括弧內選擇最確切的一項作為答案。)
1.
C
2.
B、D
3.
A
4.
A、B
5.
D
6.
B
7.
B、D
8.
A、B、C
9.
C
10.
B
11.
A、B、C
12.
A
13.
B
14.
C
15.
C
三、填充題(每空1分,共20分)
1.區域網、廣域網、廣域網、區域網
2.域名注冊、伺服器空間租用
3.數據通信速率、誤碼率
4.219,13,5,238
5.水平布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
6.傳輸介質、網路協議
7.自動專用IP地址定址、手工設置
8.過濾器、安全策略
9.消息認證
10.服務
11.PING
四、簡答題(共40分)
1.(本題6分)
答:
通信子網負責整個網路的純粹通信部分,資源子網即是各種網路資源(主機上的列印機、軟體資源等)的集合。
通信子網由兩個不同的部件組成,即傳輸線和交換單元。傳輸介質也稱為電路、信道,信道是通信中傳遞信息的通道,包含發送信息、接收信息和轉發信息的設備。傳輸介質是指用於連接兩個或多個網路結點的物理傳輸電路,例如,電話線、同軸電纜、光纜等。通信信道應包括傳輸介質與通信設備,它是建立在傳輸介質之上的。採用多路復用技術時,一條物理傳輸介質上可以建立多條通信信道。
2.
(本題10分)
答:
01010000,10100000,11,0101
A類
10100001,1101,111,10111100
B類
11010000,11,101,10000001
C類
01110000,00110000,00111110,11011111
A類
1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D類
3.
(本題6分)
答:集線器採用“廣播模式”工作,很容易產生“廣播風暴”,當網路規模較大時性能會收到影響。交換機工作的原理是通過發出請求的埠和目的埠之間相互影響而不影響其他埠。因此交換機能夠抑制廣播風暴的產生並在一定程度上隔離沖突域。
4.
(本題8分)
答:由於“路由”過程中採用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存儲/轉發的技術,節點存儲/轉發的時延較大,每個節點都要接收、存儲、檢錯、糾錯、轉發大量的數據信息,路由表建表、改表和查表工作也會產生節點延遲。這些情況導致路由器的時延較長。
5.
(本題10分)
答:
SNMP要求所有的代理設備和管理站都必須實現TCP/IP。這樣,對於不支持TCP/IP的設備,就不能直接用SNMP進行管理。為此,提出了委託代理的概念。
Ⅲ 路由是什麼
本文為大家講解路由是什麼,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路由是指導IP報文發送的路徑信息
(N,R1,M)
R1
目標網路 N
其他網路
在基於 TCP/IP 的網路中,所有數據的流向都是由IP地址來指定的,網路協議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將報文從適當的介面發送出去。而路由就是指導報文發送的路徑信息。就像實際上生活中交叉路口的路標一樣,路由信息在網路路徑的交叉點(路由器)上標明去往目標網路的正確途徑,網路層協議可以根據報文的目的地查找到對應的路由信息,把報文按正確的途徑發送出去。一般一條路由信息至少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目標網路,用以配置報文的目的地址,進行路由選擇;下一跳,指明路由的發送路徑;Metric、路由權,標示路徑的好環,是進行路由選擇的標准。
例如,路由器上有一條去往目標網路 N 的路由,下一跳是R1。所有經過此路由器的去往目標網路 N 的報文都被轉發到路由器R1 上去,再重復這種路由過程,直到到達正確的目的地。
路由的分類
路由的種類由種
靜態路由
預設路由
動態路由
通常情況下,指導IP 轉發的路由信息可以通過如下三種不同的途徑來獲得:
靜態路由 -- 由系統管理員手動配置的到目標網路的唯一路徑,當網路結構發生變化時也必須由系統管理員手動的修改配置。但合理的使用靜態路由可以改進網路的性能,為重要的應用保存帶寬。
預設路由 -- 由系統管理員手動配置的一種特殊路由,可以將所有找不到匹配路由的報文轉發到指定的預設網關。
動態路由 -- 由動態路由協議從其他路由器學到的到達目標網路的發送路徑,可以根據網路結構的變化動態地更新路由信息。
Ⅳ 為了確定網路層所經過的路由器數目應使用什麼命令
tracert是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一個路由跟蹤命令。通過該命令的返回結果,可以獲得本地到達目標主機所經過的路由器數目。其命令語法是: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其中,選項 [-d] 表示不需要把IP地址轉換成域名:選項-h maximum_hops用於設置允許跟蹤的最大跳數;選項-j host-list可列出所經過的主機列表:選項-w timeout用於設置每次回復的最大允許延時
Ⅳ 在windows下,通過命令可以知道到達目標網路經過哪些路由器
可以使用tracert這個命令
Ⅵ 簡述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簡述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路由器是一種三層設備,是使用IP地址定址,實現從源IP到達目標IP地址的端到端的服務,其工作原理如下:
-
路由器接收到數據包,提取目標IP地址及子網掩碼計算目標網路地址;
-
根據目標網路地址查找路由表,如果找到目標網路地址就按照相應的出口發送到下一個路由器;
-
如果沒有找到,就看一下有沒有默認路由,如果有就按照默認路由的出口發送給下一個路由器;
-
如果沒有找到就給源IP發送一個出錯ICMP數據包表明沒法傳遞該數據包;
-
如果是直連路由就按照第二層MAC地址發送給目標站點。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與過程
路由器工作原理示例:
(1)工作站A將工作站B的地址12.0.0.5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包的形式發送給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後,先從包頭中取出地址12.0.0.5,並根據路徑表計算出發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徑:R1->R2->R5->B;並將數據包發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復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包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包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
路由器轉發分組報文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當IP子網中的一台主機發送IP分組給同一IP子網的另一台主機時,它將直接把IP分
組送到網路上,對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給不同IP子網上的主機時,它要選擇一個能到達
目的子網上的路由器,把IP分組送給該路由器,由路由器負責把IP分組送到目的地。如
果沒有找到這樣的路由器,主機就把IP分組送給一個稱為「預設網關(default
gateway)」的路由器上。「預設網關」是每台主機上的一個配置參數,它是接在同一
個網路上的某個路由器埠的IP地址。
路由器轉發IP分組時,只根據IP分組目的IP地址的網路號部分,選擇合適的埠,
把IP分組送出去。同主機一樣,路由器也要判定埠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網,如果是,
就直接把分組通過埠送到網路上,否則,也要選擇下一個路由器來傳送分組。路由器
也有它的預設網關,用來傳送不知道往哪兒送的IP分組。這樣,通過路由器把知道如何
傳送的IP分組正確轉發出去,不知道的IP分組送給「預設網關」路由器,這樣一級級地
傳送,IP分組最終將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IP分組則被網路丟棄了。
目前TCP/IP網路,全部是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Inter就是成千上萬個IP子
網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國際性網路。這種網路稱為以路由器為基礎的網路(router
based neork),形成了以路由器為節點的「網間網」。在「網間網」中,路由器不
僅負責對IP分組的轉發,還要負責與別的路由器進行聯絡,共同確定「網間網」的路由
選擇和維護路由表。
路由動作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尋徑和轉發。尋徑即判定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由
路由選擇演算法來實現。由於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選擇協議和路由選擇演算法,要相對復雜一
些。為了判定最佳路徑,路由選擇演算法必須啟動並維護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
由信息依賴於所用的路由選擇演算法而不盡相同。路由選擇演算法將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
路由表中,根據路由表可將目的網路與下一站(nexthop)的關系告訴路由器。路由器
間互通信息進行路由更新,更新維護路由表使之正確反映網路的拓撲變化,並由路由器
根據量度來決定最佳路徑。這就是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
協議(RIP)、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和邊界網關協議(BGP)等。
轉發即沿尋徑好的最佳路徑傳送信息分組。路由器首先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
知道如何將分組發送到下一個站點(路由器或主機),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發送分組
,通常將該分組丟棄;否則就根據路由表的相應表項將分組發送到下一個站點,如果目
的網路直接與路由器相連,路由器就把分組直接送到相應的埠上。這就是路由轉發協
議(routed protocol)。
路由轉發協議和路由選擇協議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獨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後者維護的
路由表,同時後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來發布路由協議數據分組。下文中提到的路由
協議,除非特別說明,都是指路由選擇協議,這也是普遍的習慣。
簡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網路通過貓進入路由,路由將寬頻撥號,然後變為平行的兩路,一路無線,一路為多個有線,根據終端資源佔用分配網路流量
傳統地,路由器工作於OSI七層協議中的第三層,其主要任務是接收來自一個網路介面的數據包,根據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決定轉發到下一個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轉發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數據包的幀格前添加下一個MAC地址,同時IP數據包頭的TTL(Time To Live)域也開始減數,並重新計算校驗和。當數據包被送到輸出埠時,它需要按順序等待,以便被傳送到輸出鏈路上。
簡述路由器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 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簡單的講,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為了簡單地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網路。如圖所示,A、B、C、D四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如圖所示網路環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發揮其路由、數據轉發作用的。現假設網路A中一個用戶A1要向C網路中的C3用戶發送一個請求信號時,信號傳遞的步驟如下: 第1步:用戶A1將目的用戶C3的地址C3,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同一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當路由器A5埠偵聽到這個地址後,分析得知所發目的節點不是本網段的,需要路由轉發,就把數據幀接收下來。 第2步:路由器A5埠接收到用戶A1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並根據路由表計算出發往用戶C3的最佳路徑。因為從分析得知到C3的網路ID號與路由器的C5網路ID號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埠直接發向路由器的C5埠應是信號傳遞的最佳途經。 第3步:路由器的C5埠再次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機ID號,如果在網路中有交換機則可先發給交換機,由交換機根據MAC地址表找出具體的網路節點位置;如果沒有交換機設備則根據其IP地址中的主機ID直接把數據幀發送給用戶C3,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通信轉發過程也完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網路有多麼復雜,路由器其實所作的工作就是這么幾步,所以整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當然在實際的網路中還遠比上圖所示的要復雜許多,實際的步驟也不會像上述那麼簡單,但總的過程是這樣的。
路由器工作原理是什麼?
很難解釋,可以在網路文庫搜一下,比較詳細
簡述液力變矩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我學汽車專業的 希望能幫到你 有什麼疑問可以找我
自動擋的汽車由於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沒有離合器,他們之間的連接是靠液力變矩器來實現的,液力變矩器的作用一是傳遞轉速和扭矩、二是使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之間的連接成為非剛性的以方便自動變速箱自動換擋。
曾有一種說法,AT上的液力變矩器相當於MT上的離合器,起到動力的連接和中斷的作用。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AT與發動機曲軸是直接連接的,不像MT有一個動力的開關:離合器。所以從點火的瞬間開始,液力變矩器便開始轉動了,對於動力的連接和中斷,仍由齒輪箱內部的離合器來完成,液力變矩器唯一與MT離合器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液力變矩器「軟連接」的特性,與MT離合器的「半聯動」工況相近。
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兩個風扇相對,一個風扇工作,然後將另一個不工作的風扇吹動。這個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釋液力變矩器中泵輪和渦輪之間的工作關系。不過詳細解釋其工作原理,則有些復雜。
動力輸出之後,帶動與變矩器殼體相連的泵輪,泵輪攪動變矩器中的自動變速箱油(以下簡稱ATF),帶動渦輪轉動,ATF在殼體中是一個循環的動作,由於泵輪旋轉時的離心力,ATF會在泵輪的作用下,甩向外側,沖向前方的渦輪,再流向軸心位置,回到泵輪一側,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將動力傳向與齒輪箱連接的渦輪。
不過只有該零部件和傳動方式,只能稱為液力耦合器,若想成為液力變矩器,必然要改變渦輪葉片的形狀,這樣一來,ATF在經過渦輪再循環回泵輪時,會與泵輪旋轉方向相反,因而造成沖擊,所以為了成為液力變矩器還需另一個部件:導輪。導輪是存在於泵輪和渦輪之間的一個部件,用於調節殼體中ATF液流方向,通過單向離合器與箱體固定。
有了導輪,才有了「變矩」的靈魂所在,在泵輪與渦輪轉速差較大時,動力輸出的扭矩也變大了,此時的變矩器想當一個無級變速器,通過轉速差來提升扭矩,此時導輪處於固定狀態,用以調節ATF迴流;而當轉速差降低,渦輪泵輪耦合或鎖止時,扭矩接近對等,無需增矩,導輪隨泵輪和渦輪同向轉動,避免自身攪動ATF,造成動力的損耗。
至此我們了解到了液力變矩器的最大特點——軟連接,而這種動力的傳輸方式起到了兩大功能:1、從靜止到低速時的平穩起步;2、在加速過程中,較大動力輸出時,起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如果與MT上的離合器相比較,則需注意的是,第一條起到了並優化了MT上離合器的功能,但第二條則是離合器無法實現的。
但液力變矩器這先天「軟連接」特點有一個弱點,動力不是直接輸出的,在扭矩輸出對等是,泵輪的轉速要大於渦輪這樣的話在傳輸動力時,ATF還在殼體中循環,浪費了動力,所以目前幾乎所有液力變矩器都有一個高效節能的部件:液力變矩器鎖止器。鎖止器的形式是一個多片離合器,其作用就是當變矩器處於耦合狀態,無需增矩時,將泵輪和渦輪鎖止,這樣的話動力傳遞即為「硬連接」,全部的無損(或者說有微量的動力流失)的將從曲軸傳遞到了下一站:變速箱。
簡單解釋一下上圖:i軸為轉速比,表示渦輪與泵輪轉速之比,左端泵輪轉速遠大於渦輪,右邊相等。起步或大腳油門時,轉速比較小,泵輪比渦輪快很多,此時泵輪輸出的扭矩要比渦輪輸入扭矩大很多,比較有力,但傳動效率較低;輕踩油門,轉速比增加,變矩比降低,傳動效率也相應提高,轉速比為60%時,效率最高;當穩定油門,速度較為穩定是,轉速比進一步上升,變矩比接近1,但此時傳動效率下降;為避免動力流失,變矩器用離合器鎖止,轉速比驟增至1,效率也達到最高。
液力變矩器並非AT的特徵
液力變矩器不是AT特有,一些CVT變速器也使用了液力變矩器作為優化動力的機構;AT也不是絕對使用液力變矩器來實現軟連接的,例如某些賓士AMG車型上用的Speedshift MCT自動變速器,就用一副多片離合器代替了液力變矩器。所以液力變矩器並不是AT最大的特點,與多組離合器/制動器協同工作的行星齒輪組,才是自動變速器的最大特點。
液力變矩器 fluid torque converter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的一種非剛性扭矩變換器,是液力傳動的型式之一。它有一個密閉工作腔,液體在腔內循環流動,其中泵輪、渦輪和導輪分別與輸入軸、輸出軸和殼體相聯。動力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帶動輸入軸旋轉時,液體從離心式泵輪流出,順次經過渦輪、導輪再返回泵輪,周而復始地循環流動。泵輪將輸入軸的機械能傳遞給液體。高速液體推動渦輪旋轉,將能量傳給輸出軸。液力變矩器靠液體與葉片相互作用產生動量矩的變化來傳遞扭矩。液力變矩器不同於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徵是它具有固定的導輪。導輪對液體的導流作用使液力變矩器的輸出扭矩可高於或低於輸入扭矩,因而稱為變矩器。輸出扭矩與輸入扭矩的比值稱變矩系數,輸出轉速為零時的零速變矩系數通常約2~6。變矩系數隨輸出轉速的上升而下降。液力變矩器的輸入軸與輸出軸間靠液體聯系,工作構件間沒有剛性聯接。液力變矩器的特點是:能消除沖擊和振動,過載保護性能和起動性能好;輸出軸的轉速可大於或小於輸入軸的轉速,兩軸的轉速差隨傳遞扭矩的大小而不同;有良好的自動變速性能,載荷增大時輸出轉速自動下降,反之自動上升;保證動力機有穩定的工作區,載荷的瞬態變化基本不會反映到動力機上。液力變矩器在額定工況附近效率較高,最高效率為85~92%。葉輪是液力變矩器的核心。它的型式和布置位置以及葉片的形狀,對變矩器的性能有決定作用。有的液力變矩器有兩個以上的渦輪、導輪或泵輪,藉以獲得不同的性能。最常見的是正轉(輸出軸和輸入軸轉向一致)、單級(只有一個渦輪)液力變矩器。兼有變矩器和耦合器性能特點的稱為綜合式液力變矩器,例如導輪可以固定、也可以隨泵輪一起轉動的液力變矩器。為使液力變矩器正常工作,避免產生氣蝕和保證散熱,需要有一定供油壓力的輔助供油系統和冷卻系統。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路由器工作原理
傳統地,路由器工作於OSI七層協議中的第三層,其主要任務是接收來自一個網路介面的數據包,根據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決定轉發到下一個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轉發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數據包的幀格前添加下一個MAC地址,同時IP數據包頭的TTL(Time To Live)域也開始減數,並重新計算校驗和。當數據包被送到輸出埠時,它需要按順序等待,以便被傳送到輸出鏈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時能夠按照某種路由通信協議查找設備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節點有一條以上的路徑,則基本預先確定的路由准則是選擇最優(或最經濟)的傳輸路徑。由於各種網路段和其相互連接情況可能會因環境變化而變化,因此路由情況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協議的規定而定時更新。
網路中,每個路由器的基本功能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則來動態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路由信息的有效性。為了便於在網路間傳送報文,路由器總是先按照預定的規則把較大的數據分解成適當大小的數據包,再將這些數據包分別通過相同或不同路徑發送出去。當這些數據包按先後秩序到達目的地後,再把分解的數據包按照一定順序包裝成原有的報文形式。路由器的分層定址功能是路由器的重要功能之一,該功能可以幫助具有很多節點站的網路來存儲定址信息,同時還能在網路間截獲發送到遠地網段的報文,起轉發作用;選擇最合理的路由,引導通信也是路由器基本功能;多協議路由器還可以連接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路段,成為不同通信協議網路段之間的通信平台。
一般來說,路由器的主要工作是對數據包進行存儲轉發,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步:當數據包到達路由器,根據網路物理介面的類型,路由器調用相應的鏈路層功能模塊,以解釋處理此數據包的鏈路層協議報頭。這一步處理比較簡單,主要是對數據的完整性進行驗證,如CRC校驗、幀長度檢查等。
第二步:在鏈路層完成對數據幀的完整性驗證後,路由器開始處理此數據幀的IP層。這一過程是路由器功能的核心。根據數據幀中IP包頭的目的IP地址,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查找下一跳的IP地址;同時,IP數據包頭的TTL(Time To Live)域開始減數,並重新計算校驗和(Checksum)。
第三步:根據路由表中所查到的下一跳IP地址,將IP數據包送往相應的輸出鏈路層,被封裝上相應的鏈路層包頭,最後經輸出網路物理介面發送出去。
簡單地說,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包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策略或叫選擇最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上述過程描述了路由器的主要而且關鍵的工作過程,但沒有說明其它附加性能,例如訪問控制、網路地址轉換、排隊優先順序等。
、簡述顯示卡的基本工作原理。
顯示卡(videocard)是系統必備的裝置,它負責將 CPU 送來的影像資料(data)處理成顯示器(monitor) 可以了解的格式,再送到顯示屏 (screen) 上形成影像。它是我們從電腦獲取資訊最重要的管道。因此顯示卡及顯示器是電腦最重要的部份之一。
1、從匯流排 (bus) 進入顯卡晶元 -將 CPU 送來的資料送到顯卡晶元裡面進行處理。 (數位資料)
2、從 video chipset 進入 video RAM-將晶元處理完的資料送到顯存。 (數位資料)
3、從顯存進入 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 RAM DAC),由顯示顯存讀取出資料再送到 RAM DAC 進 行資料轉換的工作(數位轉類比)。 (數位資料)
4、從 DAC 進入顯示器 (Monitor)-將轉換完的類比資料送到顯示屏 (類比資料)
Ⅶ 你想發現到達目標網路需要經過哪些路由器,你應該使用什麼命令
Tracert命令,使用tracert命令不僅可以快速顯示數據包到達目標主機所經過的路徑(路由器),並顯示到達每個節點(路由器)的時間,詳細步驟:
1、點擊電腦左下角任務欄上的搜索框,輸入」cmd「。
Ⅷ 你想發現到達目標網路需要經過哪些路由器,你應該使用什麼命令
如果你在電腦上可以進命令行輸入
tracert
目標網路ip就可以看見經過了多少跳(即是經過了多少個路由器)
Ⅸ 想發現到達目標網路需要經過那些路由器,應該使用的命令為
如果你在電腦上可以進命令行輸入 tracert 目標網路IP就可以看見經過了多少跳(即是經過了多少個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