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交換機工作原理實驗報告
擴展閱讀
臨沂哪裡有平板電腦賣 2025-09-18 23:05:13

計算機網路交換機工作原理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 2023-01-24 18:32:15

⑴ 簡述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1993年,區域網交換設備出現,1994年,國內掀起了交換網路技術的熱潮。其實,交換技術是一個具有簡化、低價、高性能和高埠密集特點的交換產品,體現了橋接技術的復雜交換技術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操作。與橋接器一樣,交換機按每一個包中的MAC地址相對簡單地決策信息轉發。而這種轉發決策一般不考慮包中隱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與橋接器不同的是交換機轉發延遲很小,操作接近單個區域網性能,遠遠超過了普通橋接互聯網路之間的轉發性能。

交換技術允許共享型和專用型的區域網段進行帶寬調整,以減輕區域網之間信息流通出現的瓶頸問題。現在已有乙太網、快速乙太網、FDDI和ATM技術的交換產品。

類似傳統的橋接器,交換機提供了許多網路互聯功能。交換機能經濟地將網路分成小的沖突網域,為每個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帶寬。協議的透明性使得交換機在軟體配置簡單的情況下直接安裝在多協議網路中;交換機使用現有的電纜、中繼器、集線器和工作站的網卡,不必作高層的硬體升級;交換機對工作站是透明的,這樣管理開銷低廉,簡化了網路節點的增加、移動和網路變化的操作。

利用專門設計的集成電路可使交換機以線路速率在所有的埠並行轉發信息,提供了比傳統橋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論上單個乙太網埠對含有64個八進制數的數據包,可提供14880bps的傳輸速率。這意味著一台具有12個埠、支持6道並行數據流的「線路速率」乙太網交換器必須提供89280bps的總體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專用集成電路技術使得交換器在更多埠的情況下以上述性能運行,其埠造價低於傳統型橋接器。

二、三種交換技術

1.埠交換

埠交換技術最早出現在插槽式的集線器中,這類集線器的背板通常劃分有多條乙太網段(每條網段為一個廣播域),不用網橋或路由連接,網路之間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塊插入後通常被分配到某個背板的網段上,埠交換用於將以太模塊的埠在背板的多個網段之間進行分配、平衡。根據支持的程度,埠交換還可細分為:

·模塊交換:將整個模塊進行網段遷移。

·埠組交換:通常模塊上的埠被劃分為若干組,每組埠允許進行網段遷移。

·埠級交換:支持每個埠在不同網段之間進行遷移。這種交換技術是基於OSI第一層上完成的,具有靈活性和負載平衡能力等優點。如果配置得當,那麼還可以在一定程度進行客錯,但沒有改變共享傳輸介質的特點,自而未能稱之為真正的交換。

2.幀交換

幀交換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區域網交換技術,它通過對傳統傳輸媒介進行微分段,提供並行傳送的機制,以減小沖突域,獲得高的帶寬。一般來講每個公司的產品的實現技術均會有差異,但對網路幀的處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直通交換:提供線速處理能力,交換機只讀出網路幀的前14個位元組,便將網路幀傳送到相應的埠上。

·存儲轉發:通過對網路幀的讀取進行驗錯和控制。

前一種方法的交換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對網路幀進行更高級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時也無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埠的交換。因此,各廠商把後一種技術作為重點。

有的廠商甚至對網路幀進行分解,將幀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該信元處理極易用硬體實現,處理速度快,同時能夠完成高級控制功能(如美國MADGE公司的LET集線器)如優先順序控制。

3.信元交換

ATM技術代表了網路和通訊技術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是解決目前網路通信中眾多難題的一劑「良葯」,ATM採用固定長度53個位元組的信元交換。由於長度固定,因而便於用硬體實現。ATM採用專用的非差別連接,並行運行,可以通過一個交換機同時建立多個節點,但並不會影響每個節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還容許在源節點和目標、節點建立多個虛擬鏈接,以保障足夠的帶寬和容錯能力。ATM採用了統計時分電路進行復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帶寬可以達到25M、155M、622M甚至數Gb的傳輸能力。

三、區域網交換機的種類和選擇

區域網交換機根據使用的網路技術可以分為:

·以大網交換機;

·令牌環交換機;

·FDDI交換機;

·ATM交換機;

·快速乙太網交換機等。

如果按交換機應用領域來劃分,可分為:

·台式交換機;

·工作組交換機;

·主幹交換機;

·企業交換機;

·分段交換機;

·埠交換機;

·網路交換機等。

區域網交換機是組成網路系統的核心設備。對用戶而言,區域網交換機最主要的指標是埠的配置、數據交換能力、包交換速度等因素。因此,在選擇交換機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交換埠的數量;

(2)交換埠的類型;

(3)系統的擴充能力;

(4)主幹線連接手段;

(5)交換機總交換能力;

(6)是否需要路由選擇能力;

(7)是否需要熱切換能力;

(8)是否需要容錯能力;

(9)能否與現有設備兼容,順利銜接;

(10)網路管理能力。

四、交換機應用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交換機網路中的瓶頸問題

交換機本身的處理速度可以達到很高,用戶往往迷信廠商宣傳的Gbps級的高速背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連接入網的工作站或伺服器使用的網路是以大網,它遵循CSMA/CD介質訪問規則。在當前的客戶/伺服器模式的網路中多台工作站會同時訪問伺服器,因此非常容易形成伺服器瓶頸。有的廠商已經考慮到這一點,在交換機中設計了一個或多個高速埠(如3COM的Linkswitch1000可以配置一個或兩個100Mbps埠),方便用戶連接伺服器或高速主幹網。用戶也可以通過設計多台伺服器(進行業務劃分)或追加多個網卡來消除瓶頸。交換機還可支持生成樹演算法,方便用戶架構容錯的冗餘連接。

2.網路中的廣播幀

目前廣泛使用的網路操作系統有Netware、WindowsNT等,而LanServer的伺服器是通過發送網路廣播幀來向客戶機提供服務的。這類區域網中廣播包的存在會大大降低交換機的效率,這時可以利用交換機的虛擬網功能(並非每種交換機都支持虛擬網)將廣播包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每台文交換機的埠都支持一定數目的MAC地址,這樣交換機能夠「記憶」住該埠一組連接站點的情況,廠商提供的定位不同的交換機埠支持MAC數也不一樣,用戶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交換機埠的連接端點數。如果超過廠商給定的MAC數,交換機接收到一個網路幀時,只有其目的站的MAC地址不存在於該交換機埠的MAC地址表中,那麼該幀會以廣播方式發向交換機的每個埠。

3.虛擬網的劃分

虛擬網是交換機的重要功能,通常虛擬網的實現形式有三種:

(1)靜態埠分配

靜態虛擬網的劃分通常是網管人員使用網管軟體或直接設置交換機的埠,使其直接從屬某個虛擬網。這些埠一直保持這些從屬性,除非網管人員重新設置。這種方法雖然比較麻煩,但比較安全,容易配置和維護。

(2)動態虛擬網

支持動態虛擬網的埠,可以藉助智能管理軟體自動確定它們的從屬。埠是通過藉助網路包的MAC地址、邏輯地址或協議類型來確定虛擬網的從屬。當一網路節點剛連接入網時,交換機埠還未分配,於是交換機通過讀取網路節點的MAC地址動態地將該埠劃入某個虛擬網。這樣一旦網管人員配置好後,用戶的計算機可以靈活地改變交換機埠,而不會改變該用戶的虛擬網的從屬性,而且如果網路中出現未定義的MAC地址,則可以向網管人員報警。

(3)多虛擬網埠配置

該配置支持一用戶或一埠可以同時訪問多個虛擬網。這樣可以將一台網路伺服器配置成多個業務部門(每種業務設置成一個虛擬網)都可同時訪問,也可以同時訪問多個虛擬網的資源,還可讓多個虛擬網間的連接只需一個路由埠即可完成。但這樣會帶來安全上的隱患。虛擬網的業界規范正在制定當中,因而各個公司的產品還談不上互操作性。Cisco公司開發了Inter-SwitchLink(ISL)虛擬網路協議,該協議支持跨骨幹網(ATM、FDDI、FastEthernet)的虛擬網。但該協議被指責為缺乏安全性上的考慮。傳統的計算機網路中使用了大量的共享式Hub,通過靈活接入計算機埠也可以獲得好的效果。

4.高速區域網技術的應用

快速乙太網技術雖然在某些方面與傳統以大網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但100BASE-TX、100BASAE-T4及100BASE-FX對傳輸距離和級連都有了比較大的限制。通過100Mbps的交換機可以打破這些局限。同時也只有交換機埠才可以支持雙工高速傳輸。

目前也出現了CDDI/FDDI的交換技術,另外該CDDI/FDDI的埠價格也呈下降趨勢,同時在傳輸距離和安全性方面也有比較大的優勢,因此它是大型網路骨乾的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3COM的主要交換產品有Linkswitch系列和LANplex系列;BAY的主要交換產品有LattisSwitch2800,BAYstackworkgroup、System3O00/5000(提供某些可選交換模塊);Cisco的主要交換產品有Catalyst1000/2000/3000/5000系列。

三家公司的產品形態看來都有相似之處,產品的價格也比較接近,除了設計中要考慮網路環境的具體需要(強調埠的搭配合理)外,還需從整體上考慮,例如網管、網路應用等。隨著ATM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幀交換機的價格將會進一步下跌,它將成為工作組網的重要解決方案。

⑵ 交換機基本配置實驗報告

你還在為而煩惱么?不用擔心,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網路通訊基礎》實驗報告書

班級: 姓名: 學號:

課程名稱

網路通訊基礎

實驗專案

實驗專案5 交換機基本配置

實驗專案型別





演示

綜合

設計

其他

指導教師

成 績



一、實驗目的

1了解交換機配置的方法。

2掌握CLI配置環境。

3掌握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二、實驗裝置及環境

交換機一台、計算機一台、配置電纜一條,直通網線一條。

三、實驗步驟

建立實驗環境

在交換機關機的情況下,利用帶RJ45聯結器的配置電纜Console線將計算機的串列埠與交換機的Console口相連。

用上面提到的控制台配置方法,進入命令列CLI配置模式,首先進入使用者模式。

配置交換機的名稱和密碼

Switch>使用者模式提示符

Switch>enable進入特權模式

Switch#特權模式提示符

Switch# config terminal進人全域性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全域性配置模式提示符

Switchconfig# hostname SwitchA設定主機名為SwitchA。為交換機命名,能夠唯一的標識網路中的每台交換機,有助於對網路的管理

SwitchAconfig# no hostname SwitchA還原交換機的名稱

Switch config# enable password cisco設定進入特權模式的使能密碼,密碼要求設定為5~8個字元,且區分大小寫

Switchconfig# enable secret cisco1設定加密的使能密碼,作用與enable password相同,但更加安全。一般只需要設定這個密碼。

Switchconfig# end退回到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執行的配置

Switch#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儲存配置

對交換機進行了配置操作,只是修改了當前執行的配置,如果希望交換機重啟以後該配置繼續生效,則必須把當前的執行配置儲存為啟動配置。

1、配置交換機IP地址、預設閘道器、域名、域名伺服器

設定交換機的IP地址、閘道器、域名等資訊,只是為了能夠從網路的任何地方遠端管理交換機,沒有其他用途。在沒有劃分VLAN時,交換機預設存在VLAN1,VLAN1的IP就是交換機的管理IP。某些型號的交換機如Catalyst 2950可以為每個VLAN提供一個管理IP,進入VLAN後可以設定該VLAN內的管理IP。

Switchconfig# int vlan1進入VLAN1的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設定交換機IP地址

Switchconfig-if# exit退回到全域性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254設定預設閘道器

Switchconfig# ip domain-name cisco. 設定域名

Switchconfig# ip name-server 10.0.0.1設定域名伺服器

Switchconfig# end回到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配置

2、配置telnet的遠端登入會話和密碼

Switch# config terminal進入全域性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 line vty 0 4進入虛擬終端埠vty0~vty4的配置模式,其中0 4 定義了可以同時進行5個虛擬終端telnet會話。Catalyst2950最多支援0 15共16個telnet連線

Switch 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為Telnet指定遠端登陸的虛擬終端密碼

Switchconfig-if# exit退回到全域性配置模式

此時可以用直通線把計算機和交換機的普通埠連線起來,然後用telnet方式登陸交換機,進入交換機的CLI配置介面。

3、配置交換機的埠屬性

交換機的埠屬性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設定就能正常工作的。只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對其埠屬性進行配置,配置的物件主要有速率、雙工模式和埠描述等資訊。

Switch# config terminal進人全域性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進人介面fastethernet0/1的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檢視介面配置模式可以使用的命令

用speed{10|100|1000|auto|nonegotiate}命令配置介面的速率:

Switchconfig-if# speed ?檢視speed命令的子命令

Switchconfig-if# speed 100設定該埠速率為100Mb/s

其中,「1000」關鍵字只對1000Base-T埠有效;1000Base-SX埠和GBIC模組埠只能工作於1000 Mbps;「nonegotiate」關鍵字只對1000Base-SX,1000Base-LX和1000Base-ZX GBIC埠有效。

用plex {auto|full|half}配置介面雙工模式:

Switch config-if # plex ?檢視plex命令的子命令

Switchconfig-if# plex full設定該埠為全雙工

其中1000Base-SX和1000Base-T只能工作於全雙工模式;「plex」關鍵字對GBIC埠和Catalyst 2950T24的1000Base-T埠無效。

Switchconfig-if # description CON_TO_LAB設定該埠描述,標識埠

為埠指定描述文字,可以直觀地了解該埠所連線的裝置,方便進行配置和管理。

Switchconfig-if# Ctrl+Z返回到特權模式,同end

Switch# show interface fastethetnet0/1檢視埠0/1的設定結果,結果略

Switch# show interface fastethetnet0/1description檢視埠0/1的描述,結果略

Switch# 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tatus檢視埠fastethernet 0/1的狀態,結果略

4、配置埠組

當許多埠的配置完全相同時,我們可以將若干埠定義成一個埠組,這樣只需對埠組進行設定,即可讓該埠組包含的所有埠擁有相同的配置。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進入全域性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 interface range port-range進入埠組的介面配置模式,port-range為欲配置的埠組范圍

Switch config-if-range #

根據配置需要,輸入介面配置命令,輸入命令的將對埠組中的所有埠生效。

Switch config-if-range # end返回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執行的配置

Switch#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儲存配置

當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時有如下的規則:

有效的組范圍:

vlan從1 到4094

fastethernet 槽位/{first port} - {last port},槽位為0

gigabitethernet槽位/{first port} - {last port},槽位為0

port-channel port-channel-number - port-channel-number,port-channel號從1到64連續的埠號可以在起止埠號間使用連字元表示,不過,必須在連字元「-」的前後都新增一個空格。如: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5 是有效的,而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5 是無效的。

interface range 命令只能配置已經存在的interface vlan。

如果想對不同型別的介面同時進行配置,可以用英文的「,」分隔: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3, gigabitethernet 0/1 - 2

Switchconfig-if-range#

5、定義埠組巨集

我們還可以預先定義好interface-range巨集,在配置介面時直接使用巨集名稱,更方便。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進入全域性配置模式

為指定的若干埠定義埠組巨集名稱:

Switchconfig# define interface-range macro_name f0/1 - 3, g0/1 - 2

巨集名稱最大為32個字元。一個巨集最多可以使用5個英文的逗號「,」來指定埠范圍,並且不需要在逗號之間加入空格。

使用巨集名稱配置埠組,命令將對巨集定義裡面的所有埠生效。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macro macro_name

Switch config-if-range # no shutdown此模式可以使用埠配置模式的所有命令

Switch config-if-range # end返回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執行的配置

Switch#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儲存配置

關閉和啟用介面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進入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nterface {vlan vlan-id} | {{fastethernet | gigabitethernet} interface-id} | {port-channel port-channel-number}選擇要關閉的埠

Switchconfig-if# shutdown關閉介面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啟用介面

四、實驗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配置線是反轉線,只用於配置交換機,不要跟直通線混淆。

2在正確的模式下使用配置命令。

五、實驗思考題解答

1 配置交換機的方法有哪些?

答:

1、控制台Console口

2、虛擬終端Telnet

3、TFTP伺服器

4、Web方式

5、網管工作站

2 要使交換機可以遠端管理,應該做什麼樣的配置?

答:

配置交換機遠端登陸密碼

SW1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 0 star

配置交換機特權模式口令

SW1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5 0 star

為交換機分配管理IP地址

SW1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1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SW1config-if#no shutdown

⑶ 計算機網路實驗的實驗報告 包括實驗2Mac幀、IP包格式分析試驗 3交換機 VLAN 劃分實驗4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

交換機VLAN的劃分
一.實驗目的

通過本次實驗,掌握交換機VLAN的配置方法,理解VLAN的作用。(以D-LINK交換機DES-3526為例)

二. 實驗環境

1.軟硬體要求

·DES-3526一台

·PC機兩台

·RS-232 線一條

·雙絞線若干

2. 環境示意圖,如圖9-16所示:

圖9-15

三.實驗步驟

(1).把交換機的控制口和PC的串口相連,通過超級終端進入交換機的配置界面,如圖9-16所示:

圖9-16

這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如果沒有用戶名和密碼,則按兩下回車,進入可配置模式,如圖9-17所示:

圖9-17

在此模式下,我們可以對交換機進行各種配置,由於是命令行模式,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命令,輸入「?」,敲回車鍵,能看到交換機所有的命令, 如圖9-18所示

圖9-18

2)通過以下命令創建VLAN10和VLAN20,如圖9-19所示

圖9-19

3)配置完成後,可以用show vlan命令查看配置情況,如圖9-20所示:

圖9-20

4)把兩台PC分別連到VLAN10和VLAN20,用Ping命令進行連通性測試,兩台PC不能通訊。

5)把兩台PC連到同一VLAN中,用Ping命令進行連通性測試,兩台PC能通訊。

六、實驗完畢

⑷ 簡述網路交換機工作原理

1.交換機根據收到數據幀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該地址同交換機埠的映射,並將其寫入MAC地址表中。
2.交換機將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進行比較,以決定由哪個埠進行轉發。
3.如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則向所有埠轉發。這一過程稱為泛洪(flood)。
4.廣播幀和組播幀向所有的埠轉發。

⑸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一、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1、交換機根據收到數據幀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該地址同交換機埠的映射,並將其寫入MAC地址表中。

2、交換機將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進行比較,以決定由哪個埠進行轉發。

3、如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則向所有埠轉發。這一過程稱為泛洪(flood)。

4、廣播幀和組播幀向所有的埠轉發。

二、交換機的三個主要功能

乙太網交換機了解每一埠相連設備的MAC地址,並將地址同相應的埠映射起來存放在交換機緩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轉發/過濾:當一個數據幀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時,它被轉發到連接目的節點的埠而不是所有埠(如該數據幀為廣播/組播幀則轉發至所有埠)。

消除迴路:當交換機包括一個冗餘迴路時,乙太網交換機通過生成樹協議避免迴路的產生,同時允許存在後備路徑。

三、交換機的工作特性

1、交換機的每一個埠所連接的網段都是一個獨立的沖突域。

2、交換機所連接的設備仍然在同一個廣播域內,也就是說,交換機不隔絕廣播(惟一的例外是在配有VLAN的環境中)。

3、交換機依據幀頭的信息進行轉發,因此說交換機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設備(此處所述交換機僅指傳統的二層交換設備)。

四、交換機的分類

依照交換機處理幀時不同的操作模式,主要可分為兩類:

存儲轉發:交換機在轉發之前必須接收整個幀,並進行錯誤校檢,如無錯誤再將這一幀發往目的地址。幀通過交換機的轉發時延隨幀長度的不同而變化。

直通式:交換機只要檢查到幀頭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轉發該幀,而無需等待幀全部的被接收,也不進行錯誤校驗。由於乙太網幀頭的長度總是固定的,因此幀通過交換機的轉發時延也保持不變。

五、二、三、四層交換機

多種理解的說法:

二層交換(也稱為橋接)是基於硬體的橋接。基於每個末端站點的`唯一MAC地址轉發數據包。二層交換的高性能可以產生增加各子網主機數量的網路設計。其仍然有橋接所具有的特性和限制。

三層交換是基於硬體的路由選擇。路由器和第三層交換機對數據包交換操作的主要區別在於物理上的實施。

四層交換的簡單定義是:不僅基於MAC(第二層橋接)或源/目的地IP地址(第三層路由選擇),同時也基於TCP/UDP應用埠來做出轉發決定的能力。其使網路在決定路由時能夠區分應用。能夠基於具體應用對數據流進行優先順序劃分。它為基於策略的服務質量技術提供了更加細化的解決方案。提供了一種可以區分應用類型的方法。

⑹ 計算機網路,簡述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工作原理,要的是簡述哦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轉發數據包,將每一個IP數據包由一個埠轉發到另一個埠。
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這是最簡單的敘述了。

⑺ 三層交換機實現vlan間路由實驗報告

錯誤信息是:交換機不支持這個設置。
首先確認你用的交換機是三層交換而不是普通的二層交換機。
再確認你進的介面是vlan介面而不是物理介面。
思科設備需要全局啟用ip routing

⑻ 網卡和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實驗報告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我國是世界上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國600多個城市半數以上缺水,其中108個城市嚴重缺水。地表水 資源的稀缺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的開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枯竭。
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讓水重復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資源,僅占整個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檢查維修水龍頭
5.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會使水質惡化。長期不當的使用清潔劑,會損傷人的中樞系統,使 人的智力發育受阻,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出現精神障 礙。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發生過敏性皮炎,長期使用濃度 較高的清潔劑,清潔劑中的致癌物就會從皮膚、口腔處進入人體內,損 害健康。
6.關心大氣質量——別忘了你時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氣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北京、沈陽、西安、上海、廣州 這五座城市的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日均濃度分別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隨手關燈——省一度電,少一份污染
我國以火力發電為主、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結構 中佔70%以上。如按常規方式發展,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億噸煤當兩的能源消耗,這將相當於全球能源消耗的總和,煤炭燃燒時 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大氣,並形成酸雨和造成溫室效應。
8.節用電器——為減緩地球溫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業、商業、住房和交通上。 這些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過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樣,阻斷地面熱量向 外層空間散發,將熱氣滯留在大氣中,形成「溫室效應」,「溫室效應」 使全球氣象變異,產生災難性乾旱和洪澇,並使南北極冰山融化,導致 海平面上升。科學家們估計,如果氣候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海拔較低 的孟加拉、荷蘭、埃及、中國低窪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島嶼國家將面臨被 海水吞沒的危險。
9. 減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燒時以氣體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這些氧化物 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後形成高腐蝕性的硫酸和硝酸,又與雨、雪、霧 一起回落到地面,這就是被稱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區: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北歐地區、中國南方地區。酸雨不僅能強烈 的腐蝕建築物,還使土壤酸化,導致樹木枯死,農作物減產,湖泊水質 變酸,魚蝦死亡。我國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於酸雨污染造成的 經濟損失達200億元左右。我國酸雨區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積仍在擴 大。
10.支持綠色照明——人人都用節能燈[1]
「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是我國節能重點之一。按照該工程實施計劃 ,「九五」期間全國將推廣節能高效照明燈具。到2000年爭取節約照明 用電220億千瓦時,並節省相應的電廠燃煤,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粉塵、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資源—別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類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氣和煤。這些燃料的形成過 程需要億萬年,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則 是可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人們把那些不污染環境的能源稱為「 清潔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車為榮
我國首都北京有近120萬輛機動車,僅為東京和紐約等城市機動車擁 有量的1/6。但是每輛車排放的污染物濃度卻比國外同類機動車高 3-10 倍。北京大氣中有73%的碳氫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 37%的氮氧化物 來自於機動車的排放污染。
13.當「自行車英雄」——保護大氣,始於足下
在歐洲,很多人為了減少因駕車帶來的空氣污染而願意騎自行車上 班,這樣的人被視為環保衛士而受到尊敬。美國的報紙經常動員人們去 超級市場購物時,盡量多買一些必需品,減少去超市的次數,以便節省 汽油,同時減少空氣污染。頗有影響的美國自行車協會一直呼籲政府在 建公路時修自行車道。在德國,很多家庭喜歡和近鄰用同一輛轎車外出 ,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為潔凈城市空氣,伊朗首都德黑蘭規定了「 無私車日」,在這一天,伊朗總統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車上班。 在我國上海,一些公司職員經常合乘一輛計程車,名曰:「拼打」。
14.減少尾汽排放——開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對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應 當採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汽車,不得制 造、銷售或者進口。
15.用無鉛汽油——開車人的選擇
使用含鉛汽油的汽車會通過尾氣排放出鉛。這些鉛粒隨呼吸進入人 體後,會傷害人的神經系統,還會積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會被各種動植物吸收而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鉛在人體中積蓄到一 定程度,會使人得貧血、肝炎、肺炎、肺氣腫、心絞痛、神經衰弱等多 種疾病。
16.珍惜紙張——就是珍惜森林與河流
紙張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全國年造紙消耗木 材1000萬立方米,進口木漿130多萬噸,進口紙張400多萬噸,這要砍伐 多少樹木啊!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污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紙——減少森林砍伐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據統計,我國森林在10年 間銳減了23%,可伐蓄積量減少了50%,雲南西雙版納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來,每年以約1.6萬公頃的進度消失著。當時55%的原始森林覆蓋 面積現已減少了一半。
18.替代賀年卡——減輕地球負擔
禮節繁多的日本人近年來也在改變大量贈送賀年卡的習慣。一些大 公司登廣告聲明不再以郵寄賀年卡表示問候。我國的大學生組織了「減 卡救樹」的活動,提倡把買賀卡的錢省下來種樹,保護大自然。
19.節糧新時尚——讓節儉變成榮耀
我國有1.3億多公頃耕地,佔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 值的47%,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05 公頃的警戒線。
20.控制雜訊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雜訊會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害。雜訊對人 的神經系統和心工程血管系統等有明顯影響。長期接觸雜訊的人,會產 生頭痛、腦脹、心慌、記憶力衰退和乏力等症狀。低頻雜訊使人胸悶、 惡心。雜訊還會影響消化系統,可以導致冠心病和動脈硬化。 雨水也能再利用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雨水回收再利用將成為水資源再利用的要途徑之一。南寧隴狀丘陵地市較多,這種地勢極利於雨水的收集。依照地勢設立雨水收集排水管(溝),及地下雨水收集池,這樣,來自地表的雨水經排水管(溝)匯集到集水池,再經生物或沙濾等方式凈化的雨水可用於綠化及沖洗道路等項目的用水,大大節約水資源。

不用化學殺蟲劑,就無法消滅害蟲嗎?

天地萬物自古以來就有相生相剋的現象,而這些現象一度被人為地亂捕亂殺所破壞,以至生態失衡。現在環保及生物專家又重新把自然生態循環的生物鏈引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他們提出可依據物種相剋的原理,飼養小動物以除滅四害。例如飼養家燕以消滅蚊子、飼養鴿子以消滅害蟲等,這樣既可以避免過多使用化學殺蟲劑對環境的危害,又可以增加我們周圍的自然景觀以及增強觀賞情趣。

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類嗎?

垃圾的分類收集以及再生(回收)無疑是全民環保的一大舉措,但你知道日常垃圾應如何分類嗎?

環保專家指出日常生活垃圾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有毒、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

第二類是有機垃圾等可降解垃圾;

第三類是難降解垃圾(如塑料、金屬、玻璃等)。

將垃圾分類後,其中有機垃圾經過處理後可用作花木肥料,可再生垃圾可分送有關部門回收使用,其餘垃圾封裝送交城市垃圾管理部門處理,這才是真正有效和正確的垃圾分類收集,集中處理的方法。

你家的龍頭節水嗎?

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各種節水型的用具也應運而生。你可能還不知道,小小的水龍頭都有節水型的。除此之外還有低容量的節水型抽水馬桶等產品。這些產品幫助我們從生活的細微之處節約用水,保護生態環境——你還不願追趕這樣的潮流嗎?

太陽能,怎樣用?

⑼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簡述

1、交換機的工作原理當交換機收到數據時,它會檢查它的目的MAC地址,然後把數據從目的主機所在的介面轉發出去。 2、交換機之所以能實現這一功能,是因為交換機內部有一個MAC地址表,MAC地址表記錄了網路中所有MAC地址與該交換機各埠的對應信息。 3、某一數據幀需要轉發時,交換機根據該數據幀的目的MAC地址來查找MAC地址表,從而得到該地址對應的埠,即知道具有該MAC地址的設備是連接在交換機的哪個埠上,然後交換機把數據幀從該埠轉發出去。

⑽ 計算機網路實訓報告怎麼

網路綜合實訓報告總結
通過一周的實訓結束了,這次實訓是讓我們為一個公司搭建一個符合要求的基本的網路。通過這次實訓,我掌握了交換機的配置,vlan的作用、配置命令及基本配置方法、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還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上沒學到的知識,並將他們加以實踐,還將書上學到的原理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動手的能力,這使我在之前學習的基礎上又加深了印象。
在操作時我們根據網路要求畫出結構圖,再根據圖配置線路,然後進行配置及測試,在測試時遇到了好多問題,有的雖然很小但卻影響到整個網路的運作。此次操作時間有點緊,再加上在很多方面的經驗不足,所以遇到過很多問題,雖然我們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把一些問題都解決了,但我知道做好一個網路設計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
在這次實訓過程中,我發現平時學習的知識與實踐環節所用到的有一定的差距,往往覺得自己掌握的很好或者自認為熟練的技術卻在此次實踐環節中常常出問題。所以我明白了,書本上的知識只提供方法,在實踐中自己必須摸索出適合具體工作的方法,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不斷鑽研和勤學好問。
在這次實訓中,我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在開始接線時,對結構圖中internet 部分的埠沒有理解清楚,導致接線錯誤,使配置無法進行 。
總的來說,這次實訓對我很有幫助,讓我獲益匪淺,使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有了不小的提高。除此以外,我還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別人溝通,學會了接受別人更好的觀點,如何更好地去陳述自己的觀點,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