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無線網路連接器圖例

無線網路連接器圖例

發布時間: 2023-03-16 05:54:20

❶ 辦公室交換機出來一根網線,如何實現wifi上網

1、買一個無線
路由器
2、考慮到是
辦公網路
,因此建議將
無線路由
器做無線交換機使用,不改變本辦公室內的IP網段。
3、在辦公室內已經可以上網的電腦上,點擊windwos系統的的開始--運行,輸入CMD,回車。屏幕會出現黑色命令窗口,輸入「ipconfig」回車,會出現如圖內容。其中,192.168.1.XXX部分是本機IP地址。
4、將電腦連接至
無線路由器
LAN口,按照路由器底部的標簽訪問路由器。在無線路由器的網路參數--LAN口設置,中將路由器的IP網段改為與現有網段不同。如:圖例中IP網段為192.168.1.XXX,則可將無線路由器網段改為設置為192.168.10.1
5、關閉無線路由器的DHCP功能
6、設置無線路由的WIFI參數
7、將網線到無線路由器的LAN口上即可,這時候無線路由器就是一無線交換機的作用,連接WIFI的設備IP地址是由原路由器分配的,所有的設備都可以與其它辦公室相互訪問。

怎麼看自己的電腦是外網還是內網

1、點擊"開始"--搜索欄內輸入"CMD"回車(打開命令窗口)--輸入"ipconfig"扮輪高。

2、找到無線區域網配置器 無線網路連接,如下圖:

3、判斷內外網。查看用"."隔開的數字,如果是由192.168.*.*、10.*.*.*、127.0.*.*組成的,那麼說明是內網,如果是由上述三組數據字外開頭的數字組成的(如202.96.64.*),桐源那麼說明是廳尺外網用戶。以上圖例即為內網。

❸ 路由器wifi怎麼喬接

一、在確認路由器A可以正常上網後,在這里要記錄A 路由器的以下幾點,以後會用到:

1、A 的LAN MAC地址。

五、這樣設置後WIFI的喬接就設置成功了。

❹ 怎麼橋接別人的WIFi到自己家裡

使用無線路由器的「無線橋接」功能即可,操作如下:

1、首先在自己家中安裝一台無線路由器,在電腦瀏覽器上登錄路由器的管理頁面;

❺ 無線路由LAN口能上網,WIFI無法上網。

路由器設置和連接是不是正確,給你參考一下:
1、寬頻網路的匯流排連接路由器的WAN口,路由器的LAN口連接電腦。
2、啟動設備後,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192.168.1.1進入無線路由器設置界面。(如進不了請翻看路由器底部銘牌或者是路由器使用說明書,不同型號路由器設置的默認都不一樣。)
3、設置界面出現一個碰數登閉銷錄路由器的帳號及密碼,輸入默認帳號和密碼admin,也可以參考說明書;
4、登錄成功之後選擇設置向導的界面,默認情況下會自動彈出;
5、選擇設置向導之後會彈出一個窗口說明,通過向導可以設置路由器的基本參數,直接點擊下一步轎吵游即可;
6、根據設置向導一步一步設置,選擇上網方式,通常ADSL用戶則選擇第一項PPPoE,如果用的是其他的網路服務商則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下面兩項,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選擇的話,直接選擇第一項自動選擇即可,方便新手操作,選完點擊下一步;
7、輸入從網路服務商申請到的賬號和密碼,輸入完成後直接下一步;
8、設置wifi密碼,盡量字母數字組合比較復雜一點不容易被蹭網。
9、輸入正確後會提示是否重啟路由器,選擇是確認重啟路由器,重新啟動路由器後即可正常上網。

❻ 網路拓撲圖:網路拓撲圖介紹及在線製作

網路拓撲圖就是指用傳輸媒體互聯各種各樣機器設備的物理布局,即哪種方法把互聯網中的電子計算機等機器設備相互連接。拓撲繪畫出雲端伺服器、服務中心的互聯網配備和相互之間的聯接。互聯網的拓撲結構有很多種多樣,關鍵有星形構造、環型構造、匯流排

網路拓撲圖往往是由網路拓撲圖軟體繪制,網路拓撲圖軟體可以讓使用者方便地對網路拓撲圖進行添加,修改、保存、復制等操作。這些事情如果是由手工繪制來操作的話,會麻煩許多。但對於網路拓撲圖軟體來說,都不是問題。另外對於有條件上網的使用者來說,以軟體形式存在的網路拓撲圖無疑能夠更方便地與他人共享。

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屬於這種結構。星型結構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路有中央節點,其他節點(工作站、伺服器)都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這種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因此又稱為集中式網路。

這種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它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環型網路拓撲結構

環型結構在LAN中使用較多。這種結構中的傳輸媒體從一個端用戶到另一個端用戶,直到將所有的端用戶連成環型。數據在環路中沿著一個方向在各個節點間傳輸,信息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這種結構顯而易見消除了端用戶通信時對中心系統的依賴性。

環行結構的特點是:每個端用戶都與兩個相臨的端用戶相連,因而存在著點到點鏈路,但總是以單向方式操作,於是便有上游端用戶和下游端用戶之稱;信息流在網中是沿著固定方向流動的,兩個節點僅有一條道路,故簡化了路徑選擇的控制;環路上各節點都是自舉控制,故控制軟體簡單;由於信息源在環路中是串列地穿過各個節點,當環中節點過多時,勢必影響信息傳輸速率,使網路的響應時間延長;環路是封閉的,不便於擴充;可靠性低,一個節點故障,將會造成全網癱瘓;維護難,對分支節點故障定位較難。

匯流排拓撲結構

匯流排結構是使用同一媒體或電纜連接所有端用戶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連接端用戶的物理媒體由所有設備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無中心節點控制,公用匯流排上的信息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其傳遞方向總是從發送信息的節點開始向兩端擴散,如同廣播電台發射的信息一樣,因此又稱廣播式計算機網路。各節點在接受信息時都進行地址檢查,看是否與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則接收網上的信息。

使用這種結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確保端用戶使用媒體發送數據時不能出現沖突。在點到點鏈路配置時,這是相當簡單的。如果這條鏈路是半雙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簡單的機制便可保證兩個端用戶輪流工作。在一點到多點方式中,對線路的訪問依靠控制端的探詢來確定。然而,在LAN環境下,由於所有數據站都是平等的,不能採取上述機制。對此,研究了一種在匯流排共享型網路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英文縮寫成CSMA/CD。

這種結構具有費用低、數據端用戶入網靈活、站點或某個端用戶失效不影響其它站點或端用戶通信的優點。缺點是一次僅能一個端用戶發送數據,其它端用戶必須等待到獲得發送權;媒體訪問獲取機制較復雜;維護難,分支節點故障查找難。盡管有上述一些缺點,但由於布線要求簡單,擴充容易,端用戶失效、增刪不影響全網工作,所以是LAN技術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分布式拓撲結構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一種網路形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具有如下特點:由於採用分散控制,即使整個網路中的某個局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全網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網中的路徑選擇最短路徑演算法,故網上延遲時間少,傳輸速率高,但控制復雜;各個節點間均可以直接建立數據鏈路,信息流程最短;便於全網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缺點為連接線路用電纜長,造價高;網路管理軟體復雜;報文分組交換、路徑選擇、流向控制復雜;在一般區域網中不採用這種結構。

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結構是分級的集中控制式網路,與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線路總長度短,成本較低,節點易於擴充,尋找路徑比較方便,但除了葉節點及其相連的線路外,任一節點或其相連的線路故障都會使系統受到影響。

網狀拓撲結構

在網狀拓撲結構中,網路的每台設備之間均有點到點的鏈路連接,這種連接不經濟,只有每個站點都要頻繁發送信息時才使用這種方法。它的安裝也復雜,但系統可靠性高,容錯能力強。有時也稱為分布式結構。

蜂窩拓撲結構

蜂窩拓撲結構是無線區域網中常用的結構。它以無線傳輸介質(微波、衛星、紅外等)點到點和多點傳輸為特徵,是一種無線網,適用於城市網、校園網、企業網。

混合拓撲結構

混合拓撲結構是由星型結構或環型結構和匯流排型結構結合在一起的網路結構,這樣的拓撲結構更能滿足較大網路的拓展,解決星型網路在傳輸距離上的局限,而同時又解決了匯流排型網路在連接用戶數量上的限制。

混合拓撲的優點:應用相當廣泛,它解決了星型和匯流排型拓撲結構的不足,滿足了大公司組網的實際需求。擴展相當靈活。速度較快:因為其骨幹網採用高速的同軸電纜或光纜,所以整個網路在速度上應不受太多的限制。缺點是:由於仍採用廣播式的消息傳送方式,所以在匯流排長度和節點數量上也會受到限制。同樣具有匯流排型網路結構的網路速率會隨著用戶的增多而下降的弱點。較難維護,這主要受到匯流排型網路拓撲結構的制約,如果匯流排斷,則整個網路也就癱瘓了。

創建網路拓撲圖的方式有很多,若選擇在線繪制網路拓撲圖,推薦使用在線制圖網站: freedgo Design。 freedgo Design ,其訪問地址為: https://www.freedgo.com 。freedgo design 在線制圖網站是一款多類型的圖形圖表設計軟體,軟體內容自帶豐富的幾何圖形模板,可以用於繪制專業的網路拓撲圖,泳道圖、影響圖、SDL圖、審批圖、會計網路拓撲圖等,提供豐富的網路圖例子,上手更輕松

在具體的網路拓撲圖中需要把業務邏輯分解成更小、更具體的步驟。 然後,考慮流程中任何可能的異常,如果是,為備選路徑添加決策節點。

繼續重復這個過程,直到你達到了每個人都能完全理解的簡單步驟。

現在,一起開看如何使用Freedgo Design制好看的網路拓撲圖。

步驟一:

訪問 https://www.freedgo.com ,先注冊一個用戶,注冊成功後,登錄到 首頁

步驟二:

訪問 https://www.freedgo.com/draw_index.html ,進入制圖頁面,或者從 首頁 頁面 頂部菜單點擊開始製作。

進入制圖頁面後 點擊 文件 -> 從類型中新建 -> 網路架構 -> 網路圖

或者點擊圖例,在圖例中找到 網路架構 -> 網路圖,選擇一個類似的圖例進行改動

步驟三:

從左側符號欄拖拽合適的幾何圖形至畫布,鬆手後,橢圓圖形就被固定畫布上,雙擊幾何圖形,還可輸入文字。當滑鼠放置在圖形上時,

圖形四周會顯示「小三角形」,是為了方便用戶點擊後能夠快速生成新的圖形。

步驟四:

軟體提供多種連接樣式,在該網路拓撲圖中,可以選擇普通的直角連接線。在連接線上,還可以輸入文字做進一步的說明。

步驟五:

網路拓撲圖製作工具擁有一套功能豐富的樣式,用戶可以對封閉圖形進行單色填充、漸變填充、文本大小位置顏色調整。經過圖案填充的網路拓撲圖,顏值提升了不少。

步驟六:

按照繪圖要求,一步一步的地完成網路拓撲圖的繪制。最終完成了整幅的繪制任務。

[注]: 在線網路拓撲圖設計 如何在線制圖網路拓撲圖 網路拓撲部署製作 怎麼畫網路拓撲圖 網路拓撲工具 物理網路部署圖 網路拓撲圖與部署架構圖 基本網路圖製作 網路拓撲圖製作

❼ 雙無線網卡實現兩台電腦共享上網

雙無線網卡實現兩台電腦共享上網

雙無線網卡實現兩台電腦共享上網,其中一台為無線上網,省去了網路布線和使用路由器的麻煩!下面是我帶來的雙無線網卡實現兩台電腦共享上網教程!

一個接入埠,兩人都有筆記本怎麼同時上網呢!想到了筆記本都帶有無線網卡,互連一下吧!

條件:兩台主機均為XP系統,且一台主機有一個普通網卡和一塊無線網卡(其實筆記本大多都是這個配置,假設機器名為NB1),另一主機有一塊無線網卡(假設機器名為NB2)。

所有的無線網卡均調整為Ad-hoc模式,(也就是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連接,有的也稱為peer-to-peer);相同的SSID,相同Channel;

相關小知識:什麼是無線 SSID?

無線 SSID 是您無線網路的服務集標識(該項目區分大小寫:請按照 SSID 所示使用大寫和小寫字母)。服務集標識 (SSID) 用於控制到給定無線網路的訪問。該值"必須"與您要與之通信的所有接入點的 SSID 匹配。如果該值不匹配,則不被允許訪問系統。SSID 最長可達 32 個區分大小寫的字元。

參考原理:(這里還是附上Windows提供的“參考示例”圖吧!這里使用的是無線網卡連接部分)

圖1(稍後貼圖)

操作步驟:

首先,將NB1的普通網口連接到外網,(不用設置,一般都會自動獲取到IP)並連接到Internet;測試已可上網後,分別再兩台機器上打開“網路連接”界面,(參考方法:右鍵“網上鄰居”選“屬性”或直接進入“控制面板”,切換到經典視圖後,直接點擊“網路連接”項)並對其中的“無線網路連接”圖標右鍵選“屬性”,在“常規”頁簽中進行無線網卡的IP設置,參考設置如下:

NB1的網卡二IP為:192.168.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首選DNS:192.168.0.1)

NB2的IP為:192.168.0.2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關為:192.168.0.1首選DNS為:192.168.0.1。按此DNS設置如出現只能上QQ而不能打開網頁,則需另行將DNS設置為本地寬頻運營商提供的DNS地址。

常州電信DNS服務地址:主:221.228.255.1 備:218.2.135.1

常州鐵通DNS:222.45.0.110,總部DNS211.98.2.4或211.98.4.1, ADSL用戶DNS設置自動獲取,專線用戶設置211.98.2.4。

做完以上設置後再分別(以下步驟,兩台機器都要分別設置)切換到“無線網路配置”頁簽,並選擇“用Windows配置我的無線網路配置”項,如下圖:

圖2(稍後貼圖)

緊接著再在該界面中點擊“高級”按鈕,並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僅計算機到計算機(特定)”,(可去除選擇“自動連接到非首選網路”復選框)參考下圖:

圖3(稍後貼圖)

其實這里不一定非要這么設置,也可以設成“任何可用的網路(首選訪問點)”。這樣會優先選擇訪問點網路,並嘗試連接;如果沒有找到訪問點網路,也會再查找點對點對等網路;(這樣的設置可以在不需要作任何修改的情況下,自動查找任何可用網路。但測試時發現,如果這時有無線路由器開著,但並沒有連接外網,則這樣設置的機器會一直去連接路由器而不進行點對點對等聯機)這里還是推薦選擇“僅計算機到計算機(特定)”項,確定“關閉”後,返回“無線網路連接”的“屬性”對話框界面,並點擊“添加”按鈕,(這里仍然兩台機器都做,建議先做好NB1的設置,再做NB2)然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SSID值,(如cicilang)“網路驗證”選擇開放式,“數據加密”選擇“已禁用”,如下圖所示:

圖4(稍後貼圖)

(也可選擇WEB方式,然後去掉“自動為我提供此密鑰”復選框,最後手動填入相應的網路密鑰)單擊確定按鈕退出即可。

當再同樣完成NB2的“添加”設置後,此時無線網路連接已變為連通狀態。此時再回到NB1中選擇連接外網的(普通)網卡的連接“屬性”的“高級”頁簽,並勾選“允許其他網路用戶通過此計算機的Internet連接來連接”項,如下圖所示:

圖5(稍後貼圖)

通過以上設置,兩台電腦就都可以正常上網了。同樣如果出現NB2還是不能上網,一般還是因為NB1、NB2上安裝並啟動了第三方防火牆軟體,關掉這些防火牆再測試一下,若正常就去查對應的.防火牆軟體設置或乾脆關了防火牆吧……

:本文講述的是通過Windows自身的配置工具配置無線網路,其實大多無線設備都有自己的配置程序,如IBM,大家也可以通過它們來進行無線網路的配置。參考圖例:

圖6稍後貼圖)

本例講的是無線共享區域網的情況。對於ADSL的無線共享,只要將對以上本地連接(指原區域網的連接)設置改為對ADSL寬頻連接進行設置,效果一樣。

此方案能輕松突破電信的路由器限制,實現兩台、三台甚至更多台電腦共享ADSL寬頻!而且省去了網路布線和使用路由器的麻煩,極大地節約了家庭上網成本,也避免了多人同時上網的沖突!

圖片:圖1.JPG

圖片:圖2.JPG

圖片:圖3.JPG

圖片:圖4.JPG

圖片:圖5.JPG

圖片:圖6.JPG

;

❽ 無線網路控制器的網路介面參考點

無線網路控制器(RNC)可使用表1中描述的定義明確的標准介面參考點連接到接入網和核心網中的系統。 由於RNC支持各種介面和協議,因此可被視作一種異構網路設備。它必須能夠同時處理語音和數據流量,還要將這些流量路由至核心網中不同的網元。無線網路控制器(RNC)還必須能夠支持IP與ATM實現互操作,向僅支持IP的網路生成POS流量。因此,RNC必須要能夠支持廣泛的網路I/O選件,同時提供規范、轉換和路由不同網路流量所需的計算和協議處理,而且所有這些處理不能造成呼叫中斷,並要提供合適的服務質量。 介面 說明Lub 連接節點B收發信機和無線網路控制器(RNC)。這通常可通過T-1/E-1鏈路實現,該鏈路通常集中在T-1/E-1聚合器中,通過OC-3鏈路向RNC提供流量。Lur 用於呼叫切換的RNC到RNC連接,通常通過OC-3鏈路實現。lu-cs RNC與電路交換語音網路之間的核心網介面。通常作為OC-12速率鏈路實施。lu-ps RNC與分組交換數據網路之間的核心網介面。通常作為OC-12速率鏈路實施。表1. 介面參考點 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的要求 兩種有助於開發商滿足嚴格的無線網路控制器(RNC)要求的技術是ATCA和英特爾®IXP2XXX網路處理器。後者基於英特爾互聯網交換架構(英特爾IXA)和英特爾XScale®技術,專為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而設計。 ATCAATCA是由PCI工業計算機製造商協會(PICMG)開發的一項行業計劃。該設計用於滿足網路設備製造商對平台再利用、更低成本、更快上市速度和多元靈活性的要求,以及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對降低資本和運營支出的要求。ATCA通過制定標准機箱外形、機箱內部互連、以及適合高性能、高帶寬計算和通信解決方案的平台管理介面,滿足了以上要求。如欲了解有關ATCA的更多信息。 英特爾IXP2XXX網路處理器 IXP2XXX網路處理器提供了在任何埠上處理任何協議的靈活性;從ATM到IP網路的平穩移植能力;面向定製操作的線速處理能力;特性升級;以及新興標准支持等。此外,商業化ATCA子系統與IXP2XXX網路處理器的結合,為設計者帶來了使用標准模塊化組件構建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的機會。此類設計方法的潛在優勢包括提高系統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進一步縮短了上市時間。 創建功能強大的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數據面板系統體現了一種利用ATCA和英特爾的網路處理晶元創建功能強大的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系統的方法。高級無線網路控制器(RNC)功能可以如上所述進行分區,但其它方法同樣可行。本圖表僅作為邏輯或概念範例,並非實際硬體配置的圖例。 在數據面板層,該設計使用三種基本類型的卡。無線接入網(RAN)線路卡、核心網(CN)線路卡和無線網路層(RNL)卡。無線網路層(RNL)卡支持無線網路堆棧,並執行解碼/編碼。同時還包括一個控制和應用卡。 無線接入網(RAN)線路卡和核心網(CN)線路卡主要根據載波需要,處理不同的網路介面類型。典型介麵包括T-1/E-1和OC-3。這些卡採用英特爾IXP2XXX網路處理器設計而成,支持高性能線速傳輸、切換和轉換功能,如ATM分段與重組(SAR)、點對點(PPP)協議處理、POS傳輸等。註:線路卡功能可以協同定位。一個物理卡可以作為Iub、Iur、lu-PS、以及lu-CS邏輯介面。 無線網路層(RNL)卡還可使用高性能IXP2XXX網路處理器,與3G網路聯合一起處理密集型協議處理任務。這些卡沒有通向外部的網路介面,但可作為復雜協議處理引擎,對通過無線接入網(RAN)和核心網(CN)線路卡引入的流量進行處理。無線網路層(RNL)卡還必須按照3GPP Kasumi加密演算法來進行加密處理。 無線網路層(RNL)卡是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數據面板中MIP最密集的組件,其性能是決定整體系統容量和性能的關鍵。 系統性能 為了測試帶有IXP2XXX網路處理器和無線網路層(RNL)卡的ATCA外形線路卡的性能,英特爾創建了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數據面板參考平台。通過採用源於UMTS 6號報告的流量模型,從而對內部性能指標進行評測(UMTS 6號報告參見)。此模型設計了一個流量
負載,旨在代表2005年典型的UMTS網路。它將語音和數據流混合在一起,後者要求每用戶具有384 Kpbs的帶寬。利用這種流量模型,一個採用IXP2800網路處理器的無線網路層(RNL)卡可以處理72,000個用戶,產生3,540厄蘭的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流量的混合負載。採用只含有電路交換語音呼叫的低要求流量模型,該卡可處理180,000個用戶。 基於這種設計的無線網路層(RNL)卡可與線路卡及其它ATCA組件相結合,以創建功能極為強大的緊湊型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數據面板系統。圖5中的系統展示了一種帶有14卡插槽的標准19英寸ATCA支架。一個支架可以處理500,000個用戶的流量,並支持555 Mbps的分組交換數據吞吐率。眾多機架可以在一個電信機架中互連,從而支持更高的密度。 圖5中的系統共包含12個卡,包括備用卡,可提供電信級可靠性和穩定性。所有線路卡和無線網路層(RNL)卡均使用英特爾IXP2XXX網路處理器,以提供高性能、線速傳輸、切換和協議處理。線路卡具備支持全部廣域網介面的能力,包括從T-1/E-1到同步光纖網路(SONET)和千兆位乙太網速率。 在該範例系統中,線路卡部署於一個2+1配置中:兩個活動線路卡和一個備用線路卡。無線接入網(RAN)端有8個活動OC-3介面,還有8個額外OC-3介面用於故障切換。另外還有2個活動OC-12核心網介面和2個備用介面。線路卡符合同步光纖網路(SONET)自動保護轉換(APS)標准,以便進行故障切換。 這些卡可使用符合ATCA 3.1標準的乙太網交換結構進行互連。其中包含兩個乙太網交換卡,以支持各卡之間的各種連接選件。一種可行的替代設計方案,是使用乙太網交換機作為兩個無線網路層(RNL)卡的夾層卡。這種設計具有明顯的優勢,它可以釋放兩個節點插槽,用於創收型卡。 與替代方案相比,將ATCA和IXP2XXX網路處理器相結合,可以提供重要性能和成本節省。當前的無線網路控制器(RNC)設計通常要求多個機架的設備來支持100,000至200,000的用戶密度。範例設計可通過電信機架中的一個機架支持500,000個用戶,此舉可以顯著節省功耗成本和中央辦公室佔地面積。 設計高密度、小佔地面積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數據面板 下一代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是新興公共無線網的一個關鍵網元。隨著業界使用標准、模塊化網元的趨勢日益顯著,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系統設計的傳統專有方案已經開始被取代。通過使用ATCA和IXP2XXX網路處理器,系統設計師可以將工業標准硬體與功能強大的、可編程網路處理晶元完美結合起來。基於這些技術的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數據面板設計僅佔用很小的系統空間,便可達到非常高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