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繼器是什麼
中繼器(REPEATER)中繼器是網路物理層上面的連接設備。適用於完全相同的兩類網路的互連,主要功能是通過對數據信號的重新發送或者轉發,來擴大網路傳輸的距離。亮仔中繼器是對信號進行再生和還原的網路設備OSI模型的物理層設備.
簡介
中繼器是區域網環境下用來延長網路距離的最簡單最廉價的網路互聯設備,操作在OSI的物理層,中繼器對在線路上的信號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用於擴展區域網網段的長度(僅用於連接相同的區域網網段)。
中繼器(RP repeater)是連接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由於存在損耗,在線路上傳輸的信號功率會逐漸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信號失真,因此會導致接收錯誤。中繼器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完成物理線路的連接,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保持與原數據相同。一般情況下,中繼器的兩端連接的是相同的媒體,但有的中繼器也可以完成不同媒體的轉接工作。從理論上講中繼器的使用是無限的,網路也因此可以無限延長。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網路標准中都對信號的延遲范圍作了具體的規定,中繼器只能在此規定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工作,否則會引起網路故障。
作用
中繼器(Repeater)工作於OSI的物理層,是區域網上所有節點的中心,它的作用是放大信號,補償信號衰減,支持遠距離的通信。
工作原理
中繼器是一個小發明,它設計的目的是給你的網路信號以推動,以使它們傳輸得更遠銀襲。
由於傳輸線路雜訊的影響,承載信息的數字信號或模擬信號只能傳輸有限的距離,中繼器的功能是對接收信號進行再生和發送,從而增加信號傳輸的距離。它連接同一個網路的兩個或多個網段。如乙太網常常利用中繼器擴展匯流排的電纜長度,標准細纜乙太網的每段長度最大185米,最多可有5段,因此增加中繼器後,最大網路電纜長度則可提高到925米。一般來說,中繼器兩端的網路部分是網段,而不是子網。
中繼器可以連接兩區域網的電纜,重新定時並再生電纜上的數字信號,然後發送出去,這些功能是OSI模型中第一層--物理層的典型功能。中繼器的作用是增加區域網的覆蓋區域,例如,乙太網標准規定單段信號傳輸電纜的最大長度為500米,但利用中繼器連接鋒鍵兄4段電纜後,乙太網中信號傳輸電纜最長可達2000米。有些品牌的中繼器可以連接不同物理介質的電纜段,如細同軸電纜和光纜。
中繼器只將任何電纜段上的數據發送到另一段電纜上,並不管數據中是否有錯誤數據或不適於網段的數據。
圖片:
㈡ 網路通訊中經常提到的『中繼器』是什麼
網路中繼器 在具有相同介面和相同介質訪問控制協議的同構網段互聯時,中間加入的儀器設備,它可以對傳輸的信號進行放大並可重發。從而可以避免因網段電纜線路過長而產生的信號衰減,進而有效地提高傳輸的可靠性。 實際上,通常在網路硬體設備中充當中繼器角色的儀器設備還有許多名稱。例如,有源集線器(active hub-放大區域網傳輸信號的多埠設備)這種「主動式」(積極主動再生的)中繼中心雖然有時亦被稱為多埠中繼器,但更通常被稱為中繼器(樞紐)。一般來說,其他各類「被動式」(消極無源的)中繼部件不屬於中繼器。 網路中繼器也可以被理解為在物理層面建設性地實現網路的互聯設備。 隨著計算機通信網路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展,網路中繼器的功用必將大大增加,且更高效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