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原理與實踐陳鳴
擴展閱讀
拼貨的網站有哪些 2025-09-30 11:34:29
一條200m網路怎麼設置 2025-09-30 11:26:58
電腦網路沒網速怎麼回事 2025-09-30 11:21:55

計算機網路原理與實踐陳鳴

發布時間: 2023-03-30 04:16:14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下面是我整理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歡迎大家參考!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篇1

1.1計算機網路基礎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專門技術。它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網路設備和其他信息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強大的網路軟體、網路協議、網路操作系究等為基礎,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

計算機網路能夠實現:

1.資源共享:包括程序共享、數據共享、文件共享及設備共享等;

2.數據通信;

3.分布式計算;

4.廣泛應用。

1.1.1計算機網路原理

1.拓撲結構

(1)拓撲結構:網路中計算機與其他設備的連接關系。網路拓撲是指網路形狀,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連通結構。

(2)匯流排型結構:網路上的各節點連接在同一條匯流排上。連接在同一公共傳輸介質土的匯流排型方法的主要特點:易擴充、介質沖突較頻繁;結構簡單,便於擴充;網路響應速度快,便於廣播式工作;設備量少,價格低廉;節點多時網路性能有所下降。

(3)星型結構:網路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各個節點通過中央節點構成點對點的連接方式。其主要特點:中心節點易於集中管理、控制;傳輸率高,各節點可同時傳輸;可靠性高,某個飛節點(非中央節點)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

(4)環型結構:網路中各個節點通過環路介面連接在閉合環型線路中。其主要特點:封閉環、不適於大流量;信息在環路中沿固定方向流動,兩節點問只有唯一的通路;傳輸速度可以預期,適用於實時控制的場合;任意節點的故障都可能導致全網路的失效。

其他類型的拓撲結構還包括:樹形拓撲、混合拓撲

及網形拓撲等。

2.網路分類

計算機網路可按多種方式進行分類。

按分布范圍分類:廣域網(WAN)、區域網(LAN)、城域網(MAN)

按交換方式分類: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交換網;

按拓撲結構分類:匯流排網、星形網、環形網、樹形網、網狀網;

按傳輸媒體分類:雙絞線網路、同軸電纜網路、光纖網路、無線網路

按信道帶寬分類:窄帶網、寬頻網;

按信息交換范圍分類:內部網、外部網:

按社會職能分類:公用網、專用網:

按用途分類:教育網、校園網、科研網、商業網、企業網4軍事網等。

目前,網路主要以分布范圍為參考進行分類。

(1)區域網

區域網(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有限的幾百米至幾公里的局部地域范圍內,將計算機、外設和網路設備互聯構成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主要涉及到乙太網、快速乙太網、令牌環網、FDDI、無線網(802.11)、藍牙等技術。

區別於其他網路,區域網具有以下特點:

1)地理分布范圍較小,一般為幾百米至幾公里。可覆蓋一幢大樓、一所校園或一個企業。

2)數據傳輸速率較高,一般為10~1000Mbps,可交換各類數字和非數字(如語音、圖像、視頻等)信息。

3)誤碼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這是因為區域網通常採用短距離基帶傳輸,可以使用高質量的傳輸媒體,從而提高了數據傳輸質量。

4)以計算機為主體,包括終端及各種外設,一般不包含大型網路設備。

5)結構靈活、建網成本低、周期短、便於管理和擴充。

(2)城域網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覆蓋城市范圍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范圍介於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

(3)廣域網

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分布距離遠,包含復雜的網路互聯設備。無明確拓撲結構,多採用點對點傳輸。主要涉及到ISDN,FrameRelay,ATM,DDN,SDH,MPLS 技術。

(4)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Internet)也稱互聯網或萬維網,是採用TCP/IP通信協議的全球性計算機網路,由全球數以千萬計的各種類型和不同規模的計算機網路組成,是全世界所有公開使用的計算機網路的互聯總和。互聯網通過普通電話、高速率專用線路、衛星、微波和光纜等通信線路把不同國家的大學、公司、科研機構以及軍事和政治等組織的網路連接起來。

1.1.2計算機網路組成

1.計算機網路的軟體系統計算機網路的軟體系統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網路管理軟體、協議軟體(TCP/IP,NETBEULIPX/SPX等)。

其中,操作系統提供系統操作基本環境、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設備驅動和設備設置軟體,伺服器端還具有網路用戶管理、網路運行狀況統計、網路安全性建立、網路信息通信等管理功能。

網路管理軟體:對網路運行狀態信息進行統計、報告、監控;設置網路設備狀態、模式、配置、功能等指標。

網路協議軟體:網路中計算機、網路設備、各類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規則。

2.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是由傳輸介質(連接線纜、連接端子等)、接入埠設備(網卡、數據機、中繼器、收發器和各類介面卡等)、網路設備(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橋等)、安全設備(防火牆、保密系統等)和資源設備(伺服器、工作站、外部設備等)構成。

傳輸介質提供連接網路設備,提供數據傳輸的線路,主要包括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TwistedPaited)、屏蔽雙絞線(STP,ShieldedTwistedPaired)、光纜、電話線、細同軸電纜(簡稱細纜)、粗同軸電纜(簡稱粗纜)、無線通信等。

目前,在用戶端和區域網環境中雙絞線使用得非常廣泛,因為雙絞線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等優點。雙絞線有兩種基本類型:屏蔽雙絞線和非屏蔽雙絞線,它們都由多對兩根絞在一起的導線來形成傳輸電路,每對導線絞在一起主要是為了防止干擾。在一條雙絞線電纜中,有四對或多對雙絞線。目前常用的是四對八芯的。還有更多對的,用於智能大樓結構化布線系統中的'垂直布線子系統中。雙絞線通過RJ45接頭(俗稱水晶頭)與網路設備等相連接cRJ45頭有八個銅片,將雙絞線的四對八芯線插入RJ45頭中,用專用的RJ45壓線器將銅片壓入線中,使之連接牢固。RJ45頭的線序排列為:銅片方朝上、頭朝前,左邊第一腳為"1罰,從左到右順序排列l~8,其每腳的定義見表1-1和表1-2。雙絞線四對的顏色按標准分為:綠白/綠、橙白/橙、藍白/藍、棕臼/棕(棕白為白色和棕色相間,其他類似)。四對八芯線與RJ45頭連接的方法:按照EIA/TIA568A或568B標准,同一根雙絞線兩端分別按這兩個標准做RJ45頭,這根雙絞線就是信號交叉連接線;兩端用同一個標准做RJ45頭,則是信號直通連接線。

接入埠設備主要指網卡、Modem(數據機)、橋接器。網卡:網路主機發送和接收數據的介面卡。Modem:撥號上網用的連接計算機和電話線路的設備。網卡是最常用的接入埠設備。網卡插在每台工作站和伺服器主機板的擴展槽里。工作站通過網卡向伺服器發出請求,當伺服器向工作站傳送數據時,工作站也通過網卡完成有關操作。

網路設備主要包括集線器(Hub)、交換機(Switch)、路由器(Router)。集線器可以說是一種共享設備,是計算機在網路中常用的直接互聯設備。交換機在計算機之間提供專用的交換式通信信道,使單台計算機佔有更大帶寬,不受其他設備影響。

集線器可分為獨立式、堆疊式;常見有8埠、16埠、24埠等多種規格:傳輸速率主要分為:10Mbps,10OMbps和1000Mbps等。

1)獨立式(Standalorm)集線器主要是為了克服匯流排結構的網路布線困難和易出故障的問題而引入,一般不帶管理功能,沒有容錯能力,不能支持多個網段,不能同時支持多協議。這類集線器適用於小型網路,一般支持8~24個節點,可以利用串接方式連接多個集線器來擴充埠。

2)堆疊式(Stackable)集線器疊加連接,各集線器用高速鏈路連接起來,一般可以堆疊4~8個,適用於網路節點密集的工作組網路和大樓水平子系統的布線。

交換機採用模塊化結構,由機櫃、電源、面板、插卡和管理模塊等組成。支持多種區域網標准和多種類型的連接,根據需要可以插入各類區域網模塊,另外還有網管模塊、路由模塊等。它與Hub不同之處在於每個埠都可以獲得同樣的帶寬。如lOOMbps交換機,每個埠都可以獲得100Mbps的帶寬,而10OMbps的Hub則是多個埠共享100Mbps帶寬。很多交換機還有若干個比一般埠更高速的埠,用於連接高速主幹網或直接連到高性能伺服器上,這樣可以有效地克服網路瓶頸。

路由器是實現在網路層的一種網路互聯設備。它能實現很多復雜的功能,如路由選擇、多路重發以及錯誤檢測等。路由器是網路之間進行互聯的關鍵設備。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負載平衡、阻止廣播風暴、控制網路流量以及提高系統容錯能力等功能。一般來說,路由器可支持多種協議,提供多種不同的介面,從而使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網路產品之間,以及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可以進行非常有效的網路互聯。

安全設備: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認證系統、加密解密系統、防病毒工具、漏洞掃描系統、審計系統、訪問控制系統等。

資源設備:包括連在網路上的所有存儲數據、提供信息、使用數據和輸入輸出數據的設備。常用的有伺服器、工作站、數據存儲設備、網路列印設備等。

伺服器是指提供信息服務的高檔計算機系統。按伺服器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又分為:文件伺服器(FileServer)、域名伺服器(DomainServer)和應用伺服器(ApplicationServer)。文件伺服器通常提供文件和列印服務;應用伺服器包括資料庫伺服器、電子郵件伺服器、專用伺服器等。根據硬體配置不同,伺服器又可分為工作組伺服器和部門級伺服器。

工作站(WorkStatio丑)是連接到網路上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是網路中的節點,稱為網路工作站,簡稱為工作站。工作站僅僅為它們的操作者服務,而伺服器則為網路上的其他伺服器和工作站共同服務。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介 篇2

一、專業發展前景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成立於2001年,2003年該專業被確定為院級改革試點專業。到目前為止,共招收10屆學生,8屆畢業生。我專業主要培養面向各型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的設計實施與維護、網站的設計開發與維護工作,具有必備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有網路操作系統相關知識,掌握各型網路設備的選型與使用及網路系統規劃技能,能完成對中小型網路的規劃、建設與實施;有網路安全相關知識,掌握windows、linux等系統平台下各種應用系統及服務的配置技能,能完成對中小型網路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具有從事網站開發、資料庫建立與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創新精神,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課程設置

主要課程有: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資料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2000)、網路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器/交換機技術、網路綜合布線、網路安全技術、Linux操作系統、網路方案規劃與實施、Web技術及網頁設計、動態網站設計與開發、組網實訓、路由器/交換機技術實訓、網路綜合布線實訓、動態網站設計與開發實訓、網路工程師職業素養訓練、網站開發工程師職業素養訓練等。

三、專業特色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① 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依據。培養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需要的能勝任該職業崗位工作的技術應用性人才。堅持產學結合的培養途徑,將滿足企業的工作需求作為課程開發的出發點,以職場環境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探索和建立根據企業用人「訂單」進行教育的機制,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調整專業方向,開發、設計產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方案。

② 以綜合職業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科學的勞動觀與技術觀指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技術發展、勞動生產組織和職業活動的關系,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勞動態度、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以能力為本位構建專業培養方案。從職業分析入手,對職業崗位進行能力分解,把握能力領域、能力單元兩個層次,並依此確定專業核心能力和一般專業能力,重點突出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的培養,圍繞核心能力培養形成系列核心課程,形成以網路技術應用能力或面向工作過程能力為支撐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培養方案。

③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學組織的科學性和靈活性。 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技能、經驗與興趣,為學生提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和有職業發展前景的、模塊化的學習資源。力求在學習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給教師和學生提供選擇和創新的空間,用靈活的模塊化課程結構,滿足學生就業的不同需要,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技術實踐要求:選題要按照所學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確定,圍繞本領域選擇有實用價值的具有所學課程知識、能力訓練的題目。選題應與社會、生產實際工作相結合,使實踐與學生就業做到無縫連接。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要求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在入校時大部分學生都有過使用計算機的經歷,對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如果開始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勢必會感覺枯燥無味,或認為內容淺顯。這樣就必須在開始就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情趣,將實踐內容滲透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所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採用課內實驗、校內集中實訓、頂崗實習三個環節。

1、上課的過程就是動手實踐的過程。在授課環節中,採用項目教學法,推行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能力培養。

我們從校企合作中,學習、總結並應用「案例」教學、「項目驅動式」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摒棄先理論後上機,老師主學生輔的學科式的教學模式,全面貫徹推行符合高職特色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式教學模式。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先提出問題,學生去分析、研究、實施,遇到困難和問題再在老師的幫助下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對基本理論的學習完全貫穿在實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體現「做中學、學中做」。這樣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實訓教學課程採用模塊化且與職業資格等級鑒定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網路技術實際技能

我們以IT崗位的綜合職業能力為依據,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合理地確定實訓教學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切實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按照實驗與檢測、實習與實訓、工程設計和施工來構建多媒體網路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縱向上與理論教學交叉進行,橫向上與理論教學相互滲透,將「雙證書」教育納入計算機網路專業課程體系中,使學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取得行業認可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如網路操作系統課程為取證課程。在教學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以國家勞動部相關技能證書的要求為參照,制定相關的實訓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完該課程之後就能取得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為今後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3、採用「2+1」教學模式,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早融入社會。

;

② 求可以考過計算機三級的網路技術的一本好書

書都差不多~ 關鍵還在學!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與Internet特色 中文版 第三版》點評
解放軍理工大學 陳鳴(博導)
當我在1986年第一次研讀Andrew S. Tanenbaum教授著的《計算機網路》時,計算機網路在我國尚未出現.1988年,我國引進國外設備構建了第一個全國性的X.25數據網路,使我第一次對網路和協議有了直觀深入的認識.由於應用不多,雖然該網的國家主幹速率僅有4.8kb/s,但網路仍然很空閑;在隨後的幾年中,個人計算機的性價比大幅度提高,採用NetWare網路操作系統的10Mb/s乙太網迅速升溫並普及,證券,金融等部門和國家大型企業率先推行計算機化,從而引發了學習,建設計算機網路的熱潮,高校普遍感到有開設《計算機網路》課程的必要性了,盡管那時網際網路好像離我國還非常遙遠.現在,網際網路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逐步走向研究生的課堂,走向計算機和通信大學生的課堂,直至走向許多專業大學生的課堂.國內外網路教材的數量不斷增加,但質量良莠不齊;講解著名的ISO OSI的七層體系結構逐步被講解網際網路體系結構所替代;網路新技術不斷出現,知識點不斷增多,網路書不斷加厚,隨之而來出現了教學重點被沖淡的問題……無論如何,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和通信兩個領域的交叉學科,內容極為復雜,涉及以錯綜復雜的方式彼此交織的許多概念,協議和技術,計算機網路原理是一門公認的較難教授和學好的課程.因此,很多教授和學者都致力於改進計算機網路的教材和教學法.
20年多來,我一直在計算機網路領域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幾乎每年都擔任計算機網路課程的教學任務,包括了從短訓班學員,本科生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各個教學層次.為此,我非常關心國內外計算機網路教材的最新發展,每當看到有價值的網路書,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閱讀,每每都會有很大收獲和體會.如果你一定要我用一句話來評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網路教科書的話,我會說(這可能會導致片面):知識全面,學術嚴謹是Andrew S. Tanenbaum教授的的風格(代表作《計算機網路》,第四版原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引進);Douglas E. Comer教授對TCP/IP聯網基本思想和實現技術有深刻的詮釋;Larry L. Peterson教授 (代表作《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 第三版》中文版,影印版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出版)則強調網路整體的系統性和普遍原則,有大家風范;謝希仁教授撰寫的網路教科書注重網路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並與中文讀者有天然溝通;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撰寫的網路教科書(代表作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與Internet特色第三版即本書)最大亮點的則在於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和獨具匠心的教學法,是高質量的入門級經典之作.正如許多專家所指出的那樣,該書不僅用作大學本科生和短訓班的教材極為適合,而且對網路專業人員也是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網路領域的革命性變化必然要導致網路教科書的變化:首先,網際網路已經接掌了計算機網路,因此,今天有關計算機網路的問題都必然與網際網路聯系起來.第二,網路中的"高增長領域"目前是網路服務和應用程序,因此必須強調網路應用程序開發.Kurose和Ross博士長期參與並見證了這種變化,在教學實踐中以獨創的自頂向下教學法解決現有網路教科書中存在的問題.自從該書的第1版於2001年問世以來,已經被數以百計的大學和學院採用,被譯為10多種語言提供給世界上數以萬計的學生和專業人士使用.在國內,已有許多著名高校選其為計算機,通信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例如,解放軍理工大學計算機與網路工程專業本科生自2002年起陸續使用該書第一版,第二版教材,2005年使用該書第三版前5章內容作為本科"計算機網路原理"課程的教材,而後4章內容及前5章要點則作為碩士研究生"計算機網路"課程的基本教材,配合相關實驗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e教授的《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與Internet特色》一書的顯著特點是:
1. 獨創的"自頂向下"教學法.由於計算機網路的復雜性,長期以來按分層體系結構自下而上講授網路課程內容似乎已成一種定式.該書特別強調應用層,及早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及早強調DIY(Do-It-Youself) 開發網路應用程序.
2. 以網際網路為研究對象.由於網際網路的成功,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計算機網路的代名詞.該書以網際網路體系結構的5層模型來組織材料,為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供原動力.
3. 著眼原理.計算機網路領域的許多基礎性的重要問題已經研究得較為清楚,重點研究這些原則,將使學生獲得長"保質期"的知識,在飛速發展的網路研究開發中保持判斷力和啟發創造力.
4. 注重教學法.為幫助學生們理解關鍵的技術概念和激發學習積極性,本書包括了許多類比,幽默和實際的例子,引人入勝的歷史事件和實踐原則,對網路領域聲名卓著的創新家們的專訪,以及網站上翔實的教學資料和實驗內容等.
5. 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從2001年第一版到2003年的第二版,至2004年的第三版,本書及時引入重要的最新知識和放棄了許多過時的內容.本書第三版反映了網路領域的最新進展,如增加了包括無線網路和移動網路一章,擴充了對等網路,BGP,MPLS,網路安全,廣播選路和網際網路編址及轉發方面的新材料,並修訂了習題.
6. 強調實驗教學.新版教材增加了一套實用的Ethereal實驗,講解學生們如何親眼觀察網路協議的運行過程和產生的結果的方法;對多個難以理解的網路問題給出了原理性示教;給出編制網路應用程序的具體建議和部分源程序,鼓勵大家用多實踐的觀點來解決網路教學要求理論聯系實踐的問題.
在本書的教學中,由於學時有限和專業詞彙的艱澀,學生們普遍感到使用原版教材經過老師講解,雖然能夠理解課程內容但卻難以在短期內記住其中的內容,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該書的中譯本能夠為緩解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地學習計算機網路知識(而不是英文本身)的矛盾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該書第三版的翻譯中,譯者改正了書中存在的多處錯誤與排版錯誤並得到了原書作者的認可;譯者和編輯們經常就某些網路術語的中文標准譯法或更准確的譯法展開討論,力圖使該教科書的網路專業詞彙更加規范.機械工業出版社還就與該書配套的實驗問題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該書的教學資料,實驗設計等方面有一系列考慮,這將有助於我國高校教師教好這門課程,也有助於學子們學好這門重要的課,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計算機網路其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特色以及評論:

「本書是書中珍品——Kurose和Ross採用一種新穎的自頂向下方法,使得復雜的網路問題變得井井有條!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專業人士該書的價值將是無法估量的。
——leonardKleinrock,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我認為Kurose和Ross與學生們溝通得很好,同時將重點放在基本概念和原則上,而基本概念和原則從長遠來看才是真正要緊的。」
——ShivkumarKalyanaraman,Rensselaer理工學院
「對於希望理解網際網路實際運行原理的網路專業人士而言,這本書是一個無價的資源。作者採用自頂向下的方法解釋了當今通信服務的底層技術,既引人入勝,又易於理解。這是一本必備書籍。」
——JenniferRexford,AT

本書目錄:

出版者的話
專家指導委員會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第1章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
1.1什麼是網際網路
1.2網路邊緣
1.3網路核心
1.4接入網和物理媒體
1.5ISP和網際網路主幹
1.6分組交換網路中的時延和分組丟失
1.7協議層次和它們的服務模型
1.8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的歷史
1.9小結
本書的路線圖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Ethereal實驗1
人物專訪
第2章應用層
2.1應用層協議原理
2.2Web應用和HTTP協議
2.3文件傳送協議:FTP
2.4網際網路中的電子郵件
2.5DNS:網際網路的目錄服務
2.6P2P文件共享
2.7TCP套接字編程
2.8UDP套接字編程
2.9構造一個簡單的Web伺服器
2.10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套接字編程作業
Ethereal實驗
人物專訪
第3章運輸層
3.1概述和運輸層服務
3.2多路復用與多路分解
3.3無連接運輸:UDP
3.4可靠數據傳輸的原理
3.5面向連接的運輸:TCP
3.6擁塞控制原理
3.7TCP擁塞控制
3.8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編程作業
Ethereal實驗室:探究TCP
人物專訪
第4章網路層
4.1概述
4.2虛電路和數據報網路
4.3路由器工作原理
4.4網際協議:網際網路中的轉發和編址
4.5選路演算法
4.6網際網路中的選路
4.7廣播和多播選路
4.8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編程作業
Ethereal實驗
人物專訪
第5章鏈路層和區域網
5.1數據鏈路層:概述和服務
5.2差錯檢測和糾錯技術
5.3多址訪問協議
5.4鏈路層編址
5.5乙太網
5.6互聯:集線器和交換機
5.7PPP:點對點協議
5.8鏈路虛擬化:網路作為鏈路層
5.9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Ethereal實驗
人物專訪
第6章無線網路和移動網路
6.1概述
6.2無線鏈路和網路特徵
6.3Wi-Fi:802.11無線LAN
6.4蜂窩網際網路接入
6.5移動管理:原理
6.6移動IP
6.7蜂窩網中的移動性管理
6.8無線和移動性:對高層協議的影響
6.9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Ethereal實驗
人物專訪
第7章多媒體網路
7.1多媒體網路應用
7.2流式存儲音頻和視頻
7.3充分利用盡力而為服務:一個網際網路電話的例子
7.4實時交互應用的協議
7.5多媒體分發:內容分發網路
7.6超越盡力而為服務
7.7調度和監管機制
7.8綜合服務和區分服務
7.9RSVP
7.10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編程作業
人物專訪
第8章計算機網路中的安全
8.1什麼是網路安全
8.2密碼學的原則
8.3鑒別
8.4完整性
8.5密鑰分發和認證
8.6訪問控制:防火牆
8.7攻擊和對策
8.8多個層次中的安全性:案例研究
8.9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人物專訪
第9章網路管理
9.1什麼是網路管理
9.2網路管理的基礎設施
9.3網際網路標準的管理框架
9.4ASN.1
9.5小結
課後習題和問題
復習題
習題
討論題
人物專訪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美)庫羅斯(Kurose/J.F.)等/陳鳴等:JamesF.Kurose是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他曾多次榮獲傑出教師獎,並獲得IEEETaylorBooth教育獎章,還獲得通氣電氣公司提供的研究基金、IBM教職員發展獎和Lilly教學獎。

譯者簡介
陳鳴,江蘇無錫人,分別於1982,1988和1991年在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和理工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2000年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科學家,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和中國通信學會等多個學術團體的委員和IEEE會員;長期從事計算機網路,網路工程設計,分布式系統,網路管理等課程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網路管理,網路測量和網路應用等;承擔了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多項軍隊,省部級研究及工程任務,撰寫多本著作,發表多篇科技論文,擁有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③ 求《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第6版(陳鳴譯)課後習題答案

提取碼:2dj1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不用謝

④ 《計算機網路》課程講什麼內容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密切結合而形成的新的技術領域,是計算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計算機網路通信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地位越來越重要。本課程作為計算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涉及知識面較廣,理論性與實踐性都較強,是從事計算機研究和應用人員必須掌握的重要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和典型網路協議,了解常用網路設備的組成、特點和工作原理,熟練掌握網路互連和網際網路的有關概念、協議及其應用,了解網路安全方面的知識,為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應用和維護網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⑤ 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對初學者來說需要看什麼書

初學者的話原理就看謝希仁老師的《計算機網路》比較合適(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內容方面對於初學者肯定是夠豐富的,難度也不是太大,講得比較詳細,比較好理解。

後續的實驗(命令)方面的話,看你是學的思科體系還是華為體系了。這兩個體系的命令有一些區別,但大致意思差別不大。這兩種體系的書籍在網上都可以找到很多。

作為初學者看了上面那本《計算機網路》基本對網路就有個初步的認識了,如果想繼續研究得更細致可以花時間研究研究《TCP/IP協議》。

拓展資料:

1、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2、《計算機網路(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於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練習題。此外,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隨書配套的光碟中,有全書課件和作者教學中經常遇到的150多個問題及解答,計算機網路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計算機網路(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檔等,供讀者參閱。

計算機網路-網路

⑥ 關於計算機網路方面的書籍

1. 計算機網路常識書籍
計算機網路常識書籍 1.計算機網路入門需要看那些書籍
1)編碼:隱匿在計算機軟硬體背後的語言,此書從信息的編碼,數字的不同進製表示,到計算機採用的二進制機器級表示開始,到用電路構建一個簡單的加法器,觸發器,計數器,存儲器,甚至一個具有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的簡易CPU,娓娓道來,真是醍醐灌頂。最後還談到了圖形界面的原理。此書作者更是被傳為聖經的《Windows程序設計》的作者Charles Petzold。讀完此書可對計算機硬體的原理與設計有一全面深入之認識,猶如身處群山之巔,一覽無余。

2)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 上一本《編碼》通俗易懂,即使沒有計算機相關知識也能懂,但缺乏一些計算機機制的介紹。此書是國外著名的介紹計算機系統方面的書,從程序員的角度帶你暢游計算機系統架構。涉及程序的機器級表示(機器碼,匯編),處理器體系結構,存儲器結構,系統IO,網路編程,並發編程,以及程序性能的優化。讀完此書可對計算機系統,程序設計有一深層次了解。

3)就C語言而言,K&R的 C程序設計語言 的無疑是最好的參考書,不過對初學者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輔以諸如 C和指針 ,C陷阱與缺陷 會有更好的效果。當然多寫程序才是王道,多寫才能發現問題,加深認識。

4)Debug Hacks 此書介紹GDB調試工具及調試技巧,本人現在主要就是使用gcc gdb啦。此書助你更好的找出臭蟲。

6)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 介紹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的書籍很多,但本人就是用這本書學習的,所以推薦。此書的前3章和第7章就介紹了題主要求的一些數據結構和演算法,後面幾張介紹樹,排序,圖論演算法,及一些高級數據結構。讀完此書將助你設計更優美的程序。
2.計算機網路經典書籍
《tcpip詳解》分三卷,國外經典計算機教材,有中文譯版,不過不適合你的。

《計算機網路》也分很多種,如果你要考網工的話或者你想學習網路推薦你看以下的書籍:

網路工程教程(第二版) 雷震甲 主遍 清華大學出版 (這本太深了,不過內容全)網工指定教材

網路工程必讀系列 王達 這套書我看了兩遍,實在不錯。。。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 謝希仁 主遍 謝希仁同時還出了很多書都關於TCP/IP的書籍,具體書名我忘記,我覺得他講解得思路清晰,易理解,適合基礎差的。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這是國外經典計算機網路經典教程,作者都是英文名字(具體我忘記了) ,我以前我學時很喜歡看這本。
3.計算機網路方面有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謝希仁的,個人感覺是國內最好的初級書籍。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下面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4.有關計算機編程,網路基礎知識的書籍
建議你從C語言開始學,學好了它以後學其他語言會很容易上手

推薦你先看譚浩強的《C語言程序設計》先,這是一部非常好的C語言書籍,慢慢來學習程序設計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不要著急,一本書多看兩遍三遍,學會交叉學習法,在學習C的過程中,可以看看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等書籍,對編成都是很有幫助的。最開始學習的時候,先不要編一些比較大的程序,多編一些小程序,比如數組運算,字元組合等等,指針是C語言的精華,是比較復雜的部分。如果指針這部分都可以熟練的應用,那麼C語言里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學習好C語言的。

可以按照C——C++——JAVA的順序學習,C++的學習是很有難度的,類,標准庫,多態,繼承等等比較抽象難道懂的概念,雖然他秉承了C語言的風格,但是有很多很多是C語言不具備的,要多看書,上機實踐也是必不可少的。《C++編程思想》,《C++標准庫》,這些書都非常好,內容也很全面,常式書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多看源代碼對編程是很有幫助的,也會少走很多彎路。總之,C++的學習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大概需要兩年的時間,這只是底限,如果想學通,學精,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我向你推薦一些C++經典書籍:

c++程序設計教程

c++編程思想

c++大學教程

c++程序設計語言

數據結構演算法與應用c++語言描述

c++標准模板庫------自修教程與參考手冊

泛型編程與STL

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

設計模式---可復用面向對象軟體的基礎

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

Essential c++

Effective c++

More Effctive c++

C++ primer

前五本應該屬於入門書籍,後面的屬於學習難度比較大的,想提高C++的編程能力,看看這些書籍有好處。建議你把編程思想這本書多看看。多做練習題,對提高編程水平的幫助是很大的。

其實語言是相通的,一門語言學會了,學習其他語言就比較容易了。

業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因為JAVA這門語言包含了C++的一些特性,掌握了C++,就等於掌握了JAVA的80%,

在掌握了C++之後(我說的掌握指的是,可以熟練用C++編程序了,並沒有要求你完全掌握C++的所有部分,沒有人能達到這一點,因為C++太龐大了,如果能堅持不懈的學習C++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了,你就可以學習其他的語言了)可以試著學習一些其他的語言,如JAVA,VC++等等比較復雜的語言.

這時候可以說你已經對程序設計語言有個大體的認識了,可以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而定,是學習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語言啊(從興趣出發),還是為了找工作啊,開始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比如學習windows下的框架編程和編程等等比較復雜的語言.

如果是為了找工作的話你一定學好C,C++,JAVA三門語言.

在我國目前的軟體開發行業中,C,C++,JAVA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好了,說了這么多,可以參考一下,為自己做個學習計劃,要對自己有信心,最後祝你在學習編程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遠,祝你學有所成!!
5.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推薦書籍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6.推薦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的書籍
1、《計算機基礎(第二版)》——姜岩、王秀玲

本書介紹了信息與計算機的基礎知識、Windows XP操作系統的基本操作和基本使用知識、Word

2003文字處理軟體的基本知識、Excel 2003電子表格處理軟體的基本知識和PowerPoint 2003文檔

演示軟體等知識做了簡單的介紹。

2、《計算機應用基礎》 ——劉錫軒、丁恆、侯曉音

本書是為非計算機專業類學生提供計算機一般應用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課程。本書滿

足普通高等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宗旨,內容豐富,與時俱進,實用性強。

3、《計算機應用基礎》——楊飛宇,孫海波

本書主要介紹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文檔製作、電子報表製作和演示文稿制

作。

4、《計算機應用基礎》——張 明、王 翠、張和偉

本書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編寫,內容強調操作性和實用性。全書涵蓋計算機基礎知識、

Windows XP操作系統、Word 2003文字處理軟體、Excel 2003電子表格處理軟體和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製作軟體等內容。

5、《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布賴恩特

本書主要介紹了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包括最底層的內存中的數據表示、流水線指令的構成、虛

擬存儲器、編譯系統、動態載入庫,以及用戶應用等。書中提供了大量實際操作,可以幫助讀者更

好地理解程序執行的方式,改進程序的執行效率。

6、《計算機應用基礎》——武馬群

本書主要介紹了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 XP、網際網路(Inter)應用、文字處理軟體

Word 2003應用、電子表格處理軟體Excel 2003應用、多媒體軟體應用、演示文稿軟PowerPoint

2003應用等內容。

⑦ 中專計算機網路工程難嗎

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

因為中專計算機網路工程是一門涉及到硬體和軟悉毀鉛件的綜合性學科,學生需要掌握計算機基礎原理、網路原理和實踐操作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難度相對來說較大。
此外,這門專業的就業形勢也比較嚴峻,需要擁有較為扎實的技術基礎。

延伸內容:針對計算機網路工程這門專業,學生應該注重課程余運學習的基礎,如計算機原理、數據結構、演算法等,同時還要關注該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技術變化,積極參與實踐項目和實踐活睜好動,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⑧ 蘭州大學考研計算機往年復試科目是什麼

蘭州大學考研計算機往年復試科目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組成。

1、筆試按專業設置考試科目(見2019年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專業目錄,網址: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3140.html),閉卷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為100分。

2、計算機類專業考生(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在復試中增加了實踐技能考核環節,具體安排及成績計算辦法見下面的明確規定。

3、面試包括英語口語能力面試、專業綜合能力面試,滿分100分。

《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實施細則》

為保證我院碩士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順利進行,根據蘭州大學《關於做好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相關政策,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一、復試對象

2019年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志願報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考生,初試成績符合「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數線」(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且同時滿足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劃線;申請第二志願調劑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考生,初試成績同時滿足2019年「全國B類復試分數線」、「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數線」、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劃線對其第一志願報考專業和擬調入專業對應門類的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實行差額復試,擇優錄取。

二、復試方式

復試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組成。

筆試按專業設置考試科目(見2019年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專業目錄,網址: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3140.html),閉卷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為100分。

註:計算機類專業考生(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在復試中增加了實踐技能考核環節,具體安排及成績計算辦法見本細則相關規定。

面試包括英語口語能力面試、專業綜合能力面試,滿分100分。

三、復試安排

(一)報到

時間:3月15日下午14:00—17:30

地點:飛雲樓(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室

註:考生往返路費、復試期間食宿自理。

(二)復試考試費

交費地點:飛雲樓(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室

復試考試費標准: 50元/人復試報名費(筆試30元/人,外國語口語及聽力20元/人,同等學力考生還需繳納60元/人復試加試費)。

(三)復試考生報到時須提交以下證件

1.《准考證》原件及復印件,調劑生同時提供初試成績單網頁截圖紙質件(A4幅面復印);

2.《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A4幅面復印);

3.《畢業證》(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供《學生證》,畢業證入學時查驗)原件及復印件;有學位證書的還需提供《學位證》原件及復印件。(A4幅面復印);

☆網上報名未完成學歷(或學籍)審核,須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4.大學階段成績單原件(應屆本科畢業生由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提供並加公蓋章;非應屆本科生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並加蓋公章);

5.有正式工作單位的上線在職考生,在復試報到時必須提供其在職單位同意報考的書面證明,並註明是否在職培養;

6.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還須遞交戶籍證明、民族成份證明和定向地區或原單位同意定向培養的書面證明。

☆定向培養書面證明:對少數民族應屆本科畢業考生,由同意定向培養考生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縣級以上人事部門出具;對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由考生所在工作單位人事部門出具。

7.被列為「國防生」計劃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提供以上證件外,還須出具駐推薦學校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同意報考的證明;

8.享受「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國家加分政策的考生,須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原件。

9.已經在蘭州新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蘭州「四區」)工作的在職人員,以及志願去蘭州「四區」工作的應屆本科生,在復試時提供蘭州「四區」管委會和具體工作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出具的工作身份證明。

(四)體檢

時間:3月18日上午 8:30

地點:蘭州大學校醫院(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

備註:空腹,帶有效證件,一寸照片1張,體檢費40元。體檢費由學院收取,考生繳費後在學院領取體檢表,填寫基本信息、粘貼照片後攜帶體檢表到校醫院進行體檢。

(五)復試考試安排

1.英語聽力測試

涉及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學位所有專業(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時間:3月16日上午8:30-9:00

地點: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飛雲樓,屆時詳見具體安排表。

2.專業課測試筆試

涉及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學位所有專業(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時間:3月16日上午9:10-12:10

地點: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飛雲樓,屆時詳見具體安排表。

3.實踐技能測試考核

考核對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專業復試考生。

時間:3月16日下午13:30-16:30

地點:飛雲樓010機房

4.專業綜合能力面試、思想政治素質與品德考核

時間: 3月17日全天,上午8:00開始

地點: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飛雲樓,屆時詳見具體安排表。

☆參加以上考試的考生須提前十分鍾攜准考證、身份證入場,對號入座。遲到十五分鍾不得入場。

(六)復試成績公布

時間:3月18日

方式:學院在信息欄及學院網頁對復試成績進行公布。

(七)實驗室開放日:3月16日、17日、18日全天

學院在實驗室開放日將安排導師及相關實驗室對復試考生進行接待,便於考生對學院導師及相關實驗室進行了解。

(八)復試總成績及擬錄取名單確定

1.復試總成績

復試總成績=初試總分/5*0.5+復試筆試成績*0.1+復試面試成績*0.4;

復試筆試成績(非計算機類專業)=專業筆試成績;

復試筆試成績(計算機類專業)=專業筆試成績*0.5+實踐技能測試成績*0.5;

復試面試成績=專業綜合能力測試成績*0.8+英語聽力成績*0.1+口語成績*0.1;

2.擬錄取名單確定

擬錄取名單以復試總成績排名為依據,排名按考試類型(統考、少數骨幹)分類進行。根據復試總成績名次和分專業招生計劃確定擬錄取名單。

不參加復試或復試成績不合格者(筆試成績+面試成績<120)不予錄取;不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調劑生存在畢業院校虛假信息的不予錄取。

☆擬錄取的定向培養的考生,在擬錄取前均須簽訂相關協議書。

(九)導師及錄取專業確定

所有擬錄取的考生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導師,並確定錄取專業。所有擬錄取考生需填寫《信息學院擬錄取研究生導師申請表》,需學生及導師雙方簽字生效。

(十)調劑優秀生源激勵政策

調劑錄取為我校非在職全日制學習方式的「一流大學」建設院校畢業的優秀考生,第一學年至少享受二等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和全額國家助學金。調劑錄取為我校非在職全日制學習方式的「一流學科」院校畢業的優秀考生,第一學年至少享受三等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和全額國家助學金。

(十一)申訴渠道

學院申訴電話:0931-8912432

聯系人:朱老師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申訴電話:0931-891244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本細則解釋權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招生工作小組,未盡事宜按照蘭州大學有關文件執行。

⑨ 我想知道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課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指導性教學進程計劃
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類別 學
分 學
時 其 中 考試/考查 備注

課 實
驗 上

第一學期 08120003 C++語言程序設計
C++ Language Programming 必修 3.0 60 40 20 考試
04010001 大學生學習方法指導 Learning Guide for College Students 必修 0.5 10 10 考查 講座
07010022 高等數學A(一)
Advanced Mathematics A (1) 必修 5.0 86 86 考試
08120046 計算機科學導論
Intro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必修 2.0 40 30 10 考查
11050001 軍事理論Military Theories 必修 1.0 18 18 考查 講座
11052001 軍訓Military Training 必修 3.0 3周 考查
04030001 體育(一)Physical Ecation (1) 必修 1.5 26 26 考查
04020002 大學生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必修 1.0 18 18 考查
05020003 大學英語(一)College English (1) 必修 4.0 68 68 考試
小計 必修:21學分
第二學期 03020002 思想道德修養及法律基礎
Mor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必修 3.0 51 34 考查 課碧租外17學時,1學分
08120021 VC++可視化程序設計
VC++ visual program design 必修 3.0 60 40 20 考查
07020004 大學物基慧搭理(上)
College Physics (1) 必修 2.5 42 42 考查 原5學分
07010021 高等數學A(二)
Advanced Mathematics A(2) 必修 6.0 102 102 考試
07010063 線性代數Linear Algebra 必修 2.0 34 34 考查
05020004 大學英語(二) College English (2) 必修 4.0 68 68 考試
04030002 體育(二)Physical Ecation (2) 必修 1.5 30 30 考查
06010004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for nearly 必修 2.0 34 26 考查 課外8學時,1學分
08122004 VC++課程設計
VC++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人文科學類選修課
Opt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of humanism and Science 選修 8.0 136 136 考查 建議在2-7學期修搏拿完
小計 必修:26學分

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類別 學
分 學
時 其 中 考試/考查 備注

課 實
驗 上

第三學期 010100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必修 4.0 68 52 考試 課外16學時,1學分
07020005 大學物理(下)
College Physics (2) 必修 3.5 60 60 考試
07021001 大學物理實驗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ation 必修 1.0 34 34 考查
0701001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B 必修 2.5 42 42 考查
08120039 匯編語言A
Assembly language A 必修 3.0 60 40 20 考查
08090026 計算機電路
Computer circuit 必修 4.5 90 64 26 考試
07010031 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 必修 2.5 42 42 考查
04030003 體育(三)Physical Ecation (3) 必修 1.5 30 30 考查
08081003 電子測試技術(上)
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 (1) 必修 0.5 16 16 考查
05020005 大學英語(三)College English (3) 必修 4.0 68 68 考試
小計 必修:27學分
第四學期 01010002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General Intro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Three-representative 's Theories 必修 5.0 84 54 考試 課外30學時,2學分
08081004 電子測試技術(下)
Electronic Testing Technology (2) 必修 0.5 16 16 考查
08120079 數據結構A Data Structure A 必修 3.0 60 44 16 考試
08122020 資料庫系統應用課程設計
database system application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0087 資料庫原理與技術Database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必修 3.0 60 40 20 考試
05020006 大學英語(四)College English (4) 必修 4.0 68 68 考試
04030004 體育(四)Physical Ecation (4) 必修 1.5 30 30 考查
0810021 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
Digital logic and digital system 選修 3.0 60 50 10 考查
小計 必修:19學分

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類別 學
分 學
時 其 中 考試/考查 備注

課 實
驗 上

第五學期 08120026 編譯原理與技術A Compile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A 必修 3.0 60 44 16 考試
08120028 操作系統 B Operating systems B 必修 2.0 34 34 考試
08120055 計算機網路原理與技術B
Computer networks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B 必修 3.0 60 48 12 考試
08120066 計算機組成原理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s 必修 3.0 60 50 10 考試
08122018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計算機)
data structure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初
08120099 專業英語(計算機)
Specialty English 必修 2.0 34 34 考查
08122015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0011 JAVA程序設計
JAVA Programming Practice 選修 3.0 60 40 20 考查
小計 必修:17學分
第六學期 08120024 XML與Web應用技術
XML and Web applications 必修 3.0 60 40 20 考查
08120106 高級操作系統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必修 2.0 40 24 16 考查
08120068 介面技術
Interface technology 必修 3.0 64 34 30 考查
08100073 嵌入式系統B
Embedded System Principles B 必修 2.0 40 24 16 考查
08120074 軟體工程A
Software engineering A 必修 3.0 60 42 18 考試
08102018 網路系統課程設計
network systems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初
12020026 電子商務軟體及其開發技術
E-commerce software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選修 2.0 40 30 10 考查
08120033 多媒體技術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選修 2.0 40 26 14 考查
07010053 演算法分析與設計
Algorithm analysis and design 選修 2.5 48 34 14 考查
08120048 計算機體系結構
Computer architecture 選修 2.0 34 34 考查
小計 必修:15學分

學期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類別 學
分 學
時 其 中 考試/考查 備注

課 實
驗 上

第七學期 08122010 方向課程綜合課程設計(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方向、信息系統開發與集成技術方向任選其一)
special direction courses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2017 軟體工程課程設計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 project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初
08122021 微機生產實習
micro pc practical internship 必修 2.0 2周 考查 安排在期末
08120051 計算機網路工程設計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design 選修 3.0 60 44 16 考查
08120017 ORACLE資料庫設計與優化
ORACLE databas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選修 2.0 40 26 14 考查 信息系統開發與集成技術方向課程
0810003 分布式信息系統原理與安全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 principle and security 選修 2.0 40 26 14 考查
0810013 嵌入式操作系統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s 選修 2.0 40 26 14 考查 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方向課程
08120102 嵌入式系統設計
Embedded System design 選修 2.0 40 24 16 考查
0810042 網路管理及安全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afety 選修 3.0 60 40 20 考查
08120098 中間件技術
Middleware technology 選修 2.0 40 26 14 考查
小計 必修:6學分
第八學期 04012001 畢業教育
Graate Ecation 必修 1周 考查
08122005 畢業設計(論文)(計算機)
Graation Project(Thesis) 必修 13.0 13周 考查
08122007 畢業實習(計算機)
Graation Internship 必修 4.0 4周 考查
小計 必修:17學分
合計:畢業總學分180學分,其中必修148學分,選修32學分。

附件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表
序號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上機時數 學期 地點 備注
1 11052001 軍訓 3 3周 1 校內
2 04012001 畢業教育 1周 8 校內
3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 5 課外實踐
4 08122004 VC++課程設計 2 2周 2 安排在期末
5 08122020 資料庫系統應用課程設計 2 2周 4 安排在期末
6 08122018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 2 2周 5 安排在期初
7 08122015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 2 2周 5 安排在期末
8 08102018 網路系統課程設計 2 2周 6 安排在期初
9 08122021 微機生產實習 2 2周 7 安排在期末
10 08122017 軟體工程課程設計 2 2周 7 安排在期初
11 08122010 方向課程綜合課程設計(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方向、信息系統開發與集成技術方向任選其一) 2 2周 7 安排在期末
12 08122007 畢業實習 4 4周 8
13 08122005 畢業設計(論文) 13 13周 8
合計 41 36

附件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輔修教學計劃
序號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類別 學
分 學
時 其中 考試/考查 備注

課 實
驗 上

1 08120003 C++程序設計 必修 3 60 40 20 考試
2 08120021 VC++可視化程序設計 必修 3 60 40 20 考查
3 08120039 匯編語言A 選修 3 56 36 20 考查
4 08090026 計算機電路 選修 5 90 64 26 考查
5 08120079 數據結構A 必修 3 56 40 16 考試
6 08120087 資料庫原理與技術 必修 3 56 36 20 考試
7 08120026 編譯原理與技術A 選修 3 56 40 16 考查
8 08120055 計算機網路原理與技術B 必修 3 56 44 12 考試
9 08120011 Java程序設計 選修 3 56 36 20 考查
10 08120028 操作系統B 必修 2 36 36 考試
11 08120066 計算機組成原理 選修 3 56 46 10 考試
12 08120074 軟體工程A 選修 3 56 40 16 考查

說明:輔修本專業學生必須完成30學分,其中必修17學分,選修13學分。
附件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雙學士學位教學計劃
序號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類別 學
分 學
時 其中 考試/考查 備注

課 實
驗 上

1 08120003 C++程序設計 必修 3 60 40 20 考試
2 08120021 VC++可視化程序設計 必修 3 60 40 20 考試
3 07010031 離散數學 必修 3 52 52 考查
4 08120039 匯編語言A 必修 3 60 40 20 考查
5 08100021 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 選修 3 56 46 10 考查
6 08090026 計算機電路 必修 4.5 90 64 26 考查
7 08120079 數據結構A 必修 3 60 44 16 考試
8 08120087 資料庫原理與技術 必修 3 60 40 20 考試
9 08120026 編譯原理與技術A 選修 3 60 44 16 考試
10 08120055 計算機網路原理與技術B 必修 3 60 48 12 考試
11 08120011 Java程序設計 選修 3 60 40 20 考查
12 08120028 操作系統B 必修 2 34 34 考試
13 08120066 計算機組成原理 必修 3 60 50 10 考試
14 08120074 軟體工程 必修 3 60 42 18 考試
15 07010053 演算法分析與設計 選修 2 40 30 10 考查
16 08120048 計算機體系結構 選修 2 34 34 考查
17 08120068 介面技術 選修 3 64 34 30 考查
18 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技術 選修 3 60 44 16 考查
19 08120024 XML與Web應用技術 選修 3 60 40 20 考查
20 08122007 畢業實習 必修 4 4周
21 08122005 畢業設計 必修 13 13周
合 計

說明:修讀本專業雙學士學位學生必須完成60學分,其中必修50.5學分,選修9.5學分。

附件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公共課程
(必修) 軍事理論、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及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大學生學習方法指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大學生衛生與健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計算機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大學英語、體育
學科(專業)基礎課程
(必修) 高等數學A、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計算機科學導論、C++程序設計、VC++可視化程序設計、離散數學、匯編語言、計算機電路、電子測試技術(實驗)、數據結構A、資料庫原理與技術、編譯原理與技術A、計算機網路原理與技術A、操作系統、專業英語、計算機組成原理、軟體工程、高級操作系統、介面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XML與Web應用技術
專業課程
(必修)
選修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
人文與科學類素質教育選修課程
集中實踐
教學環節 思想政治教育課外實踐、軍訓、社會調查、畢業教育、VC++課程設計、資料庫系統應用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課程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網路系統課程設計、微機生產實習、軟體工程課程設計、方向課程綜合課程設計(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方向、信息系統開發與集成技術方向任選其一)、畢業實習H、畢業設計(論文)B

⑩ 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網路論文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參考文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論文的質量。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網路論文參考文獻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網路論文參考文獻(一)
[1]趙啟飛.基於WCDMA 無線網路 的優化研究與實踐[D].雲南:雲南大學圖書館,2010:3.

[2]中興公司.2G/3G互操作優化指導書[M/CD.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中國聯通.中國聯通2/3G互操作分場景參數設置指導書[M/CD].北京:中國聯通移動網路公司運行維護部,2009

[4]劉業輝.WCDMA網路測試與優化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8-9

[5]姜波.WCDMA關鍵技術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320-324.

[6]中興學院.WCDMARNS培訓教材第三冊[M/CD].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2009

[7]竇中兆、雷湘.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優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95-120

[8]王曉龍.WCDMA網路專題優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106

[9]張長剛.WCDMAHSDPA無線網路優化原理與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116-119

[10]鄔鵬.呼和浩特聯通異系統互操作優化[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2011:7-12.

[11]黃偉,李臘元,孫強,MANET路由協議DSR的OPNET實現及模擬[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5

[12]李國強,武穆清,基於OPNET多徑路由協議的建模與模擬[J],數字通信世界,2008.04

[13]王振中,關媛,陸建德,陸佰林,基於NSZ模擬平台的Adhoc新路由協議的模擬[J],計算機模擬,2007.04

[14]策力木格,胡其吐,基於NS的AODV路由協議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

[15]劉小利,使用OPNET模擬MANET路由協議的實現 方法 [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8.4

[16]王瑜,焦永革,孟濤,林家薇,基於免費軟體ns的無線網路模擬[J],無線電工程,第34卷,第一期

[17]張天明,王培康,自助學習路由協議(SL一AoDV)及GloMosim模擬[J],計算機模擬,2008.07

[18]吳晗星,付宇卓,無線自組網AODV路由協議的實現[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7.10
網路論文參考文獻(二)
[1]孫義明,楊麗萍.信息化戰爭中的戰術數據鏈[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

[2] 範文 慶,周彬彬,安靖.WindowsAPI開發詳解--函數、介面、編程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3]陳敏.OPNET網路編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於全.戰術通信理論與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5]FrederickKuhl,RichardWeatherly,JudithDahmann.計算機模擬中的HLA技術[M].付正軍,王永紅譯.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

[6]陳敏.OPNET網路模擬[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7]JohnN.Abrams'J.E.Rhodes.,23-27,2000

[8]劉徐德.戰術通信、導航定位和識別綜合系統文集(第一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1

[9]羅桂蘭,趙志峰,趙海.排隊論對嵌入式系統網路性能的測試評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3(1):54-56

[10]張鐸.物聯網大趨勢-Internetofthings[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1]蘇仕平.無線感測器網路的訪問控制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07.

[12]張凱,張雯捧.物聯網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13]郭萍,張宏,周未,曹雪.基於輕量級CA無線感測器網路雙向認證方案[D].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13(3):903-907.

[14]李大偉,楊庚.一種基於重復博弈的物聯網密鑰共享方案[J].通信學報,2010,31(9A):97-103.

[15]馬巧梅.基於IKEv2的物聯網認證與密鑰協商協議[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3(4):45-48.

[16]郭萍.無線網路認證體系結構及相關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

[17]張曉輝.基於Diameter的物聯網認證協議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18]劉宴兵,胡文平,杜江.基於物聯網的網路信息安全體系[J].中興通訊技術.2011(01):96-100.

[19]劉姝.基於PKI的CA認證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鄭州大學.2005.

[20]任偉,雷敏,楊榆.ID保護的物聯網T2ToI中能量高效的健壯密鑰管理方案[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11,32(9):1903-1907.
網路論文參考文獻(三)
[1]安德森ASP NET高級編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美)Chris Goode,Chris Ullman等康博譯ASP NET入門經典——c#編程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秦鑫,朱紹文NET框架數據訪問結構[J]計算機系統應用[M]2002,12

[4]張輝鵬基於NET的電子商務系統的研究和設計[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6

[5]廖新彥ASP NET互動式Web資料庫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6]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7]Daniel Cazzulino等C#Web應用程序入門經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8]蔣秀英SQL Server 2000資料庫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9]龔小勇關系資料庫與SQL Server 2000[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10]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11]李中華基於NET的模式實現與應用[D]四川:四川大學,2006

[12]任開銀,黃東在NET上架構公司級應用程序[J]微型機與應用2003,1

[13]葉春陽基於Web服務的流程協作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

[14]李琳NET開發平台核心服務的研究與應用[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03

[15]張莉,王強,趙文防,董莉,SQL server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06

猜你喜歡:

1. 計算機類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大全

2. 網路安全論文參考文獻

3. 最全電子商務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4.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