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出ABC類IP地址范圍和默認的子網掩碼
IP地址的ABC類型的分配模式主要是由IP地址的第一個位元組的數值來確定:
A類是: 0~127 默認子網掩碼:255.0.0.0
B類是:128~191 默認子網掩碼:255.255.0.0
C類是:192~223 默認子網掩碼:255.255.255.0
註:全0和全1分別代表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不能分配給主機當作一般的IP地址進行使用。
(1)計算機網路ABCD類網址的范圍擴展閱讀:
ip地址分類
ip地址根據網路規模可以分為,A類,B類,C類,D類和E類。其中A、B、C是基本類,D、E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
IP地址類型 :
A類從1.0.0.0/8到126.0.0.0/8。
B類從128.0.0.0/16到191.255.0.0/16。
C類從192.0.0.0/24到223.255.255.0/24。
D類從224.0.0.0到239.255.255.255。
E類從240.0.0.0到255.255.255.255。
2. IP地址的ABC類劃分
簡單的說:
A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0.0.1-126.255.255.254;
B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28.1.0.1-191.255.255.254;
C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92.0.1.1-223.255.255.254
具體解釋: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由1位元組(每個位元組是8位)的網路地址和3個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126。每個A類地址可連接16387064台主機,Internet有126個A類地址。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28~191。每個B類地址可連接64516台主機,Internet有16256個B類地址。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地址是由3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92~223。每個C類地址可連接254台主機,Internet有2054512個C類地址。
3. 什麼是A類網B類網C類網
A類地址用於少量的網路(最多127個)主機數大於2¹⁶的大型網,每個A類網路可容納最多2²⁴台主機;B類地址用於主機數介於2⁸~2¹⁶之間數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網,B類網路最多2¹⁴個;C類地址用於每個網路只能容納2⁸台主機的大量小型網,C類網路最多2²¹個。
A類表示的地址范圍是1.0.0.0到127.255.255.255;B類表示的地址范圍是128.0.0.0到191.255.255.255;C類表示的地址范圍是192.0.0.0到223.255.255.255。
A,B,C分別分配給特別大的網路,中型網路和小型網路使用,比如區域網就是用C類地址。
(3)計算機網路ABCD類網址的范圍擴展閱讀
A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0.0.0,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C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將子網掩碼和IP地址按位進行邏輯「與」運算,得到IP地址的網路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機地址,從而區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
子網掩碼常用點分十進製表示,還可以用CIDR的網路前綴法表示掩碼,即「/<網路地址位數>;」。如138.96.0.0/16表示B類網路138.96.0.0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
4. 6, 計算機網路中A類,B類,C類三類IP地址的私有地址的范圍
A類IP地址:用7位(bit)來標識網路號,24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一位為"0",即A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126之間。A類地址通常為大型網路而提供,全世界總共只有126個只可能的A類網路,每個A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16777214台主機。
B類IP地址:用14位來標識網路號,16位標識主機號,前面兩位是"10"。B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28~191之間,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B類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全世界大約有16000個B類網路,每個B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65534台主機。
C類IP地址:用21位來標識網路號,8位標識主機號,前面三位是"110"。C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92~223之間,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最後一段標識網路上的主機號。C類地址適用於校園網等小型網路,每個C類網路最多可以有254台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