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英文版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第四版
擴展閱讀
英菲克i9能接無線網路嗎 2025-09-23 06:16:01
小米平板3連接電腦 2025-09-23 06:02:27

英文版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第四版

發布時間: 2023-07-07 12:26:21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的介紹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是200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庫羅斯。本書是當前世界上最為流行的計算機網路教科書之一,採用了作者獨創的自頂向下的方法來講授計算機網路的原理及其協議,即從應用層協議開始沿協議棧向下講解,強調應用層範例和應用編程介面,使讀者盡快進入每天使用的應用程序環境之中進行學習和「創造」。本書的講解以網際網路為例,學以致用;注重教學法,深入淺出地重點講解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第4版全面關注了網路安全問題;更新並擴展了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增加了有關802.11(WiFi)、802.16(WiMAX)和蜂窩網路的新內容;增強了P2P應用程序的內容,包括文件共享協議、BitTorrent等文件分發協議以及Skype的IP話音等新型多媒體應用;更新了區域網和多媒體網路的章節,以反映這些領域中理論與實踐的變化;第1章中增加了有關端到端吞吐量分析的新材料;全面修訂並增加了新的課後5-7題,以及附加了循序漸進的Ethereal實驗。

❷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第四章-網路層 要點

網路層的作用:實現主機到主機的通信服務,將分組從一台發送主機移動到一台接收主機。

1、轉發涉及分組在單一的路由器中從一條入鏈路到一條出鏈路的傳送。
2、路由選擇涉及一個網路的所有路由器,它們經路由選擇協議共同交互,以決定分組從源到目的地結點所採用的路徑。計算這些路徑的演算法稱為路由選擇演算法。

每台路由器都有一張轉發表,路由器通過檢查到達分組首部欄位的值來轉發分組,然後使用該值在該路由器的轉發表中索引查找。路由選擇演算法決定了插入路由器轉發表中的值。

路由選擇演算法可能是集中式的,或者是分布式的。但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是路由器接收路由選擇協議報文,該信息被用於配置其轉發表。

網路層也能在兩台主機之間提供無連接服務或連接服務。同在運輸層的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類似,連接服務需要握手步驟,無連接服務不需要握手。但它們之間也有差異:
1、 在網路層中,這些服務是由網路層向運輸層提供的主機到主機的服務。在運輸層中,這些服務則是運輸層向應用層提供的進程到進程的服務。
2、 在網路層提供無連接服務的計算機網路稱為數據報網路;在網路層提供連接服務的計算機網路稱為虛電路網路。
3、 在運輸層實現面向連接的服務與在網路層實現連接服務是根本不同的。運輸層面向連接服務是在位於網路邊緣的端系統中實現的;網路層連接服務除了在端系統中,也在位於網路核心的路由器中實現。(原因很簡單:端系統和路由器都有網路層)

虛電路網路和數據報網路是計算機網路的兩種基本類型。在作出轉發決定時,它們使用了非常不同的信息。

IP地址有32比特,如果路由器轉發表採用「蠻力實現」將對每個可能的目的地址有一個表項。因為有超過40億個可能的地址,這種選擇完全不可能(即使用二分查找也十分慢)。
我們轉發表的表項可以設計為幾個表項,每個表項匹配一定范圍的目的地址,比如有四個表項

(你可能也會考慮到,IP地址有32比特,如果每個路由器設計為只有2個表項,那麼也只需要有32個路由器就可以唯一確定這40億個地址中的一個。)

最長前綴匹配規則,是在轉發表中尋找最長的匹配項,並向與最長前綴匹配相關聯的鏈路介面轉發分組。這種規則是為了與網際網路的編址規則相適應。

1、輸入埠
「使用轉發表查找輸出埠」是輸入埠最重要的操作(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操作)。輸入埠執行完這些所需的操作後,就把該分組發送進入交換結構。如果來自其他輸入埠的分組當前正在使用交換結構,一個分組可能會在進入交換結構時被暫時阻塞,在輸入埠處排隊,並等待稍後被及時調度以通過交換結構。
2、交換結構
交換結構的三種實現方式

3、輸出埠
分組調度程序 處理在輸出埠中排隊的分組
4、路由選擇處理器

</br>

</br>

IP協議版本4,簡稱為IPv4;IP協議版本6,簡稱為IPv6。

如上圖所示,網路層有三個主要的組件
1、IP協議
2、路由選擇協議
3、ICMP協議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

</br>

不是所有鏈路層協議都能承載相同長度的網路層分組。有的協議能承載大數據報,而有的協議只能承載小分組。例如,乙太網幀能夠承載不超過1500位元組的數據,而某些廣域網鏈路的幀可承載不超過576位元組的數據。

一個鏈路層幀能承載的最大數據量叫做最大傳送單元(Maximun Transmission Unit, MTU)

所以鏈路層協議的MTU嚴格限制著IP數據報的長度。這也還不是主要的問題,問題在於發送方與目的地路徑上的每段鏈路可能使用不同的鏈路層協議,且每種協議可能具有不同的MTU。

舉個例子:假定從某條鏈路收到一個IP數據報,通過檢查轉發表確定出鏈路,並且該出鏈路的MTU比該IP數據報的長度要小。那麼如何將這個過大的IP分組壓縮進鏈路層幀的有效載荷欄位呢?

解決辦法是,將IP數據報中的數據分片成兩個或更多個較小的IP數據報,用單獨的鏈路層幀封裝這些較小的IP數據報;然後向輸出鏈路上發送這些幀。每個這些較小的數據報都被稱為片(fragment)。

路由器完成分片任務。同時,為了使得網路內核保持簡單,IPv4設計者把數據報的重組工作放到端系統中,而非放到網路路由器中。

前提:一個4000位元組的數據報(20位元組IP首部加上3980位元組IP有效載荷)到達一台路由器,且必須被轉發到一條MTU為1500位元組的鏈路上。假定初始數據報貼上的標識號為777。

這意味著初始數據報中3980位元組數據必須被分配到3個獨立的片(其中的每個片也是一個IP數據報)

IP分片:

IP地址有32比特,分為網路號和主機號。
IP地址的網路部分(即網路號)被限制為長度為8、16或24比特,這是一種稱為分類編址的編址方案。具有8、16和24比特子網地址的子網分別被稱為A、B和C類網路。

但是它在支持數量迅速增加的具有小規模或中等規模子網的組織方面出現了問題。一個C類(/24)子網僅能容納多大2^8 - 2 = 254台主機(2^8 = 256, 其中的兩個地址預留用於特殊用途),這對許多組織來說太小了。然而一個B類(/16)子網可支持多達65534台主機,又太大了。這導致B類地址空間的迅速損耗以及所分配的地址空間的利用率低。

廣播地址255.255.255.255。當一台主機發出一個目的地址為255.255.255.255的數據報時,該報文會交付給同一個網路中的所有主機。

某組織一旦獲得了一塊地址,它就可以為本組織內的主機與路由器介面逐個分配IP地址。既可手工配置IP地址,也可以使用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自動配置。DHCP還允許一台主機得知其他信息,如它的子網掩碼、它的第一跳路由器地址(常稱為默認網關)與它的本地DNS伺服器的地址。

由於DHCP具有能將主機連接進一個網路相關方面的自動能力,它又被稱為即插即用協議。

DHCP是客戶-伺服器協議。客戶通常是新達到的主機,它要活的包括自身使用的IP地址在內的網路配置信息。在最簡單的場合下,每個子網將具有一台DHCP伺服器。如果在某子網中沒有伺服器,則需要一個DHCP中繼代理(通常是一台路由器),這個代理知道用於該網路的DHCP伺服器的地址。

DHCP協議工作的4個步驟:

網路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ICMP通常被認為是IP的一部分,但從體系結構上將它是位於IP之上的,因為ICMP報文是承載在IP分組中的。即ICMP報文是作為IP有效載荷承載的,就像TCP與UDP報文段作為IP有效載荷被承載那樣。

眾所周知的ping程序發送一個ICMP類型8編碼0的報文到指定主機。看到該回顯請求,目的主機發回一個類型0編碼0的ICMP回顯回答。大多數TCP/IP實現直接在操作系統中支持ping伺服器,即該伺服器不是一個進程。

新型IPv6系統可做成向後兼容,即能發送、路由和接收IPv4數據報,要使得已部署的IPv4系統能夠處理IPv6數據報,最直接的方式是採用一種雙棧方法。

1、鏈路狀態(Link State, LS)演算法:屬於全局式路由選擇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必須知道網路中每條鏈路的費用。費用可理解為鏈路的物理長度、鏈路速度,或與該鏈路相關的金融上的費用。鏈路狀態演算法採用的是Dijkstra演算法。

2、距離向量(Distance-Vector, DV)演算法:屬於迭代的、非同步的和分布式的路由選擇演算法。
「迭代的」,是因為此過程一直要持續到鄰居之間無更多信息要交換為止。
「非同步的」,是因為它不要求所有結點相互之間步伐一致地操作。
「分布式的」,是因為每個結點都要從一個或多個直接相連鄰居接收某些信息,執行計算,然後將其計算結果分發給鄰居。
DV演算法的方程:

其中,dx(y)表示從結點x到結點y的最低費用路徑的費用,c(x, v)是結點x到結點v的費用,結點v指的是所有x的相連結點,所以x的所有相連結點都會用minv方程計算。

(N是結點(路由器)的集合,E是邊(鏈路)的集合)

為了減少公共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計算的復雜性以及方便企業管理網路,我們將路由器組織進自治系統。

在相同AS中的路由器全都運行同樣的路由選擇演算法,且擁有彼此的信息。在一個自治系統內運行的路由選擇演算法叫做自治系統內部路由選擇協議。

當然,將AS彼此互聯是必需的,因此在一個AS內的一台或多台路由器將有另外的任務,即負責向在本AS之外的目的地轉發分組。這些路由器被稱為網關路由器。

分為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選擇和自治系統間的路由選擇

1、網際網路中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選擇: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2、網際網路中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選擇:開放最短路優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3、自治系統間的路由選擇:邊界網關協議(Bro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什麼要使用不同的AS間和AS內部路由選擇協議?

實現廣播的方法
1、無控制洪泛。該方法要求源結點向它的所有鄰居發送分組的副本。當某結點接收了一個廣播分組時,它復制該分組並向它的所有鄰居(除了從其接收該分組的那個鄰居)轉發之。
致命缺點: 廣播風暴 ,如果圖具有圈,那麼每個廣播分組的一個或多個分組副本將無休止地循環。
2、受控洪泛。用於避免廣播風暴,關鍵在於正確選擇何時洪泛分組,何時不洪泛分組。受控洪泛有兩種方法:序號控制洪泛、反向路徑轉發(Reverse Path Forwarding, RPF)
3、生成樹廣播。雖然序號控制洪泛和RPF能避免廣播風暴,但是它們不能完全避免冗餘廣播分組的傳輸。

多播:將分組從一個或多個發送方交付到一組接收方

每台主機有一個唯一的IP單播地址,該單播地址完全獨立於它所參與的多播組的地址。

網際網路網路層多播由兩個互補組件組成:網際網路組管理協議(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GMP)和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IGMP只有三種報文類型:membership_query報文,membership_report報文,leave_group報文。

與ICMP類似,IGMP報文也是承載在一個IP數據報中。

網際網路中使用的多播路由選擇
1、距離向量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2、協議無關的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❸ 計算機網路看哪本書比較好

《計算機網路》也分很多種,如果你想學習網路推薦你看以下的書籍: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 謝希仁 主遍 謝希仁同時還出了很多書都關於TCP/IP的書籍,具體書名我忘記,我覺得他講解得思路清晰,易理解,適合基礎差的。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這是國外經典計算機網路經典教程,作者都是英文名字(具體我忘記了) ,我以前我學時很喜歡看這本。。

❹ 考研計算機專業課看什麼教材

一、數據結構

★ 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數據結構(c語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 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二、計算機組成原理

★唐朔飛編著:《計算機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唐朔飛編著:《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白中英主編:《計算機組成原理》,科學出版社
三、操作系統
★湯小丹、梁紅兵、哲鳳屏、湯子瀛編著:《計算機操作系統(第三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梁紅兵、湯小丹編著:《計算機操作系統》學習指導與題解(第二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四、計算機網路
★謝希仁編著:《計算機網路(第5版)》,電子工業出版社
★高傳善、毛迪林、曹袖主編:《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也是考計算機的,感覺專業課挺難,要花很多時間

❺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這本書怎麼

算是經典教材了,我們本科時候就學這本,估計都學這個。不過英文原版看著吃力,看的是譯文版的。

❻ 蘭州大學考研計算機往年復試科目是什麼

蘭州大學考研計算機往年復試科目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組成。

1、筆試按專業設置考試科目(見2019年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專業目錄,網址: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3140.html),閉卷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為100分。

2、計算機類專業考生(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在復試中增加了實踐技能考核環節,具體安排及成績計算辦法見下面的明確規定。

3、面試包括英語口語能力面試、專業綜合能力面試,滿分100分。

《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實施細則》

為保證我院碩士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順利進行,根據蘭州大學《關於做好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相關政策,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一、復試對象

2019年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志願報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考生,初試成績符合「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數線」(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且同時滿足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劃線;申請第二志願調劑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考生,初試成績同時滿足2019年「全國B類復試分數線」、「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分數線」、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劃線對其第一志願報考專業和擬調入專業對應門類的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實行差額復試,擇優錄取。

二、復試方式

復試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組成。

筆試按專業設置考試科目(見2019年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專業目錄,網址:http://yz.lzu.e.cn/lzupage/B20160906113140.html),閉卷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為100分。

註:計算機類專業考生(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在復試中增加了實踐技能考核環節,具體安排及成績計算辦法見本細則相關規定。

面試包括英語口語能力面試、專業綜合能力面試,滿分100分。

三、復試安排

(一)報到

時間:3月15日下午14:00—17:30

地點:飛雲樓(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室

註:考生往返路費、復試期間食宿自理。

(二)復試考試費

交費地點:飛雲樓(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室

復試考試費標准: 50元/人復試報名費(筆試30元/人,外國語口語及聽力20元/人,同等學力考生還需繳納60元/人復試加試費)。

(三)復試考生報到時須提交以下證件

1.《准考證》原件及復印件,調劑生同時提供初試成績單網頁截圖紙質件(A4幅面復印);

2.《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A4幅面復印);

3.《畢業證》(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供《學生證》,畢業證入學時查驗)原件及復印件;有學位證書的還需提供《學位證》原件及復印件。(A4幅面復印);

☆網上報名未完成學歷(或學籍)審核,須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4.大學階段成績單原件(應屆本科畢業生由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提供並加公蓋章;非應屆本科生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並加蓋公章);

5.有正式工作單位的上線在職考生,在復試報到時必須提供其在職單位同意報考的書面證明,並註明是否在職培養;

6.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還須遞交戶籍證明、民族成份證明和定向地區或原單位同意定向培養的書面證明。

☆定向培養書面證明:對少數民族應屆本科畢業考生,由同意定向培養考生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縣級以上人事部門出具;對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由考生所在工作單位人事部門出具。

7.被列為「國防生」計劃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提供以上證件外,還須出具駐推薦學校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同意報考的證明;

8.享受「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國家加分政策的考生,須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原件。

9.已經在蘭州新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蘭州「四區」)工作的在職人員,以及志願去蘭州「四區」工作的應屆本科生,在復試時提供蘭州「四區」管委會和具體工作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出具的工作身份證明。

(四)體檢

時間:3月18日上午 8:30

地點:蘭州大學校醫院(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

備註:空腹,帶有效證件,一寸照片1張,體檢費40元。體檢費由學院收取,考生繳費後在學院領取體檢表,填寫基本信息、粘貼照片後攜帶體檢表到校醫院進行體檢。

(五)復試考試安排

1.英語聽力測試

涉及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學位所有專業(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時間:3月16日上午8:30-9:00

地點: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飛雲樓,屆時詳見具體安排表。

2.專業課測試筆試

涉及專業:學術型和專業學位所有專業(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時間:3月16日上午9:10-12:10

地點: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飛雲樓,屆時詳見具體安排表。

3.實踐技能測試考核

考核對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技術專業復試考生。

時間:3月16日下午13:30-16:30

地點:飛雲樓010機房

4.專業綜合能力面試、思想政治素質與品德考核

時間: 3月17日全天,上午8:00開始

地點: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西區飛雲樓,屆時詳見具體安排表。

☆參加以上考試的考生須提前十分鍾攜准考證、身份證入場,對號入座。遲到十五分鍾不得入場。

(六)復試成績公布

時間:3月18日

方式:學院在信息欄及學院網頁對復試成績進行公布。

(七)實驗室開放日:3月16日、17日、18日全天

學院在實驗室開放日將安排導師及相關實驗室對復試考生進行接待,便於考生對學院導師及相關實驗室進行了解。

(八)復試總成績及擬錄取名單確定

1.復試總成績

復試總成績=初試總分/5*0.5+復試筆試成績*0.1+復試面試成績*0.4;

復試筆試成績(非計算機類專業)=專業筆試成績;

復試筆試成績(計算機類專業)=專業筆試成績*0.5+實踐技能測試成績*0.5;

復試面試成績=專業綜合能力測試成績*0.8+英語聽力成績*0.1+口語成績*0.1;

2.擬錄取名單確定

擬錄取名單以復試總成績排名為依據,排名按考試類型(統考、少數骨幹)分類進行。根據復試總成績名次和分專業招生計劃確定擬錄取名單。

不參加復試或復試成績不合格者(筆試成績+面試成績<120)不予錄取;不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調劑生存在畢業院校虛假信息的不予錄取。

☆擬錄取的定向培養的考生,在擬錄取前均須簽訂相關協議書。

(九)導師及錄取專業確定

所有擬錄取的考生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導師,並確定錄取專業。所有擬錄取考生需填寫《信息學院擬錄取研究生導師申請表》,需學生及導師雙方簽字生效。

(十)調劑優秀生源激勵政策

調劑錄取為我校非在職全日制學習方式的「一流大學」建設院校畢業的優秀考生,第一學年至少享受二等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和全額國家助學金。調劑錄取為我校非在職全日制學習方式的「一流學科」院校畢業的優秀考生,第一學年至少享受三等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和全額國家助學金。

(十一)申訴渠道

學院申訴電話:0931-8912432

聯系人:朱老師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申訴電話:0931-891244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本細則解釋權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招生工作小組,未盡事宜按照蘭州大學有關文件執行。

❼ 請幫我找到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謝謝。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原書第4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107203.html?from=isnom

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與Internet特色.pdf

沒看出哪裡顯示第幾版,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❽ 我們回顧在本書中使用的某些術語

我們在回顧在本書中使用的某些術語。前面講過運輸層的分組名字是報文段,數據鏈路層的分組名字是幀。網路層的分組名字是什麼?前面講過路由器和鏈路層交換機都被稱為分組交換機。路由器與鏈路層交換機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網路層的分組名字是數據報。
路由器和鏈路層交換機的根本區別是它們服務於不同的網路層協議.
鏈路層交換機基於鏈路層幀中的欄位值做出轉發決定, 服務於第二層鏈路層;

路由器基於網路層數據報中的首部欄位值做出轉發決定, 服務於第三層網路層.
2.我們注意都網路層功能可被大體分為成數據平面功能和控制平面功能。數據平面的主要功能是什麼?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呢?

數據平面:主要是轉發。當有數據報進入路由器中,數據平面負責根據路由轉發表把數據報從輸入鏈路轉發到合適的輸出鏈路。

控制平面: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是填充路由表, 也就是決定一個數據報應該轉發到哪裡。

3.我們對網路層執行的轉發功能和路由選擇功能進行區別. 路由選擇和轉發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轉發功能是根據路由選擇在路由器內部進行數據包的埠移動。用硬體實現。

路由選擇是指確定分組從源到目的地所採取的端到端路徑的網路范圍處理過程.。用軟體實現。

4.路由器中轉發表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數據報到達路由器時,首部的一個或多個欄位在轉發表中索引,根據索引結果找到輸出埠。

5. 我們說過網路層的服務模型"定義發送主機和接收主機之間的端到端分組的傳送特性".網際網路的網路層的服務模型是什麼? 就主機到主機數據報的傳遞而論, 網際網路的服務模型能夠保證什麼?

服務模型是網際網路的網路層提供了單一的服務, 稱為盡力而為服務。什麼也不能保證,就主機到主機數據報的傳遞而論, 網際網路的服務模型什麼也保證不了, 傳送的分組既不能保證以它們發送的順序被接收, 也不能保證它們最終交付; 既不能保證端到端時延, 也不能保證有最小的帶寬。